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原材料:水泥
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
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中的材料,主要由水泥、骨料、粉煤灰、粉石灰和水等若干种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粉石灰和水等。
1.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和铝酸盐。
水泥在水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胶体,使得混凝土的骨料紧密粘结在一起。
常见的水泥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普通磷酸盐水泥等。
2. 骨料:骨料是混凝土中负责承担力学性能的主要组成部分,采用天然石料或人工破碎的矿石作为原料。
骨料主要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
粗骨料用于提供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细骨料用于填充混凝土中的空隙和使混凝土更加紧密。
3. 粉煤灰:粉煤灰是一种灰白色细粉末,是燃烧煤炭时产生的矿物质残余物。
粉煤灰具有一定的胶凝性和活性,可以代替部分水泥使用,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抗裂性能。
4. 粉石灰:粉石灰是石灰石经煅烧后研磨而成的细粉末状物质。
粉石灰在混凝土中起到了改善黏结性能、提高强度和耐久性的作用。
5. 水:水是混凝土中的固化剂,需要添加适量的水来与水泥发生反应形成胶凝物,并使混凝土得以流动性和可塑性。
除了上述主要组成材料外,混凝土中还有一些辅助材料,如掺合料、固化剂、改性剂等,它们的添加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性和耐久性。
掺合料是指这些可以部分取代水泥的材料,如矿渣粉、粉煤灰、硅灰等。
通过添加适量的掺合料,可以降低混凝土的热释放和收缩性,而且还可以减少水泥的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固化剂主要用于加速水泥水化反应的速度,使混凝土早期强度得以迅速提高。
常见的固化剂有硅酸钙、三盐硬化剂等。
改性剂是指能够改变混凝土微观结构和物理性能的一类材料。
改性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水化反应过程、流变性能和耐久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常见的改性剂有减水剂、增粘剂、缓凝剂、加速剂、增强剂等。
综上所述,水泥、骨料、粉煤灰、粉石灰和水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
施工工艺:混凝土的制备
原材料称量的允许偏差 表2-2
材料名称 水泥、掺和料 粗、细骨料 水、外加剂
每盘允许偏差 ±2% ±3% ±1%
累计允许偏差 ±1% ±2% ±1%
温馨提示
累计计量允许偏差指每一运输车中各盘混凝土的每种材料累计称量的 偏差,该项指标仅适用于采用计算机控制计量的搅拌站。
人工搅拌一般用“三干三湿”法:
即先将水泥加入砂中干拌两遍,再加入石子翻拌一遍,拌合时要干 拌均匀,此后,再按规定用水量边缓慢地加水,边反复湿拌三遍。 随加水随湿拌至颜色一致,达到石子与水泥浆无分离现象为准。
温馨提示 当水灰比不变时,人工拌制要比机械搅拌多耗10%—15%的水泥。
(2)机械搅拌
1、混凝土搅拌机的选择
雨期施工期间要勤测粗细骨料的含水量,随时调整用水量和粗 细骨料的用量。
3、 确定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土的搅拌制度
〈1〉搅拌时间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是指从砂、石、水泥和水等全部材料投入搅拌筒起 ,到开始卸料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搅拌时间与混凝土的搅拌质量密切相关,随搅拌机类型和混凝土的和 易性不同而变化。在一定范围内,随搅拌时间的延长,强度有所提高 ,但过长时间的搅拌既不经济,而且混凝土的和易性又将降低,影响 混凝土的质量。加气混凝土还会因搅拌时间过长而使含气量下降。
(2)材料配合比 严格掌握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在搅拌机旁挂牌公布,便于检查。 混凝土原材料按重量计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表2-2的规定。
各种衡器应定时校验,并经常保持准确。
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雨天施工时,应增加测定次数 (3)搅拌
搅拌装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每盘装料数量不得超过搅拌筒标 准容量的10%。 在每次用搅拌机拌合第一罐混凝土前,应先开动搅拌机空车运转, 运转正常后,再加料搅拌。
混凝土原材料标准和检测方法介绍
混凝土原材料标准和检测方法介绍一、水泥▲标准: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1、硅酸盐水泥熟料是指以主要含CaO、SiO2、Al2O3、Fe2O3的原料,按适当比例磨成细粉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矿物成分的水硬性胶凝物质。
其中硅酸钙矿物含量不小于66%(以质量计),氧化钙和氧化硅质量比不小于2.0。
2、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熟料含量不低于80%且小于95%,也就是说,允许活性混合材料的掺加量大于5%且不超过20%,其中允许不超过8%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或不超过5%的窑灰代替(窑灰符合JC/T742)。
3、只有P•Ⅱ硅酸盐水泥允许添加不超过5%的石灰石。
4、水泥中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6%。
5、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没有32.5和32.5R。
6、水泥粉磨时允许加入不大于水泥质量0.5%的助磨剂。
助磨剂应符合 JC/T 667的规定。
7、硅酸盐水泥分6个强度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分4个强度等级,其他水泥分6个强度等级。
P•O42.5、P•O42.5R水泥的3d抗压强度分别不低于17MPa、22 MPa,3d抗折强度分别不低于3.5MPa、4.0MPa。
8、普通硅酸盐水泥氧化镁含量不超过5.0%,三氧化硫不超过3.5%。
9、水泥中碱含量按Na2O+0.658K2O来折算,低碱水泥中的碱含量应不大于0.60%或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10、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600min(硅酸盐水泥为390min)。
11、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比表面积(细度)不小于300m2/kg。
(地铁工程要求小于350 m2/kg)12、当用户需要时,生产者应在水泥发出之日起7d内寄发除28d强度以外的各项检验结果(检验报告),32d内补报28d强度的检验结果(报告)。
