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概论复习思考题2020.11

合集下载

农学概论复习题(完全版)

农学概论复习题(完全版)

绪论一、名词解释农业:是指人类通过农业技术措施,充分利用自然和经济条件,调整农业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取得人类生活所需产品的生产活动以及附属于这种生产的各个部门的统称。

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即是指人类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间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并在人为和自然共同支配下进行农副产品生产的综合体。

农学:广义的农学是指研究农业生产理论和实践的一类科学,包括农业基本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农业经济科学、农业生产科学和农业管理科学等。

狭义的农学指研究农作物生产的一类科学,它涉及到作物学、园艺学、土壤学、植物学和植物保护学等学科。

二、问答题1、农学概论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农业的组成农业是由农业生物、农业生物赖以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发生遗传变异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产劳动三部分组成。

3、农业生产的实质是什么?•农业生产的实质是物质与能量的转化、传递的过程,包括初级生产(第一性生产)和次级生产(第二性生产)。

•初级生产的实质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这是一个复杂的光化学反应及生物化学反应。

(光合反应)•次级生产是通过动物生产实现物质的转化,植物性蛋白到动物性蛋白。

4、农业生产的特点是什么?•农业生产受生物学规律支配。

•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与季节性。

•农业生产具要连续性。

•农业生产是综合性生产。

5、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农业生态系统是被人类驯化了的自然生态系统,因此它既保留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一般特点,又具备很多人类改造、控制、调节、干扰甚至破坏所带来的新特点。

主要表现在:1.系统受人类的调控;2.系统自身稳定性差;3.系统净生产力较高;4.系统的开放性更强;5.系统受双规律支配。

6、农业的发展农业作为古老的产业,有上万年的发展历史。

从历史的角度,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把农业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发展形态。

7、农学的特点1. 系统的复杂性2. 技术的实用性3. 生产的连续性4. 作物生长的规律性5. 明显的季节性6. 严格的地域性第一章一、名词解释土壤土壤肥力自然肥力与人为肥力潜在肥力与有效肥力土壤生产力土壤质地(土壤的颗粒组成)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土壤质地分类(土壤颗粒组成分类)原生矿物:直接由熔岩凝结核结晶而形成的原始矿物,是岩石组成中原来含有的矿物。

农学概论试题(含答案)总结

农学概论试题(含答案)总结

农学概论试题(含答案)总结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花芽分化:作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茎类的分生组织不再分化时,原基和腋芽原基在分化形成花或花序原基的过程。

叶的生长:叶原基发育生长的过程为:顶端生长。

出缘生长。

居间生长1.简述作物的生长发育?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

特点是一个不可逆的数量化过程。

如营养器官(如根、茎、叶)的生长,通常用大小、长短、粗细、轻重和多少来表示。

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发生了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本质性变化。

特点是分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质变过程。

如幼穗分化、花芽分化、维管束发育以及气孔分化等。

2. 作物的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各有什么特点?作物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生殖生长是作物以分化形成生殖器官为主的生长营养生长期是生殖生长的基础营养生长是作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并进的阶段,彼此之间会存在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的关系。

3. 种子的概念与区别用来繁殖下一代作物的播种材料。

种子分为三类:胚株发育而形成的种子,如豆类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如水果根茎作物用于繁殖的营养器官如马铃薯块茎*1.光对作物的重要性作物生产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光,其次来自不同的人工光源。

光在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包括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就是作为利用光提供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作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

直接作用是促进作物形态器官建成,如种子萌发,叶芽花芽分化等。

此外,光还会影响作物某些生理代谢过程而影响作物产品品质。

总而言之。

光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最终体现在作物群体结构的改变和作物产量和品质改变上。

光和速率:每小时每平方分米的叶片面积吸收CO2的毫克数光补偿点:植物光合作用的同化产物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物质达到平衡时所接受的光照强度(光和速率=0).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

