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电机脉冲数量与运动距离的计算 (1)
步进电机脉冲数量与运动距离的计算

步进电机脉冲数量与运动距离的计算步进电机是一种特殊的电动机,它通过接收电脉冲信号来进行准确的定量运动。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步进电机的脉冲数量与运动距离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步进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步进电机是通过输入一定的脉冲信号来驱动电机转动的,每个脉冲信号让电机转动一定的角度,这个角度也称为步距角。
步距角可以通过电机的步距角度表给出,一般为1.8°或者0.9°。
脉冲数量与运动距离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运动距离=步距角×脉冲数量例如,如果步距角为1.8°,脉冲数量为2000,则运动距离=1.8°×2000=3600°。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公式适用于整步模式下的步进电机,即每次脉冲都使电机转动一个步距角。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使用细分驱动技术来使步进电机实现更高分辨率的运动。
细分驱动技术是通过在每个脉冲周期内增加更多的微小步距角来实现的。
例如,对于1.8°的步进电机,如果使用微细步驱动技术将每个步距角细分为10个微步距角,那么脉冲数量和运动距离的计算公式将变为:运动距离=(步距角/微步数)×脉冲数量例如,如果步距角为1.8°,微步数为10,脉冲数量为2000,则运动距离=(1.8°/10)×2000=360°。
这样,通过细分驱动技术,可以使步进电机的运动更加平滑和精确。
除了步距角和脉冲数量,还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步进电机的运动距离。
例如,电机的齿轮传动比例、导程以及驱动信号的频率等都会对运动距离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步进电机的运动进行精确的建模和计算。
总结起来,计算步进电机的脉冲数量与运动距离是一个重要的工程问题。
通过了解步进电机的步距角和细分驱动技术,可以根据所需的运动距离来计算脉冲数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精确建模。
步进电机计算公式

步进电机计算公式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电动机。
它由定子、转子和控制电路组成。
控制电路根据输入的电脉冲信号,使得步进电机按照一定的步进角度进行转动。
步进电机的运动是离散的,每个脉冲信号会使电机转动一定的角度,这个角度称为步距角。
步距角的大小取决于电机的结构和控制方式。
常见的步距角有1.8°、0.9°、0.45°等。
步进电机的转速与输入的脉冲频率有关。
转速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转速(rpm)= (60 × f) / (n × s)其中,f为脉冲频率,单位为赫兹(Hz);n为每转脉冲数,即电机的步数;s为电机的步距角,单位为度(°)。
例如,一个步进电机每转一周需要200个脉冲,步距角为 1.8°,如果输入的脉冲频率为1000Hz,则该电机的转速为:转速(rpm)= (60 × 1000) / (200 × 1.8) ≈ 166.67 rpm步进电机的转动精度可以通过步进角误差来衡量。
步进角误差是指电机在接收到相同数量的脉冲信号时实际转动的角度与理论步距角之间的差距。
步进角误差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步进角误差(°)= (实际角度 - 理论角度) / 理论角度× 100%步进电机的转矩与输入的电流有关。
转矩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转矩(N·m)= I × Kt其中,I为电机的相电流,单位为安培(A);Kt为电机的转矩常数,单位为牛顿·米/安培(N·m/A)。
步进电机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控制系统中,例如数控机床、印刷设备、纺织设备、医疗设备等。
