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试卷

合集下载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精彩补白。

(12*2=24分)1.因为放大镜的镜片中间(),边缘(),所以放大镜又叫()镜。

2.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

3.食盐、白糖等的颗粒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

4.生物学家()于1632年出生在荷兰,他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5.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

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6.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单位。

7.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要靠(),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就将成为()的世界。

二、轻松判断。

(20*1=20分)1.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2.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明的。

()3.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

()4.2003年肆虐我国的“非典”是由病毒引起的。

()5.草履虫是多细胞动物,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

()6.只要把洋葱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就能观察到洋葱细胞了。

()7.显微镜和量筒、弹簧秤一样,是人类认识周围物质的一种工具。

()8.在放大镜下观察,天牛的触角和蝴蝶的触角都是一样的,呈竹节状。

()9.物体内部是有一定结构的,晶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10.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11.昆虫的眼睛分为单眼和复眼。

()12.放大镜只在特定环境下使用,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使用不是很广泛。

()13.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装上水也有放大镜的功能。

()14.昆虫的触角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15.晶体都是无色透明的。

()16.显微镜比放大镜放大倍数高,能更清楚地看清物体。

()17.晶体都比较大,都能用肉眼看到。

()18.放大镜直径越大,放大物体的倍数越大。

()19.酸牛奶是因为在牛奶中加醋形成的,和微生物没有关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自主检测卷(二)(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自主检测卷(二)(含答案)

第一单元自主检测卷(二)卷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含答案)(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空 2分,共40分)1.小明、小刚、小红在讨论“横梁平着放,还是立着放”,最合理的观点是()。

A.小明:平着放好,因为平着放,相当于增加了宽度,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加B.小刚:立着放好,因为立着放,相当于增加了厚度,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加C.小红:平着放和立着放都可以大大增加横梁的抗弯曲能力2.下列形状的框架中,()最容易变形。

A. B. C.3.下列结构中,最稳定的是()。

A.三角形结构B.四边形结构C.六边形结构4.如图,操场上的篮球架虽然很高,但却不容易倒,最主要的原因是()。

A.篮球架采用了四边形框架结构B.篮球架采用了上大下小的结构C.篮球架采用了上轻下重的结构5.下列纸做的模型中,立得最稳的是()。

A. B. C.6.学校举行萝卜牙签搭高塔比赛,提供的材料有已经切好的胡萝卜颗粒和牙签。

要想搭得高而且稳,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A.把大的胡萝卜粒放在底层,小的放在上层B.塔身尽量要上下一样大小C.牙签尽量组成三角形的形状7.我们实验室的方凳(如图)非常容易倒,主要原因是这种方凳()。

A.上大下小B.上重下轻C.下短上长8.同样高度的框架结构塔与实心塔相比,抗风能力()。

A.框架结构塔强B.实心塔强C.一样强9.右图是用塑料瓶建造高塔的实验图,为了检测哪个小组的“塔”最不容易倒,下列方法最合理的是()。

A.用同样的力度去推“塔”,判断哪组的“塔”最不容易倒B.把“塔”放在同一块纸板上,倾斜纸板,判断哪组的“塔”最不容易倒C.用嘴吹气,判断哪组的“塔”最不容易倒10.如图所示是青藏铁路拉萨大桥,从形状与结构看,这座桥是一座()。

A.拱桥B.悬索桥C.立交桥11.建造塔台过程中,下列不属于增强抗震能力的方法的是()。

A.增大底部面积B.塔台底部加弹簧C.减小底部质量12.工程建设中有很多相似的步骤,下列对这些步骤的排序中正确的是()。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自主检测卷(三)(含答案)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自主检测卷(三)(含答案)

第一单元自主检测卷(三)卷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含答案)(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空 2分,共40分)1.放置在轨道上的三根相同的横梁,承重能力最强的是()。

