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检测】广西靖西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 (II)[2]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 (II)[2]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 (II)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不给分;每题2分,共60分)1.国家开放二胎政策后,生育二胎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计划生育二胎的准父母们都期望能再生育一个健康的无遗传疾病的“二宝”。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而且调查群体要足够大B.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主要手段是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C.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可判断其不患遗传病D.胎儿所有先天性疾病都可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2.要使目的基因与对应的运载体重组,所需要的酶是()①限制酶②连接酶③解旋酶④聚合酶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3.下列关于几种育种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可以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B.诱变育种可大幅提高有利变异的比例C.单倍体育种可迅速获得纯合品系D.多倍体育种能得到营养物质含量高的品种4.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因素可诱导基因朝某一方向突变B.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C.个别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会改变生物性状D.DNA 复制和转录的差错都可能导致基因突变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就不会患遗传病C.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的碱基缺失引起的D.遗传咨询的第一步就是分析确定所患遗传病的传递方式6.如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为()A.解旋酶、限制酶、DNA连接酶B.限制酶、解旋酶、DNA连接酶C.限制酶、DNA连接酶、解旋酶D.DNA连接酶、限制酶、解旋酶7.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可通过显微镜确定B.猫叫综合征患者的基因的排列顺序改变但数目不变C.原发性高血压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D.通过遗传咨询可以有效预防遗传病的产生8.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人工诱变育种 D.基因工程9.下列关于“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B.酵母菌细胞核内和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一定都是DNAC.DNA复制过程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一定会导致基因突变D.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一生物体内所有细胞中的mRNA和蛋白质一定不同10.下列关于各种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倍体育种得到的植株属于单倍体B.多倍体育种能集中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C.诱变育种能产生新基因,获得更多优良变异类型D.杂交育种能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1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基因突变不会自发产生②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③要观察基因突变可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④子女和父母性状之间的差异主要来自基因重组⑤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可决定基因突变的方向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病A.①④⑥ B.②④⑥ C.②⑤⑥ D.③⑤⑥12.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③中的基因片段2由基因片段1变异而来。

广西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广西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广西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将分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的蛋白质与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注射到小老鼠体内,一段时间后,从小老鼠体内能够直接分离出来的是()A.S型肺炎双球菌B.R型肺炎双球菌DNAC.S型肺炎双球菌DNA D.R型肺炎双球菌2.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非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B.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RNAC.“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了DN 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大多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3.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含胸腺嘧啶“T”的是()A.DNA聚合酶B.烟草花叶病毒C.ATP D.肌细胞中的线粒体4.猴子、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中参与构成核酸的碱基种类数,依次分别是)A.4、4、5B.5、4、4C.4、5、4D.5、4、55.下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④的名称是鸟嘌呤脱氧核苷酸C.当DNA复制时,⑨的形成需要DNA连接酶D.图中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6.对双链DNA分子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若一条链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A和T的数目也相等B.若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2倍,则另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0.5倍C.若一条链的A:T:G:C=l:2:3:4,则另一条链相应碱基比为2:1:4:3D.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的C:A=2:17.在白菜与萝卜的DNA分子中,碱基比值不同的是()A .(A+C)/(T+G) B. C / G C .(A+T)/(G+C) D. A / T8.基因、遗传信息和密码子分别是指 ( )①信使RNA上核苷酸的排列顺序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③D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④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⑤转运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⑥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⑤①③B.⑥②④C.⑤①②D.⑥③④9.体外进行DNA复制的实验,向试管加入有关的酶、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37℃下保温。

广西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广西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广西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物质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CO2、O2、血红蛋白、H+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C.丙酮酸、Ca2+载体D.葡糖糖、氨基酸、HPO42-2.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的示意图。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①和结构②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B.长期营养不良会使C液减少C.③中pH的稳定与HCO3-有关D.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可在A液中进行3.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B.毛细血管透性增大,部分血浆蛋白外溢,使局部组织液增多C.毛细血管破裂,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减少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增多4.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5.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最高,在血浆中含量最低。

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强,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

这一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D.细胞的代谢过程和内环境的稳态是互为因果的6.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错误的是A.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B.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D.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7.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A.①→④B.②→③C.③→②D.④→①8.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B.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C.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D.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9.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不同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B.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C.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对应的结构是小脑D.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说明排尿活动只受高级中枢的调控10.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作用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11.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和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②通过作用于垂体b,进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激素③含量增加可通过反馈调节使①②激素分泌减少C.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D.幼年时激素③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智力低下12.烟台冬泳爱好者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

2021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0小题,共60分)1. 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2.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C.血浆中的HCO3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3. 下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

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叙述错误的是()A.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B.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D.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4.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5. 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下丘脑功能的是()A.参与体温调节B.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C.分泌促甲状腺激素D.对昼夜节律有调节作用6.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若①表示免疫分子,则①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和体液调节等C.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D.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②的分泌量不仅仅受甲状腺素的调节7.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A.血浆渗透压降低B.促进抗利尿激素分泌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8. 下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A.发热和寒颤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C.寒颤和出汗减少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9. 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考试(10月份)出题人:杨丕国审题人:林玲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 分。

)1 、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环境刺激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加B.寒冷环境刺激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机体散热减少C.炎热环境刺激可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增加,机体散热增加D.极端炎热环境中,人体不能只靠神经和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恒定2.在植物进化过程中,从原始藻类植物进化到原始种子植物,体现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①由简单到复杂②由低等到高等③由自养到异养④由水生到陆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关于渗透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B.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微粒数目无关,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体积D.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4.取未受操作影响的两相连的神经元,浸泡在任氏液(可保持神经细胞活性)中,其中一个()A.分别刺激A、B、C、G、H五处,能引起肌肉纤维收缩的(位置)有5B.在B、C两点接上灵敏的电流计,刺激A和GC.D、E、FD.刺激E、F点,引起肌肉收缩的时间不同5.人体下丘脑不能完成的生理功能是A.体温调节B.水平衡调节C.内分泌调节D.血液pH值的调节6.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

那么受损的部位是大脑皮层A.W区B.V区C.S区D.H区7.下列关于机体水和无机盐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增加D.机体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8、下列有关神经信号的传导与传递,说法正确的是()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不需要消耗ATP的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完成的9.关于害虫的抗药性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害虫的抗药性产生是由于害虫发生定向变异的结果B.害虫中有些个体本身就具有抗药性C.害虫的抗药性产生是由于农药使害虫产生基因突变的结果D.害虫的抗药性是害虫为了适应环境的结果10、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新物种的形成是A.自然选择的结果B.突变,选择和遗传的综合作用C.用进废退的结果D.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的综合作用11、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该现象说明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12、到了寒冷的冬天,枫树纷纷落叶,而松树却依然是郁郁葱葱。

