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外观检验规范(723)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版本号: A/0保密等级:内部使用文件类别:■管理规范□管理办法□作业规范产品外观检验标准修订记录1目的作为通用产品外观检验判定依据,确保品质能符合客户需求;本标准规定了通用产品塑胶件、电镀件、喷漆件、压铸件、整机装配、彩盒及包装的外观检验,包括缺陷定义、缺陷允收标准等;本标准适用于产品塑胶件、压铸件、彩盒、资料及包装的外观检验;3职责质量人员对产品外观的检验和判定;4定义产品等级定义S等级:手持类产品、高端类终端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高端市场、特定客户有较高要求的产品;A等级:通用类终端产品外观等级面定义1级面: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正常情况指产品的正面、顶面、侧面,要求有最佳的外观质量;2级面: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并不直接看到的次要表面,正常情况下指产品的背面和底面,要求有好的外观质量;3级面:正常使用中看不到,只有在装拆时才看到的内表面或遮盖面,不要求有好的外注:外观等级优先按照图纸中的定义;若图纸中没有定义,下面有图示或单独定义的,以图示和单独定义为准;没有则按照此外观等级要求执行;功能面:功能面指压铸机加件中,影响产品防水、屏蔽、散热、装配等性能的表面;不包含在以上的1、2、3级面中;图 1 ONT产品外观面等级示意图彩盒测量面定义测量面定义表,备注:未涉及到的为非管控区域标准层次分为A标和B标二种;日美等外观要求较高的运营商建议使用A标,如日本KDDI/DOCOMO、英国BT;除了A标建议的运营商及通用市场,首选B标;纸浆模塑制品测量面定义测量面定义表5内容5.1检查面积划分和缺陷代码检测面积按照每100mm100mm100cm2区域进行划分,表面小于100mm100mm时,以100mm100mm计,以下所述单位面积的缺陷数均以此为准;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缺陷代码表5.2外观检验条件视力:要求检验者的校正视力不低于,不能使用放大镜用于外观检验;检视距离:400mm±50mm;光照强度:光照度在300-600Lux的近似自然光如40W日光灯、距离500mm处;检视角度:检查者位于被检查表面的正面、视线与被检表面呈45-90°进行正常检验见图1图2 “正视”位置示意图检视时间:根据检视面的不同,检视时间有不同,如下表2;若在检视时间内缺陷仍不可见,则此检视件可视为合格;表2 检测时间5.3外观缺陷检验标准注:检测面积按照每100mm100mm100cm2区域进行划分,表面小于100mm100mm时,以100mm100mm计,以下所述单位面积的缺陷数均以此为准;塑胶件外观缺陷检验标准所有塑胶件外观缺陷检验标准表 3所有塑胶件外观缺陷检验标准塑胶件注塑面外观缺陷检验标准表 4塑胶件注塑面外观缺陷检验标准塑胶件喷涂面外观缺陷检验标准表 5塑胶件喷涂面外观缺陷检验标准塑胶件电镀面外观缺陷检验标准表 6塑胶件电镀面外观缺陷检验标准印刷外观缺陷检验标准表 7印刷外观缺陷检验标准压铸件外观缺陷检验标准机加件及型材外观缺陷检验标准表 8机加件及型材外观缺陷检验标准表 9散热齿变形可接受的标准压铸件喷涂、喷砂外观缺陷检验标准表 10喷涂面外观缺陷检验标准整机装配外观检验标准1. 在不影响装配、使用和材料的机械性能的前提下,整机、单个零件每个面允许有二种缺陷种类如顶面、底面、侧面等,零件装配后需满足如下要求,且不同缺陷之间距离不小于20mm;表 11缺陷种类数量要求2. 整机不允许有松动、脱落的零件或部件不能有内响;外壳无裂痕、开裂;表面无掉漆、磕碰、标准接收外划痕等缺陷;整机装配后无脏污;3. 整机装配后产品装配完整,包括PCB等,整机间隙和间隙不均匀度必须满足如下要求,且间隙不伤手;表 12壳体间隙要求适用于外形尺寸小于150mm150mm类终端产品,如遥控器、话机手柄等表 13壳体间隙要求适用于外形尺寸大于等于150150mm类终端产品4. 