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动态心电图
24动态心电图注意事项

24动态心电图注意事项动态心电图是一种监测心脏电活动的检查方法,通过记录患者在日常活动中的心电波形变化,帮助医生判断心脏功能状态和诊断心血管疾病。
在做动态心电图检查时,患者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首先,患者在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前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了解检查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在进行检查前,需要告知医生有无心脏病史、用药情况和过敏史等重要信息,确保医生可以针对个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检查安排。
其次,患者在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前需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稳定的情绪。
过度焦虑、紧张或情绪波动都会影响心脏电活动的稳定性,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
因此,患者需要尽量放松自己,在检查过程中保持平静,减少外界干扰。
在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时,患者需要遵守以下注意事项:1. 遵医嘱服药:在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前,患者需要遵医嘱停止某些药物的使用或调整用药方案。
一些药物会影响心脏电活动,可能干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管理,确保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2. 注意饮食:患者在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前需要避免摄入过多咖啡因和饮料,避免食用过于油腻或辛辣的食物。
这些食物和饮料会刺激心脏,导致心电波形的变化,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3. 保持活动自然:患者在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期间需要保持正常的生活习惯和活动方式。
不能因为检查而改变自己的作息时间或活动量,否则会影响检查结果的真实性,不利于医生对心脏功能的评估。
4. 注意保暖:患者在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期间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寒冷的环境会导致血管收缩,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因此需要保持适当的体温,确保心脏电活动的稳定性。
5. 避免水渍:患者在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期间需要避免水渍的浸泡。
水渍会导致心电图设备受潮、短路或损坏,影响检查的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患者需要避免接触水渍,注意保护检查设备。
另外,患者在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时需要密切配合医生和技术人员的操作,配合完成检查过程,保持信号的稳定和完整。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操作规程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操作规程
1、动态心电图检查需提前预约,预约时向受检者说明注意事项并登记患者地址、电话。
2、记录1份常规12导联心电图,供分析动态心电图时参考。
3、用75%酒精棉球涂擦电极安置部位局部皮肤表面,并用小砂片轻磨皮面,以清洁皮肤,降低皮肤电阻。
4、将电极牢固贴粘在相应的位置上,最好贴于所选部位的胸骨或肋骨上,以减少呼吸运动影响及肌电干扰,并用胶布固定。
5、连接导联线记录盒,装上电池,将记录盒装进专用套子,背在受检者身上,调整背带长短。
6、嘱患者详细记录活动日志及自觉症状。
7、24小时后,从病人身上按顺序取下电池、拆卸记录盒,擦净受检者身上的导电糊。
8、将记录盒连接电脑USB结头,打开软件,输入病人信息,分析报告。
温州曙光医院设备科。
什么是动态心电图以及作用

什么是动态心电图以及作用1. 引言1.1 什么是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是一种能够记录24小时或更长时间内心电图信号的检查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种小型可携式设备,将心电图信号记录下来,以便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状况。
与传统的心电图检查相比,动态心电图能够在日常活动和睡眠状态下连续监测心电活动,从而更好地了解心脏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
动态心电图通常会记录患者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可能出现的心电异常,如心律失常、心绞痛等。
这种连续监测的方式可以帮助医生捕捉到平时容易漏掉的心电异常,为疾病诊断提供更多的线索。
动态心电图检查具有非侵入性、方便快捷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心脏病的筛查和诊断,对心脏疾病的及时发现和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
动态心电图是一种重要的心电学检查方法,能够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心脏功能信息,帮助他们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1.2 作用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常用的心电学检查方法,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病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心脏电活动。
那么,动态心电图究竟具有怎样的作用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
动态心电图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心脏问题,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通过连续记录一段时间内的心电活动,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有助于确定病因及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动态心电图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
