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教学案例案例背景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品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学科则是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的主要途径。
在初中阶段,如何将语文学科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相互促进的作用,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个初中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教学案例,并分析案例中取得的效果。
案例描述某初中教师在语文课上,引入了一篇名为《奋斗》的文章。
该文章以一个农村家庭的奋斗故事为蓝本,讲述了主人公在逆境中努力奋斗,最终取得成功的经历。
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了以下渗透德育教育的环节:1. 背景讲解:教师先介绍了案例中的故事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农村人的艰辛生活环境,以及勤奋和毅力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2. 思考问题: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主人公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他如何通过努力克服困难。
这样的思考过程,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也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要求他们就文章中的奋斗精神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
通过互相分享观点和思考,学生们能够进一步理解奋斗精神的真正含义,并通过彼此的碰撞和合作,获取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4. 个人体验:教师组织学生完成一个与文章相关的个人体验活动,例如写下自己曾经面临的困难和奋斗的经历,或者讲述一个独特的奋斗故事。
通过亲身体验,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奋斗的意义,同时也增强了对文章内容的情感共鸣。
5. 启示总结:教师对整堂课进行总结和归纳,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出奋斗精神对于人生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讨论,教师强调了奋斗、努力和毅力在实现人生目标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奋斗精神。
效果分析通过上述渗透德育教育的教学案例,教师成功地将语文学科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 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通过研究奋斗故事,学生们能够从中感受到努力和毅力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并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案例3篇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案例3篇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案例3篇篇一:初中语文课德育渗透教学案例语文新课标将学校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德育教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挖掘文中的思想教育点,着眼于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
语文教学要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的德育效果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种方法。
1情感渗透我们的祖国有着渊远的历史文化,从四大发明到地动仪,从《史记》到《孙子兵法》,但情感依赖于认识,只有对祖国的文明了解了,认识了,才能对祖国有深刻的爱恋,所以我充分利用时间和机会,带着学生在祖国文化宝库中领略文化的无穷魅力。
为了使学生了解祖国的今天,我向学生介绍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科学发展的重大成果,组织学生观看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盛况和“神七”凯旋的录像,材料中那惊天动地的欢呼声和绚烂夺目的礼花,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航天员翟志刚的舱外成功行走更让学生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他们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并立志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很多学生不禁背诵起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名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种自豪感、奋进感油然而生。
2细节渗透从德育工作的角度,回味杜甫笔下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顿感喜悦,它不正是德育渗透的特点吗,潜移默化,细致入微。
我们要分析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日常生活表现,努力创设一种和谐互信的教育氛围,选择恰当的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育之以诚,力图将自己精心酝酿的德育“春风”吹向学生的心田,让不良的言行迎“春风”而化止。
德育渗透教案初中语文
德育渗透教案初中语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德育知识和方法,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形成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德育的定义和重要性2. 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观3. 德育方法的运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道德故事,引发学生对德育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提供几个典型的道德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运用道德规范和价值观进行判断。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案例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案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内涵。
5. 总结提升:对学生的讨论和表演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道德判断力: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评价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实践能力。
3. 学生道德价值观: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表演,评价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行为。
五、教学资源:1. 案例材料:提供一些道德案例,用于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用于学生的角色扮演活动。
3.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德育知识。
六、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要将德育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德育方法。
2.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挥。
3. 创设良好的道德环境: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道德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中自然地接受德育教育。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教案设计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以德育教育为主线,通过语文课堂的学习,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
具体目标如下:1.通过阅读经典文言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文化的情感;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其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和积极向上的态度;3.通过讨论与分享,引导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以《岳阳楼记》和《卜算子》两篇经典文言文进行教学,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两篇文章,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渗透德育教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课的主题——德育渗透。
通过抛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大家平时是如何学习德育的呢?在哪些课程中会有德育的渗透?2. 欣赏与理解《岳阳楼记》教师将《岳阳楼记》分发给学生,然后进行朗读。
随后,教师让学生就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认识进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岳阳楼是“天下第一楼”?•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态度?•文章中有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你对这篇文章有什么深入的理解和感悟?3. 分析《卜算子》及其导入道德教育教师向学生介绍《卜算子》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然后,教师从德育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分析《卜算子》中的道德教育因素,例如:•通过《卜算子》,我们能了解到哪些传统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你认为哪些特点体现了作者的道德追求和人生态度?•你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类似的经历或体会?4. 小组讨论与分享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文言文作品进行深入研究。
学生可以阅读、理解、分析文言文,然后分享他们的研究结果。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作为引导,例如:•这篇文言文中有哪些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你认为这篇文言文对当代社会仍然有借鉴意义吗?5. 总结与反思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总结学生们在德育方面的收获和体会。
德育融入语文课堂案例
德育融入语文课堂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实践,旨在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以下是一个德育融入语文课堂的案例:
课文标题:《背影》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爱的伟大。
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家庭责任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父爱的短视频,营造氛围。
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特别的爱?能分享一下吗?”
