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各庄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开滦荆各庄实习报告
![开滦荆各庄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df01818ff00bed5b9f31d28.png)
学号:2007xxxxxxxx河北理工大学生产实习报告设计题目:开滦有限公司荆各庄矿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煤矿与安全班级:07煤安1班姓名:指导教师:刘建庄王福生目录第一章矿井自然条件及开发概况 (3)第一节、地理气候条件 (3)第二节、开发建设概况 (4)第三节、生产技术条件 (4)第二章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5)第一节、煤层、煤质 (5)第三节、水文地质概况 (6)第三章矿井开拓方式 (7)第一节、矿井开拓 (7)第二节、水平划分 (7)第三节、大巷位置及数目 (8)第四节、井底车场及硐室 (9)第四章采煤方法及采区(带区或盘区)巷道布置部分 (10)第一节巷道布置 (10)第二节采煤工艺 (10)第三节设备配置 (11)第四节支护设计 (11)第五节工作面支护 (12)第六节工作面支柱回撤 (13)第七节劳动组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第五章矿井掘进工艺 (15)第一节煤巷掘进 (15)第二节岩巷掘进 (15)第六章矿井主要生产系统 (15)第一节、提升运输系统 (15)第二节、排水系统 (16)第三节、通风系统 (16)第四节、供电系统 (17)第六章实习感想 (17)第一章矿井自然条件及开发概况第一节、地理气候条件一、交通地理位置荆各庄矿业分公司位于唐山市东北约13㎞处的荆各庄村附近,在开平煤田凤山西北侧,自成一盆状向斜。
南北长约3.5㎞,东西宽约3.4㎞,北端闭合,南端开放,井田面积9.23k ㎡。
南与马家沟矿业公司相距6㎞,北与陡河电厂相距3.5㎞。
行政属开平区管辖。
公司交通便利,北距10㎞与京沈高速公路、102国道相联,南距7㎞经开平与205国道、津秦高速公路相联,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交通网。
荆各庄矿交通地理位置图二、地形地貌本区为一平坦的冲积平原,•北、东、南三面被低山包围,颇有山前扇状地景观。
井田北部地面标高+38.9m(较高)•,南部地面标高为+23.85m(较低),地面坡度为3%-4%,倾向陡河。
荆各庄矿矿井概况1111
![荆各庄矿矿井概况1111](https://img.taocdn.com/s3/m/22c83127af45b307e87197a3.png)
矿井概况2.1.1矿井地理位置开滦(集团)荆各庄矿业分公司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北偏东约13 km处,南距马家沟矿6 km,距原京山铁路开平车站10 km,东距陡河发电厂4.5 km。
2.1.2井田状况荆各庄井田属于开平煤田,位于开平向斜的西北侧。
中隔凤山-缸窑背斜自成一盆状向斜。
井田北部、西部及南部均以12-2煤冲积层下潜伏露头为界,东部及东南部以F3断层为界,深部以12-2煤盆状向斜底-530 m标高为最终深度,南北长约3.5 km,东西宽约3.4 km,北端闭合,南端开放,其轮廓恰似一直径3.5 km的亚圆形,面积约9 km2。
2.1.3地质条件荆各庄井田的整体构造形态为一盆状向斜。
向斜轴线偏居西侧,近南北延伸,中部略向西呈弧形弯曲,并向南偏东倾伏,倾伏角约5~6°。
断裂构造和褶曲是井田内的主要构造形式,并由此造成含煤地层的产状起伏变化、节理裂隙纵横发育。
矿井的主采煤层为9、11、12-1、12-2号煤,其中9~11煤层、11~12-1煤层平均间距约17.9m;12-1~12-2煤层平均间距约4.5m,煤层平均厚度分别为7.43m、1.62m、2.17m、4.69m。
井田内各煤层均属气煤类,结焦性能较差,主要为动力用煤。
表1 可采煤层特征表2.1.4开拓开采方式采用立井多水平、暗斜井延深。
主井、一号副井和二号副井三个立井均设在工业广场内。
矿井共有三个水平,即一水平(-375米水平)、二水平(-475米水平)、三水平(-530米水平)。
现开采的有一水平东翼采区、一水平西翼二采区、三水平轴东采区、三水平轴西采区。
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垮落法管理顶板。
2.1.5生产规模矿井核定生产能力195万吨/年,2009年实际完成产量165万吨;2010年产量140万吨,符合规定。
现在有两个综采队生产。
2.1.6安全系统简介(1)安全管理体系公司的安全管理主要由六个体系组成,即安全组织领导体系、专业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安全监督保障体系、隐患排查预警体系、应急救援体系。
荆各庄概况
![荆各庄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90fd91ce0c22590103029d0f.png)
荆各庄矿业公司概况一、公司概况:(一)地理位置及井田范围开滦集团荆各庄矿业分公司位于唐山市东北约13km,自成一盆状向斜。
南北长约3.5km,东西宽约3.4km,井田面积10.60k m2。
(二)井田开拓与开采储量:井田内地质储量1.4亿吨,其中可采储量7268万吨,截止到2007年底地质储量6854.6万吨,可采储量3603.4万吨。
开拓方式:采用立井多水平、暗斜井延深。
三个立井分别设在工业广场内。
矿共有三个水平。
现开采的有两个水平:有一水平西二采区、三水平东翼采区及南翼采区。
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壁区内后退式采煤法。
(三)提升、排水、通风、运输系统1、提升系统主、副及新井均为立井,到达一水平(-375m)。
井口标高+35.5m。
主井井深 411.3m,装备一对 9吨箕斗;副井井深422.9m,装备一对铝合金双层罐笼;新井作为进风井,井深431m;一水平以下的主运系统为皮带暗斜井,辅助运输为轨道暗斜井,担负二水平、三水平的煤炭运输和辅助运输。
2、排水系统本矿井三个水平均已构成了永久排水系统。
