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精(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GMP认证全套文件资料09-糊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GMP认证全套文件资料09-糊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糊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目的:规范糊精检验操作。

适用范围:糊精的检验。

责任:检验室验人员按本规程操作,检验室主任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规程:1.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无定形粉末;无臭,味微甜。

本品在沸水中易溶,在乙醇或乙醚中不溶。

2.鉴别:2.1仪器及用具:试管、试管架、吸管、滴管等。

2.2试剂及试液:纯化水、碘试液。

2.3测定法取本品10%的水溶液1ml,加碘试液1滴,即显紫红色。

3.检查3.1仪器及用具:万分之一天平、电炉、干燥箱、马弗炉、水浴锅、坩埚、称量瓶、烧杯、垂熔玻璃坩埚、试管、容量瓶、纳氏比色管、滤纸等。

3.2试剂及试液:纯化水、酚酞指示液、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碱性酒石酸铜试液、乙醇、乙醚、硫酸、盐酸、硝酸、标准铁溶液、过硫酸铵、30%硫氰酸铵溶液。

3.3测定法3.3.1酸度:取本品5.0g加水50ml,加热使溶解,放冷,加酚酞指示液2滴与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2.0ml,应显粉红色。

3.3.2还原糖:取本品2.0g,加水100ml,振摇5分钟,静置,滤过,取滤液50ml,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50ml,煮沸3分钟,用105℃恒重的的垂熔玻璃坩埚滤过,滤渣先用水,再用乙醇、最后用乙醚分次先涤,在105干燥2小时,遗留的氧化亚铜不得过0.20g。

3.3.3干燥失重 取本品按《干燥失重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检查,于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0.0%。

结果计算:%100⨯--称量瓶重量的重量干燥前供试品与称量瓶重量干燥后供试品与称量瓶的重量干燥前供试品与称量瓶 3.3.4炽灼残渣 按《炽灼残渣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检查,残渣 不得过0.5%。

结果计算:%100⨯--坩埚的重量重量炽灼前供试品与坩埚的坩埚的重量量炽灼后残渣与坩埚的重 3.3.5铁盐: 取本品2.0g,炽灼灰化后,残渣加盐酸1ml 与硝酸3滴,置水浴上蒸发至近干,放冷,加盐酸1ml 使溶解,用水移至50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 ,依《铁盐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检查,与标准铁溶液2.0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5%)。

