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章末复习(一)温度与物态变化 沪科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总结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总结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总结1、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0℃和100℃之间有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摄氏度。

2、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1)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壁;(2)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例1.(2017•天门三模)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的性质制成的。

(2)如图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图是体温计,分度值是,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和℃。

(3)下表是几种物质的沸点和凝固点。

①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

应选用温度计来测量南极气温,因为;②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应选用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因为。

【解析】①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②根据图中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可以判断出甲是体温计,乙是寒暑表。

读数时应注意分度值,以及数据的“零上”与“零下”。

③因为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

所以应该选凝固点低的物质做测温物质,故选酒精温度计。

沸水的温度为100℃。

所以应该选沸点高的物质做测温物质,故选水银温度计。

题目主要考察了温度计的原理,以及温度计的选择标准的了解和掌握,根据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熟记温度计的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是解题的关键。

知识要点二、熔化和凝固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2、固体的分类:晶体和非晶体。

3、熔点凝固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晶体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4、晶体熔化(或凝固)的条件:(1)达到熔点(或凝固点)(2)继续吸热(或放热)。

例2.(2018•河北)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态物质的凝固图象,从图中可看出其中物质是晶体,它的凝固点是℃,在第8min时,这种晶体处于状态。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考点一六种物态变化2、常见的物态变化的实例:熔化:冰化成水、蜡块变蜡油、解冻冻品、铁变成铁水、沥青晒后变软凝固:水结成冰、蜡油变蜡块、铁水铸造成铁汽化:湿衣服干了、酒精挥发、水的沸腾、液氮沸腾、雾水散去;液化:雾、露、“白气”、眼镜片上起雾升华:结冰的衣服干了、樟脑丸变小、灯丝变细、碘变成碘蒸气、干冰、雪人变小凝华:霜、雾凇、窗户内侧结的冰花、灯泡变黑(先升华后凝华)、冰箱里的“粉”、冰雹的形成例题1:以下对中华古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B.“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D.“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雪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例题2: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

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例题3: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变化形成的。

下列图 1 中描述的物理现象正确的是()考点二温度及温度计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①摄氏温度t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是℃②热力学温度T ,常用单位是开尔文,单位符号是K 。

③摄氏温度t和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T=t+273.152.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如:温度计、寒暑表和体温计。