步进电机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位置闭环控制等优点,适用于需要高精度定位和速度控制的场合。
总结一下,步进电机的运动是离散的,转速可以通过脉冲频率、每转脉冲数和步距角来计算,转矩可以通过电流和转矩常数来计算。
步进电机脉冲计算方法

步进电机的脉冲数的计算-12009-06-28 09:38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选型的计算方法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选型的计算方法步进电机选型表中有部分参数需要计算来得到。
但是实际计算中许多情况我们都无法得到确切的机械参数,因此,这里只给出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
◎驱动模式的选择驱动模式是指如何将传送装置的运动转换为步进电机的旋转。
下图所示的驱动模式包括了电机的加/减速时间,驱动和定位时间,电机的选型基于模式图。
●必要脉冲数的计算必要脉冲数是指传动装置将物体从起始位置传送到目标位置所需要提供给步进电机的脉冲数。
必要脉冲数按下面公式计算:必要脉冲数=物体移动的距离距离电机旋转一周移动的距离×360 o步进角●驱动脉冲速度的计算驱动脉冲速度是指在设定的定位时间中电机旋转过一定角度所需要的脉冲数。
驱动脉冲数可以根据必要脉冲数、定位时间和加/减速时间计算得出。
(1)自启动运行方式自启动运行方式是指在驱动电机旋转和停止时不经过加速、减速阶段,而直接以驱动脉冲速度启动和停止的运行方式。
自启动运行方式通常在转速较低的时候使用。
同时,因为在启动/停止时存在一个突然的速度变化,所以这种方式需要较大的加/减速力矩。
自启动运行方式的驱动脉冲速度计算方法如下:驱动脉冲速度[Hz]=必要脉冲数[脉冲]定位时间[秒](2)加/减速运行方式加号接口:CP+ 步进脉冲信号正端CP- 步进脉冲信号负端DIR+ 方向电平信号正端DIR- 方向电平信号负端EN+ 使能电平信号正端EN- 使能电平信号负端CW+ 正向步进脉冲信号正端CW- 正向步进脉冲信号负端CCW+ 反向步进脉冲信号正端 CCW- 反向步进脉冲信号负端指示灯: Power 电源指示灯(绿灯) No ready 未准备好指示灯(红灯)拨位开关设定: 1-4位 设定电机每转步数(细分数) 5位 设定步进脉冲信号方式,0-单脉冲,1-双脉冲 6位 设定是否允许半电流,0-不允许,1-允许 7-10位 设定输出电流值电机接口: U V W 连接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电源接口: AC110V-220V 交流电源功率不小于600W ,50~60Hz 请勿直接接入电网,应使用隔离变压器供电接地保护端 PE 如果供电电源无隔离变压器,必须使驱动器和电机可靠接地,但要求使用隔离变压器供电未准备好输出:为一继电器的触点,准备好为闭合 未准备好为打开1P1三.细分数及相电流设定:本驱动器是用驱动器上的拔盘开关来设定细分数及相电流的,根据面板的标注设定即可;请您在控制器频率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用高细分数这样电机运行更加平稳;具体设置方法请参考下表:(ON=0,OFF=1) 步数设定1 2 3 4位 每转步数步距角0 0 0 0 400 0.9° 0 0 0 1 500 0.72° 0 0 1 0 600 0.6° 0 0 1 1 800 0.45° 0 1 0 0 1000 0.36° 0 1 0 1 1200 0.3° 0 1 1 0 1600 0.225° 0 1 1 1 2000 0.18° 1 0 0 0 2400 0.15° 1 0 0 1 3000 0.12° 1 0 1 0 4000 0.09° 1 0 1 1 5000 0.072° 1 1 0 0 6000 0.06° 1 1 0 1 6400 0.05625° 1 1 1 0 8000 0.045° 1 1 1 1100000.036°电流设定 (设定在OFF 位置有效) 7位 2.8A 8位 1.4A 9位 0.7A 10位0.3A所有拨盘7-10位都在OFF 位置时电流为最大电流。
步进电机脉冲数计算步进电机参数脉冲当量等的计算方法

步进电机脉冲数计算步进电机参数脉冲当量等的计算方法步进电机的脉冲数计算是通过电机参数和脉冲当量来进行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步进电机脉冲数的计算方法。
步进电机参数包括:步数、步距角和步数误差等。
其中,步数是指电机每转一圈所需的步数,也称为步进角度或步距角。
步距角指的是电机转动一步所需转动角度。