A.横梁甲B.横梁乙C.横梁丙2.下列物体受竹子、水稻等植物茎的启发而发明的是()。

A.空心钢管B.安全帽C.瓦楞纸箱3.右图是用来安装空调外机的支架,工程技术人员采取了哪些方法来提高支架的牢固程度?()。

A.使用管状材料和斜面B.使用“L”形材料和三角形框架C.使用“L”形材料和拱形结构4.把右图中一个正五边形的框架加固,最少需要用()斜杆。

A.一根B.两根C.三根5.下列框架中分别加了一条斜杆,从而使一个四边形变成了两个三角形,如果从左上方用力,斜杆能起到“拉”的作用的是()。

A.B.C.以上两种做法都不能起到拉的作用6.市区路面施工时会在外面加上围栏(见右图),它下面的底座是空心的塑料盒,中间有一个注水口,使用前要将底座用水注满。

使用前注水的目的是()。

A.利用水给工地降温B.防止塑料老化C.使围栏上轻下重,稳定性更好7.最不容易倒的物体是()。

A.上小、轻,下大、重B.上大、轻,下小、重C.上大、重,下小、轻8.如图是埃菲尔铁塔,它不容易倒的原因中,描述错误的是()。

A.铁塔上小下大B.铁塔上轻下重C.铁塔的重心在塔顶9.金华婺城二环西路上的婺城大桥是一座钢索桥,是用钢缆建造的,这样的结构可以大大增加桥的()。

A.美观度B.承载量C.跨越能力10.如图所示,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航孔处,采用了钢索斜拉桥的结构设计,采用这种结构的主要目的是()。

A.使大桥更壮观B.使车辆通行更加安全C.使通航孔的跨度更大,方便船舶通行11.中国设计建造的港珠澳大桥总长约55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如右图)。

大桥的主体桥梁是一座高达170.69米的斜拉桥。

婷婷感叹大桥的壮观,同时她也有疑问:桥塔为什么要造这么高?"婷婷通过研究发现桥塔越高,钢缆上的拉力就会()。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测试卷(后附答案)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测试卷(后附答案)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测试卷一、选择题1.有一天,我们发现前段时间穿得正好的衣服现在穿不上了,这说明()。

A.衣服变小了B.身体长高了C.衣服变大了D.衣服旧了2.半年前买的一双运动鞋今天穿时发现太挤脚,原因是()。

A.鞋穿旧了就这样B.鞋越穿越小C.脚长大了D.鞋变形了不合脚3.幼儿时我们只能吃母乳和牛奶,现在我们可以吃蔬菜、水果、米饭、鱼肉等很多东西,我们吃这些东西用的是()。

A.眼睛B.鼻子C.牙齿D.手4.测量身高时,可以使用()。

A.细绳B.木板C.竹竿D.卷尺5.下面的工具可以用来测量体重的是()。

A.杆秤B.弹簧秤C.地秤D.天平6.下列哪项不是男生青春期身体发育的特征?()A.身高突增B.性器官发育C.第二性征发育D.乳房增大7.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不包括()。

A.性意识骤增,对异性产生好感B.智力水平迅猛提高C.情感世界充满风暴,情绪不稳定D.缺乏人际交往欲望8.进入青春期,随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

A.已经到成年人时期B.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任何事C.要更加自觉地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D.可以和大人平起平坐了9.在摇篮里捧着奶瓶的小宝宝处在人生的()。

A.幼年期B.青春期C.成年期D.老年期10.12岁的珊珊同学处在人生的哪一个时期()A.幼年期B.青春期C.成年期D.老年期11.男生兵兵的爸爸身高1.76 米,妈妈1.62米,兵兵长大后身高可能是()。

A.1.76米B.1.62米C.1.83米D.1.80米12.正在快速生长、刻苦学习的人生时期是()。

A.幼年期B.青年期C.成年期D.老年期13.以下哪种情况不是注意个人卫生的行为?()A.定时定量吃饭B.勤洗手C.勤洗澡D.不挖鼻孔14.下面哪种行为没有体现良好的饮食习惯?()A.定时定量吃饭B.挑食C.各种食物搭配D.睡觉前不吃东西15.下列不属于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是()A.经常参加体育锻炼B.吃饭不挑食C.经常熬夜上网D.按时休息16.下面哪种不属于科学用脑行为?()A.动静结合B.勤于思考C.课程交替D.加班加点学习二、填空题1.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一直在( )。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及答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班级:姓名:一、填空题(每个空格2分,共20分):、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发明了(),而()的发明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2、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等。