共读课文:
全体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细节描写。
教师范读,强调情感表达。
分析课文:
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如父亲买橘子时的动作、背影等,让学生感受父爱的深沉。
讨论课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从最初的不理解到最后的感动和怀念。
德育渗透:
小组讨论:“你如何看待父爱?你在生活中是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的?”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总结,强调家庭责任感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关心、理解父母,用实际行动表达感恩。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要求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情感。
课后阅读推荐: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亲情的文学作品,如《我的母亲》等。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背影》这篇课文的教学,成功地将德育融入语文课堂。
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和家庭的温暖。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家庭责任感。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将德育与语文教学更加紧密地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德育渗透教案
德育渗透教案语文德育渗透计划篇一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老师会遇到很多的新问题,学生会犯许多的错误,也会出现屡教屡犯的情况。
作老师的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用自己耐心去教育学生,去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良知。
而不要放弃对学生的教育。
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做好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
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不少老师把这一教育过程简单化了,以为对学生生活上嘘寒问暖,学习上语重心长地提几点要求就是进行了情感教育。
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浅层次的理解,这种方式对认知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尚未完全觉醒的学生往往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理发育开始日趋成熟,心理上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发现了“新的自我”,明显地感到“我”是大人了,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民主、平等要求;在人生的追求中强化了自主管理和个人实惠观念;产生对现实的不满情绪。
这些生理心理特点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及时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展和加深,中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他们不再满足老师简单的说教和书本现成的结论,喜欢索隐猎奇,喜欢从问题的反面思考。
同时,中学生这种思维的批判性还是不成熟的,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这种不良倾向表现到一定程度,便产生了逆反心理。
正如古人所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因此,老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主动亲近学生,细心体察、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学生摆脱烦恼、化解困惑。
这样的情才能动人,这样的爱才具有说服力,这样的教育才能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教师找学生谈话时,最怕的就是学生闭藏起来,学生一言不发,什么都不讲,全是教师讲,讲的又都是一些空洞的大道理,学生根本听不进去,教师白费口舌,对学生产生不了任何作用。
因此,高明的教师在与学生谈心之时,一定会想法设法使学生开口,学生讲得越多,谈话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教案设计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2.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
3.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4.通过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观念。
难点:1.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感悟生活和人生的道理。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教学内容1.文学作品中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通过语文阅读和写作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2.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富有文化内涵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和讨论。
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文学作品中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引入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的话题。
步骤三:阅读文学作品(20分钟)选择一篇富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朗读和理解。
引导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来感悟生活和人生的道理。
步骤四: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文学作品中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做好记录。
步骤五:展示和总结(10分钟)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文学作品在德育渗透中的作用,加深他们对德育的理解。
步骤六:反思和展望(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在阅读文学作品和讨论中的收获和不足,并展望下一次学习德育渗透的机会。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观察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收集学生的讨论记录和写作作品,评价其语言表达和思辨能力。
3.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评价。
五、教学延伸为了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可以:1.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分享,分享自己在阅读中得到的道德启示。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案例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案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至关重要的。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探讨初中语文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施。
案例:《盗墓笔记》中的勇敢与正义《盗墓笔记》是一部非常受欢迎的小说,也是很多初中生喜爱的读物。
故事中的主人公大胆、勇敢,为了正义勇敢面对危险和挑战。
这个案例可以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等来渗透德育思想。
1. 培养勇敢精神在《盗墓笔记》中,主人公张起灵面对未知的危险,毫不退缩,敢于冒险、敢于进取,这是学生们值得学习的品质。
