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与回收利用综述
我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现状综述

我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现状综述我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现状综述混合收集在我国,城乡生活垃圾逐年增加,生活垃圾处理越来越困难,加上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我国很多大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都面临着无地可选的困境,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需求也将日益增加。
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垃圾收集方式都是混合收集,由于这种收集方式简单易行,对垃圾收集设施及作业方式要求都比较低,收集费用也比较小,这也是目前世界各国应用最广泛、历史最悠久的收集方式。
但是这种垃圾收集方式降低了生活垃圾中可用物质的纯度和其再利用的价值,同时增加了垃圾分拣、处理和处置的难度,提高垃圾处理的总费用,不能满足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甚至会发生化学反应,增加垃圾的毒性和危害性,加剧环境污染问题。
另一方面,生活垃圾混合收集处理液是造成我国生活垃圾焚烧能源耗资巨大、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厨余垃圾占生活垃圾的比例在50%以上,生活垃圾由于含水率高,常会造成焚烧时燃烧热值不够,不仅降低焚烧炉的功效,而且添加煤、油的等辅助燃料的同时,造成能源巨大浪费,推高了焚烧处理的运营成本。
垃圾分类从分类收集的概念来看,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分类收集指的是从源头居民家庭、企事业单位等开始,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和性质进行分类投放的过程;“广义”的分类收集指从垃圾产生的源头开始,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将垃圾分类后收集、储存及运输的收运的全过程。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可以避免垃圾之间的相互污染,降低垃圾处理成本,为卫生填埋、堆肥、焚烧发电、资源综合利用等先进的垃圾处理方式的应用奠定基础。
其中,实现厨余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是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重点。
自2000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杭州、厦门、桂林等8个城市根据各自情况,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基本上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北京、杭州、厦门等城市明确了将厨余垃圾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出来单独收运处理的思路。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及相关技术综述

现 实 时 监 控 。 由于处 理 效 果 不 佳 ,堆 肥 过 程 中产 生 的废 水 和废
解法 ,使垃圾在 1 6 5 0℃以上 的高温下基本燃烧 ,并将释放的 能量 回收作为能源。但 随着人们对废气 中二恶英类物质 的进一 步认识 ,进入 2 0世纪 9 0年代 以来 ,各 国对焚烧厂的建立开始 持慎重态度 ,并着力研究焚烧废气排放控制及污染治理 ,力求
机 物 ,在微生物作用下 ,进行生物化学一 系列反应后形 成一种
类 似腐 殖质 土壤 的物质 ,可以用作肥料或改 良土壤 。 堆肥是将要堆腐 的有 机物料与填充料按一定 的 比例混合 ,
气体一旦遇到房屋或棚罩阻拦 ,将不 断积累 ,最终可能导致火
灾和爆炸事故 。垃圾 内的易燃 、易爆物质在一定条件下 ,也会
回填 ,则 需 要 考 虑 是否 会 破 坏 生 态 平 衡 【 1 ] 。
率低 ;填埋场 占用大量 的土地 ,使场地 的选择越来越困难 ;运
2 . 1 . 2 堆 肥 处 理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方式 因其技术可靠且工艺简单 、适 用 范围较广 、对生活垃圾成分无严格要求等一系列优点 ,在许 多国家和地 区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 。堆肥是使垃圾废弃物中的有
相 同质 量 垃 圾 的 投 资 比单 纯 的焚 烧 处 理 要低 许 多 ,可 见 投 资 相
对较少 。
由于填埋场处 理能力及使用期限有限 ,若新建填埋场要进
一
步 占用土地 资源 ,相 对来说 ,它对管理 及外 部环境要 求较
高。基 于以上种种原因 ,从 2 O世纪 8 0年代以来 ,国外卫生填
有 机 物 和 无 机 物 ,因 此减 容 、减 量 及 无 害 化 程 度低 ;我 国城 市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途径综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人 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 , 生活垃圾的产生量 日益增加 , 现有 垃圾填埋及 处 导致
而可循 环利用 的物 质 的含 量 达 2% , 大 城市 生 活 8 仅 垃圾 可 回收塑 料 5 . 吨 、 3 5万 旧玻 璃 l . 吨 、 82万 废金
置能力日 趋不足。城市垃圾常用的处理方式有 : 卫生 填埋 、 焚烧、 堆肥, 这三种处理方法均有其局限性, 容 易引起二次 污染 , 而避免 产生一吨 垃圾和 治理一 吨垃 圾所需费用 的比是 1 1 。因此 , 垃圾处理过程 中必 :0 在 须贯彻“ 减量化、 资源化、 无公害” 的原则 , 回收垃 充分 圾 中的资源和能源 , 减少垃圾 的处置量 。
ds o l n d i cl raierca t n a du l ain ip  ̄ ,a t alel z e lma o t zt . i n i i o
Ke r s mu cp l l s t y wo d : n i a i wa e;o e v e i o s d v r i w;wa y
海水 , 通过 回收垃圾及 处置 中产 生的 资源及能源 , 不仅减 少了垃圾的处置量, 降低 了垃圾处置成本 , 同时实现 了 垃圾的资源化和再利 用。
关 键 词 : 市 生 活 垃圾 ;回 收 利 用 ; 径 城 途 中 图 分 类号 : 75 X 0 文 献标 识码 : A
生活垃圾处置及对策的文献综述范文格式

生活垃圾处置及对策的文献综述范文格式生活垃圾处置及对策的文献综述一、前言城市垃圾的成分和特性受居民水平、能源结构、季节变化等因素影响,是的垃圾组成成分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和地域差异性等特点。
由于垃圾成分复杂,又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因为各国对垃圾的处置及其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一般是随国情而异,往往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也采取不同的处置方式1。
需要科学合理地研究切合城市当地实际的垃圾处理规划战略,城乡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努力减少和防止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创造具有可持续发展经济前景的优质的城市环境。
垃圾处置的参考文献中,国内外的现状由于起步不同,对于垃圾处置能力和体制的成熟程度也不同。
国外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包括管理法规、政策、标准、管理体制、机构建设、管理战略、处理处置和再生利用等众多方面,纵观我国国内垃圾处置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成熟且常用的垃圾处置技术有填埋、堆肥、焚烧三种,回收利用技术目前仅在少数几个城市中进行试点工作,应用实例尚不多。
笔者将国内外的参考文献进行了归纳、整理,分别针对国内、国外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分析,从中阐述这类文章的垃圾处置观点以及发展趋势。
二、国外研究现状(一)管理法规体系尽管美国并没签署《巴塞尔公约》,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中环境法规体系最完善的国家之一。
随着各项法规的颁布和不断完善,目前已形成了由几十个法律、上千个条例组成的庞大、完整、严格的环境法规体系2。
美国的环境法1徐国华、隋玉柱、魏玉西:“城市垃圾问题及处理对策”,《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第3期。
2James D.Reschovsky,2007,“Market incentives to encourage household waste recycling:Paying for what you throw away”,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主要是由国会颁布,分为“公害防治法”、“天然资源保护法”两大类,此外还有一个综合性的“国家环境政策法”。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研究文献综述1500】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研究文献综述早在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和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就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973年,美国亚利桑大学博士Willim Rathze牵头创办了垃圾学,标志着国外开始有系统的研究垃圾产生及处理问题。
