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术后疼痛的治疗进展
临床医学中的骨科疾病治疗新进展
临床医学中的骨科疾病治疗新进展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临床医学中的骨科疾病治疗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这些新进展不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还大大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本文将介绍几个骨科疾病治疗的新进展。
第一骨科疾病之一是骨折。
传统的骨折治疗主要包括固定和手术复位,但这些方法往往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和疼痛。
然而,近年来,骨再生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开辟了新的治疗路径。
例如,干细胞疗法可以通过注射自体骨髓干细胞或选择性分离的干细胞来促进骨折愈合。
另外,生物材料的应用也为骨折治疗提供了新方法。
生物材料可以在骨折部位填充空腔,促进骨细胞生长和骨新生,加快骨折愈合过程。
第二除了骨折,骨科中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疾病,如骨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
这些疾病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幸运的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治疗手段的不断创新,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也有了新的突破。
例如,关节镜手术已经成为骨关节炎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
通过微创手术,医生可以清除关节内炎症组织和损坏的关节软骨,并进行关节磨削或关节置换等手术治疗。
此外,新型的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出现和临床应用也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第三除了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外,放射疗法在骨科疾病的治疗中也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放射疗法主要通过利用高能射线来杀死或抑制异常细胞的生长,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骨肿瘤等骨科疾病的治疗中,放射疗法经常被用作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它既可以作为手术前的辅助治疗,也可以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
放射疗法的出现改变了传统骨科疾病治疗的方式,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个体化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第四另外一个重要的进展是数字化技术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例如,三维打印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骨骼数据打印出量身定制的手术导航工具和植入物,使手术更加精准和安全。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也使骨科手术的模拟和培训更加方便和高效。
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为骨科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鞘内注射阿片类药物用于骨科手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阿片类药物鞘内注射镇痛的机制
▪ 目前,阿片类药物鞘内注射镇痛机理的主流观点是阿片类药物作 用于脊髓背角胶质区的突触前及突触后阿片类受体,通过与G蛋 白结合,抑制腺苷酸环化酶,引起钾离子通道的激活及降低电压 依赖型钙离子通道,最终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鞘内注射阿片 类药物用于骨 科手术后镇痛 的研究进展
副标题
前言
▪ 骨科手术涉及范围广、创伤大,常导致严重的术后疼痛,由此可 能导致术后运动恢复延迟、住院时间延长、心脑血管意外等不良 事件,也可能扰乱自身免疫系统、影响睡眠质量和导致术后谵妄 等。
▪ 而疼痛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日益引起临床的关注,减轻患者疼 痛可以加速康复,减少不良事件,由此临床对术后镇痛的完善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 由于药效持续时间长,吗啡鞘内注射有可能导致迟发性呼吸抑制。 研究显示,吗啡的呼吸抑制及嗜睡呈剂量相关性,2.5 mg比1 mg吗啡的抑制作用强且持续时间长,0.3~1 mg吗啡鞘内注射镇 痛效果明显,且呼吸抑制作用不明显。
适合鞘内注射的阿片类药物
▪ 目前认为,蛛网膜下腔注射吗啡的推荐剂量为0.075~0.15 mg, 硬膜外给药推荐剂量为2.5~3.75 mg。
▪ Kilckaya.75 mg联合鞘内注射,均可以有效缓解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疼痛, 而且芬太尼注射组镇痛时间更长。
阿片类药物鞘内注射在不同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 Rathmell等发现吗啡0.2 mg鞘内注射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可以为 下肢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患者术后其他镇痛药物 剂量减少,对膝关节置换手术没有不良影响。
《2024年红元胶囊对第五跖骨近端骨折术后疼痛肿胀的临床疗效观察》范文
《红元胶囊对第五跖骨近端骨折术后疼痛肿胀的临床疗效观察》篇一一、引言在骨科领域,骨折术后疼痛与肿胀是常见的并发症。
针对这类问题,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都在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红元胶囊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被广泛运用于骨折术后的疼痛与肿胀的治疗中。
本篇论文将对红元胶囊对第五跖骨近端骨折术后疼痛肿胀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
二、研究背景红元胶囊,作为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在骨折术后,患者常常面临疼痛和肿胀的问题,而红元胶囊的应用则能有效地缓解这些症状。
第五跖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其术后恢复过程中,疼痛与肿胀问题尤为突出。
三、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对第五跖骨近端骨折术后的患者进行分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红元胶囊。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与肿胀情况,来评估红元胶囊的临床疗效。
四、结果1. 疼痛情况:实验组患者在服用红元胶囊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在术后第一周,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间的疼痛评分差距逐渐增大。
这表明红元胶囊在缓解术后疼痛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2. 肿胀情况:实验组患者在服用红元胶囊后,肿胀程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肿胀评分,发现在术后一周内,实验组患者的肿胀消退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
这表明红元胶囊在减轻术后肿胀方面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五、讨论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红元胶囊对第五跖骨近端骨折术后疼痛与肿胀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这可能与红元胶囊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理作用有关。
在术后恢复过程中,红元胶囊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减轻肿胀,加速恢复进程。
此外,本研究结果还表明,红元胶囊的使用并不产生明显的副作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耐受性。
六、结论综上所述,红元胶囊在第五跖骨近端骨折术后疼痛与肿胀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骨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护理研究进展
药指南 , 2 0 1 0 , 8 ( 2 9 ) : 8 2— 8 3 .
临床分析 [ J ] . 实用妇产科杂志 , 2 0 0 7 , 2 3 ( 8 ) : 5 0 4— 5 0 6 . 1 1 谢静燕 , 陈 嫒, 祁 卫红 , 等. 自体组 织“ 桥” 式修复 术治疗 阴道 后壁脱 出 2 4例 体会 [ J ] . 中国实 用 妇科 与 产科 杂 志, 2 0 0 6 , 2 2
科杂志 , 2 0 0 5 , 2 1 ( 4 ) : 1 9 6—1 9 7 .