13、水泥安定性仲裁检验应在取样之日起10d内完成。
14、依据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散装水泥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以不超过500t为一批;依据DB11/385-2006《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规定,同厂家、同品种、同强度等级每1000t抽检不少于一次。
商品混泥土原材料
商品混泥土原材料
1、水泥:
本单位采用XXX中联水泥厂生产的P.O42.5级水泥,其所检验项目的物理性能指标均符合GB175—2007标准的要求。
2、细骨料:
采用XX的河砂,规格为中砂、细度模数3.0-2.3、含泥量小于等于百分之三、泥块含量小于等于百分之一,其指标均符合JGJ52—2006标准中相应的技术要求,能配制C30以上及抗冻、抗渗或其它要求的混凝土。
3、粗骨料:
采用XX产的碎石,为5〜25mm的连续级碎石针片状含量小于百分之十,含泥量小于等于百分之一,其指标均符合JGJ52—2006标准中相应的技术要求,能配制C30以上及抗冻、抗渗或其它要求的混凝土。
4、掺合料:
采用XX产的I级粉煤灰,其指标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96.《粉煤灰应用技术规范》GBJ146的技术要求。
5、水:
采用饮用水进行拌和。
6、外加剂:
采用XXXX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泵送剂,其质量符合JC473—2001标准,最佳掺量以试验室实验结果为依据。
采用省建科院的NC-F4型引气剂来达到抗冻碎的设计,最佳掺量以实验室实验结果为依据。
采用省建科院的NC—P1型膨胀剂来达到抗渗碎的设计,最佳掺量以实验室实验结果为依据。
混凝土原材料有哪些
混凝土原材料有哪些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主要原材料包括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和水。
这些原材料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原材料。
首先,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
水泥主要由石灰石和粘土经过研磨、混合、煅烧而成。
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水泥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化硬化产物,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
其次,粗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一种颗粒状材料,主要用于增强混凝土的强度。
常见的粗骨料包括骨料、碎石、砾石等。
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中,粗骨料的使用量通常占到总配合料的60%左右。
细骨料是混凝土中的另一种颗粒状材料,其主要作用是填充粗骨料之间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常见的细骨料包括砂子、石粉等。
最后,水是混凝土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之一。
水的主要作用是与水泥发生水化反应,形成水化硬化产物,同时调节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中,水的使用量通常占到总配合料的20%左右。
除了上述主要原材料外,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还可能使用一些辅助原材料,如掺合料、外加剂等。
掺合料是指在水泥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矿渣、粉煤灰、石灰石粉等,以改善水泥的某些性能。
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加入的一些化学物质,如减水剂、缓凝剂、增塑剂等,以改善混凝土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
综上所述,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和水,其中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粗骨料和细骨料主要用于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改善其性能,水则是混凝土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之一。
除了这些主要原材料外,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还可能使用一些辅助原材料,如掺合料、外加剂等。
这些原材料的合理选用和配比对于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原理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原理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耐久性,因此,在选择混凝土原材料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本文将从原材料的选择原理、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原材料的特点和选择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原理1.性能要求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需要具备多种性能,例如强度、耐久性、抗渗性、变形性等。
因此,在选择混凝土原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例如,在选择骨料时,需要考虑其强度和粒径分布是否满足混凝土的要求,在选择水泥时,需要考虑其强度等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原材料的可获得性混凝土原材料的可获得性是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原材料的来源是否稳定、是否容易获得,直接关系到施工周期和成本。
同时,还需要考虑原材料的运输距离,如果运输距离过远,会增加物流成本和施工难度。
3.成本因素选择原材料时,成本因素也是必须考虑的。
在满足性能要求和可获得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择成本更低的原材料,以降低混凝土的成本。
三、水泥的选择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水泥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强度等级水泥的强度等级是按照其28天标准强度划分的,通常选择强度等级比设计要求高2-3级的水泥,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硅酸盐含量水泥中的硅酸盐含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常选择硅酸盐含量较高的水泥,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