3、我们利用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4、放大镜把通过透镜所能观察到的范围称为()。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

6、如果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12×、40×,那么物体图像将被放大()。

7、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鼻子”。

8、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那是植物进行蒸腾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20分):、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

A、反射B、折射、不变2、凸透镜是、透明的镜片。

A、中间厚边缘薄B、中间薄边缘厚、一样厚3、()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细胞学说B、动力学、仿生学4、蟋蟀的耳朵在。

A、头部B、足内侧、腹部、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倍。

A、200B、XX、200万6、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A、相同B、相反、无关7、下面透明玻璃镜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8、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对足。

A、2B、3、49、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越小。

A、放大倍数B、焦距、视野0、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物体,可以获得的信息。

A、更少B、同样多、更多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2分,共20分):、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也有放大功能。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面积大小有关。

()3、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4、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

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检测卷一、填空题。

1.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的、中间较________、四周较________,其能放大的倍数与镜片的________有关。

2.昆虫的眼睛分为单眼和________,一般长在昆虫头部上方的两侧。

3.蚜虫靠吸食植物嫩叶内的________生活,它的天敌是草蛉。

4.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________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5.土壤中的________可以分解死去的动植物尸体和残体,使它们变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素。

6.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物像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的。

二、判断题。

7.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8.使面包发霉的霉菌不是微生物。

()9.昆虫的耳朵不像人类的耳朵,它有各种各样的外形,在身体上的位置也不固定。

()10.凸透镜的镜片凸度越大,观察到的范围也就越大。

()11.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12.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和天上飘下的雪花,都是水的晶体。

()13.蚜虫体长仅有1.5~4.9毫米,蚜虫太小了,所以蚜虫是微生物。

()三、选择题。

14.放大镜和显微镜都能将物体的( )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A.大小B.图像C.体积15.( )是生物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除病毒外)都是由它组成的。

A.细胞B.器官C.组织16.微生物( )生物。

A.是B.不是C.有的是,有的不是17.下列物品中,和放大镜不一样,不具有放大功能的是( )。

A. B. C.18.最早使用的凸透镜是用( )琢磨而成的。

A.透明玻璃B.透明水晶C.冰块19.如果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上分别标着“l0×”和“4×”,那么这台显微镜能放大的倍数是( )。

A.40倍B.14倍C.104倍20.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 ),那是植物气体和水汽蒸腾的通道,是植物体与环境之间的门户。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

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单元单元测试(二)一、填空1.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顺序是________。

①注视物镜,用手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②看到物体图像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明晰③将所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④左眼注视目镜,并用手调节粗准焦螺旋,缓慢地提升镜筒2.放大镜放大的倍数与它的________是亲密相关的。

3.第一个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是________国物理学家________。

4.光线从空气中进入________中会产生折射变________,而人们认为从物体反射的光是________,所以通过________看到的物体会感觉大些。

5.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________镜。

通过放大镜等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________。

是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构造显微镜的生物学家。

7.物体的微细构造必须制成________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8.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________。

9.假如一个放大镜平贴在书上能看清一排有8个字,提升高度以后字被放大到最大而不模糊时只能看清2个字,说明这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倍二、选择10.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画面时,会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光区域( )。

A. 红、黄、蓝B. 红、绿、黄C. 红、绿、蓝11.我们在观察洋葱切片时用(________),在观察食盐晶体时用(________)。

A.望远镜B.肉眼C.放大镜D.显微镜世纪是( )用显微镜看到了奇妙的微生物世界后,给人们带来了治病的希望。

A.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B.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C. 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D. 美国科学家爱迪生13.以下物体不合适用来培养微小生物的是( )。

A. 鱼缸里的水B. 矿泉水C. 池塘水14.显微镜的创造,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 )倍。

新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及试题答案

新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及试题答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及试题答案(1)我们可以把放大镜移至眼前,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3)像放大镜一样,中间厚、两边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4)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5)近视眼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6)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2、选择题(1)()发明了能增近视力的眼镜。