3.温度计的使用:玻璃泡“一浸没,二不碰。

“;示数“三不超”①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②选择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温度计;③测液体温度时,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待示数稳定后读数;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齐平,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来读数;⑤记录的数据要有数值和单位。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
3.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安排丰富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物态变化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等实验器材,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引导学生从实验数据中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4.注重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在讨论和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强调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观察生活中的温度与物态变化现象,并撰写观察报告,以便下次课上进行分享和交流。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温度与物态变化现象,如冰融化、水烧开等,尝试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些现象,并撰写一篇观察报告。报告要求:不少于500字,内容真实、具体,逻辑清晰。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每组选取一个生活中的温度与物态变化现象,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实验等方式,深入了解该现象的原理和应用。在下节课上进行小组汇报,分享学习成果。
5.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将反思报告提交给教师,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2.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以下类型:
-选择题:考查对温度与物态变化基本概念的理解;
-填空题:巩固物态变化的特点和热传递规律;
-计算题:运用物态变化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题:设计简单的实验,观察物态变化现象。
3.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布置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为什么冰淇淋会融化?热水为什么会沸腾?”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共同探讨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3.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对各组的讨论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的理解,形成知识体系。
5.作业小结:教师布置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作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这些亮点共同构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特色,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温度与物态变化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升。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展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温度与物态变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贴近实际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2.问题导向: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问题的解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温度与物态变化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了解温度与物态变化在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应用,拓宽知识视野。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复习和案例分析,巩固和深化对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的理解,强化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运用小组讨论、实验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1节 温度与温度计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1节 温度与温度计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01 知识管理1.水的物态变化三种状态:水有三种状态,分别为__固__态、__液__态和__气__态,这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__转化__.物态变化:物理学中,将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__变化__称为物态变化.2.温度概念:准确表示物体的__冷热__程度,用字母__t__来表示.单位: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摄氏度__,符号为__℃__.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__冰水混合物__的温度定为0 ℃,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__100__℃.开尔文:国际单位制中所采用的温标是热力学温标.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是:T=__273.15+t__.3.温度计及其使用原理:根据液体__热胀冷缩__的原理制成的.使用规则:(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__量程__;(2)测量时温度计的__玻璃泡__应被包围在被测物体内;(3)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应__浸没__在液体中,但不能接触__容器壁__和__容器底__;(4)待示数稳定后,读数时视线要与__液面__相平.4.体温计构造:体温计玻璃泡前面有__细弯管__,所以体温计可__离开__人体读数,但每次使用前都要__甩动__.注意:如果用水银柱未被甩下去的温度计去测量人体的体温,只能测出不低于原示数的温度,低于原示数的温度测不出.02 基础题知识点1 温度1.0 ℃的冰和0 ℃的水相比较,它们的冷热程度是( C )A.冰比水冷 B.水比冰冷C.冷热程度一样 D.无法比较2.下列温度最接近37 ℃的是( D )A.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B.北京地区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健康成年人的体温3.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沸水的温度是__100__℃,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 ℃,读作__零下4.7摄氏度__.知识点2 温度计及其使用4.(扬州中考)下列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D )A B C D5.如图所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C )A.甲B.乙C.丙D.丁6.使用温度计测热水温度时,有如下步骤: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b.等待一段时间;c.让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水中,但不要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d.用手摸一下热水杯,估计待测热水的温度;e.按要求正确读数并记录.按正确的操作程序,步骤排列应该是__dacbe__.知识点3 体温计7.(河南中考)如图所示,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__0.1__ ℃.体温计的示数是__37.3__ ℃.03 中档题8.《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中,对公共建筑内空调设定的温度有明确要求.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你认为该《决定》对室内空调温度的设定要求是 ( A )A.夏季不低于26 ℃,冬季不高于20 ℃B.夏季不高于26 ℃,冬季不低于20 ℃C.夏季不低于26 ℃,冬季不低于20 ℃D.夏季不高于26 ℃,冬季不高于20 ℃9.(遵义中考)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10.关于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普通温度计高B.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在结构和原理上都相同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而普通温度计不可以D.体温计需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下端玻璃泡中,而普通温度计不用甩动,其液柱会自动下降11.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 D )A.37.0 ℃ B.37.5 ℃C.38. 0 ℃ D.38.5 ℃12.有三只温度计,它们的测量范围分别是:甲:35~42 ℃;乙:-20~50 ℃;丙:-10~110 ℃.如果要用来测量气温,应选择温度计__乙__;如果要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应选择温度计__丙__;如果要用来测量体温,应选择温度计__甲__.13.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 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值.(1)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__.(2)B图读数时的错误是__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继续留在水中__.(3)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__30__℃.14.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__热胀冷缩__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_左__(填“左”或“右”)移动.(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_0__℃.(4)实验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的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__换用更细的玻璃管__.04 拓展题15.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不准,将此温度计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2 ℃;放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8 ℃.若将温度计放在空气中示数为26 ℃,则室内空气的实际温度是( B )A.25 ℃ B.28 ℃ C.24 ℃ D.26 ℃16.如图是我们熟悉的体温计,在构造、使用中都运用了一些物理知识,请说出其中的三项及相关的物理知识?解:①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②构造中有放大镜;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③使用前要用力甩;利用了惯性.。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温度与温度计pptx课件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温度与温度计pptx课件新版沪科版
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把0~100℃之间划 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读作1摄氏度。 4. 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37℃,读作37摄氏度;某地,12 月5日的最低气温为-6℃,读作零下6摄氏度。
任务二、温度概念的引入 知识拓展 热力学温标、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任务三、认识和使用温度计
第十二章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物理观念 1.知道三种物态; 2.知道温度的物理意义,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 3.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知道正确使用液体温度计、体温计的方法。 科学思维 1.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温度,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了解温度计的构造与原理,具有优化器材的意识。 科学探究 通过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以及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 科学态度与责任 1.关注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培养关注生活与环境的品质; 2.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树立个性化的生活观念。
观察图片并思考。



