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流行性感冒--教案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预防流行性感冒》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预防流行性感冒》](https://img.taocdn.com/s3/m/69fb482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63.png)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预防流行性感冒》教案名称:《预防流行性感冒》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幼儿园小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流行性感冒的基本知识,知道流感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2. 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惯,提高预防流感的意识。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了解流行性感冒的基本知识。
2. 学会预防流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2. 提高幼儿预防流感的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流感知识PPT、流感预防宣传册、洗手液、纸巾等。
2. 环境准备:干净、整洁的教学环境。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5分钟)1. 利用流感知识PPT,向幼儿介绍流感的概念、症状和传播途径。
2.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流感的了解和经历。
二、活动展开(10分钟)1. 讲解预防流感的方法,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良好的作息等。
2. 带领幼儿进行洗手示范,讲解洗手的正确步骤。
3. 发放流感预防宣传册,让幼儿带回家与家长一起。
三、活动巩固(10分钟)1.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学会的预防流感的方法。
2. 邀请幼儿上台演示预防流感的行为,如:正确洗手、戴口罩等。
四、活动总结(5分钟)1. 总结本次活动的重点内容,强调预防流感的重要性。
2. 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惯,提高预防流感的意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流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预防流感的方法。
但在活动中,部分幼儿对流感的认识仍较模糊,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
同时,要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惯,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
在活动组织方面,要注意时间的分配,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2024年预防流感教案
![2024年预防流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bb132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16.png)
2024年预防流感教案2024年预防流感教案1(约2703字)1、传染病——流感及相关知识。
2、学会如何预防流感,进行相关知识的了解。
3、让学生了解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等等,使学生们懂得了只有好的、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学习。
增长学生的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一、热身“让我帮你揉揉肩,让我帮你捶捶背”。
让同学们放松,并懂得锻炼身体,保持身心健康。
师:同学们,春季是最容易感冒的季节,现在,我们班已经有好多同学都感冒了,所以同学们应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今天我们就召开一次预防流感主题班会,是:“我健康,我”。
出示课件。
二、小医生上场。
师:同学们,流感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估计很多同学却不是非常了解。
为了同学们的身体健康,为了同学们能更好地照顾自己,为了同学们能更好地预防流感,今天我特意为大家请到了小赵医生,她将为我们介绍更多流感的知识。
小医生:各位同学,我是小赵医生。
听老师说我们很多同学都感冒了。
所以,今天我特抽来这里为大家谈谈关于感冒的很多问题。
(让曾经有过感冒或正患流感的同学举手他们的各种症状及感受。
)1、流感及传播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你们的种种症状表明了你们都患了流行性感冒,我们简称“流感”、它是一种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人们经历了一个漫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
流感病毒可以借助空气传播,如当患者在咳嗽、打喷嚏、甚至大声说话时,会将病毒扩散到周围的空气中,形成的细小飞沫传播。
另外,患者接触过的物体表面也会附着病毒,而人在接触这些物体表面后,再用手触摸鼻子、眼睛、嘴也会造成感染。
所以,它传染性是比较强的。
2、流感的主要症状发病突然、高烧(39度以上)、畏寒、头痛、无力、喉咙发炎、肌肉酸痛、干咳、打喷嚏,鼻塞和流鼻涕等。
预防流行性感冒教案
![预防流行性感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70da8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5.png)
预防流行性感冒教案教案标题:预防流行性感冒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流行性感冒的病因、传播途径和症状。
2. 掌握预防流行性感冒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
教学内容:1. 流行性感冒的定义和病因。
2. 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
3. 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和并发症。
4. 预防流行性感冒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和影响,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知识讲解:2. 介绍流行性感冒的定义、病因和传播途径。
强调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等方式传染给他人。
活动设计:3.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列举预防流行性感冒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4.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案例分析:5. 给学生提供一些流行性感冒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传播途径和可能的预防措施。
知识总结:6.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案例分析进行总结,强调预防流行性感冒的重要性和方法。
课堂练习:7.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于预防流行性感冒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作业布置:8.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预防流行性感冒的小短文,包括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等内容。
教学反思:9.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检查学生对于流行性感冒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和影响。
2. 流行性感冒预防方法和措施的案例。
3. 预防流行性感冒的练习题。
4. 课堂笔记和作业纸。
教学评估:1.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2. 学生在练习题中的完成情况。
3. 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内容。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通过参观医院、卫生院等场所,了解防控流行性感冒的实际措施。
2. 组织学生进行流行性感冒的宣传活动,提高学校和社区的健康意识。
教案撰写完成后,建议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
小班教案预防流行性感冒
![小班教案预防流行性感冒](https://img.taocdn.com/s3/m/f6dc486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f.png)
