内科学:循环系统总论

合集下载

《西医内科学》循环系统疾病总论

《西医内科学》循环系统疾病总论

冠状动脉解剖图
心脏前面观
心脏后面观
四、心脏传导系统
• 2013年8月9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中国 心血管病报告2012》。
• 报告指出,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 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心血管病。
• 估计每年我国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占 总死亡原因的41%,居各种疾病之首。
• 估计我国每天心血管病死亡9590人,每小时心 血管病死亡400人,每10秒心血管病死亡1人。
窄多为后天性。
三、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示意图
三、冠状动脉
是主动脉的第一个分支动脉,为心腔的营养血管。 左、右冠状动脉分别开口于主动脉窦的左前及右前 窦内。 (一)左冠状动脉 分两大支:前降支与左旋支。
❖ 前降支:行径弯曲,末稍多超过心尖到达膈面。 它有左室前支、左圆锥支、左间隔前动脉等分支, 供血给左室前壁及部分侧壁、前间隔及心尖。左、 右圆锥支有时吻合成环,冠状动脉阻塞时可有侧支 循环的形成。 ❖ 左旋支:行走于冠状沟中,呈弧形弯曲向左直达 膈面,分支有左室钝缘支、左室后支和左房支,供 血给左室钝缘、侧壁及后壁(膈面)以及左心房。
名人的意外事件
2006年12月20日上午,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因心脏病逝世,享年72岁。
名人的意外事件
2007年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耀文因突发心脏病被送往北医三院,经抢救 无效去世,享年59岁。
名人的意外事件
2011年12月17日8时30分,在列车上,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
心房肌薄,心室肌层厚,二者由房室口上的纤维 环隔开,故心房与心室可在不同时间内收缩。
心室肌层由内、外螺旋肌及环形肌构成。螺旋肌 为纵走纤维,呈螺旋状从心室基底部纤维环绕至心尖, 而后转入深层,内外螺旋肌互相垂直,故收缩时心腔 沿长轴(心底至心尖)缩短;环形肌在内外螺旋肌层 之间,为环形纤维,它的收缩可使心腔横径缩短。

教案-循环系统总论

教案-循环系统总论

教案课程名称:内科学心血管病本课内容:总论授课对象: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授课时间:45分钟授课教师:曹月娟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内科学心血管疾病总论,使学生掌握循环系统的定义,了解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特点、掌握心血管病的分类,熟悉当前心血管病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了解心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二、教学内容1.循环系统定义和循环系统疾病2.心血管病与人口死亡率3.心血管病的分类4.心血管病的诊断5.心血管病的预后6.心血管病的防治7.心血管病研究进展三、教学重点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有两个:①心血管病的分类;②心血管病的诊疗方法。

掌握心血管疾病的分类是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心血管疾病的理论基础。

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病例举例,对心血管病分类加以诠释;对于当前心血管病的诊疗手段进行举例说明,使学生对抽象的概念有更直观的认识,能较好的理解加深记忆。

四、教学难点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心血管病的诊断治疗,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所以对于每一中诊疗手段的讲解,除了对教材上知识的详尽讲述外,还特别举实例加以说明,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五、教学方式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教师讲解和学生课堂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创新模式1.教学内容在详细讲解教材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内容,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增加信息量,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在讲解过程中,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向学生介绍心血管疾病应用的各种诊断手段和不同治疗措施,枚举经典实例,使学生意识到所学的知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学生能够理解的前提下,适当介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并推荐相关的专业性网站,便于学生随时浏览,使学生了解一些学术前沿的知识。

2.教学方式采取板书和PPT结合的教学方式,PPT具有直观性和快捷性,利用多媒体展示重要的概念、直观图片和影像资料。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板书列出一些专业英文词汇,便于学生阅读英文专业文献,获得最新、最好专业知识,也为以后的双语教学打下基础。