为什么水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请各用一句简短的话描述甲、乙同学此时的感受。
甲:好冷呀!
乙:好热呀!
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的感觉不同?
每天晚上的《新闻联播》结束后,中央台都会有天气预报节 目,你看到预报天气状况外还有什么预报呢?
任务一、认识物质的三种状态
①水有哪三种状态? 不同状态的水之间能否相互转化?
热水很热 冰块很冷
任务二、温度概念的引入
动手实验 三个杯子分别盛有冷水、温水和热水。先将左、 右手分别放进冷热水中,过一会儿再将双手同时放进温水 中,此时双手感觉相同吗?
任务二、温度概念的引入
1. 定义: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用字母t来表示。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复习(共49张)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复习(共49张)

物态变 化类型
融化
凝固
之间转化 固态→液态 液态→固态
吸/放 热情况
举例
① 冰化成水;
② 铁矿石变成了铁
吸热
水;
③ 春天,冰封的河
面解冻
① 水结冰;
放热 ② 铁水被浇铸成工

物态变化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Click here to add the title text content
汽化: 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2、物质在汽化过程中吸取热量; 3、汽化的方式:蒸发和沸腾; 4、蒸发的定义:任何温度下,只产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 5、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 方空气的流速及液体的种类(注意使用控制变量的探究方法) 6、沸腾的定义:在一定的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都产生的一 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7: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8、液体沸腾的条件:到达沸点并继续吸热,两条件缺一不可; 9、液体沸腾的温度时间图像; 10、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可见两概念的定义)
Click here to add the title text content
升华: 1、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2、物质在升华过程中吸取热量; 3、 升华的应用:人工降雨等; 4、常见的生活现象:樟脑球变小,固体空气清 新剂变少等
物态变化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Click here to add the title text content
2. 樟脑球(卫生球)变小了;
吸热
3. 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 4. “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掷
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很快升华
为气体,并从周围吸取大量的热
量,使空气的温度急剧降落