一水平正常涌水量为902.4m3/h,最大涌水量为2092.8m3/h,共布置18台水泵,每台排水量420m3/h,其中9台工作,6台备用,3台检修;二水平正常涌水量 181 m3/h,最大涌水量1512 m3/h,共布置11台水泵,其中5台工作,4台备用,2台检修,每台排水量450 m3/h。
三水平正常涌水量为3.12m3/h,最大涌水量为11.28m3/h,共布置6台水泵,每台排水量420m3/h,其中2台工作,2台备用,2台检修;由主井敷设2条Φ480×15mm管路直通地面,副井铺设4条Φ419×17.5mm 排水管路直通地面。
3、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式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
主井回风,新井、副井进风。
回风井装备有两台电机功率800KW,型号2KZ-28得主扇,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4、运输系统井下主要运输大巷选用SDJ—150皮带。
开滦集团荆个庄矿240万吨新井设计设计说明书
![开滦集团荆个庄矿240万吨新井设计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7733b1e6aa00b52acec7ca18.png)
摘要本设计包括两部分:一般部分和专题部分。
一般部分是河北开滦集团荆个庄矿240万吨新井设计。
全篇共有十篇,依次是: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井田境界及储量,矿井工作制度和设计生产能力,井田开拓,采区巷道的布置,采煤方式,井下运输,矿井提升,矿井通风与安全,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开滦矿务局荆个庄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境内。
井田面积27.51平方公里。
井田内可采煤层共2层,分别为9号煤层和11号煤层,9号煤层为主采煤层,煤层赋存稳定平均厚度4.2米,平均倾角8.0度,为近水平煤层。
井田内工业储量为30811万吨,可采储量为23910万吨。
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879 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24m3/min,属于低瓦斯矿井。
煤层无自然发火现象。
该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为240万吨,服务年限为63年。
采用双立单水平开拓盘区条带开采。
开采水平标高为-340水平。
矿井采用单面倾斜长壁后退式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综合机械化采煤法。
矿井布置一个综采面,工作面长度为230米。
煤的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
矿井通风机工作方式为抽出式,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
专题部分为煤矿顶板事故防治技术研究。
关键词:井田开拓;采煤方式;运输提升;通风安全;综合机械化Abstract目录摘要 (1)Abstract (1)一般部分第1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8)1.1 井田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井田位置及交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自然地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 井田区及邻区经济状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4 煤田开发史及近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开滦集团荆各庄矿
![开滦集团荆各庄矿](https://img.taocdn.com/s3/m/490f26ece009581b6bd9eb4a.png)
•
• •
• • •
(1)大巷布置在底板岩石中,可以避免支承压 力对大巷在影 响,大大改善了巷道维护条件, 降低了生产期间的维护费用。 (2)集中开拓4个可采煤层,生产能力大。 (3)大巷布置在岩石中,不受煤层起伏及走向变 化的影响, 可按开采技术要求直线掘进,易于 掌握工程质量,便于采用大 型运输设备,特别 是皮带运输。 (4)各煤层可同时进行回采准备,开采顺序灵 活,开采强度 大。 (5)煤层内可不留煤柱,煤柱损失少,提高了 回收率。 (6)便于布置采区煤仓,有利于均衡生产。
二、地貌:
• 为一平坦的冲积平原,北部山区为燕山山 脉的余脉,井田北、东、南三面被低山包 围, 颇有山前扇状地景观。井田北部地面 标高+38.9m(较高),南部 地面标高为 +23.85m(较低),地面坡度为3%-4%,倾 向陡河。
三、水文:
• 本区东南的陡河。发源于北部山地。下游集入石 榴河。向南流入渤海。主流全长100公里。河水 终陡河及其水库。因其底均赋存百余的第四纪松 散沉积物。而且有隔水作用的粘土层。预料对矿 床无直接的影响。井田内有数条近于南北方向的 平原冲沟。平时干涸。仅暴雨后向陡河排泄水。 经常有水流通的冲谷仅有本区西南部一条。经戴 庄入陡河。年不固。不冻。在双桥村一带有水库。 水库大坝距井田东端最近距离2.2公里。陡河最高 水位+19.5m。低于地面标高10m左右。冬季水位 介于+16~+17m。
2、井底车场通过能力
(1)主提升皮带斜井:设计能力120万吨/ 年,实际上年最大 提升能力为294万吨。 • (2)副提升轨道斜井:采用双钩串车提升, 每钩提升矸石 3400公斤。 •
㈢、三水平车场
• 与二水平相同。
六、大巷位置及数目
荆各庄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荆各庄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301a171b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2.png)