[精品]农学概论复习材料(参考版).doc

[精品]农学概论复习材料(参考版).doc

20、21、23、25、 间种。

经济产量:指栽培H 的所需要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的数量。

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复种:在同一HI 块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复种指数:是指全年农作物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全年作物总收获面积在同一田块上只种植同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也叫清种、纯种、净利祈地种植指数二 ................ X 100%在同一III 块于同一生长季内分行或分带同时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也称辦肖西积 单作: 间作: 复习材料(参考版)一、名词解释(5对10个,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农业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促进和控制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 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來取得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

2、 农业资源:农业资源是指农业活动所依赖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3、 光周期:光周期指白貝与黑夜时间长度的交替。

4、 光周期反应:指作物生育过程因光周期变化而引起生冇期长短变化的现象5、 活动温度:是指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的日平均温度。

6、 有效温度:活动温度与生物学最低温度之差7、 活动积温:是指作物全生长期内或某一发育时期内活动温度的总和。

8、 有效积温:是指活动温度减去生物学最低温度所得的差数之和。

即有效温度的总和。

9、 作物的需水量(蒸腾系数):蒸腾系数指作物每形成I 克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克数10、 作物需水临界期:就是指作物一生屮对水分最緻感的时期。

这-时期缺水或水分过多,对作物生育和 产量影响很大H 、作物:是指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的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來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

12、 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杲和数量上的増加,是一个不可逆的杲变过程, 它是通过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來完成的13、 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质的变化, 有时这种过程是可逆的14、“S”形生长过程:作物个体的生长、作物群体的建成和产最的积累以至作物的组织、器官和细胞均经 历前期生长较缓慢、屮期加快、后期又减缓以金停滞衰落的过程。

农业概论复习思考题

农业概论复习思考题
4
六章一节一(一)
“农业经营”指的是什么?涉及哪些内容?
企业或农户的组织、管理与运作;涉及经营体制与组织形式、农产品流通与市场、集约化专业化与规模化、企业管理等
2
五章引言
当前我国农作制总体上有什么特征?
尚处在传统农作制阶段、小农经营为主、半人畜力半机械、半自给半商品、集约化、种植业为主农牧结合
3
三章三节一
一个农业单元农业生物与自然及人工环境组成的亚系统的集合体;两者相同点都是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系统,不同点在于农作制是在自然基础上形成的、有人工培育的生物和人工环境参加的人工开放系统
4
一章四节一
从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演变过程中,有哪些规律性的方向值得重视?
生产方面:粗放→集约、人畜力→机械化、经验→科技、低投入低产出→高投入高产出;经济方面:自给→市场化商品化、小规模→中大规模、一家一户→社会化→全球化、单一生产→生产+经营→农工商一体化;资源方面:自然→自然+人工、破坏资源环境→保护→改善;总体:原始生态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一体化、以农哺工→以工哺农、贫困落后农村农民→富裕文明农村农民
AB
2
四章三节一
我国当前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约为:
A.5:1;B.3:1;C.1.5:1;D.1:1;E.0.5:1
B
2
七章四节一(一)
我国耕地面积占土地的百分比是:
A.7%;B.10%;C.20%;D.40%;E.14%
BE
1
二章五节一
我国三农滞后主要原因有:
A.先天不足;B.投入少;C.一些重大政策失误;
D
2
七章六节一(三)
按农业人口计,当前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
A.8000元;B.6000元;C.4000元;D.2000元

西南大学级农经《农学概论》思考题答案

西南大学级农经《农学概论》思考题答案

思考题答案1.怎样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双重风险”性?(区别与小农经济、工业及商业):“双重风险性”即自然和市场的风险:(1)多变的自然环境,致使农业生产面临着其他非农产业不可比拟的自然风险;(2)市场供求状况与经济运行体制对农业生产经营效益的获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由农业实质来看发展农业(动植物生产)的3条基本途径?发展农业的三条基本途径:A :培育优良品种(提高物质、能量利用效率);B:增加物质、能量的投入(改变生产条件,化肥、灌溉、农药和新的生产资料投入);C:A、B同时使用,如“绿色革命”的成功。

3.农业与工业的区别?农业: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很长,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差别特别显著,农业的对象是生物,而生物要进行新陈代谢,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外界环境多变而不稳定。

工业: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几乎为零,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别较小,工业是对无生命的原料进行加工制作,生产环境稳定。