小班教案预防流行性感冒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流行性感冒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和咳嗽礼仪;了解流感疫苗的作用和接种时间。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卫生习惯,预防流感;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健康的重视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流行性感冒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难点:流感疫苗的作用和接种时间。
三、教学准备教学内容:PPT、教案、绘本、洗手液、咳嗽纸巾、流感疫苗宣传资料等;教学环境:教室、洗手间;教学方法:讲授、示范、讨论、实践;教学人员:教师、学生、家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流感病毒传播的视频,引导学生讨论流感的症状和传播途径,引起学生对流感的关注。
2. 讲解流感知识(15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流感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引导学生了解流感病毒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3. 洗手礼仪示范(10分钟)教师向学生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洗手步骤,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咳嗽礼仪示范(10分钟)教师向学生示范正确的咳嗽礼仪,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咳嗽方式,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5. 流感疫苗知识宣传(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流感疫苗的作用和接种时间,引导学生了解流感疫苗的重要性,并向学生宣传流感疫苗的接种方式和时间。
6. 小组讨论(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流感,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7. 总结提醒(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流感。
五、课堂作业让学生回家向家长宣传流感的预防知识,鼓励家长带领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流感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掌握了正确的洗手和咳嗽礼仪,了解了流感疫苗的作用和接种时间,培养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了学生对健康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初中生流行感冒教案
![初中生流行感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533fe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8.png)
初中生流行感冒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流行性感冒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传播途径等。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流行性感冒,学会自我保健和护理。
教学重点:1. 流行性感冒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2. 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方法。
教学难点:1. 流行性感冒的自我诊断和护理。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流行性感冒吗?流行性感冒有哪些症状?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流行性感冒、症状。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流行性感冒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预防流行性感冒?同学们可以分组讨论,提出各自的观点和建议。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板书:预防方法。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流行性感冒的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例中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实践演练(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流行性感冒的自我诊断和护理演练,包括测量体温、正确佩戴口罩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演练,教师点评并指导。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流行性感冒的认识。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一幅关于流行性感冒预防的漫画或手抄报。
2. 写一篇关于流行性感冒的日记,记录自己的预防经验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演练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流行性感冒的基本知识,掌握了预防方法,培养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使他们在面对流行性感冒时能够自我保健和护理。
流感预防教案6篇
![流感预防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91cd5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c.png)
流感预防教案6篇流感预防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春季传染病相关类型与相关知识了解。
2、学会如何预防春季传染病,进行相关知识的了解。
二、活动方法:讲解和讨论三、活动过程:主持人: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
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让我们认识和学习一下内容吧!四、具体病例及预防措施: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
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
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
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等预防措施: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接种腮腺炎疫苗。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
预防措施: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以呼吸道损害为主的人急性感染性疾病。
传播途径:禽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病毒随病禽分泌物、排泄物及尸体的血液,器官组织、饮水和环境以及衣物、种蛋等传播,造成环境污染,亦可经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而感染。
4-流行性感冒--教案
![4-流行性感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802a59a21614791611280c.png)
2、流感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下次课
预习
内容
肾综合征出血热
实施
情况及
分析
良好
七、预防(一)控制传染源(二)切断传播途径
(三)保护易感人群1、疫苗接种2、药物预防
小结
5分钟
共90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40分钟
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5分钟
小结
1、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
2、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3、流行性感冒的治疗和预防。
复习思考题
作业题
1、教学重点: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特点。
2、教学难点: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特征。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
流行性感冒:100分钟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多媒体
参考资料:
《传染病学》翁心华,施光峰编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郝彩玲
2015年1月12日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复习
流行性感冒
一、病原学