关于编制羟丙基环糊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关于编制羟丙基环糊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羟丙基环糊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高级工程师:高建关于编制羟丙基环糊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模版型)【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核心提示: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根据报告内容说明,自行修改,补充上自己项目的数据内容,即可完成属于自己,高水准的一份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专业撰写节能评估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要 (1)1.1.1项目名称 (1)1.1.2项目建设单位 (1)1.1.3项目建设性质 (1)1.1.4项目建设地点 (1)1.1.5项目主管部门 (1)1.1.6项目投资规模 (2)1.1.7项目建设规模 (2)1.1.8项目资金来源 (3)1.1.9项目建设期限 (3)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3)1.3编制依据 (3)1.4编制原则 (4)1.5研究范围 (5)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1.7综合评价 (6)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7)2.1项目提出背景 (7)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7)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7)2.3.1促进我国羟丙基环糊精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8)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8)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8)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8)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9)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9)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0)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0)2.4.1政策可行性 (10)2.4.2市场可行性 (10)2.4.3技术可行性 (11)2.4.4管理可行性 (11)2.4.5财务可行性 (11)2.5羟丙基环糊精项目发展概况 (12)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12)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12)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13)2.5.4羟丙基环糊精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13)2.6分析结论 (13)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15)3.1市场调查 (15)3.1.1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15)3.1.2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15)3.1.3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16)3.1.4替代产品调查 (16)3.1.5产品价格调查 (16)3.1.6国外市场调查 (17)3.2市场预测 (17)3.2.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17)3.2.2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18)3.2.3价格预测 (18)3.3市场推销战略 (18)3.3.1推销方式 (19)3.3.2推销措施 (19)3.3.3促销价格制度 (19)3.3.4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20)3.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20)3.4.1产品方案 (20)3.4.2建设规模 (20)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21)3.6市场分析结论 (21)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2)4.1地理位置选择 (22)4.2区域投资环境 (23)4.2.1区域地理位置 (23)4.2.2区域概况 (23)4.2.3区域地理气候条件 (24)4.2.4区域交通运输条件 (24)4.2.5区域资源概况 (24)4.2.6区域经济建设 (25)4.3项目所在工业园区概况 (25)4.3.1基础设施建设 (25)4.3.2产业发展概况 (26)4.3.3园区发展方向 (27)4.4区域投资环境小结 (28)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29)5.1总图布置原则 (29)5.2土建方案 (29)5.2.1总体规划方案 (29)5.2.2土建工程方案 (30)5.3主要建设内容 (31)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32)5.4.1给排水 (32)5.4.2供电 (33)5.5道路设计 (35)5.6总图运输方案 (36)5.7土地利用情况 (36)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36)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36)第六章产品方案 (38)6.1产品方案 (38)6.2产品性能优势 (38)6.3产品执行标准 (38)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38)6.5产品工艺流程 (39)6.5.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 (39)6.5.2产品工艺流程 (39)6.6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39)6.7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40)6.7.1总平面布置原则 (40)6.7.2厂内外运输方案 (40)6.8仓储方案 (40)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41)7.1主要原材料供应 (41)7.2主要设备选型 (41)7.2.1设备选型原则 (42)7.2.2主要设备明细 (43)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44)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44)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44)8.2.1能源消耗种类 (44)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44)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45)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45)8.4.1项目能耗分析 (45)8.4.2国家能耗指标 (46)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46)8.5.1工业节能 (46)8.5.2电能计量及节能措施 (47)8.5.3节水措施 (47)8.5.4建筑节能 (48)8.5.5企业节能管理 (49)8.6结论 (49)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50)9.1设计依据及原则 (50)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50)9.1.2设计原则 (50)9.2建设地环境条件 (51)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51)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51)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52)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53)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53)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54)9.4.3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56)9.5绿化方案 (56)9.6消防措施 (56)9.6.1设计依据 (56)9.6.2防范措施 (57)9.6.3消防管理 (58)9.6.4消防设施及措施 (59)9.6.5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59)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60)10.1 编制依据 (60)10.2概况 (60)10.3 劳动安全 (60)10.3.1工程消防 (60)10.3.2防火防爆设计 (61)10.3.3电气安全与接地 (61)10.3.4设备防雷及接零保护 (61)10.3.5抗震设防措施 (62)10.4劳动卫生 (62)10.4.1工业卫生设施 (62)10.4.2防暑降温及冬季采暖 (63)10.4.3个人卫生 (63)10.4.4照明 (63)10.4.5噪声 (63)10.4.6防烫伤 (63)10.4.7个人防护 (64)10.4.8安全教育 (64)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65)11.1组织机构 (65)11.2激励和约束机制 (65)11.3人力资源管理 (66)11.4劳动定员 (66)11.5福利待遇 (67)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68)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68)12.2 建设工期 (68)12.3实施进度安排 (68)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9)13.1投资估算依据 (69)13.2建设投资估算 (69)13.3流动资金估算 (70)13.4资金筹措 (70)13.5项目投资总额 (70)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73)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74)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74)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74)14.1.2产品成本 (75)14.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76)14.2财务评价 (76)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76)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77)14.2.3不确定性分析 (77)14.3综合效益评价结论 (80)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82)15.1项目风险因素 (82)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82)15.1.2技术风险 (82)15.1.3市场风险 (82)15.1.4资金管理风险 (83)15.2风险规避对策 (83)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83)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83)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83)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84)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85)16.1招标管理 (85)16.2招标依据 (85)16.3招标范围 (85)16.4招标方式 (86)16.5招标程序 (86)16.6评标程序 (87)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87)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87)16.9合同备案 (87)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89)17.1结论 (89)17.2建议 (89)附表 (90)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90)附表2 总成本表 (91)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93)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94)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96)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97)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98)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99)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100)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02)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03)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05)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07)附表14 借款偿还计划表 (109) (113)第一章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糊精标准操作规程(2015版药典)资料

糊精标准操作规程(2015版药典)资料

文件编号页码共8页第1页文件名称糊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版次01制定人制定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批准人批准日期颁发部门GMP办公室颁发日期执行部门质管部生效日期分发部门:GMP办公室、质管部取代:目的:建立糊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糊精的检验责任者: QC检验员、QC主管、质管部部长。

内容:1. 性状1.1 操作方法取本品,置明亮光线下,目测口尝法检测;称取供试品适量,于25℃±2℃分别用沸水、乙醇和乙醚溶解,每隔5分钟强力振摇30秒钟,观察30分钟内的溶解情况。

1.2 结果与判定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无定形粉末;无臭,味微甜。

在沸水中易溶,在乙醇或乙醚中不溶,判为符合规定。

2.鉴别2.1 仪器与用具试管。

2.2 试药与试液碘试液。

2.3 操作方法取本品10%的水溶液1ml,加碘试液1滴,观察溶液的颜色。

2.4 结果与判定溶液显紫红色,判为符合规定。

文件编号页码共8页第2页文件名称糊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版次013.检查3.1 酸度3.1.1 仪器与用具试管。

3.1.2 试药与试液酚酞指示液、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3.1.3 操作方法取本品5.0g,加水50ml,加热使溶解,放冷,加酚酞指示液2滴与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2.0ml,观察溶液的颜色。

3.1.4 结果与判定溶液显粉红色,判为符合规定。

3.2 干燥失重3.2.1 简述药品的干燥失重,系指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干燥后所减失重量的百分率。