此后有关研究垃圾处理的文献日益增多,为后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国外发达国家在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成熟且符合自己国情的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和运作模式,在治理主体和治理依据方面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相关理论基础。
由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关系到社会公共安全,所以,政府应承担首要职能。
布坎南(2004)认为生活垃圾处理的市场化改革应成为公共服务改革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在《公共选择理论》中指出,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理人,其作用是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并使经济人员所做决定的社会效应比政府干预以前更高。
然则,政府失灵使,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意识到垃圾的分类和处理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民众参与进来,即城市生活垃圾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如Johan Post(2003)等的研究认为固体废弃物管理不再是一个(地方)政府垄断的领域,而是应以各种公私合作的模式对外开放,让更多利益相关者参与。
Otoniel Buenrostro(2003)等通过分析墨西哥的城市废物管理系统的现状,讨论其公共卫生系统面临的环境、技术、行政、经济和社会目标,指出要保证固体废物管理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制定决策过程中应考虑利益相关团体的多元化参与。
Jamms(2009)分析研究出市场之际与路边回收计划相结合会对人们的回收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他还提出了通过引进市场机制来激励家庭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具体可行手段。
多元治理主体理论从供给主体的角度进一步拓宽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治理思路。
随着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我国民主政治也得到了很大的推进。
政府逐渐意识到,居民参与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城市垃圾处理方法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剧增,城市垃圾产量增加和成分的迅速变化也使得垃圾处理难度增加,给城市发展和管理带来了困难,并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生存。
本文就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化处理、厌氧消化、填海造地等处理技术,以及在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了研究综述。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利弊;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特点(一)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清扫垃圾和社会团体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居民在生活和社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量。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主要与城市人口数量、城市规模、城市数量、居民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和城市居民燃气化率有关。
1979年以来,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以每年平均9%的速度增加, 2001年城市生活垃圾的清运量已经达到7835万吨。
大、中城市, 尤其是特大城市的人均垃圾产生量相对较高, 其城市垃圾的增长速度有的已经高达20%。
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量占全世界垃圾总量的 27 %,而年增长率为 8 %~11 .5%,超过欧美 6%~10%的增长速度。
由我国历年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报告可知:虽然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与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相比还处于落后状态,垃圾处理水平仍然较低。
总体上讲,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还处于由堆放到处理的发展阶段,这说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必要性。
(二)城市生活垃圾成分影响城市生活垃圾组分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居民生活习惯;城市燃料结构。
经济发达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厨余纸张塑料橡胶等有机物含量较高;以燃煤为主的城市,垃圾中煤渣沙石占较多份额。
许多国家城市居民日常食品改为冷冻干缩预制的成品或半成品,垃圾组分中瓜皮果核等有机物大为减少;而各类纸张或塑料包装物金属玻璃器皿旧家用电器等品种大大增加。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人
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垃圾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填埋、焚烧和资源化利用三种方式。
填
埋是目前最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但填埋场的数量有限,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焚烧虽然能够减少垃圾的体积,但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灰渣,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资源化利用成为了当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趋势。
资源化利用是指将垃圾中的可回收物质进行分类回收,再对有机物进行发酵处理,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或生物质能源。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垃圾的数量,还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资源化利用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为了推动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政府需要加大对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力度,提高
市民的环保意识,鼓励市民参与垃圾分类回收。
同时,政府还需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垃圾处理厂,提高垃圾处理的技术水平,推动资源化利用的发展。
总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市民
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资源化利用的发展,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为城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综述

( 部 门规章和文件 三)
18 9 6年颁布 的《 关于处理城市垃圾改善环境卫生 面貌 的报 等方面 的因素 。目前我 国普遍采用的是卫生填埋、 焚烧 、 腮处 堆 告》 中涉 及垃圾污 染及 防治对策 ;9 2年颁 布的 于 解决我国 理 。 19
城市生活 垃圾 问题 几点意见的通知》 中涉及 到城 市生活垃圾分 类收集的具体 内容 ;0 7年颁布 的 20 城市生活垃 圾管理办法》 中
餐厨 废弃物处 置 、 加强餐 厨废弃物收运 管理 、 建立餐 厨废 弃物 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 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管理 台账制度 ;0 1 2 1 年国务院颁布实施 的 《 废弃 电器 电子产 品
回收处理管理条例》 使废弃 电子产 品回收处理得到规范 。
三、 城市生活垃圾 的处理技术 城 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利用 ,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垃圾 的物 理成分 , 再就是经济水平和技术条件 以及地理 、 文、 水 城市规划
政经枧点
我 国城 市 生活垃圾 管理综述
龙关 君
( 浙江财经 学院财政 与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 【 摘 杭 州 301) 108