荆各庄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矿区概述1.1.1井田位置、范围和交通位置荆各庄矿井田位于开平向斜的西北侧,中隔凤山~缸窑背斜自成一盆状向斜。
南北长约3.5 km,东西宽约3.4 km,北端闭合,南端开放,其轮廓恰似一直径3.5 km的亚圆形,面积约9 km2。
荆各庄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北偏东约13公里处,南距马家沟矿6公里,距原京山铁路开平车站10公里,东距陡河发电厂4.5公里。
行政区域属唐山市开平区管辖,见荆各庄矿交通位置图(图1.1)。
图1.1 荆各庄矿交通位置图井田开采范围:北部、西部及南部均以12煤层冲积层下潜伏露头为界,东部及东南部以F1~F3断层组为界,深部以煤12盆状向斜底- 530标高为最终深度,矿井面积约为9 km2。
井田开采范围坐标见表1.1。
1.1.2地形地貌本区为一平坦的冲积平原,东南面沿陡河东岸是由奥陶纪石灰岩构成的东北--西南方向起伏伸展的低山丘陵。
从东往西有巍山(+290 m)、凤山(+180 m)、小梁山(+100 m)和菀豆山(+38 m),由菀豆山向西南倾没于平原之下。
由巍山向东北低山丘陵接连绵延,地势逐渐增高,直到青龙山标高达+493.01 m。
在井田北面约7 km由震旦纪灰岩构成的低山丘陵,东西方向横伏,这两条低山丘陵在井田东面的青龙山一带相汇合。
低山丘陵的伸展方向与地层走向方向一致。
井田内地势平坦,但北部稍高,向南低下,北部地面标高为+38.8 m(湾35孔),南端标高为+23.85 m(湾补6孔),倾向陡河。
1.1.3河流水系流经本区东南边的陡河,发源于北部山区,上游由二支汇成,东支称管河,发源于丰润县福山寺管泉,西支称泉水河,发源于丰润县赵庄上水路。
二支水流在双桥村北侧汇合,向南流经唐山市区,下游汇集石榴河,向南流入渤海。
河北省水利厅于1965年在双桥村一带修建了陡河水库,水库大坝距井田东端的最近距离为2200 m。
陡河及陡河水库虽然距井田区甚近,但是因其底下均赋存有百余米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而且存在有隔水作用的粘土层,对本矿充水没有直接的影响。
开滦荆各庄矿180万吨新井毕业设计说明书完整
![开滦荆各庄矿180万吨新井毕业设计说明书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55b4e92f4431b90d6c85c7e8.png)
目录设计总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2)一般部分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矿区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矿区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及井田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矿区自然地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井田地质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地质简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地质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 井田水文地质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煤层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煤层间距.............................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 煤层顶底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6 矿井自然灾害.........................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井田境界和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产实习报告-开滦有限公司荆各庄矿
![生产实习报告-开滦有限公司荆各庄矿](https://img.taocdn.com/s3/m/4d46e82da45177232f60a2b7.png)
生产实习报告-开滦有限公司荆各庄矿学号:200715XXXXXX河北理工大学生产实习报告目录自己做!!一、实习性质煤矿与安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是煤安专业学生在学完《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矿山地质学》、《井巷工程》等专业课程,学习《煤矿开采学》课程期间,安排的一次实践学习过程,是大学学习阶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本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
二、实习目的通过本次生产实习,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加深对所学基础知识及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专业知识面,锻炼学生在采矿开采技术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际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劳动意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三、实习要求1.学生必须遵守实习纪律,按时参加一切实习活动,实习期间不得无故缺席和离开实习地点。
2.严格遵守国家法令、煤矿安全规程和实习矿井的规章制度,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保证整个实习期间的生活、学习、井下参观、地面参观安全。