广西靖西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生物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广西靖西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生物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广西靖西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生物10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1.下列各项中,与发生组织水肿无关的是( )A.毛细淋巴管堵塞B.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多C.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增多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3.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红蛋白②唾液淀粉酶③二氧化碳和氧气④Na+⑤血浆蛋白A.①③B.②③④⑤C.④⑤D.③④⑤4.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消化液5.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A.淋巴管内的液体B.输尿管内的液体C.汗腺导管内的液体D.消化管内的液体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炎患者往往会出现组织水肿的症状B.静脉注射的药物需经组织液才能进入肝细胞C.肌肉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D.内环境成分中含有胆固醇、呼吸酶、激素等7.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是,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8.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个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9.下列人和动物体内的生理活动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A.丙酮酸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 B.基因表达过程中的转录和翻译C.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D.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10.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 )A.脊髓、大脑、大脑 B.脑干、脊髓、大脑 C.大脑、脊髓、大脑 D.脊髓、脊髓、脑干11.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损伤,其他部分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A.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C.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12.处于静息状态的神经纤维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时,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是()A.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B.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C.一直保持正电位状态D.-直保持负电位状态13.S区和H区受损所表现的部分症状分别为()A.不能运动;没有感觉 B.不会讲话;看不懂文字C.听不懂别人的谈话;看不懂文字 D.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听不懂别人谈话14.下列关于人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B.专心答题时参与的主要高级中枢有W区和V区C.饮酒过量语无伦次与小脑功能有关 D.脑干与体温平衡的调控有关15.成年大白鼠的某腺体被摘除后出现了行动呆滞、精神萎靡、代谢耗氧量下降和产热量减少等现象。