4.怎样理解在我国的国情条件下,农业生产结构、膳食结构的基本趋势与发展趋势?动植物性食品的区别?现代农业4大投入是什么?(与发展农业的3条基本途径结合理解,体现了现代农业的特点是对工业化产品依赖性愈来愈强,对农业内部循环产物依赖性愈来愈弱。

)国情:中国人均占有耕地量少;人均水资源低;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土地减少。

农业生产结构基本趋势:以种植业为主,粮食生产为主,畜牧业为辅。

发展趋势:种植业三元结构的逐步形成,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比例加大,农业产业化,加工业的发展:食品加工;农产品的非农用途化。

膳食结构基本趋势:以植物性食物(素食)为主,植物性蛋白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

发展趋势:新鲜的蔬菜、水果消费增加,动物性食品消费增加,人均口粮消费下降。

四大投入:现代农业的辅助能投入,划分为四种类型,即(一)引进新品种和新的作物类型、畜禽等基因性投入,用于改善农业生物的遗传适应性和资源利用转化能力。

农学概论复习题

农学概论复习题

农学概论复习题农学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作物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亦即作物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质的变化。

2、生物产量:单位面积上作物一生积累的全部干物质量。

3、作物的营养品质:指作物产品中有益于人类健康的营养成分含量及其组成。

4、引种:是指从外地引进新作物、新品种(品系)及遗传材料。

5、蒸腾系数:作物每形成1克干物质所需消耗水分的克数。

6、灌溉定额:作物全生育期内,各次灌水量之和。

7、杂交育种:以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为亲本,通过有性杂交,经基因分离、重组创造异质后代群体,从中选择优良个体,并进一步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8、杂种优势:是指两个基因型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一代在很多方面都比其亲本优越的现象。

9、人口再生产类型:是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组合类型。

10、作物生产的“三元”结构:是指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量比关系。

11、作物的温度“三基点”:是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的总称。

凡在光合作用中最先形成的中间产物为带四个碳原子的草酰乙酸等双羧酸的作物,称为四碳作物。

13、长日照作物:在较长的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的作物。

14、生育阶段:据作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的特征将作物的全生育期划分为几个时期,叫生育阶段。

15、发芽率:能发芽的种子占供试种子的百分率。

16、营养生长:指作物以分化形成根,茎,叶等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时期。

17、经济系数: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率。

18、选择育种:是以品种内的自然变异为材料,据育种目标选择单株,从而获得新品种改良原有品种的方法。

19、基因工程:是对基因进行直接操纵,改组,重建,实现遗传性定向改造的技术。

20、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配合的比例。

21、壤性土:指物理性的粘粒含量在15%~40%的土壤。

22、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计划或规划,即安排作物种植的种类。

面积,比例配置地点的一种作物生产部署。

中农大网络教育农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中农大网络教育农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B.日照长度
C.光谱成分
D.光合作用
E.光合速率
A;B;C
农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大田作物
B.农业
C.种植业
D. 园艺作物
a
农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经济社会科学间的为发展种植业服务的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门应用生态学科。它的性质有()。
A.应用性
B.综合性
C.生态性
D.对象性
E.技术性
A;B;C
农学是于( )世纪后期正式成为一门科学的。
土壤质地
喜温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低温度为__________℃左右,全生育期需要较高的积温。
10
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的需水临界期是__________。
孕穗期~抽穗期
小麦需水临界期在____________。
孕穗至抽穗期
有机肥料的主要特点是来源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杂草的生物学特点有() 。
A.适应性强
B.拟态性强
C.种子生命力强、寿命长
D.生长繁茂
A;B;C
在冰点以下的低温对植物组织、器官所造成的伤害叫()。
A.冷害
B.冻害
C.旱灾
D.涝灾
B
在前季作物的生长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称为( )。
A.间作
B.混作
C.轮作
D.套作
D
在前季作物生长的后期,在其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叫( )。
温度
在生产实践中确定合理的作物种植密度,应综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因素加以确定。

农学概论复习题

农学概论复习题

农学概论复习题农学概论复习题农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在农学概论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农业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了解了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为了更好地复习这门课程,下面我将列举一些农学概论的复习题,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

