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

合集下载

刑法、宪法、行政法、民法练习题

刑法、宪法、行政法、民法练习题

刑法、宪法、行政法、民法练习题一第五部分刑法、宪法、行政法、民法练习题试题1: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C )。

A: 一般主体B: 国家工作人员C: 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D: 国家机关试题2:我国刑法对于未遂犯的处罚原则是(C )。

A: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试题3:王某见自己的女友遭两个流氓调戏,前去制止,而反遭流氓攻击、立即进行反击。

此时,便衣民警李某赶到,未及表明自己的身份即迅速抓住王某以制止殴斗。

王某视李某为流氓团伙,随即拔刀将李某刺成重伤。

王某的行为属于(D )。

A: 故意伤害B: 过失伤害C: 正当防卫D: 假想的防卫,应按意外事件处理试题4: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B )年。

A: 五B: 十C: 十五D: 二十试题5:《刑事诉讼法》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B )。

A: 5日B: 10日C: 15日D: 20日试题6: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故意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应判处(C)。

A: 徇私舞弊罪B: 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罪C: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D: 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罪试题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违背法律授权的宗旨,超越职权范围或者违反职权行使的程序,从而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应判处:(B)。

A: 玩忽职守罪B: 滥用职权罪C: 拘私枉法罪D: 徇私舞弊罪试题8:个人或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应判为(B )。

A: 行贿罪B: 向单位行贿罪C: 介绍贿赂罪D: 以上答案都不对试题9: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交国家的罚没财物或者其他国有资产,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应判为(D)。

中国法律知识大全

中国法律知识大全

中国法律知识大全第一篇:中国法律知识大全中国法律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使主权所制定的法律规范。

其立法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法律体系主要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社会法等数个部分。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下中国法律知识大全:1.宪法宪法是国家最高的法律,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家工作制度等多个方面。

宪法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任何法律、法规、行政决定、司法解释和经济合同都要遵守宪法。

2.行政法行政法主要指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生活实行管理、指导、监督所使用的法律规范。

它主要包括行政机关的组织、职权、行政行为、行政程序等。

还有对个人或组织的行政处罚等。

行政法具有强制执行力。

3.刑法刑法主要是规定犯罪行为以及对犯罪行为的惩罚和教育措施。

刑法分类比较明显,分为侵犯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及公共秩序罪等。

刑法的执行要求审判程序合法合理,并兼顾被控方和控方的权益。

4.民法民法主要是规定民事关系的形成、变更、消灭以及保护等问题。

它主要包括关于民事主体、民事行为、民事法律关系、民事诉讼等多个方面。

在民事关系中,要遵循自愿、公正、平等两个原则。

5.经济法经济法主要是规定经济活动事项的法律规范。

它主要包括寻租制度、产权制度、契约制度、特别贸易法以及商业法等。

经济法的制定,主要是为了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维护公正竞争、促进市场监管和保护经济活动的安全。

6.社会法社会法是规定社会关系、社会秩序、社会生活的法律规定。

它主要包括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社会福利法、婚姻法、家庭法等多个方面。

而现今社会法实施的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和私人权利,维护社会正义,保障发展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以上就是中国法律知识大全的介绍,每个方面都涉及了整个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在生活中要更好地遵守法律,尊重法律,才能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法治理念。

第二篇:中国法律制度知识中国法律制度,是指国家立法、法律讯息查询、司法以及保障人权的法律体系。

中国现行法律大全

中国现行法律大全

中国现行法律大全目前,中国现行法律体系非常庞大且复杂,由多个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覆盖了各个领域,包括宪法、刑法、民法、劳动法、行政法等等。

本文将以一种整洁美观的方式,对中国现行法律大全进行简要介绍。

中国现行法律大全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国际条约和其他法律文件。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权利和责任,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它是其他法律法规的根基和依据。

一、刑法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法律。

刑法规定了各类犯罪行为及其刑事责任,包括盗窃、抢劫、故意伤害、贩毒等。

刑法还规定了刑罚的种类和适用原则,以确保刑事司法的公正和合理。

二、民法是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包括婚姻家庭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

民法规定了个人和组织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比如,婚姻家庭法规定了婚姻的设立、维持和解除的条件和程序,保护了妇女和儿童的权益。