通过比对不同时间段的心电图数据,可以观察病情的变化和治疗的效果,为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动态心电图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健康状况及风险因素。
通过分析心电图数据,可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心脏负荷状况以及心脏电生理参数,为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有效参考。
动态心电图在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
在今后的医疗实践中,动态心电图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心脏病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保障。
2. 正文2.1 动态心电图的原理动态心电图是一种通过记录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心电活动的变化来获得心电图信息的检查方法。
动态心电图有哪些注意事项

动态心电图有哪些注意事项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日常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在实际临床中,心脏病患者越来越多,尤其是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疾病。
通常情况下使用一般的心电图很难检测出来,必须要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测,动态心电图有哪些注意事项就是很多人比较关注的问题。
一、什么是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记录器,又被称为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检测患者的心脏跳动情况,尤其是对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有着较好的检查效果,进一步提升实际检测的精准性。
二、注意事项(一)宜动不宜静在实际检查过程中,佩戴的患者可以进行适量的运动,但要注意避免剧烈的运动,需要结合实际的病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
对于住院的患者来说,可以进行上下楼、慢走等,如果是心绞痛者就需要注意避免过量的运动,需要注意检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保障适量的运动,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来说,需要依照医生的叮嘱进行适当的运动。
(二)皮肤宜干燥不宜潮湿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尤其是电极贴连接皮肤的位置,一定要保持干燥,首先,干燥的皮肤不易造成电极脱落,在检查过程中不能洗澡,避免过量运动造成出汗,不仅会造成电极脱落,还有可能影响最终的心电图数据,如果发现电极片脱落就需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三)远离电磁场尤其是在实际检测的24小时内,一定要远离磁场、电场,尽量不要靠近,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尽量不要使用电褥子、磁疗垫、微波炉等相关产品,减少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使用,尤其不要长时间地伏案工作,避免影响实际的测量结果。
(四)宜记日记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需要佩戴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就可以实现24小时的运动以及身体出现不适的症状的记录,患者日常可以进行正常的各项活动,以便于对患者的心电图变化进行分析,进一步观察患者的运动量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为医生提供实际治疗的参考依据。
要求患者在佩戴记录器检测过程中,需要做好日志记录。
为什么体检时,医生要求我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

为什么体检时,医生要求我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当我们去医院检查,常规心电图不能很好的检查出一些症状时,医生经常会建议我们去做个24小时动态心电图。
那么,什么是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能查出什么呢?好朋友智能心电小编带你认识24小时动态心电图常见8大功能。
一.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一种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人体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状况的图形。
包括:ST水平趋势图,心率变异,身体运动后的数据及各种心率失常的鉴别诊断。
它能够记录全部的异常电波,能检出各类心律失常和病人在24h内各状态下所出现的有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为各种心脏病的诊断提供精确可靠的依据。
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常见8大功能24小时动态心电图作为临床常用的诊断手段,它具有常规心电图所没有的一些优势,并且对多种疾病症状有很好的监测效果和指导意义。
特别是对于各种心律失常以及冠心病的诊断有显著作用。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有哪8大常见功能吧!1. 诊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明确心律失常的种类与性质,如各种早搏、最大心率、最慢心率、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
特别是某些致命性心律失常的类型、频度以及其发生与活动、睡眠等的关系,从而筛选出高危险组病人,以决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 检出隐匿性心律失常短暂的,特定情况下始出现的心律失常,常规ECG易漏诊,而DCG可以捕捉到短暂的异常心电变化, 了解心律失的起源,持续时间、频率、发生与终止规律,可与临床症状,日常活动同步分析其相互关系。
3. 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了解其主要表现形式及有无窦房结功能不全。
对快一慢综合征,通过DCG观测,协助选择抗心律失常药,调整剂量或考虑其它治疗方法,为安装起搏器及类型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4. 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DCG是研究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可靠的临床指标。
5. 协助判断间歇出现的症状,如胸闷、心悸、眩晕、黑朦或晕厥是否心源性。
24h动态心电图诊断标准