一、选择题1. 农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以下哪个时期?A. 古代文明时期B. 工业革命时期C. 农业革命时期D. 现代农业时期2. 农作物的生长受到以下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A. 水分B. 光照C. 温度D. 土壤E. 以上都是3.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禾本科植物?A. 小麦B. 大豆C. 马铃薯D. 茄子4. 农业生产中,以下哪种方式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A. 合理施肥B. 种植转基因作物C. 喷洒农药D. 过度灌溉5. 以下哪种动物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家畜?A. 马B. 猫C. 狗D. 鸟二、判断题1. 农业生产只是满足人类的食物需求,与环境保护无关。

( )2. 农作物的生长受到土壤的影响,但不受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 )3. 农业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为农业革命前和农业革命后两个阶段。

( )4. 农业生产中,过度施肥会导致土壤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

( )5. 农业生产中,机械化和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作物产量。

(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农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什么是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它对农业生产有什么重要意义?3. 请列举一些现代农业技术和方法,并简要说明它们的作用。

4. 农业生产中的可持续发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它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5. 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四、应用题1. 请设计一个农田灌溉系统,确保农作物得到适量的水分。

2. 选择一个农作物,分析它的生长环境要求,并给出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

3. 请选择一个农业问题,如土壤退化或农药残留,提出解决方案并阐述其可行性。

通过以上的复习题,我们可以回顾和巩固农学概论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农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农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二、简答题
1.通常农作物的分类方法有几种?如何分类?
答: 按农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饲料和绿肥作物 、药用作物;
根据农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可把农作物分为喜温作物和喜凉作物; 根据农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把农作物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性作物和定日照作物;
(1)农作物生产的对象是活的生物体,故农作物生产具有不确定性;
(2)农作物生产是关于初级农产品的生产技术;
(3)农作物生产的空间与场所是露天性的农田,其涉及的环境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不易控制;
(4)农作物生产技术是一门直接服务于农作物生产的综合性应用技术。
3、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根据农作物对CO2同化途径的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碳三(C3)作物和碳四(C4)作物; 根据农作物播种期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春播作物、夏播作物和秋播作物及南方的冬播作物; 按种植密度和田间管理方式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密植作物和中耕作物。
2.简述农作物生产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答: 农作物生产的特点是:
复习思考:狭义的农作物是指具有经济价值被人们种植在大田中的植物,即农田作物,也叫大田农作物,俗称“庄稼”。广义的农作物是指凡是具有经济价值而被人们栽培的植物。
2.农作物生产技术:是指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农产品食用安全规范,为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满足市场的需要而采取的各种人工措施。
(1)农作物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农作物生产涉及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

思考题

思考题

农学概论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作物品种:是指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的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

经济产量:优势,生活因素,种植制度,日中性作物,生物灾难,作物,精准农业,作物布局,农产品品质,有机农业,作物温光反应特性,作物生长周期,作物环境因子,作物品种混杂退化,作物连作,作物轮作,作物复种,复种指数二、选择题不同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不尽相同,但总来说可归结为。

A.密度B.单株产量C.单铃重D.出麻率与工业、服务业相比,农业生产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中主要包括,。

A.对土地的特殊依赖性B.季节性C.地域性 D.连续性作物对温度、光照等自然条件的反应是其长期适应的结果。

因此,不同作物有不同的反应类型,主要包括,。

A.长日高温型B.长日低温型C.短日低温型D.短日高温型作物生长发育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

花芽形成就是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之一。

但花芽形成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主要有,。

A.营养条件B.高温阶段C.光照阶段D.春化阶段农业生产由等几个部分组成。

A.人类劳动B.科学技术C.农业生物D农业环境作物生长发育受各种生态因子的影响,这些生态因子的限制方式遵循。

A.效益最大化律B.报酬递减律C.耐受律D.最小因子律水分对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表现为。

A.生态作用B.生化作用C.生理作用D.同化作用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应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