内科学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章 总论

内科学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章  总论

(二)心肌动作电位
1.除极过程(0相) 2.复极过程 ①1期(快速复极初期) ②2期(平台期) ③3期(快速复极末期) ④4期(静息期)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与离子转运示意图
(三)压力容积曲线变化
1.心室收缩期 (1)等容收缩期 (2)快速射血期 (3)减慢射血期 2.心室舒张期 (1)等容舒张期 (2)快速充盈期 (3)减慢充盈期
一、心脏的解剖和生理
(一)心脏结构
左心房 右心房 左心室 右心室
二尖瓣 主动脉瓣 三尖瓣 肺动脉瓣
心脏结构
(二)心脏传导系统
窦房结 房室结 房室束 浦肯耶纤维
心脏传导系统模式图
(三)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 左主干 左前降支 左回旋支 右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
一、心脏的解剖和生理
(一)心肌细胞生理特性 (二)心肌动作电位 (三)压力容积曲线变化
(三)外科治疗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心脏各瓣膜修补及置换手术、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心包剥离术、心脏移植等
(四)其他治疗
筛选致病基因,干细胞移植和血管新生治心室、主动脉压力和容积变化曲线
(一)症状
(二)体征
1.望诊 2.触诊 3.叩诊 4.听诊
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
➢ 非侵入性检查 1.血压测定:诊所血压、家庭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 2.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3.心脏超声检查:M型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经食道超声,心脏声学造 影,实时三维心脏超声 4.X线胸片 5.心脏CT 6.心脏MRI 7.心脏核医学
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一)药物治疗
ACEI、ARB、β受体拮抗剂、扩血管药、利尿剂、α-受体拮抗剂、正性肌力药物、调脂类药物、抗心 律失常药、钙通道阻滞剂、抗栓药物

第9版内科学循环系统总论

第9版内科学循环系统总论

循环系统疾病
包括心脏和血管病,合称心血管病 (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
是危害人类健康和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疾病
名人的意外事件
2005年7月2日晚,成功扮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古月在广东省 三水区因突发大面积心肌梗死,抢救无效去世,享年66岁。
2005年8月17 日晚,著名表演艺术家高秀敏在长春的家中因心脏病 突发辞世,享年46岁。
心脏彩超检查
二维超声心动图是各种心脏超声技术中心最重要和 最基本的方法
X线胸片
观察心脏的结构,心肌,心包和大血管改变
心脏CT
筛查和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
放射性核素 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
右冠状动脉 LAO 45
圆锥支
右室支
PLV PDA
支架置入处 4.0*19mm
心脏电生理检查
诊断依据
病史 临床症状和体征 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 综合分析
诊断思维
病史——仔细询问 症状——描述具体 体征——认真检查 实验检查——全面分析 器械检查——有的放矢
诊断格式
需将各分类诊断先后同时列出 病因诊断 病理解剖诊断 病理生理诊断
诊断举例
1.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2.二尖瓣狭窄 3.心律失常-心房纤颤 4.心功能IV级(D级)
心血管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ICD CRT 先天性心脏病经皮封堵术 外科治疗
心血管病的预后
大多数器质性心血管病预后较严重,但不同 病种间预后不一。
心血管病的病程中常发生并发症使预后更为 严重。
心血管病的防治
冠状动脉 栓塞
心肌缺血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课件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课件
《循环系统疾病总论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循环系统的概述 • 循环系统疾病的基本知识 • 常见循环系统疾病 • 循环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 展望与未来研究方向
01
循环系统的概述
循环系统的基本功能
运输功能
循环系统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 到全身各组织,同时将代谢废物和二 氧化碳运输到排泄系统进行排出。
04
循环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 食习惯,增加蔬菜、水果的摄
入。
适量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 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或 游泳等。
控制体重
保持BMI在正常范围内,避免 肥胖和超重。
戒烟限酒
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以降低 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循环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
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触诊、听诊和观察来评估患者的症 状和体征。
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
无创性检查,用于评估心脏的电活动和结构 。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尿液和其他体液检查来检测循环 系统疾病的生物标志物。
血管造影和CT血管成像
有创性检查,用于评估血管结构和通畅性。
03
常见循环系统疾病
高血压
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循环系统疾病的康复与护理
康复训练
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 的运动训练,促进身体功能的恢 复。
护理措施
定期监测病情、调整药物剂量、 提供生活指导等,确保患者得到 全面的护理。
05
展望与未来研究方向
循环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药物治疗
新型药物的研发和临床试验,如 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 为循环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

