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查账的方法、重点与流程
税务检查的三种常用方法

税务检查的三种常用方法
税务检查是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的财务状况进行核查的一种方式,其目的是确保纳税人遵守税法规定,缴纳应纳税款。
税务检查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一、全面检查法
全面检查法是指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的全部财务状况进行检查,包括纳税申报、账务凭证、财务报表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全面了解纳税人的财务状况,发现问题的可能性较大,但是检查的范围较广,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
二、重点检查法
重点检查法是指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的某些重点领域进行检查,比如涉及大额交易、跨区域经营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针对性强,发现问题的效率较高,但是可能会忽略其他领域的问题。
三、抽样检查法
抽样检查法是指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的一部分财务状况进行检查,以此推断整体的财务状况。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但是可能会存在抽样误差,不能完全反映整体的财务状况。
税务部门在进行税务检查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检查方
法,以达到检查的目的。
同时,纳税人也应该积极配合税务部门的检查工作,确保自己的财务状况合法合规。
税务查税的方法与重点流程

税务查账的方法、重点与流程一、税务检查方法:财务指标分析法、账证核对法、比较法、实物盘点法、交谈询问法、外调法、突击检查法、控制计算法二、税务稽查选案中的重点税收指标:1、税收负担测算:税收负担率=应纳税额÷计税依据×100%出口企业税收负担率:影响税负率的重要因素:2、销售额变动率分析:销售额变动率=(本年累计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100%3、毛利率分析: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是否存在本期销售毛利率较以前各期或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的问题4、本期进项税额控制数=[期末存货较期初增加额(减少用负数)+本期销售成本+期末应付帐款较期初减少数(增加额用负数)]×主要外购货物的增值税率+本期运费支出数×7%5、应出产量=实际耗用的材料数量÷单位产品消耗定额(测定关键原材料、核心部件)如当月实际耗用量10000吨,单位产品耗用0.2吨,则应出产量=10000吨÷0.2吨/件=50000件检查“产成品”科目借方入库数量=40000件,可能存在的问题:(1)、领用材料未全部用于生产(2)、完工产品未入库即销售以某一行业的生产加工企业为例,选取“原材料”作为控制物件,推算“应税销售额控制数”,进行比对分析。
假设该企业某期采集的信息资料:原材料消耗1000吨,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10,平均单价1500元/吨,产销比例为80%,申报销售收入8万元。
本期产品产量=本期原材料消耗量/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1000吨/10=100吨。
本期销售数量=产量×产销比例=100吨×80%=80吨。
应税销售额控制数=本期销售数量×平均单价=80元×1500元/吨=120000元。
应税销售额控制数120000元>申报销售收入80000元,初步判断可能存在帐外经营、瞒报销售收入问题。
税务稽查有哪些方法

【tips】本税法知识是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整理!
税务稽查有哪些方法
税务稽查基本方法是指稽查人员实施税务检查时,为发现税收违法问题,通常采取的手段和措施的总称,主要包括查账方法、分析方法、调查方法。
(一)查账方法
查账方法按照审查方法分为审阅法和核对法,按照审查的详细程度分为详查法和抽查法,按照查账顺序分为顺查法和逆查法。
1.审阅法
审阅法是指对稽查对象有关书面资料的内容进行详细审查、研究,发现疑点线索,取得税务稽查证据的一种检查方法。
审阅法适用于所有企业经济业务的检查,尤其适合于有数据逻辑关系和核对依据内容的检查。
审阅法的审查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会计核算组织有关的会计资料;二是除了会计资料以外的其他经济信息资料以及相关资料,如一定时期的内外部审计资料、购销和加工承揽合同、车间和运输管理等方面的信息资料。
(1)会计资料的审阅
(2)记账凭证的审阅
(3)账簿的审阅
对账簿的审阅除了审阅总账与明细账、账簿与凭证的记录是否相符以外,重点应审阅明细分类账。
(4)会计报表的审阅
审阅会计报表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资料本身的评价,更主要的是对资料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做出正确判断或评价。
税务查账与核算指南

税务查账与核算指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税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税务查账与核算是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纳税行为进行监督和核实的重要手段。
对于企业来说,正确的税务查账与核算是保证合法纳税和避免税务风险的关键。
本文将从税务查账与核算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税务查账与核算的基本概念税务查账是指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纳税义务履行情况进行审核和核实的过程。
它是税务部门履行监督职责、保障税收征管的重要环节。
税务查账的目的是确保纳税人依法纳税,避免逃税和偷税行为的发生。
税务核算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对纳税事项进行账务处理的过程。
它是企业纳税申报的基础,也是税务查账的依据。
税务核算包括收入核算、成本核算、税金核算等各个方面,确保企业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二、税务查账与核算的流程税务查账与核算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税务登记:企业在成立之初需要按照规定进行税务登记,获得税务登记证。
税务登记是企业纳税人身份的认定,也是税务查账的前提。
2. 纳税申报:企业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和方式,对纳税事项进行申报。
纳税申报包括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各个方面。
企业需要准确填写申报表格,报送相关资料。
3. 税务查账:税务部门对企业的纳税申报进行审核和核实。
税务查账可以通过现场查账、资料查验、询问等方式进行。
企业需要配合税务部门的工作,提供真实、完整的纳税记录和相关资料。
4. 税务核算:企业按照税法规定的会计准则和方法,对纳税事项进行核算。
税务核算需要保证账务的准确性和合规性,确保纳税申报的真实性。
5. 税务处理:根据税务查账和核算的结果,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进行处理。
处理方式包括确认纳税义务、补缴税款、罚款等。
企业需要按照税务部门的要求进行处理,遵守税法规定。
三、税务查账与核算的注意事项在税务查账与核算过程中,企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税务合规:企业需要按照税法规定的要求进行纳税申报和核算,确保纳税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税务稽查与税务审计的工作流程