步数误差是指步进电机转动一定步数后实际转过的角度与理论转过的角度之间的误差。
脉冲当量是指每个脉冲信号对应的步数。
脉冲当量与电机的步数和步距角有关。
1.确定步数和步距角:步数通常可以在步进电机的规格书或技术资料中找到。
步距角可以通过360度除以步数来计算,也可以通过2π除以步数来计算。
例如,步进电机的步数为200步,计算步距角:步距角=360度/200步=1.8度/步2.确定电机的脉冲当量:脉冲当量通常由驱动器或控制器设置。
脉冲当量的设定值决定了每个脉冲信号所对应的步数。
例如,设定脉冲当量为5:脉冲当量=53.计算脉冲数:脉冲数是指完成指定的角度转动所需的脉冲信号数量。
脉冲数的计算公式为:脉冲数=角度/步距角*脉冲当量例如,要转动步进电机180度:脉冲数=180度/1.8度/步*5=500脉冲4.考虑步数误差:在实际应用中,步进电机的步数误差也需要考虑进去。
步数误差通常在电机的规格书或技术资料中给出。
例如,步进电机的步数误差为±5%:脉冲数=脉冲数*(1+步数误差)=500脉冲*(1+5%)=525脉冲通过以上计算方法,可以得到步进电机完成指定角度转动所需的脉冲数。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可以设置相应的脉冲当量以及考虑步数误差来进行精确控制。
步进电机脉冲当量计算公式

步进电机脉冲当量计算公式步进电机是一种特殊的电机,它通过不断地输入脉冲信号来驱动转子进行步进运动。
步进电机的脉冲当量是指每输入一个脉冲信号,转子转动的角度或距离。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步进电机的脉冲当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控制电机的运动。
步进电机的脉冲当量计算公式如下:脉冲当量 = 360 / (步进角度× 步进电机驱动器的细分数)其中,步进角度是指步进电机每次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后转动的角度,通常为1.8度或0.9度。
细分数是指步进电机驱动器将每个步进角度细分的份数,通常为1、2、4、8、16等。
以一个1.8度步进角度、细分数为8的步进电机为例,我们来计算一下其脉冲当量:脉冲当量 = 360 / (1.8 × 8)= 25这意味着每输入25个脉冲信号,步进电机转动一周。
如果我们只想让步进电机转动半周,那么只需输入12.5个脉冲信号即可。
通过控制脉冲信号的输入数量,我们可以实现精确的步进电机控制。
步进电机的脉冲当量对于一些需要精确定位和控制的应用非常重要。
例如,机床和自动化设备中常常使用步进电机来控制工作台和刀具的移动,通过控制脉冲信号数量来实现精确定位和加工。
在3D打印机中,步进电机也被广泛应用于控制打印头的移动,通过控制脉冲信号数量来实现精确的打印。
除了步进角度和细分数,步进电机的脉冲当量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步进电机的驱动方式和驱动器的性能都会对脉冲当量产生影响。
驱动方式主要有全步进和半步进两种,全步进模式下,脉冲当量为步进角度乘以细分数;半步进模式下,脉冲当量为步进角度除以2再乘以细分数。
驱动器的性能则体现在其对脉冲信号的响应速度和精度上,高性能的驱动器可以提高步进电机的运动精度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步进电机和驱动器,并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脉冲当量。
同时,还需要注意控制系统的信号传输和处理的稳定性,以确保脉冲信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步进电机脉冲数量与运动距离的计算

步进电机一个脉冲运动距离怎么算?步进电机一个脉冲运动距离怎么算?能不能给个公式在举个例子?答案:用360度去除以步距角,就是电机转一圈的脉冲数,当然如果细分的话,还要乘以细分倍数。
电机转一圈丝杠前进一个导程,用导程除以一圈的脉冲数就是脉冲运动距离。
第一步确定步进电机的步距角,这个电机上会标明的。
比如说,1.8度,则一个圆周360/1.8=200,也就是说电机旋转一周需要200个脉冲。
第二步确定电机驱动器设了细分细分没有,查清细分数,可以看驱动器上的拨码。
比如说4细分,则承上所述,200*4=800,等于说800个脉冲电机才旋转一周。
第三步确定电机轴一周的长度或者说导程:如果是丝杠,螺距*螺纹头数=导程,如果是齿轮齿条传动,分度圆直径(m*z)即为导程,导程/脉冲个数=一个脉冲的线位移。
什么是细分呢?和几相是一个意思吗?和几相没关系吗?细分和相数没关系。