整机接合处的段差应均匀,满足如下表格,所有段差应不伤手注:不均匀度指单个直边的段差差值;表 14段差要求适用于外形尺寸小于150150mm类终端产品,如遥控器、话机手柄等表 15段差要求适用于外形尺寸大于150150mm类终端产品5. 按键组装后,应满足如下要求;在保证间隙的同时,需保证各按键的功能正常,手感均匀一致,不可有卡滞现象;表 16按键周边间隙不均匀度要求6.开机检查显示屏的亮度均匀,且显示正确;7. 电子器件的接口与塑胶壳的配合:I/O 口、USB 口等间隙要求均匀一致,尺寸要求如下表;另外Rubber 塞与侧面无间隙,且胶塞打开后,不影响配件插入;塞子为硬胶时,与壳体的单边间隙不超过0.10mm ;表 17端口间隙要求8. 连接器PIN针下陷的标准:9. 各标签位置正确,不允有折皱、翘起、倾斜5度等缺陷;且标签内容正确无误;10. 整机装配后不能出现漏光现象特别是指示灯附近位置;11. 螺钉型号和规格使用正确,不得出现滑牙、顶白、开裂现象;12. 印刷位置正确,油墨均匀、附着牢固;不允许有走位、断线、倾斜、脱漆、划伤及明显色差;13. 产品的包装符合华为通用规范或定制要求;14. 针对同一产品中:塑胶件:不同部件之间,同一种颜色的色差,S级:⊿E≤;A级:⊿E≤;压铸件:不同部件之间,同一种颜色的色差:⊿E≤;15. 产品装配后,用手指按压,不允许有异响声;16. 塑胶件高光外观面来料要求粘贴保护膜;彩盒外观检验标准表 18彩盒检验标准检验项目A标B标仪器折后缝隙1.普通彩盒结构有展示盒式、扣手位式分卡纸和瓦楞纸、不做管控2. 天地盖盖式单边180mm单边180mm以上扣合后缝隙≤4mm可接收;单边180mm以下的扣合后缝隙≤3mm可接收1.普通彩盒结构有展示盒式、扣手位式分卡纸和瓦楞纸、不做管控2. 天地盖盖式单边180mm单边180mm以上扣合后缝隙≤5mm可接收;单边180mm以下的扣合后缝隙≤4mm可接收菲林尺卷尺直尺目测表19 精品盒专用检验项目A标B标检验工具/仪器印刷啤位特种纸:内盒/内卡爆刀爆线卡纸不穿透可接收卡纸不穿透可接收目测检验项目A标B标仪器贴盒组装侧面面纸偏位向内缩偏位L≤3mm可接受;不外露可接受菲林尺直尺目测底盒内衬面纸四角偏位,粘到盒体另一侧偏位L≤3mm可接受;不管控菲林尺直尺目测上下包边偏位偏位D≤5mm 不管控菲林尺直尺目测边角弯折处漏灰板缝隙缝隙D≤1mm 缝隙D≤1.5mm菲林尺直尺目测检验项目A标B标仪器底盒与各处缝隙缝隙D≤2.5mm不计算灰板的厚度缝隙D≤2.5mm不计算灰板的厚度菲林尺直尺目测上/下盖边角处漏灰板不允许; D≤1.5mm 目测上盖面纸粘贴偏位1︳A-B ︳≤2mm可接收;2左右偏位︳C-D ︳≤3mm可接收; 不管控菲林尺直尺目测内盒开胶上下纸板缝隙D≤2mm可接收; 不影响使用接受菲林尺直尺目测折皱除泡不实开胶说明:此标准中,彩盒检验标准适用于精品盒;精品盒专用中未涉及的缺陷定义,按照彩盒检验标准执行纸浆模塑制品外观检验标准表20 纸浆模塑制品检验标准资料外观检验标准资料外观检验标准分以下两类:S类资料定位为特殊资料;C类资料定义为普通资料; 对于钉装书和胶装书,S的封面指封一和封二,封底指封三和封四;C封面仅指产品第一页,封底仅指产品最后一页,封二/封三按内文标准检验;表21 资料外观检验标准胶袋用于装资料检验标准表22 胶带外观检验标准包装外观缺陷检验标准纸质包装件外观合格性判定:含有如下各种情况之一时,其外包装不合格:。
外观通用检验规范

类 别■新制定 □修订 □废止版次A1页次1/6修订记录版本修 订 日 期 核准审查制订A1 2016年 11 月 3日年 月 日 1、目的建立通用的检验规范,明确钣金结构件产品验收标准,尽量量化缺陷标准,增强参考性和可操作性,为来料检验以及供应商出货检验提供统一的依据,从而确保产品的质量。
2、适用范围1)本标准规定德为产品对钣金结构件的质量要求。
对外观部分进行了质量分级,请按相应质量要求选用。
2)本标准为通用标准,对于零件的特殊要求应按检验指导书要求执行。
3)本标准分为:一、表面喷涂验收标准(1级、2级、3级)二、电镀验收标准三、丝网印刷验收标准 根据产品的具体情况,这些标准可以单独或组合起来应用。