税务稽查与税务审计的工作流程税务稽查和税务审计是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的财务状况和税务合规性进行检查和核实的重要工作。
通过确保纳税人履行税务责任和合法纳税,税务稽查和税务审计对于保障税收的公平公正,维护税收秩序和国家财政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税务稽查和税务审计的工作流程。
一、税务稽查的工作流程税务稽查是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税收优惠政策遵守情况等进行全面核查的活动。
其工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信息收集阶段税务稽查开始时,税务部门会收集与纳税人有关的各种税收信息,包括纳税人的税务申报表、账簿记录、财务报表等。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纳税人自主申报、税务机关监管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数据交换等方式获得。
信息收集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纳税人的财务状况,为后续的核查提供依据。
2. 资料审查阶段在收集到纳税人的相关信息后,税务部门会对这些信息进行仔细审查,核对其真实性和合规性。
这个阶段主要是对纳税人的税务申报表、账簿记录、财务报表进行逐一核对,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记录,为后续的实地核查提供依据。
实地核查是税务稽查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通过走访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对其实际的经营状况、财务管理和税收申报情况进行核实。
这个阶段需要稽查人员对纳税人的账簿、单据、库存等进行详细的检查,与纳税人的核实情况进行对比,查找是否存在纳税漏洞或虚假记录。
4. 调查取证阶段如果在实地核查过程中发现纳税人存在违规行为,税务稽查人员将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取证工作。
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查验银行账户、与其他相关机构沟通、询问证人等方式,获取更多的证据,并加以核实和分析。
5. 结论汇总阶段在完成实地核查和调查取证工作后,税务稽查人员会对所得出的结论进行汇总整理。
这个阶段主要是编制稽查报告,包括对纳税人的违规行为、税务违法行为的认定,给予纳税人相应的处理意见,并由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二、税务审计的工作流程税务审计是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的财务状况和税务合规性进行全面核实和评估的过程。
税务局查对公账户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税务局查对公账户的流程与注意事项《聊聊税务局查对公账户那点事儿》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税务局查对公账户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税务局查账啊,就像是一场“大戏”,有它的流程,也有一堆咱得注意的地方。
一般来说,税务局不是随随便便就来查你的对公账户的。
那得先有个由头,可能是他们在大数据里发现了点啥蹊跷,或者有其他的线索指向你的公司。
然后,嘿,好戏就开场了!税务局的同志们会很正式地给你来个通知,告诉你他们要来“家访”啦。
这个时候,你可就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准备迎接他们的“大驾光临”。
等他们来了,那就得把各种账目啊、凭证啊都摆出来,跟他们好好聊聊。
这时候,你可千万别犯糊涂,该说真话就说真话,别想着蒙混过关。
要是让税务局的同志们发现你不老实,那可就麻烦了。
说到这注意事项啊,首先,你那些账可得做得明明白白的,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假账、乱账。
不然你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
然后呢,配合税务局同志的时候态度一定要好。
人家也是工作嘛,咱得尊重人家。
别一副不耐烦的样子,不然他们一生气,可能就会多“折腾”你几下。
还有就是,平时自己多留点心,把该做的都做好,别等税务局来了才临时抱佛脚。
比如说,发票要保管好,各种税务申报要按时按点完成。
有时候我就想啊,这税务局查账就像是老师检查作业。
咱平时好好学习,认真做作业,老师检查的时候咱就不慌。
要是平时偷懒不学好,那老师检查的时候肯定抓瞎啊。
总之呢,面对税务局查对公账户这个事儿,咱就坦坦荡荡,该咋样就咋样。
把自己该做的做好,就不用怕他们来查。
就算他们来了,咱也能轻松应对。
毕竟咱是合法经营,没做啥亏心事嘛!希望大家都能顺顺利利地通过税务局的“大考”,让咱们的生意都红红火火的,赚大钱哟!哈哈!。
税务局会查账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税务局会查账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税务局查账那些事儿嘿,大家好呀!今天咱就来聊聊税务局查账这个事儿。
这可真是让不少老板和财务人员心里“咯噔”一下的话题呢。
先来说说这流程哈。
税务局的同志们那可是相当专业和严谨的呀。
他们就跟侦探似的,一点点地去分析你的账目。
第一步,他们可能会通知你,嘿,我们要来查账啦。
这就好比是给你敲了一记警钟,让你得赶紧把那些账目都整理得清清楚楚的。
然后呢,他们就开始细致入微地查看各种凭证呀、报表呀。
这就像是在挑刺儿,任何一点小毛病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他们会看看你的收入有没有都报上去啦,成本算得对不对啦,费用是不是合理啦等等。
这时啊,你就感觉自己像是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样,心里那个紧张呀。
说到这查账的注意事项,那可真是不少呢。
首先,你的账可得做得规规矩矩的,别想着弄点什么花样。
税务局的同志们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他们见多识广着呢。
别想着弄点假发票呀、做个假账啥的,那简直就是自讨苦吃。
还有呀,对税务局的同志可得客客气气的。
人家大老远跑来给你查账,咱得好好配合不是?别一副不耐烦的样子,不然人家心里一不舒坦,说不定就查得更仔细啦。
另外,查账的时候得保持冷静。
别一听到他们指出点问题就慌了神,说不定只是小问题呢,好好解释清楚就行了。
要是自己先乱了阵脚,那不就坏事了嘛。
咱就说,被税务局查账也别太害怕。
只要咱平时账目做得没问题,该交的税都交了,那就大大方方地让他们查。
怕啥呀,咱行得正坐得端。
万一真有那么点小毛病,就赶紧改,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嘛。
不过呀,还是希望大家都别被查到问题啦,毕竟这查账也挺麻烦的,还得花时间和精力去应对。
所以呀,咱平常就得把账目管理好,按时交税,不偷税漏税,这样就不用担心税务局来查账啦。
总之呢,税务局查账这个事儿,咱就当是给咱的账目做个体检。
体检没问题,那咱就放心大胆地继续经营;要是有点小毛病,就赶紧调理调理。
希望各位老板和财务人员都能顺利通过这个“体检”呀!哈哈!。
税务局进行查账的方法有哪些