三、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

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包括劳动合同、工资、工时、休假等方面的规定。

劳动法还保护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劳动安全,确保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实现。

四、行政法是规范政府行为和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法律。

行政法规定了政府的组织架构、职权范围和程序,保障公民的行政救济权利。

此外,行政法还规定了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审查和监督,防止滥用职权和腐败行为。

除此之外,中国现行法律大全还包括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国际条约和其他法律文件。

地方性法规是各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法律规定,司法解释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解释法律的规范性文件,国际条约是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签订的条约和协议,其他法律文件包括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

总之,中国现行法律大全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由多个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构成。

这些法律法规涵盖了各个领域,保证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了解和遵守这些法律法规是每个人的责任,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基础。

中国所有法律法规大全

中国所有法律法规大全

中国所有法律法规大全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法规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转和人们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法律法规逐渐完善和更新,为了更好地推动法治建设,以下是中国所有法律法规的大全:一、宪法篇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刑法篇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三、民法篇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四、行政法篇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五、经济法篇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六、知识产权法篇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七、环境保护法篇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八、劳动法篇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资支付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九、教育法篇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十、交通管理法篇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十一、国家安全法篇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秘密法以上仅为部分法律法规的概况,中国法律法规众多且复杂,每一部法律都涉及特定领域和方面。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法律法规,建议大家在实际操作中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或者法律机构的意见。

总结:本文介绍了中国所有法律法规的大全,涵盖了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教育法、交通管理法以及国家安全法等领域。

法律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常识大全

法律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常识大全

法律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常识大全法律,作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关键性制度,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了解法律常识,对于我们保护自身权益、遵守规则和参与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一些常见的法律宪法、民法、刑法和行政法方面的知识,旨在帮助大家对法律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法律宪法法律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机构的组织结构和职权,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是国家治理的基础。

例如,在宪法中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分权制衡、宪法监护等原则。

二、民法民法是规范人们日常生活中民事关系的法律规则集合。

它涉及个人和个人、个人和组织之间的权益关系。

这些权益包括财产权、人格权、合同权、继承权等。

当我们购买商品、签订合同、继承财产时,都需要遵守相应的民法规定。

三、刑法刑法规定了各种违法行为和对应的刑罚。

它目的在于保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如果一个人犯下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刑法中规定了不同犯罪行为的类型、刑罚的程度以及刑罚的执行方式。

四、行政法行政法规定了政府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职权范围和行政行为的规则。

政府行政机关根据行政法规定的规则制定政策、发布命令、处理行政案件。

行政法旨在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公民权益。

以上是对法律宪法、民法、刑法和行政法的简要介绍。

但要真正掌握法律常识,还需深入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同时,有必要了解自己的权益,合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结起来,法律宪法、民法、刑法和行政法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规则。

了解法律常识,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我们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参与社会生活,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法律法规有哪些

法律法规有哪些

法律法规有哪些一、引言法律法规是规范社会行为的法律准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以及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法律法规,以便读者对法律体系有所了解。

二、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公民权利和职责以及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

宪法确保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人身自由和财产权利。

三、刑法刑法是国家对犯罪行为进行惩罚的基本法律。

刑法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的种类、构成要素以及相应的刑罚。

刑法的目的是保护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安全,并通过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来起到威慑作用。

四、民法民法是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体系。

民法规定了个人和组织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财产权、家庭关系、合同法等。

民法的目的是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五、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行政行为的法律体系。

行政法规定了国家机关和行政机关的组织、职权和程序,以及公民与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

行政法的目的是保证行政机关的合法行使权力,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六、劳动法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体系。

劳动法规定了雇佣关系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劳动保护等。

劳动法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平衡和稳定。

七、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是保护知识创造者权益的法律体系。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

知识产权法规定了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和申请程序,以及侵权行为的惩罚措施。

八、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法律体系。

环境保护法规定了对污染行为的限制和处罚,以及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的措施。

环境保护法的目的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九、国际法国际法是国家之间的法律体系。

国际法规定了国家的主权、领土和国际关系等。

国际法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和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发展,规范国家行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十、总结本文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法律法规,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环境保护法和国际法。