主要指水分、结晶水及其它挥发性物质如乙醇等,从减失的重量和取样量计算供试品的干燥失重。

3.2.2 仪器与用具烘箱(最高温度300℃,控温精度±1℃)、干燥器、扁形称量瓶、分析天平。

3.2.3 操作方法称取本品约1g,置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精密称重,在105℃干燥至恒重。

3.2.4 记录与计算3.2.4.1 记录记录干燥的温度,称量的数据,计算和结果等。

3.2.4.2 计算计算式干燥失重% =132 1m mmm-+× 100%式中:1m———供试品的重量;文件编号页码共8页第3页文件名称糊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版次01m———恒重称量瓶的重量;2m——称量瓶与供试品干燥后的总重量。

糊精工艺规程Word版

糊精工艺规程Word版

编码:产品工艺规程糊精Hu Jing2012-7月制定山西驭龙制藥有限公司1、目的、范围及责任目的:制订糊精生产工艺规程,以提供生产车间组织生产和进行生产操作的依据。

适用范围:糊精的生产。

责任:生产车间按该工艺规程组织生产和按该规程编制标准操作程序,生产技术部、质量部负责监督该规程的实施。

2、引用标准2.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二部3、产品名称及剂型:3.1产品名称:糊精3.2汉语拼音:Hu Jing3.3剂型:药用辅料3.4批准文号:晋药准字F200900024、产品概述:4.1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味微甜。

4.2用途:药用辅料。

4.3包装规格:25kg/袋。

4.6有效期:24个月。

4.7贮藏:密闭,在干燥处保存。

5. 产品处方:5.1工艺处方玉米淀粉 100g硝酸 0.096ml纯化水 0.142ml共制成 97g5.2 生产处方:玉米淀粉 20600kg硝酸 19200ml纯化水 28400mL共制成 20000kg6.工艺流程图6.1. 工艺流程7、制剂操作过程和工艺条件7.1取工艺处方中玉米淀粉至反应釜中,加温至150℃~160℃,喷入处方中的硝酸反应60分钟后过120目的筛粉碎,即得。

8、批量8.1 根据我公司综合辅料车间不锈钢反应釜的空白物料验证,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试生产批量定为20吨,符合GMP规范的批量划分原则。

8.2 每批:20吨。

9、生产工艺及操作要求9.1原料处理:9.2备料:按批生产指令批用料量进行备料,准确称取淀粉20600kg、硝酸19200ml,纯化水28400ml结余料退料,贴上状态标志,并作好记录。

9.3干燥、灭菌将物料放入不锈钢炒锅中,设定干燥温度为150℃,干燥时间控制60分钟。

干燥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容器内物料情况,并不断搅拌,防止结块。

每次开机前,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干燥操作。

换品种清场时,要彻底清洗。

干燥完毕的物料装入到不锈钢桶中,称重,挂上物料卡,标明品名、批号、数量等,填写生产记录。

糊精的喷雾干燥工艺参数_解释说明

糊精的喷雾干燥工艺参数_解释说明

糊精的喷雾干燥工艺参数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制药和食品工业中,糊精是一种常用的成膜剂和增稠剂。

喷雾干燥是一种常见的糊精颗粒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将糊精溶液经喷雾器喷雾成细小液滴,并在干燥室中使其快速蒸发,从而获得糊精颗粒。

为了获得优质的产品,需要合理选择和控制喷雾干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就糊精的喷雾干燥工艺参数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

首先,在第2部分介绍糊精的基本特性和喷雾干燥工艺的简介,以使读者对问题有更好的背景了解。

然后,在第3部分对影响糊精喷雾干燥过程的因素进行展开讨论,并重点解释每个工艺参数对于干燥效果的影响。

接下来,在第4部分将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介绍最佳工艺参数确定方法及其应用案例。

最后,在第5部分给出对比不同工艺参数选择优劣的总结,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建议与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对糊精的喷雾干燥工艺参数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糊精颗粒制备过程中各个工艺参数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了解到如何合理选择和控制喷雾干燥过程中的温度、湿气含量、喷雾压力等工艺参数,从而获得高品质的糊精产品。

2. 糊精的喷雾干燥工艺参数2.1 糊精的基本特性糊精是一种常用的分散体系,具有高分子量、高黏度和高浓度等特点。

它由纤维素经化学反应而得到,主要用于制备胶体溶液或凝胶。

其溶液在干燥过程中容易形成固态颗粒,并且颗粒尺寸会受到工艺参数的影响。

2.2 喷雾干燥工艺简介喷雾干燥是一种常见的制备固体颗粒物料的方法,它通过将液体物料雾化成微小颗粒,使其与热气流进行充分接触,从而实现液体蒸发并形成固态颗粒。

在糊精的喷雾干燥过程中,需要控制和调节一系列工艺参数以获取所需产品。

2.3 影响糊精喷雾干燥过程的因素在喷雾干燥过程中,影响糊精喷雾干燥过程的因素较多,其中包括:- 入料浓度和粘度:入料浓度和粘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喷雾形成的颗粒大小和干燥速率。

