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景区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景区景观设计调研报告景区景观设计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景区进行游览和休闲。
在这个背景下,景区景观设计对吸引游客、提升游客体验以及推动旅游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不同景区景观设计的特点与亮点,以便为景区景观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访谈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通过与景区管理者进行深入访谈,了解景区景观设计的思路、过程以及所带来的效果;其次,对不同景区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景区景观设计的具体表现,感受设计带来的视觉和心理效果。
三、调研结果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不同景区的景观设计存在着以下特点和亮点:1.与环境融合:优秀的景观设计能够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使游客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自然之美。
例如,某市的一座山景区,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山脉的形状和植被的分布,通过巧妙的布局和种植,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山水画中。
2.文化传承:景区景观设计应该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统,以便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底蕴。
比如,某市的一处古镇景区,在设计上注重保留古建筑、古道和行宫等历史文物,使游客能够感受古镇的历史和人文魅力。
3.创新与互动:优秀的景区景观设计应该不断创新,以吸引游客的兴趣和参与。
比如,某市的一座主题公园,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与实体景观相结合的方式,使游客在游览中既能感受到真实的场景,又能体验到虚拟世界的乐趣。
四、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认为优秀的景区景观设计应该与环境融合、体现文化传承,并具有创新与互动的特点。
只有如此,才能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和参与,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景区管理者和设计师应加强交流与学习,借鉴其他优秀景区的设计经验,不断提高景区景观设计水平,为游客创造更好的旅游体验。
五、建议基于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景区管理者应注重景观设计,在规划中充分考虑到当地环境和文化特色的保护和传承。
太古里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太古里景观设计调研报告1. 引言太古里是成都的一个著名商业区,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致的景观而闻名。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太古里景观设计的特点和亮点,以及为其他景观设计提供借鉴和启发。
2. 背景介绍太古里位于成都市锦江区,是一个综合性的商业区,包括购物中心、酒店、办公楼和文化艺术空间。
太古里的景观设计由KPF建筑事务所负责,并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建筑,营造出独特的场所感。
3. 景观设计特点3.1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太古里景观设计独特之处在于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相结合。
设计师保留了一些传统成都民居的建筑元素,如四合院的庭院和门窗形式,并将其融合到现代建筑中。
这种融合给人一种古朴与时尚并存的感觉,使太古里独具魅力。
3.2 建筑与景观的无缝连接太古里的景观设计与建筑紧密结合,使整个商业区呈现出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设计师巧妙地运用水景、花园和小径等景观元素来划分空间,并通过景观廊道将各个建筑连成一体。
这种设计非常吸引人,使人感觉仿佛进入了一个独特的小世界。
3.3 强调细节与品质太古里的景观设计强调细节和品质。
设计师精心挑选了高品质的材料来打造景观,如进口石材、铁艺和木材等,并注重细致的雕琢和精巧的装饰。
这些细节的关注使整个商业区更具品质感,吸引了许多游客。
4. 亮点分析4.1 多功能空间设计太古里景观设计中的多功能空间设计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
设计师在商业区中留出了许多活动空间,如广场、露天剧场和儿童乐园等。
这些空间不仅可以举办各种活动,还能提供休息和娱乐的场所,使太古里成为了一个功能齐全的商业区。
4.2 绿化设计太古里的绿化设计也是其亮点之一。
商业区中种植了大量的树木和花草,使整个商业区充满生机和活力。
设计师还在景观中加入了水景元素,如喷泉和小溪等,提供了清新的氛围,为游客创造了一个愉悦的环境。
4.3 文化传承太古里景观设计还注重文化传承。
设计师在商业区中保留了一些历史建筑,并在空间中加入了一些传统的文化元素,如成都的青砖灰筒和木窗花等。
景观调研报告

景观调研报告景观调研报告是一份旨在评估和分析环境中自然和人工景观的报告。
这个报告通常由景观设计师、环境科学家、社会学家和市政官员等领域的专家合作编制,用以为城市和公共空间的开发和改善提供建议和策略。
以下是三个案例:案例一:伦敦公园系统该报告旨在为伦敦市政府制定一个全面的公园发展计划,涵盖公园的规划、设计和管理。
报告收集了伦敦市范围内所有公园的详细信息,包括公园的规模、健身设施、游乐区、绿化覆盖率等等。
基于收集到的数据,该报告提出了一份详细的改进计划,包括更好的公园管理、更好的公共设施和更好的保护自然环境。
案例二:费城自行车道网络该报告针对费城的自行车道网络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包括道路标志、信号和交通流量等方面。
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安全措施,以促进自行车的使用。
这些措施包括提高道路标识的可见性、在自行车道两侧设置栅栏和设置电子交通信号。
案例三:日本公共空间的建设该报告调查了日本城市中公共空间的建设和管理。
该研究指出,公共空间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至关重要。
通过研究公园、广场和步行街等公共空间的使用率、环境质量和社会交流,该研究提出了一些意见,包括提高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改善公共设施和增加社会文化活动的数量和质量等。
总之,景观调研报告的目的是将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合作,为城市和公共空间的发展提供合理、高效的设计和管理建议,帮助城市更好地向前发展。
景观调研报告的意义不仅在于为城市提供发展建议,同时也能够保护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居民的幸福感。