9 P e t r o s P E. Ne w a mb u l a t o r y s u r g i c a l me t h o d s u s i n g a n a n a t o mi c a l c l a s s i i f c a t i o n o f u i r n a r y d y s f u n c t i o n i mp r o v e s t r e s s ,u r g e a n d a b n o r ma l
2 7 0 —2 7 7.
1 8 张晓红 , 王建六 . 女性压 力性尿 失禁非手术治疗 [ J ] . 中国医刊 ,
2 0 0 8 , 4 3 ( 9 ): 4—6 .
1 O 吴
逸, 成佳景 , 周建 红, 等. 全盆腔悬 吊术 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
1 9 罗玉媚 , 黄美珍. 盆底 肌肉康 复器预防压力性尿失禁的I 临床疗效
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进展
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进展1. 引言1.1 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进展地佐辛(dexmedetomidine)是一种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痛、镇静和抗焦虑等效果。
近年来,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逐渐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地佐辛作用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通过激活α2受体产生镇痛和镇静效果。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减少疼痛传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与传统镇痛药物相比,地佐辛具有较少的呼吸抑制作用和更快的恢复期,使其成为术后镇痛的理想选择之一。
在临床实践中,地佐辛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类型的术后镇痛中,包括心脏手术、脑部手术、腹部手术等。
研究表明,地佐辛可有效减少术后疼痛程度,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地佐辛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也受到了关注,如与麻醉药、镇痛药等的联合应用,能够发挥协同效应,提高镇痛效果,减少药物副作用。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展现出明显的潜在优势,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更多地关注于优化用药策略、探索新的联合应用方式,以进一步提升术后镇痛的效果和患者的治疗体验。
2. 正文2.1 地佐辛的药理特点及作用机制地佐辛是一种合成的局部麻醉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阻断神经传导的过程来达到镇痛效果。
地佐辛主要通过阻断钠通道来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突发,使疼痛信号无法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
地佐辛还可以抑制神经细胞内的钙离子通道,减少神经元内的钙离子流入,从而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
地佐辛还具有镇痛效果的另一个重要机制是通过影响局部炎症反应来减轻疼痛。
地佐辛可以降低组织中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细胞外液的渗出,减轻组织水肿和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疼痛的感觉。
地佐辛通过阻断神经传导和影响局部炎症反应两种机制来达到镇痛的效果。
其药理特点在于作用局部、持续时间较长并且副作用相对较少,因此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2.2 地佐辛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地佐辛是一种局部麻醉药物,在术后镇痛中被广泛应用。
骨科术后疼痛处理综述
骨科术后疼痛处理综述骨科术后疼痛是临床麻醉中经常面对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控制患者术后疼痛,对于患者术后康复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最新研究报告综述如下,以期待对临床工作开展提供帮助。
疼痛是一种客观上的使人感觉和情绪不舒服的体验,并伴随着组织损伤[1]。
有学者倾向于将疼痛和脉搏、呼吸、体温、血压并列为人体的五大生命体征[2]。
骨科手术由于创伤较大,术后伤口直接受压,患者疼痛往往比较剧烈,对术后镇痛的要求较高。
目前我国术后疼痛治疗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时期:20世纪70年代之前以采用单纯的肌肉注射哌替啶为代表的疼痛不充分治疗时期;80年代以后进入以采用小剂量吗啡硬膜外注射的镇痛时期;90年代由西方国家引进的自控镇痛泵为代表的患者自控时期;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医疗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临床中也对术后疼痛管理展开多种研究,发现疼痛存在多靶点机制,通过联合应用不同类型的镇痛药物,可以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且最大避免了单一止痛药物剂量过大带来的副作用[3]。
本文将最近骨科手术后疼痛管理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以期对临床研究借鉴。
1 疼痛对机体的影响适度的疼痛感受,对人体是一种保护机制,可以引起人体的警觉从而避免更严重的创伤。
但剧烈疼痛可以引起身体一系列生理反应,从而影响心肺、内分泌及激素水平的改变。
人体在剧烈的疼痛中,可以产生应激反应,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对一些合并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带来严重的威胁[4]。
术后疼痛不同于生理性疼痛,术后疼痛不单由手术对神经末梢机械性损伤引起,组织损伤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敏感性改变也是引起术后疼痛的原因。
损伤引起外周神经细胞轴突中胞浆逆向流动,引起神经末梢释放P物质,切口部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损伤引起组织大量释放缓激肽、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炎性致痛物质,在直接刺激感受器引起疼痛的前提下,还可以造成周围神经的活化和敏感,从而导致阈下刺激也可引起疼痛[5-6]。
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摘要】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膝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然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经常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肌力下降等问题。
康复治疗对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有良好作用。
本文综述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治疗;研究进展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功能障碍和慢性疼痛为特征的常见疾病。