A、格罗斯塔斯特B、牛顿C、培根3、小制作。

自制放大镜的几种方法。

(1)在透明玻璃杯中装满水。

(2)把冰片做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形状。

(3)在保鲜袋中装满水,扎紧袋口。

1-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判断题(1)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秘密。

1/ 6(2)在放大镜下观察,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3)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4)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复眼。

(5)苍蝇在竖直光滑的玻璃片上不会滑落,这跟它的翅膀有关。

(6)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的小鳞片,它们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1-3 放大镜下的晶体1、填空题(1)实验、白糖、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集合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2)许多岩石是由()集合而成的。

(3)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

2、判断题(1)自然界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2)一般来说,同种物质的颗粒形状大致一样。

(3)只有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我们才能看到晶体的样子。

(4)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主要由长石、云母、石英三种。

(5)玻璃是由晶体集合而成的。

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美丽的雪花雪花是由空气中的尘埃引起水分子层层凝结而成的。

尽管每一朵雪花都呈六边形,但是细心观察,我们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

有的雪花晶体矮矮胖胖,有的雪花晶体纤细修长,有的雪花晶体扁平如板,也有的雪花晶体带着精致的枝杈。

雪花的结构取决于雪花晶体穿越高空大气层时经历的温度、水汽及气流的变化情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1.实心黏土砖,俗称,是我国传统建筑材料。

2.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是、、镂空结构等。

3.在建造住宅时,通常考虑两个重要因素,一是,二是。

4.很多铁路桥梁都建有特别的结构。

5.多数物体形状是由锥形、、四种基本简单形状构成。

6.在研究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时,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在研究纸粱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时,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A.纸的材质B.纸的厚度C.纸的宽度D.纸的长短E.单个垫圈的重量7.像高压线铁塔这样的骨架式构造叫做,它的优点是。

8.铁塔、高压线塔、石油井架、起重臂都属于,都运用了的原理。

二、判断题9.利用三角形可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10.由于建筑物的用途不一样,所以选取的建筑材料也不同。

()11.人们发现,同样材料做成的三角形、四边形框架,三角形框架不容易变形。

()12.北京奥运会主题体育馆构造是鸟巢式的。

()13.为了使房屋采光条件好,可使房屋采用拱形顶棚。

()14.奥运会体育场“鸟巢"的外墙体是一种特殊的框架结构。

()15.塔式起重机在底部加很多铁块等,其稳定性大大提高了。

()16.乌龟的圆顶形龟壳主要是为了美观。

()17.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18.框架铁塔的结构具有底面大、下面重、风阻小等特点。

()三、单选题19.()的铁塔不容易倒。

A.上小下大、上重下轻B.上大下小、上轻下重C.上小下大、上轻下重20.下列不易变形的框架是()。

21.关于制作设计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综合运用科学、美术、数学等知识和技能B.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像力C.以上两项都是22.形状可以让生物()。

A.更好地生存和发展B.更好看C.更活泼23.我们使用的课桌的金属横支架是空心圆柱形而不是实心的,稳定又牢固,这说明()。

A.同样多的材料,做成空心管比实心管抗弯曲能力强B.空心管美观一些C.答案A,B都不对24.下列不是基本形状的是()A.椎体B.柱体C.三角形25.下列哪个框架不易变形()。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1——3单元试卷(含5篇)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1——3单元试卷(含5篇)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1——3单元试卷(含5篇)第一篇: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1——3单元试卷六年级科学试卷一、填空题(4分)1.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__________”,能分辨各种气味。

2.米饭里面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出现了甜味。

3.当地球球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中间,如果它们三者正好在一条直线上时,所发生的现象就是________食。

4.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组成的。

二、判断题(5分)1.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2.把一小勺白糖放到蜡烛上加热,产生了黑色的物质,是物理变化。

()3.光年是用来计量时间的单位。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5.月球上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我们看月亮最圆的那天是农历初一。

()三、选择题(5分)1.荷兰科学家()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A.列文虎克B.罗伯特·胡克C.培根2.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是一种()、透明的镜片。