要】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 高, 的排放量迅猛增加 , 重影 响 了 垃圾 严 人们 的生 活质 量。我 国学者从各方面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垃圾 管理进行研究 , 国大部分城市也对垃圾采取 了相应 的管理措 施 , 我 这些研 究及 方法对我们 更好 的管理垃圾 起到 了指导作用 .
本文综述 了目前我 国城 市生 活垃圾管理政策法规体 系, 由最先 的分类收集到处理垃圾 的技术到对其运用的经济政 策, 并做 出简短
的评 价 。 ・
【 关键词】 市生 活垃圾 ; 城 垃圾分类 ; 垃圾 处理 ; 垃圾收 费; 收缴方式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与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问题也日益突出。
本文将分析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现状分析1.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不断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已超过2亿吨,位居全球之首。
2.生活垃圾处置方式单一:当前,我国主要采用的生活垃圾处置方式是填埋和焚烧。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填埋和焚烧已经难以满足生活垃圾处理的需求。
3.生活垃圾分类不到位:我国一些地区推行了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问题。
一方面,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垃圾分类设施建设不完善,无法有效区分生活垃圾的不同类别。
4.管理机制不健全:我国的生活垃圾处理处置面临着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执法机构,城市管理部门对于垃圾处理处置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不够,导致管理效果不佳。
二、问题分析1.土地资源压力加大:填埋是当前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但是填埋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给城市的土地资源带来很大压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已经成为制约生活垃圾处理的一个主要问题。
2.环境污染严重:填埋和焚烧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给周围的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会导致大气污染;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会对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
3.资源浪费严重: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可回收资源,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分类和回收机制,这些可回收资源大多成为了填埋的一部分。
资源的浪费严重削弱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居民参与不足:垃圾分类的成功需要广大居民的参与和支持,然而当前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认识和意识还不够。
居民普遍缺乏对垃圾分类的了解,对分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垃圾分类工作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关于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研究的综述

关于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研究的综述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不断加快,城市面积迅速扩张,城市在扩大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城市生活垃圾问题。
城市生活垃圾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影响了市民的身心健康,必须采用科学的管理体制、完善的综合治理系统,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活垃圾;环境;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规模持续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全球每年产生的垃圾已经达到100多亿吨。
城市生活垃圾已经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若对城市垃圾问题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否则城市垃圾问题必将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研究现状我国对城市垃圾的研究相对较晚,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许多城市处理垃圾的方式都是以简单的填埋方式为主,使得城市郊区垃圾堆积成山,蚊虫肆虐,严重地污染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并且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国家通过科技攻关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使得垃圾的卫生填埋、焚烧处理、堆肥和资源化利用等处理技术有了极大的提高。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主要采用堆肥的方法。
此外,在借鉴国外填埋和焚烧技术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部分适合我国国情的垃圾处理设备和技术。
1991年国家建设部和国家科委明确提出了城市垃圾的“三化”原则,即逐步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减容化的总目标。
短期内大力发展高温堆肥和卫生填埋处理技术。
此外,在条件许可的地方开发垃圾焚烧和综合利用技术。
对医院和其它具有较大危害性的垃圾进行收集并采取集中焚烧的处理方法。
在此期间,学术界和国家相关部门一直致力于通过科技攻关,示范工程的建设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现代化垃圾处理技术,使得我国垃圾处理技术实现了飞跃性的发展。
此后,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技术标准和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国家的垃圾处理技术政策、管理体系以及技术标准都有了进一步的综合发展。
2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2.1回收利用城市生活垃圾也是一种资源,完全可以变废为宝。
城市生活垃圾怎么处理

城市生活垃圾怎么处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
市中产生的垃圾数量庞大,如果不得当处理,将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妥善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至关重要。
生活垃圾包括可回收垃圾、有害垃
圾和其他垃圾。
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的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等,需要特殊处理,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其他垃圾包括厨余垃圾、纺织品等,需要进行垃圾分类处理,以便进行资源化利用。
其次,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需要倡导居民的参与。
政府需要加强对垃圾分类处
理的宣传教育,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同时,政府也需要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的相关设施,如分类垃圾桶、垃圾分类回收站等,方便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只有政府和居民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问题。
最后,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需要引入先进的处理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
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如生物处理技术、焚烧处理技术、填埋处理技术等,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政府需要加大对垃圾处理技术的投入,引入先进的处理设备和技术,以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居民和科
技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垃圾分类处理、居民参与和先进技术的引入,才能有效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问题,保护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综述

,
.