3.熟料矿物组成水泥中的熟料矿物组成也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选择熟料中矿物组成比例合理的水泥,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烧成温度水泥的烧成温度也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一定影响。
通常选择烧成温度较高的水泥,可以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
四、骨料的选择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骨架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性。
骨料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强度骨料的强度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选择强度合格的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混凝土原材料、性能及施工配料
施工配料
(1)搅拌机的几何容量与进料容量的关系: 进料容量/几何容量=0.22~0.4。如果任意超载(进料容量超
过10%以上),会使混凝土材料在搅拌筒内无充分的空间进行掺合, 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如装料过少,则不能充分发挥搅拌 机的效能。
(2)进料容量与出料容量的关系: 出料容量约占进料容量的0.55~0.75(又叫出料系数),计
外掺料一般用当地的工业废料或廉价地方材料。
掺入火山灰既可代替部分水泥,可提高混凝土抗海水、硫酸盐等侵 蚀的能力。
掺入适量粉煤灰既可节约水泥、改善和易性,可使混凝土渗水性降 低1/6-1/7。
混凝土的和易性
混凝土在搅拌、运输、浇筑等过程中能保
持成分均匀、不致分层离析的性能,包括
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书或进场试验报告,验收其品种、标 号、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
为防止水泥受潮,现场仓库应尽量密闭。包装水泥存放应垫起, 离地约30cm,离墙亦应在30cm以上,堆放高度一般不超过10包。
水泥贮存时间不宜过长,先到先用。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应复查 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
砂 (1)混凝土用砂一般以细度模数为2.5-3.5的中砂,粗砂最为
污水、工业废水及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硫酸盐含量(按SO4计)超 过水重1%的水,均不得用于混凝土中。
海水对钢筋有腐蚀作用,不能用来拌制配筋结构的混凝土。
减水剂
保持混凝土工作性能不变而显著减少拌合用水量,降低水灰比, 改善和易性;增加流动性,节约水泥。
对于不透水性要求较高的、大体积、泵送的混凝土等,采用减 水剂最为合适。
散装水泥每盘材料用量: 水泥: 352×0.45=158.4 Kg 砂: 158.4×1.815×(1+3.5%)=297.56Kg 砾石:158.4×4.119×(1+1.5%)=662.24Kg 水: 158.4 ×0.514-287.49×3.5%-652.44×1.5%=61.57Kg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检测标准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检测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原材料的影响较大,因此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就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检测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二、水泥的质量检测标准1.外观检查水泥外观应为灰色或白色粉末状,无结块、凝固和附着杂质等现象。
2.规格检查水泥的规格应符合国家标准,且符合所需工程的要求。
3.试验检查水泥的试验检查应包括初凝时间、终凝时间、抗压强度、比表面积等指标,且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三、骨料的质量检测标准1.外观检查骨料外观应为均匀、无结块、无裂缝、无泥土和其他杂质,且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试验检查骨料的试验检查应包括粒径分布、吸水率、强度、磨耗损失等指标,且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四、水的质量检测标准1.外观检查水应为清澈、无色无味的液体,无明显的浑浊、沉淀、悬浮物等现象。
2.试验检查水的试验检查应包括PH值、悬浮物、溶解物、氯离子等指标,且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五、钢筋的质量检测标准1.外观检查钢筋应无明显的油渍、锈蚀、翘曲、裂纹等现象,且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试验检查钢筋的试验检查应包括拉伸性能、屈服强度、延伸率等指标,且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六、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标准1.外观检查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无沉降、无蜂窝、无空鼓等现象。
2.试验检查混凝土的试验检查应包括抗压强度、抗渗性、抗冻性、收缩率等指标,且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七、结论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检测标准是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介绍了水泥、骨料、水、钢筋和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标准,希望能够对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标准解读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标准解读混凝土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混凝土的质量则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了解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标准对于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标准进行解读,让我们深入了解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评估标准和注意事项。