以1.8度为例,原来一个脉冲走1.8度,现在改为4细分,那么现在一个脉冲只能走1.8/4度了。
细分越多,每个脉冲的步进长度越短。
细分的多少可由驱动器设置。
控制步进电机转多少最主要你得通过步进电机步距角度计算出电机转一圈需要多少脉冲,比如步距角度为0.9°则电机转一圈需要给步进电机驱动器360/0.9=400个脉冲,转半圈就是200个脉冲。
步进电机驱动器资料你先了解下!步进电机转速则通过改变脉冲频率来控制,用plc的pwm输出控制是比较方便的,速度的快慢不影响步进电机的行程,行程多少取决于脉冲数量。
注意一点步进电机速度越快转矩越小,请根据你的应用调节速度以防失步,造成走位不准确。
步进电机是接收步进驱动器给过来的脉冲信号,比如两相的步进,AB相分别轮流输出正反脉冲(按一定顺序),步进电机就可以运行了,相当于一定的脉冲步进马达对应走一定旋转角度。
而PLC也可以发出脉冲,但脉冲电压不够,所以需要把PLC输出的脉冲给步进驱动器放大来驱动步进驱动器,相当于PLC的脉冲就是指令脉冲。
步进电机运动路程计算公式

步进电机运动路程计算公式步进电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动机,它通过控制电流来使电机旋转,从而驱动机械设备运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步进电机的运动路程,以便设计和控制相关设备。
本文将介绍步进电机运动路程的计算公式,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步进电机的运动路程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推导:第一步,计算步距角。
步距角是指步进电机每一步的角度,它可以通过电机的步距和步数来计算。
步距是指电机每一步转动的角度,通常用度数或弧度来表示。
步数是指电机每一圈的步数,通常是整数。
步距角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步距角 = 360° / 步数。
或者。
步距角 = 2π / 步数。
其中,360°表示一圈的角度,2π表示一圈的弧度。
第二步,计算总步数。
总步数是指电机需要转动的总步数,它可以通过所需的角度和步距角来计算。
假设所需的角度为θ,那么总步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总步数 = θ / 步距角。
第三步,计算运动路程。
运动路程是指电机在转动过程中实际移动的距离,它可以通过总步数和每步的移动距离来计算。
假设每步移动的距离为d,那么运动路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运动路程 = 总步数 d。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我们就可以得到步进电机运动路程的计算公式。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准确地计算步进电机的运动路程,从而更好地设计和控制相关设备。
需要注意的是,步进电机的运动路程计算公式是在理想情况下推导得到的,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电机的精度、负载情况、驱动方式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和调整,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除了上述的计算公式,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步进电机的运动路程。
通过测量电机的实际运动距离和理论计算的运动距离,我们可以对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和调整,从而得到更准确的计算结果。
总之,步进电机的运动路程计算公式是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计算电机的运动路程,从而更好地设计和控制相关设备。
步进电机的选型及计算方法

步进电机选型的计算方法步进电机选型表中有部分参数需要计算来得到。
但是实际计算中许多情况我们都无法得到确切的机械参数,因此,这里只给出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
一、驱动模式的选择驱动模式是指如何将传送装置的运动转换为步进电机的旋转。
下列图所示的驱动模式包括了电机的加/减速时间,驱动和定位时间,电机的选型基于模式图。