较高浓度和粘度可能导致颗粒偏大,而过低浓度则可能影响干燥效果。

糊精的功效与作用

糊精的功效与作用

糊精作用:
糊精是淀粉分解的中间产物,其化学分子式与淀粉相同都是(C6H10O5)n,但聚合度介于可溶性淀粉与麦芽糖之间,遇碘呈红色.聚合度低的糊精不发生显色反应。

糊精分为黄糊精和白糊精两大类。

直接焙烧而得的糊精俗称“不列颠胶”,也可叫焙烧糊精,呈褐色。

加酸焙烧,可在较低温度下分解。

所得产品颜色一般为浅黄色或白色,称白糊精。

糊精的主要用途是作为胶粘剂,经纱上浆有用糊精作淀粉的添加物,目的是降低淀粉的黏度,提高浆液的浸透性,加入糊精的淀粉浆易退浆,但粘着力较差,浆膜较脆硬。

常与PVA混合用于粘胶纤维纱和铜氨纤维长丝上浆,分纱时不易起毛。

合成浆料及变性淀粉广泛使用后,在经纱上浆的配方中很少使用糊精。

糊精是用来衡量原料蒸煮工艺的技术用语。

淀粉在加热、酸或淀粉酶作用下发生分解和水解时,将大分子的淀粉首先转化成为小分子的中间物质,这时的中间小分子物质,人们就把它叫做糊精。

糊精通常分为三类:白糊精、黄糊精和英国胶或称“不列颠胶”。

它们之间的差异在于对淀粉的预处理方法及热处理条件不同。

糊精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造纸、铸造、壁纸、标签、邮票、胶带纸等的粘合剂。

在作药片粘合剂时,需要快速干燥,快速散开,快速粘合及再湿可溶性,可选择白糊精或低粘度黄糊精产品。

在作标签、邮票粘合剂时,需要粘度高,形成的薄膜具有强韧性,适宜用白糊精或英国胶。

在纺织印染中可作为印花糊料。

糊精标准操作规程(2015版药典)

糊精标准操作规程(2015版药典)

目的:建立糊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糊精的检验责任者: QC检验员、QC主管、质管部部长。

内容:1. 性状1.1 操作方法取本品,置明亮光线下,目测口尝法检测;称取供试品适量,于25℃±2℃分别用沸水、乙醇和乙醚溶解,每隔5分钟强力振摇30秒钟,观察30分钟内的溶解情况。

1.2 结果与判定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无定形粉末;无臭,味微甜。

在沸水中易溶,在乙醇或乙醚中不溶,判为符合规定。

2.鉴别2.1 仪器与用具试管。

2.2 试药与试液碘试液。

2.3 操作方法取本品10%的水溶液1ml,加碘试液1滴,观察溶液的颜色。

2.4 结果与判定溶液显紫红色,判为符合规定。

3.检查3.1 酸度3.1.1 仪器与用具试管。

3.1.2 试药与试液酚酞指示液、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3.1.3 操作方法取本品5.0g,加水50ml,加热使溶解,放冷,加酚酞指示液2滴与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2.0ml,观察溶液的颜色。

3.1.4 结果与判定溶液显粉红色,判为符合规定。

3.2 干燥失重3.2.1 简述药品的干燥失重,系指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干燥后所减失重量的百分率。

主要指水分、结晶水及其它挥发性物质如乙醇等,从减失的重量和取样量计算供试品的干燥失重。

3.2.2 仪器与用具烘箱(最高温度300℃,控温精度±1℃)、干燥器、扁形称量瓶、分析天平。

3.2.3 操作方法称取本品约1g,置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精密称重,在105℃干燥至恒重。

3.2.4 记录与计算3.2.4.1 记录记录干燥的温度,称量的数据,计算和结果等。

3.2.4.2 计算计算式干燥失重% =132 1m mmm-+× 100%式中:1m———供试品的重量;m———恒重称量瓶的重量;2m——称量瓶与供试品干燥后的总重量。

33.2.5 结果与判定计算结果,按有效数字修约规程修约,减失的重量小于或等于10.0%,判为符合规定;其数值大于10.0%时,判为不符合规定。

03 糊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03 糊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糊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目 的:建立糊精检验标准操作,规范检验操作,确保糊精的质量。

适用范围:适用于糊精的检验。

责 任 者:质量管理部经理、质量检验中心主任、质量检验员。

内 容:1品名:糊精2取样:辅料取样标准操作规程(SOP-QC-ZJ-6074)取样。

3检验依据:糊精内控质量标准操作规程(STP-QS-ZJ-4003)。

4.性状4.1试剂:乙醇、乙醚。

4.2操作方法4.2.1 从取样样品中取本品5g ,置洁净白纸上,在明亮处用肉眼观察:应为白色或类白色的无定形粉末;鼻闻无臭,口尝味微甜。

4.2.2从取样样品中取本品1g ,置50ml 锥形瓶中,加入9ml 的沸水中,每隔 5 分钟强力振摇 30 秒钟,在明亮处用肉眼观察30 分钟内的溶解情况,无可见的糊精颗粒。