1. 水泥标准解读水泥是混凝土中的基础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根据国家标准,水泥质量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指标来评估:1) 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初凝时间表示水泥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开始时间,终凝时间则为水泥反应终止的时间。
一般来说,初凝时间应都在45分钟以内,终凝时间应在10小时以内。
2) 压缩强度:水泥的压缩强度是评估水泥抗压能力的重要指标。
按照国家标准,一级建筑用水泥的28天抗压强度应在52.5MPa以上。
3) 水泥化学成分:水泥中的氧化钙(CaO)、氧化硅(SiO2)、氧化铝(Al2O3)、氧化铁(Fe2O3)等成分的含量应符合相应的要求。
2. 粗骨料标准解读粗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骨料,其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有直接影响。
按照国家标准,粗骨料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指标来评估:1) 分级:根据骨料的粒径大小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范围不同。
2) 抗压强度:粗骨料应具备一定的抗压强度,以保证混凝土的整体强度。
3) 吸水率:粗骨料的吸水率应符合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3. 细骨料标准解读细骨料是混凝土中的另一种重要骨料,其性能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也有重要影响。
根据国家标准,细骨料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指标来评估:1) 粒度:细骨料的颗粒大小应符合相应的要求,并经过筛分。
2) 泥块含量:细骨料中的泥块含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过多的泥块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 吸水率:细骨料的吸水率也是一个重要指标,过高的吸水率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标准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
了解水泥、粗骨料和细骨料的质量评估标准,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原材料,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
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水泥浆(水泥、水)、骨料(砂子、石子)适量的掺合剂和外加剂。
1.水泥浆:1.润滑作用——与水形成水泥浆,赋予新拌混凝土以流动性 3.胶结作用——包裹在所有骨料表面,通过水泥浆的凝结硬化,将砂、石骨料胶结成整体,形成固体2砂:砂按其产源可分天然砂、人工砂。
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粒径在5mm 以下的岩石颗粒,称为天然砂。
天然砂可为河砂、湖砂、海砂和山砂。
人工砂又分机制砂、混合砂。
人工砂为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
机制砂是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
混合砂是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
按砂的粒径可分为粗砂、中砂和细砂,目前是以细度模数来划分粗砂、中砂和细砂,习惯上仍用平均粒径来区分3骨料: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石子可分为碎石和卵石。
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称为碎石;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称为卵石作用:1.廉价的填充材料,节省水泥用量混凝土的骨架 2.减小收缩,抑制裂缝的扩展3.传力作用4.降低水化热5.提供耐磨性4水:一般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可直接用于拌制各种混凝土。
地表水和地下水首次使用前,应按有关标准进行检验后方可使用。
海水可用于拌制素混凝土,但不得用于拌制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有饰面要求的混凝土也不应用海水拌制。
作用:1.混凝土中的拌和水有两个作用:2.供水泥的水化反应3.赋予混凝土的和易性5.剩余水留在混凝土的孔(空)隙中5.使混凝土中产生孔隙6.对防止塑性收缩裂缝与和易性有利7.对渗透性、强度和耐久性不利5.矿物掺合料,指以氧化硅、氧化铝为主要成分,在混凝土中可以代替部分水泥、改善混凝土性能,且掺量不小于5%的具有火山灰活性的粉体材料。
矿物掺合料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它起着根本改变传统混凝土性能的作用。
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加入较大量的磨细矿物掺合料,可以起到降低温升,改善工作性,增进后期强度,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提高耐久性,节约资源等作用。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检测标准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检测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而混凝土的性能又与其原材料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必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达到预期要求。
本文将从水泥、骨料、砂、水等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检测标准。
二、水泥的质量检测标准1.外观检查水泥应为灰色或灰绿色细粉末,无结块,无异物。
2.标号水泥应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标号出厂,并标明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
3.细度检测细度是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采用比表面积法来检测水泥的细度。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准备样品:取30g左右的水泥样品,通过筛网筛过滤,去掉粗大颗粒。
(2)测定比表面积:采用比表面积仪进行测量,结果以m²/kg表示。
4.挥发分检测挥发分是水泥中水分、游离石灰等挥发性成分的含量。
挥发分的测定方法一般采用加热干燥法。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准备样品:取5g左右的水泥样品,放置在干燥器中,在105℃下干燥至恒重。