24h动态心电图诊断标准24h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常见的心电图检查方法,通过连续记录患者心脏电活动24小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心脏的功能状态。
而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则是对这些记录到的心电图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以确定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
下面将介绍24h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及其相关内容。
首先,对于24h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心率、心律、ST 段、T波、QRS波群等指标。
在分析这些指标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因素,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一般来说,正常的心率范围在60-100次/分钟,心律应该是规则的,ST段、T波和QRS波群的形态也应该符合正常范围。
如果出现异常,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
其次,对于心率的诊断标准,需要考虑心率的变异性、夜间心率下降、运动时心率的变化等情况。
心率的变异性是指心率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波动情况,夜间心率下降是指夜间心率相对于日间的下降情况,而运动时心率的变化则是指在运动状态下心率的变化情况。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对于ST段和T波的诊断标准,需要考虑ST段的抬高或压低、T波的倒置或增高等情况。
ST段和T波的异常往往与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有关,因此对于这些指标的分析和判断至关重要。
在进行分析时,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以确定是否存在心脏疾病。
最后,对于QRS波群的诊断标准,需要考虑QRS波群的时限、形态、电轴等情况。
QRS波群的异常往往与心室肥大、传导阻滞等疾病有关,因此对于这些指标的分析和判断也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24h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指标和参数,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准确评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24动态心电图诊断报告

24动态心电图诊断报告患者信息:姓名,李华。
性别,男。
年龄,45岁。
住院号,1234567。
临床诊断:患者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伴有乏力、头晕等不适感,已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结果分析:根据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发现患者存在心律失常的情况。
具体表现为心率不齐,出现频发的室性早搏和心房颤动。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患者可能并不容易察觉到这些心律失常的存在,但在动态心电图的监测下,这些异常情况得以及时发现。
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患者存在心律失常所致的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
同时,患者伴有乏力、头晕等症状,也与心律失常相关。
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诊断建议:1. 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包括心脏彩超、心脏负荷试验等,以明确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情况。
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进行心脏介入治疗或药物治疗,以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3.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因素,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有助于减轻心脏负荷。
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心电图结果和临床症状,选择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2. 心脏介入治疗,对于严重的心律失常情况,可以考虑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或心脏消融手术等治疗方式。
预后评估:患者的预后与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密切相关。
对于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胸闷等症状,及时规范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甚至危及生命。
总结: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一种重要的心电图检查方式,能够全面、连续地监测患者的心电活动情况,对于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患者李华来说,动态心电图检查为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后续的治疗和管理奠定了基础。
希望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早日康复。
24小时动特仪的测试方法

24小时动特仪的测试方法
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是一种用于监测心脏电活动的长时间记录设备。
它可以捕获您在正常活动和休息时的心电图,帮助医生检测心脏问题,例如心律失常。
以下是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测试的基本步骤:
1. 预约与准备:首先,您需要预约一个心脏专科医生或心电图专家。
确保在测试前24小时内避免进行大量运动或进行任何可能影响心电图结果的活动。
2. 设备佩戴:到达预约地点后,护士或技术人员将为您安装Holter仪。
通常,它会包括一个记录盒(通常附在胸前)和一个或多个电极片(贴在胸部、腿和背部的特定位置)。
确保设备干净并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佩戴。
3. 日常活动:在Holter仪佩戴期间,您可以像平常一样进行日常活动。
但
请避免长时间泡澡或淋浴,以免损坏设备。
4. 返回与数据收集:佩戴24小时后,返回预约地点并将Holter仪归还给
护士或技术人员。