其中害虫的化学防治应注意:。

A.不同药剂组合施用B.施用时间恰到好处C.统一施用D.施用低毒或无毒药剂农作物害虫的物理防治措施包括:手工防除、、以及颜色诱集等。

A.树枝把诱蛾B.性激素诱集C.气味诱集D.灯光诱集精准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但现阶段精准农业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等。

A.效率过低B.产量数据存在误差C.成本过高D.依赖性强长日照作物是指只有在条件下才能完成花芽分化过程的作物。

A.短日B.长日C.低温D.长于临界日长作物的生物产量是指其一生中所形成的所有的生物质数量,包括:。

农业基础知识复习思考题

农业基础知识复习思考题

《农业基础知识》复习思考题参考书目:《农业概论》(翟虎渠主编,高等教育再版社,2006年第二版)第一章绪论1. 农业是怎样的一个生产部门?什么是农业?P1利用植物和动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培育以取得农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通常分为种植业和饲养业两大部分。

2. 农业的本质或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特性是什么?P2农业的本质或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特性就是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有机交织。

3. 农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P2-3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自然环境的强大影响;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土地是基本生产资料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生物有机体自然环境的强大影响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连续性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农业生产的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的差异农业生产的多变性农业生产的综合性4. 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的主要贡献有哪些?P4①提供了人类生存最必要的生活资料;②提供了其他部门发展必不可少的劳动力;③提供了其他部门发展所需要的部分原料。

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出口农产品也是获取外汇以进口本国工业化所必需的机械设备的主要甚至唯一途径。

因此,对这些国家来说,农业还可以间接地为现代化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

5. 农业在现代社会中的经济作用P15工业革命以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已经大为下降。

但是,农业在整个经济及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业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可以归结为产品、市场、要素和外汇四个方面。

产品贡献,指的是农业部门所生产的食物和工业原料。

市场贡献,指的是农业部门对工业产品的市场需求。

要素贡献,指的是农业生产要素向其他部门的转移。

外汇贡献,指的是农业在平衡国际收支方面的作用。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农业在经济方面的上述四种贡献同样存在。

农业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它与其他经济部门的关系。

此外,农业在缓解以至消除就业问题方面的作用更不可忽视。

6 农业在现代社会中的生态环境作用P16农业是出现最早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首先造成人为生态环境问题的部门。

农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农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农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什么是农学?农学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农学是研究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具体说来,就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品形成规律、品质形成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采取恰当的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科学。

性质:1.农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并与社会科学紧密联系的一门应用学科。

2.农学是一门服务于种植业的一门综合性学科3.农学是一门一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学科。

特点:生物性复杂性应用性2.试述作物生产的特点和地位.严格的地域性强烈的季节性生产的连续性3.研究作物的地理起源有何意义?4.按用途和植物系统相结合的方法,作物是如何分类的并举例1、粮食作物(1)禾谷类作物属禾本科,主要作物有稻、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玉米、高梁、粟、黍(稷)、薏苡等。

一般将稻谷、小麦以外的禾谷类作物称为粗粮。

(2)豆类作物属豆科,主要作物有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红小豆(赤豆)、饭豆等。

除大豆以外的几种作物又称杂豆类作物。

(3)薯类作物或称为根茎类作物植物学上的科属不一。

主要有甘薯、马铃薯、木薯、豆薯、山药(薯蓣)、菊芋、芋、蕉藕等。

2、经济作物或称工业原料作物4)纤维作物包括粒用纤维、韧皮纤维和叶用纤维三大类。

主要有棉花、黄麻、红麻、苎麻、亚麻、大麻、蕉麻、龙舌兰麻、苘麻等。

(5)油料作物主要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苏子、红花、油茶、油棕、油椰、甘蓝等食用油料作物和蓖麻、油桐等工业用油料作物。

此外,大豆也可列为油料作物。

(6)糖料作物主要有甘蔗、甜菜等。

(7)嗜好类作物主要有烟草、茶叶、咖啡、可可、(8其他作物)香料作物(如薄荷、留兰香等)、编织原料作物(如席草、芦苇)等。

3、饲料及绿肥作物(9)饲料及绿肥作物主要有苜蓿、苕子、紫云英、草木樨、水葫芦、水浮莲、红萍、绿萍、三叶草、田菁等。

4、药用作物(10)药用作物主要作物有三七、天麻、人参、黄连、贝母、枸杞、白术、白芍、何首乌、五味子、灵芝等。

农学概论课后题答案

农学概论课后题答案

农学概论课后题答案1、问题:中国传统农业开始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发展于唐宋,完善于明清,持续到现在。