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属正黏液科病毒,是一种有包膜的RNA病毒
(一)典型流感:全身中毒症状重,且先出现;呼吸道症状相对轻微,主要是上感表现。
(二)轻型流感:中轻度发热,全身与呼吸道症状都轻.肺炎型流感咳嗽重,肺部啰音,炎症阴影胃肠型流感
(三)肺炎型流感:初期类似典型流感,患者病情重,进展快,迅速出现呼吸困难及严重感染症状。
(四)其他类型:胃肠型、心肌炎型等。
五、并发症
教案首页
第4次课授课时间:第3周
课程名称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教案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0a8a1a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b.png)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教案教案标题: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教案教案目标:1. 使学生了解并认识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传播方式及典型症状。
2. 培养并提高学生对于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意识和能力。
3. 让学生具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预防流行性感冒的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者故事情节引起学生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提出对流行性感冒的认识和疑问。
知识讲解(15分钟):2. 讲解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介绍流感病毒(例如流感病毒类型、变异等),以及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例如空气飞沫、接触传播等)。
3. 介绍典型的流行性感冒症状:例如畏寒发热、咳嗽、喉咙痛、流鼻涕等,以及感冒的传播方式。
4. 解释流行性感冒的危害和影响:例如流行性感冒会导致身体不适和影响学习生活等。
预防措施介绍(15分钟):5. 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措施,例如:a. 勤洗手:教导学生正确洗手方法,尤其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后;b. 避免接触:避免与感染流行性感冒的人密切接触;c. 健康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锻炼身体、充足睡眠和均衡饮食;d. 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e. 使用口罩:在人群中或者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地方佩戴口罩等。
案例分析和讨论(10分钟):6. 提供一些相关的流行性感冒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这些案例中的预防措施是否得当,以及他们会采取什么样的预防措施等。
小组活动(15分钟):7. 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让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关于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海报或宣传品。
8.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对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讨论。
总结(5分钟):9. 总结课程要点和学生们的收获,提醒学生重视预防流行性感冒的重要性。
教案扩展:- 指导学生根据教案内容,编写预防流行性感冒的小册子或手册,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 鼓励学生通过调查问卷或访谈,了解家人和周围人对于流感的认识和预防意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健康宣传工作。
大学流行性感冒教案
![大学流行性感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27a8a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66.png)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教学目标:1. 了解流行性感冒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传播途径等。
2. 掌握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身体素质。
教学重点:1. 流行性感冒的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
2. 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方法。
教学难点:1. 流行性感冒的并发症和危害。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学准备:1. 流行性感冒的相关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个人卫生用品(如肥皂、洗手液、口罩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流行性感冒的基本知识,引起学生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流行性感冒吗?它有哪些症状?二、新课讲授1. 流行性感冒的病因:讲解流感病毒的种类、传播途径等。
2. 流行性感冒的症状:详细讲解发热、咳嗽、喉咙痛、乏力等症状。
3. 流行性感冒的并发症:介绍肺炎、心肌炎、中耳炎等并发症。
4. 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方法:a.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
b. 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c.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d. 注射流感疫苗。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预防流行性感冒?2.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预防流行性感冒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流行性感冒的知识?2. 学生回答,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二、新课讲授1.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措施:a. 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b. 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c.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d. 注射流感疫苗。
2. 流行性感冒的应急处理:a. 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应及时就医。
b. 做好隔离措施,避免传染给他人。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预防流行性感冒的宣传海报设计。
2. 各组展示海报,分享设计思路。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四年级健康教育教案--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四年级健康教育教案--感冒和流行性感冒](https://img.taocdn.com/s3/m/1b473656011ca300a6c390b6.png)
任课教师:第8课时
课题
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基本知识;
掌握预防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方法。
教具准备
挂图
重点
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方法。
难点
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区别。
德育渗透
自我保健常规教育。
教
学
过
程
一、请学生自述感冒生病时的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感受为引。
二、看图、朗读课文,讲解课义:
诱因:过度疲劳、体质瘦弱、抵抗力差、淋雨或受凉时,原本寄居在上呼吸道中的病毒和病菌,迅速繁殖引起发病。
主要症状: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咽部干痒、头痛等,一般不发烧或低烧,约3——4天最多一周,经治疗和休息痊愈。
(2)流行性感冒,又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是起病急,畏寒、高烧可达(39——40℃)头痛剧烈,四肢酸痛,传播迅速很容易引起流行。因全中毒症状严重,病程较长,体质弱者,还有继发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等疾病的可能性。
作业
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有什么区别?如何进行预防?