2024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整体设计课件新版沪科版

2024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整体设计课件新版沪科版

单元知识架构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大单元整体设计
Hale Waihona Puke 单元主题概览单元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1.能描述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物态的基本特 征,并列举自然界和 日常生活中不同物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能说出 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 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 吸热和放热现象。能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 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4.能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自然界中的水循 环现象。了解我国和 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能描述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基本特征。 2.会正确使用温度计。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 3.能通过物态变化等实验,感受物理研究是建立在观察、实验和推理 基础上的创造性工作。能描述固、液、气三态的相互转化过程。能根 据这些知识解释有关自然现象,尝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 有关问题,形成初步的物质观念。 4.能用相关知识初步解释自然界的水循环等现象,具有关心和保护环 境的意识;能初步体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九年级物理全册_第12章_温度与物态变化章末知识复习课件_(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_第12章_温度与物态变化章末知识复习课件_(新版)沪科版
高中物理课件
2.小虎用一只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如图所示.
请指出他在使用温度计时存在的两个问题:
(1) 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部接触
;
(2) 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不相平 .
解析:由题图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 的上表面相平.
高中物理课件
题组二:物态变化的判断
高中物理课件
4.(2014泰安)吃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糕,舌头往往会被冻在冰糕上, 这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发生了( B ) A.熔化 B.凝固 C.蒸发 D.凝华 解析: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的冰糕,用舌头去添了一下,舌头被“粘住”了, 是由于舌头上的水遇到温度较低的冰糕放热发生了凝固现象.
高中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课件
7.(2014河北)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D ) ①冰雪消融;②积水干涸;③滴水成冰;④霜满枝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冰雪消融是熔化,吸热;积水干涸是蒸发,吸热;滴水成冰是凝固,放热;霜 满枝头是凝华,放热. 8.(2014曲靖)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爽,是因为( C ) A.水液化吸热 B.水液化放热 C.水汽化吸热 D.水汽化放热 解析: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需要吸热.夏天在地面上洒水 会感到凉爽,这是因为水蒸发(汽化)吸热的缘故.
高中物理课件
题组三: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 6.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有( B ) A.打开暖水瓶盖,从瓶口冒出的“白气”形成的过程 B.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 C.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 D.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 解析:A中 的“白气”是液化现象,属于放热过程;B中樟脑球变小是升华现 象,属于吸热过程;C中冰花形成是凝华现象,属于放热过程;D中钢水变成钢 锭是凝固现象,属于放热过程.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本章复习课件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本章复习课件新版沪科版
七嘴八舌
随堂练习
下列现象包含什么物态变化?它伴随着 吸热还是放热?
1、记得我参加高考那天很热,监考老师在教 室里放了几块冰块。 熔化吸热 2、下雪不冷化雪冷。 熔化吸热
3、用久的灯泡壁上会变黑。 先升华后凝华
4、经常用干冰(二氧化碳的固态)来得到“白气” 的舞台效果,还可用它进行人工降雨。 干冰升华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白气”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浸没在 液体内,但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4.待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稳定时在读数,读数 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固态 熔化(吸热) 液态


晶体的熔化过程
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温度℃ B
A
温度℃ D
C
时间/min
时间/min
固态 熔化(吸热) 液态
因为酒精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 等)比水银低。
酒精 (-117 ºC )
水银( -39 ºC )
2、处于 0 ºC 的水,它的状态可能 有哪几种情况? ①固态 ②固态和液态 ③液态
3、哪种金属的熔点最高?
钨( 3410 ºC )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你有什么收获?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单元复习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课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单元复习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课

9.小芳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请指出图甲中的操作错误:_温__度__计__的___玻__璃__泡__碰__到__容__器__底______。 (2)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可知,水沸 腾时的特点是__继__续__吸__热__,__温__度__保___持__不__变______。 (3)为了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__停__止__加__热____,观察水是否 继续沸腾。
【答案】 水的沸点为 100 ℃;冰的熔点为 0 ℃;冰是晶体;实验时当地气 压为 1 标准大气压;冰的熔化时
间是 6 min;冰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AB 段 为固态(答出任意两条即可)。
类型之四 实验探究
8.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常温下,他每隔相同时间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1)应选用颗粒__较__小___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 属 于 __晶__体___ ( 选 填 “ 晶 体 ” 或 “ 非 晶 体 ”) , 这 样 判 断 的 依 据 是 __冰__熔__化__过__程__中__,__温___度__不__变_____。 (3)第 3 min 时,物质处于__固____态。
【解析】 A选项是酒精蒸发时吸热,错误;B选项是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 减小,错误;D选项是水蒸气液化现象,错误。故选C。
类型之三 物态变化的图象
5.[2015·广州改编]某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如图是该过程物体的温度随时 间变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这是非晶体 B.此过程是液化过程 C.固液共存状态时,物体不吸收热量 D.0~t1这段时间,物体要吸热

(完整word版)沪科版九年级 第十二章 温度和物态变化(知识点+练习题+单元测试)(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沪科版九年级 第十二章 温度和物态变化(知识点+练习题+单元测试)(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第三章汽化与液化第四章升华与凝华第五章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一、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用t表示,单位:℃。

(1)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

①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②常用温度计种类:a.实验用温度计:量程一般为-20℃—11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水银或酒精。

b.寒暑表:量程一般为-30℃—5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煤油或酒精。

c.体温计: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所装液体为水银。

体温计结构特点: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细弯管)。

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缩口处的水银断开,直玻璃管内的水银不会退回玻璃泡内,这样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仍然表示人体的温度。