通过调研报告,我们可以发现环境中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向,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
此外,景观调研报告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它可以用于建筑设计中,帮助建筑师更好地融合建筑与自然环境。
它也可以在旅游规划中发挥作用,为旅游业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总之,景观调研报告在城市和公共空间的规划和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使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合作,整合相关数据,提出改进建议和政策,为城市和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景观设计调研报告本文基于对景观设计的调研结果,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协调与融合、可持续性、功能性、空间感受和自然元素等。
一、协调与融合:景观设计应将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以创造出和谐平衡的景观效果。
通过对多个场所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景观中的建筑物和绿化植被、水体等自然元素相结合的效果最为出色。
这种协调与融合能够营造出舒适宜人的氛围,使人们在其中得到心灵的愉悦。
二、可持续性:景观设计中的可持续性是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开始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例如,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和太阳能发电等措施来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这种可持续性的设计不仅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还能够带动周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功能性:在景观设计中,功能性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优秀的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到美观的效果,还要兼顾实际的使用需求。
例如,在公共场所的设计中,应考虑到人流量、通行便利性和设施设置等方面,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四、空间感受:景观设计中的空间感受在提升场所品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合理的空间划分、景观元素的布置和尺度的把握,能够创造出让人有舒适感和美感的空间体验。
因此,景观设计师需要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对空间感的把握和操控。
五、自然元素:自然元素在景观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
自然植被、水体和光线等元素能够给人带来放松、愉悦和平静的感觉。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景观设计中充分利用自然元素,打造出绿意盎然、清新宜人的空间环境,能够有效提升人们的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景观设计需要在协调与融合、可持续性、功能性、空间感受和自然元素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
通过对这些要素的合理运用,可以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并提供舒适、美丽、实用且可持续的空间体验。
景观调研报告

景观调研报告景观调研报告(一)摘要:本文是一份关于景观调研的报告,通过对不同城市和地区的景观进行实地调研,总结了城市景观的特点、问题和改进方向。
通过分析不同城市的景观设计和规划,本报告旨在提供改善城市景观的建议,以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环境。
1. 引言城市景观是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良好的城市景观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然而,现实中存在着许多城市景观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调研和改善来解决。
因此,本报告将对城市景观进行调研,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
我们选择了不同城市和地区作为调研对象,包括城市公园、湖泊、河流和建筑群等不同类型的景观。
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我们了解了居民对于城市景观的认知和评价,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3. 城市景观特点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不同城市景观的一些共同特点。
首先,城市公园是城市景观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具有绿化带、健身设施和休闲空间等功能。
其次,大部分城市都有一定规模的湖泊或河流,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城市建筑群也是一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景观形式。
这些建筑不仅代表了城市的文化和历史,还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
4. 城市景观问题尽管城市景观有其独特之美,但在实地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城市公园的绿化和维护并不到位,植物生长不健康,绿化带缺乏连贯性。
其次,部分湖泊和河流的水质存在问题,卫生状况较差,需要加强水质管理。
此外,一些城市建筑群缺乏更新和改造,不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
5. 改进方向针对城市景观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方向。
首先,加强城市公园绿化管理,增加投入力度,提高植物的健康和生长状况。
其次,加强湖泊和河流的水质管理,加强治理力度,改善水环境。
再次,加强城市建筑群的更新和改造,保护历史建筑,同时注重现代化设计。
6. 结论通过本次景观调研,我们了解到城市景观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
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景观设计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
景观设计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研究,运用美学、生态学、心理学等知识,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艺术化设计和改造,以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休闲需求。