3.检验要求3.1环境照度: 300-700LUX ,自然光或日光灯下。
观察时间5S 3.2观察距离:3.2观察角度:检查者位于被检查表面的正面、视线与被检表面呈45-90°进行正常检验(参见下图)。
1级 2级 3级 A 面 30cm~35cm 40cm~50cm 90~100cm B 面 40cm~50cm 40cm~50cm 90~100cm C 面 40cm~50cm 90~100cm 90~100cm类别■新制定□修订□废止版次A1 页次2/6修订记录版本修订日期核准审查制订A12016年11 月3日年月日4.缺陷定义:Note.1 Note.2 Note.3点状缺陷:线状缺陷:当L>2W时按Note.2d=(a+b)/2 W: width, L:length,当L≤2W时按Note.15.字母定义L:长度,W:宽度,d:直径,D:缺陷间的距离,N:缺陷数量,ΔE:色差值。
6.验收标准6.1表面喷涂验收标准序号检验项目检查面1级2级3级工具1 色差A、B、C ΔE≤1.0 ΔE≤1.5 ΔE≤3.0 色板、色差仪2 涂膜光泽、纹理A、B、C 对比色板,无明显差异目视、色板3 附着力A、B、C 百格测试,剥离面积不可有超过总体面积5%以上。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版本号: A/0 保密等级:内部使用文件类别:■管理规范□管理办法□作业规范产品外观检验标准修订记录1 目的作为通用产品外观检验判定依据,确保品质能符合客户需求。
2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用产品塑胶件、电镀件、喷漆件、压铸件、整机装配、彩盒及包装的外观检验,包括缺陷定义、缺陷允收标准等。
本标准适用于产品塑胶件、压铸件、彩盒、资料及包装的外观检验。
3 职责质量人员对产品外观的检验和判定。
4 定义4.1 产品等级定义S等级:手持类产品、高端类终端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高端市场、特定客户有较高要求的产品。
A等级:通用类终端产品4.2 外观等级面定义1级面: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正常情况指产品的正面、顶面、侧面,要求有最佳的外观质量。
2级面: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并不直接看到的次要表面,正常情况下指产品的背面和底面,要求有好的外观质量。
3级面:正常使用中看不到,只有在装拆时才看到的内表面或遮盖面,不要求有好的外观质量。
(注:外观等级优先按照图纸中的定义;若图纸中没有定义,下面有图示或单独定义的,以图示和单独定义为准;没有则按照此外观等级要求执行。
)功能面:功能面指压铸机加件中,影响产品防水、屏蔽、散热、装配等性能的表面。
不包含在以上的1、2、3级面中。
图 1 ONT 产品外观面等级示意图4.3彩盒测量面定义测量面定义表,备注:未涉及到的为非管控区域标准层次分为A 标和B 标二种。
日美等外观要求较高的运营商建议使用A 标,如日本KDDI/DOCOMO 、英国BT;除了A 标建议的运营商及通用市场,首选B 标。
4.4纸浆模塑制品测量面定义测量面定义表5 内容5.1检查面积划分和缺陷代码检测面积按照每100mm*100mm(100cm²)区域进行划分,表面小于100mm*100mm时,以100mm*100mm计,以下所述单位面积的缺陷数均以此为准。
表 1缺陷代码表5.2外观检验条件视力:要求检验者的校正视力不低于1.2,不能使用放大镜用于外观检验。
外观检验标准

一、目的:为公司在外观检验的判定更精准、有据可依、有规可循,特制定本规范。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五金、塑胶原材料、产成品之外观检验。
三、参考文件:MIL-STD-105E《抽样计划表》四、定义与术语:4.1 轻微缺陷(Min):不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的缺陷,称之为轻微缺陷;4.2 严重缺陷(Maj):影响产品功能的缺陷,称之为严重缺陷;4.3 致命缺陷(CR):影响使用者之人身安全或丧失功能的缺陷,称之为致命缺陷;4.4 A级面:主要外露面。