●必要脉冲数的计算必要脉冲数是指传动装置将物体从起始位置传送到目标位置所需要提供应步进电机的脉冲数。
必要脉冲数按下面公式计算:必要脉冲数=物体移动的距离距离电机旋转一周移动的距离×360 o步进角●驱动脉冲速度的计算驱动脉冲速度是指在设定的定位时间中电机旋转过一定角度所需要的脉冲数。
驱动脉冲数可以根据必要脉冲数、定位时间和加/减速时间计算得出。
〔1〕自启动运行方式自启动运行方式是指在驱动电机旋转和停止时不经过加速、减速阶段,而直接以驱动脉冲速度启动和停止的运行方式。
自启动运行方式通常在转速较低的时候使用。
同时,因为在启动/停止时存在一个突然的速度变化,所以这种方式需要较大的加/减速力矩。
自启动运行方式的驱动脉冲速度计算方法如下:驱动脉冲速度[Hz]= 必要脉冲数[脉冲] 定位时间[秒]〔2〕加/减速运行方式加//减速运行方式是指电机首先以一个较低的速度启动,经过一个加速过程后到达正常的驱动脉冲速度,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再经过一个减速过程后电机停止的运行方式。
其定位时间包括加速时间、减速时间和以驱动脉冲速度运行的时间。
加/减速时间需要根据传送距离、速度和定位时间来计算。
在加/减速运行方式中,因为速度变化较小,所以需要的力矩要比自启动方式下的力矩小。
加/减速运行方式下的驱动脉冲速度计算方法如下:驱动脉冲速度[Hz]= 必要脉冲数-启动脉冲数[Hz]×加/减速时间[秒] 定位时间[秒]-加/减速时间[秒]二、电机力矩的简单计算例如必要的电机力矩=〔负载力矩+加/减速力矩〕×安全系数●负载力矩的计算〔TL〕负载力矩是指传送装置上与负载接触部分所受到的摩擦力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步进电机一个脉冲运动距离怎么算?步进电机一个脉冲运动距离怎么算?能不能给个公式在举个例子?答案:用360度去除以步距角,就是电机转一圈的脉冲数,当然如果细分的话,还要乘以细分倍数。
电机转一圈丝杠前进一个导程,用导程除以一圈的脉冲数就是脉冲运动距离。
第一步确定步进电机的步距角,这个电机上会标明的。
比如说,1.8度,则一个圆周360/1.8=200,也就是说电机旋转一周需要200个脉冲。
第二步确定电机驱动器设了细分细分没有,查清细分数,可以看驱动器上的拨码。
比如说4细分,则承上所述,200*4=800,等于说800个脉冲电机才旋转一周。
第三步确定电机轴一周的长度或者说导程:如果是丝杠,螺距*螺纹头数=导程,如果是齿轮齿条传动,分度圆直径(m*z)即为导程,导程/脉冲个数=一个脉冲的线位移。
什么是细分呢?和几相是一个意思吗?和几相没关系吗?细分和相数没关系。
以1.8度为例,原来一个脉冲走1.8度,现在改为4细分,那么现在一个脉冲只能走1.8/4度了。
细分越多,每个脉冲的步进长度越短。
细分的多少可由驱动器设置。
控制步进电机转多少最主要你得通过步进电机步距角度计算出电机转一圈需要多少脉冲,比如步距角度为0.9°则电机转一圈需要给步进电机驱动器360/0.9=400个脉冲,转半圈就是200个脉冲。
步进电机驱动器资料你先了解下!步进电机转速则通过改变脉冲频率来控制,用plc的pwm输出控制是比较方便的,速度的快慢不影响步进电机的行程,行程多少取决于脉冲数量。
注意一点步进电机速度越快转矩越小,请根据你的应用调节速度以防失步,造成走位不准确。
步进电机是接收步进驱动器给过来的脉冲信号,比如两相的步进,AB相分别轮流输出正反脉冲(按一定顺序),步进电机就可以运行了,相当于一定的脉冲步进马达对应走一定旋转角度。
而PLC也可以发出脉冲,但脉冲电压不够,所以需要把PLC输出的脉冲给步进驱动器放大来驱动步进驱动器,相当于PLC的脉冲就是指令脉冲。
一般PLC驱动步进时候有两路信号,一路是角度脉冲,另外一路是方向脉冲,PLC里边一般配所谓位移指令,发梯形脉冲给步进驱动器,这样可以缓冲启动带来的力冲击。
51单片机控制两相四线步进电机的问题单片机为AT89S52。
步进电机为:57HS5630A4步进电机。
链接:Error! Hyperlink reference not valid.步进电机驱动器为:M542中性步进电机驱动器。
链接:Error! Hyperlink reference not valid.现在的问题是:步进电机我已经和驱动器连接好了,现在步进电机驱动器有6个线和51单片机相连,分别是PUL+、PUL-、DIR+、DIR-、ENA+、ENA- 。
我想知道的是,比如这六个和单片机的P1.X口相连。
怎么在单片机上控制步进电机正转反转,转的角度,转的速度。