3.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措施:(1)保持住室清洁、空气清新,常开窗换气。(2)注意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摁鼻涕,打喷嚏要用纸包住。(3)注意饮食卫生,不偏食、不挑食,营养均衡身体好。(4)不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用物和玩具、食具等。(5)适时加减衣服,注意保温,防止受凉感冒降低抵抗力。(6)注意睡眠,不蒙被子睡觉。(7)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经常坚持,可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8)在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期间,最好少去公共场所,不要接触病人。(9)住房、课室等,应经常用药物或醋酸等对空气和用物进行消毒。
1.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区别:流行性感冒传染性强、起病急、发高烧、全身酸痛明显,鼻咽喉部上呼吸道症状较轻。感冒主要症状表现于上呼吸道,无全身酸痛。
流行性疾病预防安全教案(5篇)
![流行性疾病预防安全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14831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0.png)
流行性疾病预防安全教案(5篇)流行性疾病预防安全教案1活动目的: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习和掌控一些安全常识,加强同学安全意识,逐步提高同学的素养和技能。
2、加强全体同学对冬季常见传染病知识的了解和预防,以确保广阔师生身心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出发点,紧急行动,亲密关注,积极做好流感、水痘、腮腺炎等控工作。
方法:讲解、争论活动过程:一、激发同学安全意识。
师:同学们,有谁知道母亲将你带到这个漂亮的世界,然后将你养到这么大,花了多少心血?把你印象最深的事情说给大家听一听好吗?师:是的,从母亲十月怀胎生下我们,再培育到现在,父母操碎了心,花费了不少的心血。
你们父母额上的皱纹,年纪不老头上就长出的几根白发,就见证了父母的艰辛。
所以我们应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命。
我们是父母的心头肉,我们身体上的损害就是对父母的损害。
要是我们疼惜父母,体谅父母,除了要好好学习,不烂花钱,听父母的话,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外,就是要疼惜自己的生命。
由于我们假如有一点损害,父母就会很担忧和难过。
同学们,那你们说他们是不是珍惜自己的生命呢?二、预防冬季安全措施。
师:你们喜爱冬天吗?生:有的喜爱有的不喜爱。
师:你们喜爱下雪吗?生:喜爱或者不喜爱。
(说明喜爱或者不喜爱的缘由)师:那你们觉得冬天咱需要留意哪些方面的安全呢?生:沟通回答师总结。
在冬天呢,除了要非常的留意安全,防止危急事情的发生,还需要留意预防冬季传染病。
三、介绍冬季常见病。
天气渐冷,又到了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冬冬季有哪些常见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易造成暴发性流行或世界性大流行。
表现为高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呼吸道症状较轻。
2、流行性腮腺炎也叫“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通过飞沫传染。
病毒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腮腺或颌下腺肿胀。
常在幼儿园、学校里流行。
小学体育与健康学校常见流行病防治知识流行性感冒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学校常见流行病防治知识流行性感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4d9f0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1.png)
小学体育与健康学校常见流行病防治知识流行性感冒教案标题:学校常见流行病防治知识——流行性感冒教案导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们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作为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流行病防治知识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小学生在校期间常见的流行病之一——流行性感冒,并制定相应的教案,以提高学生们对流感的认识和防治能力。
一、教案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流行性感冒的基本概念、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掌握应对流感的基本常识和健康行为,提高学生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案内容:1. 流行性感冒的基本概念及病因分析a. 通过图示、文字等方式简要介绍流行性感冒的基本概念,如流感的定义、起因等;b. 通过动画、实例等方式,生动形象地阐述流感的病因,包括流感病毒的侵入、复制和扩散过程。
2. 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a. 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直接接触传播、空气传播等;b. 强调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传染源和注意事项,如避免与患有流感的人亲密接触等。
3. 流感的症状及危害a. 通过图片、短视频等方式,讲解流感的常见症状,如发热、头痛、咳嗽、喉咙痛等;b. 强调流感对学生健康的影响,如影响学习、睡眠和饮食等方面。
4. 流感的预防方法a.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流感的预防措施,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保持通风等;b. 利用互动游戏、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们探讨如何在流感季节做好预防工作。