’、
64 : 4 9:
・
60 i 1 6 8 6: 5 7 8
;93 52
4
: 2 8: 68 :
6 7 : 16: 58i 1 6 i 1 7 i
;
, :!: ‘ ・ ・ ^ ・一
: 一 :
删
3 () O)( ()
劂
20 0 00
点 ,但其减容 、减量化效果较差 ,资源化水平低 ,
处 理周期 长 。另外 ,采 用填 埋法 需要 占用 大量 的土
地资源 ,场址选择 困难 ,并且垃圾渗滤液会污染地 下水及土壤 ,散发的臭气又会污染大气 ,垃圾发酵 产生的 甲烷气体既是火灾及爆炸隐患 ,排放到大气 中又会产 生温 室效应 。
y .@c io za t. r j hc a
CF HI
因此 ,尽早应用先进 的垃圾分选设备及采用垃 圾焚烧设备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是我 国现代化大中城 市垃圾 处 理技术 发展 的必 由之 路 。
4 我 国生活垃圾处理发展概况
41 城 市生 活垃圾产 生量与发 展趋 势 4 93
3 81 9 0
39 2 99
434 0 0
4 63 0 3
加 3l 3
427 03
3 4 一 91 2
l0 0 O o
0
l9 95
1 96 9
19 97
19 98
19 99
20 00
2 O1 0
2 O 02
22 高温堆 肥 法 .
高温堆肥既可以杀灭垃圾中的病菌 ,又可制造 有机肥料。但此种处理方式只适用于易腐有机质含 量较高的垃圾 ,而且存在产品质量与销售市场的问 题。高温堆肥同填埋法一样处理周期长 ,所需 占地 面积较 大 ,会 污染 大气 和 土壤 ,特别 是垃 圾 中的一 些重金属元素会在土壤 中富集起来 , 随食物链进 并 入人体 ,危害居民身体健康 。
垃圾分类文献综述

垃圾分类文献综述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在社会、文化、经济不断进步的同时,城市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与日俱增。
我国目前对于城市垃圾处理侧重在垃圾的后期处置,而在源头控制领域尚属于起步阶段。
一些发达国家管理和处理垃圾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从源头垃圾进行分类收集,不仅可以将“错位的资源”循环利用,还可以大大减少后期处置费用。
减少占用土地、焚烧烟气、渗滤液污染等一系列环境影响。
为此,如何正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瓶颈,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已刻不容缓。
鉴于此,本文主要从城市垃圾分类的概念、意义、困难、对策几个方面对城市垃圾分类进行了文献综述。
关键词:城市垃圾;垃圾分类;研究综述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产生许多垃圾,它们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压缩填埋。
可是,垃圾处理的费用是高昂的,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200至300元人民币。
目前许多城市每天要产生3000余吨生活垃圾,而每天要处理掉这些垃圾的费用将达到60万到90万元。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是地球上唯一一种不断增长,永不枯竭的资源”。
这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席专家的著名论断。
在垃圾成分中,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资源,占垃圾总量的42.9%。
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
垃圾分类收集是指垃圾按其可处置的性能或可利用的价值而分别收集的方式,其目的是为资源回收和后续处置带来便利。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前处置的重要环节。
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
因而研究城市垃圾分类具有很大的迫切性。
在有关城市垃圾分类方面,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已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期刊网(CNKI)上关于城市垃圾分类的学术文章就有865篇,由此可见,研究城市垃圾分类已经成为研究城市垃圾分类发展的焦点和热点。
《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热处理现状文献综述4200字》

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热处理现状文献综述目录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热处理现状文献综述 (1)1.2.1国外垃圾焚烧技术发展的现状 (1)1.2.2我国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2)1.2.3可持续的城市生活垃圾系统的要求 (3)1.3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的优点 (3)1.4 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的内容 (4)1.4.1垃圾焚烧处理技术 (4)1.4.2垃圾焚烧处理过程 (4)1.2.1国外垃圾焚烧技术发展的现状焚烧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有控制的焚烧(结合烟气处理、余热利用等)出现在几十年前。
目前,全世界共有生活垃圾焚烧厂近2200座,其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约900座,总处理能力为57.6万t/d,年生活垃圾焚烧量约为1.5亿t。
这些焚烧设施绝大部分分布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约有35 个国家和地区建设并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厂。
按年处理量分析,欧盟25个国家年焚烧处理量占总量的35%,其次日本占 27%,美国占22%,东亚部分地区(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泰国、中国澳门、中国大陆等)占12%,其他地区(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巴西、摩纳哥等)占4%。