税务局进⾏查账的⽅法有哪些税务稽查基本⽅法是指稽查⼈员实施税务检查时,为发现税收违法问题,通常采取的⼿段和措施的总称。
主要介绍查账⽅法、分析⽅法、调查⽅法等内容。
(⼀)查账⽅法查账⽅法按照审查⽅法分为审阅法和核对法,按照审查的详细程度分为详查法和抽查法,按照查账顺序分为顺查法和逆查法。
1.审阅法审阅法是指对稽查对象有关书⾯资料的内容进⾏详细审查、研究,发现疑点线索,取得税务稽查证据的⼀种检查⽅法。
审阅法适⽤于所有企业经济业务的检查,尤其适合于有数据逻辑关系和核对依据内容的检查。
审阅法的审查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是与会计核算组织有关的会计资料;⼆是除了会计资料以外的其他经济信息资料以及相关资料,如⼀定时期的内外部审计资料、购销和加⼯承揽合同、车间和运输管理等⽅⾯的信息资料。
(1)会计资料的审阅(2)记账凭证的审阅(3)账簿的审阅对账簿的审阅除了审阅总账与明细账、账簿与凭证的记录是否相符以外,重点应审阅明细分类账。
(4)会计报表的审阅审阅会计报表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资料本⾝的评价,更主要的是对资料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做出正确判断或评价。
(5)其他资料的审阅对于会计资料以外的其他资料进⾏审阅,⼀般是为了进⼀步获取全⾯信息。
在实际⼯作中,应视检查的具体情况审阅有关资料。
⼀般可审查以下⼏⽅⾯的资料:应注意:⼀是对于上述资料的审阅,除审阅其本⾝的合法性、合理性外,还应结合所掌握的其他资料进⾏审阅。
⼆是对于时间逻辑关系的审阅,应审核资料所反映⽇期与经济业务发⽣⽇期、会计核算记录⽇期是否存在前后⽭盾的情况。
2.核对法核对法是指对书⾯资料的相关记录,或是对书⾯资料的记录和实物进⾏相互核对,以验证其是否相符的⼀种检查⽅法。
核对法作为⼀种检查⽅法,在检查过程中⽤于查实有关资料之间是否相符是有⼀定限度的,在采⽤核对法对稽查对象的会计资料或其他资料进⾏核对和验证时,必须相应结合其他检查⽅法的运⽤,才能达到检查⽬标的要求。
税务稽查案件调查流程

税务稽查案件调查流程税务稽查是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缴纳情况进行核实和审查的一项重要工作。
税务稽查案件的调查流程涉及多个环节,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一、案件立案税务稽查案件的调查流程首先是案件立案。
立案是指税务部门接收到举报信息或者发现有可能存在违法行为的情况后,依法对相关纳税人展开调查的决定。
立案的具体步骤包括案件登记、案件评估和案件立案审批。
1. 案件登记:税务机关接收到举报信息或者发现问题后,将案件基本信息进行登记,包括案件编号、纳税人基本情况、举报人或巡查人员信息等。
2. 案件评估:税务机关根据登记信息对案件进行评估,判断案件的重要性、复杂性、可能存在的风险程度等,并据此决定是否立案调查。
3. 案件立案审批:经过评估后,案件需要经过主管领导或稽查部门批准立案,在审批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案件的证据材料、立案理由及法律依据等因素,并确保立案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二、调查准备案件立案之后,税务稽查部门需要进行调查准备工作,以确保调查高效有序进行。
1. 调查计划制定:稽查机关根据案件的性质、重要性和复杂性等因素,制定具体的调查计划,并确定主要调查内容和目标。
2. 调查人员安排:根据调查计划,稽查机关会调配相应的人员参与到案件的调查工作中,确保调查团队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3. 业务熟悉和证据搜集:调查人员对案件相关领域进行充分了解和研究,熟悉税收法律法规,同时搜集证据材料以支持后续的调查工作。
三、调查实施调查实施是税务稽查案件调查流程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对纳税人的调查讯问、核对资料和取证等工作。
1. 调查讯问:税务稽查人员会对相关纳税人进行调查讯问,了解其税务情况、纳税申报过程、财务核算等情况,并记录相关内容。
在讯问过程中,调查人员要保持专业、客观的态度,依法提出问题,并妥善保存讯问记录。
2. 核对资料:为了核实纳税人的申报情况和财务记录,调查人员会与相关单位交流,核对涉案纳税人的资料。
核对资料的过程需要保证核实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税务调查的程序与技巧解析