《内科学》教学大纲(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

《内科学》教学大纲(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

《内科学》教学大纲(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自学)[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心血管病的种类分类、诊断方法和防治策略。

2、了解心血管病的预后、研究进展、我国人口死亡率和流行情[重点及难点]心血管病流行特点、诊断方法及研究进展。

【主要内容】一、心血管病的流行病学情况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发病率、住院率和死亡率。

二、心血管病的分类病因分类:先天性和后天性。

病理解剖分类:心内膜病、心肌病、心包疾病、大血管疾病、各组织结构的先天性畸形。

病理生理分类:主要是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休克。

三、心血管病的诊断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等资料作出综合分析(包。

诊断内容应该包括病因诊断、病理解剖诊断、病理生理诊断等。

括传统检查项目和新的检查项目)四、心血管病的防治需要针对病因、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和康复等几方面进行治疗。

五、心血管病的预后评价心血管病的预后。

六、心血管病的研究进展了解心血管病的研究进展情况,以循证医学指导临床。

第二章心力衰竭[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诱因和病理生理特点。

2、掌握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3、掌握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着重掌握洋地黄类制剂、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合理应用;以及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方法。

心衰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主要内容】概述一、心力衰竭定义二、心力衰竭的病因(一)基本病因1、原发性心肌损害(1)缺血性心肌损害(2)心肌炎和心肌病(3)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2、心脏负荷过重(1)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2)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二)常见诱因1、感染2、心律失常3、血容量增加4、过度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5、治疗不当6、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三、病理生理1、代偿机制:(1)Frank-Starling机制(2)心肌肥厚(3)神经体液代偿机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2、心力衰竭时各种体液因子的改变(1)心钠肽(ANP)和脑钠肽(BNP)(2)精氨酸加压素(VAP)(3)内皮素(ET)3、关于舒张功能不全4、心肌损害和心室重构四、心力衰竭的类型1、按病理解剖分:左心衰、右心衰及全心衰2、按病情缓急分:急性心衰、慢性心衰3、按心肌舒缩功能分:收缩性心衰、舒张性心衰五、心功能分级第一节慢性心力衰竭一、流行病学:慢性心力衰竭也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病患者的最终归宿。

内科循环系统总论

内科循环系统总论

交换血管:真毛细血管,壁薄、通透性大,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微V,决定毛细 血管血压及体液分布。
容量血管:V量多、壁薄、可扩张性较大、容量大。
短路血管:小A与小V之间的直接联系
01
03
02
04
1
心肌耗氧量; ②冠脉灌注压; 舒张期长短; 血管活性物质对冠脉状态的影响;⑤心脏收缩时心机对冠脉的压迫作用。
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1)弹性贮器血管:大A干,具扩张性和弹性。 功能:间断射血持续血流。 (2)分配血管:大A与小A、微A之间的血管。向器官输出血液,参与血量的调节。 (3)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小A、微A,血流阻力大,调节外周阻力和局部血流量。 (4)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位于真毛细血管起始部的平滑肌,控制真毛细血管网的开闭。
病理解剖诊断:与疾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式和预后密切相关。
病理生理诊断:反映疾病的程度和对整个机体的影响。
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内容和分类
举例
01
风湿性心脏病(病因)
02
二尖瓣狭窄(病理解剖)
03
心脏增大(病理解剖)
04
全心衰竭(病理生理—心功能情况)
05
心功能Ⅳ级(病理生理—心功能情况)
预测性、预防性
避免针对病因可完全预防和治愈的疾病,如:梅毒性心肌病。
通过改善生活习惯预防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了解,但有明确危险因素存在的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
第四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
PCI:冠心病
4
瓣膜成形(或置换)术:二尖瓣狭窄
5
目前已有明确治疗手段(介入治疗)的疾病,积极治疗,避免心血管事件发生
单击添加副标题
循环系统疾病