法律(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常识大全

法律(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常识大全

宪法一、宪法概述(一)宪法的本质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所谓政治力量对比包括:1.阶级力量的强弱对比关系;2.阶级力量强弱悬殊程度的对比关系。

(二)宪法的特征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有着最为严格的修改程序,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规定着国家的最根本、最重要问题;2.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系统全面地规定着公民的基本权利;3.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从法律的角度将民主成果定型下来。

(三)宪法的历史发展1.世界宪法的历史发展脉络(1)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定宪法性文件并实行宪政的国家,1689年的《权利法案》和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宪政体制,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也是英国宪法的组成部分。

(2)美国是世界上制定第一部成文宪法的国家,其1789年宪法在内容上确立了“三权分立与制衡”的政治体制,在形式上表现为统一的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3)法国1789年通过《人权宣言》,宣告了“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著名原则,后根据该文件,制定出1791年宪法,这是欧洲大陆的第一部成文宪法。

2.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脉络(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起临时宪法的作用;(2)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3)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该宪法颁布以来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进行过四次修订,分别作出重要变动。

二、国家基本制度(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1.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2.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色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爱国统一战线;4.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二)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法律的分类及其作用

法律的分类及其作用

法律的分类及其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工具。

它们根据其不同的性质和目的,可以被分类为几个不同的类型。

本文将探讨法律的分类及其作用。

第一类法律是刑法。

刑法是指一系列规定犯罪行为和处罚措施的法律。

其目的是维护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

刑法可以根据犯罪的性质和危害程度来分类。

例如,谋杀、抢劫和偷窃等严重犯罪属于重罪,而恶意破坏他人财产和违反交通法规等较轻的犯罪则属于轻罪。

刑法的作用是通过对犯罪分子的处罚,来警示和约束其他人,以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

第二类法律是民法。

民法是指调整民事关系和维护公民权益的法律。

它规定了人们在财产、婚姻、继承和合同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民法可以根据其不同的领域来分类,包括物权法、婚姻家庭法、合同法等。

民法的作用是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人们在交易、婚姻和继承等方面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

第三类法律是行政法。

行政法是指规范行政机关行为和维护公共利益的法律。

它规定了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权力和责任,并规定了公民对行政机关行为的救济途径。

行政法的目的是保护公民权益,确保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遵守法律、公正无私。

第四类法律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国家组织结构、权力分配和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它是最高法律,其他法律都必须与宪法保持一致。

宪法的作用是确保政府的合法性、权力的合法行使,并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最后,还有国际法。

国际法是指调整国家之间关系和国际组织行为的法律。

它通过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来规范国际行为。

国际法的作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并规范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

总结起来,法律根据其性质和目的可分为刑法、民法、行政法、宪法和国际法。

这些不同的法律有着不同的作用,但共同的目标都是维护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

通过合理的分类和有效的实施,法律为社会提供了一套有序、公正和稳定的规则,为人们的生活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法考科目备考顺序

法考科目备考顺序

法考科目备考顺序法考是对法律专业人士的一项重要考试,备考顺序的合理性对备考效果和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合理的法考科目备考顺序,并针对各科目特点提出相应的备考策略。

一、法考科目概述我国法考主要包括以下科目:刑法、民法、行政法、宪法、商法、经济法、诉讼法、国际法等。

这些科目既有理论性较强的,如宪法、民法;也有实践性较强的,如刑法、诉讼法。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根据各科目的特点和难易程度制定合适的备考策略。

二、备考顺序建议1.先易后难:按照学科体系,从基础理论开始,逐步深入。

例如,可以从民法、刑法入手,再到行政法、宪法等。

2.先熟悉后陌生:优先备考自己较为熟悉的科目,再逐步拓展至其他领域。

例如,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刑法、民法等基础课程相对熟悉,可以优先备考。

3.先重点后一般:针对各科目的重点内容进行优先学习,然后再全面梳理。

例如,可以把诉讼法、经济法等实践性较强的科目放在后面学习。

三、各科目特点及备考策略1.刑法:刑法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需要对基本概念、原则和具体规定有深入了解。

备考策略:重视基础知识,强化案例分析,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民法:民法内容丰富,体系严密,对理解力和记忆力要求较高。