在语文课堂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析小说中张起灵的行为和言语,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什么是勇敢,为什么张起灵能够做出那样的选择。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勇敢精神,又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2. 弘扬正义精神《盗墓笔记》中的主人公经常在面对邪恶势力时选择正义、不畏艰险、无私奉献,这体现了正义精神的重要性。
在语文课堂中,可以通过学习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让学生反思什么是正义,为什么正义是重要的。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并坚守正义,处理好各种关系,培养学生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公民。
3. 培养合作意识在《盗墓笔记》中,主人公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合作是故事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这个案例中,还可以通过学习小说中的合作情节,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他们团队合作的精神,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尊重他人的想法。
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和分析文本,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这不仅仅将语文教学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起来,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案例是以《盗墓笔记》为例,通过分析该小说中展现出的勇敢与正义、合作与奉献精神,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
初中语文渗透德育教案
初中语文渗透德育教案篇一:初中语文教育中德育的渗透初中语文教育中德育的渗透利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进行渗透德育教育,既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语文老师的责任。
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从而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和重要性1、是更好地实现中学德育目标、促进中学德育工作开展的需要。
从中学阶段德育的目标来看,有许多方面与语言教学的要求和目标相一致、相符合,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都有着十分直接或间接的体现。
所以,在进行初中语言教育过程中,根据中学德育教育的目标要求,有针对性地对语言教学的一些内容进行强化,将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水平,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学德育目标,促进中学德育工作开展。
2、是完善中学德育内容、充实中学德育手段的需要。
中学阶段德育的内容,在初中语言教材中都或多或少有所体现,并且更为具体化、直观化。
同时,语言教材中还有一部分内容,也对中学生的德育起到强化作用。
另外,通过初中语文教学实现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中学德育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初中语文教育有助于充实中学德育手段。
3、是解决当前初中语文在学生德育中作用发挥不够的需要。
就整体状况来说,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作用发挥仍然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中学不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就难以意识到初中语文教学对中学生德育的重要意义,不注意发挥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二是一些初中语文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上停留在单纯传授知识的层面,对教材的德育内容挖掘的不深、不透、不够,不能有效发挥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三是有的初中语文教师功底不够扎实,上课方式、教学方法比较简单,在思想认识上不注重通过初中语文教学加强对中学生的德育。
这都影响到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作用的发挥。
初中语文课程中德育元素的渗透教案
初中语文课程中德育元素的渗透教案引言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至关重要。
语文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也应该融入德育元素,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本教案旨在探讨初中语文课程中如何渗透德育元素,提供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教学策略。
渗透德育元素的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教学策略渗透德育元素:1. 文本选择:选择具有积极向上和价值观教育意义的文本作为教材。
例如,选取反映友爱、助人为乐、勇敢等德育核心价值观的文章或小说,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文本,感受到这些价值观的重要性。
2. 课堂讨论:通过组织课堂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与德育相关的问题。
例如,针对某一篇文章或故事情节中的道德困境,组织学生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扮演不同角色并在情境中面对道德冲突。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道德选择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责任感。
4. 作文写作:鼓励学生在作文写作中表达自己对德育的理解和思考。
可以设置一些关于德育的命题或主题,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5. 课外拓展:提供一些与德育相关的课外活动或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将语文课堂中学到的德育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社区福利机构,开展志愿者活动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结论通过以上教学策略,我们可以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有效地渗透德育元素,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这些策略简单而实用,没有涉及法律复杂性,适用于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德育的力量和魅力。
初中语文课程中德育元素的渗透教案
初中语文课程中德育元素的渗透教案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德育元素的渗透,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 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 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中小学德育目标。
- 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 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德育元素。
3.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德育目标、德育素材和渗透方法。
-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教学案例,展示德育元素的渗透过程。
-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德育渗透的心得体会。
4. 教学过程4.1 导入- 引导学生关注语文课程中的德育元素,提出学习目标。
4.2 讲解德育目标- 讲解中小学德育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4.3 分析德育素材- 分析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引导学生发现德育元素。
4.4 渗透方法讲解- 讲解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元素,让学生掌握方法。
4.5 案例分析- 展示具体的教学案例,让学生了解德育渗透的过程和效果。