循环系统总论

循环系统总论

心血管病研究的进展
1、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研究 2、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的发展 3、新的治疗方法 4、遵照循证医学原则 5、基因变异
名人的意外事件
2006年12月20日上午,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因心脏病逝世,享 年72岁。
2007年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耀文因突发心脏病被送往北医三院, 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59岁。
心血管病与人口死亡率
年代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死亡率 (每10万人口) 47.2 36.05 115.74 列位/总死亡率 5(6.61%) 5(6.72%) 2(19.49%)
心血管病的诊断
一、心血管病的临床表现
1、症状 发绀、呼吸困难、咳嗽、咯血、胸痛、心悸、少尿、水 肿、头痛、头昏或眩晕、晕厥和抽搐、上腹胀痛、恶心、 呕吐、声音嘶哑等。
心血管病的诊断
2、体征
心脏增大征、心音的异常变化、额外心音、 心脏杂音和心包摩擦音、心律失常征、脉搏 的异常变化、动脉上的杂音和“枪击声”、 毛细血管搏动、静脉充盈或异常搏动、肝大 及或有搏动、下肢水肿等。环形红斑、皮下 结节 (风湿热);两颧呈紫红色 (二尖瓣 狭窄和肺动脉高压);Osler结节、 Janeway点、脾大 (感染性心内膜炎); 发绀、杵状指(趾) (右至左分流的先心 病)
一、病因分类
先天性心血管病 动脉粥样硬化 风湿性心脏病 原发性高血压 肺源性心脏病 感染性心脏病 内分泌病性心脏病 血液病性心脏病 营养代谢性心脏病 心脏神经症 其、病理解剖分类 心内膜病 心肌病和(或)心律失常 心包疾病 大血管疾病 各组织结构的先天性畸形
心血管病分类
冠心病
动脉粥样 硬化
心血管事件链
心室扩张
高血压 高血脂 微量蛋白 尿 等危险因 素

《内科学(第九版)》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总结

《内科学(第九版)》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总结

《内科学(第九版)》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总结参考《内科学(第九版)》和《考研综合》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第1章总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一)症状(二)体征1. 望诊2. 触诊3. 叩诊4. 听诊(三)实验室检查(四)辅助检查非侵入性检查1.BP测定2.ECG:包括常规心电图、ABPM、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遥测心电图、心室晚电位和心率变异性分析等。

3.心脏超声检查:M型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脏声学造影、实时三维心脏超声4.X线胸片5.心脏CT6.心脏MRI7.心脏核医学:SPECT、PET侵入性检查1.右心导管检查2.左心导管检查3.心脏电生理检查4.腔内成像技术:心腔内超声、IVUS、OCT5.血管狭窄功能性判断6.EBM和心肌活检7.心包穿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一)药物治疗1. RAAS抑制剂(改善HF预后)——ACEI/ARB(1)肾素抑制剂——雷米吉仑、依那吉仑、阿利吉仑血浆肾素活性是AS、DM和HF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但目前不推荐用于ACEI、ARB 的替代治疗。

(2)ACEI(HF首选)/ARB(HF次选)——卡托普利(最早应用)、贝那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咪达普利、赖诺普利//氯沙坦、缬沙坦、坎地沙坦1)药理作用:①抑制AngⅡ生成;②保存缓激肽活性(ARB 无);③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④保护心肌细胞功能;⑤增敏胰岛素受体。