指产品的正面,即产品安装后最容易看到的部位;4.5 B级面:次要外露面。
指产品的侧面、向下外露面、边位、角位、接合位、内弯曲位;4.6 C级面:不易看到的面。
指产品安装后的隐藏位、遮盖位;4.7 错型(错箱):由于合型时错位,铸件的一部分与别一部分在分型面处相互错开;4.8 粘模:顺着脱模方向,由于金属粘附,模具制造斜度太小而造成铸件表面的拉伤痕迹,严重时称为拉伤面;4.9 分层:铸件上局部存在有明显的金属层次;4.10 裂纹:铸件表面有呈直线状或波浪形的纹路,狭小而长,在外力作用上有发展的趋势;4.11 变形:由于收缩不均或外力导致压铸件几何形状与图纸不符;4.12 流痕:压铸件表面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的条纹。
无发展趋势;4.14 水纹:铸件表面上呈现的光滑条纹,肉眼可见,但用手感觉不出,颜色不同于基体金属的纹路,用0#砂布稍擦几下即可去除;4.15 冷隔:在压铸件表面,明显、不规则、下陷的线形纹路(有穿透与不穿透两种)。
形状细小而狭长,有时交接边缘光滑,有断开的可能;4.16 龟裂毛刺:由于模具型腔表面产生热疲劳而形成的铸件表面上的网状凸起痕迹和金属刺;4.17 凹陷:铸件的厚大部分表面有平滑的下凹现象;4.18 欠铸:铸件表面有浇不足的部位,导致轮廓不蔳;4.19 飞边、毛刺:在分型面边缘出现金属薄片,或粗糙、锋利的棱角;4.20 脱皮:铸件表面部分与基体剥离的现象;4.21 色斑:铸件表面上呈现的不同于基体金属的斑点,一般由涂料碳化物形成。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1目旳2本原则定义维盛冲压件产品外观品质旳基本规定, 并确立允收/拒收之准则。
3合用范畴本原则合用于维盛生产旳所有冲压件产品。
4有关文献《**产品外观检查原则》。
5定义A级面: 客户常常看到旳面, 如面板, 机箱旳上表面、正面, 出给客户旳零件,马口铁生产旳产品等。
6B级面:不移动旳状况下, 客户偶尔能看到旳面, 如机箱旳背面、侧面等。
7C级面:产品在移动或被打开时才干看到旳面, 如机箱旳底面, 内部零件旳表面等。
8检测条件5.1 所有检查均应在正常照明, 并模拟最后使用条件下进行。
检测过程中不使用放大镜,所检查表面和人眼呈45°角。
A级面在检测时应转动, 以获得最大反光效果。
B级面和C级面在检测期间不必转动。
光源=40W荧光灯毫米9A级面停留10秒, B级面停留5秒, C级面停留3秒。
10薄板金属件外观检查原则6.1 允收总则6.2 6.1.1 可接受旳缺陷不能影响该零件旳装配和功能, 否则, 将被拒收。
6.3 6.1.2 缺陷允收定义了1250平方毫米旳区域内各类缺陷旳最大允收数量。
对于较大旳零件表面, 可允收数量和该表面所含1250平方毫米区域数量成正比, 但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缺陷不能相连。
6.4缺陷定义6.2.1彩虹效应: 镀锌有也许导致变色或“彩虹”效应。
6.2.2生锈/氧化: 暴露在空气中旳金属表面发生旳化学反映。
6.2.3变色: 底色或预期旳颜色发生变化, 或零件表面旳颜色不一致。
6.2.4刮伤: 零件表面旳呈条状旳浅沟。
6.2.5压痕: 由锋利物件在零件表面导致旳沟痕, 指甲可以感受到。
6.2.6镀痕/流痕: 由于镀层厚度不均匀导致零件表面上波纹状或条状异常旳区域。
6.2.7痕迹:指基体材料旳小坑、折弯痕或其他痕迹, 涂装后仍无法消除。
6.2.8灰尘或油脂: 在制造过程中产生并留在零件表面上旳赃污(未清洗)。
6.2.9斑点/沙粒/绒线: 涂装面或零件表面任何非预期旳异物。
产品外观检验规范修改版

产品外观检验规范修改
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生产线装配好的半成品﹑成品机的外观检验标准,除客户特殊规定和检验指导书明确规定外,IQC﹑LQC﹑IPQC﹑OQC检查员以此规范为依据判定外观不良品及其缺陷等级.