2021年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文科)(10月份) 含解析

2021年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文科)(10月份) 含解析

2021年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文科)(10月份)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1分)(xx秋•阳东县校级月考)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短毛和卷毛B.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C.牛的棕毛和黑毛D.人的身高和体重2.(1分)(xx秋•桃江县校级期末)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1)﹣(3)中的遗传问题()(1)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2)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3)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A.杂交、自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C.测交、测交、杂交D.杂交、杂交、杂交3.(1分)(xx春•秀峰区校级期中)一对夫妻都是双眼皮,生了个单眼皮的孩子,说明()B.单眼皮是显性A.双眼皮是显性C.再生一个孩子一定是双眼皮D.再生一个孩子一定是单眼皮4.(1分)(xx秋•阳东县校级月考)某品种的杂交水稻其基因型为Rr,将其自交,子一代中的杂合体占总数的()A.25% B.50% C.75% D.100%5.(1分)(xx秋•阳东县校级月考)四分体是指()A.含有4条染色体的一个细胞B.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的一个细胞C.含有4条染色单体的一个细胞D.联会后含有4条染色单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6.(1分)(xx秋•阳东县校级月考)以下有关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1个精原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1个卵母细胞只能形成1个卵细胞B.精细胞需经变形才能形成精子,而卵细胞不需要C.卵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质出现不均等分裂D.卵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没有均分7.(1分)(xx秋•阳东县校级月考)构建DNA双螺旋模型的科学家是()A.桑格和尼克森B.萨顿和摩尔根C.赫尔希和蔡希D.沃森和克里克8.(1分)(xx春•麻章区校级期中)人脸颊上有酒窝是显性性状,无酒窝是隐性性状,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无酒窝的夫妇生出有酒窝小孩的概率是()A.0B.C.D.9.(1分)(xx秋•南昌期中)高等生物中,基因的本质是()A.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有遗传效应的氨基酸片段C.D NA片段D.R NA片段10.(1分)(xx春•南海区月考)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A.D NA的复制B.转录C.翻译D.以上三者11.(1分)(xx秋•阳东县校级月考)某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则该生物配子染色体数目、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A.N和N B.2N和2N C.2N和N D.N和2N12.(1分)(xx秋•淮南期末)基因工程能够定向改变生物的某些性状,目前已应用于医药卫生、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下列属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实例是()A.无子西瓜B.四倍体葡萄C.试管婴儿D.转基因抗虫棉13.(1分)(xx•广州)居里夫人对核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她在研究工作中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患上了白血病.最可能的病因是放射性物质使细胞发生了()A.基因重组B.基因复制C.基因分离D.基因突变14.(1分)(xx秋•越秀区校级期末)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为半保留复制B.不需要酶的参与C.形成两个不相同的DNA分子D.复制时DNA分子不解旋15.(1分)(xx秋•安溪县校级期末)可获得无籽西瓜、青霉素高产菌株和矮杆抗病小麦的方法分别是()①诱变育种②杂交育种③单倍体育种④多倍体育种.A.①②④B.④①②C.②①③D.③①④16.(1分)(xx•广州)俗话说:“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变异”.引起这种“变异”的原因是()A.自然选择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基因突变17.(1分)(xx•广州)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达尔文的主要观点是()A.物种是神创造的B.物种是不变的C.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D.物竟天择,适者生存18.(1分)(xx•广州)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A.基因B.染色体C.个体D.种群19.(1分)(xx•广州)酪氨酸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和毛囊等处的细胞中,它能促使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若编码此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将导致白化病,这种现象说明()A.性状的改变与基因无关B.性状能控制基因的表述C.性状由基因决定D.基因不能决定性状20.(1分)(xx秋•越秀区校级期末)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优生优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下列准备生育的青年中,最需要进行遗传咨询的是()A.患过肝炎者B.父母中有伤残者C.患过脑炎者D.近亲中有先天畸形者21.(1分)(xx春•汉台区校级期末)人类遗传病有多种诊断方法,通过患者对颜色的判断来进行诊断的遗传病是()A.21三体综合症B.人类红绿色盲症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D.抗维生素D佝偻病22.(1分)(xx•阳江)科学家将甜椒种子送往太空接受辐射一段时间后,在地面种植和筛选,培育出大果实的“太空甜椒”,这种育种方法称为()A.诱变育种B.单倍体育种C.杂交育种D.转基因育种23.(1分)(xx•广州)先天性愚型(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该病属于()A.单基因显性遗传病B.单基因隐性遗传病C.多基因遗传病D.染色体异常遗传病24.(1分)(xx秋•越秀区校级期末)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最终形成()A.1个精细胞B.2个精细胞C.3个精细胞D.4个精细胞25.(1分)(xx秋•番禺区校级期末)如图表示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该规律简称为遗传学的()A.分离定律B.中心法则C.自然选择D.共同进化26.(1分)(xx•广州)“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于人类深入了解自身的基因结构和功能有重要的意义,其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A.m RNA的碱基序列B.D NA的碱基序列C.t RNA的碱基序列D.r RNA的碱基序列27.(1分)(xx•广州)达尔文曾发现一种兰花具有细长的花矩,花矩顶端贮存的花蜜可为传花粉昆虫提供食物,他推断一定有一种具有细长口器的昆虫可以从花矩中吸到花蜜.大约50年后,果然发现了这样的昆虫,这一事实表明()A.该花是独立进化的B.该花矩在进化上没有意义C.任何物种都不是独立进化的D.该昆虫的细长口器是独立进化的28.(1分)(xx•广东)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D.自然选择29.(1分)(xx春•邗江区期中)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A.D NA B.蛋白质C.多糖D.R NA30.(1分)(xx秋•阳东县校级月考)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剪刀”指的是()A.限制酶B.D NA连接酶C.运载体D.解旋酶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31.(2分)(xx•卢湾区一模)如图①为某染色体的结构示意图,由①变异而成的染色体②~⑤中,属于染色体重复而引起变异的是()A.②B.③C.④D.⑤32.(2分)(xx•广州)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先生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他研究的突破得益于发现了一株异常水稻,经鉴定为雄性不育植株,此株水稻性状改变的根本原因是()A.生理变异B.遗传变异C.形态变异D.性状分离33.(2分)(xx秋•阳东县校级月考)一双链DNA分子含有碱基1000个,已知其中20%是胞嘧啶,则该DNA分子中胸腺嘧啶的数量是()A.200 B.300 C.500 D.60034.(2分)(xx春•江门期末)如图所示,表示纯合子细胞的是()A.B.C.D.35.(2分)(xx•广州)人的褐色眼(B)对蓝色眼(b)为显性,双眼皮(D)对单眼皮(d)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一个家庭中,父亲为褐色双眼皮(BbDd),母亲为蓝色双眼皮(bbDd),生出的孩子是蓝色单眼皮的几率是()A.B.C.D.36.(2分)(xx•崇明县一模)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分别位于()A.D NA和信使RNA上B.D NA和转运RNA上C.信使RNA和转运RNA上D.染色体和基因上37.(2分)(xx•湖南校级模拟)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正常情况不可能产生的配子是()A.Y R B.y R C.Y r D.Y y38.(2分)(xx秋•嘉峪关校级期末)六倍体小麦通过花药离体培养成的植株为()A.单倍体B.二倍体C.三倍体D.六倍体39.(2分)(xx•广州)为了减少农药的使用和提高棉花的抗虫性,科学家将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人棉花中,获得“鲁棉一号”转基因抗虫棉.当虫子吃进抗虫棉的叶片后,蛋白酶抑制剂会抑制昆虫肠道的蛋白酶,限制昆虫获得氨基酸,从而影响和抑制昆虫的生长,最终达到抗虫的目的.从抗虫棉所表现的抗虫特性来看,植物的性状是()A.与基因无关B.由基因所决定C.稳定不变D.不能改变40.(2分)(xx秋•阳东县校级月考)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六倍体小麦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B.植物的配子中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C.在一个染色体组中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D.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可能不是二倍体纯合子41.(2分)(xx春•东莞期中)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42.(2分)(2011秋•海淀区期末)有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会大大提高.这说明()A.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B.突变是不定向的C.环境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有利D.突变是随机发生的43.(2分)(xx春•桂林期末)果蝇的体色灰色(G)对黑色(g)显性,在某果蝇种群中,基因型GG的个体占60%,Gg的个体占30%,gg的个体占10%,则g的基因频率是()A.10% B.25% C.60% D.75%44.(2分)(xx秋•越秀区校级期末)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都是有害的B.基因突变一定引起表型改变C.某些化学物质可以引起基因突变D.基因突变都需要外界因素的诱导45.(2分)(xx•广州)马和驴体细胞的染色体分别为64条和62条,骡是马和驴杂交的后代,其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63条,由此可以推测()A.马和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B.马和驴的遗传信息相同C.骡可进化成一个新物种D.骡无生殖能力46.(2分)(xx秋•阳东县校级月考)下列遗传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的是()A.白化病B.原发性高血压C.青少年型糖尿病D.21三体综合症47.(2分)(xx秋•阳东县校级月考)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的主要原理是()A.基因重组B.自然突变C.染色体变异D.诱发突变48.(2分)(xx•卢湾区一模)如图的家庭系谱中,有关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X染色体显性遗传D.X染色体隐性遗传49.(2分)(xx秋•临沭县期中)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动物的三个生理过程如图所示,则①、②、③分别为()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B.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C.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D.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50.(2分)(xx秋•陈仓区校级期末)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属测交的一组是()A.A abb×aaBB B.A aBb×AaBb C.A ABb×aaBb D.A aBb×aabb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3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得0分.51.(3分)(xx秋•阳东县校级月考)孟德尔杂交实验是以豌豆作为材料的,下列关于豌豆的优点描述正确的是()A.豌豆是闭花受粉的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B.豌豆的花比较大,易于人工授粉C.豌豆的花漂亮,品种多D.豌豆具有明显的相对性状52.(3分)(xx秋•阳东县校级月考)下列说明不正确的是()A.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RNAC.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D.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蛋白质53.(3分)(xx秋•阳东县校级月考)以下属于基因突变的特点是()A.普遍性B.低频性C.方向不定性D.都是有害的54.(3分)(xx秋•阳东县校级月考)目前常被使用的基因载体有()A.质粒B.噬菌体C.染色体D.动、植物病毒55.(3分)(xx秋•阳东县校级月考)对下列有关生产实例形成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A.培育杂交水稻是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B.