备考策略:梳理体系,分模块学习,强化对比记忆,多做练习题。

3.行政法:行政法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备考策略:关注时事热点,了解政策法规,掌握行政程序和权限划分。

4.宪法:宪法是法学基础,内容较为抽象。

备考策略:从基本原理入手,结合案例和实际,加深对宪法的理解。

5.商法、经济法:商法、经济法内容较为专业,侧重实践操作。

备考策略:立足实际案例,理解相关法律法规,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6.诉讼法:诉讼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需要掌握诉讼程序和法律适用。

备考策略:熟悉诉讼流程,掌握法律规定,强化实践能力。

7.国际法:国际法涉及国际关系、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强综合性。

公基法学的内容

公基法学的内容

公基法学的内容
公基法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法律基础知识: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经济法、劳动法等法律,涵盖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2、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物质和意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实践和认识、真理等。

3、毛泽东思想概述: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等。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5、经济: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等。

6、管理:包括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7、公文:包括公文的定义、作用、格式、语言等。

8、人文历史:包括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事件、文化传统等。

我国基本法律制度

我国基本法律制度

我国基本法律制度我国基本法律制度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国后制定和实施的一整套法律体系,以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秩序和公共利益。

这个法律制度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宪法、刑法、民法以及行政法等方面分析我国基本法律制度的重要性和特点,以及其对国家和人民的意义。

一、宪法的作用宪法作为我国的最高法律和国家的根本法,具有决定性的地位和重要的功能。

它为国家的发展和治理提供了基本的法律原则和制度安排。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组织结构、行政机构、公民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宪法对于保护公民的基本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刑法的意义刑法是一国社会治安和法律秩序的重要保障之一。

我国的刑法体系包括了刑事犯罪的构成、刑事责任和刑罚等内容。

刑法对于保护社会的秩序,维护个人财产和人身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规范行为,刑法可以有效地遏制犯罪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和正常的社会秩序。

三、民法的重要性民法是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

我国的民法包括了人格权、财产权、合同权等相关内容。

民法对于维护公民的个人权利和财产权益,促进经济交流和社会交往具有重要的作用。

民法使社会中各方面的行为可以依法进行,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法律框架和有力保障。

四、行政法的功能行政法是调整行政行为和行政机关活动的法律体系。

通过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行政法有效地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

行政法保证了政府的公正高效的工作,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推动了国家治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总结起来,我国的基本法律制度是我国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石。

它通过不同领域的法律规定和制度安排,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益,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在法制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和挑战。

只有通过健全的法律制度,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稳定的社会。

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

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

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是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四个主要分支。

在这四个分支中,宪法是最高法律,其他三个分支的法律都需要遵守宪法的基本规定。

本文将从法律的层次、法律的作用、法律的基础内容等方面来探讨这四个法律分支。

一、法律的层次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在法律层次上,有明确的高低之分。

宪法是最高的法律,是治国安邦的根本法。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国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职权和工作方式等。

宪法是自己的法律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其他法律的制定、修改、废止都必须遵循宪法的规定。

刑法属于基本法,是过渡于宪法和民法之间的一种特殊法律。

它规定了国家对罪犯所采取的预防和惩罚措施,处罚犯罪行为以保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维护社会公正等重要职能。

刑法能够保证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等方面的稳定,是无条件的必要的保障。

民法是全球国家法律规范的基石,它是宪法和刑法之后的第三个重要法律领域。

民法法规定了民间关系、财产、人身、合同、继承等一系列人民基本生活领域的经济和商业生活的规律,以及与个人、集体、国家相关的家庭、婚姻、葬礼、教育、财政等生活问题。

它能够达到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美满、政治安全等各种目标的作用。

行政法是对行政机关和行政行为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体系。

行政法涉及到国家机关的权力行使、市场经济活动、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监督等政府职能和社会生活各方面。

行政法的作用是保障和维护公共利益,促进政府治理的合理、公正、有效。

法律层次的明确定义了这些基本法律对于国家法律体系的主导作用和法律规则的优先级。

二、法律的作用1. 宪法的作用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根本法,它具有指导意义和约束作用。

一方面,它为整个法律体系指明了方向和目标,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另一方面,它对政府行政机关和公民的活动进行了制约。