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了解当前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掌握行业发展趋势,为今后的景观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调研内容。
1. 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
通过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城市景观设计的特点和发展重点,为当前的景观设计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2. 当前城市景观设计的典型案例。
通过对一些成功的城市景观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不同城市景观设计的特色和成功经验,为今后的景观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3. 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未来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为今后的景观设计工作提供指导和规划。
三、调研结果。
1. 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的园林设计到现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历史变迁。
在不同历史时期,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和特色也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
2. 当前城市景观设计的典型案例。
通过对一些成功的城市景观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案例在设计理念、景观布局、植物配置、材料选用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色和创新的设计思路,这些成功案例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后的景观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 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未来城市景观设计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参与,注重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
未来的城市景观设计将更加注重创新和实用,注重文化传统和现代理念的结合,注重城市空间的多功能性和灵活性。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今后的景观设计工作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启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创新和实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参与,努力打造更加美丽、宜居、和谐的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城市景观设计调研报告一、引言城市景观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包括公共空间、绿地系统、街道景观等方面的设计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城市景观设计的优化和发展提供参考。
三、调研范围与方法(一)调研范围本次调研选取了我市的市中心区域、新城区以及部分老旧小区作为重点调研区域,涵盖了商业中心、住宅区、公园等不同类型的城市空间。
(二)调研方法1、实地观察对选定的区域进行实地走访,观察和记录景观设计的实际情况,包括景观元素的布局、使用情况、维护状况等。
2、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向居民和游客发放,收集他们对城市景观设计的看法和需求。
3、访谈与城市规划部门、景观设计师、相关专家以及居民代表进行访谈,获取专业意见和实际感受。
四、城市景观设计现状(一)公共空间1、广场市中心的几个主要广场设计较为大气,有一定的文化特色和休闲设施,但在功能分区上不够明确,导致人流混乱。
部分广场在非节假日时利用率较低,缺乏吸引力。
2、公园城市公园数量有所增加,绿化效果较好,但部分公园内部设施陈旧,缺乏维护。
公园的步道设计不够人性化,存在断头路和不合理的坡度。
3、滨水空间沿河流和湖泊的滨水空间开发初见成效,但亲水平台的设置不足,部分区域水质较差,影响景观效果。
(二)绿地系统1、绿化覆盖率城市整体绿化覆盖率有所提高,但分布不均,新城区绿化较好,老旧小区绿化不足。
2、植物配置植物种类较为单一,缺乏季相变化,部分区域的植物搭配不合理,影响美观和生态功能。
3、绿地维护绿地的养护管理存在一定问题,如浇水不及时、修剪不规范,导致部分绿地杂草丛生。
(三)街道景观1、道路绿化主干道的绿化较为整齐,但次干道和支路的绿化不足,部分街道行道树规格不一,影响整体形象。
景观规划设计调研报告

景观规划设计调研报告指导老师:程海帆学生:鄢鹏飞2103周圣柯2103昆明呈贡新区景观规划设计前期调研报告【摘要】由于专业理论研究匮乏和缺少权威性的设计导则,使得社会各阶层对景观概念设计的理解、操作和评价产生较大的偏差,各类景观概念设计理念、目标、原则与成果大相径庭,导致许多景观建设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走了弯路,浪费甚至破坏了有限的自然与人文历史资源,影响了城市的生态关系,给城市的健康发展带来潜在危机。
鉴于此,我们对场地(中央公园区、关山水库区、花莲区)进行实地的调研以了解场地的基本问题和现状特点,做出针对性的规划设计。
【关键词】专业理论匮乏、设计偏差、实地调研引言景观设计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的综合体,在当前“繁荣”市场的背后是景观设计遭遇的“尴尬”境界。
此次从城市景观设计的作用及现状等方面,探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手段和方式。
调研范围:调研的三块区域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新区,为昆明市新区打造的重点城市公园,建成后为市民休闲、聚会以及娱乐的主要场所。
分别为关山水库区、花莲区、中央公园区。
图1 关山水库区图2 花莲区图3 中央公园区调研方式: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调研思路:网上获取资料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访谈调查①先在网上获取资料对场地区位和周边情况进行大致的了解并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及案例对比,得出调研的第一手资料。
②到现场进行调研,了解其交通组织、功能分区、空间分布;并利用勘测、照相、手绘等方式记录其信息。
③制定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对市民进行发放并回收进行数据分析及问题思考。
④到现场与市民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双方问题及诉求,并总结其问题。
⑤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比对。