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C.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D.太空椒等太空植株的培育是利用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原理56.(3分)(xx秋•阳东县校级月考)下列变异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A.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段B.染色体中增加了某一片段C.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发生了变化D.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了180°57.(3分)(xx秋•阳东县校级月考)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关于人类遗传病及其预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类疾病都是遗传病B.都为单基因遗传病且发病率不高C.都由显性基因引起且发病率很低D.可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来监测58.(3分)(1997•上海)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符合达尔文学说基本观点的有()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59.(3分)(xx•广州)人类红绿色盲症是一种伴性遗传病.如图为该病的系谱图,据图可知()A.此病基因是显性基因B.此病基因是隐性基因C.Ⅰ﹣1携带此病基因D.Ⅱ﹣5携带此病基因60.(3分)(xx秋•肇庆期末)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隔离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C.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D.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xx学年广东省阳江市阳东二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文科)(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1分)(xx秋•阳东县校级月考)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短毛和卷毛B.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C.牛的棕毛和黑毛D.人的身高和体重考点: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解答:解:A、狗的短毛和卷毛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不符合“同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C、牛的棕毛和黑毛属于一对相对性状,C正确;D、人的身高和体重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重点考查相对性状,要求考生识记相对性状的概念,能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1分)(xx秋•桃江县校级期末)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1)﹣(3)中的遗传问题()(1)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2)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3)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A.杂交、自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C.测交、测交、杂交D.杂交、杂交、杂交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解答:解: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为纯种,可用测交法;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别显隐性,可以用杂交法或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常用自交法;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学会在不同的要求下应用不同的方法(测交法、自交法、杂交法)来进行鉴别,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3.(1分)(xx春•秀峰区校级期中)一对夫妻都是双眼皮,生了个单眼皮的孩子,说明()A.双眼皮是显性B.单眼皮是显性C.再生一个孩子一定是双眼皮D.再生一个孩子一定是单眼皮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杂合子个体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性状是隐性性状,杂合子自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比接近3:1.解答:解:一对夫妻都是双眼皮,生了个单眼皮的孩子,说明说明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这对夫妇都是杂合子,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因此所生的孩子可能是单眼皮,也可能是双眼皮.故选:A.点评:对于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判断方法的掌握是本题考查的重点.4.(1分)(xx秋•阳东县校级月考)某品种的杂交水稻其基因型为Rr,将其自交,子一代中的杂合体占总数的()A.25% B.50% C.75% D.100%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基因型为Rr的水稻自交后子一代的基因型有三种:RR、Rr和rr,其比例为1:2:1,RR和rr均为纯合体,Rr为杂合体,故子一代中的纯合体占其总数的比例为50%,杂合体占总数的比例为50%.解答:解:由于亲本基因型为Rr的豌豆自交,子一代基因型为RR、Rr和rr,比例为1:2:1.因此基因型为杂合子的个体占总数的.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1分)(xx秋•阳东县校级月考)四分体是指()A.含有4条染色体的一个细胞B.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的一个细胞C.含有4条染色单体的一个细胞D.联会后含有4条染色单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条染色单体,4个DNA 分子.据此答题.解答: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含有4条染色单体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含有4条染色单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故选:D.点评:本题比较基础,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掌握四分体的概念及其中的数量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作出准确的判断.6.(1分)(xx秋•阳东县校级月考)以下有关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1个精原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1个卵母细胞只能形成1个卵细胞B.精细胞需经变形才能形成精子,而卵细胞不需要C.卵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质出现不均等分裂D.卵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没有均分考点: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分析: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不同点形成部位精巢卵巢过程变形期无变形期性细胞数一个精母细胞形成四个精子一个卵母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细胞质的分配均等分裂不均的分裂相同点成熟期都经过减数分裂,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解答:解:A、1个精原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1个卵母细胞只能形成1个卵细胞,A正确;B、精细胞需经变形才能形成精子,而卵细胞不需要,B正确;C、卵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出现不均等分裂,C正确;D、卵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配,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能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各选项.7.(1分)(xx秋•阳东县校级月考)构建DNA双螺旋模型的科学家是()A.桑格和尼克森B.萨顿和摩尔根C.赫尔希和蔡希D.沃森和克里克考点:D 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生物学发展过程中重要科学家做出的重大贡献,先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A错误;B、萨顿和摩尔根将基因定位于染色体上,B错误;C、郝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D、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模型,D正确.故选:D.点评:对于生物学发展过程中重要科学家做出的重大贡献的了解和识记是本题考查的重点.8.(1分)(xx春•麻章区校级期中)人脸颊上有酒窝是显性性状,无酒窝是隐性性状,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无酒窝的夫妇生出有酒窝小孩的概率是()A.0B.C.D.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解答:解:已知人脸颊上有酒窝是显性性状(用A表示),无酒窝是隐性性状(用a表示),因此无酒窝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他们所生后代均为无酒窝小孩.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亲本的基因型,再推断子代的基因型和比例,进而选出正确的答案.9.(1分)(xx秋•南昌期中)高等生物中,基因的本质是()A.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有遗传效应的氨基酸片段C.D NA片段D.R NA片段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分析:高中生物中,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因此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据此答题.解答: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不是氨基酸片段,B错误;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DNA片段不一定是基因,C错误;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不是RNA片段,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基因与DNA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的概念,明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再准确判断各选项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0.(1分)(xx春•南海区月考)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A.D NA的复制B.转录C.翻译D.以上三者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分子的复制.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指在DNA分子结构中,由于碱基之间的氢键具有固定的数目和DNA两条链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使得碱基配对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这就是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反之亦然.DNA 的复制、转录和翻译、RNA的复制和逆转录过程中都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据此答题.解答:解: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RNA的复制和逆转录过程中都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内容,明确中心法则的各个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1.(1分)(xx秋•阳东县校级月考)某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则该生物配子染色体数目、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A.N和N B.2N和2N C.2N和N D.N和2N考点:受精作用;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解答:解:(1)配子(精子和卵细胞)都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它们所含染色体数目均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即N;(2)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其所含染色体数目为N+N=2N.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某生物的受精作用示意图,考查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的特点及结果,识记受精作用过程,能根据题中数据准确判断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12.(1分)(xx秋•淮南期末)基因工程能够定向改变生物的某些性状,目前已应用于医药卫生、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下列属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实例是()A.无子西瓜B.四倍体葡萄C.试管婴儿D.转基因抗虫棉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1、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1)抗虫转基因植物;(2)抗病转基因植物;(3)抗逆转基因植物;(4)转基因改良植物品质.总之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用于生产高产、稳产和具有优良品质的品种,能产生抗逆性品种.2、动物基因工程的应用:(1)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外源生长激素基因;(2)改善畜产品的品质;(3)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4)转基因动物作器官移植的供体;(5)基因工程药物,如人胰岛素、细胞因子、抗体、疫苗、生长激素、干扰素等.解答:解:A、无籽西瓜是多倍体育种的应用实例,A错误;B、四倍体葡萄也是多倍体育种的应用实例,B错误;。