凡是与宪法规定不符合的行为和举动,都是违法的。

因此,宪法是国家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基准和保障。

中国法律大全

中国法律大全

中国法律大全中国法律体系是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历经多年修订和完善的各类法律法规的总称。

作为世界上最庞大的法律体系之一,中国法律大全包括了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多个领域的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等配套文件。

本文将为您简要介绍中国法律大全的主要内容。

宪法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律,也是所有法律法规的最高准则。

中国宪法于1982年颁布,包括了前言、12个章节和4个附则。

宪法确立了中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各级政府的职责和权力范围,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权益起着重要的作用。

刑法刑法是规定国家对犯罪行为进行惩罚的法律。

中国刑法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为宗旨,规定了各类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刑罚和量刑标准,以及法律责任和刑事程序等相关内容。

刑法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打击犯罪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民法民法是调整市民间私人法律关系的法律。

中国民法包括了物权法、合同法、人格权法等多个分册,分别规定了财产权益、合同关系、婚姻家庭关系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民法旨在维护市民的合法权益,保护市民的人格尊严和社会交往秩序,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法治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行政法行政法是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

中国行政法包括了行政机关组织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等多个法律法规。

行政法旨在规范和保障行政权力的合法行使,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防止滥用行政权力和不当干预。

行政法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起着重要作用。

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除了以上主要的法律法规,中国法律大全还包括了司法解释和各个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等。

司法解释是由最高法院等司法机关发布的对法律的具体解释和适用方法,对于保证法律的一致性和执行具有重要意义。

部门规章是由各个政府部门制定,用于具体规范各个领域的行为和管理,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法律大全是由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多个领域的法律法规组成,涵盖了各个方面的法律规范。

法律种类

法律种类

我国法律分为九大法系,分别是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法、经济法、诉讼法。

国家法律法规共1109部,其分部情况如下:宪法及宪法性法律:28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3条;刑法类:8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 423条;民法类:25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263条;行政类:59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193条;经济法类:84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663条;财务税收法规:56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773条;医疗医药卫生法规:59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683条;道路交通法规:21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133条;海洋法规:41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53条;房地产及建筑法规:104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593条;劳动法类:46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443条;公务员相关法规:18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123条;反腐倡廉(党内):2部;知识产权:22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73条;个人所得税相关法规:15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60条;环保类:60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65条;新闻出版:19部;司法诉讼程序类:31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22条;劳动教养法规规章:6部;文物保护法规:8部;广播电视政策法规:29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13条;烟草法规:15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11条;宗教法规:6部;工商行政管理:116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159条;信息化类:29部,涉及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17条;其它类:52部,涉及其它类司法解释:3条;非典专题法规文件:134部;禽流感专题:16部。

法学七大类

法学七大类

法学七大类
法学是一门研究法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法学可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其中较为常见的分类方式有基础理论类、宪法与行政法类、刑法类、民法类、商法类、经济法类和国际法类等七大类。

一、基础理论类
基础理论类法学主要研究法学的原理、原则、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为其他法学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这一类学科主要包括法理学、法律哲学、法律社会学等。

二、宪法与行政法类
宪法与行政法类法学主要研究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以及行政机关的行为,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

这一类学科主要包括宪法学、行政法学、法律文书学等。

三、刑法类
刑法类法学主要研究犯罪和刑事责任的问题,为打击犯罪和制裁罪犯提供法律依据。

这一类学科主要包括刑法学、犯罪学等。

四、民法类
民法类法学主要研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权利和义务,为保障个人和社会的基本权益提供法律保障。

这一类学科主要包括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等。

五、商法类
商法类法学主要研究商事活动中的法律问题,为商业活动提供法
律规范和支持。

这一类学科主要包括商法学、公司法学等。

六、经济法类
经济法类法学主要研究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问题,为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这一类学科主要包括经济法学、劳动法学等。

七、国际法类
国际法类法学主要研究国际间的法律关系和法律问题,为国际和平与合作提供法律基础。

这一类学科主要包括国际公法学、国际私法学等。

常用法律法规

常用法律法规

常用法律法规常用法律法规指的是我国常见的法律法规,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劳动法等各个领域的法律法规。