2.引用标准
无
3.定义
前面为A面,侧面为B,底面为C面;
“∮”代表不良项最大直径;
“L”代表不良项长度;
“D”代表不良项宽度;
关键质量特性缺陷为CR,重要质量特性缺陷为MA,一般质量特性缺陷为MI;
4 材料﹑工具﹑环境
基本资料:BOM(零件目录),PANTONE(色板),PO(订单), Specification(规格书),Sample(样板);
辅料﹑工具﹑仪器:
游标卡尺;
塞尺;
直尺或直角尺;
3M胶带;
卷尺;
外观等级菲林片;
灯光亮度:200 LUX以上,目视距离30CM,视角90°&±45°;
检验条件:相对湿度95%以下,温度-10℃~40℃,必须现场确认;
5. 外观检验顶目
5.1外观物的材质.颜色.规格尺寸;
5.2外观污点及外观附着异物;
5.3外观刮伤.削伤.花壳;
5.4注塑成型缺点;
5.5外观间隙.缝宽;
5.6外观变形;
5.7外观字体.图案的印刷(含丝印.移印)
5.8装配;
5.9包装件;
5.10喷油件;
5.11电镀件;
5.12 LCD;
5.13太阳能光电板;
5.14 PCBA;
6.规范细节及缺陷分级。
外观检验管理规范

1.目的及适及范围:目的是为塑料制品的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
对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用供需双方认可的封样作为判定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塑料件的检验与验收。
2. 内容:2.1术语:1) 异色点:与塑料制品本身颜色不同的杂点或暴露在塑料制品表面上的混入树脂中的杂点。
2) 气丝:由于种种原因,气体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
它与制品颜色不同并发亮,带有流动样。
3) 塌坑:由于材料收缩,使产品局部表面下陷。
4) 熔接缝: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二股以上的融熔料相汇合的接线,目视及手感都有感觉。
5) 缺料:产品某个部位不饱满。
6) 白印:由于内应力,在产品表面产生与本色不同的白色痕迹。
7) 滋边(毛刺):由于种种原因,产品非结构部分产生的多余料。
8) 封堵:应该通透的地方由于滋边造成不通。
9) 断裂:塑料纹理局部断开后的缺陷。
10) 拉毛:因摩擦而产生的细皮,附在塑料制品表面的现象。
11) 油丝(油痕):由于种种原因,油污(包括脱模剂)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该痕迹表面发光并带有流动样。
12)污垢:制件光滑表面上的污迹,通常在不干净的环境中造成。
2.2 检验方法2.2.1 外观缺陷的检验方法及要求视力:具有正常视力(1.0---1.2)和色感。
照度:正常日光灯,室内无日光时用40W日光灯或60W普通灯泡的照度为标准。
目测距离:眼睛距离产品40-----50CM直视为准。
观察时间:<16秒(每个可见平面需要3秒)。
2.2.2尺寸检验方法使用普通长度测量仪或各种量规进行测量.2.3 检验项目及标准检验项目及标准见下表:注:A类缺陷为重缺陷;B类缺陷为轻微缺陷。
产品外观检验规范

技术规范产品外观检验规范2020 - 09 -08发布2020 - 09- 08实施产品外观检验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XXXXXX有限公司产品外观检验的职责要求、外观检验时的视力、光照度、距离、角度以及检验时间等外观检验条件(以下简称检验条件)。
本标准所定义的外观检验条件适用于XXXXXXXX有限公司所生产产品外观的目视检验环节。
2 术语与定义2.1目视检验 visual inspection利用眼睛的视觉或加上辅助工具、仪器等来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侦查及检视各种对象表面的瑕疵的一种非破坏检测方法,如观察对象表面的腐蚀情况、焊接补强高度、表面处理等。