据估计,每1000名成年人中有125名患者,是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膝关节是最常见的受累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晚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良好选择,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术技术和假体材料的使用寿命。
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康复的重点是恢复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术侧下肢肌力,使患者具有独立生活和参与活动的能力。
1.国内外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研究现状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
这是近年来中国开展的最有效的联合重建行动之一。
其目的是矫正关节畸形,重建关节稳定性,恢复和改善关节功能。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在进行关节置换术。
临床实践证明,全膝关节置换术能显著减轻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中短期随访发现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优良率接近90%。
1989年,国外研究报道,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的症状改善率在7年内达到98.8%,在10年内达到97.3%,在15年内达到90.6%。
因此,对于患有严重膝关节疾病的中青年患者,尤其是那些经历过多次关节切开或关节镜清创且症状没有改善的患者,应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
1.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治疗研究2.1术前预康复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中,手术应激和术后活动减少会导致肌肉萎缩、肌力下降、骨密度下降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致整体功能水平下降,术前康复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术前康复是指患者在手术前采取的康复干预措施,也称为术前康复。
2002年,一些学者正式提出了预康复的概念,并将预康复理论应用于骨科围手术期患者。
骨科围手术期镇痛进展
骨科医生来完成。 积极的围手术期镇痛可以降低心血管系统 并发症、 肺不张、 肺部感染, 以及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肺 栓塞的发生, 促进功能锻炼, 加快康复。
1 疼痛机制
局麻药在超前镇痛中的作用。 研究认为l运用导管技术持续 _ 4 ] 地局部浸润麻醉可以提供不间断的术后镇痛, 而将局麻和全
以局麻药阻滞能减轻动物异常行为反应及背角神经元致敏。
马平等l将拟行骨科下肢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_ 3 实验组
维普资讯
J u n lo a t a t o a d c 1 1 , . F b 2 0 o r a fPr c i l c Orh p e is Vo . 5 No 4, e . 0 7
麻联合运用能减少麻醉剂的消耗, 从而减少阿片类药物治疗
的副反应。 ed tl _将 4 个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分 V nio 等l ti 5 2 成两组 , 发现局部注射麻醉药组吗啡需求量比对照组低, 且 恶心等副反应少。对关节镜手术的患者 , 局部麻醉给药能提 供优秀的手术环境并延长术后镇痛, 而且避免了许多全麻、 脊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副反应l 。 _ 6 ] 23 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有镇痛效果好、 . 作用时间长 的优点, 常用的主要有吗啡、 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等, 其中吗啡 虽然是最古老的镇痛药, 但由于其价格低廉, 且剂量与时间 效应成正相关关系, 仍是临床医生的常用选择。口服阿片类 药物对中到重度疼痛也有效果, 曲马多效果与吗啡相似, 但 是严重的副作用少, 用于控制骨科术后中到重度疼痛是不错 的选择l 。 _ 新型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是吗啡的 7 j 1 0 倍, 0 能迅速进入脑髓和其他组织 , 0 且在组织中无明显 蓄积现象, 在脂肪和肌肉组织易清除, 它的镇痛强度为芬太
拉考沙胺注射液在骨科手术中的术后疼痛管理
拉考沙胺注射液在骨科手术中的术后疼痛管
理
拉考沙胺(Lacosamide)是一种抗癫痫药物,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
骨科手术中的术后疼痛管理。
本文将探讨拉考沙胺注射液在骨科手术
中的应用及其术后疼痛管理的效果和安全性。
骨科手术术后疼痛是患者常见的不适感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质量和康复效果。
因此,有效的术后疼痛管理至关重要。
拉考沙胺作
为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物,其镇痛效果备受关注。
研究表明,拉考沙
胺通过调节钠通道活性,抑制神经元兴奋性,从而发挥镇痛作用,且
其与传统镇痛药物的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在骨科手术中,拉考沙胺注射液常作为术后镇痛治疗的一部分。
其
给药方式多为静脉注射,能够迅速达到有效浓度,快速缓解患者术后
疼痛。
临床研究显示,拉考沙胺注射液在骨科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此外,拉考沙胺注射液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拉考沙胺在治疗剂量下的不良反应较轻,常见的
不良反应包括头晕、恶心、疲乏等,且多数不良反应可自行缓解,不
需要特殊处理。
因此,拉考沙胺注射液在骨科手术中的使用是相对安
全可靠的。
综上所述,拉考沙胺注射液作为一种新型的镇痛药物,在骨科手术
中展现出了良好的疼痛管理效果和较好的安全性,对于改善患者术后
疼痛感、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仍需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以验证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加速康复外科(eras)——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
规范化疼痛管理
建立规范的疼痛评估、治 疗和监测流程,确保患者 得到及时、有效的镇痛治 疗。
疼痛控制药物及副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
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可缓解 轻至中度疼痛,但可能导致胃肠
道不适、出血和过敏反应等。
阿片类镇痛药
如吗啡、芬太尼等,可用于中至 重度疼痛治疗,但可能导致呼吸
抑制、恶心呕吐、成瘾性等。
ERAS理念在骨科的推广应用尚处于初 级阶段,相关临床实践和研究仍需深入
开展。
未来研究应着重探讨ERAS在骨科患者 术后疼痛管理的精细化及个体化方面的 问题,以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疼痛管理
方案。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以证实ERAS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加强多学科协作,包括外科、麻醉、护理、康复等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以推动ERAS理念 的深入应用。
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医疗费用
ERAS优化了围手术期处理,缩 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缩短住院时间意味着降低了患者 的医疗费用,提高了医疗资源的