5. 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培养a.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活动计划,提高学生们的自我保护意识;b. 开展体育锻炼、瑜伽、呼吸训练等活动,提高学生们的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
三、教学方法与技巧:1.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直观地呈现流感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2. 互动教学:通过互动游戏、小组讨论等形式,积极引导学生们参与教学,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幼儿园开学第一课流行性感冒疫情健康教案
![幼儿园开学第一课流行性感冒疫情健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0d2ae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1c.png)
幼儿园开学第一课流行性感冒疫情健康教案介绍本教案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开学第一课中,向幼儿传授有关流行性感冒疫情的健康知识和预防措施。
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适当的教材,旨在提高幼儿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目标- 了解流行性感冒的基本知识- 研究正确的洗手方法- 掌握预防流行性感冒的基本措施教学内容1. 简要介绍流行性感冒的疾病概况2. 介绍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3. 解释如何正确洗手4. 强调避免接触眼、鼻和口的重要性5. 强调咳嗽和打喷嚏时遮住口鼻的方法教学准备- 海报或图片展示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图片- 海报或图片展示正确的洗手方法- 海报或图片展示避免接触眼、鼻和口的重要性- 海报或图片展示咳嗽和打喷嚏时遮住口鼻的方法教学步骤1. 引入教学内容:向幼儿介绍今天的主题是关于流行性感冒的健康知识。
2. 展示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图片:给幼儿展示一张描绘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图片,解释它是一种会让人生病的病毒,并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给其他人。
3. 讲解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简要解释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带有病毒的物体、空气传播和通过打喷嚏和咳嗽传播。
4. 介绍正确的洗手方法:展示正确的洗手方法海报或图片,并向幼儿解释洗手可以帮助他们预防流行性感冒。
教师可以示范正确的洗手步骤,让幼儿一起跟着做。
5. 讲解避免接触眼、鼻和口的重要性:通过展示相关海报或图片,强调避免接触眼、鼻和口的重要性,因为病毒可以通过这些部位进入人体。
6. 强调咳嗽和打喷嚏时遮住口鼻的方法:展示相关海报或图片,向幼儿解释咳嗽和打喷嚏时应该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以防止病毒传播到他人。
7. 总结: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观察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来评估教学效果。
扩展活动为加深幼儿对流行性感冒预防的理解,可以开展以下扩展活动:-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其他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方法,并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发现。
《开学防控流行性感冒疫情》教案
![《开学防控流行性感冒疫情》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1dacb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e.png)
开学防控流行性感冒疫情》教案开学防控流行性感冒疫情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流行性感冒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
2.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通过教育引导,帮助学生预防和控制流行性感冒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4.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教学内容1.流行性感冒的概念和症状特征。
2.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和重要性。
4.疫情期间的行为规范和社交礼仪。
三、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讲解,向学生介绍流行性感冒的知识和预防方法。
2.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如何避免感染流行性感冒,如何应对疫情。
3.视频观看:展示相关流行性感冒预防宣传视频,增强学生对预防措施的印象。
4.互动讨论:开展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流行性感冒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四、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引入流行性感冒相关话题,提出学习目标。
2.知识讲解:通过讲解流行性感冒的概念、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让学生全面了解。