得出相应的结论和思考。
调研目的社会目的:通过调查让市民了解规划设计区域的格局以及设计定位,尽量采集大多数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为市民的日常休闲生活提供娱乐以及集会场所,并有效的组织出行、日常生活和娱乐休闲。
政府目的:通过调查让这项惠民的公共活动落到实处,尽量迎合更大多数人群的需求,使得与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
合肥公园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合肥公园景观设计调研报告1. 引言景观设计是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其公园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合肥市的公园景观设计进行调研,以了解合肥公园景观的现状,挖掘潜在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以下方法:1. 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公园景观设计的前沿理念和案例;2. 实地考察:对合肥市内的主要公园进行实地考察,包括观察环境、设施和人流量等;3.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公众对合肥公园景观的意见和建议;4. 专家访谈:与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公园景观设计的看法。
3. 调研结果3.1 现状概述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合肥市的公园景观设计整体水平较高,许多公园都有各自独特的特色。
绿化植被丰富,景观色彩多样,并且有良好的管理和维护。
3.2 问题与挑战然而,在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 设施不足:合肥市的一些公园缺乏设备和娱乐项目,无法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2. 空间布局不合理:部分公园的空间设计存在问题,导致人流分布不均衡,某些区域拥挤而其他区域冷清。
3. 缺乏互动性:一些公园的景观设计缺乏互动性,游客只能被动欣赏,缺乏参与感。
3.3 改进建议基于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提升设施水平:合肥市需要增加公园的设施投入,引进更多娱乐设备和文化活动,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2. 优化空间布局:公园应根据人流量和需求分布,合理规划空间布局,避免拥挤和冷清的现象。
3. 增加互动元素:景观设计应注重互动性,引入互动设施,提供更多参与性的体验。
4. 结论经过对合肥市公园景观设计的调研,我们认为合肥市的公园景观设计整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设施不足、空间布局不合理以及缺乏互动性。
为此,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包括提升设施水平、优化空间布局和增加互动元素。
希望这些建议能够为合肥市公园景观的改进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景观调研分析报告

景观调研分析报告景观调研分析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景观设计不仅仅是美化城市环境,更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
为了进一步了解市民对当前景观设计的认知和满意度,特进行了一次景观调研。
二、调研目的1.了解市民对当前景观设计的认知程度;2.了解市民对当前景观设计的满意度;3.发现市民对景观设计的需求和意见。
三、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随机抽取了1000名市民进行调查,问卷包括对不同景观设计的认知和满意度评价;2.实地考察:在市区的不同公共空间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观察和记录来获取景观设计的实际情况。
四、调研结果1.景观设计认知程度:调查结果显示,78%的市民对景观设计有一定的认知,其中45%的市民认为景观设计是美化城市环境的手段,33%的市民认为景观设计能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只有22%的市民对景观设计没有太多了解。
2.景观设计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36%的市民对当前的景观设计比较满意,45%的市民对景观设计还比较满意,只有19%的市民对景观设计不太满意。
3.市民需求和意见: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市民对景观设计提出了一些需求和意见,主要包括:增加绿化面积和植物种类,提供更多的休闲设施,改善公共空间的交通和停车问题等。
五、调研结论1.市民对景观设计的认知程度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宣传和教育来增加市民对景观设计的了解;2.大部分市民对当前的景观设计还比较满意,但仍有一些市民对景观设计不满意,需要重视市民的意见和需求;3.市民对景观设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增加绿化面积和休闲设施等方面,需要在景观设计中更多考虑市民的需求。
六、建议1.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和举办讲座等形式,提高市民对景观设计的认知和理解;2.重视市民意见和需求:建立市民意见反馈机制,定期听取市民的建议和需求,并在景观设计中予以重视;3.多元化景观设计:在满足市民基本需求的同时,创造出多样化、富有创意的景观设计,提高景观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景观调研分析与设计报告

景观调研分析与设计报告一、引言景观设计是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环境进行整合和创造,打造独特而美丽的场所。
为了有效地进行景观设计,在进行设计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景观调研分析,并根据调研结果进行设计方案的制定。
本报告旨在对进行的一次景观调研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
二、调研目的1. 了解调研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挖掘潜在的设计元素;2. 收集与调研区域相关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为后续设计提供参考;3. 发现调研区域的现有问题和需求,为设计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三、调研内容1. 自然环境调研区域是位于城市边缘的公园,周围环境以草地为主,有几处小湖泊。
植被以绿草和树木为主,有些地方有花坛。
在采访用户时发现,他们喜欢景点的自然风光,希望公园能有更多绿植和花卉装饰。
2. 人文资源了解到调研区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对于景观设计非常重要。
通过调研发现,公园附近有一处历史遗址,是当地的文化节点。
此外,收集到的用户意见显示,他们希望景观设计能够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