执行保密制度,生产用图纸、技术文件、实习笔记、日记及有关资料及数据不得丢失和泄密。
3.虚心向现场工人及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密切配合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服从领导,听从指挥,认真做好实习笔记,及时消化实习内容。
4.培养劳动意识、经济观点、安全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实习期间下井劳动和参观次数不得少于5次。
四、实习内容(正文)第一章矿井自然条件及开发概况第一节、地理气候条件一、交通地理位置荆各庄矿业分公司位于唐山市东北约13?处的荆各庄村附近,在开平煤田凤山西北侧,自成一盆状向斜。
南北长约3.5?,东西宽约3.4?,北端闭合,南端开放,井田面积9.23 km2。
南与马家沟矿业公司相距6?,北与陡河电厂相距3.5?。
行政属开平区管辖。
公司交通便利,北距10?与京沈高速公路、102国道相联,南距7?经开平与205国道、津秦高速公路相联,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交通网。
荆各庄矿交通地理位置图二、地形地貌本区为一平坦的冲积平原,•北、东、南三面被低山包围, 颇有山前扇状地景观。
荆各庄煤矿实习报告
![荆各庄煤矿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6a6a2250722192e4536f6b1.png)
华北科技学院2011荆各庄煤矿实习报告生产实习报告学生姓名:实习成绩:学院:专业年级:机制B082实习单位:实习导师:学院导师2011年6月20 日一、单位情况介绍荆各庄井田位于水城北约18 km处,隶属于六盘水市钟山区。
地理坐标为东经104051/——104052/;北纬26037/ 2604 /之间。
井田走向长9km,倾斜长2.5km,井田面积22.5km2。
于1989年核定矿界时划出三个块段给地方开采,现井田实际面积为19.3 km2。
截止1991年末,矿井开采面积为5.5 km2。
汪家寨煤矿由水城设计院进行矿井设计,矿井分为平峒和斜井两种开拓方式。
矿井设计能力150万t/a。
矿区交通十分方便。
生活区建有职工家属休闲广场,环境优美。
井下配置了瓦斯抽放泵,地面建有瓦斯处理装置可供职工和附近居民用于日常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该矿贵州省唯一拥有采用放顶煤技术采煤的工作面的煤矿。
荆各庄煤矿党政班子精诚团结,管理有方、理财有道、廉洁奉公、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历年来为国家、为企业、为社会作出了贡献,曾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
汪家寨煤矿领导班子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矿职工家属奔小康,为构建和谐矿区,为六盘水市的经济发展,为职工家属的经济富裕作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二、实习目的1、实习性质采矿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是采矿工程专业地下开采方向高年级学生在学完《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煤矿开采学》、《井巷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等专业课程后的一次实践过程,是大学学习阶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
2、实习目的及意义通过本次生产实习,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加深对所学基础知识及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专业知识面,锻炼学生在采矿开采技术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劳动意识。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荆各庄矿90万t新井通风设计
![荆各庄矿90万t新井通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ef1ee50763231126edb119d.png)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荆各庄矿90万t/a新井通风设计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二〇一〇年七月一、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为煤矿新井通风设计,是《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本课程设计,初步掌握矿井通风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矿井通风的问题。
二、设计内容及步骤1、矿井的地质概况,开拓方式及开采方法如下设计技术资料所示,矿井开拓平面图与剖面图见附件1和附件2。
井下同时作业的最多人数为700人,综采工作面同时作业最多人数40人,高档普采工作面同时作业最多人数60人。
2、提出该矿井前25年左右的矿井通风系统方案,并进行技术比较与经济比较(粗略),选择最优方案,确定出矿井的通风系统。
3、确定采区的通风方式并作技术比较。
4、确定采煤工作面的通风方式并作技术比较。
5、确定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并作技术比较。
6、计算各用风地点的供风量和矿井总用风量。
7、确定矿井通风困难时期和容易时期的开采位置,分别绘制两个时期的通风系统立体图和网络图(用A3或A4纸画)。
8、分别计算两个时期的矿井最大通风阻力与等积孔,并评价矿井通风难易程度。
9、选择矿井主要通风机并确定两个时期的工况点,选择配套电机,概算通风费用,提出对通风设备的安全技术要求。