2)不良反应:首剂低血压、无痰干咳、高血钾、低血糖、肾功能损伤、胎儿畸形、血管神经性水肿、-SH反应。

3)禁忌症:低血压、双肾动脉狭窄、Scr>265μmol/L (3mg/dl)、血钾>5.5mmol/L、妊娠期妇女、ACEI过敏。

4)临床应用:HBP、充血性HF、MI、糖尿病肾病。

HBP合并HF、MI、AF、蛋白尿、DM、糖尿病肾病。

所有LVEF<40%的HF病人若无禁忌证均应使用ACEI。

注意事项:不主张ACEI与ARB联合应用,因为不能使心衰病人获益更多,反而增加不良反应。

内科学教学课件:循环系统疾病总论

内科学教学课件:循环系统疾病总论
药物治疗
ACEI类;ARB; β受体阻滞剂、 CCB类药、 利尿剂;扩血管药、正性肌力药;调脂药; 抗血小板药、抗凝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21
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介入治疗 经皮冠脉介入术(PCI) 射频消融术 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单腔、双腔起搏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ICD)、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CRT) 先天性心脏病经皮封堵术 心脏瓣膜的介入治疗
循环系统疾病
总论
一、心脏的解剖和生理 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 三、心血管病的治疗
2
心血管系
循环系统组成
心脏
动力系统
传导系统: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室束
肯野氏纤维支、蒲肯野氏纤维
血管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体循环 肺循环 冠脉循环
调节血液循环 的神经体液( 内分泌)
3
一.心脏的解剖和生理
心脏的解剖:1.心脏结构 2. 传导系统 3.冠状动脉 4.心肌 5.心包
水肿,二尖
肝颈反流
瓣面容等
体征
视触 诊诊
征等
听叩
•心率,节律, 诊 诊
心音,心音改变,
• 心界大小
额外心音,杂音,

心包摩擦音等
12
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非侵入性检查
侵入性检查
• 肌红肌钙蛋
• 血压测定、
• 右心导管检
白、心肌酶、 心电图检查、 查、左心导
BNP、生化、 心脏超声检
18
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
侵入性检查——左心导管检查
左心导管检查:逆行至主 动脉、左心室等处进行压 力测定和心血管造影,了 解左室功能、室壁运动、 心腔大小、主动脉瓣及二 尖瓣功能。

教案-循环系统总论

教案-循环系统总论

教案-循环系统总论教案课程名称:内科学心血管病本课内容:总论授课对象: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授课时间:45分钟授课教师:曹月娟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内科学心血管疾病总论,使学生掌握循环系统的定义,了解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特点、掌握心血管病的分类,熟悉当前心血管病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了解心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二、教学内容1.循环系统定义和循环系统疾病2.心血管病与人口死亡率3.心血管病的分类4.心血管病的诊断5.心血管病的预后6.心血管病的防治7.心血管病研究进展三、教学重点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有两个:①心血管病的分类;②心血管病的诊疗方法。

掌握心血管疾病的分类是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心血管疾病的理论基础。

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病例举例,对心血管病分类加以诠释;对于当前心血管病的诊疗手段进行举例说明,使学生对抽象的概念有更直观的认识,能较好的理解加深记忆。

四、教学难点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心血管病的诊断治疗,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所以对于每一中诊疗手段的讲解,除了对教材上知识的详尽讲述外,还特别举实例加以说明,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五、教学方式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教师讲解和学生课堂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创新模式1.教学内容在详细讲解教材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内容,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增加信息量,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在讲解过程中,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向学生介绍心血管疾病应用的各种诊断手段和不同治疗措施,枚举经典实例,使学生意识到所学的知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学生能够理解的前提下,适当介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并推荐相关的专业性网站,便于学生随时浏览,使学生了解一些学术前沿的知识。

2.教学方式采取板书和PPT结合的教学方式,PPT具有直观性和快捷性,利用多媒体展示重要的概念、直观图片和影像资料。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板书列出一些专业英文词汇,便于学生阅读英文专业文献,获得最新、最好专业知识,也为以后的双语教学打下基础。