(2)加热干燥:将样品放置在高温炉中,加热至800℃左右,再降温至室温,称重。
(3)计算挥发分:挥发分的计算公式为:挥发分(%)=(干燥后质量-加热后质量)/原始质量×100%。
5.强度检测水泥的强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泥的强度检测可采用标准试件法或现场试验法进行。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准备试件: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制备出标准试件。
(2)试验方法:采用压力机进行压力试验,测定出试件的抗压强度。
6.其他检测项目除上述检测项目外,还可对水泥的比重、凝结时间、化学成分等进行检测。
三、骨料的质量检测标准1.外观检查骨料应为坚硬、耐磨、无裂缝、无粉尘、无异物的颗粒状物质。
2.标号骨料应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标号出厂,并标明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
3.颗粒形状检测颗粒形状是衡量骨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颗粒形状的检测方法一般采用筛分法。
透水混凝土原材料
透水混凝土原材料透水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透水性能的特殊混凝土,它可以在雨水天然渗透地下,从而减少城市内涝问题。
透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对于其性能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对透水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详细介绍。
1. 水泥。
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它起着粘结材料的作用。
在透水混凝土中,水泥的种类和品质对于混凝土的透水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透水混凝土中使用的水泥应该是普通水泥或者矿渣水泥,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透水性能。
2. 砂。
砂是混凝土中的骨料之一,它的粒径和形状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在透水混凝土中,砂的粒径应该选择较为细小的,这样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孔隙率,从而提高透水性能。
3. 砾石。
砾石也是混凝土中的骨料之一,它的选择和使用对于混凝土的透水性能同样至关重要。
在透水混凝土中,砾石的粒径应该选择适中的,这样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孔隙率,从而提高透水性能。
4. 混凝土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是用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材料,对于透水混凝土来说,外加剂的选择和使用对于混凝土的透水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透水混凝土中会添加一定比例的膨胀剂和分散剂,这样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孔隙率,从而提高透水性能。
5. 水。
水是混凝土中的重要原材料,它的用量和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在透水混凝土中,水的用量应该适当增加,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透水性能。
总之,透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对于其性能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正确选择和使用原材料,可以保证透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从而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希望本文对透水混凝土的原材料有所帮助。
混凝土原材料——水泥
水泥是一种水硬性的胶凝材料,加水拌合成塑性浆体,能胶凝砂、石等适当材料并能在空气中和水中硬化的粉状水硬性胶凝材料。
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如工作性、凝结时间、强度以及耐久性等。
了解一些水泥方便的知识对混凝土生产是十分必要的。
(一)水泥的常用控制技术指标(1)水泥细度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细度用比表面积表示,规范要求其比表面积不小于300m2/kg,其他品种的水泥细度用筛余表示,其80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
由于水泥标准仅规定细度的下限,造成目前水泥普遍偏细,很多水泥比表面积都超过350m2/kg,有的甚至超过380m2/kg。
水泥磨的太细,造成其需水量增加,与外加剂相容性差,外加剂用量也相应增加,生产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加大。
水泥细度偏细,水泥水化速度快,水化热过快释放,给混凝土温控带来难度,温度裂缝的几率增加。
早期强度的过快增长,造成后期强度增长不足,甚至有强度倒缩现象。
因此,水泥细度太细,对混凝土工作性、强度、耐久性都是不利的,国家相关标准应控制水泥比表面积不超过350m2/kg,这是很有必要的。
(2)标准稠度用水量水泥的技术性质中有体积安定性和凝结时间,为了使其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国家标准规定必须采用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水泥净浆来测定。
获得这一稠度时所需的水量称为标准稠度用水量。
影响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因素有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水泥的细度、混合材的种类和数量等。
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水泥的需水量,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与混凝土用水量有一定的关系。
在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化时,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增加,要达到相同的坍落度,混凝土用水量也要相应的增加。
匡楚胜以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25%作为标准值,得出混凝土用水量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变化的经验公式:△W=C(N-0.25)×0.8式中:△W——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变化值,kg/m3;C——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kg/m3;N——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混凝土原材料(完整)