利用效率。
通过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和术后 并发症的发生,ERAS还降低了
患者的医疗费用。
CHAPTER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加快康复进程。
ERAS疼痛管理使患者能够更早地开始功能锻炼,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
减少术后并发症
ERAS通过优化围手术期处理, 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减少术 后并发症的发生。
多模式镇痛、个体化镇痛等策 略能够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 从而降低镇痛相关并发症的风 险。
ERAS疼痛管理有助于患者更早 地恢复活动,减少长期卧床等 引起的并发症。
加速康复外科(eras)——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
$number {01}加速康复外科(eras)——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日期:汇报人:目录•引言•加速康复外科概述•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加速康复外科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的未来展望•参考文献01引言0102背景介绍疼痛管理是ERAS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术后疼痛控制有助于减轻患者身心负担,促进康复进程。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一种采用多学科团队合作的方法,旨在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加速患者康复速度的新型外科理念。
探讨ERAS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和借鉴。
ERAS理念的引入为骨科术后疼痛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和意义意义目的02加速康复外科概述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一种采用多学科团队合作的方法,通过优化围手术期处理,以减轻手术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应激,从而加速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的医疗模式。
ERAS的理念是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同时降低医疗成本和资源消耗。
定义和理念ERAS的流程包括术前评估、优化、宣教,术中控制应激和疼痛管理,术后快速康复和早期出院计划等。
ERAS的内容涵盖了术前营养支持、功能锻炼、心理疏导,术中保温、控制出血、减轻应激反应,术后早期活动、口服镇痛药、快速康复锻炼等多个方面。
加速康复外科的流程和内容加速康复外科的优势和应用范围ERAS的优势在于加速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再入院率,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
ERAS已广泛应用于骨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
03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术后疼痛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手术创伤、组织损伤、炎症反应等。
这些因素会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疼痛信号。
术后疼痛的机制术后疼痛的原因可以是生理的,也可以是心理的。
生理原因包括手术创伤、组织损伤等;心理原因包括焦虑、恐惧、抑郁等。
骨科术后疼痛管理现状与展望
骨科术后疼痛管理现状与展望疼痛是创伤骨科患者术后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疼痛既是组织细胞病理的提示,也是机体保护性防御反应的紧急信号。
剧烈的疼痛可影响患者机体局部或整体的功能,出现恶心、呕吐、心率加快、血压增高等症状,对其造成巨大的痛苦[1-2]。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生存质量要求的提高,疼痛已成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在临床护理中逐渐受到重视[3]。
有效的疼痛治疗可减少体内儿茶酚胺和其他应激性激素释放,减少并发症,因此,解除术后疼痛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现将术后疼痛护理进展作如下综述。
1 术后疼痛的定义术后疼痛[4]是伤害性刺激(包括骨科手术)对组织损伤及疾病本身病理改变所发生的一种机体反射性的,复杂的生理反应和感知,依其性质而论属急性疼痛。
骨科术后疼痛多为较强的急性疼痛,此系机体对疾病本身和手术创伤所致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5]。
2 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有:(1)血中儿茶酚胺升高,表现为血压升高心动加快,呼吸浅快,恶心,呕吐,出汗等。
(2)致痛和炎性介质的异常释放,使原发病灶的缺血、缺氧和水;又可引起体内激素和酶系统异常,蛋白合成缓慢,组织分解代谢加强,影响术后康复。
(3)疼痛会致情绪强烈反映:痛苦、烦躁、易怒、焦虑、不安。
情绪的不稳定降低疼痛的阈值,更加剧了患者的痛苦。
(4)保护性反射咳嗽,深呼吸障碍,导致肺部并发症。
(5) 引起活动障碍,造成术后恢复延迟[6]。
3 骨科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患者年龄、性别、性格和文化背景均对疼痛评估有影响。
年长者较年幼者耐受疼痛;性格内向者疼痛主诉较少;不同民族、家庭、过去的疼痛经历对评估均会产生影响;文化程度的高低也影响着疼痛评估;情绪紧张、焦虑引起疼痛加重;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疼痛明显[7]。
蒙小燕等[8]报告显示年龄,性别,性格,受教育程度,心理因素,等与创伤无关的因素会影响术后疼痛的程度及表达。
4 骨科术后疼痛的评估疼痛评估是疼痛控制关键的第1步,只有客观,全面地评估和记录疼痛,才能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9],使用可靠有效的评估工具有助于保证疼痛评估的准确性,使结果更客观[10],常见以下方法。
骨科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治疗的进展_杨朝晖
骨科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治疗的进展杨朝晖1,熊剑21三峡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443002);2三峡大学医学院(湖北宜昌443002)目前,骨科围手术期镇痛的方法比较多,如阿片类、非甾体类药物,硬膜外麻醉,局部麻醉,外周神经阻滞等,但是其使用及效果各有局限性。
对于骨科患者来说,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是极其必要的,但是术后疼痛极大地阻碍了患者功能锻炼及康复。
国内外许多专家主张将术后疼痛作为与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同起来的“第五生命体征”,应予及时正确的处理。
良好的术后镇痛在骨科围手术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围手术期的镇痛治疗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并且让患者及早进行功能锻炼,这一点对于骨科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
目前的镇痛方法有很多,而多模式镇痛已经得到公认。