答案:首先,六根线的三根负线可以全部接地..和单片机P1相连的只需三根即可..这三根线为了保证能驱动起步进电机驱动器,应该分别上拉2K电阻..然后,在驱动器上的拨码处设置细分,,所谓细分是指电机转一圈所需多少脉冲..例如设置为800细分,即为电机转一圈需要800个脉冲..那么一个脉冲就会对应0.45度..单片机发出的脉冲频率高,那么电机转的就快..让电机转多少角度,就发出相应的脉冲数即可,例如转45度,就发出100个脉冲即可,在0.125s内发出100个脉冲,那转速就为1转/s。
PUL+:步进脉冲信号输入;DIR+:步进方向信号输入正端;ENA+:脱机使能复位信号输入编程时,用和PUL+连接的IO口发出脉冲,在程序中要使用定时器做出一个标准时间,来控制脉冲频率..用和DIP+相连的IO控制方向,不妨设为DIP+为高电平电机正转,为低电平电机反转..如果没有特殊情况ENA+也可不连接..因为它的功能是设置电机是否工作..在单片机IO口做复用时可以使用,就像数字芯片的片选一样....另外,驱动器上有一个调节电机驱动电流的小钮,如果使用过程中,如果电机发热,就应把驱动电流调小一些..这个程序不难..如你有需要或者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随时问我..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伺服电机■定义: 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
■作用: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
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分类:直流伺服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
直流伺服电机分为有刷和无刷电机。
有刷电机成本低,结构简单,启动转矩大,调速范围宽,控制容易,需要维护,但维护方便(换碳刷),产生电磁干扰,对环境有要求。
因此它可以用于对成本敏感的普通工业和民用场合。
无刷电机体积小,重量轻,出力大,响应快,速度高,惯量小,转动平滑,力矩稳定。
控制复杂,容易实现智能化,其电子换相方式灵活,可以方波换相或正弦波换相。
电机免维护,效率很高,选型方法1、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的性能比较步进电机作为一种开环控制的系统,和现代数字控制技术有着本质的联系。
在目前国内的数字控制系统中,步进电机的应用十分广泛。
随着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系统的出现,交流伺服电机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数字控制系统中。
为了适应数字控制的发展趋势,运动控制系统中大多采用步进电机或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电机作为执行电动机。
虽然两者在控制方式上相似(脉冲串和方向信号),但在使用性能和应用场合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现就二者的使用性能作一比较。
一、控制精度不同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步距角一般为 1.8°、0.9°,五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步距角一般为0.72 °、0.36°。
也有一些高性能的步进电机通过细分后步距角更小。
如山洋公司(SANYO DENKI)生产的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其步距角可通过拨码开关设置为1.8°、0.9°、0.72°、0.36°、0.18°、0.09°、0.072°、0.036°,兼容了两相和五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的步距角。
交流伺服电机的控制精度由电机轴后端的旋转编码器保证。
以山洋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电机为例,对于带标准2000线编码器的电机而言,由于驱动器内部采用了四倍频技术,其脉冲当量为360°/8000=0.045°。
对于带17位编码器的电机而言,驱动器每接收131072个脉冲电机转一圈,即其脉冲当量为360°/131072=0.0027466°,是步距角为1.8°的步进电机的脉冲当量的1/655。
二、低频特性不同步进电机在低速时易出现低频振动现象。
振动频率与负载情况和驱动器性能有关,一般认为振动频率为电机空载起跳频率的一半。