税务调查的程序与技巧解析税务调查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申报情况、纳税义务履行情况进行核实和检查的过程,旨在发现并纠正纳税人违法行为,确保税收的正常征收。
本文将解析税务调查的程序与技巧,帮助纳税人更好地应对税务调查。
一、税务调查的程序(一)立案阶段1. 受理投诉或线索:税务机关接到投诉或发现纳税人可能存在违法行为的线索,经初步核实后,可以决定立案调查。
2. 立案决定:税务机关根据投诉或线索的严重性、可信度等因素,决定是否立案调查。
(二)调查阶段1. 调查准备:税务机关在进入纳税人场所进行调查前,需提前进行相关准备工作,包括制定调查方案、调查材料的准备等。
2. 调查实施:税务机关进入纳税人场所,开展实地调查工作,包括查阅纳税档案、核实账簿凭证、勘察资产等。
(三)调查结果处理阶段1. 查出违法案件:如果税务机关在调查中查出纳税人存在违法行为,将依法处理,包括税收补缴、罚款、行政处罚等。
2. 未查出违法案件:如果税务机关在调查中未发现纳税人存在违法行为,将及时解除调查,并告知纳税人相关处理结果。
二、税务调查的技巧解析(一)合理规避税务调查1. 严格遵守税法:纳税人应遵守税法规定,合理申报纳税,避免存在违法行为,从根本上规避税务调查。
2. 谨慎选择合作伙伴:合作伙伴的信誉和纳税情况直接影响到纳税人自身的税务风险,应谨慎选择合作伙伴,避免因合作伙伴问题导致税务调查。
(二)积极配合税务调查1. 提供必要协助:纳税人在接受税务机关调查时,应积极提供必要的协助,如配合提供相关资料、解答问题等,以展示合作和诚信的态度。
2. 委托专业人士协助:纳税人在面对复杂的税务调查问题时,可以委托专业的税务顾问或律师等人士协助,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
(三)了解并守护自身权益1. 熟悉税务法规:纳税人应了解并熟悉有关税务法规,掌握自身权益和义务,避免因对税法规定的不了解而受到损害。
2. 合理申辩和申诉:如果纳税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决定存在错误或不合理,可以及时提出申辩和申诉,以维护自身权益。
税务稽查的流程

税务稽查的流程稽查局查处税收违法案件时, 实行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个环节分工制约的原则。
稽查局设立选案、检查、审理、执行部门, 分别实施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工作。
稽查流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选案环节税务稽查选案亦称税务稽查对象的确定, 是指按照一定的方式、方法和要求, 对纳税人各项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筛选, 最终为税务稽查的实施确定具体检查对象的过程。
涉税案件主要来源于检举、上级交办、各级转办、协查拓展、检查拓展、情报交换和采集的综合信息。
(二)检查环节1.实施检查征的一方认为属于无偿赠送, 如果做折扣的话应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 否则该折扣不能减。
不征的一方认为不属于无偿赠送。
例如, 四川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增值税若干政策问题解答[之一]》的通知川国税函[2008]155号 : "买一赠一"是目前商业零售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促销方式, 其行为性质属于降价销售, 应按照实际取得的销售收入计算缴纳增值税。
2.收集证据在检查环节最重要的是收集、固定证据, 证据不充分, 案件的处理就有风险。
稽查证据主要有: 物证、书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现场笔录等。
(1)稽查人员收集证据的方法有:①提供法。
责成纳税人提供有关资料。
②换取法。
凡需要索取与案件有关的资料原件的, 可以用统一的换票证换取发票原件或用提取证据专用收据提取有关资料原件。
③复制法。
不能取得原件的, 可以录音、录象、影印或复制、复印。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 经税务机关负责人批准, 可以先行登记保存, 并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
④记录法。
到现场观察并将观察到的情况制作书面记录, 稽查人、企业在场人及其他当事人签名盖章后作为证据。
⑤询问法。
落实征税问题。
⑥调查法。
以调查取证有两种情况, 一是派人到外单位调查;二是函调, 即发函到外地单位调查取证, 异地协查回函及所附票据、文书复印件, 也应视同取得证。
税务检查程序

税务检查程序税务检查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履行税务义务的过程中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税务检查的目的是确保纳税人遵守税法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并保障税收的正常征收。
本文将详细介绍税务检查的程序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税务检查的程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立案调查、开展检查、出具检查通知书、查账、听证、开展检查结果审理、制定检查决定、履行决定等。
首先是立案调查阶段。
税务机关收到相关举报或线索后,将进行初步审查,确定是否需要立案调查。
如果需要立案调查,则会登记建档,并且了解涉税主体的基本情况。
然后是开展检查阶段。
税务机关将根据初步审查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式,对涉税主体进行实地检查或纸面检查。
实地检查包括对涉税主体的经营场所、财务状况等进行实地查看和核实;纸面检查则是通过审阅涉税主体提交的相关账册、凭证进行核对。
接下来是出具检查通知书。
税务机关将根据检查阶段的情况,向涉税主体发出检查通知书,对检查事项、检查时间、检查地点等进行明确说明。
涉税主体在收到通知书后,有义务配合税务机关进行检查。
然后是查账阶段。
税务机关将对涉税主体的会计账簿进行逐一审查,核实涉税主体的收入、支出是否真实可靠,以及是否存在偷税、漏税等行为。
涉税主体在这一阶段需要提供相关的会计账簿、凭证等材料。
接下来是听证阶段。
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涉税主体存在违法行为,税务机关将向其发出听证通知书,并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听证。
涉税主体有权在听证中陈述自己的意见和申辩理由,税务机关也会充分听取双方的陈述和申辩,并根据听证结果进行处理和裁决。
然后是开展检查结果审理。
税务机关将对检查过程中收集到的证据和相关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审理和裁决。
审理结果需要依法出具决定书,并及时通知涉税主体。
最后是制定检查决定和履行决定。
税务机关根据审核结果,在依法的基础上制定检查决定书,明确涉税主体需要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以及可能面临的其他法律后果。
涉税主体在收到决定书后,应及时履行决定,并按照法律程序提出上诉或申请行政复议等救济措施。
税务检查的一般方法与技巧!