本文就多模式镇痛治疗在骨科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1多模式镇痛的原理围手术期的疼痛是几个痛觉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手术伤口的刺激、损伤引起的炎症刺激、周围躯体和内脏的痛觉刺激、神经末梢和中枢神经元疼痛的刺激等,因此,术后疼痛的治疗应该结合不同的手术方式,针对不同的疼痛机制,以达到提高患者疼痛阈值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为目的[1]。
多模式镇痛是联合使用作用机制不同的镇痛药物或镇痛方法,由于作用机制不同而互补,镇痛的作用相加或者协同,同时每种药物的剂量减小,不良反应相应降低,从而达到最大的效应/不良反应比。
2多模式镇痛在骨科围手术期中的应用2.1四肢骨折手术翁文杰等[2]研究表明,骨科围手术期中应用多模式镇痛能明显有效地控制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且具有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翁文杰[3]将470例手术患者以严重疼痛、重度疼痛、中度疼痛及轻度疼痛的标准划分为A、B、C、D4组,各组在围手术期使用不同的镇痛方式,在术后不同时间段(2、24、48h及4、8、12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结果发现评分普遍低,从而得出结论:围手术期采用个体化多模式镇痛能够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功能的康复。
骨科术后疼痛治疗PPT课件
目 录
• 骨科术后疼痛概述 • 骨科术后疼痛治疗的重要性 • 骨科术后疼痛治疗方法 • 骨科术后疼痛治疗注意事项 • 骨科术后疼痛治疗展望
01
CATALOGUE
骨科术后疼痛概述
疼痛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通常由组织损伤、炎症或神经刺激引发。 根据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疼痛可以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患者支持
建立患者支持平台,提供疼痛治疗的相关信息和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术 后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手术创伤是导致骨科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手术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引发炎症反应和疼痛 。此外,手术后的肿胀、炎症和疤痕组织也可能压迫神经, 引发疼痛。
骨科术后疼痛的危害
总结词
骨科术后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等。
如出现严重副作用,应立即停 药并就医。
注意观察药物的相互作用,避 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定期复查与调整治疗方案
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进行复查, 以便及时了解疼痛控制情况及调
整治疗方案。
如疼痛控制不理想,及时与医生 沟通,以便调整药物或治疗方案
。
如疼痛控制较好,可在医生指导 下逐渐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
05
01
减轻疼痛是患者术后最迫切的需 求,有效的疼痛治疗能够显著减 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舒适度。
02
疼痛治疗能够避免因疼痛引起的 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等,有 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促进术后恢复
疼痛治疗能够消除因疼痛引起的应激 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 患者术后的恢复。
疼痛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 加速术后的康复进程,缩短患者的住 院时间。
骨科疼痛的护理进展
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 其次,在护理期间,辅助患
者移动时,要注意对于患者的患肢要动作和缓、温柔,护理人
员需要用双手托举患肢,缓解活动时带来的牵引痛。 同时,
需要将患肢抬高于心脏 20 ~ 30cm,从而促进血液循环,缓解
患肢疼痛。
( 二) 舒适护理
目前,临床上对于轻度疼痛通常会采取分散注意力的方
法缓解患者疼痛。 根据入院时对于患者的兴趣爱好的了解,
投其所好进行注意力的分散,如听广播、看电视剧、听音乐等
等,都可以使患者的注意力适当分散,缓解患者疼痛。 肖百
香通过实验发现,实施舒适度护理的患者其疼痛感明显低于
普通护理的患者,同时实施舒适护理的患者的住院时间也明
骨科疼痛的护理进展
纪建翠 刘瑶 路艳 王梅
摘 要:文章综述了骨科目前针对疼痛护理的现状,包括了疼痛的影响因素、疼痛的评估方法以及临床上常用的疼痛护理
措施。 特别强调,对于骨科发生疼痛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疼痛评估以及实施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
适,并根据患者的表述进行总结和反问,确认患者目前病情。
从而更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发展,及时给予对应护理措施缓解
患者的疼痛。
五、 总结
疼痛是人体无法控制的一种复杂的反应,其不仅属于生
理反应,同时与人的心理变化、社会支持、文化背景等因素均
息息相关。 因此对于骨科疼痛的护理不应仅停留在生理方
面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及时开展健康教育都应
会影响患者的疼痛敏感度,沈曲针对北京多家医院骨科不同
年龄段的患者疼痛控制情况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0
岁以上的老人的满意度明显低于青年组,由此可见,老年人
骨科术后镇痛的穴位注射疗法的现状及前景
98生物技术世界 BIOTECHWORLD困扰骨科临床治疗的一个难题主要是术后疼痛。
这也是骨科医护人员当前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比如,术后固定、加压包扎、骨筋以及患肢肿胀、骨膜刺痛等。
虽然运用于这种术后镇痛的药物很多,不过,都有一定副作用。
中医领域内的穴位注射对于骨科术手疼痛的治疗效果明显。
1 术后镇痛治疗概况当前,治疗骨科术后镇痛由于病人的疼痛原因不一。
因此,所选用的治疗措施以及选择的药物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不过,自控镇痛、肌注以及口服阿片类、非甾体类抗炎药或者局部麻醉药等办法如今已运用得更为普遍。
比如,实施骨科微创手术,以及术后所展开的功能锻炼镇痛,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就极为常见。
对比镇痛泵、口服塞来昔布运用在骨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术后镇痛安全性、镇痛效果等方面可以发现,二者的效果类似。
不过,镇痛泵导致的病人满意度、不良反应等方面,则明显不如口服塞来昔布。
再比如,对于术后急性疼痛病人,大多实施阿片类、非甾体类抗炎药肌注镇痛。
比如,我国学者罗华及其研究小组选择了60名肢体接受骨科手术的24小时之内急性疼痛病人,进行帕瑞昔布肌注(40毫克,bid)后,同样对比使用镇痛泵的镇痛效果后发现,二者功能雷同。
而对于置换了人工关节类手术的病人而言,镇痛泵则运用得更多一些。
学者杨龙慧等人在小儿先天髋关节错位矫正术镇痛过程中,使用的是曲马朵联合氟比洛芬酯这种多联药物镇痛技术,效果明显。
不过,尽管各种镇痛方法、药物的功能明显,但同样有诸如抑制肠胃蠕动、皮肤搔痒以及排尿困难、呕吐恶心等不少的副作用产生,个别严重者会发生成瘾性抑或呼吸抑制现象。
特别是,目前依旧没有有效的处理置换人工关节手术之后产生的运动性疼痛。
所以,有效、安全的镇痛措施是医学界的一个难点,也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2 穴位注射疗法的基本原理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有诸多功能不同的穴位,主导着人体的不同器官、肢体运行。