欧盟目前生活垃圾年焚烧处理量5300万t,垃圾焚烧所产生的能量可以满足2700万人用电和1.3亿人口供热。
德国提出,2005年进入填埋场的填埋物总有机碳(TOC)要小于5%,意味着剩余垃圾(即除去单独收集部分的剩余垃圾 ) 都要进行焚烧处理。
2005年德国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为67座,总处理能力达到1630万t/a( 2004年焚烧处理量1480万t),2007年达到了72座,总处理能力达到1780万t/a。
日本垃圾处理主要以焚烧处理为主,且日本在垃圾焚烧技术[5]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02年生活垃圾焚烧量4031.3万t,占总量的78.4%,直接填埋处理的仅有4.3%,堆肥处理约为0.1%,其余为回收资源化处理。
2002 年日本有生活垃圾焚烧厂1490座,其中处理量大于300t/d 的焚烧厂206座,小于100 t/d 的焚烧厂有902座(占全部焚烧厂数量60%)。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综述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综述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逐渐成为治理重点和难题。
治理结果的优劣与居民安全感和幸福感密切相关,也是美丽中国建设中的重要部分。
但是我国城市目前的垃圾分类治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关治理建议。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研究1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现状和问题1.1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现状我国自2000年开始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试点项目。
根据不同的参与主体,垃圾分类治理模式在事件当中可以分为3类。
第一种是以政府为主导,街道办事处发挥主导和推动作用,采用行政的治理机制,利用居民委员会去动员各小區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当中。
第二种是政府将垃圾分类服务外包给相关环保企业,采用市场的治理机制,用经济手段去吸引居民们参与到垃圾分类当中。
第三种是社会组织加入到治理过程当中,采用社会的治理机制,用环保理念吸引居民加入垃圾分类治理当中。
但是在已经试点多年的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垃圾分类也做得并不好。
在广州已经实施很多年试点的社区,即便是最简单的干湿分类,也存在许多问题。
垃圾分类实际上仍旧依靠保洁员和垃圾分类指导员们的“二次分拣”。
在南京,老年人多的小区和拆迁安置房小区的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参与率相对较高,高档小区的居民参与率反而较低。
1.2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问题1.2.1 监督审核机制的不健全许多城市的政府部门为了确保城市生活的垃圾分类治理能够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经常在相关措施实施的初期投入大量资金和专业人员。
但是,伴随时间的推进,反而逐渐减少了相关投入,导致非常多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治理虽然投入了许多,却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在于,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过程中,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去建立完善的监督和审核机制。
政府缺失了它应该发挥的职能,导致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效率的低下和结果的不如人意。
除此之外,对于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以及有害垃圾的定义和区别没有相应法律法规或者政策进行明确。
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研究综述

技 术 的 应 用 可 以 使 原 生 生 活 垃 圾 减 量
的国际比较研 究
由 于 经 济 状 况 、 生 活 习 惯 、 资 源
等 。王如松等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利 用 生态 工程技 术进行 了研 究 。吴文伟 系统地介绍 了城市生活垃圾 资源化 的全
技术才能重新利用 ,生活垃圾的预处理
收稿 日期 :2 1 — 1 2 00 1- 8 作者 简介 :陆小成 ( 9 8 ) 男+湖南耒阳人 助理研 究员 博士后 17
56 城市管理与科技 ・ 01 /2 2 1
U a agirh 】y 市 理 术I rn nclen g城 管 技 _ b ar co M a 。 _
居 民 ,却 无 法 彻 底 消 除 的 小 区垃 圾 站 等
和 技 术 能 够 适 用 ,就 必 须 符 合 经 济 、
分析 了我 国在这方面 的现状 及存在的问
技 术 、政 策 、环境 等 多 方面 要求 ,需 要选 择 和采 取 有效 的 发展 模 式与 具 体 对 策措 施 。宋 思远 针 对我 国国情 分析 了现 阶 段依 靠 公众 环保 意 识 和立 法执 法 ,实 现城 市生 活垃圾 分 类 收集 的 不
过 程 ,包 括 城 市 生 活 垃 圾 的特 性 ,城 市 生 活 垃 圾 资 源 化 技 术 单 元 和 技 术 系统 ,
能源需求 、技术手段 、法律政 策等方面
存 在 差 异 ,各 国有 不 同 的 城 市 生 活 垃 圾 处 理 模 式 。 发 达 国 家 对 于 城 市 生 活
策体 制 、技 术方 法 等 多方面 因素 的制 约 ,因此 在实践中也存在比较多的问题 和治理 困境 。何文初对我国现行城市生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模式综述与展望

5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 FORM TI ON 2008NO .10SC I EN CE &TECH NO LOG Y I N FOR M A TI O N 资源与环境垃圾收运系统是指生活垃圾从产生后,经被投放、收集、短程运输、中转、回收处理、运输,至最终处理场的过程。