10、对以上内容进行综合协调,经过技术处理加工后,依据附件3说明书模板编制矿井通风系统说明书(包括目录、前言、正文及参考书目),绘制矿井通风系统图(比例尺为1:5000或1:0000,个别小矿井可采用1:2000),作图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具体要求见附件4.三、设计要求1、按设计内容及要求编排章节,并按序编页码2、语言文学(1)论证严密,逻辑性强(2)文理通顺,词达意明,应用专业术语(3)字体工整,书写清洁3、公式与图表(1)所用公式应写出处,并编号(如式4-2)公式中各项意义单位需注明,计算应准确,计算结果可以图表表示。
荆各庄矿矿井开拓的情况
![荆各庄矿矿井开拓的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d6a4ff31f111f18583d05a21.png)
2049皮带暗斜井:从第一水平-375m直至二水平-469m,斜井全长
506m,担负提升煤炭。巷道内铺设有φ325mm排水管两条,安装DX 钢丝芯型皮带机一部,长度746m,带宽1.0m,带速2.5m/s,电动机功 率4×160KW。
2048轨道暗斜井:从第一水平-375m直至二水平,三条35KV的高压电源分别从 贾安子、后屯输入,总长度29Km,主变共有三台,总容量为 6300 KVA×3,其中两台变压器并联运行,一台备用。总用电量 5730万KWh,最大电力负荷8610KW,平均电力负荷6540KW。 从地面变电站35KV变为6KV,经主副井筒输到井下中央变电所, 中央变电所由6KV输到井下采区变电所,采区变电所由6KV变为 660V,输送到各工作面,综采设备为1140V。主排水水泵直接由 井下中央配电室输送6KV电源。地面主、副、风井绞车、主扇、 压风机直接由地面变电所输送6KV电源。
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多水平分区式集中大巷开拓,暗斜井延深。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建有瓦斯安全监测、供水和灌
浆防灭火系统;煤炭采用井下皮带机运输和立井箕斗提升,设备、 材料、矸石采用井下电机车运输和立井罐笼提升,建有生产运输 系统工业电视监测系统;矿井水采用阶段排水方式由下水平排至 上水平、至地面;由地面压风机站和井下临时压风机站两种方式 动力压风。
•
或SDS皮带机)→主井井底煤仓→主井。 二水平:工作面→采区上山→采区煤仓→2049皮带集中大巷和 2049皮带暗斜井(DX钢丝绳芯皮带机)→一水平1049皮带大巷 →主井井底煤仓→主井
二、矿主要生产系统
井下辅助运输系统:
采用EKT-6/550架线电机车和1.7吨矿车,负责向各采区运输材料、 设备和矸石。 一水平:由-375井底车场→三翼轨道集中大巷→各采区上山→工 作面; 二水平:由一水平1048轨道大巷→2048轨道暗斜井→2048轨道集 中大巷→各采区上山→工作面。 行人运输方式:行人路线与运送材料线路相同。矿井备PRB-126/3型人车10辆,一水平具备人车运输条件。
开滦集团荆各庄矿240万吨新井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开滦集团荆各庄矿240万吨新井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47f86c8fa98271fe900ef9df.png)
设计整体说明
本设计包括两部份:一样部份和专题部份。
一样部份是河北开滦集团荆各庄矿240万吨新井设计。
全篇共有十篇,依次是: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点,井田境遇及储量,矿井工作制度和设计生产能力,井田开拓,带区巷道的布置,采煤方法,井下运输,矿井提升,矿井通风与平安,矿井大体技术经济指标。
荆各庄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北偏东约13Km,距京山铁路开平车站10Km。
行政区域属唐山市开平区管辖。
交通十分方便,铁路:一条通往陡河电厂的专用线,并与吕陡线在井田交汇;另一条经马家沟矿业公司与京山线的开平站相联。
矿井浅部以煤层露头为界,深部至煤层-650米底板等高线。
平均走向长,倾斜长,面积。
依照地质资料,本矿井各煤层都属于氮气带,沼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很低,均小于10 m3/t,属低瓦斯矿井。
2005年度瓦斯鉴定,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3t,为低瓦斯矿井。
可采煤层均有煤尘爆炸危险,煤尘爆炸指数一样为爆炸指数%~%。
各煤层都有自燃发火偏向,煤层自燃品级为Ⅱ.
该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为240万吨,效劳年限为年。
采纳立井两水平开拓带区开采。
开采水平标高为-330和-490米。
矿井采纳单面倾斜长壁一次采全高全数垮落法综合机械化采煤法。
矿井布置一个综采面,工作面长度为290米。
煤采纳5t底卸式矿车运输。
矿井通风机工作方式为抽出式,矿井通风方式前期为中央并列式,后期为边界式通风。
专题部份为大采高综面液压支架适应性分析。
关键词:立井开拓;倾斜长壁俯斜采煤法;立井提升;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
荆各庄矿实习报告资料
![荆各庄矿实习报告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ec0894152d380eb62946dfb.png)