3. 现有问题和需求在调研中,我们采访了一些常去公园的用户,他们对公园提出了一些现有问题和需求。
其中,最多的反馈是关于公园内设施的不足,例如座椅少、厕所不够等。
此外,一些长期居住附近的居民也提到公园进入的便利性不够,需要增加更多的人行道。
四、设计方案基于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设计方案:1. 增加绿植和花卉装饰:根据用户的反馈,我们将增加公园内的绿植和花卉装饰,以提升公园的美观度和自然氛围。
2. 文化特色设计:将公园的景点和设施与当地的文化特色结合起来,例如,在公园附近的一处历史遗址设置文化石碑,并在公园的建筑和设施中加入相应的文化元素。
3. 设施改善:根据用户的反馈,我们将增加公园内的座椅数量,并改善厕所数量和质量,以提升用户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4. 人行道增加:为了提高公园进入的便利性,我们将增加更多的人行道,方便居民的进出。
五、总结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和设想,我们制定了上述设计方案。
公园景观调研报告

公园景观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为了了解公园景观的建设情况,探讨公园景观的特色与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调研:选择了城市中心的几个公园进行实地考察,包括主要景点和公共区域。
观察公园的整体规划、绿化装饰、设施设置等情况。
2. 问卷调查:设计了调查问卷,面向不同年龄段的公园参观者,包括问卷的发放和统计分析过程。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 公园绿化:实地调研发现,公园绿化面积较大,绿树成荫,但部分景区出现了绿植虫害的问题,需要加强病虫害防治措施。
2. 景观装饰:各个公园都有特色的景观装饰,如喷泉、雕塑等。
但有些景观装饰已经老化,需要进行维修和更新,以保持公园的美观度。
3. 设施设置:公园内的设施较为完善,配备了休闲桌椅、游乐设备等。
但部分设施存在破损和不便利性的问题,需要进行维护和改善。
4. 服务管理:公园内的环境卫生整体良好,有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
但在高峰时段,公园的人流量较大,部分区域显得拥挤,服务存在不足。
四、问题与建议1. 强化绿化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保持公园绿化的整洁和美观。
2. 更新和维护景观装饰,增加新的景观元素,并进行定期维修,延长使用寿命。
3. 对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破损的设施,提升公园的使用便利性。
4. 在高峰时段增加服务人员,加强对游客的引导和管理,确保公园内秩序良好。
五、结论公园景观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次调研可以看出,公园景观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存在病虫害防治、景观装饰维护、设施管理和服务水平等方面的问题。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做好维护和改进工作,使公园景观更好地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需求。
景观课程设计调研报告模板

景观课程设计调研报告模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其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2. 使学生了解景观设计的分类和常见风格,能够区分并分析各种景观类型的特点。
3. 帮助学生了解景观设计的相关学科,如生态学、美学和城市规划等,并理解它们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的能力,为景观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 提高学生运用绘图软件和手工绘图技巧表达设计思路和方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能够就景观设计方案进行有效讨论和修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认识到景观设计在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敢于尝试新方法,勇于面对设计过程中的挑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观察和思考。
教学要求:教师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上设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景观设计基本概念与原理- 景观设计的定义、起源与发展- 景观设计的功能、分类与风格-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素2. 景观设计相关学科知识- 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美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相互关系3. 实地调研与分析- 调研方法与步骤- 数据收集与分析- 景观设计方案初步形成4. 景观设计方案表达与呈现- 绘图软件操作技巧- 手工绘图表达方法- 方案呈现与评价5. 景观设计实践案例解析- 国内外经典景观设计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启示与借鉴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景观设计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二周:景观设计相关学科知识第三周:实地调研与分析第四周:景观设计方案表达与呈现第五周:景观设计实践案例解析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景观设计基础》相关章节紧密关联,涵盖教材中第一章至第五章的主要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景观设计相关知识,为实际操作奠定基础。
园林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园林景观设计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园林景观设计一、介绍园林景观设计是指通过绿化布局、景观装饰、景观构造等手段,对园林空间进行规划和设计,塑造出美丽的自然与艺术的环境。
园林景观设计既要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又要考虑生态保护与生态恢复的目标。
二、调研目的通过调研园林景观设计,了解其发展现状、设计原则和应用范围,以指导未来的园林景观设计项目。
三、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查阅相关的书籍、论文和期刊,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实地考察:参观多个园林景观设计项目,观察其设计布局、植物配置、景观要素的运用等。
四、调研结果1. 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园林景观设计一直是园林行业的重要分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增加,园林景观设计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越来越多的城市、社区和家庭意识到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开始注重对环境美化的要求。