循环系统总论ppt课件

循环系统总论ppt课件

30
心室收缩期
主 动肺 脉动

左心房 房室瓣
右心房 房室瓣
动脉瓣
动脉瓣 左心室
右心室
射血期
(Ventricular ejection period)
•室内压升高,动脉瓣开放, 血压由心室流入动脉 •快速射血期 •减慢射血期
31
心室舒张期
主 动 脉肺
动 脉
左心房 房室瓣
右心房 房室瓣 动脉瓣
动脉瓣 左心室
45
常规心电图
运动负荷试验: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
≥0.1mv持续2分钟、典型心绞痛及运动中ST段
抬运高动前≥0.1mv为运动阳中 性
运动后
46
动态心电图
47
• M型超声心动图 • 二维超声心动图 •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 经食道超声 • 心脏声学造影 • 实时三维超声
48
• M型超声心动图 • 二维超声心动图 •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 经食道超声 • 心脏声学造影 • 实时三维超声
15
右冠状动脉
供应血液至: • 右心房 • 右心室 • 左室的后壁和
下壁 (如为右 室优势型)
16
左前降支 (LAD)
供应血液至左室的: • 前壁 • 侧壁 • 心尖部 • 室间隔
17
左回旋支 (LCx)
供应血液至: • 左心房 • 左心室 • 侧壁 • 后壁 • 下壁 (左室优势型)
18
壁冠状动脉(心肌桥)
73
穿刺位置 1、剑突下与左肋缘相交的夹角处; 2、左侧第七肋间,心浊音界内侧1—2厘米处。
74
• 药物治疗 • 介入治疗 • 外科治疗 • 其他治疗
75
• 控制危险因素的药物 • 改善症状的药物 • 调节病理生理机制的药物 • 改善预后的药物

内科学课件-循环系统疾病总论

内科学课件-循环系统疾病总论
内科学
循环系统疾病 总论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 等组成。
其功能是为全身组织器官运输血液,通过血液将氧、 营养物质、酶和激素等供给组织,并将组织代谢废 物运走,以保证人体进行正常新陈代谢。
此外,循环系统尚有内分泌功能。
循环系统疾病也称心血管疾病,包括上述所有器官 的疾病,在内科疾病中占较大比重,属常见病,且 较严重,其中以心脏病最为多见,明显地影响患者 的劳动力,导致较高的病死率和病残率。
肌节由粗细两种肌丝交错排列构成:粗肌丝为肌凝蛋白,位于肌 节中央;细肌丝为肌动蛋白,位于肌节的两旁,并与肌凝蛋白部 分重叠。在肌动蛋白上还有两种调节蛋白——肌钙蛋白与原肌凝 蛋白的复合体,在心肌舒张时它们阻碍了肌动蛋白与肌凝蛋白的 结合,使两者保持分离状态,肌节弛展。
当心肌细胞除极时,膜外的钙离子随同钠离子内流,经肌膜进入 肌管系统(肌质网和横管系统),刺激肌质网终池中储存的钙离 子大量释放,后者作用于调节蛋白复合体,使肌动蛋白上的受点 暴露,肌凝蛋白的球形末端遂与之结合,形成横桥,位于两旁的 肌动蛋白向肌节中央滑行,导致肌节缩短、心肌收缩,在此过程 中肌丝相互滑过而没有肌动蛋白和肌凝蛋白个体分子的实际缩短, 该过程称为兴血管
(vessels)是循环系统的周围结构,为运输血液的管道,包括 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向组织,管壁含有 较多的肌纤维和弹力纤维,具有一定的张力和弹性,又称“阻力 血管(resistancevessels)”;毛细血管将小动、静脉相连, 在组织中呈网状分布,管壁仅由一层内皮细胞和少量纤维组织构 成,血液在此可直接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提供氧、激素、酶、 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
发作前常有诱因。发作时患者多不敢继续活动,而胸痛多于停止 活动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即消失。询问患者时宜让患者自己详细描 述,避免暗示。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时的胸痛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但历时长,可达数小时以上。急性 心包炎的胸痛多在左前胸,与体位有关。主动脉夹层时的胸痛常 为持续性撕裂样,向后背放射。