2021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生物(选修)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生物(选修)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生物(选修)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气 D.氨基酸2.皮肤、肠黏膜组织发生炎症时,产生和释放的组织胺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大,血浆则渗入组织间隙而形成水肿。

组织胺对血管的调节方式为A.激素调节 B.体液调节 C.高级神经中枢调节 D.低级神经中枢调节3.为了解身体健康状况,甲、乙两人同时空腹做尿液检验。

所采尿样标号分别为1号和2号,经斐林试剂测定发现,1号试管混合液煮沸冷却后呈现砖红色,2号试管呈蓝色。

下列说法最为严谨的A.甲出现尿糖,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B.乙不可能是低血糖病患者C.甲健康异常,但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D.这种结果无法说明任何问题4.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就是指艾滋病B.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使人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C.HIV主要由DNA、RNA和蛋白质构成,但没有核糖体D.HIV在离开人体后能存活很长时间,危害极大5.生活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最可能因下列何种方式感染艾滋病A. 与病毒携带者握手B. 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严格消毒的餐具C. 住旅店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的而又未及时更换的被褥D. 洗牙或补牙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6.有一种疾病称为“重症肌无力”,病人的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作抗原而受到攻击,致使神经冲动传递低下,肌无力,其发病机理与哪种病最相似A. 系统性红斑狼疮B.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C. 过敏反应D. 感染引起的关节炎7.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三道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皮肤、黏膜和溶菌酶等杀菌物质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人体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等构成的D.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8.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表述不正确的是A.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B.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C.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D.淋巴细胞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9.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B.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C.所有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D.麻醉剂作用于大脑皮层,使痛觉中枢失去功能10.如图的神经纤维上有A、B、C、D四个点,且AB=BC=CD,现将一个电流计连接到神经纤维细胞膜表面:①AB,②BD,③AD之间,若在C处给一强刺激,其中电流计指针能够发生两次相反方向偏转的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11.下图表示正反馈和负反馈的过程及其不同点。

广西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广西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广西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唾液淀粉酶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3.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4.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5.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6.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A.Na+浓度B.渗透压C.K+浓度D.O2浓度7.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该图为膝跳反射示意图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8.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9.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10.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

广西靖西市第二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2

广西靖西市第二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2

广西靖西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1.下列各项中,与发生组织水肿无关的是( )A.毛细淋巴管堵塞B.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多C.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增多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3.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红蛋白②唾液淀粉酶③二氧化碳和氧气④Na+⑤血浆蛋白A.①③B.②③④⑤C.④⑤D.③④⑤4.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消化液5.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A.淋巴管内的液体B.输尿管内的液体C.汗腺导管内的液体D.消化管内的液体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炎患者往往会出现组织水肿的症状B.静脉注射的药物需经组织液才能进入肝细胞C.肌肉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D.内环境成分中含有胆固醇、呼吸酶、激素等7.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是,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8.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个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9.下列人和动物体内的生理活动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A.丙酮酸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 B.基因表达过程中的转录和翻译C.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D.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10.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 )A.脊髓、大脑、大脑 B.脑干、脊髓、大脑 C.大脑、脊髓、大脑 D.脊髓、脊髓、脑干11.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损伤,其他部分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A.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C.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12.处于静息状态的神经纤维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时,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是()A.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B.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C.一直保持正电位状态D.-直保持负电位状态13.S区和H区受损所表现的部分症状分别为()A.不能运动;没有感觉 B.不会讲话;看不懂文字C.听不懂别人的谈话;看不懂文字 D.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听不懂别人谈话14.下列关于人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B.专心答题时参与的主要高级中枢有W区和V区C.饮酒过量语无伦次与小脑功能有关 D.脑干与体温平衡的调控有关15.成年大白鼠的某腺体被摘除后出现了行动呆滞、精神萎靡、代谢耗氧量下降和产热量减少等现象。

广西百色市靖西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广西百色市靖西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广西百色市靖西市二中【最新】高一10月月考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除病毒外,所有生物都是由()构成A.细胞B.组织C.群落D.系统2.SARS病毒致人死亡主要是感染了()A.肝部细胞B.肺部细胞C.淋巴细胞D.红细胞3.人体发育的起点是()A.胎儿B.婴儿C.卵细胞D.受精卵4.细胞学说主要阐明()A.细胞的结构B.细胞的种类C.细胞的统一性D.细胞的多样性5.从生物圈到细胞,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A.细胞B.种群C.生态系统D.生物圈6.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生物圈7.某水库中,下列属于生命系统的种群层次的是()A.全部生物个体的总和B.全部动物个体的总和C.全部鱼类个体的总和D.全部鲫鱼个体的总和8.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A.酵母菌B.SARS病毒C.蓝藻D.大肠杆菌9.细菌、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主要依据是A.单细胞B.无核膜C.二分裂繁殖D.对抗生素敏感10.在将显微镜的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是:A.转动细准焦螺旋B.转动粗准焦螺旋C.转动转换器D.调节反光镜和光圈11.最先观察和记载植物细胞结构并为细胞命名的学者是()A.英国植物学家布朗B.英国自然科学家虎克C.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D.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12.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A.变形虫、水绵、香菇B.烟草、草履虫、链霉菌(放线菌)C.小麦、番茄、大豆D.酵母菌、灵芝、豌豆13.“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谁的名言()A.施莱登B.施旺C.达尔文D.魏尔肖14.下列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结构不同于其它三种的是()A.蓝藻B.大豆C.苔藓D.玉米15.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A.有无核物质B.有无细胞质C.有无核膜D.有无细胞膜16.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膜D.遗传物质17.下列哪类生物正常的生活细胞内没有染色体()A.黑藻B.伞藻C.蓝藻(蓝细菌)D.红藻(如:紫菜)18.在低倍镜下,如果一个细胞偏向视野的右前方,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心,应将玻片向哪个方向移动()A.左前方B.右前方C.左后D.右后方19.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C.除病毒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D.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20.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①蓝细菌②酵母菌③草履虫④发菜⑤小球藻⑥根霉菌⑦大肠杆菌A.①④⑦B.①②⑥C.①③④⑦D.①②⑥⑦21.“春天到了,公园里空气新鲜、草色清脆、绿柳垂帘,树枝上黄鹂欢唱,碧空中燕子起舞,粉红的桃花林(一个品种的桃花)灿烂如云”,根据此段文字,分别符合生态系统、种群、个体、器官的描述是()A.整个公园、一片桃花林、一只黄鹂、一株绿柳B.整个公园、一片桃花林、一只燕子、一朵桃花C.整个公园、所有青草、一只黄鹂、一朵桃花D.整个公园、所有桃花、一只燕子、一朵桃花22.下列细胞不属于真核细胞的是()A.洋葱表皮细胞B.人口腔上皮细胞C.蓝藻D.叶肉细胞23.下面关于多姿多彩的生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就是人工合成了生命B.培养皿里的大肠杆菌菌落属于种群层次C.发菜属于蓝细菌,细胞群体呈黑蓝色D.颤蓝细菌细胞内有色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24.下列选项中,哪一组生物结构最相似A.变形虫、水绵B.烟草、大肠杆菌C.豌豆、人D.小麦、大豆25.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离开细胞就没有神奇的生命乐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C.种群中显性基因的频率必将不断提高 D.种群通过地理隔离可能达到生殖隔离参考答案:C2. 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

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1)玉米秸秆预处理后,因该选用____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2)从以下哪些微生物中可以提取上述酶?________(多选)A.酿制果醋的醋酸菌B.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C.制作酸奶的乳酸菌D.生产味精的谷氨酸棒状杆菌E.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3)若从土壤中分离生产这种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培养基为______(按功能分),培养基中的碳源为___________ 。