4.2.3从取样样品中取糊精0.1g ,置1000ml 锥形瓶中,加入1000ml 乙醇,每隔 5 分钟强力振摇 30 秒钟,在明亮处用肉眼观察30分钟内的溶解情况,有可见糊精颗粒。

5.鉴别5.1仪器:试管、吸管。

5.2试液文件编码:SOP-QS-ZJ-4003-02题 目 糊精内控质量标准制定部门:质量检验中心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 分发部门:质量管理部、质量检验中心 制定人: 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人: 日期: 年 月 日批准人: 日期: 年 月 日生效日期: 年 月 日变更历史:1.2003年3月起草制定; 2.《中国药典》2005年版2005年7月执行修订;3. 《中国药典》2010年版2010年10月执行修订。

碘试液:可取用碘滴定液(0.05mol/L)5.3操作方法:从取样样品中取糊精0.1g,置小试管中,加水1ml,振摇后,加碘试液1滴,即显紫红色。

6.检查6.1酸度6.1.1仪器:分析天平、电炉。

6.1.2试液酚酞指示液:取酚酞1g,加乙醇100ml,使溶解,即得。

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取氢氧化钠适量,加水振摇使溶解成饱和溶液,冷却后,置聚乙烯塑料瓶中,静置数日,澄清后备用。

抗性糊精介绍模板之欧阳家百创编

抗性糊精介绍模板之欧阳家百创编

抗性糊精:一种对健康有益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欧阳家百(2021.03.07)营养价值更高引言日前,世界卫生组织粮农署(WHO/FAO 2002)建议,控制在全球蔓延的肥胖病和预防与饮食有关的慢性疾病所需的平衡饮食应包括:热量摄入平衡(55–70% 来自总碳水化合物,15–30%来自总脂肪,10–15% 来自总蛋白);缓慢释放热量的食物,即总热量中仅10%来自快速消化的糖类(单糖和双糖),而约40%来自复糖,如纤维等。

每日摄入纤维的推荐量在各个国家有所不同,但根据中国营养协会制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正常成年人的纤维定量为每日25-30克。

但是,根据‘中国公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成年(城乡)中国人平均膳食纤维摄入量仅为12克左右。

经过多年研究,抗性糊精,一种可溶性膳食物质,大部分抗小肠消化,主要在结肠发酵。

根据一种定义(Roberfroid,2005年)以及各国官方委员会公布的不同通告(如意大利和法国),其为可溶性膳食纤维。

因此食品中添加的抗性糊精,可达20-25 %(重量/重量比),而抗性糊精也在许多国家,包括中国,获正式承认并标识为可溶性纤维。

因此,它可以是帮助实现世界卫生组织/粮农组织和中国营养学会的营养'纤维'目标非常有用的工具。

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抗性糊精能够成为均衡饮食的组成部分促进健康,如降低血糖反应和改善肠道的健康等。

其消化耐受阈值也非常突出,使其消化的量最适合于达到期望的肠道生态系统的良性改变。

本文将对已经发表或即将发表的论文中描述的这些和其他的营养特性进行概述。

此外,作为一种可完全溶解的纤维,其温度和处理条件都比较极端,而且服用的耐受性良好,是一种提高食物和饮料纤维含量的理想原料;我们将简要概括其技术和产业优势。

抗性糊精是什么?抗性糊精可以小麦淀粉或玉米淀粉制成,采用的糊精化过程是严密控制的。

在此过程中,淀粉经过了一定程度的水解,其后是再聚合过程。

半固态调味料标准编制说明

半固态调味料标准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说明XX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半固态调味料,是以起酥油、水、小麦粉、姜黄粉、淀粉、食用盐、泡辣椒、椰子粉、蟹黄粉、牛肉粉、辣椒粉、蒜粉、洋葱粉、黑胡椒粉、麦芽糊精、乳粉、番茄粉、蜂蜜、浓缩苹果浆(汁)、浓缩牡蛎汁、果葡糖浆、食用葡萄糖、白砂糖、赤砂糖、植物油(少量或不添加)、酵母抽提物、酿造酱油、酿造食醋、番茄酱、豆瓣酱、食用鸡油、香辛料中的几种为原料,适量添加谷氨酸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甘氨酸、L-丙氨酸、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琥珀酸二钠、维生素E、磷脂、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山梨酸钾、苯甲酸钠、黄原胶、柠檬酸、冰乙酸、D-异抗坏血酸钠、焦糖色、红曲红、三氯蔗糖、辣椒油树脂、食品用香精,经相应工序加工而成的半固态调味料。