他们会为您打印心电图结果,供医生分析。
5. 医生解读:最后,由医生对心电图数据进行解读,确定是否存在心律失常或其他心脏问题。
注意事项:
在进行Holter测试期间,如果出现任何不适,如胸痛、气短或晕厥等,应立即联系医生或尽快就医。
确保Holter仪在24小时内始终佩戴在身上,并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
结果。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要求您在特定时间进行某些活动(例如运动),以帮助检测某些心脏问题。
总之,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一种无创、无痛且无痛的方法,用于评估心脏
的电活动。
确保遵循医生的指示和注意事项,以便获得最准确的结果。
24小时动态心电图适应症及禁忌症

24小时动态心电图适应症及禁忌症
一. 识别一过性症状(如:心悸、胸闷、胸痛、气急、
黑蒙、眩晕、晕厥、抽搐等)是否与心血管病变
有关,可协助诊断和鉴别
二. 对确诊冠心病患者评价心肌缺血
1. 急性短暂性心肌缺血
2. 无症状心肌缺血
三. 对病窦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1.24h窦性心搏数<8万次
2.最高窦性心律<90次/min
3.最低窦性心律<40次/min
4.平均心率<50次/min
5.出现频发窦性停搏
6.频发I°以上窦房阻滞
7.慢-快综合征,心电图表现,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窦性阻滞
四. 捕捉特殊的心律失常
1. 某些心律失常是器质性心脏病的早期唯一表现
2. 特宽形室性早搏QRS>0.16s,反映心肌病变
3. 洋地黄类药物过量,发生室性早搏,传导阻滞
及各种异位性心动过速
4. RonT室性早搏,提示患者有发生室速、室颤的
危险性
五. 评价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危险性
冠心病伴严重心律失常有较多的危险性,伴心肌缺血、
心功能不全、心脏扩大、传导障碍猝死的危险性增加,
急性心梗合并多形、多源室性早搏及快速的室性心动
过速,有更大的危险性及猝死的可能
六. 评价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
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标准,治疗后较治疗前早搏
数减少50%以上,成对早搏数减少90%,心动过速
消失。
高危患者中检测抗心律失常治疗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七. 评定起搏器功能
1.起搏失败
2.感知不足
3.感知过度
禁忌症
一. 胸部皮肤缺损
二. 躁动型精神病患者。
阅读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正确方法

阅读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正确方法动态心电图(Holter)可连续记录24小时内每一次心跳的心电图形,含有大量有关心脏电活动的信息。
如何从中获得对诊断疾病、评价病情有价值的信息吗?一般来说,面对一份正规的24小时动态心电报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阅读分析:(1)心率正常人24小时心率为59~87次/分。
白天偏高,剧烈活动可达180次/分。
通常最高心率年龄增加而减低,老年人最高心率一般不超过130次/分,女性高于男性。
夜间睡眠时偏低,约50次/分,甚至40次/分。
可见的正常人窦性心率的变化范围很大,睡眠时仍>90次/分,应视为异常,要考虑到是否患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相反如持续减慢,平均心率<60次/分,活动后心掌上升不到90次/分,就要注意窦房结等传导系统是否发生了病变。
(2)早搏首先应明确这样的观念:有早搏不一定有心脏病;各种类型的早搏都可发生于正常人。
一组183例正常人的动态心电由监测数据显示: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的发生率分别为46.0%、28.4%。
因此,24小时内有少量的早搏(<100次=。
一般来说,室上性早搏对心脏功能影响较小,也不会发展成致命的恶性心律失常,如没有临床症状可不予治疗;如为室性早搏数量较多(>720次);或形态各异;或成对出现;或连发3次以上;或有R波落在T波上的现象,则应引起注意。
(3)心律失常与临床症状的关系动态心电图可捕获瞬时心电变化,对于判断是否有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持续的时间,具有常规心电图无法比拟的优势。
正常成人中,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50%~70%,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短阵室上速占20%,而室性心律失常的出现则往巴提示有严重的心脏疾患。
观察病人出现心悸、气短、晕胶等不适时所描记的心电图是否正常,可以明确上述症状是否心脏疾患引起。
(4)心肌缺血及其规律对冠心病病人进行监测可了解心肌缺血发作的次数、持续的时间、昼夜发作规律,对更好地认识病情有很大帮助。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electrocardiograph,AECG)是指长时间连续记录的体表心电图,1961年由美国NormanJ.Holter发明问世,迄今临床中仍广泛将其称为“Holter”。
它能长时程连续、动态记录心电图,更易获得一过性心电变化(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有助于明确症状与心电图改变和生活状态的关系,能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做出定量分析,明确发生规律,指导治疗、估测预后。
一、动态心电图系统的基本构成动态心电图系统包括记录器、电极、导联线和回放分析系统。
记录器是核心部分,是通过导联线与受检者相连的、随身携带的心电信息采集和存储设备。
随着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记录器的记录介质从盒式磁带发展为电子硬盘、闪存卡和电子优盘。
由于闪光卡存储器的体积小,耗电低,具有记忆功能,克服了断电后数据丢失的缺点,成为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记录器。
业内人士认为电子优盘存储器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回放分析系统采用性能良好的计算机或心电工作站通过专用的动态心电图分析软件浏览分析所记录的心电图形。
监测导联由单道、3导联发展到了12导联同步实时监测。
1.双极导联目前在国内普遍应用的是模拟常规导联的双极导联,常用模拟导联的解剖定位见表7—4—1,最常用的是同步记录CM1、CM5和MaVF三个导联。
表7—4—1动态心电图双极导联位置导联模拟V1(CM1)模拟V2(CM2)模拟V5(CM5)正极右第四肋间胸骨旁2.5cm处左第四肋间胸骨旁2.5cm处左第五肋间腋前线负极左锁骨下窝中1/3处右锁骨下窝中1/3处右锁骨下窝中1/3处左锁骨下窝内1/3处模拟aVF(MaVF)左腋前线肋缘注:无干电极在右锁骨下窝外1/3处,或右胸第五肋间腋前线或胸骨下段中部。
2.Maon-Linkar导联随着记录器存储能力提高,同步记录12导联的动态心电图临床中应用逐渐增加。
为连续记录患者日常活动时的心电图,10个记录电极集中在前胸,将常规体表心电图记录电极中的3个肢体电极和接地电极移至躯干部与肢体连接部位,而称为Maon-Linkar导联。