3.案例分析:给出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析如何避免感染流行性感冒,并制定预防策略。
4.视频观看:播放相关预防宣传视频,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5.互动讨论: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练习遵守行为规范和社交礼仪。
6.总结归纳:总结教学内容,概括重点知识和注意事项。
7.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总结个人卫生习惯,并在班级内分享。
五、教学评估1.考察学生对流行性感冒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的掌握情况。
2.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和表现。
3.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于个人卫生习惯的总结和分享。
六、教学资源1.流行性感冒相关的教学PPT和图片。
2.流行性感冒预防宣传视频。
3.实际案例和角色扮演材料。
七、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全面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流行性感冒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
认识和预防流行性感冒安全教案5篇
![认识和预防流行性感冒安全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751c1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d.png)
认识和预防流行性感冒安全教案5篇第一篇:认识和预防流行性感冒安全教案认识和预防流行性感冒安全教案一、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有关内容,让同学们清楚当前是流感发生的多发性季节病,认识流感的重要性,一旦遇到感冒发烧应该及时治疗,掌握流感的主要症状;.使学生了解流感有关知识并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防护。
2、明确流感可防可控可治的客观依据,消除惊慌恐惧心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3、掌握明确科学的防护措施,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流感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首先了解和认识,从目前我市也逐渐进入季节性流感高峰期谈起。
说一说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临床表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学会一些预防措施。
(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有生过病吗?都生过什么病啊?学生自由发言:有,感冒,发烧等等师:这些都是一些少年经常得的病,我们称为流感对不对?刚好现在又到了流感的季节性的高峰期了。
今天给大家上个关于流感的课程提醒大家这时候该怎么让我们远离它。
(二)了解病症师:有哪个同学清楚表述什么是流感吗?学生自由回答:我只是体会过而已……师:现在老师告诉你们,首先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约每隔十年发生一次变异,继之会发生世界性大流行。
第二个就是发病突然,发病率高,常呈暴发流行并多次反复。
病人是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病毒随咳嗽、喷嚏、说话所致飞沫传播为主,通过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间接传播也有可能。
传播速度和广度与人口密度有关。
第三就是流感临床表现,潜伏期1—3天,起病急,症状为高热、畏寒、头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全身酸疼,体温高达39—40℃,2—5天后热退,开始出现呼吸道症状。
第四流感类型,可分为三型:1、单纯型:最常见,症状如上所述,病程约一周。
2、中毒型:全身中毒型症状严重,具有脑炎、脑膜炎或中毒性心肌炎等临床表现。
3、肺炎型:老幼患者及有慢性基础疾病患者易发生本型流感,可由流感病毒引发,也可继发于细菌性肺炎。
医学大学生流行性感冒教案
![医学大学生流行性感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80fb5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9.png)
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医学大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流行性感冒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症状及并发症。
2. 培养学生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流行性感冒防控措施的认识,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1. 流行性感冒的定义、传播途径及症状。
2. 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措施。
教学难点:1. 流行性感冒与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鉴别。
2. 针对不同人群的预防措施。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流感疫苗、口罩等实物3. 病例讨论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流行性感冒的基本概念,引起学生兴趣。
2. 学生分组讨论:流行性感冒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危害?二、讲授新课1. 流行性感冒的定义、传播途径及症状-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
- 症状:发热、咳嗽、喉咙痛、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