(4)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_________,生产酒精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 。

参考答案:(1)纤维素(酶)(2)B、E(3)选择性培养基;纤维素(4)酵母菌;无氧(密封、密闭)3. 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统一。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目较多,核仁较小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较短,他们的寿命短与结构没有关系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有关D.与人体的其他细胞相比,卵细胞的体积较大,相对表面积也大,有利于物质交换。

参考答案:C4. 蛛丝的强度和柔韧度得益于蛛丝蛋白的特殊布局,使它产生了一个由坚硬的结晶区和非结晶区构成的混合区域。

有人试图通过破解蛛丝蛋白的结构从而推测出其相应的基因结构,以指导对蚕丝蛋白的修改,从而让蚕也吐出像蛛丝蛋白一样坚韧的丝。

广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双周考试题

广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双周考试题

广西贺州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双周考试题一.选择题(共 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 人类染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A +)既有显性突变(A )又有隐性突变(a ),突变均可导 致地中海贫血。

一对皆患地中海贫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这对夫妻可能( )。

A. 都是纯合子(体)B. 都是杂合子(体)C. 都不携带显性突变基因D. 都携带隐性突变基因2. 通过对胎儿或新生儿的体细胞组织切片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

A. 苯丙酮尿症携带者B. 21 三体综合征C. 猫叫综合征D.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3. 果蝇的性别及育性如下表所示。

用白眼雌果蝇(X r X r )和红眼雄果蝇(X R Y )进行杂交实验,发现每 2000 个子代个体中,总出现一个白眼雌蝇和一个红眼雄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

对这种例外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性染色体组成 性别及育性XX XXY ♀ 可育XY XYY ♂ 可育X ♂ 不育XXX Y YY胚胎期死亡 A .亲代红眼雄蝇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B .亲代白眼雌蝇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C .亲代红眼雄蝇产生配子时 X 与 Y 染色体不分离D .亲代白眼雌蝇产生配子时两个 X 染色体不分离4. 人类某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E 、e )控制,两个家系成员的性状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 III-1 基因型为 Ee 的概率为 3/5C. I-5 与I-6 至少有一个为携带者D. III-1 与III-2 生育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1/10 5.亚硝酸可使胞嘧啶(C )变成尿嘧啶(U )。

某 DNA 分子中的碱基对 G/C 中的 C 在亚硝酸的作用下转变成U ,转变后的碱基对经过两次正常复制后不可能出现的碱基对的是(只考虑该对碱基,且整个过程不发生其他变异)( )A .G/CB .A/TC .U/AD .C/U6. 如图是基因型为 A aBb 的某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 一个细胞示意图。