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按过程阶段主要包括收集、中转和运输三大部分。
其中城市生活垃圾从被投放开始,经收集到被运至中转站或处理场的过程,是垃圾的收集过程。
收集过程主要在居民区、商业区等城区范围内完成,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环境。
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大对环卫的投入,环卫基础设施和环卫装备有了较大发展,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已经初具规模。
本文在调查、研究及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后,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中的收集模式进行综述,并对收集模式的发展进行展望。
1垃圾的投放垃圾的投放方式主要分为混合投放和分类投放两大类。
1.1混合投放混合投放是指将所有的垃圾进行混装投放的处理方法。
由于其管理方法比较简单,且费用相对较低,所以在发展中国家应用的比较广泛,我国大部分地区也还在使用。
但混合投放将所有的废弃物集中,这个过程会将其中一部分有回收再利用价值的废弃物污染,破坏其回收利用价值。
例如,废弃物中的使用后仍然干燥的物品,如纸张、塑料、金属瓶罐等,会由于收集过程的不利环境变得潮湿腐蚀,或是被其他有害液体污染,造成回收成本增加,失去回收价值,甚至增加垃圾处理成本。
且可回收垃圾的减少意味着需要处理的垃圾体积量的增多,会对垃圾最终处理造成很大负担,不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
1.2分类投放分类投放是指居民将生活垃圾按不同的成分进行分类后,投放至不同的容器内进行处理的方法。
分类投放为有效地实现废弃物的重新利用和最大程度地废品回收提供了重要条件,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最优选择,现己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广泛实施。
分类投放在垃圾源头的工作要比混合投放复杂,各国根据情况对垃圾采取不同程度的分类方法,当分类后对垃圾的暂存同混合投放类似,使用垃圾桶或分类式集装厢收集点接受。
资源回收与再利用技术综述

资源回收与再利用技术综述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持续增长,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资源回收与再利用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综述当前主流的资源回收与再利用技术,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前景。
二、废物分类与回收废物分类与回收是资源回收与再利用的基础工作。
通过将垃圾按照不同的材质进行分类,可以有效地回收其中的可再利用资源。
废物分类与回收技术包括人工分类、自动分类和化学处理等,其中自动分类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利用机器智能识别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可以实现高效准确地分类废物。
三、有机废弃物再利用有机废弃物包括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和工业废弃物等。
将有机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并提供有机肥料和能源。
常见的有机废弃物再利用技术包括厌氧消化技术、堆肥技术和生物燃料技术等,这些技术在农业、能源和环境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四、金属回收与再利用金属回收与再利用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目前主要的金属回收技术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是通过熔炼和冶炼等过程将金属废物重新变成可用的金属材料;化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化学溶解和电化学技术将金属废弃物转化为金属盐溶液,进而通过电解、沉淀和萃取等方法提取纯金属。
五、塑料再利用技术塑料废弃物是当前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塑料再利用技术包括物理回收、化学回收和能源回收。
物理回收主要是通过塑料分选和熔融再生等手段将废弃塑料转化为再生塑料颗粒,从而实现再次利用;化学回收是通过溶解和裂解等化学反应将废弃塑料转化为底物,再通过合成化学的方式制备新材料;能源回收则是将废弃塑料进行能源转化,如焚烧或气化。
六、新型资源回收与再利用技术除了传统的资源回收与再利用技术外,还出现了一些新型技术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例如,纳米材料技术可以实现废水处理、废气净化和污染物吸附等多种功能,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生物技术可以利用微生物将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化合物,如利用细菌制造生物塑料;再生能源技术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能源,如利用生物质发电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与回收利用综述班级:给排1412 :周洁学号:摘要: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与技术,及其对于经济的发展的影响。
对于各种处理方式的优缺点的分析关键词:再生资源;垃圾中转站;垃圾分选;垃圾处理一.综述城市垃圾处理的目的是减少垃圾产量,使垃圾的“质”(成分与特性)与“量”更适于后续处理货最终处置的要求。
垃圾处理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节约资金、节约土地和居民满意等准则,因地制宜,综合处理,逐级减量。
例如为了便于运输和减少费用,常进行压缩处理;为了回收有用物质,常需加以破碎处理和分选处理。