为评定产品质量和产品上市销售依据的需要,本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文件(Q/JAYB 0002S-2022)。

本文件的技术指标、参数,是依据本产品的特征并参照相关的国家标准来制定的。

1.感官要求:依据本产品的特征和配料制定。

2.理化指标:水分、氯化物、氨基酸态氮根据产品特征及配料制定,酸价、过氧化值指标参考GB/T 20293《油辣椒》制定,污染物指标依据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制定,铅指标严于GB 2762的规定<1.0mg/kg,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GB 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的规定。

3.微生物指标:依据GB 3164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合调味料》和GB 299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制定。

4.食品添加剂:依据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制定。

1)谷氨酸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L-丙氨酸、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维生素E(抗氧化剂)、磷脂、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黄原胶、柠檬酸、冰乙酸、焦糖色(加氨生产、普通法)、红曲红、食品用香精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工艺规程糊精02

工艺规程糊精02

山东聊城阿华制药有限公司 SOP-POP 04 02Shandong Liaocheng EHua Medicine CO.,LTD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糊精产品的生产工艺操作要求,原辅料、包装材料、成品、过程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及物料平衡计算方法。

2.引用标准《中国药典》2000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版3概述3.1化学名:糊精3.2英文名:Dextrin3.3批准文号:鲁卫药准字(1998)第052429号3.4 性质与用途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无定形粉末;无臭、味微甜。

在沸水中易溶,在乙醇或乙醚中不溶。

4. 原辅料、包装材料、成品、过程产品的质量标准4.1 原辅料4.1.1 淀粉a. 外观:本品为白色粉末、无臭,在冷水或乙醇中均不溶解。

b. 酸度:应在4.5-7.0之间。

c. 干燥失重:不超过12.0%。

d. 灰分:不超过0.2%。

e . 铁盐:不超过0.0015%。

f. 二氧化硫:不得超过0.004%。

g . 氧化物质:不得超过0.002%。

4.1.2 硝酸(试剂)a.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无沉淀杂质,无漂浮物。

b. 标签:完整清晰,内容齐全。

1)品名:硝酸2)规格:化学纯(CR)3)批号:应规范c. 包装玻璃瓶(6L)瓶盖严密完整。

4.1.3 蒸馏水a.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无臭,无味。

b. 酸碱度:应符合规定。

c.氯化物、硫酸盐、钙盐:应符合规定。

d.易氧化物:应符合规定。

e. 不挥发物:不超过1mg。

4.2 包装材料4.2.1 外包装材料a.材质:聚丙烯甲级涂塑编织袋。

b.规格:500mm×900mmc.内容:见SOP-PMS 02 004.2.2 内包装材料a.材质:聚乙烯塑料b.规格:950mm×510mmc.微生物限度:1)细菌数、霉菌数:不超过100个/ dm2.2)致病菌:大肠杆菌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性4.3 产品质量标准4.3.1[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无定形粉末;无臭,味微甜;本品在沸水中易溶,在乙醇或乙醚中不溶。

糊精行业标准简要编制说明

糊精行业标准简要编制说明

《糊精》行业标准简要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起草单位、起草人本标准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组织上报,被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20##第四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编号2013-1878T-QB。

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略,主要起草人略。

负责标准技术资料查询、收集与对比,检测方法的验证比对,样品检测与数据整理,标准文本与编制说明的起草、撰写,行业内征求意见,组织标准的初审讨论会与标准报送等。

〔二〕简要起草过程标准任务下达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组织开展《糊精》行业标准的起草工作。

20##1月发文征集起草单位与资料,并于同年2月组建了标准起草工作组。

20##5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拟定标准草稿,下发各起草工作组成员。

根据意见反馈情况,提出标准文本讨论一稿,并于20##6月在召开标准研讨会。

综合各方意见,对一些尚存在异议的内容进行进一步整理修改成标准文本讨论二稿,20##7月~2015年3月完成样品征集、分发、测定与数据收集汇总工作。

2015年11月,在前期讨论沟通的基础上,针对标准中涉与的关键性问题达成共识,形成行业征求意见稿。

二、对主要条款的说明1.产品定义从生产工艺的角度对“糊精〞进行了定义。

2.产品分类按用途分为两类:食品工业用和其他工业用。

3.感官要求按产品实际情况描述。

4.理化要求和试验方法4.1还原糖含量参考FCC 第八版,还原糖含量控制在18.0%以下。

试验方法与GB/T 20884 麦芽糊精DE值的测定方法保持一致。

4.2干燥失重参考FCC 第八版,控制在13.0%以下。

试验方法直接引用GB 5009.3-2010中第一法“直接干燥法〞测定。

4.3硫酸灰分根据产品特点和检测结果,定为≤0.5%。

试验方法与其他淀粉糖类保持一致。

4.4氯化物〔以Cl-计〕参考FCC 第八版,控制在0.2%以下。

试验方法与其他淀粉糖类保持一致。

4.5二氧化硫根据产品特点并参考FCC 第八版,控制在40 mg/kg以下。

糊精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糊精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糊精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对比对比图种类酸度水分温度聚合度颜色水溶胀稳定性白黄英式高低很低高低很低低较高高2020~50很宽白黄黄~棕部分高可完全有限良良制备糊精的热转化机理较复杂,涉及一系列过程,主要为水解断裂、分子重排和重新聚合。