而且这些穴位相互通连,互相联系。
它的原理通常是,在特定部位、有关腧穴注射药物。
(完整版)骨科术后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
骨科术后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关键词】骨科;疼痛;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57-02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可引起机体心血管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凝血系统及胃肠道等功能紊乱,从而影响病人的康复[1]。
术后剧烈的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地痛苦,而且还严重影响术后康复,甚至造成手术失败[2]。
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理并减轻骨科术后患者的疼痛,减轻其对机体的有害影响,对做好骨科术后病人的护理是十分重要。
本文就骨科术后疼痛护理的发展做如下综述。
1 疼痛的定义国际疼痛学会对疼痛的定义: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有现存的和潜在的组织损害。
也有人将疼痛定义为:影响人的各个层次的高度个体化的经历,可导致整体生活质量下降。
临床护理工作中疼痛已被作为“第五生命体征”来评估与处理[3]。
2 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疼痛不仅给病人躯体带来不适,而且对精神、心理、体质等方面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直接影响病人的生活和生存质量[4]。
于凤伟[5]提出,严重的疼痛常常导致病人的睡眠不足,造成情绪低落,耽误病情的恢复。
持续的疼痛还能引起失眠、体重降低、便秘、高血压、紧张和抑郁等情绪。
杨丹等[6]表明,随着疼痛的加重,各项生活指标的分值都在下降,说明疼痛越重,对生存质量的影响越大。
3 疼痛评估的方法3.1 线性视觉模拟标尺评分法(V AS)该方法由日本学者发明,是应用最广泛的单维测量工具。
但需要抽象思维,用笔标记线时需要必要的感觉、运动及知觉能力,应用于老年人时不成功应答率较高。
3.2 数字分级法(NRS)此法既简单又容易掌握,护士可以用来宣教,但缺点是分度不精确,有时患者难以对自己的疼痛定位。
陆小英[7]等指出有些患者疼痛已经影响日常生活及睡眠,可评分仅为2~3分。
3.3“长海痛尺”评估法“长海痛尺”是将NRS和VRS 有机结合的一种疼痛评估方法。
氨酚曲马多片治疗骨科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
中图 分 类 号 :R 7 1 6 9 1 ;R 8 . 文 献标 识码 :A d i 03 3/i n17 — 6 92 1.80 5 o 1 . 6 .s. 4 4 5 . 0 . : 9 js 6 0 0 8
Cl ia s r a o fTr m a o d o h o i e p r c t mo b es i h e t n fOr h p e i s o e a v i i cl n Ob e v t n o a d lHy r c l rd - a a e a lTa l t t e Tr a me to t o a d cPo t p r t ePa n i n i
LNGX a ag N uqn I i fn , I ii o S (e a m n hr c ,h it nc a Po l Ho i G agh u G aghu5 0 8 C ia D p r e tfP amay teFr ip l ep e t o sMu i s t o unzo , u nzo 1 1 ̄ hn) p af l
6 例 .随机 分成 两组 ,试验组 ( 0 A组 )给予 国产氨酚 曲马 多片每 次 2片 ,每 8小时 1次, 口服 。对照组 ( B组)给予合资厂生产 的同类产品及 通安片每 次 2片,每 8小时 1次 ,口服 。疗程 为 4天。结果 试验组和 对照组的首 次用药后起 效时 间分别为 ( 1 8 3. 0 ±2 .9 mi 3 ) n和 ( 11 2 3. 3±2 .6 ri,两组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 ;试验 纽和 对照组治 疗 4天与治疗 前的疼 痛强度 差 ( I 3 ) an 5 PD)分别
为 (. 5 0±o 2 8 )和 (.3± 1 7 ,组间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oo ) 9 5 4 .) 0 尸> .5 ;试验组与 对照组的止痛总有效 率和 中度 以上疼 痛缓解率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的新进展
・
61 5・ Biblioteka ・综 述 ・
骨科 患者术后疼痛 管理 的新进展
董丰琴 , 熊 秀萍 , 陈 丹 综述 , 王 众 审校
[ 摘要 ] 疼痛 是每个骨科患者遇到 的问题 , 术后 疼痛也是术前 患者最关 心的 问题 , 患 者 已把解 除疼痛 的需求放 在首位 。 骨科 手术 后疼 痛不仅给患者带来不利影 响 , 而且还直 接影 响患者术后 早期康 复和活 动。如何有 效地控 制疼痛 , 成为 医生 、 护 士、 患者共 同的 目标 。现就骨科术后疼痛 对机体的影 响、 疼痛 的评估 方法 、 疼痛 的控制 、 护理 干预进行 综述 , 为骨科 患者术 后
疼痛 评 估 是 规 范 性 疼 痛 处 理 的 第 一 步 J 。评 估不 仅可 识别 疼痛 的存 在 , 还 有 助 于疼 痛 治 疗 效 果 的评 价 ] 。 目前 常用 的疼 痛 评估 工 具 有 以下 几种 : ① 视 觉模 拟 评 估 法 ( v i s u a l a n l a o g u e s c a l e , V A S ) : 也
Me l z e a k用轻 度疼 痛 、 重 度疼 痛 、 阵痛 、 可怕 的疼 痛及
虑、 失眠等症状 , 易引起高血压 、 心脏病的复发 , 导致
代谢、 内分 泌 、 免疫 、 精 神 等 系统功 能 的改变 , 降低 患
者的生命质量 J 。睡眠是维持机 体生命活动所 必 需的生理现象 , 对术后患者身体恢复相当重要 。术 后疼痛对骨科患者术后 3 d的睡眠时间和质量都有 较 为 明显 的影 响 , 表现为人睡难 、 睡眠质量差 , 术 后
作者 单 位 :1 . 3 1 3 0 0 0 浙江湖州, 解放军 9 8医 院 骨 一 科 ; 2 . 2 0 0 0 5 2 上海 , 解放军 4 5 5医院心胸外科 通讯作者 :陈 丹 , E — ma i l : 7 7 1 4 7 5 8 2 4 @q q . t o 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术后疼痛的治疗进展摘要】骨科手术后疼痛对患者的危害已为广大医生所共识,病人因痛苦而造成身体机能、免疫力下降。
同时由于疼痛,患者不敢早期肢体锻炼,往往会造成肢体功能障碍。
因此,术后镇痛对骨关节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现就对骨科术后疼痛的评估、各种常用治疗方式的疗效、目前国内外新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术后镇痛超前镇痛骨科手术多模式镇痛近年来在镇痛理论、药物及技术上有很大的进展。
现在,术后镇痛得到了麻醉学和外科学专业领域越来越多的重视,部分专家甚至主张将术后疼痛作为继血压、心率、呼吸、体温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可见术后镇痛的重要性。
1术后疼痛机理术后疼痛属急性疼痛,其发生的原因主要与手术致组织损伤和焦虑有关,各种化学、机械、或者热刺激能激活外周的伤害感受器,激活形成的冲动通过神经纤维传到脊髓背根神经节,然后由脊髓背角传向丘脑,经丘脑皮质束到达中央后回感觉区,产生疼痛感觉。
因此,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达到镇痛目的:a)减少周围致敏;b)阻滞伤害感受传入;c)降低中枢兴奋性。
2术后镇痛的意义手术后疼痛是围手术期患者的主要痛苦所在。
在常见的疼痛强度评估中,骨科疼痛的级别较高,多年来,人们对疼痛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疼痛是疾病的一种自然过程,能忍就忍,止痛药会成瘾,副作用大,往往不能及时报告疼痛,或拒绝使用镇痛药,医务人员也只是在疼痛剧烈时才用止痛药,影响了疼痛的控制。