如果采用焚烧或土地填埋作最终处置方法,也需对垃圾先作适当的破碎、分选等处理,使处置更为有效。
二.处理目的1、减少垃圾产量,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出,从而减轻处理难度及负担2、确保已排放垃圾的妥善处理3、实现垃圾处理的效益增殖4、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5、减轻或减少垃圾污染三.目前的处理方式1.填埋填埋处理需占用大量土地。
同时,垃圾中有害成份对大气、土壤及水源也会造成严重污染,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2.堆肥堆肥处理对垃圾要进行分拣、分类,要求垃圾的有机含量较高。
而且堆肥处理不能减量化,仍需占用大量土地。
3.生活垃圾处理焚烧焚烧的实质是将有机垃圾在高温及供氧充足的条件下氧化成惰性气态物和无机不可燃物,以形成稳定的固态残渣。
首先将垃圾放在焚烧炉中进行燃烧,释放出热能,然后余热回收可供热或发电。
烟气净化后排出,少量剩余残渣排出、填埋或作其它用途。
其优点是迅速的减容能力和彻底的高温无害化,占地面积不大,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且有热能回收。
因此,对MSW实行焚烧处理是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有效处理方式。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热能回收等综合利用技术的提高,世界各用焚烧技术处理生活垃圾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
国际垃圾处理方式(利用垃圾(生物质)生产木炭、焦油和煤气)国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等,这三种主要垃圾处理方式的比例,因地理环境;垃圾成份、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区别,表2-1为三种处理方式的比较。
由于城市垃圾成份复杂,并受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自然条件及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国外对城市垃圾的处理一般是随国情而不同,往往一个国家中各地区也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很难有统一的模式(表2-1)。
但最终都是以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为处理目标。
从应用技术看,国外主要在填埋、焚烧、堆肥、综合利用等方式,机械化程度较高,且形成系统及成套设备。
从国外多种处理方式的情况看,有以下趋势:⑴工业发达国家由于能源、土地资源日益紧,焚烧处理比例逐渐增多;⑵填埋法作为垃圾的最终处置手段一直占有较大比例;⑶农业型的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以堆肥为主;⑷其它一些新技术,如热揭发、填海、堆山造景等技术,正不断取得进展。
焚烧是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大型的配备有热能回收与利用装置的垃圾焚烧处理系统,由于顺应了回收能源的要求,正逐渐上升为焚烧处理的主流。
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和西欧,普遍致力于推进垃圾焚烧技术的应用。
国外焚烧技术的广泛应用,除得益于经济发达、投资力强、垃圾热值高外,主要在于焚烧工艺和设备的成熟、先进。
世界上许多著名公司投入力量开发焚烧技术与设备,且主要设备与附属装置定型配套。
国外工业发达国家主要致力于改进原有的各种焚烧装置及开发新型焚烧炉,使之朝着高效、节能、低造价、低污染的方向发展,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中国城市垃圾处理起步较晚,截止1992年底,全国垃圾、粪便清运量已达11264万t,而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厂仅有371座,处理总能力71501t/d。
近几年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从对策和规划着手,对城市垃圾处理技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天津、、、等城市在学习国外城市垃圾处理技术经验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垃圾机械化堆肥处理生产线;、等城市建设垃圾焚烧厂的成功,也为各城市应用焚烧技术提供了经验;、等城市对医院垃圾实行统一管理,集中焚烧,也走出了特种垃圾处理的新路。
垃圾处理中国中国城市垃圾处理的技术对策是:以卫生填埋和高温堆肥技术为主,提倡有条件的城市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焚烧技术。
近几年各城市开始进行垃圾焚烧处理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开发了包括NF系列逆燃式、RF系列热解式、HL系列旋转式小型垃圾燃烧炉及一批医院垃圾专用焚烧炉,并建设了一批中小型城市简易焚烧厂(站)。
1985年,引进日本三菱公司焚烧成套技术与装备,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大型(300t/d)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一体化处理厂,为中国开展城市垃圾焚烧装置国产化工作打下了基础。
关于城市垃圾的处理方法客观分析近几年中国城市垃圾构成变化,可以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中可燃物、易燃物含量明显增加,热值显著增大,一般经过分类、分选等预处理后,垃圾热值已接近发达国家城市垃圾的热值。
因此中国一些城市,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等已具备了发展焚烧技术的基础。
国家有关部门与部分专家学者拟定了在中国各城市中心实施垃圾焚烧处理的方案。
一石激起千层浪,掀起了一场处理城市垃圾“焚烧”与“反焚烧”的争议,在民众中引发了很大的轰动。
政府拟在各大城市建立城市垃圾焚烧处理厂的问题,遭到了广大市民的激烈反对,在城市中心及边缘建立垃圾焚烧区域弊大于利。
关于城市垃圾的,各国大部分采用的是焚烧和掩埋的处理方法。
但是,问题并不这么简单,世界绿色环保组织最为关注的人类垃圾处理问题是一件很棘手的事。
人类垃圾的最佳处理方式已不是我们以往采用的最简单的焚烧和掩埋办法。