A.中间厚边缘薄B.中间薄边缘厚C.中间和边缘一样厚3.下列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米饭变馊C.蜡烛燃烧4.()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的发源地。

A.美国B.英国C.中国5.大熊座的明显标志是()。

A.北极星B.北斗七星C.牛郎星四、实验观察分析题。

(3分)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匙醋,然后小心地倒入一匙小苏打,我们看到了________现象,把玻璃片盖上用手膜玻璃杯有_________的感觉,把燃烧的木条放在玻璃杯中,木条会___________。

五、问答题。

(3分)举例说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怎样防止铁生锈、减缓铁生锈的速度?(写3种方法)第二篇: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复习一、填空题: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

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试题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试题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试题一、我会填空(共30分)1. 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2. 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3. 科学用脑五要素是:反复强化、课程交替、勤于思考、动静结合、适当休息。

4. 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地层比一本书,那么化石就是书页中的特殊文字。

5. 澄江生物化石群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经典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

6.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7. 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胳、外壳、叶子等。

二、我会选择(共16分)1、对于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

A、性意识骤然增长,易对异性产生好感;B、智力水平迅猛提高;C、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烈;D、身体形态发生巨大变化2、我们已经跨入青春期,每天需要保证(C)小时的睡眠。

A、8B、9C、10D、113、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A)。

A、遗传B、变异C、变态D、传承4、动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B)现象。

A、遗传B、变异C、变态D、传承5、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A)被发现的。

A、1822B、1859C、18846、达尔文出版的震世巨著是(A)。

A、《物种起源》B、《天体运行论》C、《天文、地质、古生物》7、(A)被人们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A、孟德尔B、袁隆平C、达尔文8、5000万年前,马的脚趾有(D)个。

A、1B、2C、3D、4三、我会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共20分)(×)1.父母双方都是高个的,因为遗传的缘故,所以子女一定是高个子。

(×)2. 生物的每一个特征都是能遗传的。

(√)3. 太空椒是因为它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所以才长得果大色艳,籽少肉厚的。

(×)4. 古代的长颈鹿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部不断地变长了,才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长颈鹿。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D )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A、近视镜B、显微镜C、远视镜D、放大镜2、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 C )A、伽利略B、布鲁诺C、培根D、傅科二、多项选择题。

1、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B ),放大倍数与(C )直接有关。

A、不透明的B、透明的C、中间较厚D、中间较薄2、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ACD)有着密切的关系。

A、生活B、生命C、生产D、环境3、在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常见的有(ABCDE )。

A、草履虫B、变形虫C、喇叭虫D、眼虫E、团藻三、填空题。

1、(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2、(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3、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也由(细胞 )组成。

4、使用放大镜的观察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5、使用放大镜的观察方法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6、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放大物体的影像,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7、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8、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9、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10、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

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

(显微镜)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它使人类的视野一下子拓宽了许多。

11、生物学家(列文虎克)把两个镜片嵌在圆形金属管子的两头,中间还安上了可以调节两个镜片距离的螺旋杆,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
A.转动变快 B.转动变慢C.转动不变
9.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电磁铁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柱状图,横轴表示线圈匝数,纵轴表示吸引大头针的数量,从图中能获取的信息是()。
A.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B.线圈匝数为40匝时吸引的大头针数量最多,磁性最强。
C.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无关
10.下列方法中,不能增强电磁铁磁性的是()。
核产生的。
三、简答题(共16分)
1.右图是大型废品回收站中使用的电磁铁,小雨同学看了之后就迷上了电磁铁,回家就寻找材料进行一系列研究。(12分)
(1)和普通磁铁不同,右图中的电磁铁只要()(选题“闭合”或“断开”)电源,废铁就会掉落。
(2)小雨也想自己做一个电磁铁,除了要准备电池,还需要准备和。
(3)下图是研究“电磁铁南北极”时的实验装置图,根据图中所示,请判断电磁铁的南北极,并在图中的括号内写上“N”或“S”。
A.生物的种类 B.植物种类C.动物种类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
1.一种生物之所以能够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 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
2.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与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作。
11.下列各组生物中,通常位于食物链第二个环节的是()。
A.老鼠和蛇B.兔和狐狸
C.狐狸和老鹰D.老鼠和兔
12.决定栖息地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A.土壤类型B.温度C.湿度D.以上都是
13.养花时,我们要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把花放在阳光下,天冷了还要及时把它们转移到室内,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与上述顺序相对应的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依次是()。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教科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教科版(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放大镜是________,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________、边缘________。