现研究表明,积极有效的镇痛,不仅可消除疼痛和精神紧张,还可以降低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敢于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从而降低手术后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此外,有效的镇痛治疗还可以增强患者免疫力、改善睡眠、促进机体机能的恢复。
就骨科手术的特点来讲,术后早期患肢功能锻炼对于其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作为骨折治疗的重要指导原则,AO的观点是:要求肌肉及骨折邻近部位关节早期、主动、无痛的活动,防止骨折病的发生[1]。
但无疑,严重的术后疼痛往往使病人不配合肢体的活动及功能锻炼,导致肢体软组织萎缩、骨质疏松,使得肌肉与骨骼及筋膜发生黏连,最终出现关节僵硬,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因此,骨科医生更应注意预防和处理术后疼痛,使患者顺利度过术后恢复期。
3疼痛的评估与其它疼痛一样,骨科疼痛的评估包括疼痛的部位、特点、加重及减轻因素和强度,最可靠的评估指标是患者的自我描述。
使用各种评分方法来评估疼痛程度和治疗反应。
常用评分方法有:语言评分法(VRS);视觉模拟法(VAS);数字评分法(NRS);面部表情评分法(FPS);术后疼痛评分法(Prince-Henry评分法)。
其中VAS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疼痛程度的定量方法,即是由一条10cm长的直线,两端标明“0”和“10”字样,分别表示“无痛”和“最剧烈的疼痛”,患者将自己感受的疼痛强度标记在直线上的相应位置,即为该患者的疼痛强度的评分值。
VAS简单、快速、精确、易操作,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评价治疗的效果。
4骨科疼痛的非药物治疗疼痛的非药物疗法包括与患者有效的沟通,增强患者的信心,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鼓励患者早期恢复日常活动和患部功能锻炼,这已经被证实能够显著减少术后疼痛,适当的活动和锻炼相比制动和休息镇痛效果明显要好[2]。
功能锻炼应当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其它非药物治疗如冷热疗、脉冲式电疗、超声、推拿、针灸等物理方法亦有一定的抑制疼痛作用[2],但其效果仍有待观察和证实。
5骨科疼痛的常用药物治疗5.1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 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 NSAIDs是通过非选择性、竞争性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过程中的环氧化酶(COX),而达到镇痛效果。
COX有COX1和COX2两种同工酶,Beck等[3]应用NSAIDs治疗创伤后疼痛和术后水肿抗炎取得良好效果,并且发现其在髋关节置换术后能抑制异位性骨化的形成,但动物试验表明NSAIDs会引起骨折延迟愈合。
Hofmann等发现运用COX2抑制剂(COX2I)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控制较好,且对骨组织的血运及骨组织与假体的整合没有抑制作用[4]。
因此COX2I类药物在骨科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是肯定的,术前应用诸如塞来昔布等COX2I减少了骨科术后镇痛中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及副作用,镇痛效果明显,而且不影响血小板功能[5,6]。
研究表明,术前予口服COX2I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抑制痛觉超敏,提高痛阈,使患者对疼痛的感觉减轻 [7]。
我科在临床实践中也常选用塞来昔布作为超前镇痛药,其效果明显。
5.2 阿片类药物阿片类药物有镇痛效果好、作用时间长的优点,常用的主要有吗啡、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等,其中吗啡虽然是最古老的镇痛药,但由于其价格低廉,且剂量与时间效应成正相关关系,是目前国内术后镇痛治疗的主要药物。
口服阿片类药物对中到重度疼痛也有效果,曲马多效果与吗啡相似,但是严重的副作用少,常用于骨科术后中到重度疼痛的控制[8]。
新型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的镇痛作用较吗啡及芬太尼强,能迅速进入脑髓和其他组织,且在组织中无明显蓄积现象,在脂肪和肌肉组织易清除,非常适用于围手术期镇痛。
尽管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强,但其副作用较大,包括眩晕、恶心、呕吐、便秘、呼吸抑制、皮肤搔痒、尿潴留等,而且极易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
5.3 局部麻醉药局麻药主要通过阻断伤害性感受向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从而防止中枢致敏而发挥其镇痛作用。
主要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其优点是用药剂量小、镇痛时间长及镇痛效果好。
其代表药物为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其中罗哌卡因在镇痛时对运动神经无阻滞作用,可使患肢麻醉的同时也早期运动,且毒副作用小,是用于骨科术后镇痛的最佳局麻药。
研究认为[9],局麻和全麻联合运用能减少麻醉剂的消耗,从而减少阿片类药物治疗的副反应。
对于心肺功能不好的下肢骨科病人,推荐局麻药和阿片类药持续硬膜外阻滞,可以使病人心肺相关事件发生率减低和减少围手术期出血。
我们发现在下肢手术中,在切口周围局部应用局麻药,术后可早期下肢的关节锻炼,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5.4 甾体类药物临床上常运用的甾体类药物是皮质激素,其副作用较大,常见有肾上腺抑制、骨坏死、伤口不愈合等,因此其用于骨科镇痛受到一定的限制。
但也有医学文献证明,短时间、小剂量地运用糖皮质激素也有明显的术后镇痛作用,在多元化镇痛中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阿片类药物及其副反应降到最低,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10]。
但其最佳的给药方式、剂量和时间等方面尚有争议。
6骨科手术后常用的镇痛方法骨科术后疼痛往往较剧烈,尽早并有效的镇痛能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目前较常用的方法有局部神经阻滞、关节注射、硬膜外镇痛、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等。
6.1 局部神经阻滞常用于下肢关节手术后的镇痛,其作用机理是在神经鞘膜内注入局麻药,从而达到神经分布区域阻滞的作用。
Williams等[11]对膝关节术后的病人实行股神经阻滞,发现术后4d内,股神经阻滞能可靠有效地缓解疼痛。
Snow Yeo等发现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运用持续股神经阻滞的病人对吗啡需求量低,且恶心等副反应少[12]。
Dorr等发现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病人36h内,持续股神经阻滞比硬膜外神经阻滞镇痛效果好,但是功能恢复较慢[12]。
目前,神经阻滞已逐渐成为膝关节手术镇痛的主要选择。
6.2 关节内注射关节内注射主要用于膝关节,也可用于髋、肩、腕等关节,优点在于有明确的镇痛效果且全身副反应少。
最常使用的药物是吗啡,其他药物有阿片类药、NSAIDs及局麻药等,Marshall等发现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病人进行关节周围注射的患者组比对照组术后吗啡需求量可降低大约30%[12]。
洪正华等[13]发现膝关节内骨折术后应用关节内置管镇痛,其镇痛效果与硬膜外置管镇痛相当,但关节内镇痛组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硬膜外置管镇痛组。
6 .3 硬膜外镇痛在硬膜外给予适当剂量的阿片类药物,使之影响脊髓背侧胶质中的受体,有效的阻滞了疼痛的传导,又能保留本体感觉和运动功能。
临床上常选用吗啡作为硬膜外注射的最佳药物,原因是因其脂溶性低,镇痛作用强,持续时间长,用药量小。
与全麻相比,持续硬膜外镇痛对肺功能及心血管系统的损害更小,患者术后康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