当今,人类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生产的垃圾应该如何消纳处理,掩埋和焚烧都不是最佳的方案。
城市垃圾掩埋会导致严重的地质性水土污染。
因为人类的生活垃圾包括很多有毒有害物质和病菌、病毒以及各种重金属元素,极易危害人类和生物的正常生存繁衍。
辐射处理用γ射线和电子束照射城市固体废物,以达到杀菌、消毒作用的一种无害化处理方法。
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污泥等废弃物含有大量病菌、病毒、寄生虫卵等病原体,活力很强,采用普通加温或投加石灰等杀菌方法难于完全杀灭。
这些固体废物作为肥料施于农田,有些病菌能在土壤中生存数月之久,造成土壤和水源污染,威胁人类和牲畜的健康。
20世纪70年代初,农业领域在应用放射性技术的基础上形成“废物辐射处理”新技术。
欧洲农业核技术学会(ESNA)已成立“废品辐射处理组”。
1977年在瑞典召开了第二次国际“废物辐射”会议。
废物辐射处理方法比之化学、生物以及发酵处理法有许多优点,它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用泵或其他传送工具把废物送进辐射处理设备,经放射线照射后即可达到杀菌目的,而且放射线穿透力强,杀菌较彻底。
污泥经过照射,颗粒还会由小变大,从而使污泥具有良好的脱水和沉淀性能。
美国和德国建有这种处理厂。
美国设在波士顿鹿岛的污泥辐射处理厂,日处理量为375m³。
其设备如图所示。
污泥传送鼓材质为不锈钢,长度132厘米,直径45厘米。
采用的最小辐射剂量为40万拉德(rad),电子束能量为850千电子伏。
德国设在万德尔的污泥辐射处理厂,每小时处理量为6m³,厂房占地面积400㎡,高9米,采用的最小辐射剂量亦为40万拉德。
实践经验证明,污泥的辐射处理设备的电子束的能量越高,通过电子束辐射区的污泥层厚度也可以越大。
一般,污泥层厚度为1.5~5毫米时,电子束的能量相应为750千电子伏至1.5兆电子伏;污泥层的宽度以1.2米,流速以2米/秒为宜。
辐射法处理污泥的费用并不高。
德意志联邦国一个厂房面积为150㎡的处理厂,可处理20万至100万人口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污泥,其处理费用为每吨污泥2.70西德马克。
由于废物中所含病原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故有效的辐射剂量也不一样,一般安全剂量在100万拉德以下。
常用的辐射源有60钴、137铯、90锶、85氪等。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是经济可行的方法。
进行辐射处理时,只要把辐射源密封好,如放置在壁厚为1.5米的混凝土或其他贮器,以及辐射剂量不超过上述安全值,就不会产生放射性污染,不存在消除放射性吸收量的后处理问题。
另外关于农村的垃圾处理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垃圾处理一般方法垃圾处理的一般方法可概括为物质利用、能量利用和填埋处置三种方法。
物质利用,又称物质回收利用,指通过物理转换、化学转换(包括化学改性及热解、气化等热转换)和生物转换(包括微生物转换、昆虫转换和动物转换等),实现垃圾的物质属性的重复利用、再造利用和再生利用,包括传统的物质资源回收利用和易腐有机垃圾转换成高品质物质资源。
能量利用,又称能量回收利用,指将垃圾的能转换成热能、电能,包括焚烧发电、供热和热电联产。
填埋处置,指对不能进行资源化处理(包括物质利用和能量利用)的无用垃圾进行填埋处置。
如果从垃圾生命全周期来看,垃圾处理还应包括源头减量与排放控制环节,严格意义上的减量化系指源头减量,通过改变产品设计习惯、改变原料采购习惯、改变消费者购买与消费习惯、改变商业模式等方法,减少生产生活过程的资源浪费与废弃物产量。
一般而言,垃圾处理应坚持先源头减量和排放控制、再物质利用、后能量利用和最后填埋处置的分级处理与逐级利用理念,均衡发展垃圾处理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各种垃圾处理方式的作用,尤其要加强分类垃圾的物质利用,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并减少每级处理后的垃圾排放量。
四.行业发展前景1986年开始我国现代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开始逐步发展,2000年至今,城市垃圾处理能力提升明显,特别是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开始逐步得到应用。
2007年1-11月,中国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1,149,109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8.75%;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9,540,739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3.58%;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614,130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1.17%。
2008年1-8月,中国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64,530,29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7.42%;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62,446,110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4.54%;实现累计利润总额2,100,576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81.14%。
随着环境问题逐渐被重视,节能、环保成为各国的发展主题,已经开始为垃圾处理提供产业发展的机会。
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长速度为8.42%,而中国垃圾增长率达到10%以上。
全世界每年产生4.9亿吨垃圾,仅中国每年就产生近1.5亿吨城市垃圾。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
在如此巨大的垃圾压力下,有理由相信,垃圾处理产业会成为未来国的明星产业。
再生资源成为资源循环的新起点,同时成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