下面将对其中一些常见的法律法规作简单介绍。

首先,宪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明确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制度和人民权利的保障等。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和自由权利。

其次,刑法是规定了国家对犯罪行为的惩罚和预防的法律法规。

刑法明确了各类犯罪的构成要件和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公共利益。

再次,民法是我国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法规,包括婚姻家庭法、继承法、合同法等。

民法规定了人民在财产关系、人身关系和婚姻家庭关系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人民的合法权益。

此外,行政法是规范和调整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包括行政组织法、行政诉讼法等。

行政法规定了政府机关的组织和职责,保证了政府的决策和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包括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

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保护了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和社会保障权益。

在司法领域,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是两个常见的法律法规。

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案件的受理、审理和执行程序,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益。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刑事案件的受理、审理和执行程序,保障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此外,涉及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主要有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保护了创造者和创新者的知识产权,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以上只是对一些常用法律法规的简单介绍,实际上还有很多领域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都在不同程度上保护了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公平正义。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意识,做到守法守纪,共同建设和谐法治社会。

中国的法律有哪些分类法律种类及名称

中国的法律有哪些分类法律种类及名称

中国的法律有哪些分类法律种类及名称中国的法律有哪些分类理论上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重要的有按部门来划分,分为七大部门法,如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社会和环境保护法。

中国所有法律分类中国法律共分为七大类: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类包括: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1954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的若干规定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沿海港口城市设立海事法院的决定1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14.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1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授予军队离休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荣誉章的规定》的决定(附:关于授予军队离休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荣誉章的规定)16.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17.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1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附件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附件三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全国性法律)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1990年)21.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22.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24.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25.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26.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附件二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附件三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全国性法律)2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8.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29.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30.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31.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32.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33.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34.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35.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驻军法36.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37.反分裂国家法38.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中央银行财产司法强制措施豁免法39.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民法商法类包括: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7.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1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1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1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6.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17.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18.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19.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2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22.中华人民共......余下全文>>中国法律有哪些种类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我国法律的主要形式有:1、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我国最主要的法律渊源。

法律的分类刑法民法行政法等的基本概念

法律的分类刑法民法行政法等的基本概念

法律的分类刑法民法行政法等的基本概念法律的分类及刑法、民法、行政法等的基本概念一、引言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它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规范社会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我们需要了解法律的分类及其基本概念。

本文将针对法律的分类进行探讨,并重点介绍刑法、民法和行政法这三个主要法律领域的基本概念。

二、法律的分类法律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照法律的形式分类法律可以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等几个层次。

宪法是国家最高法律,具有最高权威性和约束力。

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规。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对行政管理具有约束力的规章,司法解释则是司法机关对法律具体适用问题的解释。

2.按照法律的对象分类法律可以分为刑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劳动法、环境法等不同领域的法律。

每个法律领域都有其相应的规范对象和专门的法律规定。

3.按照法律的功能分类法律可以分为国家法和国际法两大类。

国家法是指一个国家内部所适用的法律体系,而国际法是指各个国家之间的法律规范和国际组织所制定的法律准则。

三、刑法的基本概念刑法是国家制定的规范个人和社会行为,以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法律领域。

刑法主要包括犯罪与刑罚、刑事责任、犯罪构成要件等基本概念。

1.犯罪与刑罚犯罪是指侵犯他人权益、触犯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刑罚则是对犯罪分子进行惩罚的一种手段,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2.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指犯罪分子因犯罪行为而承担的法律后果。

根据刑法的规定,犯罪分子要对其犯罪行为负有刑事责任,并接受相应的刑罚或其他法律制裁。

3.犯罪构成要件犯罪构成要件是指构成某一犯罪行为所必须具备的各项条件。

比如,在刑法中,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非法侵入、占有他人财物和明知故意等。

四、民法的基本概念民法是国家制定的以调整市民间关系为目的的法律体系。

民法主要包括人身权、财产权、合同法、侵权责任等基本概念。

法律法规分类

法律法规分类

法律法规分类法律法规对社会的规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法律法规,人们常根据法律法规的内容、性质和适用范围等特点对其进行分类。

本文将就法律法规的分类进行探讨,以加深对法律法规的了解。

一、宪法宪法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法律,也是最高法律。

它规定了国家政治制度、社会经济体制、公民权利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和程序,通常通过宪法法院进行解释和修订。