内科学循环系统总论

内科学循环系统总论

诊断用放射性药物
核燃料辐照后产生400多种裂变产物,有实际 提取价值的仅十余种。 在医学上有意义的裂变核素有:
99Mo、131I、133Xe等。
二 治疗放射性药物
Radionuclide Therapy
适宜的射线能量和在组织中的射程是选择 性集中照射病变组织而避免正常组织受损并获 得预期治疗效果的基本保证。 1. 发射纯β-射线的放射性治疗药物: 32P、89Sr (1.46Mev\2-3mm)、90Y等 2. 发射β-射线时伴有γ射线的放射性治疗药物: 131I、153Sm、188Re、117Snm、117Lu等
三、放射性药物质量控制
放射性药物的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 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检测内容主要有:
(一)物理性质 检测
1. 性状(澄明度、颜色、颗粒度;) 2. 放射性核纯度radionuclide purity 指特定
临床核医学 (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
如果你是病人,你希望的检查是什么样 的?
三、核医学的特点
1.核医学功能代谢显像-准确性 2.放射性核素显像为无创性检查 3.放射性核素检查的安全性-放射性剂量小 4.部分检查一次注药可进行全身检查,性价比高 5.影像的清晰度不如CT、MR,影响对细微结构的
成像原理
图像性质
衰减系数 CT值 形态 解剖
质子密度 T1T2 解剖 功能 超声波反射(回声) 形态 解剖
放射性浓度(平面) 血流 功能
放射性浓度(半定量) 血流代谢功能
放射性浓度(定量) 血流代谢功能
SPECT和CT的异同
SPECT
C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科循环系统总论

内科循环系统总论

பைடு நூலகம் 第四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

预测性、预防性 1.避免针对病因可完全预防和治愈的疾病, 如:梅毒性心肌病。 2.通过改善生活习惯预防病因和发病机制 尚未完全了解,但有明确危险因素存在的 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
第四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
目前已有明确治疗手段(介入治疗)的 疾病,积极治疗,避免心血管事件发生 介入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 损、动脉导管未闭 射频消融术:心律失常、肥厚性心肌病 PCI:冠心病 瓣膜成形(或置换)术:二尖瓣狭窄 起搏器置入:恶性心律失常、病态窦房 综合征、重度传导阻滞
循环系统疾病
二、循环系统疾病的常用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心肌酶、肌钙 蛋白、肌红蛋白、血糖、血脂、肝功能、 肾功能、电解质测定 心脏电学检查: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 运动心电图、心脏电生理检查(金标准) 影像学检查: X—ray、CTA、MRA、超声 放射性核素检查


第四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
减慢心血管事件进程 积极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 心肌病、心瓣膜病、心力衰竭等。 在基因及分子生物学角度治疗循环系统疾病 干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心脏移植治疗 心衰、基因治疗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 肌病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系统总论
目的要求
掌握心血管病诊断、防治、进展 了解我国心血管的发病率、死亡率、分类、
流行情况
右冠状动脉
心脏起搏传导系统
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 包括窦房结、结间束、 房室结、房室束(希 氏束)、左右束支及 其分支以及浦肯野纤 维网。
心血管病病因诊断
先天性心血管病(先心病) 后天性心血管病
心血管病常见体征
特异性 ➢ 心衰:心脏增大征、心脏杂音、静脉充盈、肝大、
水肿 ➢ 瓣膜病:心脏杂音、原有心音的异常变化、额外
心音、 ➢ 心律失常:心率过快过慢、脉搏的异常变化 ➢ 心包疾病:心包摩擦音、 ➢ 血管疾病:动脉上的杂音和“枪击音”、毛细血
管搏动
心血管常见体征
风湿热:环形红斑、皮下结节 二尖瓣狭窄和肺动脉高压:两颧呈紫红色 感染性心内膜炎:瘀点、osler结节、Janeway
心血管病诊断
病史 临床症状 体征 实验室检查 器械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尿、生化、微生物和免疫学检查
➢ 感染性心脏病:微生物培养、血液细菌、病毒抗 体
➢ 风心病有关链球菌抗体和炎症反应(抗“O”、血 沉、CRP)
➢ 动脉粥样硬化时:血脂检查 ➢ 急性心肌梗死:血清心肌酶、肌红蛋白、肌钙蛋