Foss NB等人[14]研究认为髋关节骨折术后患者持续硬膜外阻滞镇痛效果佳,对肢体主动活动影响小,有利于肢体功能康复并能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但阿片类药物和持续硬膜外阻滞对于儿童来说有明显的副反应,应慎用[15]。
6.4 PCA PCA是近年来骨科术后镇痛的主要进展,也是目前术后镇痛最好的方法之一。
即病人感觉疼痛时按压启动键,按设定量注入镇痛药以控制疼痛。
包括静脉PCA(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和硬膜外PCA(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
静脉PCA方法简便,起效快,适用于上肢等部位多种手术的术后镇痛,其缺点是对全身副作用较大。
硬膜外PCA主要用于下肢术后镇痛,优点是用药量小,镇痛效果可靠,全身影响小,但是作用范围局限。
Weinbroum[16]通过对恶性骨肿瘤术后患者分别进行PCEA和PCIA镇痛的对比研究发现,PCEA比PCIA能更好地缓解疼痛,且患者主观感觉更好。
Sveticic等[17]对吗啡和氯胺酮混合物用于术后PCA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证明了这种给药方式是安全的,且患者满意度高。
6.5 多模式镇痛多模式镇痛是目前骨科围术期镇痛的最新理念,其已经成为患者多模式康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18]。
我院近两年来开展了骨科围术期中的西乐葆超前镇痛[19]、术中切口封闭、术后止痛泵或继续应用西乐葆等多元镇痛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
该研究证实,积极主动的多模式镇痛,不但可以缓解术后患者的疼痛,促进肢体功能康复,还能明显减少如下肢血栓形成、移植血管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等并发症[20]。
参考文献[1]MichaelW,RobertF.AOManualoffracturemanagementinternal fix-ators[M].AO Publishing,2006:1-3.[2]Australianacutemusculoskeletalpainguidelinesgroup.Evidence-basedmanagement of acutemusculoskeletal pain: executive summary[M].Australian Academic PressPty.Ltd,2003.[3]Beck A,Salem K,Krischak G,et al.Nonsteroidal anti inflammatory drugs(NSAIDs)in the perioperative phase in traumatology and orthopedics effects on bone healing[J].Oper Orthop Traumatol,2005,17(6):569-578.[4]Michael JA,Richard EW.What′s new in adult reconstructive knee surgery[J].J Bone JointSurg(Am),2006,88(7):1677-1686.[5]ZemmelMH.The role ofCOX-2 inhibitors in the perioperative set-ting: efficacy and safety-a systematic review[J].AANA J,2006,1: 49-60.[6]郝永强,干耀恺.塞来昔布对骨科围手术期镇痛的疗效评估[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2: 131-133.[7]TadatoshiM,YumiD,WataruN,etal. Preemptive analgesia by zalto-profen that inhibits bradykinin action and cyclooxygenase in a post-operative pain model [J]. Neuroscience Research,2005,4: 427-433.[8]Bourne MH.Analgesics for orthopedic postoperative pain[J].Am J Orthop,2004,33(3):128-135.[9]Zimmermann M,Jansen V,Rittmeister M.The use of regional anesthesia in orthopedics[J].Orthopade,2004,33(7):784-795.[10]Salerno A,Hermann R.Efficacy and safety of steroid use for postoperative pain relief.Update and review of the medical literature[J].J Bone Joint Surg(Am),2006,88(6):1361-1372. [11]Williams BA,Kentor ML,Vogt MT,et al.Reduction of verbal pain scores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with 2day 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Anesthesiology,2006,104(2):315-327.[12]Michael JA,Richard EW.What′s new in adult reconstructive knee surgery[J].J Bone Joint Surg(Am),2006,88(7):1677-1686.[13]洪正华,陈海啸,洪盾,等.膝关节内给药用于术后镇痛的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02,8(4):308-309.[14]Foss NB,Kristensen MT,Kristensen BB,et al.Effect of postoperative epidural analgesia on rehabilitation and pain after hip fracture surgery:a randomized,double blind,placebo controlled trial [J].Anesthesiology,2005,102(6):1197-1204.[15]Dadure C,Bringuier S,Nicolas F,et al.Continuous epidural block versus continuous popliteal nerve block for postoperative pain relief after major podiatric surgery in children:a prospective,comparative randomized study[J].Anesth Analg,2006,102(3):744-749.[16]Weinbroum AA.Superiority of postoperative epidural over intravenous 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in orthopedic oncologic patients[J].Surgery,2005,138(5):869-876.[17]Sveticic G,Eichenberger U,Curatolo M.Safety of mixture of morphine with ketamine for postoperative 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an audit with 1026 patients[J].Acta Anaesthesiol Scand,2005,49(6):870-875.[18]张行,王建荔.术后镇痛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8(2):149-152.[19]Aida S,王锦琰.超前镇痛面临的挑战[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5,6: 321-322.[20]Preventionofvenousthromboembolisminsurgery,in laparoscopicsurgery,in venous surgery and in urology[J].VnitrLek,2006,1: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