中国传统农业最具有代表性的特点是:选项:A:铁制工具的大量使用B:铁犁牛耕的出现C:农艺措施大幅度提高D:农业书籍和专着的出现答案:【铁制工具的大量使用】2、问题:农业的功能包括:选项:A:经济和社会功能B:生态功能C:政治功能D:文教功能答案:【经济和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政治功能;文教功能】3、问题:原始农业时期起源于一万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铁犁牛耕农业以前的农业阶段,其特点是:选项:A:生产力极其低下B:以石器、骨质和木质材料为主要工具C:刀耕火种、迁移农业D:依靠原始生态答案:【生产力极其低下;以石器、骨质和木质材料为主要工具;刀耕火种、迁移农业;依靠原始生态】4、问题: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而且()已经成为现代农业三大支撑。

选项:A:工具B:科技C:装备D:管理答案:【科技;装备;管理】5、问题:农业生产的特点包括:选项:A:复杂性和社会性B:生产的规律性和连续性C: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D:生产的规模化答案:【复杂性和社会性;生产的规律性和连续性;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6、问题:“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一条怎样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选项:A:产出高效B:产品安全C:资源节约D:环境友好答案:【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7、问题:作物生产的首要特点是()。

选项:A:规律性B:季节性C:连续性D:地域性8、问题:农业的资本主义化是()农业产生的前题。

选项:A:原始B:古代C:近代D:现代答案:【近代】9、问题:现代农业的生产工具特征:()和机械化的生产工具。

选项:A:自动化B:智能化C:大型化D:电气化答案:【智能化】10、问题:刀耕火种后不耕翻,土地板结,杂草丛生,人们不断丢弃原有耕地并重新开垦的耕作制度为()。

农学概论

农学概论

1.农学与作物生产1.1 农学的概念、地位和特点1.1.1 农学的概念和范畴† 农学:研究作物生产理论、提高作物生产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是农业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 农学与农业科学:农学是最古老的农业科学学科;早期的农业科学知识(1815年前)集中体现在农学。

现代农学是农业科学的一个分支(由整体变成部分)。

1.1.2 农学的地位与作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农业是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2)农业是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3)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是出口换汇的重要物资。

† 农业的含义:广义的概念:指农、林、牧、副、渔业总称。

狭义的概念:指作物种植业。

† 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内部各业的组成及其比重。

† 种植业结构:种植业内部各业的组成及其比重。

† 农学的地位与作用:农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大田作物是种植业的主体; 种植业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农学对种植业乃至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1.3 农学的性质和特点† 农学的性质:农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经济社会科学间的为发展种植业服务的兼顾作物生产和环境安全的一门综合交叉的应用生态学科。

† 农业的经济再生产过程:构成一定生产关系的人,利用一定的劳动工具,生产人类生活所需产品的过程。

† 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过程: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微生物分解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 农学的特点:除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精确性外,还具有生物性、复杂性和实用性等特点。