遇到财政税收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税务检查的一般方法与技巧第一章税务检查方法与技巧概述一、税务检查方法税务检查方法,就是税务机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对纳税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进行检查时,所采用的检查顺序、步骤、形式等程序的总称。
税务检查方法包括详查法、抽查法、顺查法、逆查法、核对法、审阅法、查询法、观察法、盘存法等。
二、税务检查技巧税务检查技巧,就是税务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会计报表、账簿、凭证及其他涉税资料进行检查时,总结出的查账技术与窍门。
税务检查技巧分为涉税报表的分析技巧、账簿的检查技巧、凭证的检查技巧等几大类。
三、税务检查方法与技巧的关系税务检查方法与检查技巧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1、税务检查方法具有普遍性,不同人使用同一检查方法,其检查程序基本相同。
税务检查技巧则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2、在一项检查工作中,在同一检查方法下,可能使用不同的检查技巧。
同一检查技巧,也可能在不同的检查方法下使用。
★当前讲授★第二章税务检查方法一、详查法(一)详查法的概念详查法是对被检查单位在被查期内的会计核算资料及其他信息资料,进行细密周详的审核检查。
(二)详查法的优缺点1、优点:能全面检查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能较全面的查出问题并对查出的问题进行处理。
2、缺点:工作量大、费时费力、查账成本高、效率低、周期长。
(三)详查法的适用范围详查法适用于经济业务少、会计核算简单的纳税人或者为揭露重大问题而进行的专项检查。
二、抽查法(一)抽查法的概念抽查法是从纳税人的会计核算资料中,有针对性的抽取一部分资料进行检查的方法。
(二)抽查法的优缺点1、优点:效率高、费用低、省时省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缺点:如果资料抽查不当,可能挂一漏万,检查的准确性不高。
(三)抽查法的适用范围抽查法适用于经济业务比较复杂、会计核算资料比较多的纳税人。
现代查账方法中,一般采用抽查法。
税务稽查流程

税务稽查流程税务稽查是在税务管理机构和纳税人之间建立起正常的税务关系,包括税收监管、调查税收行为、发现不正当税收行为以及维护和加强正常税收秩序的关键一步。
税务稽查流程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采取必要的步骤来开展税务稽查。
这些步骤包括申请查询、文件审核、收入调查、审计结论及结果处理等。
一、申请查询首先,根据税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税务机关可以申请查询纳税人的财务记录。
在审查审核纳税人的财务记录中,首先要求纳税人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和税收申报表。
税务机关还可以查询纳税人的税务登记证、营业执照、以及自然人或者企业受到影响的其他文件。
在收集了所需的财务记录之后,税务机关可以根据自身要求对纳税人提供的信息进行审查审核,以确定纳税人是否存在不正确的做法。
二、文件审核税务稽查的下一步是文件审核。
税务机关对收集的会计资料和税收申报表进行严格的审核,以确定纳税人是否存在不正当税收行为。
为此,税务机关会分析纳税人提供的财务资料,例如财务报表、会计记录、财务报表和税收申报表等,以确定准确的财务状况以及纳税义务。
如果税务机关在审核中发现了可疑的不正确的做法,将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这些可疑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调查。
三、收入调查税务机关在审核文件的基础上,会采取收入调查的措施,以确定纳税义务,以及可能存在的不法犯罪行为。
收入调查要求纳税人提供有关自己的营收、利润、支出、其他收入等信息,以确定纳税义务。
此外,税务机关可以要求纳税人提供财务文件、发票以及其他有关证明材料,以确认纳税义务。
四、审计结论及结果处理审计结论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审计结果的总结与归纳,根据审计结论,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一般情况下,如果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存在不正确的税收行为,将按照税收有关法律规定,对其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例如罚款、罚单、没收违法所得或违法行为等处理措施。
五、结论税务稽查包括申请查询、文件审核、收入调查、审计结论及结果处理等复杂的步骤。
税务局会查账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税务局会查账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嘿,大家好呀!今天咱就来聊聊税务局查账那些事儿。
这可真是个让人有点小紧张又不能不重视的话题呀!税务局查账的流程呢,就像是一场严谨的“体检”。
他们会先通知你,嘿,我们要来了哦!然后就大摇大摆地走进你的财务室,开始细细查看各种账目。
这时候你就得把你的账本啊、凭证啊都整理得妥妥当当的,要是乱七八糟的,那可就麻烦喽!他们会像侦探一样,一点点地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查账的时候咱可得注意一些要点啊!首先呢,账本要清晰明了,别弄得跟迷宫似的,自己都搞不懂。
不然人家问你这个怎么回事,那个怎么回事,你都回答不上来,那不就尴尬了嘛。
然后呢,所有的凭证都要留好,别随手乱丢,这可都是证据啊!就好比是你在法庭上的证词,少了可不行。
还有哦,平时做账的时候就得老老实实,别想着走什么歪门邪道。
别以为能骗过税务局那些火眼金睛,他们可是专业的!要是被查出来有问题,那罚款可就少不了了。
就好像你在路上超速被交警逮到,那罚单肯定是跑不掉啦。
记得有一次,我们公司就被税务局通知要查账。
哎呀,那几天大家都紧张得不行,把所有账本都翻出来重新检查了一遍,生怕有啥遗漏。
查账那天就像是等待审判一样,心里忐忑不安。
还好,最后没查出什么大问题。
从那以后,我们就更重视做账的规范了,可不敢再马虎。
总之啊,面对税务局查账,咱们就得当回事儿。
平时做账规规矩矩,查账的时候就不用慌啦。
就像学习一样,平时好好学习,考试的时候就不会手忙脚乱。
税务局查账虽然有点让人紧张,但这也是为了规范市场,让大家都按规矩来嘛。
咱们就积极配合,让他们也能顺利完成工作。
这样大家都开心,多好哇!哈哈!希望大家都能顺利通过税务局的“体检”哦!。
纳税检查的一般方法