宪法对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公民的行为都有约束力。

二、刑法刑法是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法律体系。

它主要规定了人们违反法律规定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和刑罚,以及对刑罚执行和刑罚改革的监督和管理。

刑法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社会秩序和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公正。

刑法的内容包括各种犯罪的构成要件、刑罚的适用原则、刑罚执行的程序等。

三、民法民法是规范个人和组织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

它主要规定了个人和组织的财产权、人身权、婚姻家庭关系、人事权利等方面的规范。

民法的目的是保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民法的内容包括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继承法、婚姻法等。

四、行政法行政法是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体系。

它主要规定了政府机关的组织结构、职权范围、行政程序以及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行政法的目的是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政府权力的合法性和管理效率。

行政法的内容包括行政组织法、行政程序法、行政诉讼法等。

五、经济法经济法是规范国家经济活动的法律体系。

它主要规定了国家对经济组织和个人的经营行为进行约束和管理的法律制度。

经济法的目的是保障市场经济秩序的公平和有序发展,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经济法的内容包括公司法、商法、劳动法等。

六、环境法环境法是规范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法律体系。

它主要规定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环境污染的防治、生态平衡的维护等方面的法律制度。

环境法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宪法概述(我国宪法日12月4日)宪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其他任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依据,不得与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相抵触,否则就是无效的。

)的国家根本法(体现在内容最根本最重要、法律效力最高、制定和修改程序最严谨(宪法的制定需要三分之二的人大代表通过,而一般法律只要过半数通过即可))。

他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而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宪法中规定了六大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宗教信仰自由权、人身自由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权利),集中体现各种政治力量(集中体现各种阶级力量的对比✘)对比关系。

宪法宣誓制度(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宣誓)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誓词共70字:“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为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决定任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等,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宪法宣誓。

宣誓仪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组织。

三、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或者决定任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个别副主任委员、委员,国务院部长、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宪法宣誓;宣誓仪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组织。

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副秘书长,全国人民大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等,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宪法宣誓。

宣誓仪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组织。

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或者决定任命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厅长、审判员和军事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监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和军事检察院检察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全权代表,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宪法宣誓。

宣誓仪式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外交部分别组织。

六、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进行宪法宣誓。

宣誓仪式由任命机关组织。

七、宣誓仪式根据情况,可以采取单独宣誓或者集体宣誓的形式。

单独宣誓时,宣誓人应当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诵读誓词。

集体宣誓时,由一人领誓,领誓人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领颂誓词:其他宣誓人整齐排列,右手举拳,跟诵誓词。

八、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宪法宣誓。

宣誓的具体组织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参照本决定制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九、本决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实行。

宪法的特征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体现在宪法的内容、法律效力、制定修改程序(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大代表提议修改宪法,再经过三分之二的人大代表通过时才可以修改宪法)2、宪法是公民权利保障书。

宪法就是写着公民权利的一张纸——列宁3、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四个第一”宪法1、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1787美国宪法2、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法国1791年宪法3、世界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918苏俄宪法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宪法:1954宪法补:1215英国《自由大宪章》是世界上第一部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性文件。

口诀:87美国反,91法国看,苏俄在扯淡,54跟着苏俄转宪法的基本原则1、人民主权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原则)2、基本人权原则(保障公民权利原则)(最基本的人权是生存权和发展权)20043、法治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19994、权力制约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相互监督相关制约)口诀:主人法制宪法第29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人民和公民的区别:公民: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的公民,公民是一个法律的概念,是一个个体概念。

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是一个集合概念,(张三是中国的公民也是一个人民✘公民是一个个体的概念而人民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宪法的渊源1、宪法典(我国现行的宪法是1982年的宪法典)2、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法律相当于宪法但是还没有上升为宪法)3、宪法惯例(在法律实施的过程中的惯例,有可能上升为宪法)4、宪法判例(判例法又称为不成文法只存在于英美等国家,在我国叫成文法或叫制定法。

在我国不存在判例法)5、国际条约(国与国之间签订的条约)宪法典的结构序言:包括制宪宗旨、目的和指导思想、国家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正文:1国家和社会生活诸方面基本原则。