放大镜的凸度越________,放大倍数越大。

2.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这个也就相当于它们的“鼻子”。

3.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________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________。

4.显微镜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旋钮、反光镜等组成。

5.________是生物最基本的________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________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6.我们可以利用________培养微小生物。

7.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颜色组成。

8.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________ ,蚜虫的大小如________ ,蚜虫的天敌是________。

9.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________,发现了________。

二、判断题1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

()11.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以后,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与玻璃的材质有关。

()12.只有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我们才能看到晶体的样子。

()13.微生物并非百害而无一利。

()14.玻璃是由晶体集合而成的。

()15.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16.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时也有放大功能。

()17.蝴蝶的翅膀彩色的小鳞片其实都是扁平的细毛。

()18.老花镜有放大功能,近视眼镜没有放大功能。

()19.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2000万倍。

()三、选择题20.下列各种物质不具有晶体结构的是()。

A. 食盐B. 石蜡C. 雪花D. 味精21.下列方法能使食盐溶液产生晶体的是( )。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年级姓名等级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52分)1、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增进视力的眼镜。

早在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放大镜能把放大,显现人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

2、放大镜由和组成,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就越,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越。

3、在放大镜下我们能看到彩屏的荧光点是由、、三色组成的。

4、昆虫的身体分为、、三个部分,有对足,有对触角,在放大镜下能看到它的眼是眼,这种眼有、更能看清目标的作用。

在放大镜下还能看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蟋蟀的“耳朵”在、蝴蝶翅上的彩色小鳞片是的细毛。

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鼻子”。

5、我们把自然界中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它是从中诞生或在一定和下形成的。

6、17世纪,荷兰生物学家用片镜片,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在这种显微镜下,他第一次看到了血液在里流动,发现了水中微小活泼的物体,这种物体就是人们常说的。

7、1663年,英国科学家在复合显微镜下发现软木的“小房间”结构,并把它命名为。

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内表皮上的像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内表皮。

一切生物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是。

8、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那是植物进行作用、作用和作用的重要器官。

9、微生物是一种,它是由组成的,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

垃圾和污水的处理要靠,如果没有它,地球将成为垃圾的世界。

10、草蛉、七星瓢虫是的天敌。

人体白细胞是、的天敌。

把人胰岛素插到细菌中,利用细菌生产大量胰岛素,用于治疗。

11、在人的感觉器官中,能获得比其他器官更丰富的信息,人的最高视力能看清毫米的微小物体,和的发明大大扩展了人类的观察视野,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1、放大镜镜片面积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2、透明的圆柱形、球形的器皿也有放大功能。

(完整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考试试题教科版(含答案)

(完整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考试试题教科版(含答案)

成武县实验小学—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考试试题(教科版真题,含答案)测试卷间分钟总分分一、填空题(分,每空)、是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生物学家。

、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它的特点是中间 ,边缘。

、放大镜的镜片中央越,看到的图像,能看到的范围放;大镜的镜片中央越,看到的图像,能看到的范围。

、像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

、请写出三种属于晶体的物质、、。

、、、起的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如果一个放大镜平贴在书上能看清一排有个字,提升高度以后字被放大到最大而不模糊时只能看清个字,说明这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倍。

、或形的透明器皿装上水也有放大镜的功能。

、英国物理学家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它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

、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才能在显微镜观察清楚。

、计算机和电视屏幕图像在放大镜下是由、、三色组成的。

、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而弯曲,人民认为物体反射的光是沿传播,所以通过凸透镜看物体会感觉放大了。

二、判断大厅(分,每题分)、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品体组成。

()、近视眼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我们一般可以采用降低温度、减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晶体。