这些糊精的粘度-浓度关系和粘度.温度关系已用奥氏(Ostwal1)粘度计研究。

结果表明,英式糊精胶在25%固含量时即接近糊状,白糊精为40%,而黄糊精在60%固含量时仍可以是流体。

白糊精与黄糊精的性质有些类似。

一般,白糊精呈白色,在冷水中的溶解度较低(范围为2%~90%)。

其溶液可能从非常粘稠到稀水状,固含量范围为25%~55%。

冷水溶性偏低的白糊精煮解物在贮存时趋于凝胶。

冷水溶性达80%~90%的白糊精就进入黄糊精或金丝糊精范畴。

黄糊精在冷水中的溶解度为80%~l00%,颜色范围从浅黄色到深黄色。

固含量40%~65%的黄糊精溶液不仅能制得,而且粘度低,稳定性好。

高固含量赋予快干燥与快起粘,有利于高速作业。

英式糊精胶除兼有白糊精与黄糊精的许多性质外,还具有它们自身不寻常的某些性质。

在冷水中的溶解度为l0%~l00%,颜色从浅棕黄色到深棕黄色。

粘度总是高于同样溶解度的白糊精或黄糊精。

高可溶性英式糊精胶通常在冷水中就有些溶胀性,有时不经煮解就能使用。

淀粉、弱沸淀粉及氧化淀粉在包装时均含有大约l2%的水分。

英式糊精胶含水约l%,白糊精约含5%,而黄糊精或金丝糊精则含1%~2%的水分。

糊精粘合剂的制备(2)胶黏剂的制备①配方1 首先将糊精的葡萄糖按比例加入50份水中使其溶解,然后再加入1份氢氧化钠、1份硼砂、0.5份亚硫酸钠和25份甲醛水溶液,加热至50℃搅拌混合均匀便可制成胶黏剂。

②配方2 将糊精加入水中使其溶解,而后再加入2.5份硼砂、0.5份硬脂酸钠、0.3份亚硫酸钠和2份五氯酚钠,混合均匀,再加热至70~80℃,混合反应30min即可制成胶黏剂。

4性能与用途糊精胶黏剂与普通淀粉胶黏剂相似,但其固体含量偏低,黏度较大,干燥速度快,胶层粘接强度比普通淀粉胶黏剂高;且具有价廉、性能稳定、防潮耐水之特点。

糊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糊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糊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糊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范操作。

2. 范围适用于糊精的检验。

3. 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

4. 职责4.1 起草:QC 审核:质量保证部负责人批准人:质量管理负责人。

4.2 QC实施本规程。

4.3 QA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5. 内容5.1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无定形粉末;无臭,味微甜。

本品在沸水中易溶,在乙醇或乙醚中不溶。

5.2 鉴别5.2.1 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

碘试液:可取用碘滴定液(0.05mol/L)。

取碘13.0g,加碘化钾36g与水50ml溶解后,加盐酸3滴与水适量使成1000ml,摇匀,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

5.2.2 分析步骤取本品10%的水溶液1ml,加碘试液1滴,观察应显红色。

5.3 检查5.3.1 酸度5.3.1.1 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

酚酞指示液:取酚酞1g ,加乙醇100ml 使溶解,即得。

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取氢氧化钠适量,加水振摇使溶解成饱和溶液,冷却后,置聚乙烯塑料瓶中,静置数日,澄清后备用。

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5.6ml ,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 ,摇匀。

5.3.1.2 分析步骤取本品5.0g ,加水50ml ,加热使溶解,放冷,加酚酞指示液2滴与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2.0ml ,观察应显粉红色。

5.3.2 还原糖5.3.2.1 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

碱性酒石酸铜试液:(1)取硫酸铜结晶6.93g ,加水使溶解成100ml 。

(2)取酒石酸钾钠结晶34.6g 与氢氧化钠10g ,加水使溶解成100ml 。

用时将两液等量混合,即得。

5.3.2.2 分析步骤取本品2.0g ,加水100ml ,振摇5分钟,静置,滤过;取滤液50ml ,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50ml ,煮沸3分钟,用105℃恒重的垂熔玻璃坩埚滤过,滤渣先用水、再用乙醇、最后用乙醚分次洗涤,在105℃干燥2小时,精密称定,重量用M (g )表示,恒重的垂熔玻璃坩埚重量用M 0(g )表示,照下式计算:遗留的氧化亚铜(g )=0-M M ………………公式① 遗留的氧化亚铜不得过0.20g 。