广西靖西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数学试题

广西靖西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数学试题

广西靖西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数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果输入3n =,那么执行如图中算法的结果是( ).A .输出3B .输出4C .输出5D .程序出错,输不出任何结果 2.甲校有3600名学生,乙校有5400名学生,丙校有1800名学生,为统计三校学生某方面的情况,计划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一个样本容量为90人的样本,则应在这三校分别抽取学生( )A .20人,30人,10人B .30人,30人,30人C .30人,45人,15人D .30人,50人,10人3.把1088化为五进制数是( )A .()5324B .()5323C .()5233D .()53324.已知一个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3,14,19,x ,23,27,28,31,中位数为22,则x 的值等于( ).A .21B .22C .20D .235.通过随机抽样用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总体容量越大,可能估计越精确B .样本容量大小与估计结果无关C .样本容量越大,可能估计越精确D .样本容量越小,可能估计越精确6.下面程序输出结果是( )A .1,1B .2,1C .1,2D .2,27.从观测所得的数据中取出m 个x 1,n 个x 2,p 个x 3组成一个样本,那么这个样本的平均数是( ).A .1233x x x ++B .123x x x m n p++++ C .1233mx nx px ++ D .123mx nx px m n p ++++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数据5,4,4,3,5,2的众数是4B .一组数据的标准差是这组数据的方差的平方C .数据2,3,4,5的标准差是数据4,6,8,10的标准差的一半D .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对应各组的频数9.已知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执行该程序后输出的结果是A .1-B .1C .2D .1210.按照程序框图(如图)执行,第3个输出的数是( )A .3B .4C .5D .611.已知n 次多项式f (x )=a n x n +a n -1x n -1+…+a 1x +a 0,用秦九韶算法求f (x 0)的值,需要进行的乘法运算、加法运算的次数依次是( ).A .n ,nB .2n ,nC .,nD .n +1,n +1 12.执行图中的程序,如果输出的结果是4,那么输入的只可能是( ).A .B .2C .±2或者-4D .2或者-4二、填空题13.960与1632的最大公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14.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分成若干组,在它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某一组相应的小长方形的面积为0.4,则该组的频数是__________.15.给出以下问题:①求面积为1的正三角形的周长;②求键盘所输入的三个数的算术平均数;③求键盘所输入的两个数的最小数;④求函数22,3(),3x x f x x x ⎧=⎨<⎩当自变量取x0时的函数值.其中不需要用条件语句来描述算法的问题有_________.三、双空题16.在一次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歌手打出的分数如下:9.4,8.4,9.4,9.9,9.6,9.4,9.7.现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四、解答题17.观察500名新生婴儿的体重,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求(1)新生婴儿体重在2700~3000(单位:克)的频率(2)体重在2700~3000(单位:克)的新生婴儿人数18.一个单位有职工160人,其中业务员120人,管理人员16人,后勤服务人员24人.为了了解职工的某种情况,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写出抽取样本的过程.19.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拔一人参加射箭比赛,为此需要对他们的射箭水平进行测试.现这两名学生在相同条件下各射箭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1)计算甲、乙两人射箭命中环数的平均数和标准差;(2)比较两个人的成绩,然后决定选择哪名学生参加射箭比赛.20.以下是收集到的新房屋销售价格y与房屋大小x的数据:(1)画出数据的散点图;(2)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求线性回归方程.以下是所用到的公式1221,()nii n i i i x y nx y b a y bx xn x ==-⋅==--∑∑21.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 (x )=7x 7+6x 6+5x 5+4x 4+3x 3+2x 2+x ,当x =3时的值. 22.分别利用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求455,390,546的最大公约数参考答案1.C【解析】【分析】输入3n =,然后按步骤运行即可.【详解】输入3n =,第二步,314n =+=,第三步,415n =+=,第四步,输出5.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顺序结构的基本特点,按照算法的每一步执行即可,属于基础题. 2.C【解析】试题分析:甲校、乙校、丙校的学生数比例为3600:5400:1800=2:3:1,抽取一个容量为90人的样本,应在这三校分别抽取学生90×26=30人,90×36=45人,90×16=15人考点:分层抽样方法3.B【解析】【分析】利用倒取余数法可得1088化为五进制数.【详解】因为885173,175323503÷=⋯÷=⋯÷=⋯所以用倒取余数法得32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十进制数和五进制数之间的转化,利用倒取余数法可解决此类问题. 4.A【解析】中位数2322212xx+=⇒=,故选A.5.C【解析】【分析】用样本频率估计总体分布的过程中,对于同一个总体,样本容量越大,则估计越准确,据此可以作出判断.【详解】∵用样本频率估计总体分布的过程中,估计的是否准确与总体的数量无关,只与样本容量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有关,∴样本容量越大,估计的越准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用样本估计总体,侧重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题.6.B【解析】【分析】根据A,B的初始值,然后依次计算即可.【详解】由题可知:A=1,B=2,所以T=1,A=2,B=1,所以输出A,B的值分别为2,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算法的计算,审清题意,属基础题.7.D【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求解即可.【详解】样本中共有m n p ++个数据, 它的平均数是123mx nx px m n p++++, 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计算,属于基础题.8.C【解析】【分析】由众数、标准差、方差的概念及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相关知识判断即可得解.【详解】解:对于选项A ,数据5,4,4,3,5,2的众数是4和5,即A 错误;对于选项B ,一组数据的标准差是这组数据的方差的平方根,即B 错误;对于选项C ,数据2,3,4,5为对应数据4,6,8,10的一半,则数据2,3,4,5的方差是数据4,6,8,10的方差的四分之一,数据2,3,4,5的标准差是数据4,6,8,10的标准差的一半,即C 正确;对于选项D ,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对应各组的频率,即D 错误, 即说法正确的是选项C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数据的标准差、方差、众数的概念及频率分布直方图,属基础题.9.A【解析】试题分析: 时,,时,,时,,发现 值是周期为3的数值计算,所以,此时的值就是当时的值,当时,就退出循环,所以输出的值是-1,故选A .考点:循环结构10.C【解析】【分析】根据程序框图,模拟计算即可求解.【详解】第一次执行程序,1,2,5?A S S ==≤,第二次执行程序,3,3,5?A S S ==≤,第三次执行程序,5,4,5?A S S ==≤,由以上可知,第3个输出的数为5,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程序框图,循环结构,条件分支结构,属于容易题.11.A【解析】试题分析:n 次多项式f (x )=a n x n +a n -1x n -1+…+a 1x +a 0改写成如下形式:这样把一个一元n 次多项式的求值问题转化为n 个一次式的算法,大大简化了计算过程.从上面式子可看出求的值只需n 次乘法和n 次加法即可. 考点:秦九韶算法.12.B【解析】试题分析:由程序可知,当0x <时,y x =,输出结果不可能为4,当0x ≥时,2y x ,由24x =得2x =或2x =-(舍),故选A .考点:算法程序.【解析】【分析】运用辗转相除法来求解即可.【详解】1632÷960=1余672,960÷672=1余288,672÷288=2余96,288÷96=3则最大公约数为96.故答案为:9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属于基础题.14.16【解析】根据频率直方图的含义,每组小矩形的面积就是该组数据在总体中出现的频率,所以该组频数为400.4=16⨯,故填16.15.①②【解析】【分析】根据条件语句适用于:不同前提条件下不同处理方式的问题,可依次对四个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具有不同前提条件下不同处理方式这一特征的问题,即可得到正确选项.【详解】①求面积为 1 的正三角形的周长用顺序结构即可,故不需要用条件语句描述;②求键盘所输入的三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用顺序结构即可解决问题,不需要用条件语句描述; ③求键盘所输入两个数的最小数,由于要作出判断,找出最小数,故本问题的解决要用到条件语句描述;④因为函数22,3(),3x x f x x x ⎧=⎨<⎩是一个分段函数,即自变量取不同值时,求对应的函数值时,需要代入相应的解析式,需要用条件语句描述.故答案为:①②.本题考查条件结构的判断,属于基础题.16.9.50.016【解析】【分析】利用平均数和方差的定义进行计算求解即可.【详解】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得分为9.4,9.4,9.6,9.4,9.7,所以平均值9.49.49.69.49.79.55x++++==,方差22222(9.49.5)(9.49.5)(9.69.5)(9.49.5)(9.79.5)0.0165D-+-+-+-+-==故答案为:9.5;0.016.【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属于基础题.17.(1)0.3;(2)150人.【解析】【分析】(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能求出新生婴儿体重在(2700,3000)内的频率;(2)根据频率即可计算体重在2700~3000(单位:克)的新生婴儿人数.【详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新生婴儿体重在(2700,3000)内的频率为0.001×300=0.3 ,(2)由(1)可预测500名新生婴儿中,体重在(2700,3000]的人数大概是500×0.3=15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应用,根据频率预测频数,属于容易题.18.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分层抽样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解:样本容量与职工总人数的比为20:1601:8=,∴业务员,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抽取的个数分别为120158,1628=,2438=, 即分别抽取15人,2人和3人.每一层抽取时,可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再将各层抽取的个体合在一起,就是要抽取的样本.【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层抽样的定义和应用,根据分层抽样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19.(1)的平均数为8,,乙的平均数为8,标准差为5;(2)乙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题中所给数据,则甲的平均数为, 乙的平均数为,甲的标准差为,乙的标准差为,故甲的平均数为8,,乙的平均数为8,; (2),且, 乙的成绩较为稳定, 故选择乙参加射箭比赛.考点:平均数与方差20.(1)作图见解析;(2)0.199 1.509y x =+【分析】(1)根据表中所给的五对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这五个点,即可得散点图; (2)根据表中所给的数据,求出x 、y ,再代入题目中所给的公式即可求出b 和a 的值,进而求出回归直线的方程.【详解】解:(1)散点图如下图.(2)5n =,51545i i x ==∑,5451095x ==,51116i i y ==∑,11623.25y ==, 22222128010511011513560952n i i x==++++=∑, 518018.41052211021.611524.813529.212952ii i x y ==⨯+⨯+⨯+⨯+⨯=∑,25129525451160.199560952545b ⨯-⨯==⨯-≈0.199,23.20.199109 1.509a =-⨯=, 所以,线性回归方程为0.199 1.509y 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性回归方程的求法与应用,考查了作散点图,属于基础题.21.21324【解析】【分析】解:f(x)=((((((7x+6)x+5)x+4)x+3)x+2)x+1)x当x=3时v0=6v1=7×3+6=27v2=27×3+5=86v3=86×3+4=262v4=262×3+3=789v5=789×3+2=2369v6=2369×3+1=7108v7=7108×3=2132422.13【解析】【分析】分别用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求455,390,546的最大公约数. 【详解】辗转相除法:455=390×1+65390=65×6∴390,455的最大公约数是65,546=455×1+91455=91×5故455,546的最大公约数为91又65,91的最大公约数为13三个数390,455,546的最大公约数是13;更相减损术:由于455不是偶数,把455和390以大数减小数,并相减,即455−390=65390−65=325,325-65=260195-65=130130-65=65∴390,455的最大公约数是65,由于455不是偶数,把455和546以大数减小数,并相减,即546-455=91455-91=364364-91=273273-91=182182-91=91所以455和546的最大公约数为91,又65,91的最大公约数为13,三个数390,455,546的最大公约数是13.【点睛】本题考查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属基础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靖西二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月考试卷高二生物一、选择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1.下列各项中,与发生组织水肿无关的是( )A.毛细淋巴管堵塞B.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多C.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增多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3.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红蛋白②唾液淀粉酶③二氧化碳和氧气④Na+⑤血浆蛋白A.①③B.②③④⑤C.④⑤D.③④⑤4.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消化液5.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A.淋巴管内的液体B.输尿管内的液体C.汗腺导管内的液体D.消化管内的液体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炎患者往往会出现组织水肿的症状B.静脉注射的药物需经组织液才能进入肝细胞C.肌肉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D.内环境成分中含有胆固醇、呼吸酶、激素等7.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是,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8.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个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9.下列人和动物体内的生理活动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A.丙酮酸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B.基因表达过程中的转录和翻译C.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D.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10.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A.脊髓、大脑、大脑B.脑干、脊髓、大脑C.大脑、脊髓、大脑D.脊髓、脊髓、脑干11.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损伤,其他部分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A.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C.既有感觉,又能运动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12.处于静息状态的神经纤维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时,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是()A.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B.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C.一直保持正电位状态D.-直保持负电位状态13.S区和H区受损所表现的部分症状分别为()A.不能运动;没有感觉B.不会讲话;看不懂文字C.听不懂别人的谈话;看不懂文字D.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听不懂别人谈话14.下列关于人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B.专心答题时参与的主要高级中枢有W区和V区C.饮酒过量语无伦次与小脑功能有关D.脑干与体温平衡的调控有关15.成年大白鼠的某腺体被摘除后出现了行动呆滞、精神萎靡、代谢耗氧量下降和产热量减少等现象。