这种由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所决定的低频振动现象对于机器的正常运转非常不利。
当步进电机工作在低速时,一般应采用阻尼技术来克服低频振动现象,比如在电机上加阻尼器,或驱动器上采用细分技术等。
交流伺服电机运转非常平稳,即使在低速时也不会出现振动现象。
交流伺服系统具有共振抑制功能,可涵盖机械的刚性不足,并且系统内部具有频率解析机能(FFT),可检测出机械的共振点,便于系统调整。
三、矩频特性不同步进电机的输出力矩随转速升高而下降,且在较高转速时会急剧下降,所以其最高工作转速一般在300~600RPM。
交流伺服电机为恒力矩输出,即在其额定转速(一般为2000RPM或3000RPM)以内,都能输出额定转矩,在额定转速以上为恒功率输出。
四、过载能力不同步进电机一般不具有过载能力。
交流伺服电机具有较强的过载能力。
以山洋交流伺服系统为例,它具有速度过载和转矩过载能力。
其最大转矩为额定转矩的二到三倍,可用于克服惯性负载在启动瞬间的惯性力矩。
步进电机因为没有这种过载能力,在选型时为了克服这种惯性力矩,往往需要选取较大转矩的电机,而机器在正常工作期间又不需要那么大的转矩,便出现了力矩浪费的现象。
五、运行性能不同步进电机的控制为开环控制,启动频率过高或负载过大易出现丢步或堵转的现象,停止时转速过高易出现过冲的现象,所以为保证其控制精度,应处理好升、降速问题。
交流伺服驱动系统为闭环控制,驱动器可直接对电机编码器反馈信号进行采样,内部构成位置环和速度环,一般不会出现步进电机的丢步或过冲的现象,控制性能更为可靠。
六、速度响应性能不同步进电机从静止加速到工作转速(一般为每分钟几百转)需要200~400毫秒。
交流伺服系统的加速性能较好,以山洋400W交流伺服电机为例,从静止加速到其额定转速3000RPM仅需几毫秒,可用于要求快速启停的控制场合。
综上所述,交流伺服系统在许多性能方面都优于步进电机。
但在一些要求不高的场合也经常用步进电机来做执行电动机。
所以,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控制要求、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选用适当的控制电机。
2、伺服电机的选型计算方法注意三点:转数山洋公司根据客户实际要求,对于同等功率的电机可以选配不同转数的电机,一般来说,转数越低,价格越便宜。
扭矩必须满足实际需要,但是不需要像步进电机那样留有过多的余量。
机电专业技术论坛惯量根据现场要求选用不同惯量的电机,如机床行业一般选用P1系列大惯量的伺服电机。
编辑本段联轴器的选择方法在伺服应用中选择最适合型号联轴器的可能是一件令人困惑的事情,因为伺服系统选配联轴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含了很多不同的性能因素,包括力矩、轴的偏差、硬度、转速、空间要求等等,联轴器需要满足所有这些以便使系统正常的运转。
在选择联轴器之前,需要我们对这些联轴器的性能和其应用进行详尽的了解。
不同类型的联轴器存在着其自身的优缺点。
本文旨在向伺服联轴器的终端用户介绍不同类型联轴器在各种伺服系统中的应用,同时帮助终端用户指出在设计制造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及如何有效连接不同产品来正确选择合适的联轴器。
选择适合的伺服联轴器是整个系统设计的重要部分,会很大影响到系统的整体性能表现。
基于此原因,在设计过程中应尽早地考虑联轴器,并把分别把各种联轴器的和系统的功能目标排列对照,这样可以避免在运动控制的实际运用中经常产生的问题。
我们讨论的上述每种联轴器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使其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中。
但是,单一品种的联轴器不能适应于每种应用领域中。
这使得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品种的联轴器,给设计工程师选择最适合的联轴器使系统表现最优化且使用寿命长。
除了在文章中提到的五种运动控制的弹性联轴器、滑块联轴器、梅花联轴器、波纹管联轴器、膜片联轴器,还生产有轴套和刚性联轴器。
每一件钜人公司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运用特别的步骤来保证其最高性能水准和漂亮外观。
为方便阅读,本文一分为六,详细描述各种联轴器的特性,希望能为您提供一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