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对比探析

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对比探析心电图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心脏状况进行初步判断。
运动平板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两种常用的心电图检查方法,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和监测。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运动平板心电图运动平板心电图也称为负荷心电图,是指在患者进行一定强度的运动时进行心电图检查。
运动可以由跑步、骑车或使用步行机等方式进行。
这种检查方法可以判断患者在身体活动时心脏的反应情况。
运动平板心电图可以检测出短暂的心电异常,从而帮助医生发现患者存在的冠心病等疾病。
运动平板心电图的检查过程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仪器设备,因此需要由专业的医师来进行操作和判断。
一般情况下,患者进行这种检查需要注意休息状态、饮食和饮水等方面的要求。
二、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也称为Holter监测,是指患者在24小时中使用便携式心电监测仪进行心电图检查。
医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对患者进行长时间的监测和诊断,掌握患者的心脏状况。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心电异常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和心率等指标。
它还可以记录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情况,包括睡眠、运动、饮食等。
这种检查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医生诊断冠心病和其他心脏病变。
三、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比较1. 检测精度运动平板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检测精度都较高,但是24小时动态心电图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
运动平板心电图只能检测出患者在运动状态下的心电异常,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以对患者进行长时间、全天候的监测,更容易发现异常情况。
2. 便捷性运动平板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便捷性方面存在差异。
运动平板心电图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和场地,而且患者在进行检查时需要进行一定的运动,会带来一定的不便。
而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仪器轻便、易携带,患者的生活常态不会受到太大的干扰,便捷性更高。
3. 适用人群运动平板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适用人群方面也有所不同。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广水阳光康复医院24小时动态心电图简介一定义: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一种通过随身携带的记录器,连续记录安静和活跃状态下人体24小时心电变化,再经信息处理分析系统记录的心电图。
二作用:1、检出隐匿型心律失常;2、监测快速型心律失常;3、观察缓慢型心律失常;4、协助判断不同类型异位节律或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5、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6、发现猝死的潜在危险因素;7、协助判断间歇出现的症状如心悸、眩晕、胸闷、黑朦是否心源性;8、对心脏缺血可进行定位诊断,尤其是症状不典型的心肌缺血的检出率高。
三适应症:1、监测正常人群中心律、心率的动态变化和传导情况;2、用于原因不明的头晕、黑朦、晕厥患者;
3、确定有无心脏缺血;
4、对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率失常严重程度及危险的评估;
5、心脏起搏器安装后的随访;
6、抗心律失常治疗后的疗效观察。
四注意
事项:1、患者戴上记录盒后可进行日常各项活动,如上班、散步、简单家务等但需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2、皮肤宜干燥不宜潮湿。
电极贴在前胸皮肤上经导线与记录仪相连,如果皮肤是潮湿的,可能会导致电极和皮肤接触不良,甚至造成电极脱落,受检者需要重新佩戴。
因此检查日不能洗澡、避免出汗;3、避免接触强烈的磁场和电极,以免心电图波形失真干扰过多影响诊断报告;4、注意检查前避免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动态心电图常常受监测过程中病人的体位,活动、情绪、睡眠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动态心电图检测到的结果,应结合病史、症状及其它临床资料综合分析以作出正确的诊断。
五价格: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价格为150元/人广水阳光康复医院医务科2016年4月9日。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分析PPT课件

• • • • •
怀疑或临床诊断的冠心病病人。
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 已确诊的冠心病人诊治前后 冠脉造影前后 需要做运动负荷试验,但不能或不宜进
行运动者。
4.在心脏起搏治疗中的应用: • 协助决定和选择起搏器治疗的适应 症、适用起搏器类型、评定起搏器功能 及监测起搏器引起的心律失常。 适应症: • 缓慢或快速心律失常病人,需安装心 脏起搏器治疗者; • 已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病人,随访起 搏器功能和疗效者; • 安装起搏器,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者。
-→1.5-2年 • 记录方式:磁带-→固态-→大容量数字记 录 • 软件分析功能:单纯心率、节律分析 -→ST段分析-→HRV、起搏通道、 Q-T、晚电位分析等
临床应用: ------捕捉一过性心脏病变,做定
性和定量分析
四大功能: • 心律失常分析 • 心肌缺血分析 • 心率变异性分析 • 起搏信号分析
5.根据心率变异性变化判断心脏自主
神经功能状态。
•
协助诊治各种心血管疾病,判断预后;
• 协助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
症;
• 了解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药物等对