2. 流行性感冒的并发症- 肺炎、心肌炎、脑炎等。
3. 流行性感冒与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鉴别- 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疾病的鉴别要点。
三、预防措施1. 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勤洗手、戴口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 接种流感疫苗,提高免疫力。
3. 加强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4.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
四、病例讨论1. 教师展示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例特点,总结预防措施。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流行性感冒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二、讲授新课1. 针对不同人群的预防措施- 儿童、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应加强预防措施。
- 医学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应注重个人防护,积极参与疫苗接种。
2. 流感疫苗的接种时间、注意事项等。
三、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预防流行性感冒的重要性。
2. 学生反馈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开学防控流行性感冒疫情》教案
![《开学防控流行性感冒疫情》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d2595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6.png)
《开学防控流行性感冒疫情》教案开学防控流感疫情教案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校有效防控流感疫情,保障师生的健康与安全。
1. 疫情防控宣传- 在开学前,学校应通过各种渠道向师生传达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利用校内广播、公告栏、学校网站等形式,发布关于预防流感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
- 加强对师生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惯等。
2. 疫情监测与报告-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机制,定期收集和报告师生的健康状况。
- 定期开展体温检测,对出现异常体温的师生进行隔离观察,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 鼓励师生发现疑似流感症状时及时报告,以便及早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3. 健康教育与预防措施- 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向师生传授正确的预防流感的知识和方法。
- 强调良好的卫生惯,如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掩口鼻、避免接触病患等。
- 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消毒用品,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的卫生清洁。
4. 组织疫情控制演练- 学校应定期组织疫情控制演练,让师生了解疫情爆发时的紧急处置方法。
- 模拟疫情发生,组织师生进行紧急疏散、隔离观察等演练活动。
- 演练结束后,学校应总结经验并及时修改完善应急预案。
5. 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学校需要与家长保持紧密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
- 向家长传达学校的疫情防控措施,鼓励家长在家中加强对孩子的健康监测和教育。
- 学校应及时通报疫情信息,与家长协商并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
总结通过制定和执行本教案,学校能够加强对流感疫情的防控工作,减少疫情的传播风险,保障师生的健康与安全。
同时,这份教案也能够提高师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营造良好的研究环境奠定基础。
流行性感冒防治班会课程设计
![流行性感冒防治班会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84b862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e.png)
流行性感冒防治班会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每年秋冬季节,我国都会出现流感高发期,对公众健康造成一定威胁。
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流感防治意识,降低流感发病率,我们特设计本课程,旨在为广大民众提供科学的流感防治知识。
2. 课程目标1. 了解流感的概念、传播途径、临床症状及危害;2. 掌握流感预防措施,提高自我防护能力;3. 了解流感疫苗的种类、作用及接种时机;4. 学会判断流感疫情,及时就医就诊。
3. 课程内容3.1 流感基础知识1. 流感的定义2. 流感病毒类型及特点3. 流感的传播途径4. 流感的临床症状5. 流感的危害3.2 流感预防措施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2.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3. 流感季节少去公共场所4. 流感疫苗接种5. 家庭及学校防控措施3.3 流感疫苗介绍1. 流感疫苗的种类2. 流感疫苗的作用3. 流感疫苗的接种时机4. 流感疫苗的接种对象5. 流感疫苗的注意事项3.4 流感疫情判断与就诊1. 流感疫情的判断方法2. 流感疫情的报告流程3. 流感病毒的检测方法4. 流感治疗原则5. 流感就诊注意事项4. 课程形式1. 理论知识讲解:通过PPT、视频等形式,讲解流感的基础知识、预防措施、疫苗介绍及疫情判断等;2. 互动环节:设置问答、抢答等环节,提高学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流感病例,使学员更好地了解流感的防治方法;4. 现场演示:演示流感疫苗的接种方法,提高学员的实操能力。