开滦荆各庄实习报告姓名:***学号:*************班级:采矿****指导老师:***、***、***实习时间:************实习地点:唐山市开滦集团荆各庄矿目录一、实习目的二、实习基本安排三、实习内容1.矿井概况2.自然地理及交通位置3.区域地质背景4.气象与地震5.地质特征及主要可采煤层6.井田开拓7.大巷运输方式8.采区布置及装备9.提升系统及供电系统10.通风系统11.排水系统12.地面生产系统四、心得体会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以了解地下井巷工程为主,同时了解矿井通风等为辅而进行的实习,重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认证,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通过本次荆各庄矿生产实习,巩固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论知识,加深对所学基础知识及专业理论的理解,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知识面,锻炼我们在采矿技术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际动手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基本安排本次实习包括两次下井和听两次报告。
根据副井罐笼的荷载要求,我们按学号分成每组28人的小组,下井两次分别到了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参观学习。
分别听了一次班前会和一次煤炭行业最近形势的分析报告。
三、实习内容1.矿井概况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荆各庄矿业分公司(以下简称荆各庄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境内,始建于1958年,1962年停建,1970年恢复建井,1979年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120万t/a,该矿于1980~1983年进行了重大技术改造,主要对西风井、南翼、西翼皮带巷工程以及主井的提升能力等进行了技术改造,大大提高了矿井的生产能力,1984年最高达到217万吨。
1997年核定能力为170万吨。
2007年底矿井核定生产能力201万吨。
2.自然地理及交通位置井田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5′41″~118°13′04″,北纬39°45′08″~39°43′18″,隶属于开平煤田,位于开平向斜的西北侧,中隔凤山~缸窑背斜自成一盆状向斜。
对开滦荆各庄矿井K_3灰岩赋水性的研究
![对开滦荆各庄矿井K_3灰岩赋水性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e74f50d844769eae009edac.png)
对开滦范各庄矿井K3灰岩赋水性的研究晁剑荣(开滦精煤股份有限公司范各庄矿分公司,河北唐山 063109)摘 要:K3灰岩是开滦范各庄井田区域6个主要含水层之一,K3灰岩含水层地下水动态变化对采煤安全和防治奥陶水有很重要的中介作用,通过研究其赋水性,提高防水害能力。
关键词:K3灰岩;含水层;赋水性;防治水中图分类号:P6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083(2005)02-0009-02Research on the K3lime stone watering of Fan ge-zhuang WellC HAO Jian-rong(Fan ge-zhuang M ining Filiale of Kailuan Refined Coal Stock Co.Ltd.,Tangshan063109,China)Abstract:K3lime stone is one of the six main water-bearing formation in Fan ge-zhuang Well area.K3lime stone water-bearing formation has the important effect to mining safety.Through the research on its watering,the waterproof quality has been improved.Key words:K3lime stone;water-bearing formation;watering;waterproof1 概 述开滦范各庄矿井K3灰岩属石炭系中统唐山组,称唐山灰岩,褐灰色,井田内分布稳定,厚度变化不大,一般2 6~3 2m之间,岩性较硬,质纯性脆,含大量的黄铁矿散晶和海相动物化石。
K3灰岩在井田内埋深350~730m,标高在-320~750m之间,是该矿井6个含水层之一,它介于煤系地层与奥陶灰岩之间,上距可采煤层1212煤层底板约52m,下距奥陶巨厚灰岩顶界面约56m。
荆各庄煤矿实习心得
![荆各庄煤矿实习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a052d66c90c69ec3d4bb755d.png)
荆各庄煤矿实习心得荆各庄煤矿实习心得篇1不知不觉我在荆各庄煤矿实习已经有一个月了,时间如白驹过隙,让我仿佛泛起再一次置身于大学的感觉。
虽然我正式上班才三个月,但是经过对工作的大致熟悉后,组织上深思熟虑地为我安排的这次实习,我认为是非常适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这不仅是组织上对我工作的鼓励和关怀,还是对我以后工作的一种鞭策和考验。
我要感谢局领导对我信任,并给予我这次弥足珍贵的机会,也要感谢荆各庄矿领导、员工给予了我足够的宽容、支持和帮助。
这段时间将是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经历,也将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是对学以致用的深刻诠释。
在经过大量的基础的知识的学习后,如何将知识运用的工作当中去,避免“纸上谈兵”,做到与实际相结合,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是我今后的工作方向。
在安信煤矿的一个月里,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安信煤矿团结进取、同甘共苦的精神和家一样温馨的感觉,感受到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豪气,也看到到了煤矿工人艰难却刚毅的铮铮铁骨,敬服之情油然而生。
在这段时间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