()、霍乱、肺结核、伤寒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一个细菌又称一个菌落。

()、显微镜下的洋葱切片呈网状结构。

()、把橘皮、馒头等放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中就可以进行霉菌培养。

()、调节显微镜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通过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可以增加目镜中标本图像的亮度。

()、为了便于观察,制作的植物切片标本要求薄而透明。

()三、选择乐园(分,每题分)、下面三个透明玻璃片(侧面图)( )。

、、、、移动放大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移动放大镜与观察者眼睛之间的距离、调整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科学家一般选择( )来观察病毒、、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放大镜、下列不全是晶体的一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班级: 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个空格2分,共20分):1、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发明了(),而( )的发明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2、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 ),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 )等。

3、我们利用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4、放大镜把通过透镜所能观察到的范围称为( )。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 )。

6、如果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12.5×、40×,那么物体图像将被放大( )。

7、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鼻子”。

8、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 ),那是植物进行蒸腾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30分):1、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 )。

ﻫA、反射B、折射C、不变2、凸透镜是( )、透明的镜片。

ﻫA、中间厚边缘薄B、中间薄边缘厚C、一样厚3、( )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细胞学说B、动力学C、仿生学ﻫ4、蟋蟀的耳朵在( )。

A、头部B、足内侧C、腹部5、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 倍。

ﻫA、200B、2000 C、200万ﻫ6、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

A、相同B、相反C、无关ﻫ7、下面透明玻璃镜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8、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对足。

A、2 B、3 C、4ﻫ9、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 ( ) 越小。

ﻫ A、放大倍数B、焦距C、视野10、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物体,可以获得 ( ) 的信息。

ﻫ A、更少 B、同样多C、更多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2分,共20分):1、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也有放大功能。

( )ﻫ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面积大小有关。

()ﻫ3、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 )ﻫ4、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

()5、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ﻫ6、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3毫米的微小物体()7、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 )8、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9、微生物是生物,也由细胞组成。

( )10、碱面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 )三、连线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

袁隆平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列文虎克利用微观技术对水稻进行改良,培育出了杂交水稻罗伯特.胡克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ﻫ巴斯德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培根制成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2、将下列昆虫与它的触角类型连起来。

蚕蛾棒状天牛丝状蝴蝶鞭状蚂蚁羽状蝗虫膝状四、科学探究。

(每小题10分,共30分)1、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

()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 )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

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 )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的桌面上。

(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

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2、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时,就碰到了2个难题,请你帮他找出错误所在,并改正。

(1)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错误:改正:(2)标本片已经放在载物台上,可从目镜里却只能看到亮圈,却看不到洋葱内表皮的细胞。

错误:改正:3、我们曾经制作过洋葱内表皮细胞的切片标本,请完成下面题目:(1)将材料与相应的作用连起来:镊子盛放多余的洋葱片滴管夹取实验材料载玻片吸取少量液体培养皿染色烧杯放置切片标本碘酒吸取多余的水分裁纸刀盛放液体吸水纸切割洋葱(2)利用以上材料,将洋葱内表皮细胞标本的制作过程写下来:制作步骤[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综合检测题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卷一、填空。

(27分)1.凭人的肉眼最多只能看清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2.放大镜是中间,边缘的镜片。

3.生活垃圾可以分为、、类。

4. 做填埋模拟实验时,浸过墨水的纸巾相当于,喷水相当于。

5. 当前世界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等。

6. 月球是地球的,月球围绕地球______________。

7. 人们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不同区域,并以人、动物或其它物体命名,人们把这些区域称为。

8. 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七星。

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星。

9. 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时称为,十五时称。

10、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构成的,()是会发生变化的。

物质的变化一般分为()和( )两大类。

11、列文虎克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它是由两块( )组合而成的。

12、月球的地形特点是:月球表面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和。

13、在太阳系的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是,最近的是,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从内到外排列第三的行星是。

14、度量宇宙中恒星间距离的单位是,它是指光在中所行的路程。

15、减少垃圾的办法是 ( )。

16、生物体都是由()构成的。

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17、地球大气层中的()是 ( )保护伞。

18、科学家发现宇宙正处在 ( )之中。

19、、等构成了我们周围的环境。

20、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是美国的()。

21、世界都是由()构成的,()都是会发生变化的。

22、有一种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不但改变了物质的形状、形态和大小而且还有新物质生成,这样的变化叫()。