器械检查
传统: 动脉血压、静脉压测定、 心脏X线、心电图
新方法: 侵入 非侵入
正确的血压测量
辅助检查
正常心脏
扩大心脏
室性期前收缩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运动上后楼心后 电心 图 电图
CME Beijing – 22 March 2003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侵入性
侵入性 心导管检查 漂浮导管测定心排血量 心腔内电生理 心内膜心肌活检 心腔和血管腔内超声显像
一级预防 预防疾病本身的发生
二级预防 对已确诊的患者,干预控制危险因素
心血管病的防治
病因治疗 解剖病变的治疗 病理生理的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原则
高效快速急救体系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保证 病人危险分层是选择正确治疗方案的重要方法 治疗个体化原则 循证医学原则
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治疗 药物治疗 电治疗 介入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 原发性高血压 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 感染性心脏病 内分泌性心脏病 营养代谢性心脏病 心脏神病:心肌炎、心肌病、心肌坏死 心包疾病:心包炎、心包积液 冠状动脉病变:粥样硬化、狭窄、闭塞 心脏肿瘤 血管病变:动脉瘤、动脉血栓、静脉血栓 心脏和大血管畸形
病理生理诊断
心力衰竭 高血压 心绞痛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心脏神经官能症
诊断举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陈旧前壁心肌梗死 心脏增大 心功能IV级 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
心血管病常见症状
发绀、呼吸困难、咳嗽、咯血(肺栓塞、心衰) 胸痛、胸闷、咽部不适、牙痛(心绞痛、心梗) 心慌、心悸(心律失常) 少尿、水肿(心衰) 头晕、晕厥、抽搐(心律失常) 上腹痛、恶心、呕吐(冠心病) 多数症状并非心血管所特有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房间隔缺损伞闭术
快速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
射频消融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
心脏起搏器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介入治疗
化学消融
心脏猝死和ICD治疗—挽救生命
心血管病的预后
不同的心血管病预后不一 器质性心血管病较严重,预后差 发生并发症的心血管病预后差
谢谢
心血管疾病的进展和展望
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PCI: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 动脉支架置入术
治疗
➢ 介入治疗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 成形术、冠状血 管内支架置入术 等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端95%狭
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后狭窄消失
治疗
冠状动脉搭桥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
心血管疾病的进展和展望
急性冠脉综合症 无创检查技术和基因筛查 药物开发 介入治疗技术和器械的改进 干细胞和基因治疗 人工心脏
心血管疾病的进展和展望
原发性高血压遗传基因的研究 心力衰竭治疗观念和方法改变 心律失常:离子通道疾病(长QT综合症、
Brugada综合症)的分子生物学、离子通道、 生物化学研究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
血管内超声
心脏电生理检查
非侵入性器械检查
各种心电图:动态心电图、遥测心电图、 食道心电图及电生理、心室晚电位
动态血压监测 超声心电图 CT SPECT MRI等
Holter
心脏超声-心包积液
CT
心包填塞
冠状动脉CT
冠状动脉CT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防治
点、脾大、杵状指(趾) 右向左分流的先心病:发绀和杵状指(趾)
临床表现
右心衰竭
体征
➢水 肿:下垂性水肿,积液
➢颈静脉征:充盈、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
➢肝 肿 大:心源性肝硬化 ➢心脏体征:基础心脏病体征
下肢凹性水肿
颈静脉怒张
相对三尖瓣关闭不全杂音
➢心脏性恶液质
二尖瓣面容
感染性心内膜炎
指甲下出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