4.6 分组讨论-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德育渗透的心得体会。
4.7 总结与反思-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渗透德育元素。
5. 教学评价- 学生对德育目标的掌握程度。
- 学生对德育素材的分析能力。
- 学生对德育渗透方法的运用能力。
- 学生对分组讨论的参与程度和心得体会。
6. 教学资源- 语文教材。
- 相关德育素材。
- 教学案例。
7. 教学时间- 45分钟。
8. 教学日期- 2023年2月24日。
9. 教学地点- 初中语文课堂。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引言德育渗透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享一个德育渗透的案例,旨在提供初中语文教师们一种可行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
案例分析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可以通过课文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设置来实现。
我们以《小狗钱钱》为例,介绍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
课文选择《小狗钱钱》是一篇关于珍惜财富的故事,可以引起学生对财富的认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选用这个课文作为教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财富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对待财富。
教学方法设置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渗透德育:1. 课前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讨论问题,激发学生对财富的思考,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进行课文阅读,并通过问题回答巩固对财富的认识。
教师可以针对财富的概念和珍惜财富的重要性提问,并引导学生思考。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课文中的道德教育问题。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价值观和人物行为,并引导他们找出与自己生活相关的道德问题。
4. 课堂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学生能够从其他小组的分享中不断研究和反思。
5. 思考题:提出让学生思考财富与幸福的关系。
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财富的正确价值观,进一步培养他们正确的金钱观和生活观。
结论通过以上设置,我们可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成功地渗透德育。
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通过德育渗透,我们可以达到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目的,培养他们正确的生活观和价值观。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教案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 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阅读篇章中的德育要素- 选择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本中的美德、道德困境等情感和价值观念。
- 让学生分析主人公的德行和道义选择,了解善恶的区别以及后果。
- 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内省,培养从文本中汲取道德教益的能力。
2. 语文写作表达中的德育内容- 通过写作让学生表达对善恶行为的态度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道德意识。
-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事件和人物中发现道德问题和道德冲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 指导学生合理运用语言,写作中传达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三、教学方法1. 问题引导法: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德育问题,引导他们从语文篇章中汲取道德教益。
2.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并解决有关德育问题的思考。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或虚构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选择和后果,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4. 作文指导: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他们写作中传达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四、评价方式1. 阅读理解测试:考察学生对文本中德育要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作文评价: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展示积极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能力。
3. 参与度和表现:考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五、教学时间安排本教案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教学进度安排,并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适度调整。
六、教学资源1. 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2. 德育案例:选取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德育教育要求的案例。
3. 语文写作指导资料:提供写作技巧和范文供学生参考。
七、教学效果预期通过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教案的实施,预期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美德、道德困境等情感和价值观念,能够通过写作表达对善恶行为的态度和看法,并用语言传达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既是一个很传统的话题,又是在当前课改形势下一个崭新重要的课题。
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关于语文德育渗透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语文德育渗透案例篇1在教学《飞夺泸定桥》时,先让学生查资料理解背景,再引导学生读题目,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要攻取泸定桥,那么怎样攻取呢“飞”、“夺”过程中,红军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怎样面对困难怎样克服困难为什么会取得胜利,红军的胜利证明了什么,读后有什么感受设计提出这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学习。
再播放电视录象《飞夺泸定桥》,让学生感受当时战斗的激烈,壮士们的英勇气概,和大无畏精神,给学生感性的认识。
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思考红军遇到困难,为什么能表现的男那样勇猛,那样无畏思考是一种什么精神促使他们不怕牺牲,夺取胜利的。
这样既利用教材让他们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又受到缅怀先烈,珍惜幸福的教育。
语文德育渗透案例篇2在教学《我爱这土地》时,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读题。
问:作者深爱这土地,说明了什么他为什么要深爱这土地不用多说,学生肯定被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打动。
接着时代背景的介绍,问:1937年至1945年在我们的国土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日本侵略者在我们的家园都干了些什么从学生的神情上便能感受到他们对侵略者的憎恨,学生的爱国情感进一步得到加深。
语文德育渗透案例篇3教学《示儿》时,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脍炙人口的爱国诗句,从而理解诗人陆游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的人格逐渐完善,成熟起来,明白要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深刻道理。