纳税检查的一般方法一、全查法和抽查法所谓全查和抽查,是相对于检查的内容和范围而言的。
全查法又称详查法,是对检查对象所有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和有关资料进行全面、系统检查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从多方面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缺点是工作量大,花费的时间多,工作效率不高。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那么经济业务比较简单、会计核算不够健全、财务制度比较混乱的企业。
抽查法是对检查对象的凭证、账簿、报表和有关资料中抽取一部分进行重点检查的一种方法。
运用抽查法要注意有的放矢。
例如:对某个会计科目,或者以某一期间的某种凭证、某个问题等作为抽查对象,有目的地进行检查。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省时省力,集中力量和时间解决重点问题,工作效率比较高。
缺点是对检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检查经验要求比较高,选择的重点不准确,或者检查的深度不够,容易漏掉问题。
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会计制度比较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比较完善的企业。
二、顺查法和逆查法从检查的顺序是否与会计账户处理的顺序一致,可以将检查方法分为顺查法和逆查法两种。
顺查法又称核对法,它是依照会计核算的程序,从检查会计凭证开始,由凭证核对账簿,再由账簿核对报表来检查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由于核对全面、系统,容易发现问题的线索,同时也可以比较全面地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整个过程。
但是,由于这种方法工作量大,一般只适用于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不进行全面检查不能说明问题的企业。
逆查法又称倒查法。
它与顺查法的检查顺序正好相反。
是从检查会计报表开始,由报表到账簿,再由账簿到凭证的一种检查方法。
通过检查企业的会计报表,了解企业检查期间经济活动的重点,可以根据重点线索,找到会计凭证,容易把问题查深查透,又比较省时省力。
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检查方法被广泛使用。
但如果检查人员的业务技术和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较差,容易造成重大问题的遗漏。
三、核对法与查询法从检查所依据的客体的不同,可以将检查方法分为核对法与查询法。
公司税务查账流程

公司税务查账流程一、查账前的准备。
公司知道要被税务查账的时候呢,可不能慌。
先把自己的账本啥的都规整规整。
那些会计凭证啊,就像是咱的小账本的身份证,得按照时间顺序排好喽,可别东一张西一张的。
还有各种发票,那可是花钱的证据,也得好好整理,缺角少字的都不行。
这就好比咱们出门要把衣服穿整齐一样,得给税务人员一个好印象。
再就是公司的财务报表啦,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啥的,要弄得明明白白。
就像自己家里算收入和支出一样,哪些是赚的,哪些是花的,都得清清楚楚地列出来。
要是自己看着都迷糊,那税务人员可更迷糊啦。
二、税务人员来了之后。
税务人员到公司之后呢,就开始查看各种资料了。
他们可能会先看账本,看看这账记得规不规范。
这时候咱可不能藏着掖着,有啥就给看啥。
要是有啥特殊情况,比如说有一笔钱花得有点奇怪,那咱就大大方方地解释。
比如说这钱是给员工的紧急补贴,那咱就把当时的情况说明白,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
他们也会查发票,看看发票是不是真的,有没有虚开发票的情况。
咱要是收到了假发票,那可就麻烦喽,所以平时收发票的时候就得小心。
如果税务人员发现发票有点问题,咱可别嘴硬,好好配合调查,说不定就是个小误会呢。
还有就是会查公司的税务申报情况。
看看咱申报的税是不是准确,有没有少报或者多报的。
这就像咱们去菜市场买菜,得称准了给钱一样,税也得交得准准的。
三、查账过程中的沟通。
在查账的过程中呢,和税务人员的沟通很重要。
咱可不能有抵触情绪,要把他们当成来帮咱们规范财务的朋友。
要是有啥不懂的地方,就虚心请教。
比如说税务人员说这个费用不能这么列支,咱就问问为啥,以后就知道怎么做了。
要是发现确实有错误,咱就赶紧承认,并且表示会尽快改正。
就像小朋友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一样。
税务人员也不是来找茬的,只要咱们态度好,积极配合,很多事情都好解决的。
四、查账后的处理。
查账结束之后呢,如果没有问题,那就皆大欢喜啦。
如果有问题,那就要按照税务人员的要求进行整改。
可能要补税,可能要调整账目。
普通合伙人税务查账流程