糊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糊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糊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目的:规范糊精检验操作。

适用范围:糊精的检验。

责任:检验室验人员按本规程操作,检验室主任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规程:1.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无定形粉末;无臭,味微甜。

本品在沸水中易溶,在乙醇或乙醚中不溶。

2.鉴别:2.1仪器及用具:试管、试管架、吸管、滴管等。

2.2试剂及试液:纯化水、碘试液。

2.3测定法取本品10%的水溶液1ml,加碘试液1滴,即显紫红色。

3.检查3.1仪器及用具:万分之一天平、电炉、干燥箱、马弗炉、水浴锅、坩埚、称量瓶、烧杯、垂熔玻璃坩埚、试管、容量瓶、纳氏比色管、滤纸等。

3.2试剂及试液:纯化水、酚酞指示液、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碱性酒石酸铜试液、乙醇、乙醚、硫酸、盐酸、硝酸、标准铁溶液、过硫酸铵、30%硫氰酸铵溶液。

3.3测定法3.3.1酸度:取本品5.0g加水50ml,加热使溶解,放冷,加酚酞指示液2滴与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2.0ml,应显粉红色。

3.3.2还原糖:取本品2.0g,加水100ml,振摇5分钟,静置,滤过,取滤液50ml,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50ml,煮沸3分钟,用105℃恒重的的垂熔玻璃坩埚滤过,滤渣先用水,再用乙醇、最后用乙醚分次先涤,在105干燥2小时,遗留的氧化亚铜不得过0.20g。

3.3.3干燥失重取本品按《干燥失重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检查,于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0.0%。

结果计算:%100⨯--称量瓶重量的重量干燥前供试品与称量瓶重量干燥后供试品与称量瓶的重量干燥前供试品与称量瓶 3.3.4炽灼残渣 按《炽灼残渣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检查,残渣 不得过0.5%。

结果计算:%100⨯--坩埚的重量重量炽灼前供试品与坩埚的坩埚的重量量炽灼后残渣与坩埚的重 3.3.5铁盐: 取本品2.0g,炽灼灰化后,残渣加盐酸1ml 与硝酸3滴,置水浴上蒸发至近干,放冷,加盐酸1ml 使溶解,用水移至50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 ,依《铁盐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检查,与标准铁溶液2.0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糊精》行业标准简要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起草单位、起草人
本标准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组织上报,被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第四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编号2013-1878T-QB。

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略,主要起草人略。

负责标准技术资料查询、收集及对比,检测方法的验证比对,样品检测及数据整理,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起草、撰写,行业内征求意见,组织标准的初审讨论会及标准报送等。

(二)简要起草过程
标准任务下达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组织开展《糊精》行业标准的起草工作。

2014年1月发文征集起草单位及资料,并于同年2月组建了标准起草工作组。

2014年5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拟定标准草稿,下发各起草工作组成员。

根据意见反馈情况,提出标准文本讨论一稿,并于2014年6月在北京召开标准研讨会。

综合各方意见,对一些尚存在异议的内容进行进一步整理修改成标准文本讨论二稿,2014年7月~2015年3月完成样品征集、分发、测定及数据收集汇总工作。

2015年11月,在前期讨论沟通的基础上,针对标准中涉及的关键性问题达成共识,形成行业征求意见稿。

二、对主要条款的说明
1.产品定义
从生产工艺的角度对“糊精”进行了定义。

2.产品分类
按用途分为两类:食品工业用和其他工业用。

3.感官要求
按产品实际情况描述。

4.理化要求和试验方法
4.1还原糖含量
参考FCC 第八版,还原糖含量控制在18.0%以下。

试验方法与GB/T 20884 麦芽糊精DE值的测定方法保持一致。

4.2干燥失重
参考FCC 第八版,控制在13.0%以下。

试验方法直接引用GB 5009.3-2010中第一法“直接干燥法”测定。

4.3硫酸灰分
根据产品特点和检测结果,定为≤0.5%。

试验方法与其他淀粉糖类保持一致。

4.4氯化物(以Cl-计)
参考FCC 第八版,控制在0.2%以下。

试验方法与其他淀粉糖类保持一致。

4.5二氧化硫
根据产品特点并参考FCC 第八版,控制在40 mg/kg以下。

试验方法引用GB 5009.34进行测定。

4.6pH
根据产品实际情况,pH控制在2.0~8.0之间。

试验方法与其他淀粉糖类保持一致。

5.检验规则
与其他淀粉糖类产品保持一致,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感官、还原糖含量、干燥失重、硫酸灰分、氯化物。

三、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情况
经查阅,JECFA2013年公布了变性淀粉、美国食品化学品法典(FCC VIII)、美国药典、欧洲药典均公布了糊精的质量规格标准。

表1是国内外糊精技术指标与本标准的对比情况
表1:国内外糊精和变性淀粉质量规格指标对照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