但是每次使用之前,应当把体温计中的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用甩)。

刻度部分制成三棱柱形是利用放大镜原理。

③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一般题型为:选择题、实验题)a.使用之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b.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液体内,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熔化(吸热)固态液态凝固(放热)一、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①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

常见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

②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

2.晶体的熔化:晶体熔化实验(详见书本)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熔点。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章末复习课件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章末复习课件新版沪科版
考点一 如何辨别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情况
判断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情况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内容,一 般有以下两种情况: (1)通过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给出四种物态变化现象,判 断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情况;(2)通过填空题的形 式进行考查,根据给出的物态变化现象直接判断。辨别物态变 化及其吸、放热情况的步骤如下:
章末复习
(5)三个条件 ①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②液体凝固形成晶体的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注:晶体熔化、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液体沸腾的图像有一个共 同点:均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部分体现温度不变的特点。章末复习(6)五个图像章末复习实战中考
B
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 乙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C. 丙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 均无法判断图线表示的是哪种物态变化过程
章末复习
章末复习
考点三 如何解答热学实验问题
解答本章热学实验问题的步骤如下: 明确实验原理 观察实验现象 绘出图像 得出结论
“不变”)。
章末复习
例4 [福州中考]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章末复习
(1)如图12-T-5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
0 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
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在第6 min, 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固液共存状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物质处于___________
章末复习
②蒸发与沸腾的区别
蒸发:在液体表面,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沪教版)知识点总结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温度知识点1.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常用单位:摄氏度(℃)。

3.摄氏温度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O℃,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O℃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4.热力学温度以宇宙中温度的下限——绝对零度(约-273℃)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

单位是开,符号K,它是温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

5.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f的关系T=t+273( K)。

温度计知识点1.用途:测量物体温度。

2.构造内径很细且均匀的玻璃管,下端与玻璃泡相连,泡内装有适量的液体,如水银、染色的酒精或煤油等;玻璃管外标有均匀的刻度和采用单位的符号标志。

3.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水银、酒精、煤油等液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种类(1)按用途分:实验室温度计、家用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

(2)按测温物质分: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

5.常用温度计的比较(1)寒暑表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煤油、酒精测量范围:-30℃—50℃最小刻度:l℃构造: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2)实验室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水银、煤油、酒精等测量范围:-20℃—ll0℃最小刻度:l℃构造: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3)体温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水银测量范围:35C~42℃最小刻度:0.1℃构造:玻璃泡上部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

使用方法: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甩几下。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知识点估测:根据被测液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观察: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放置: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底或壁。

读数:让温度计在液体中稍待一会儿,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在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液柱的液面相平。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

沸点
二. 液化: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放热)
1.气体液化的方式: a.降温(降至一定温度时气体就会液化) b.压缩体积 2.”白气”“白雾”都是水蒸气液化,放热形 成的。
(1)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 的室内,镜片上蒙一层小水珠。 (2)夏天吃冰棍时,揭开包装纸后,冰棍会冒白 气。
水银柱
一、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
例如:冰熔化为水、蜡烛熔化为烛滴等
二、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例如: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等 物质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条件?
3.固体的分类

固体
体:
原子排列有规则
实例: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萘、 明矾、各种金 属等。
非晶体:
原子排列没有规则
2、固体
非晶体: 熔化和凝固都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1)温度要达到熔点。 同时具备 3、晶体熔化条件: (2)能继续吸热。 晶体凝固条件: (1)温度要达到凝固点。同时具备 (2)能继续放热。
汽化 液态 液化
气态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一、汽化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在液 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1).液体的温度 a.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液体的表面积 (3)液体表面上空 气流动的快慢。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复习课件
物质有三种状态
•它们分别是
气态 。
固态

液态

• 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物理学中,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 为物态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