3、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 P·SLH: C3A含量≤ 8%;粒化 高炉矿渣掺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20%~60%,允许用不 超过混合材总量50%的粒化电炉磷渣或粉煤灰取代。
(三)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 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增加水泥比表面积可提高混凝土强度。 水泥熟料单矿物的水化产物的强度见表2.1-1。
表2.1-1 水泥熟料单矿物的水化物强度
矿物名称
3d
C3S C2S C3A C4AF
29.6 1.4 6.0 15.4
抗压强度(MPa)
7d
28d
90d
32.0 49.6 55.6
2.2
4.6
19.4
5.2
4.0
8.0
1、矿渣硅酸盐水泥 P·S:粒化高炉矿渣掺量按质量百分比 计为: P·S·A (>20%且≤50%), P·S·B (>50%且 ≤70%) ;
2、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P·P: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掺量按质 量百分比计为(>20%且≤40%) ;
3、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P·F:粉煤灰掺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 (>20%且≤40%) 。
和C4AF。所有CaCO3均分解,游离CaO达最高值(20%)。 1100~1200 ℃:形成C3A和C4AF的主要部分。 C2S含量达到最
大值。 1260 ℃:初液相开始形成,大量形成C3S的必要条件。 1200~1450 ℃: C3S形成,同时游离CaO逐渐消失。
化学成分对最低共熔点的影响
3CaO·SiO2- 2CaO·SiO2- 3CaO·Al2O3 :
2、火山灰效应:玻璃体二次水化反应; 3、微集料效应:改善水泥混凝土颗粒级配,提高混
混凝土路面原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路面原材料的选择
(1)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不合格的水泥产品坚决杜绝进场。
水泥进场后,应堆放整齐,不同标号水泥应分别堆放并标识,不得混合堆放。
在运输及保管过程中,应注意防水、防潮,超过保质期(一般为三个月)或受潮水泥,必须经过试验决定其是否可用或降低标准使用,结块水泥不得使用。
(2)砂:应采用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在2.5以上的中粗砂,且要求坚韧耐磨、表面粗糙有棱角、清洁、有害杂质含量低;当无法取得粗、中砂时,经配合比试验可行,亦可采用泥土杂质物含量小于3%的细砂,注意合理选用砂率。
(3)碎石:应选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级配符合规范要求,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碎石的粒形以接近正立方体为佳,不宜含有较多针状颗粒和片状颗粒。
(4)外加剂:在必要情况下选用外加剂如减水剂、流化剂等,均能提高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提高强度及耐久性。
(5)水:洁净、无杂质,饮用水可直接使用。
二、施工准备
(1)选择合适的拌和场地,要求运送混合料的运距尽量短,水、电等方便,有足够面积的场地,能合理布置拌和机和砂、石堆放点,并能搭建水泥库房等。
(2)进行原材料试验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混凝土摊铺前,对基层进行整修,检测基层的宽度、路拱、标高、平整度、强度和压实度等均须符合要求方可施工,如有不合格之处应予以整修、补强等。
混凝土摊铺前,基层表面应洒水润湿,以免混凝土底部水分被干燥基层吸去。
混凝土原材料
混凝土原材料
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地下管道、水利工程等领域。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骨料(粗骨料和细骨料)、水和外加剂等原材料组成。
以下将对每种原材料进行介绍。
水泥是混凝土的基础材料,它是由石灰石、黏土等矿石烧制而成。
水泥具有早期强度高、硬化时间短、抗压强度大等优点。
常用的水泥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白水泥等。
骨料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两种。
粗骨料一般为石子,常用的有鹅卵石、碎石等。
粗骨料需要经过清洗、筛分等工序,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细骨料一般为河砂、山沙等,也需要经过筛分处理。
水是混凝土中的一种重要原材料,它起到搅拌水泥和骨料、促进水泥水化反应的作用。
水的质量和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用于混凝土生产的水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尽量选择清洁、不含盐分和杂质的水。
外加剂是为了改善混凝土性能而加入的一种特殊材料。
外加剂分为增塑剂、减水剂、防水剂、颜料等多种类型。
增塑剂能够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流动性,减小水灰比,提高强度;减水剂能够降低混凝土的含水量,提高强度和耐久性;防水剂能够使混凝土的孔隙率降低,提高防水性能;颜料可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色彩。
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要合理,通常按照设计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等要求进行选择和控制。
不同的结构和工程要求,对混凝土的原材料和掺合料有不同的要求。
总的来说,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等。
这些原材料的选择和配合比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合理选择和控制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方法
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方法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强度和质量的保证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
因此,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方法。
一、水泥检测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水泥的检测主要包括外观检测、物理性质检测和化学成分检测。
1. 外观检测水泥应无凝固块状物,并且颜色应均匀,无明显色差。