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过程植物生产肥料饲料养分养料养料动物生产微生物分解饲料1.2 人口增长的历史与趋势† 人口再生产类型:(1)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高低);(2)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高低高);(3)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低低)† 我国人口的增长过程解放前: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解放后-1974: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1974年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人口高峰期:21世纪30年代,总量将达16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膜覆盖对棉花的影响表现为“四早”,即早出苗、早现蕾、早开花、早吐絮。由于棉花是无限生长作物,地膜覆盖棉花打顶时间与露地棉一致,但增加了单株果枝数;地膜覆盖改善了棉花的水肥条件,减少了蕾铃脱落,提高了有效铃数;地膜覆盖吐絮时间早,从吐絮到下霜为棉花的吐絮成熟期,地膜覆盖延长了棉花的吐絮时间,提高了棉花的单株成铃数;地膜覆盖改变了棉花的“三桃”比例,增加了伏前桃和伏桃,几乎没有霜后花,提高了棉花的铃重和纤维品质,使得棉花既高产又优质。
水分 、温度、氧气
作物的有性繁殖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
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氮、磷、钾
作物生长发育的温度三基点包括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_________温度。
最适
土壤质地
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
温度临界期
作物性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和开花时,对外界温度最敏感,遇低温或高温会导致严重减产,称为温度临界期。
营养最大效率期
在作物一生中,有一个对养分需求量和吸收速度都很大的时期,这时的施肥作用最明显,增产效果也往往最好,这一时期称为作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
温度
在生产实践中确定合理的作物种植密度,应综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因素加以确定。
作物种类及品种、茬口、土壤肥力、栽培管理水平、气候条件
种子萌发需要的适宜环境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一、选择题
题干
答案
1975年由泽文和茹可夫斯基共同编写的《栽培植物及其变异中心检索》确定的地理基因起源中心有( )个。
A.12 B.13
C.14D.15
A
按照肥料来源可以把肥料分为( )和( )肥。
A.农家肥B.商品肥C.有机肥D.无机肥E.碱性肥
A B
在同一块田地上,连年种植同一作物或同一复种方式,称为( )。
A;B;D
下列作物根系属于须根系的是( )。
A.大豆 B. 玉米 C.茄子 D.马铃薯
B
下列作物中,属于喜凉作物的是( )。
A.花生 B.水稻 C.青稞 D烟草
C
小麦属于()。
A.长日照作物B.短日照作物C.中日照作物D.定日照作物
A
选配优良组合最需注意的是( )。
A.双亲一般合力要高B.双亲产量都要高
(1)地膜覆盖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地膜覆盖提高了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如地膜覆盖能促进棉花早出苗、早现蕾、早开花、早吐絮。
(2)地膜覆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地膜覆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表现为改变了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在同期播种条件下,地膜覆盖在不同的作物中,增产原因不同。玉米地膜覆盖可使出苗率和成穗率提高,增加了单位面积穗数,生殖生长时期延长,促进了穗分化,增加了穗粒数,叶面积的增加和干物质积累量的提高促进了粒重的增长。地膜覆盖对谷子的增产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了谷子的有效分蘖数,从而提高了谷子的单位面积穗数,对其它产量构成因素影响不大。
(4)促进微生物活动和养分分解:地膜覆盖后,土壤温度升高、墒情好,促进了微生物的繁殖与活动,从而使微生物数量大大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均有下降趋势。因此覆膜栽培必须重视增施有机肥,补充土壤有机养分,不断提高土壤肥力。
(5)增强田间光照强度:地膜本身及膜下附着的水珠能反射太阳光线,增加了反射光的光照强度,使植株中下部叶片光照增强,增加了群体内光强。
简述抗旱农艺措施。
(1)抗旱锻炼。生产中常采用蹲苗来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所谓蹲苗,就是在作物苗期减少水分供应,使之经受适度缺水的锻炼,促使根系发达下扎,根冠比增大,叶绿素含量增多,光合作用旺盛,干物质积累加快。经过锻炼的作物如再次碰上干旱,植株体内保水能力增强,抗旱能力显著增加。
(2)肥料调控。通过增施磷、钾肥来提高植株的抗旱性。磷、钾肥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提高胶体的水合度;改善作物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增加原生质的含水量;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提高作物吸收能力。多施有机肥能增加土壤中腐殖质的含量,从而有利于增强土壤的持水能力。
A. 叶面积指数B. 收获指数
C. 叶龄指数D. 复种指数
D
全年收获作物的总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为()。
A.叶面积指数B.收获指数
C.叶龄指数D.复种指数
D
确定播种期须考虑的因素有( )。
A.品种特性B.种植制度
C.气候条件D.土壤湿度E.病虫害发生情况
ABCDE
土壤基本耕作方法有哪些?()
A.翻耕B.旋耕C.圆盘耙犁地D.深松土E.深耕
(3)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地膜覆盖期间土壤表层避免或减缓了雨水和灌溉水的冲击和淋洗,同时因中耕、除草等田间作业次数的减少,避免了人畜的碾压和践踏,从而使土壤结构仍保持播前土壤整地时良好的松软状态。此外,由于膜下地温的变化,膜内水汽不断发生胀缩运动,使土粒间空隙变大,土壤变得疏松透气,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改善。
简述土壤耕作对作物生长环境的改善作用。
(1)蓄水保墒:土壤耕作使耕作层土壤松软、并切断耕层与底土层的土壤水分联系,减少地面蒸发,吸纳雨水,有利于蓄水保墒。
简述地膜覆盖的生态效应。
(1)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温效应:第一,抑制土壤水分蒸发,从而减少了由于水分蒸发造成的土体热量的消耗。第二,阻碍近地层空间的热量交换,由膜内向外的地面辐射减少,净辐射增加,从而升高了膜内的温度。
(2)地膜覆盖的保墒作用:地膜覆盖的阻隔作用,使土壤水分垂直蒸发受到阻挡,土壤水分的蒸发速度相对减缓,总蒸发量大辐度下降,使土壤水分能在较长时间内贮存于土壤中,达到良好的保墒效果。
经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____________ 。
春化作用
净光合速率为零时的光强称为__________。
光补偿点
某种土壤能保持最大数量的毛管悬着水的含水量,称为____ __。
田间持水量
土壤耕作的机械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冬小麦从我国北方引到南方地区种植生育期会变。