普通合伙人税务查账流程一、查账前的准备。
普通合伙人要先把自己的账本啥的都整理好。
你想啊,就像你要出门见重要的客人,不得把自己捯饬得利利索索的。
账本得是完整的,各种收支记录、发票、凭证,一样都不能少。
这发票可重要啦,就像是你花钱的小证据一样。
要是缺了,就好像你说你干了啥事儿,但是没个证人似的,税务局那边可不好交代。
而且啊,最好把这些东西按照时间顺序排好,就像给小朋友排队一样,整整齐齐的。
这样税务人员来查账的时候,一眼就能看明白,还会觉得你这人特靠谱呢。
二、税务机关通知。
一般税务局会给个通知,说要来查账啦。
这个时候,合伙人可别慌。
就把这当成是一次对自己账务的大检查,也是个学习的好机会呢。
接到通知之后呢,你可以问问清楚,比如来查账的大概时间范围啊,需要重点准备哪些资料之类的。
你态度好一点,客客气气的,税务人员也会很乐意告诉你的。
可别像个闷葫芦一样,啥都不问,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三、查账过程。
税务人员来了之后呢,就开始查看账本啦。
他们会看你的收入情况,看看有没有少报的。
比如说你这个合伙企业做了个大项目,赚了不少钱,你得老老实实地把这些收入都记在账本上。
要是想偷偷藏一点,那可不行,就像小朋友藏糖一样,迟早会被发现的。
还有支出,他们会检查你的支出是不是合理合法。
比如说你请客户吃饭,花了不少钱,这个得有合理的解释,不能随便写个数字就糊弄过去。
税务人员都是很专业的,他们会看发票上的明细,看这个花费符不符合规定。
如果不符合,可能就会被调整,那你可能就得补税啦。
在查账的时候,合伙人要是有啥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问税务人员。
比如说关于某个税收政策,你觉得自己是按照规定做的,但是税务人员有疑问,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把你的理解说出来,大家心平气和地交流。
可别一上来就急眼,觉得人家是来找茬的。
其实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让这个税务的事儿清清楚楚的。
四、查账后的处理。
如果查账之后没有问题,那皆大欢喜啦。
你就可以松口气,继续好好做你的生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务查账的方法、重点与流程一、税务检查方法:财务指标分析法、账证核对法、比较法、实物盘点法、交谈询问法、外调法、突击检查法、控制计算法二、税务稽查选案中的重点税收指标:1、税收负担测算:税收负担率=应纳税额÷计税依据×100%出口企业税收负担率:影响税负率的重要因素:2、销售额变动率分析:销售额变动率=(本年累计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100%3、毛利率分析: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是否存在本期销售毛利率较以前各期或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的问题4、本期进项税额控制数=[期末存货较期初增加额(减少用负数)+本期销售成本+期末应付帐款较期初减少数(增加额用负数)]×主要外购货物的增值税率+本期运费支出数×7%5、应出产量=实际耗用的材料数量÷单位产品消耗定额(测定关键原材料、核心部件)如当月实际耗用量10000吨,单位产品耗用0.2吨,则应出产量=10000吨÷0.2吨/件=50000件检查“产成品”科目借方入库数量=40000件,可能存在的问题:(1)、领用材料未全部用于生产(2)、完工产品未入库即销售以某一行业的生产加工企业为例,选取“原材料”作为控制物件,推算“应税销售额控制数”,进行比对分析。
假设该企业某期采集的信息资料:原材料消耗1000吨,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10,平均单价1500元/吨,产销比例为80%,申报销售收入8万元。
本期产品产量=本期原材料消耗量/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1000吨/10=100吨。
本期销售数量=产量×产销比例=100吨×80%=80吨。
应税销售额控制数=本期销售数量×平均单价=80元×1500元/吨=120000元。
应税销售额控制数120000元>申报销售收入80000元,初步判断可能存在帐外经营、瞒报销售收入问题。
三、税务稽查流程与稽查各阶段企业注意的事项(一)稽查对象的确定(选案)1、计算机选案指标:增值税有关选案指标:进项税额-销项税额>0连续超过三个月销售税金负担率低于同行业平均税负率(或低于同行业最低税负控制线)销售税金与销售收入变化幅度不同步销项税金与进项税金变化幅度不同步企业所得税选案指标:销售利润率(纵向比较大幅下降、横向比较明显偏低)销售毛利率、销售成本利润率、投资收益率人均工资额(=工资总额÷平均职工人数)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本期折旧额÷平均固定资产原值)综合指标:销售收入变化幅度>30%六个月内累计三次零负申报六个月内发票用量与收入申报为零2、税务机关案头审计分析选案指标:申报与发票销售收入对比申报收入<发票销售收入申报销项税额与发票销项税额对比、申报进项税额与抵扣联对比进项税金增幅超过销售收入增幅30%出口金额变化幅度工资总额-计税工资-纳税调增>0三项经费(福利、工会、教育)提取额-计税工资附加扣除限额-纳税调增>0广告支出、业务宣传费、招待费税务管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管理)违章户(二)税务稽查实施1、查前准备(1)审阅分析会计报表,确定查账线索.(2)收集整理纳税资料(3)拟定提纲,组织分工(4)下达税务检查通知书(哪些情况下不需要事先通知)、调取账簿资料通知书企业需要注意的问题:A.事前通知B.稽查回避C.出示证件D.调账程序及返还期限(稽查案例)2、稽查实施A.做好查账原始记录:按检查顺序编制《税务稽查底稿》B.整理原始记录资料:按税种分类型归集,编制《税务稽查底稿(整理)分类表》注意:企业拒绝提供有关纳税资料的法律责任(征管法第70条: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C.复查落实查账记录3、查后终结(1)计算各税应补税额、加收的滞纳金(2)通报问题,核实事实,听取意见(3)填制《税务稽查报告》或者《税务稽查结论》(4)交流意见,签字认可:与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该怎么办(三)稽查审理(1)违法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数据是否准确、资料是否齐全(2)适用税收法律、法规、规章是否得当(3)是否符合法定程序(4)拟定的处理意见是否得当(四)税务处理决定执行1、文书送达方式:直接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留置送达等2、注意:(1)送达回证需要被送达人签名或者盖章,签名或者盖章后即为送达(2)被送达人不签名或者盖章的处理(五)检查完毕后的企业应对措施1、补税、上缴滞纳金2、要求听证,上缴罚款,调账:税务稽查后如何进行账务调整和管理改善3、复议或诉讼六、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