2. 物理性质检测物理性质检测主要包括初始和终凝时间、比表面积、标准稠度和容重等。
其中,初始和终凝时间可以用细度比表面积仪进行测试,比表面积和标准稠度可以用比表面积仪进行测试,容重可以用密度计进行测试。
3. 化学成分检测化学成分检测主要包括氧化钙含量、硅酸盐含量和铝酸盐含量。
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法进行检测。
二、骨料检测骨料是混凝土的另一种主要原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骨料的检测主要包括外观检测、物理性质检测和化学成分检测。
1. 外观检测骨料应无明显裂纹、凹陷和表面附着物。
2. 物理性质检测物理性质检测主要包括粒径分布、容重、吸水率和磨损率等。
可以通过筛分法、水浸法和磨损法进行测试。
3. 化学成分检测化学成分检测主要包括硅酸盐含量和氧化铁含量。
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法进行检测。
三、混凝土试块检测混凝土试块是评价混凝土强度和质量的重要依据,其检测主要包括制样、养护和试验。
1. 制样混凝土试块的制样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方式和养护条件等。
2. 养护混凝土试块的养护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包括养护时间、养护方式和养护温度等。
3. 试验混凝土试块的试验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包括试验设备、试验方法和试验数据处理等。
以上是混凝土原材料检测的主要方法,通过对原材料的检测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提高工程质量。
混凝土的原材料
混凝土的原材料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碎石、水等原材料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是建筑、道路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中常用的材料之一。
下面将介绍混凝土的原材料及其作用。
1.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石灰石和粘土等主要原料经过煅烧磨细而成。
水泥在混凝土中具有黏结作用,能使材料固化并获得一定强度。
2. 砂:砂是混凝土中的细颗粒材料,其有效粒径一般在0.1-5mm之间。
砂的主要作用是填充水泥与碎石之间的空隙,提供混凝土的流动性,并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3. 碎石:碎石是混凝土中的粗颗粒材料,通常采用坚硬、耐磨的石料破碎而成。
碎石能提供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压性能,并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
4. 水:水是混凝土中的滋养剂,通过与水泥进行化学反应,促使混凝土固化。
水的质量和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有重要影响。
除了以上的主要原材料外,混凝土中还可以添加一些辅助材料,如:掺合料、外加剂等。
掺合料是指在水泥中掺入一定比例的非水泥粉状材料,如粉煤灰、矿渣等。
掺合料能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改变混凝土的性能特点,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中加入的一些特殊化学物质,如减水剂、增稠剂、防水剂等。
外加剂能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小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等。
总之,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碎石和水,它们各自发挥重要的作用,共同构成了混凝土的基本结构和性能。
掺合料和外加剂是对混凝土性能进行改进和改变的重要手段,能够满足不同工程对混凝土性能的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需要合理选择和配比原材料,以获得满足工程要求的优质混凝土。
混凝土原材料储存方式
混凝土原材料储存方式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建设效果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原材料的储存方式对混凝土的品质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建筑施工中应该采取合理的储存方式,确保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二、混凝土原材料储存方式1.水泥储存方式水泥是混凝土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之一,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储存方式。
一般来说,水泥应当储存在干燥、通风、无阳光直射的仓库中,以防止水泥受潮、变质,避免阳光直射导致水泥受热变质。
同时,在储存水泥时应当避免与其他物质接触,以防止水泥受到污染。
2.骨料储存方式骨料是混凝土中占比较大的原材料,其储存方式也十分重要。
一般来说,骨料应当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以防止骨料受潮、变质。
此外,骨料在储存过程中应当避免与其他杂质混合,以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3.砂储存方式砂是混凝土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之一,其储存方式同样重要。
砂应当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以防止砂受潮、变质。
同时,在储存砂的过程中,应当避免与其他杂质混合,以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4.水储存方式水是混凝土中占比较大的原材料之一,其储存方式也十分重要。
一般来说,水应当储存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容器中,以防止水受到污染。
此外,在储存水的过程中,应当避免与其他杂质混合,以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5.混凝土添加剂储存方式混凝土添加剂是混凝土中的辅助材料,其储存方式同样重要。
一般来说,混凝土添加剂应当储存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地方,以防止添加剂受到污染。
此外,在储存添加剂的过程中,应当避免与其他杂质混合,以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三、储存方式对混凝土品质的影响混凝土原材料的储存方式对混凝土的品质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原材料在储存过程中受到污染、潮湿或者与其他杂质混合,那么将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建筑施工中应该采取合理的储存方式,确保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四、储存方式的注意事项1.储存水泥时应当避免阳光直射,防止水泥受热变质。