23、检验一种物质是否含有淀粉的最好方法是在这种物质中加( ),如果变成了()色,说明这种物质中含的淀粉。

24、美丽的烟花,当它燃烧、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 )变化。

25、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围绕地球( )形成的。

二、判断。

(25分)1.冰也能制成放大镜。

………………………………………()2. 在太阳系中只有太阳才是恒星。

……………………………()3. 凸度越大的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大。

……………………()4.海边建填埋场可以不危害环境,可以让垃圾的污水直接排到海洋里。

( )5. 在垃圾堆上种蔬菜,可以减少肥料,增加垃圾废物……………()6.垃圾填埋场有可能会影响十几年以后的土壤和地下水。

………()7. 过期的药品可以随便扔在垃圾里,和垃圾一起扔掉。

…………………()8. 购买物品我们尽量选择一些包装豪华的物品。

………………………()9. 日光灯管是有害有毒的垃圾。

…………………………………………()10. 废电池是没有毒的垃圾,我们可以随便扔在垃圾堆里。

………………()11、所有的物体都会热胀冷缩。

……………………………()12、铁钉生锈是物理变化。

……………………………… ( )13、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14、最早以现细胞的科学家是罗伯特·胡克………………………( )15、月球的明亮部分总是向着太阳的………………………( )16、蜡烛燃烧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 )17、电灯发光是物理变化……………………()18、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是化学变化……………()19、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因为火山爆发和陨石的撞击形成的…………() 20、月亮在天空中总是按逆时针方向运动的…………()21、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22、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23、物质是不灭的,只不过在变化过程中转变成了其它物质。

( )24、要防止铁生锈,只要切断生锈的其中一个条件即可。

( )25、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是物理变化()三、选择题(11分)1、下列物体不具有放大镜功能的是()。

A、装上水的圆柱体烧杯B、透明的玻璃球C、金属球2、大气中的()浓度增加,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A 、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3、海平面再上升50厘米的话,全球多少人口得迁移()。

A、1% B、30% C、5%4、月食不会出现的是()。

A 、月环食B、月偏食C、月全食5、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 ),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

A 、初一B、十五C、初七八6、最早的眼镜是()发明的。

A 格罗斯泰斯特B培根C列文虎克7、白糖熔化直至变黑的过程发生的变化是( )A 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 C 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8、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星叫 ( ) ,围绕恒星运行的星叫 ( ),围绕行星运行的星是 ( ) ﻫ A行星 B 卫星 C 恒星ﻫ四、排序题:(4分)金星木星火星水星士星地球天王星海王星由近及远排列:五、作图题(8分)1、画出日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3分)2、请你画出下列时间的月相图?(5分)初二初八十五二十二二十九六、简答题(25分)1、请写出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至少写3条)(3分)2、考察题:我们家乡的环境怎么样?存在哪些环境问题?请你制定一份考察计划,并提出你的治理方案。

(7分)3、简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4分)4、什么是太阳系?(4分)5、“白色污染”是指什么污染?它有哪些危害?怎样减少“白色污染”?(7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2009-03-03 21:09一、填空1、( )是地球的卫星。

2、月球在( )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 )。

3、天空中这些被人们分成的许多区域叫()。

4、科学家发现宇宙正处在( )之中。

5、月球引力大约为地球的( )。

6、请按距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写出它的八大行星:( )、( )、()、()、( )、( )、( )、( )。

7、大熊座的七颗亮星构成( ),根据它我们比较容易找到()。

8、月球的地形地貌主要是( )和( )。

二、判断1、光年是计算时间的单位。

()2、月球看上去明晃晃的,它是一个发光体。

()3、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

( )4、我国不是公认的火箭发源地。

( )5、月亮明亮的部分总是向着太阳。

( )6、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

()三、选择1、环形山的形成,目前公认的说法是( )。

A、撞击说B、火山爆发C、地震2、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 )。

A、1/2 B、1/4 C、1/63、日食时,太阳被遮住的部分是从( )边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