检查1、总账与报表的检查“主营业务成本”借方累计发生额与“产成品/库存商品”贷方累计发生额2、会计报表重点项目(1)应收款类项目(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其它应收款)(2)存货类项目(3)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项目(4)固定资产及相关项目(5)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项目(6)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项目(7)应付款类项目(应付账款、其它应付款)(8)预收帐款项目3、企业年终结账报表、重点账户应注意的事项(1)应计未计、应提未提费用是否提足(2)费用跨年度列支问题(3)其它应收款-股东个人借款(4)包装物押金(5)往来科目长期挂账、金额较大(6)存货类贷方余额(7)不需支付的应付款项(8)未支付的预提费用(9)长期资产的税务处理(财税差异)(10)价外费用问题、价外费用与返利的区别价外费用:销售方向购货方收取,计提销项税;返利:购货方向销售方收取,作进项税额转出企业年度会计报表的税务风险1、公司出资购买房屋、汽车,权利人却写成股东,而不是付出资金的单位;2、帐面上列示股东的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3、成本费用中公司费用与股东个人消费混杂在一起不能划分清楚;上述事项视同为股东从公司分得了股利,必须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相关费用不得计入公司成本费用。
4、外资企业仍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应付福利费,且年末帐面保留余额;5、未成立工会组织的,仍按工资总额一定比例计提工会经费,支出时也未取得工会组织开具的专用单据;6、不按规定的标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又未做纳税调整,有的公司存在跨纳税年度补提折旧(根据相关税法的规定成本费用不得跨期列支);7、生产性企业在计算成品成本、生产成本时,记帐凭证后未附料、工、费耗用清单,无计算依据;8、计算产品(商品)销售成本时,未附销售成本计算表;9、在以现金方式支付员工工资时,无员工签领确认的工资单,工资单与用工合同不能有效衔接;10、开办费用在取得收入的当年全额计入当期成本费用,未做纳税调整;11、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没有依据地随意计提期间费用;或在年末预提无合理依据的费用;12、商业保险计入当期费用,未做纳税调整;13、生产性企业原材料暂估入库,把相关的进项税额也暂估在内,若该批材料当年耗用,对当年的销售成本造成影响;14、员工以发票定额报销,或采用过期票、连号票或税法限额(如餐票等)报销的发票。
造成这些费用不能税前列支;15、应付款项挂帐多年,如超过三年(外资超过2年)未偿还应纳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但企业未做纳税调整;16、非正常损耗原材料、非应税项目领用原材料,进项税额并没有做转出处理;17、销售废料,没有计提并缴纳增值税;18、对外捐赠原材料、产成品没有分解为按公允价值对外销售及对外捐赠两项业务处理。
19、公司组织员工旅游,直接作为公司费用支出,未合并入工资总额计提并缴纳个人所得税。
税收专项检查中个人所得税检查重点:(1)工资表外发放的补贴、奖金、津贴、代购商业保险、实物等收入未与工资表内收入合并扣缴个人所得税。
(2)向本单位职工支付劳务费,未扣缴税款或错按劳务报酬所得项目扣缴个人所得税。
(3)职工通过发票报销部分费用,未扣缴个人所得税。
(4)房地产企业以假发票、假施工合同虚列开发成本套取现金发放职工工资、奖金等,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故意为纳税人隐瞒收入、进行虚假申报,少缴或不缴个人所得税的行为。
(5)股东、资金提供者、个人投资者各类分红、股息、利息个人所得税扣缴情况。
存在利用企业资金支付消费性支出购买家庭财产或从投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借款长期不还等未扣缴个人所得税。
(6)扣缴义务人故意为纳税人隐瞒收入,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少缴个人所得税;不按规定扣缴销售人员的业务提成个人所得税。
税收专项检查中增值税检查重点:(1)虚构废品收购业务、虚增进项税额。
(2)隐瞒销售收入。
以代销为由对发出商品不入帐、延迟入帐;现金收入不入帐。
主要产品帐面数与实际库存不符。
(3)收取价外费用未计收入或将价外费用记入收入帐户未计提销项税金;对尚未收回货款或向关联企业销售货物,不记或延缓记入销售收入;企业发生销售折让、销售退回未取得购买方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或未收回原发票联和抵扣联;企业以“代购”业务名义销售货物,少记销售收入;转供水、电、汽等及销售材料不记销售收入的情况;混合销售行为未缴纳增值税。
(4)对固定资产改良等非应税项目领用材料未作进项税转出处理;对免税产品的原材料购进及领用单独核算,免税产品所用材料的进项税额未全额转出;企业从废旧物资回收企业购入的材料不属实;企业转供物业、福利等部门材料,其进项税金不作转出。
(5)采购环节未按规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货款支付是否一致。
(6)生产企业采取平销手段返利给零售商,零售商取得返利收入不申报纳税,不冲减进项税额。
(7)为隐瞒销售收入,故意不认证已取得的进项票,不抵扣进项税额,人为调节税负水平。
(8)虚开农副产品收购发票抵扣税款。
(投入产出方法,检查评估收购农副产品数量、种类与其产成品(销售)是否对应);(9)购进非农副产品、向非农业生产者收购农产品或盗用农业生产者的身份开具农副产品收购发票;虚抬收购价格、虚假增大收购数量;(10)“以物易物”、“以物抵债”行为,未按规定正确核算销项税额;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结算关系不真实,虚开或代开专用发票;(11)从事非应税业务而抵扣进项税额;取得不符合规定和抵扣要求的抵扣凭证抵扣进项税额;多计进项税额、少作进项税额转出;非正常损失计算了进项税额;扩大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取得多张连号手工版及电脑版专用发票,业务交易是否真实。
现在零申报多长时间就取消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资格?零(负)申报的形成既有正常原因也有非正常原因。
正常原因主要有:1)新成立并经批准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后,由于业务开展不及时或产品生产企业需要有一定的生产期,造成零申报。
2)企业已领取注销审批表,而有关资料尚未上报或稽查未结束又不能注销,造成零申报,个别企业虽稽查结束,但由于查补税款不能及时补缴入库,造成本月零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