2.2主视表面 main surface工件的某些表面对制件的外观和(或)使用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2.3lux照度单位,音译为勒克司(法定符号lx)。
为距离一个光强为1cd的光源,在1米处接受的照明强度。
2.4cd发光强度(简称光强)的国际单位,全称candela(坎德拉),简写为cd。
2.5正视 envisage指检验人员站立于被检表面的正面、视线与被检表面呈45°~90°而进行观察。
3 职责及权限3.1 本标准由标准化部门负责编制、解释及今后可能发生的修订。
3.2 除非具体产品有特殊要求,产品检验人员有责任执行本标准规定的条件,按相应标准或程序进行产品外观的目视检验,保证产品外观目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3 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本标准的督导执行。
3.4 在本标准规定的检验条件下进行检验,如有疑问及争执,须由品质部门负责人协调处理。
3.5 若新产品对检验条件有新的要求,或本标准中有未涉及到的内容,应立即通知标准化部门修改或解释本标准。
3.6 当本标准与客户接收标准相冲突时,优先采用客户接收标准。
4 检验面划分被检产品按照组装后正常工作时检视状况分为四个检验面,见表1定义。
表1 检验面划分与定义5 检验条件5.1 温度所有的检验都必须在室内常温下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认审核制定
林钟胜
产品外观检验规范
一、目的及适应范围
1、明确公司的质量要求,建立和规范在制品的检验方法,使生产和检验有标准可循。
2、本检验规范适用于生产车间制程检验。
二、总则
1、产品外观应美观,单独的零件/部件的整体视觉效果不能受到影响,不能给人以劣质产品的印象,如果发现某一缺陷具有批量性或大面积,即使在可接受范围,也可以对该产品不予验收(即可以判断为不合格)。
2、产品各表面的质量要求应按其所在的具体部位进行判断:
A级表面:即工艺面(图面上主视图所能看到的表面、或装配后能根据客户具体的质量要求进行判断;
B级表面:产品组装后不能看到的表面;
C级表面:产品必须拆开才可以看到的表面。
3、有特别要求的零件,其缺陷必须要有明确的技术说明,否则按一般检验要求进行检验;
4、有签样品的,如果样品与作业标准书不符,则按样板进行检验,(样板必须有效)
5、所有的部品外观检验均按相应的技术规范进行检验;
二、特殊情况下外观质量的判断处理:
1、喷涂所有产品的挂具印必须在产品的B级面或C级面。
2、对于铝制品存在卡槽、组装后有死角的部位,喷涂时较难喷到,允许出现涂层偏薄现象,但不能看到发白本色现象。
3、对于机械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正常模具印,不属于缺陷,但必须保证有一定的规律性。
4、冲压、折弯过程中产生的压痕或刀痕,喷涂后不能有明显的台阶存在。
5、在铆接、焊接背面所呈现轻微凹凸痕迹,可接受,但表面如果要求较严的客户,需进行适当的处理。
6、在运输或生产过程中,产品出现凹坑,铝制品、铁制品A级面正视凹坑深度不超过的可接受,但只允许出现1个。
7、产品外露的螺丝、铆钉头如果在装配后出现螺丝、铆钉头部或铆接位边沿出现毛刺均为不合格,其它面在目视没有明显变形、突起、涂层脱落等缺陷为限。
三、检验条件及判定标准:
1、在自然光或位于40W日光灯、距产品400-500MM,观察时间为10秒,且检查者应该位于被检查表面的正面、视线与被检表面呈45-90度。
2、部件具体判定标准如下:
部品类别缺陷类别判定标准(A/B/C级表面)检验工具
注塑件划痕
表面划痕长度≤5MM,宽度≤1MM,A、
级面不允许存在,B、C级表面可接受。
卡尺
杂色不明显存在目视
缩水对着灯光、平视不明显存在目视
水纹(夹水
线)
不超过样品接受范围目视