混凝土中水泥的作用
混凝土中水泥的作用
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它由水泥、砂、石子和水等原材料混合而成。
其中,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它的作用是使混凝土变得坚硬、耐久、耐水和耐火。
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熟料和石膏。
熟料是由石灰石、粘土和其他材料经过高温煅烧而成的。
石膏是一种矿物质,它的作用是调节水泥的凝固时间和硬化速度。
混凝土中水泥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提供强度
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强度来源之一。
当水泥与水混合时,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硬化物质。
这种硬化物质能够填充砂和石子之间的空隙,从而使混凝土变得更加坚硬和耐久。
2. 调节凝固时间
水泥中的石膏能够调节水泥的凝固时间和硬化速度。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水泥的凝固时间,以便施工人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
作。
石膏能够延缓水泥的凝固时间,从而使施工人员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操作。
3. 提高耐水性
水泥能够提高混凝土的耐水性。
当混凝土中的水泥与水混合时,会形成一种化学物质,称为水化物。
这种水化物能够填充混凝土中的微小孔隙,从而防止水分渗透进混凝土中,提高混凝土的耐水性。
4. 提高耐火性
水泥能够提高混凝土的耐火性。
当混凝土受到高温时,水泥中的熟料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种新的物质,称为熟料矿物。
这种熟料矿物能够填充混凝土中的孔隙,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火性。
总之,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它能够提供强度、调节凝固时间、提高耐水性和耐火性。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种类的水泥,以便达到最佳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是混凝土重要原材料,水泥的质量和性能对混凝土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一些水泥方便的
知识对混凝土生产是十分必要的。
(1)水泥细度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细度用比表面积表示,规范要求其比表面积不小于300m2/kg,其他品种的水泥细度用筛余表示,其80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
于30%。
由于水泥标准尽规定细度的下限,造成目前水泥普遍偏细,很多水泥比表面积都超
过350m2/kg,有的甚至超过350m2/kg。
水泥磨的太细,造成其需水量增加,与外加剂相容
性差,外加剂用量也相应增加,生产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加大。
水泥细度偏细,水泥水化速
度快,水化热过快释放,给混凝土温控带来难度,温度裂缝的几率增加。
早期强度的过快增长,造成后期强度增长不足,甚至有强度倒缩现象。
因此,水泥细度太细,对混凝土工作性、强度、耐久性都是不利的,国家相关标准应控制水泥比表面积不超过350m2/kg,这是很有必
要的。
(2)水泥碱含量
水泥中碱含量增加,其需水量也相应增加,与外加剂相容性变差,混凝土开裂敏感性增加,
不利于耐久性控制。
但水泥碱含量也不是越低越好,其碱含量不足也会造成与外加剂适应性差,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外加剂用量稍高于饱和点,混凝土容易出现泌水、离析。
因此,
水泥适宜碱含量以Na2O当量为0.4%~0.6%。
(3)水泥异常凝结
1.水泥快凝。
水泥中C3A含量高或活性高,水泥中的硫酸盐不难满足正常凝结需要时,C3A
快速水化造成水泥在45min内凝结,这种现象称为快凝。
2.水泥闪凝。
水泥中石膏掺量很低或可溶性石膏很低,不能抑制C3A的快速水化,造成水泥
瞬间凝结,同时有水化放热现象,称为闪凝。
3.水泥假凝。
水泥中C3A含量低或活性降低,而水泥中半水石膏含量偏多,浆体中钙离子和
硫酸根离子浓度达到饱和形成一定量的二水石膏晶体,使浆体稠度增加,流动度降低,这种
现象称为假凝。
假凝与快凝和闪凝的区别是没有水化放热现象。
(4)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
在混凝土中添加一定量的外加剂,其拌合物的流动性、坍落度保持能力良好,无离析、泌水
现象,即外加剂与水泥相容性好。
反之,出现外加剂用量高,混凝土用水量偏高或流动性和
坍落度保持能力降低,以及异常凝结,则二者相容性差。
水泥中C3A含量对外加剂影响很大,当C3A含量超过9%时,与外加剂相容性明显降低。
石膏形态、品种不同,其溶解度也不相同,溶解度的差异造成外加剂与水泥相容性差异。
此外,外加剂某些组分如木钙对无水石膏、磷石膏的溶解度有影响,造成相容性差。
水泥的碱含量偏高或偏低,混凝土用水量增加,与
外加剂适应性变差。
生产中,应加强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检验,可使用净浆流动度试验或直接使用C30生产配合
比进行混凝土试验,观察混凝土用水量、流动性、保坍性,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采用相
应对策预防混凝土质量事故。
生产过程中出现用水量或坍落度损失异常时,采取“排除法”查找原因,如怀疑水泥有问题,
使用相同配合比对原水泥留样与现水泥进行对比试验,若结果相同可排除水泥原因。
再采用
类似的办法一一试验其他原材料。
当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一时查找不到原因,或查找到原因,一时难以解决,而生产又不能停止。
可采取:1.适当增加外加剂用量;2.派专人到施工现场使用外加剂二次添加调整;3.保证
水胶比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浆体量,一般按坍落度增加10mm,浆体增加1%~2%。
(5)高温、新鲜水泥
水泥温度越高或现象,水泥水化快,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
一般水泥温度高于50℃,会使外
加剂适应性变差,超过60℃,拌制高强混凝土时,流动性会损失很快,尤其使用聚羧酸减水
剂时更应注意。
(6)水泥助磨剂
水泥粉磨过程中,为降低细粉黏聚,加速物料粉磨,提高粉磨效率,降点能耗,便会掺入少
量的外加剂称为助磨剂,水泥助磨剂多为醇、胺、酚类、木质素类等。
水泥助磨剂的使用有利于水泥磨细,造成水泥颗粒粒径集中,空隙率增加。
此外,一些助磨
剂会导致混凝土中大气泡增加,不利于混凝土表面质量,尤其是给清水混凝土施工带来不便。
温馨提示:不同品牌水泥的需水量和凝结时间是有差异的,尽量不要混合入罐,以免因其需
水量不同造成混凝土流动性的很大波动,甚至出现混凝土开裂及异常凝结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