被摘除的腺体最可能是( )A.肾上腺B.睾丸C.甲状腺D.胸腺16.人体的血糖水平受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调节,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水平。

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之一是促进()A.肝糖原的合成B.肝糖原的分解C.葡萄糖的储存 D.葡萄糖的氧化17.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激素是有机分子B.激素是信息分子C.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D.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18.胰高血糖素的主要作用是使血糖升高;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贮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降低。

这两种激素对调节糖代谢的关系是()A.协同作用B.拮抗作用C.反馈调节D.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19.人进入寒冷环境时,身体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A.皮肤血管收缩B.皮肤的血流量增加C.汗腺分泌活动减弱D.代谢活动增强20.一般来说,当人们感到口渴时,其体内的()A.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能力减弱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能力增强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能力减弱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能力增强21.与神经调节相比较,体液调节的特点是:()A.反应速度慢、作用范围较小、作用时间长B.反应速度快、作用范围较小、作用时间短C.反应速度快、作用范围较大、作用时间短D.反应速度慢、作用范围较大、作用时间长22.汶川大地震后,奋战在抗灾第一线的英雄们,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正确的是()A.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B.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C.胰高血糖素增多,抗利尿激素减少D.胰高血糖素减少,抗利尿激素增多23.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存在于()A.大脑皮层B.小脑皮层C.下丘脑D.脊髓24.输氧时,需在纯氧中混入5%的CO2以维持呼吸中枢兴奋,该调节方式属于()A.体液调节B.神经调节C.激素调节D.免疫调节25.对胰岛素作用的认识,正确的是()A.胰岛素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发生障碍B.胰岛素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发生障碍,但氧化分解正常C.胰岛素不足,糖元合成减少,细胞供能正常D.胰岛素不足,细胞供能正常,非糖物质转化而来的葡萄糖却增多26.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在反射弧上都是以电信号形式传导B.兴奋在反射弧中进行双向传导C.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是大脑皮层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27.一般不参与“植物人”生命活动调节的结构是()A.大脑皮层B.甲状腺C.脑干D.垂体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46分)28.如图为人体某组织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指出图中所指部位的液体名称:a表示_______________;b表示为组织间隙的_______________;c表示在毛细血管内的_______________;d表示在淋巴管内的_______________。

(2)以上b、c、d合称_______________,它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_______________.(3)从图中b进入c的细胞代谢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的手掌磨起的“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29.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f 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

(2)缩手反射时,兴奋不能由B 传到A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A 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B 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胞合成的神经递质,经过高尔基体加工,通过_______________运输到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识别。

(5)假设a 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 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 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 处,肌肉______________________;刺激b 处,肌肉_______________。

30.下图所示为高等动物体内的甲状腺活动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①表示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表示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表示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切除动物的甲状腺,血液中激素①和②的浓度会_____;如注射过量的激素③,则血液中激素①和②浓度会______,这种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 调节。

(3)另外垂体分泌的______________与③都能促进幼年动物的生长和发育,他们之间是_________关系。

高二生物10月月考参考答案1.C【解析】【分析】【详解】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增多时,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会从周围环境中吸水,从而使组织液中水分减少,其他情况都会导致组织液增多,C符合题意。

故选C。

2.D【解析】【分析】稳态调节机制的研究:最初,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后来,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了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后来人们发现,免疫系统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详解】由分析可知,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即D正确。

故选D。

3.D【解析】【分析】【详解】血红蛋白是位于红细胞内的蛋白质,属于细胞内液,不属于细胞外液的内容;唾液淀粉酶在消化道中,也不是内环境成分;溶解在细胞外液中的物质如二氧化碳和氧气、Na+、血浆蛋白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综上分析,D正确。

故选D。

4.B【解析】【分析】细胞外液就是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体内绝大多数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组织液,而血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血浆,淋巴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淋巴。

【详解】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B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内容是人体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5.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成分的有关知识。

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的物质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凡是细胞的结构物质或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凡是与外界相通的腔性器官内的液体不属于体液,其内的液体也不属于内环境。

【详解】淋巴管内的液体是淋巴液,淋巴属于内环境,A正确;输尿管、汗腺导管、消化管内的液体都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C、D错误。

故选A。

【点睛】学生容易将消化道、生殖道、呼吸道及输尿管等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内液体也认为是细胞外液,属于内环境。

6.D【解析】【分析】1、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

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