播种前种子处理技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晒种、消毒、包衣、浸种催芽
长日照作物要求在24小时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_________某个临界日长,才能开花。
(6)抑制土壤返盐、抑制杂草:由于地膜覆盖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量,从而减少了盐分随水上升并积聚于地表的数量,使耕层土壤盐分明显下降。地膜覆盖对杂草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简述复种对农业增产的作用。
复种的意义在于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内的自然资源,提高单位耕地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复种对农业增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A.轮作
B.连作
C.间作
D.套作
B
按照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把作物分为( )。
A.长日照作物
B.短日照作物
C.暗期作物
D.中性作物
E.定日照作物
A;B;D;E
光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通过()来实现的。
A.光照强度B.日照长度
C.光谱成分D.光合作用E.光合速率
A;B;C
农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大田作物B.农业
三、名词解释
题干
答案
复种
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或收获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灌溉定额
作物生育期间需要进行多次灌水,每次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称为灌水定额。各次灌水定额之和叫灌溉定额。
光周期现象
作物在发育的某一阶段,要求一定长短的昼夜交替才能开花结果,这种现象称为作物的光周期现象。
品种纯度
C.双亲长期要接近D.以上全不对
A
一复合肥料标识为20─10─10,则其意指( )。
A. N20%、P 10%、K 10%
B. N20%、P2O510%、K2O 10%
C. C 20%、H 10%、O210%
D. CO220%、H2O 10%、O210%
B
杂草的生物学特点有() 。
A.适应性强B.拟态性强
松碎土壤、混拌土肥、平整地面、压紧土壤
土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相组成的。
固相、液相、气相
土壤水分的主要散失途径有径流、渗漏和_________。
植物吸收
土壤有效水的下限是____________。
萎蔫系数
土壤中各粒级土粒配合的比例,或各粒级土粒在土壤重量中所占的百分数,称为___________。
成本低,养分含量全,且分解释放缓慢,肥效长
杂交方式一般根据育种目标和亲本的特点确定,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方式。
单交、回交、复交
在冰点以下的低温对植物组织、器官所造成的伤害叫_______。
冻害
在气候条件中,__________是影响播期的主要因素。
土壤质地
喜温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低温度为__________℃左右,全生育期需要较高的积温。
10
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的需水临界期是__________。
孕穗期~抽穗期
小麦需水临界期在____________。
孕穗至抽穗期
有机肥料的主要特点是来源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扩大播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年产量。全国70%以上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是由复种地区生产的。
(2)缓和了作物之间争地的矛盾。由于复种指数的提高,有效地缓和了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等争地的矛盾,促进了作物的全面增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