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适应症: •各种心血管疾病需要了解心脏自主 神经功能的病人,如冠心病、心肌梗 死、心肌病、心肌炎、高血压病、心 脏移植等; •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 颈椎病等能导致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 常者。 6.医学科学研究方面的需要。
A、室早减少≥70%; B、成对室早减少≥80%;
C、短阵室速减少≥90%,连续15次以上的
室速及运动时连续5次以上的室速消失。
(等将用药后心律失常恶化定义为: 2)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 Velebit 平均每小时的室早数较用药前 增加4倍; –成对室早或/和室速较用药前增加10倍; –用药后新出现的持续性室速; –原有的室速心率明显加快且难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1、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什么
24小时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 graph DCG),又称Holter,是通过随身携带连续24小时以上记录在日常活动过程中的心电图信息,然后取记忆体回放于特定设计电脑软件中,回放、分析、人工参与诊断,打印出心电图波形和观察分析判断并诊断报告。
对各种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定性、定量诊断,能及时准确捕捉到早期(发作时间短,间隔时间长)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的异常心电图变化。
动态心电图能为您24小时站岗放哨。
2、24小时动态心电图特点:
⑴非创伤性检查(2)动态的,常态下(3)长时间的连续纪录(4)信息量大,病变发现率较高。
3、24小时动态心电图适应范围:
1、心悸、胸闷、胸痛、眩晕、晕厥等症状的鉴别诊断。
2、心律失常的定性、定量诊断,包括有无心律失常、类型、频度、起止与持续时间、轻重程度及其与日常活动和昼夜间的关系。
3、—过性心肌缺血的定性、定量诊断,包括有无ST—T变化、形态、程度、起止时间、频度分布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冠心病、心绞痛类型鉴别。
4、心肌梗塞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心率、心律失常、缺血性改变的关系,出院后和康复阶段的观察。
5、选择安装心脏器搏器的适应症,评价起搏器的功能,观察起搏器引起的心律失常。
6、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治疗心绞痛药物的疗效判定一洋地黄类药物引起的心律失常的观察。
7、心率变异性分析、心室晚电位分析等。
8、对特殊人群(宇航员、登山队员、飞行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的心电活动的观察。
什么是动态心电图以及作用

什么是动态心电图以及作用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是一种用于检测心脏电活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它通过记录心电图来观察心脏在日常活动中的各种状况。
它也被称为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多、更详细的数据,有助于对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动态心电图监测主要适用于那些心脏活动不规律、可能存在心律失常的患者,也常常被用于评估心脏药物治疗的疗效。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医疗史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一般而言,这项检查并不需要特殊的准备。
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记录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状态下的心电变化,这些数据对医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通过分析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数据,医生可以了解患者心脏的各种状况,包括不同时间段内的心率、心律、心脏传导功能等等。
这有助于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心脏状况,并对心脏疾病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动态心电图监测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检测心脏的各种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一种心脏电活动异常引起的心脏节律异常,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甚至危及生命。
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医生可以对患者可能存在的各种心律失常进行全面有效的检测和分析,从而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动态心电图监测还可以用于评估心脏疾病患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情况。
许多心脏疾病需要长期用药治疗,而药物的疗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自身的心脏状况。
通过对动态心电图监测数据的分析,医生可以了解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内对药物的反应情况,有助于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通过长期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医生还可以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动态心电图监测还可以发现一些日常静息心电图无法检测到的心脏问题,比如受体位性心动过速、隐匿性心律失常等。
这些心脏问题通常在日常生活中不易被发现,但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并诊断这些潜在的心脏问题,进而给予患者更及时有效的治疗。
动态心电图监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心脏检查方法,它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多、更全面的心脏活动数据,有助于对心脏疾病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

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动态心电图,又称为24小时动态心电图或Holter心电图,是一种连续记录心电图信号的检查方法。
它可以在患者正常活动的情况下,对心脏的电活动进行全天候的监测,从而更准确地了解心脏的功能状态。