不仅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还为我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即将到煤矿实习的时候,我就为自己定下这个实习大纲:1、详细了解实习矿井的矿井基本概况。
2、了解矿井运输与提升、排水、供电、防尘、通讯、监测监控等生产系统。
3、了解矿井通风系统,通风设施、熟悉通风阻力、风速和有害气体的检测方法,了解矿井灾害预防处理及避灾路线。
4、了解采煤工作面的工艺过程及各类巷道掘进施工工艺过程。
5、学会现场地质测量并绘制到图纸上。
6、如何做到发现隐患并制定整改隐患的措施。
7、学习煤矿安全规程。
8、了解全矿主要机电设备类型及其配置。
在这一个月的实习过程中,我严格按照我制定的大纲认真实习,在安信矿领导、员工的帮助指导下,我详细了解了矿井基本概况和生产系统、了解相关的采煤方法、采煤和掘井的工艺过程、地质测量和填图,也在如何发现隐患和制定整改隐患的措施方面得到了锻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矿区概述1.1.1井田位置、范围和交通位置荆各庄矿井田位于开平向斜的西北侧,中隔凤山~缸窑背斜自成一盆状向斜。
南北长约3.5 km,东西宽约3.4 km,北端闭合,南端开放,其轮廓恰似一直径3.5 km的亚圆形,面积约9 km2。
荆各庄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北偏东约13公里处,南距马家沟矿6公里,距原京山铁路开平车站10公里,东距陡河发电厂4.5公里。
行政区域属唐山市开平区管辖,见荆各庄矿交通位置图(图1.1)。
图1.1 荆各庄矿交通位置图井田开采范围:北部、西部及南部均以12煤层冲积层下潜伏露头为界,东部及东南部以F1~F3断层组为界,深部以煤12盆状向斜底- 530标高为最终深度,矿井面积约为9 km2。
井田开采范围坐标见表1.1。
1.1.2地形地貌本区为一平坦的冲积平原,东南面沿陡河东岸是由奥陶纪石灰岩构成的东北--西南方向起伏伸展的低山丘陵。
从东往西有巍山(+290 m)、凤山(+180 m)、小梁山(+100 m)和菀豆山(+38 m),由菀豆山向西南倾没于平原之下。
由巍山向东北低山丘陵接连绵延,地势逐渐增高,直到青龙山标高达+493.01 m。
在井田北面约7 km由震旦纪灰岩构成的低山丘陵,东西方向横伏,这两条低山丘陵在井田东面的青龙山一带相汇合。
低山丘陵的伸展方向与地层走向方向一致。
井田内地势平坦,但北部稍高,向南低下,北部地面标高为+38.8 m(湾35孔),南端标高为+23.85 m(湾补6孔),倾向陡河。
1.1.3河流水系流经本区东南边的陡河,发源于北部山区,上游由二支汇成,东支称管河,发源于丰润县福山寺管泉,西支称泉水河,发源于丰润县赵庄上水路。
二支水流在双桥村北侧汇合,向南流经唐山市区,下游汇集石榴河,向南流入渤海。
河北省水利厅于1965年在双桥村一带修建了陡河水库,水库大坝距井田东端的最近距离为2200 m。
陡河及陡河水库虽然距井田区甚近,但是因其底下均赋存有百余米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而且存在有隔水作用的粘土层,对本矿充水没有直接的影响。
根据附近丹河临时观测,其流量为0.00415(1998年6月30日)~1.4088(1998年7月22)m3/s,历史最高洪水标高为+690.30 m。
1.1.4矿区的气候条件唐山地区气候属半大陆性,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严寒凛烈,气温变化较大。
根据唐山市气象局1959~1999年气象料资,历年平均气温17.9 ℃,最高气温40.3 ℃,最低气温-18.3 ℃。
历年平均降水量为708.14 mm,年最大降水量为1263.8 mm。
区内冬季多北风,夏季多南风,最大风速16 m/s。
冰冻期为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最大冻土深度0.27 m。
1.1.5水源、电源⑴供水水源①地面水源本矿地面水源共有三处:即东水源井、西水源井(小学校院内)和矸子山水源井。
供水孔数为:东水源井两个,西水源井一个,矸子山水源井一个。
以上四个供水孔均自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取水,水量很丰富,单位涌水量为2.33 m3/min·m。
由于排水设备的限制,每个供水孔排出量约为2.0~2.3m3/min。
目前本矿部分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取自地面水源,计6.0 m3/min。
②井下水源本矿井下清水源目前有2080疏水中心。
供水量为3.5 m3/min,主要取自第Ⅴ含水层(即煤5以上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
原来的1331和1148放水中心水量很小已无法满足供水要求。
目前2080疏水中心仍在施工,将来有希望增加井下清水源。
理化检验均符合国标。
⑵工农业生产和原料及电力供应矿区内工业以煤炭为主,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水稻,间杂有果园、菜园和苗圃等。
本矿井建设期间,所需要建设材料,除钢材、木材和部分水泥、石材需由国家计划供应外,其它砖、砂等土产材料,均由当地供应,满足建设需要。
矿区已建有110 kv区域变电所,可向本矿井供电的两回35 kv输电线路。
1.2井田地质特征1.2.1区域地质概况开平煤田位于燕山南麓,在大地构造上位于中朝地台燕山沉降带的东南侧。
燕山南麓煤田在地质力学体系上处于天山~阴山纬向构造带、新华夏系构造带和祁吕~贺兰山山字形的三个巨型构造体系的交汇部位。
开平煤田受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影响,以一系列NNE向的褶曲及逆断层组成,北部受纬向构造的影响逐渐向南弯转成走向近东西向。
煤系地层由石炭系中统唐山组,上统开平组、赵各庄组及下二叠系大苗庄组、唐家庄组等组成。
岩性以砂岩、泥岩为主,基底地层为中奥陶系马家沟组石灰岩,分布于煤田周边地带,与煤系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煤田向南倾伏,其南部界限可能跨过宝坻~奔城大断层伸入另一个二级构造单元--华北断陷。
见燕山南麓构造纲要图1.2。