2. 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1)适应性原则:根据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种类和布局方式,以提高园林景观的生态适应性。
(2)创新性原则:通过创新的景观设计手法和构思,塑造独特、个性化的园林景观形象,以提升观赏性和吸引力。
(3)可持续性原则:关注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和环境友好性,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3. 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范围园林景观设计广泛应用于城市公园、景区、住宅小区、工业园区等领域。
在城市公园中,园林景观设计注重空间美化,通过绿化、造景等手段营造出宜人的环境,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在景区中,园林景观设计则注重与自然环境的结合,打造独特的游览线路和观景点,提供给游客美丽而有趣的体验。
在住宅小区和工业园区中,园林景观设计注重私密性和实用性,为居民和企业提供美丽而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五、调研总结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既涉及自然科学,又涉及人文社会科学。
园林景观设计在塑造美丽环境的同时,也关注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公园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公园景观设计调研报告《公园景观设计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和展示窗口。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和提升城市形象,我公司决定进行公园景观设计的调研报告,以便更好地了解公园景观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调研方式我们采取了多种调研方式,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
首先,我们选择了多个具代表性的城市公园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了不同类型的公园景观设计,并做了详细的记录和照片。
其次,我们开展了问卷调查,向市民了解他们对公园景观设计的看法和需求。
最后,我们还邀请了多位公园景观设计领域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了解他们对公园景观设计的理念和趋势。
三、调研结果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了一些公园景观设计的共同特点。
首先,公园景观设计趋向于简约、自然和生态化,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其次,公园景观设计在功能性和艺术性上的平衡越来越受到重视,设计要能够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同时也要能够展现文化韵味。
最后,公园景观设计还注重了公共空间的互动性和可持续性,希望通过设计能够激发市民的参与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四、建议和展望基于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建议在公园景观设计中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文化内涵的融入,使得公园成为为市民提供美好休闲生活的场所,同时也能够展示城市的文化底蕴。
其次,建议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加强互动性设计和绿色生态建设,使公园成为城市绿肺和市民运动的场所。
最后,我们还希望公园景观设计能够多样化,尊重不同地域文化和环境,为不同社区和市民提供多样化的休闲选择。
总之,公园景观设计的调研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和启示,我们将根据调研结果,不断完善公园景观设计,为城市的建设和市民的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景观设计前期调研报告总结

景观设计前期调研报告总结一、调研目的景观设计是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通过人类活动改造自然或人工景观,以达到美化环境、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目的。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项目区域的自然、历史、文化背景,掌握社区居民对景观设计的期望和需求,为后续的景观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现场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
现场观察主要通过对项目区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植被分布等情况;问卷调查则通过发放问卷并收集相关数据,了解社区居民的意见和期望;访谈则是与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官员以及社区代表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景观设计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通过调研,我们获得了以下核心结果:1. 地理环境项目区域位于城市的南部,地势较为平坦,周边环绕着绿化带和公园。
这为景观设计提供了优质的自然环境基础。
同时,由于周边交通便利,社区居民对项目区域的发展有一定期望。
2. 社区居民期望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社区居民对景观设计有着较高的期望。
其中,多数居民希望设计能够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创造一个可供休闲和娱乐的开放空间。
他们希望设计能够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兼顾社区的功能需求。
3. 历史文化背景项目区域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中包括古老的建筑、文物和传统文化活动。
这些文化元素对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
社区居民希望设计能够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4. 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意见在访谈中,我们获得了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官员的意见。
他们强调了景观设计需要遵循城市规划的总体思路,同时要考虑到项目区域的功能需求。
他们强调设计应当兼顾美观和实用性,提供良好的社区服务。
四、总结与建议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总结与建议:1. 设计应充分考虑项目区域的自然环境,并尽量保持其原有的自然特征和生态平衡。