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是临床医生进行心脏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下面将详细介绍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
首先,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包括对心律失常的诊断。
通过分析动态心电图,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如房颤、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
根据国际上公认的心律失常诊断标准,动态心电图可以提供更加客观、全面的心律失常信息,有助于医生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
其次,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还包括对心肌缺血的评估。
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心脏疾病的重要诊断内容。
通过动态心电图的分析,可以观察到患者在日常活动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的表现,如ST段改变、心肌缺血的持续时间和范围等,这些信息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还包括对心脏传导系统的评估。
心脏传导系统的异常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和心脏功能障碍,而动态心电图可以提供关于心脏传导系统功能状态的详细信息,如P波、QRS波、QT间期等参数的变化,有助于医生进行心脏传导系统的评估和诊断。
此外,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还包括对心脏功能的评估。
通过分析动态心电图,医生可以了解患者在日常活动中心脏功能的变化情况,如心率的变化、心律的不稳定性等,这些信息对于心脏功能的评估和诊断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涵盖了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脏传导系统和心脏功能的全面评估。
通过动态心电图的分析,医生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患者的心脏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动态心电图的准确解读和诊断标准的正确应用对于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4动态心电图注意事项

24动态心电图注意事项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是一种连续记录人体心电图的技术,可以提供长时间的心电信号,有助于诊断心脏疾病和评估心脏功能。
在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以确保监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设备选择和安装:1. 选择适合使用的Holter设备,确保其功能完好,支持所需的心电信号记录时间。
2. 检查设备的电池电量,确保可以持续24小时以上的记录时间。
3. 确保设备能够十分准确地记录心电信号,以避免误诊或漏诊。
传感器和电极的安装:1. 将传感器和电极正确连接到患者的胸部,确保电极与皮肤直接接触。
2. 确保电极粘贴牢固,不会在运动期间脱落,以避免信号干扰。
3. 在电极安装部位清洁皮肤,去除油脂和杂质,以确保良好的信号质量。
记录期间的注意事项:1. 在录制期间,患者需要尽量保持正常活动水平,以反映日常生活中的心电活动。
2. 告知患者不要触碰记录设备和电极,避免因外部干扰导致信号错乱。
3. 提醒患者注意不要弄湿设备,以避免设备损坏。
4. 记录期间,患者可以继续正常饮食和药物治疗,但应避免过度用力和暴露电极区域于水热环境中。
5. 如果患者感到胸闷、心悸或其他不适,应立即记录下来,并在报告中注明相关的活动。
记录结束和数据分析:1. 监测结束后,设备需要正确卸下,并把记录的数据导出给医生进行分析。
2. 医生需要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记录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和评估。
3. 在分析心电图数据时,应注意心脏的节律、ST段、QRS波群和T波的异常表现,以及异常心电图图形的出现。
数据分析和报告:1. 对记录的心电图数据进行仔细分析,标记和注释与患者的症状相关的心电图片段。
2. 在报告中详细描述患者的症状、活动情况和药物使用,以辅助对心电图结果的解释。
3. 报告应详细记录记录过程中的异常心电图表现和事件,如心律失常、心梗等。
注意事项总结:通过遵守上述的注意事项,可以确保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4 节24 小时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 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 AECG)是指长时间连续记录的体表心电图, 1961 年由美国 NormanJ. Holter 发明问世,迄今临床中仍广泛将其称为“ Holter ”。
它能长时程连续、动态记录心电图,更易获得一过性心电变化(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有助于明确症状与心电图改变和生活状态的关系,能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做出定量分析,明确发生规律,指导治疗、估测预后。
一、动态心电图系统的基本构成动态心电图系统包括记录器、电极、导联线和回放分析系统。
记录器是核心部分,是通过导联线与受检者相连的、随身携带的心电信息采集和存储设备。
随着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记录器的记录介质从盒式磁带发展为电子硬盘、闪存卡和电子优盘。
由于闪光卡存储器的体积小,耗电低,具有记忆功能,克服了断电后数据丢失的缺点,成为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记录器。
业内人士认为电子优盘存储器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回放分析系统采用性能良好的计算机或心电工作站通过专用的动态心电图分析软件浏览分析所记录的心电图形。
二、动态心电图的导联系统监测导联由单道、 3 导联发展到了 12 导联同步实时监测。
1.双极导联目前在国内普遍应用的是模拟常规导联的双极导联,常用模拟导联的解剖定位见表 7-4-1,最常用的是同步记录 CM1 、CM5 和 MaVF 三个导联。
表 7- 4- 1 动态心电图双极导联位置导联正极负极模拟 V1(CM1)右第四肋间胸骨旁 2.5cm 处右锁骨下窝中 1/3 处模拟 V2(CM2)左第四肋间胸骨旁 2.5cm 处右锁骨下窝中 1/3 处模拟 V5(CM5)左第五肋间腋前线左锁骨下窝中 1/3 处模拟 aVF(MaVF )左腋前线肋缘左锁骨下窝内 1/3 处注:无干电极在右锁骨下窝外1/3 处,或右胸第五肋间腋前线或胸骨下段中部。
2. Mason-Linkar 导联随着记录器存储能力提高,同步记录图临床中应用逐渐增加。
为连续记录患者日常活动时的心电图,12 导联的动态心电10 个记录电极集中在前胸,将常规体表心电图记录电极中的 3 个肢体电极和接地电极移至躯干部与肢体连接部位,而称为Mason-Linkar 导联。