批锋触摸时无明显手感,不刮手
目视、手
感
缺料不允许存在目视
翘曲(弯曲,
变形)
不超过样品接受范围目视
裂纹不允许存在目视
丝印
颜色对板、无脱落、杂色、重影、字迹清
晰
目视、对
样品、测
试
焊接件脱焊不允许存在
目视、测
试
焊痕轨迹
两管焊接处,焊痕连续、凸凹匀均、顺滑
无凸峰。
固定侧、活动侧焊痕高≤,宽≤
6MM,超过以上要求为不合格品。
焊痕轨
迹超标部份需检查打磨处理。
目视、卡
尺
点焊焊痕
焊点高度≤,直径≤5MM。
超过此要求为
不合格品。
焊痕轨迹超标部份需检查打磨
处理。
目视、卡
尺
焊渣
焊点周边及整个产品管表面不能有刺手
的焊渣。
目视、手
感
焊缝轨迹
焊缝要求平整,经打磨后焊缝高于管面≤
(如固定侧上端左、右D型管处,活动侧
直管与L管焊接处)。
否则返修处理。
目视、卡
尺
五金/ 喷涂件毛刺各部位表面手摸无刺手感。
目视、手
感
凹坑且两凹坑间距必须大于300mm,同一面
不允许同时存在4个,深度小于的凹坑.否
则返修处理。
目视、卡
尺
针孔焊缝原则上不允许有针孔,焊接位针孔
≤。
焊接位如有大于的针孔,喷涂、包装需选出
退五金返修,如孔径小于,可用配色粉调配
后修补,修补痕在以下。
焊接位不能有蜂窝
状针孔。
目视、卡
尺
沙孔同一部件B级表面不能出现4个连续的沙
孔。
沙孔不良由五金或喷涂返工处理。
目视
喷涂件露底
漏涂或末能完全覆盖材料色泽现象,可见
管材本色,A、B级面都不允许。
铝制品
C级表面可接受。
目视
剥落
涂层从深面呈片状脱离,金属表面层可见
的现象。
A、B、C三级表面都不允许。
目视
杂色
涂层表面有杂颜色或色深浅不一斑点,色块或
阴影。
A级表面只允许2个直径小于,且两
杂色间距必须大于300mm。
目视、卡
尺
桔皮
涂层表面呈桔皮状纹路的现象。
A、B级
表面不允许,C级表面可接受。
目视
针孔
涂层表面呈针状小孔或毛孔现象。
A、B级
表面只允许2个直径小于,且两针孔间距
必须大于300mm。
C级表面可接受。
目视、卡
尺
颗粒
涂层表面附着清晰可见颗粒状物质的、手
感刺手的。
A、B级表面不允许,C级表
面可接受。
目视
流挂
涂层表面因局部涂料厚形成涂料集结的
现象.A、B级表面不允许,C级表面可接
受。
目视
锈痕
涂层中产生锈点或接缝处呈现锈斑的现
象。
A、B、C三级表面都不允许。
目视
电镀件发黑、发黄
部件表面呈黑色或黄色状。
A、B、C级表
面不允许.
目视镀层脱落镀层剥离。
A、B、C级表面不允许. 目视起泡镀层起气泡状。
A、B、C级表面不允许. 目视
沙孔孔间距必须大于300mm。
C级表面可接
受。
目视
车缝件污渍表面有脏污痕迹。
A、B、C级表面不允许. 目视
断线被针头轧断网线现。
不允许存在目视
漏车跑线不允许存在目视
异物针头、铁屑等危险物,不允许存在目视
线头
车缝线头未处理干净,线头长于5MM,A、
B级表面不允许存在,C级表面可接受。
目视、卡
尺
四、其它检验定义及要求:
A、粉未、塑料件原料检验:开机打样测试,观察制品的颜色、材质、外观是否合格。
B、塑料件的材质就是成型塑料产品所用的原材料,塑料产品的材质一般不作检验,由原材料的供货商按合同质量要求进行供货,以保证所用之材料符合图纸或合同之要求。
在发生质量异常时,若经分析是原材料物性的不良,可依据合同进行追溯和索赔。
C、产品封样:由管理人员(品管或车间主管)对制品外观、结构、颜色、材质予以承认。
D、首件检验:依封样件作为生产线生产标准。
C、尺寸检验:按产品图纸对影响产品功能,组装配合等重要尺寸作量测,依据尺寸公差做出正确的判断。
D、颜色检验:
(1)喷涂件、塑料件颜色的检验现主要方法为目测,在作目视检验时要注意检验的环境,光线等,原则上在D65光源箱中作比对检验。
(2)目视对色检验时,所用的标准样和比较样需确认是否清洁,表面是否有划伤等,无异常方可进行。
五、车间在参考此检验标准的同时需严格执行作业标准书要求。
六、本外观检验规范实施后,各部门需严格执行。
文件编号:SI-000--00X 佛山市南海五蕴家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