开平煤田构造形式以褶皱为主,线型排列比较明显,向斜背斜多呈相间平行排列,区内由西至东有:蓟玉向斜及其两侧的窝洛沽向斜、丰登坞背斜、车轴山向斜、卑子院背斜、弯道山~西缸窑向斜、凤山~缸窑背斜、开平向斜。
褶皱为不对称状,轴面向北西倾斜,向斜轴线偏居西北翼一侧,西北翼地层急陡直立甚至倒转,并伴有与其方向一致的逆断层及逆掩断层,断层面倾角45°以下,引捩构造明显,次级褶皱也较为发育。
东南翼一侧产状平缓,构造以次级复背、向斜构造为主,并伴生有断层构造。
背斜则相反,西北翼产状平缓,东南翼急陡,其它情况亦然。
图 1. 2燕山南麓构造纲要图煤田由于受东临山海关地块来自西南方向挤压力的干扰,往往发育有串珠状横向褶皱,有的分异为独立盆形,如开平向斜西北侧的西缸窑、弯道山、西北井三个盆状向斜的形成,其轴线方向与开平向斜走向近直交。
1.2.2地质特征开平煤田位于燕山南麓,在大地构造上位于中朝地台燕山沉降带的东南侧。
燕山南麓煤田在地质力学体系上处于天山~阴山纬向构造带、新华夏系构造带和祁吕~贺兰山山字形的三个巨型构造体系的交汇部位。
开平煤田受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影响,以一系列NNE向的褶曲及逆断层组成,北部受纬向构造的影响逐渐向南弯转成走向近东西向。
煤系地层由石炭系中统唐山组,上统开平组、赵各庄组及下二叠系大苗庄组、唐家庄组等组成。
岩性以砂岩、泥岩为主,基底地层为中奥陶系马家沟组石灰岩,分布于煤田周边地带,与煤系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煤田向南倾伏,其南部界限可能跨过宝坻~奔城大断层伸入另一个二级构造单元--华北断陷。
见图1.2燕山南麓构造纲要图。
荆各庄矿井田位于开平向斜西北侧,煤系地层的形成时代属于石炭纪和二叠纪。
煤系基底地层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石灰岩,井田地层情况见表1.2。
本井田与开平煤田其它构造单元的地层特征基本相似,本阶段所揭露的地层有变化的地段主要在9号煤层以上至6煤层及12煤层以下至15煤层,对其层间距及岩性作了修改,下面按着由老至新的地层顺序进行描述。
⑴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本组为岩性单一、质纯的碳酸盐岩相沉积,以厚层状灰褐色--淡玫瑰色的豹皮状灰岩为主,夹薄层状白云质灰岩。
后种岩石多赋存于本组地层上部。
根据岩芯观察,其顶部大约50 m以上部分属古风化带,最顶部20 m风化程度甚强,常呈土黄色,向下渐弱,岩石呈黄灰斑状杂色。
在风化壳中,溶孔溶洞发育,部分层段呈蜂窝状,时有钻具陷落发生。
含水性甚强,裂隙及孔洞内有浅灰--浅黄色铝土岩充填物,这为鉴定古风化壳的重要证据。
1988年在太平庄打水井时发现奥陶灰岩中有0.5m垂深溶洞,并有浅黄色充填物。
⑵石炭系(C)下界为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石灰岩顶面,两者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上界为煤11顶板含海相动物化石之泥岩顶面。
该层与上覆的二叠系地层呈整合接触。
本组一般厚度为210 m。
①石炭系中统--唐山组(C2)直接覆盖于奥陶系石灰岩之上,上至K3唐山灰岩顶界面,一般厚度75m。
本统地层以粘土岩和粉砂岩为主,各种岩石大致百分比如下:粘土岩占42.1%,粉砂岩占31.2%,砂岩占19.9%,石灰岩占6.8%。
本组岩相变化是由滨海湖泊相碎屑沉积过渡为海相灰岩沉积,交替出现三个沉积旋回,即:Ⅰ-1、Ⅰ-2、Ⅰ-3,形成一个渐进的相序。
本组中含三层薄层石灰岩,均含有丰富海相动物化石,由下而上简称为K1、K2、K3石灰岩。
第一层灰岩K1出现在距奥陶灰岩顶界面大约38 m处,第二层石灰岩K2出现在K1之上12 m处,第三层石灰岩K3出现在K2之上大约25 m处,称之为唐山灰岩,该层灰岩呈浅灰褐色,中厚层状,质纯,厚2.5 m左右,厚度大,层位稳定,含有大量的蜓科和珊瑚化石,易于同其它岩石相区别。
开平煤田区域地层表表1. 2 ②石炭系上统(C3)分上下两组,下组称开平组C31,上组称赵各庄组C32。
上组是荆各庄矿井田重要的含煤地层,本统地层一般厚度为135 m。
开平组C31:下限为唐山灰岩K3顶板,呈整合接触,上限为赵各庄灰岩K6之顶板,亦是整合接触。
本组地层一般厚度76.59 m,以粉砂岩为主,粘土岩含量减少,各种岩石所占的百分比为:粘土岩10.1%,粉砂岩类占52.6%,砂岩类占31.4%,石灰岩占2.9%。
岩相组合上为浅海相薄层泥质碳酸盐岩和泻湖海湾相粉砂岩及砂岩沉积物的交替沉积。
包含I-4、I-5、I-6三个较大的旋回,每一旋回都是由海相石灰岩起经过渡相沉积,又覆为海相沉积。
本组内赋存三层石灰岩,由下而上命名为K4、K5、K6,其中K5石灰岩为深灰色泥质生物碎屑岩,时而接近钙质粘土岩。
特点是含灰白色的动物介壳,富集成层,与深灰色泥质灰岩交替成细带状,形成明显的水平层理和水平波状层理,极易区别于其它石灰岩。
厚度薄但比较稳定,一般为0.1~1.3 m,平均0.55 m。
在K5石灰岩底板,赋存三个煤层即:14煤层一般厚度为0.1~0.8 m,平均0.4 m;煤15甲一般厚度为0.1~0.5 m;煤15乙一般厚度为0.1~4.29 m,平均1.12 m,局部达到可采。
本组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出现了含煤沉积,是典型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序列。
赵各庄组C32:下限为赵各庄灰岩K6顶板,上限为11煤层顶板泥岩之顶界面。
一般厚度为60 m,本组为重要的含煤地层。
本组地层以粉砂岩为主,其次为砂岩,各种岩石所占百分比如下:粉砂岩类38.3%,砂岩类29.5%,煤层17.4%,粘土岩14.8%。
岩相组合主要是泻湖海湾相和泥岩沼泽相交替沉积,同时在泻湖海湾相之后出现有湖滨三角洲相。
自沉积赵各庄灰岩K6之后,海水大规模后退,而每次海进的幅度都比较小。
该阶段沉积环境相对稳定,是成煤的最好时期。
本组含煤层5层,即:煤12-1/2、煤12、12-1煤层、煤12-1上煤线、11煤层。
其中煤12可采。
③二叠系下统P1下界为11煤层顶板之泥岩顶面,为整合接触。
上界为A层矾土质粘土岩之顶板,井田内该层大部分被冲蚀掉。
本统地层一般厚度为235.76 m,分上下两组,上组称唐家庄组,下组称大苗庄组,其中大苗庄组是重要的含煤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