12 导联同步 Holter 可以对心肌缺血进行定位诊断如急性下壁、前间壁、前壁、前侧壁、高侧壁、广泛前壁及心尖部心肌缺血。
根据缺血的部位大致判断罪犯血管。
并对心律失常进行定位诊断,有利于射频消融术和临床意义的评估。
三、动态心电图的分析技术1.栅状图是指动态瞬时变化的RR 间期的趋势图。
分析系统用一条线段的长度来表示每个心动周期的RR 间期,并画出 RR 间期的趋势图,该趋势图以前瞻式扫描心搏的方式作不断的瞬时更新。
栅状图是医生监视分析结果和进行人机对话的分析工具,可以帮助医生完成诊断心房颤动、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逸搏等分析软件不能自动完成的分析功能,是进行各种复杂心律失常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
2.动态波形叠加图是指动态的显示QRS 复合波的瞬时变化轨迹,以方便操作医生随时停止扫描并对其进行修正。
现在主要用于分析ST-T 形态及位移。
3.趋势图是指软件对24h数据分析后的各种指标进行统计总结,集中的显示各项分析指标的变化轨迹的图形。
常用的有心率趋势图,R-R 间期趋势图, ST 段趋势图,室上性心律和室性心律异常事件趋势图等。
4.全览图是记录的所有动态心电图波形的总浏览,具有对每一个单一的心搏和某一时段的动态心电图进行编辑和修改的功能。
5.心搏模板是指用来代表一类形态相似的QRS 复合波形态的 QRS 波。
有的分析软件设计了Demix 分析功能,将所有心搏的 QRS 复合波叠加在一个模板中,根据叠加的波形利用模板功能可以分解成多个模板,然后由操作人员根据实践经验通过灵活的人机对话功能进行修正。
6.直方图是软件对24h数据分析后以直方图集中显示各项心律失常事件分类的统计结果。
常用的直方图有心率直方图、R-R 间期直方图、 N-N 间期(指窦性心搏 RR 间期)直方图、 N-S 间期直方图、 N-V 间期直方图、 N-N 间期比例直方图和N-N 间期延迟直方图等。
7.心率变异性正常情况下,心脏节律会随机体状况和昼夜时间而改变,这种心率的规则性变化称为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
HRV包括时域和频域分析的各类数值和图谱(心率趋势图、 RR 间期直方图和 Lorenz 散点图等)。
8.心房颤动总负荷是指患者发生的所有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的总时间占记录时间的百分比。
9.心率震荡指正常人在发生室性早搏后窦性心律先加速,后减速的双相式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窦性心律震荡(heart rate tuburlence,HRT)。
是自主神经对单发室性早搏后出现的快速调节反应。
它反映了窦房结的双向变时功能。
震荡初始是指室性早搏后窦性心率加速的总和,即室性早搏之后的窦性心率和室性早搏之前的心率之差的百分数。
正常参考值:TO<0;TS>2.5ms/RR。
TO≥0 和(或) TS≤2.5ms/RR 为异常;心梗后猝死高危患者常存在室早后窦律震荡现象较弱或消失。
10.微伏级 T 波电交替最初只能应用在运动负荷试验中检测,目前采用时域分析原理检测微伏级 T 波电交替 (T wave alternans ,TWA)的新算法——移动平均修正技术已成功的应用于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中进行 T 波电交替的检测。
TWA是心律失常危险性的有力预测因子,阳性者有潜在的室性心律失常危险,阴性者危险低。
四、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动态心电图对于心律失常、 ST 段改变的诊断一般应根据心电图的诊断方法及标准进行。
由于动态心电图具有长时程连续记录、计算机定量检测分析等特点,对于心律失常、药物疗效评价心肌缺血、、心率变异性分析等可参照以下标准作出诊断和评价:1.心律失常诊断和评价标准(1)窦性心律的评价一般情况 24h 的窦性心搏总数在 10 万次左右,大于 14 万次为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
若 24h 内窦性心搏总数≤ 8 万次、平均窦性心率≤ 50bpm、最快窦性心率≤90bpm、最慢窦性心率≤ 40bpm(持续 1min)、或者出现二度Ⅱ型窦房阻滞、窦性停搏>3.0s,短阵房颤、房扑或室上速发作停止时窦性搏动恢复时间 >2s,提示窦房结功能不全。
(2)室性心律失常评价正常人室性早搏≤ 100 次/24 小时( <1‰),或 5 次/小时,超过此数说明心脏电活动异常,是否属病理性应结合临床资料判断。
室性早搏达到Lown法分级3级及以上,即成对室性早搏、多形性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多有病理意义。
室性心律失常药物疗效评价,即患者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达到以下标准才能判定治疗有效:①室性过早搏动减少≥ 70%;②成对室性早搏减少≥ 80%;③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消失≥90%,15 次以上室性心动过速及运动时≥5 次的室性心动过速完全消失。
2.心肌缺血诊断及评价标准诊断心肌缺血的标准是:ST 段呈水平或下斜型压低≥ 1.0mV (1.0mm),持续≥1.0min,2 次发作间隔时间≥ 5.0min。
正常心率 ST 段下移测量点为 J 点后 80ms,当心率> 120bpm时将自动变为 J 点后 50ms。
因为心率对 ST 段变化会产生影响,可用ST/HR比值消除心率影响, ST/HR比值≥ 1.2 μV/bpm为异常( 1mm=100μV)。
为了定量评估心肌缺血,提出了心肌缺血总负荷的概念,指冠心病患者24h 内发生的 ST 段下降幅度和总时间的乘积,包括所有的有症状和无症状性的心肌缺血发作。
目前认为心肌缺血总负荷值≥60mm·min 的冠心病患者预后比 <60mm·min 者差。
3、心率变异性分析(1)时域分析指标:① SDNN(NN 间期标准差 ):是指检测时间内全部NN 间期的标准差,正常值为141± 39ms, SDNN< 100ms 为心率变异性轻度降低,S DNN <50ms 为明显降低;② SDANN (NN 平均值的标准差):指每 5min 内 NN 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正常值约 127± 35ms;③ r-MSSD:指相邻 NN 间期差值的均方根,正常值27±12ms;④心率变异性三角指数:指 NN 间期的总心搏数除以 NN 间期直方图(以1/128s 即 7.8125ms 为间隔绘制)最高点的心搏数,< 20 为降低,< 15 为明显降低。
(2)频域分析指标:目前将心率变异功率谱的频段确定为四个。
①超低频( ULF )功率,频段≤ 0.003;②极低频功率(VLF ),频段 0.003~0.04Hz;③低频功率(LF ),频段 0.04~ 0.15Hz;④高频功率( LF),频段 0.15~ 0.4Hz。
提示心率变异性降低:所有频带均有功率下降;站立时无低频率成分增加,提示交感神经反应性减弱或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频谱总功率下降,低频 /高频比值可不变;但低频下降时,此比值可减小,高频下降时,比值可增大;低频中心频率左移。
心率变异性降低提示心肌梗塞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性较大,糖尿病患者合并有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且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