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做好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工作。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教案设计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初中语文课程不仅需要传授语言知识和文学欣赏技巧,还需要在其中融入德育元素,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品质,使其成为品德良好、有责任心的人。
本教案旨在通过有针对性的德育渗透,使学生在语文课程中能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人文精神,培养他们的美感、情感和道德意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理解德育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和作用;2.能够感受和理解文学作品中所传递的道德价值观和人文精神;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审美能力;4.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5.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选择一些具有深刻道德内涵的文学作品作为教材,例如《红楼梦》中的凤姐形象、《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形象等,通过对具体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从中汲取道德启示,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教学方法•情境模拟法:通过让学生化身为文学作品中的角色,进行情境模拟演练,使其能够深入体验到人物所面对的道德困境,进而思考自己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共同撰写读后感,并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心得,进一步加深对于作品中道德内涵的理解和体验。
•讲解演示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中的道德价值观,并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进行解说,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的道德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引导(5分钟)•向学生介绍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和目的,以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第二步:情境模拟(15分钟)•以相关文学作品的情节为背景,让学生化身为文学作品中的角色,进行情境模拟。
通过学生的互动参与,引导他们思考道德选择,并读取相应的语文课文,进行深入解读。
第三步:小组合作学习(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并共同撰写读后感。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教案设计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德育渗透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初中语文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德育渗透的理念,提升语文学习和思维品质。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1.德育渗透的概念和意义;2.初中语文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技巧;3.德育渗透对语文学习和思维品质的影响。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1.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情境,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2.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步骤二:概念解释1.通过举例或幻灯片,简要介绍德育渗透的概念和意义;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在语文学习中进行德育渗透?步骤三:德育渗透方法和技巧1.概念讲解:介绍初中语文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技巧,如融入德育元素的课文选材、情境设计等;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分享对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方法和技巧的理解和想法;3.汇报总结: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总结各组的讨论结果。
步骤四:德育渗透的影响1.引导学生思考:德育渗透对语文学习和思维品质有什么样的影响?2.讨论与总结: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讨论并总结德育渗透对语文学习和思维品质的影响,并分享给整个班级。
步骤五:课堂练习1.设计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应用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解答;2.结合课堂讨论和演练,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
步骤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技巧,完成指定的任务。
四、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评估;2.练习评估:对学生完成的练习进行评估,看是否能够运用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技巧;3.作业评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是否能够准确地运用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技巧完成任务。
五、拓展延伸1.提供更多德育渗透的案例和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极运用德育渗透的理念,提升个人的品德素养和综合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的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教案,通过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概念解释明确了德育渗透的概念和意义,德育渗透方法和技巧的分组讨论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和思考能力。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教案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教案精品文档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教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可见,语文学科不仅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元素,而且应该成为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载体。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担负起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艰巨任务,在语文教学中自然和谐地落实德育教育,将德育内容贯穿于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去,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取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立足文本,设计德育目标1 / 10精品文档德育是一种精神品质的教育,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的精神思潮下,人们的心态十分浮躁。
如果老师还是依靠说套话,带高帽,这样的德育根本无法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无法引起学生的思索,至多就是一股吹过耳旁的风。
所以,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应该立足文本,设计□标,让德育有根可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选编的教材,丰富地包含了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哲理性的启发,既有文学性乂有思想性。