同时,设计应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需求,通过充实的休闲娱乐设施提升生活品质。
公园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公园景观设计调研报告篇一:景观调研报告格式建筑功能:界定空间、遮景、提供私密性空间和创造系列景观等,简言之,即空间造型功能。
调节气候功能:遮荫、防风、调节温度和影响雨水的汇流等。
美学功能:强调主景、框景及美化其他设计元素,使其作为景观焦点或背景;另外,利用植被的色彩差别、质地等特点还可以形成小范围的特色,以提高景观的识别性,使景观更加人性化。
景观中的植被绿化设计,还应该注意其他一些事项:与景观道路、广场有关的绿化形式有:中心绿岛、回车岛等;行道树;花钵、花树坛、树阵;两侧绿化。
最好的绿化效果,应该是林荫夹道。
郊区大面积绿化,行道树可和两旁绿化种植结合在一起,自由进出,不按间距灵活种植,实现路在林中走的意境。
这不妨称之为夹景;一定距离在局部稍作浓密布置,形成阻隔,是障景。
障点使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栖口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城市绿地则要多几种绿化形式,才能减少人为的破坏。
在车行道路,绿化的布置要符合行车视距、转弯半径等要求。
特别是不要沿路边种植浓密树丛,以防人穿行时刹车不及。
要考虑把绿引伸到道路、广场的可能,相互交叉渗透,最为理想:使用点状路面,如旱汀步、间隔铺砌;使用空心砌块,目前使用最多是植草砖。
波兰有种空心砖,可使绿地占铺砌面2/3以上。
在道路、广场中嵌入花钵、花树坛、树阵景观设计中的地形可以起到d作用●改善植物种植条件,提供干、湿,以至水中;阴、阳、缓陡等多样性环境。
●利用地形自然排水,所形成水面提供多种景观用途,同时具有灌溉、抗旱、防灾作用。
●创造园林活动项目,建筑所需各种地形环境。
●组织景观空间,形成优美园林景观。
生态设计观生态设计观念或结合自然的设计观念,已被设计者和研究者倡导了很长的时间,随着全球化带来的环境价值共享和高科技的工具支持,生态设计观必然有进一步的发展,可以将其概括为:不仅考虑人如何有效利用自然的可再生能源,而且将设计作为完善大自然能量大循环的一个手段,充分体现地域自然生态的特征和运行机制;尊重地域自然地理特征,设计中尽量避免对地形构造和地表机理的破坏,尤其是注意继承和保护地域传统中因自然地理特征而形成的特色景观;从生命意义角度去开拓设计思路,既完善了人的生命,也尊重了自然的生命,体现了生命优于物质的主题;通过设计重新认识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建构更好的生态伦理。
公园景观调研报告

公园景观调研报告一、引言公园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锻炼身心和亲近自然的场所。
为了进一步了解公园景观的现状和效果,我们开展了一项公园景观调研,旨在提供改进公园景观设计和管理的建议。
二、景观类型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不同公园的景观类型多种多样,包括花坛、喷泉、湖泊、球场、步道等。
其中,花坛和绿化植被是最常见的景观形式,它们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愉悦和舒适感。
然而,我们也发现一些公园的景观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品种丰富的植物,导致整体景观呈现出单调的感觉。
三、景观布局公园景观的布局是影响人们使用和体验的重要因素。
在我们的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公园存在景观布局上的问题。
例如,一些公园的景观区域过于分散,导致人们在游玩时需要较大的移动距离。
此外,一些公园的景观布局没有充分考虑到人流量的分布,导致一些区域过于拥挤,而其他区域则相对冷清。
为改善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在公园景观布局上采取集中分布的原则,将相似类型的景观设施布置在一起,形成更加集中和便利的游玩区域。
同时,应结合人流量的分布,在布局时合理安排景观设施的位置,避免某些区域过于拥挤或冷清。
四、设施设备公园的设施设备是人们在公园中休闲娱乐的重要依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公园的设施设备陈旧、缺乏维护,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例如座椅破损、喷泉不工作等现象较为常见。
因此,我们建议公园管理部门应加强设施设备的维护和更新。
定期检查设施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设备。
此外,公园应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增加各种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设施设备,以增加公园的吸引力和互动性。
五、活动与服务公园应当为人们提供各种多样的活动和服务。
在我们的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公园在活动安排上存在不足,缺乏吸引力的活动内容无法引起人们的积极参与。
此外,一些公园的服务设施也不够完善,例如公共厕所、饮水机等设施不足,给人们使用带来不便。
为此,我们建议公园管理部门加强活动与服务的规划和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设计调研报告调研地点:郑州绿博园碧沙岗公园调研时间:2015.小组成员:目录郑州绿博园3环境要素 3选址条件 4气候条件 4交通状况 4地形地貌 4人工环境要素 5使用人群 6文化氛围 6交通状况 7人们的评价7调研总结 8碧沙岗公园9碧沙岗周围环境9使用人群 10园内道路设计 11郑州绿博园景观设计调研中国绿化博览园位于郑州市区以东郑汴产业带白沙组团与官渡组团之间的生态绿化防护带内,万三路(规划的新107国道)以东,中央大道(郑汴物流通道)以南,人文路两侧。
郑州绿博园面积2939亩,相当于郑州城区内的碧沙岗公园、人民公园、紫荆山公园的总面积,园内不但有国内各省、市及相关行业的86个和8个国际友好城市修建的永久性展园,还有观光塔、展览馆、音乐喷泉、综合服务中心等多项主体建筑工程;栽植各类绿化苗木700多个品种、万株,园内开挖的枫湖,水面面积有260余亩。
环境要素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要素选址条件绿博园位于万三路(规划的新107国道)以东,中央大道(郑汴物流通道)以南,人文路两侧的郑汴产业带白沙组团与官渡组团之间的生态绿化防护带内,规划面积2939亩。
气候条件绿博园区域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凉清爽;冬寒干燥。
水利条件园区东临黄河引灌渠,西南临近贾鲁河,一般条件下地下水位在4~6m之间,丰水期不足2m,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但丰水期易产生内涝。
交通状况郑州绿博园位于郑汴新区的核心地段,在郑开大道以南2公里,西临107国道,北接郑汴物流通道,东至中牟县人文路。
地形地貌园区地势基本平坦,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略向东北方向倾斜,最大高差约2m,局部分布小型沙丘,对环境影响不大。
园区南侧为一处奶牛养殖小区,内部地貌情况较复杂,建筑、大规格泡桐、铺装分布其中。
人工环境要素绿博园区规划设计立足生态性、注重示范性、拓展休闲性、彰显文化性和科技性,融入了绿色生命、绿色生活、绿色经济、绿色家园和绿色科技的理念,充分体现“让绿色融入我们的生活”的主题。
绿化景观结构分为“一湖、二轴、三环、八区、十六景”。
一湖为中心湖区“枫湖”。