2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与国家机构。

3国旗、国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田汉作词聂耳谱曲)和首都。

附则:对特定事项需特殊规定而作的附加条款。

具有特定性和临时性(我国宪法无附则)宪法与宪政的关系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则是宪法的实践1、宪法的实施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2、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3、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是宪政的集中表现核心价值:限制国家权力(规模/职能/行为方式)保障公民权利。

新中国宪法的历史新中国先后颁布了一个宪法性文件和四部宪法,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的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我国现行)。

四次宪法修正案:1988年修正案、1993年修正案、1999年修正案、2004年修正案。

1988年:基本经济制度:1私营经济的补充:保合法权益,国家引导、监督、管理;2土地使用权转让(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1993年:基本政治制度:1正处初级、中国特色、改革开放2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基本经济制度:1国营改国有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集体独立,民主管理其他:县三改五(县级人大代表任期三年改为五年)1999年:基本政治制度:1长期初级,沿着建设有特色道路,小平理论2法治国家基本经济制度: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劳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统分结合3个私重要,保合法权益,国家引导、监督、管理。

其他:反革命罪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罪2004年:基本政治制度:1沿着特色,三个代表2政治文明3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基本经济制度:1土地征收征用并补偿(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可以对私有土地进行征收征用并给予补偿)2非公有制经济保合法权益,国家鼓励、支持、引导、依法监督管理。

其他:1保护合法私有财权,征收征用并补偿2社保制度3人权4特区人大代表5戒严改为紧急状态6主席国事活动7乡三改五8增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由代国歌改为国歌)宪法修正案口诀:1988年:私营土地可转让1993年:初级特色市场立,五县联产政协制1999年:法治邓论分配多,私营统分反革命2004年:三个代表乡里变,社保人权土地偿例题:依据《宪法》规定,关于公民权利和自由的表述,正确的是()A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B休息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C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未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D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答案dA服兵役只是义务b休息权不是全体公民所有,休息权、带薪休假权只是劳动者才有c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国家制度国体(国家性质)即人民民主专政: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境内外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和犯罪分子实行专政。

区别:人民和公民十六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协制度政协的性质: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形式,而不是国家机构(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在野党✘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议政党)政体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全体人民✘全体公民✘不能随便加减字)3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权力机关;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选举制度选举法的原则:1普遍性原则:享有选举权的基本条件:中国公民;年满十八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2平等原则:每个选民只能在一个地方有一个投票权。

不承认任何选民因民族、职业、财产状况、家庭出身、居住情况的不同享有特权。

更加着眼于实质上的平等实行同票同权原则,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3直接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间接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选出。

(代表选代表)直接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出。

(选民选代表)4秘密投票原则无记名投票同意、不同意、弃权、另选他人,不能亲自书写的可以委托他人代写。

口诀:普遍平等与秘密,公民十八有权利,直选间选县为界,城乡同票一比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治机关:自治区(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内蒙古)——自治州——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不包括常委会)——政府民族乡(民族乡不是自治地方,自治地方的法院、检察院不是自治机关)例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正确的是()A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统一领导与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结合B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C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答案:acd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1民族立法权(自治区的人大发现国家的法律不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时人大可以拟定适合民族发展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对我国法进行一个变通性的规定)(民族自治区的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需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需要报省自治区的常委会批准后生效)2变通执行权3财政经济自主权(自治区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可由自主机关自主地安排使用)4文化、语言文字自主权(允许运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诉讼)5组织公安部队权(为了维护当地的治安组建的公安部队必须要经国务院批准才可组建)6少数民族干部具有任用优先权特别行政区制度(香港澳门)全国人大: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制定并修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专属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的解释权;特区立法的备案审查权(特区立法会制定的法律立即生效并只需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批准✘),常委会认为有问题,可以发回,但不能撤销,自发挥之日起失效);特区进入紧急状态的决定权口诀:人大设区定制度,制修基法它专属,常委释法加审查国务院:1负责管理与特区有关的外交事务2管理特区的防务3任命特区行政长官及其他主要行政官员4任命澳门(香港✘香港就没有检察院这个说法)检察院检察长口诀:任命官员澳检长,外交区防靠克强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