5. 课程时间共计4个学时,其中:1. 流感基础知识讲解:1个学时;2. 流感预防措施及疫苗介绍:1.5个学时;3. 流感疫情判断与就诊:1个学时;4. 互动环节、案例分析及现场演示:0.5个学时。
6. 课程考核1. 课后作业:要求学员结合课程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流感防治的心得体会;2. 课程问答:设置课程问答环节,对学员进行现场考核;3. 实操考核:现场演示流感疫苗的接种方法, evaluate学员的实操能力。
小学三年级上册健康教育第七课《感冒与流行性感冒》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上册健康教育第七课《感冒与流行性感冒》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b3650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01.png)
小学三年级上册健康教育第七课〔感冒与流行性感冒〕优秀教学设计第七课:感冒与流行性感冒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根本知识、掌握预防方法。
二、教材分析:
重点:感冒和流感的预防方法。
难点:感冒和流感的不同点。
三、教学过程:
1、感冒〔1〕感冒的定义:
〔2〕主要病症: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咽部干痒,头痛等,一般不发烧或发低烧。
〔3〕特征:大约连续3—4天,最多7天经医治和休息后痊愈。
2、流感
〔1〕定义
〔2〕病症:起病急,畏寒,高热,头痛,全身不适,四肢酸痛。
〔3〕特征:传播迅速,简单流行,体质弱者还简单引起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
3、感冒与流感病症的区别:
流感起病急,发高烧,全身酸痛明显,鼻咽部上呼吸道病症较轻;感冒主要病症表现于上呼吸道,无高烧及全身酸痛,
4、感冒与流感的预防方法:
〔1〕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注意睡眠和营养,增强身体的耐寒力和病毒,病菌的抵抗力。
〔2〕注意保暖,预防病毒、病菌的入侵。
〔3〕不用感冒和流感病人用过的行活用品。
〔4〕在流感流行期尽量少去公共园地,预防接触病人,并经常用药物对住宅、课室的空气进行消毒。
安排作业:
1、“感冒〞与“流感〞有什么不同?
4、如何预防感冒与流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属正黏液科病毒,是一种有包膜的RNA病毒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二)传染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
(四)流行特征:突然发生,迅速传播。局部流行,可有世界性大流行,全年发病,秋冬为主。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经纤毛柱状上皮侵入人体,发生炎症反应,引发全身症状。病理特征为肺充血。
五、并发症
(一)呼吸系统并发症继发性细菌感染
(二)肺外并发症脑病-肝脂肪变综合征(瑞氏综合征)
六、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数相对增加。
2、病毒分离3、血清学检查4、免疫荧光检查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注意与其他病原体所致呼吸道感染鉴别。
3、流行性感冒的治疗和预防。
复习思考题
作业题
1、典型及流感病毒肺炎的特点与并发症有哪些?
2、流感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下次课
预习
内容
肾综合征出血热
实施
情况及
分析
良好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特点。
2、教学难点: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特征。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
流行性感冒:100分钟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多媒体
参考资料:
《传染病学》翁心华,施光峰编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郝彩玲
2015年1月12日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复习
流行性感冒
六、治疗 一般治疗为主,抗病毒治疗为辅
七、预防 (一)控制传染源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三)保护易感人群 1、疫苗接种 2、药物预防
小结
5分钟
共90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40分钟
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5分钟
小结
1、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
2、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教案首页
第4次课授课时间:第3周
课程名称
传染病学
授课专业班级
11临本9班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
第四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 一、流行性感冒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2、熟悉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
3、了解流行性感冒的治疗和预防。
四、临床表现
(一)典型流感:全身中毒症状重,且先出现;呼吸道症状相对轻微,主要是上感表现。
(二)轻型流感: 中轻度发热,全身与呼吸道症状都轻.肺炎型流感咳嗽重,肺部啰音,炎症阴影胃肠型流感
(三)肺炎型流感: 初期类似典型流感,患者病情重,进展快,迅速出现呼吸困难及严重感染症状。
(四)其他类型: 胃肠型、心肌炎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