二轴为“绿色宣言”景观轴和“山水中原”景观轴。
二轴线交汇于枫湖,形成全园视觉中心。
三环为三个景观环,内景观环体现湖光山色的“绿博”美景。
中间景观环主要为各类展园,为“绿博园”精华荟萃带。
外景观环为背景森林带,是整个园区的绿色大背景。
八区:全园分为入口区、枫湖区、展园区、湿地区、背景森林区、绿色生活体验区、休闲娱乐区和苗木花卉交易区八区。
十六景:指外八景和环湖八景。
外八景是指内环以外八景,包括挹秀亭、桃花源、多彩大地、果林花溪、森林剧场、科普园、北入口、东入口。
环湖八景包括枫湖半岛、阳光沙滩、生态浮岛、观景台、演艺中心、东码头、西码头、南码头。
中心湖水具有流水环绕、碧波荡漾、水绿交融、坡岛交接的水系特征。
以修规布局为基础,强化结构、明晰功能、落实景点,提升景观。
形成绿博园“一湖、二轴、三环、八区、十六景”的布局形式,使园区功能分区明确、空间结构清晰、景观特色鲜明。
届时,将邀请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及计划单列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内大型企业部门)、河南省、郑州市国际结好城市和河南省古都城市分别建设体现各省、市企业部门)地方特色的精品园林景观。
使用人群中国绿化博览园位于郑州市区以东郑汴产业带白沙组团与官渡组团之间的生态绿化防护带内,万三路(规划的新107国道)以东,中央大道(郑汴物流通道)以南,人文路两侧,展现全国各地、各行业绿化建设成就和特色,成为弘扬生态文明,倡导绿色生活,普及国土绿化知识的教育基地,成为老百姓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共享生态建设成果的主题生态公园,郑州绿博园现今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文化氛围郑州园将郑州悠久的历史文化融合起来,包括黄河文化、炎黄文化、商都文化、大河村文化等,以一种符号化的形式展示理念,在园的中心位置构筑了一个让人们为之一振的标志物,即“月祭坛”(月季坛)。
共生互补。
主体构成来源于对甲骨文“商”字—“商鼎”的提炼;似“城池”又似“坛”的建筑元素,同时融入市花“月季”,共同阐释“商城”和“绿城”的概念,展示郑州乃八大古都之魂,物华天宝,地灵人杰;在主体框架城池之下“沙漏”置于天地之间,水晶月季位于正中地心接纳天地之精华;两侧“祥云”拖起主体构架展示和谐进取之精神;主体形象厚重且充满张力,大气恢弘,传递出历史文化名城之渊源,展示了中原崛起的历史进程和未来科技进步发展的动力,同时提示了美好和谐的人居环境。
交通状况郑州市公交公司开通通往绿博园公交线路。
市公交公司另备30台车,在高峰时随时投用。
郑州市中国绿化博览园的门票价格为每人次30元。
同其他景点一样有免票、半价优惠政策。
有车族还可自驾前往绿博园,郑开大道十分适合自驾,另外园区提供了充足的停车位,游园出入方便。
有车族可上午前往绿博园,晚上赶往开封吃夜市。
提倡低碳出行,市民也可骑行到绿博园。
人们的评价甲:景区很大,各种风情的园子让人目不暇接,是一个休闲游的好去处可以在一个地方看到各地的建筑,风景优美,郁金香园特别漂亮看门口的只是,园子还是蛮大的,有很多景观,不过一则天冷,基本上没什么花花草草,二则主办方规划了乐跑的路线,就是顺着外圈跑一圈,所以也没有仔仔细细的看看风景。
只是顺着路线走马观花(虽然没有花)了一把。
道路两边的绿植挺多,旁边还有一个挺大水面乙:感觉还是蛮不错的,参加活动的人很多,站在中心广场也是满满的人,可是一开跑,就散的很快了,可见园子很大,容纳人数还是满多的。
等到天气暖和了,自己再来玩吧。
丙:在过年期间还有花展,人山人海但是花还是蛮漂亮的,就是展厅太小,但是颜色搭配布局都很美,看得出来是下了功夫的,他们的卫生间挺脏的,还是我最常写到的,我去一个地方评价好坏卫生间绝对的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希望绿博园能好好改进调研总结通过本次对公园景观设计的实地调研也让我对景观设计有了新的认识,总结如下:⑴现代园林的功能与理念:一个好的公园景观设计师可以让游客在其中感受到身心的放松和发自内心的愉悦,在现代人心目中,或者说在现在的都市人心中,园林的意义已经远不止游玩或者休憩这么简单了,它也兼具了一个环境保护以及放松心灵的功能。
园林中的植物是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的最佳工具,可以起到很好的净化空气的作用,并且还以在一定程度上吸附一些有害的气体和尘埃,在园林优美的景色中,可以消除在工作和生活中因为压力带来的疲劳和紧张,恢复脑力和体力。
⑵环境感染力:在园林设计中,需要将“景“和“意”有效的融合起来,才能达到所谓的情景交融,以景动情的效果。
⑶因地制宜:在对园林进行总体的规划设计时,要尽量考虑到季节的变化所呈现出的不同的景观特点,使得其在不同的季节都能得到很好的互补,在人工和自然的结合方面也要投入较多心力。
⑷以绿色为主导色,突出造景的美:要创造宜人的景观就需要绿化来帮忙,特别是在景观的合理配置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园林中的休闲绿地基本都是以绿色作为主导色的,但在此基础上还要体现不同的艺术美和自然美来。
⑸造景的要点:园林中进行植物造景,应结合这些植物各自的生长特点来塑造出植物本身的色彩和线条方面的美感来,使得其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并达到互相呼应的效果。
⑹服务系统:在服务的设施上,一定要考虑到人们的需求,比如商业服务设施,就要设置成外向型的,在人流通过的必经之地设置方面人们购买;垃圾桶的设置也要特别注意,不要发生因为堵塞而臭气熏天的事情。
郑州碧沙岗公园调研报告碧沙岗周围环境北为建设东路,宽度约为30米,西为嵩山北路宽度约为30米,南为中原东路,宽度约为44米。
碧沙岗公园在这三条道路上分别设有入口。
周围主要建筑分布碧沙岗公园周边建筑高度如图所示,其北部为中国机械工业第四建设工程公司,西北部为五棉社区,西部为郑州商业大厦、中原商贸城、嵩阳饭店、郑州市民政局、郑州市规划局及居住区辉煌名苑、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家属院等;南面为郑州市青少年宫、绿城社区等;西边为郑州防空兵学院。
碧沙岗公园简介郑州市碧沙岗公园位于郑州市西部,她的前身为北伐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阵亡将士墓地。
解放后被辟为公园,1957年5月1日正式向游人开放,作为中国近代革命历史遗迹。
目前,园内文物保存完好,烈士祠堂、纪念碑、亭作为历史的见证,每年都有数十所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来园进行凭吊,怀念革命烈士。
1991年6月28日,聂荣臻元帅为新建纪念碑题词“北伐阵亡将士永垂不朽”。
2008年7月份碧沙岗公园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使用人群娱乐休憩活动:清晨很多老人在树下跳舞,锻炼身体,老年健身区:老人会在这锻炼身体进行一些体育活动,游乐园区:有小孩玩的园内道路设计园路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砖场地及其他设施结合,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创造连续展示公园景观空间或欣赏前方景物的透视线。
公园中,各级道路相互接通,方便游人们能到达不同的地区,能完成不同的娱乐项目。
公园的道路主要通过公园的绿地内容和游人量的大小来确定。
主次分明,因地制宜,有地形密切配合。
如水边的园路主要通过地形分析,环山绕水,但没有和水平行,同时因为依山面水,活动人次多,园林小品多,如花架,石凳等。
在平坦的地段弯曲柔和,密度有时大有时小,主要按地形环绕,没有形成回头路的效果总结:本此调研首先对公园的研究程度和方向做了简要的综述,进而介绍了碧沙岗公园的布局、规划,在对碧沙岗公园实地调研分总结的基础上,详细的对碧沙岗公园内功能定位、空间布局、道路规划设计、种植设计以及小品设施等进行调研与分析,对使用情况做出调研并整理,对调研对象做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