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利用好这一特点,注重对教学内容中情感、态度、价值教学□标的设计,那么我们的德育就不会只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教案临澧一中语文组酉世明德育是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2/10稱品文档仁。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他把德育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学生首先要致力于道德修养。
“行有馀力”,才是学习文化。
十九世纪上半期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也明确提出了教师的根本任务:人民教师要遵照党的教育方针去教育学生。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语文教育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
教书、育人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学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二者之间应是密不可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利用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话题,学生听起来离自己比较遥远。
初中语文教材有一篇法国小说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讲的就是法国人民爱祖国的故事。
课文以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国的部分学校被迫改学德语为背景。
课文是以一个爱学习的学生小弗朗士的口吻叙写的,其中有两处关于小弗朗士的心理描写:第一处是当小弗朗士得知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时的心理描写,我在课堂上作了有感情地朗读:“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念到这儿,课堂上一片寂静。
我抓住这段心理描写体现小弗朗士“懊悔”的心理特点,语重心长地说:“小弗朗士是多么令人同情!他没能好好珍惜自己的学习时间,以至于后悔都来不及了,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堂课。
”我又重点朗读并讲析了第二处心理描写:“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
他讲得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问:“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老师今天讲的是最简单的部分呢?”全班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小弗朗士认真听课的原因!”“是小弗朗士出于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有了责任心!”……这时,我及时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点出了课堂的重要性。
“同学们!我们不该忘记历史,而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品德就是爱祖国。
大家不要认为爱祖国必须是干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在民族兴亡的关头,拿枪打仗,保家卫国是爱国,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象征,而我们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从现在做起,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学好自己的母语,奋发向上,关心集体,爱护他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也是爱祖国的表现。
教这一课的时候,我就结合着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日本帝国主义在东三省建立伪满帝国,禁止中国人民学汉语的事实说给同学们。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案例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案例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日常教学中,将德育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通过几个案例,探讨初中语文德育的渗透方式和实践效果。
案例一:《小王子》的爱与善在语文课上,教师选取了《小王子》这本经典的童话故事给学生们进行阅读。
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王子的爱与善的主题。
学生们通过阅读故事中小王子的经历和教训,感受到了爱的力量和善良的力量。
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待他人的爱和善的体验,并结合生活实际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法。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不仅仅掌握了故事中的语言知识和阅读技巧,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心灵的洗礼。
他们明白了爱与善是处世之道,学会了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并将这种品质贯彻到自己的生活中。
德育与语文课程的结合使学生们在学习中获得了全面的成长。
案例二:写作中的情感表达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选择一个与自己有关的真实情感事件,并进行写作表达。
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倾诉自己的内心思想和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并培养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例如,一位学生选择了和好友的争吵作为写作题材。
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在作文中描述了自己当时的情绪和内心的挣扎,以及最后通过沟通和理解而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这样的写作实践,学生学会了关注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这种写作方式也使他们对自己的情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他们的情绪管理和情感培养。
案例三:文学名著的道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一些经典的文学名著来进行德育渗透。
例如,在教授《红楼梦》时,教师可以结合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通过对贾宝玉的放荡和贾母的智慧进行对比,学生们可以理解到虚荣、放纵会带来痛苦和败坏,而智慧、宽容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课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语文新课标将学校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德育教育必须渗透
在传授知识之中,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挖掘文中的思想教育点,着眼于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
语文教学要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
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那么如何提高
语文课的德育效果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种方法。
1 情感渗透
我们的祖国有着渊远的历史文化,从四大发明到地动仪,从《史记》到《孙子兵法》,但情感依赖于认识,只有对祖国的文明了解了,认识了,才能对祖国有深刻的爱恋,所以我充分利用时间和机会,带着学生在祖国文化宝库中领略文化的无穷魅力。
为了
使学生了解祖国的今天,我向学生介绍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科学发展的重大成果,组织学生观看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盛况和“神七”凯旋的录像,材料中那惊天动地的欢呼声和绚烂夺目的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