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案3课时
人教版教学教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教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及其实验现象。
(2)掌握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分离定律。
(3)学会运用分离定律解释遗传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豌豆实物,认识豌豆的特征及繁殖方式。
(2)通过资料分析,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过程。
(3)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孟德尔实验现象背后的遗传规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2)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积极探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分离定律的提出。
2. 教学难点:孟德尔实验现象的解释——分离定律。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孟德尔遗传实验相关资料,准备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豌豆的特征及繁殖方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豌豆实物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教材,了解豌豆的特征及繁殖方式。
3. 课堂讲解:介绍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分离定律。
4. 案例分析:分析孟德尔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遗传现象。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孟德尔实验现象背后的遗传规律。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离定律的应用及意义。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2. 搜集其他遗传实验资料,了解遗传规律的发展历程。
3. 思考题: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描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及其现象。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分离定律解释遗传现象。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要耐心解答,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引导他们积极互动,提高课堂氛围。
八、教学拓展1. 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拓展知识,如自由组合定律。
人教版教学教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教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设计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2. 掌握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1. 介绍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2. 讲解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如显性、隐性、等位基因等。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2.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掌握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和实例。
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讲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2. 讲解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
3. 引导学生掌握显性、隐性、等位基因等概念。
作业布置:1. 复习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第二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目标:1. 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具体过程。
2. 掌握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实验证据。
教学内容:1. 讲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具体过程。
2. 介绍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实验证据。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具体过程。
2.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掌握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实验证据。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和实例。
教学过程: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2. 讲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具体过程。
3. 介绍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实验证据。
作业布置:1. 复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具体过程。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第三章: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教学目标:1. 掌握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基本原理。
2. 了解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应用。
教学内容:1. 讲解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基本原理。
2. 介绍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基本原理。
2.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了解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应用。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和实例。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3课时)高一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
三、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改进
实验结果记录:
实验次数 DD
Dd
dd
1
2
3
.
.
n
比例
实战训练
3.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
合作探究二:小组合作讨论,针对不足我们将如何对以上实验进行改进?
三、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改进
(一)将“小桶”换成“纸箱”:
优点
➢ 降低实验操作者个人因素对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影响。 ➢ 实验材料容易获取、成本低、现象明显。
三、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改进
(二)改动小球的数量:
将课本实验中“在每个小桶内放有2种颜色彩球各10个”改为“在甲纸 箱中放2种颜色彩球各10个,在乙纸箱中放2种颜色彩球各5个”。
A.甲、乙袋子分别模拟的是雄性和雌性的生殖器官 B.最终的模拟结果为DD:Dd:dd接近于1:2:1 C.每次抓出的两个球统计后要放回原袋子中再进行下一次抓取 D.两个袋子中的小球数量不同,从而导致实验结果误差增大
实战训练
8.下列关于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设计和步骤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配子 B.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彩球各20个,分别 代表D和d的雌配子或雄配子 C.分别从两个桶中凭喜好选取一个彩球组合,模拟雌雄配子随机 结合 D.从小桶中取出的小球不用放回去
问题3:为什么要将抓取的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并摇匀?
为了使代表雌雄配子的两种彩球被抓出的机会相等。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课件第三课时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2
则: AA= 2 + 1 = 3
3 12 4
Aa= 1
6
1
aa= 12
例:某一生物群体中,AA占 2,Aa占 1,求: (2)所有个体自由交配后代3的基因型3比例(《学》P13典例6、对点练6)
方法一:
方法二:配子法
2 AA
♂31 Aa
× 2 AA ♀31 Aa
♂
2 3
AA
1 3
Aa
×
3
3
配子 A= 5 a= 1
表现出的性状——显性性状。
(子代全为一种性状)
(显性)
× 练:判断:紫花豌豆自交,子代全部开紫花,则可判断紫花是显性性状
提示:必须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才②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 代出现性状分离(3:1),则新出 现的性状为隐性。(新隐)
例:
【实践应用】——遗传系谱图
特别注意这两种情况!!
四、自交与自由交配的概率计算 一般解题步骤 (1)推出显隐性; (2)推出亲代遗传因子组成; (3)根据比例计算概率;
2.运算法则:
乘法法则:两个独立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等于它们各自概率的乘机 加法法则:两个互不相容的事件A与B的和的概率,等于事件A和B的概率之和.
(《学》P13典例7、对点练7)
“无中生有”有为隐性
“有中生无”有为显性
一、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判断
分离定律应用实例
4、一对夫妇丈夫单眼皮,妻子双眼皮,生了一个双眼皮的女儿 和一个单眼皮的儿子。女儿和一个双眼皮的男子结婚,生了一个 单眼皮的外孙女。儿子还没结婚。请进行相关推理,作出显、隐 性判断,画出系谱图?(提示:可根据上一页课件)
Ⅰ
1
Ⅱ
Ⅲ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公开课教学设计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设计与案例教学设计与案例一、教学目标的设计:一、教学目标的设计:遗传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有,人类对遗传现象的科学解释,最早是孟德尔从豌豆杂交实验中总结出来的,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按照孟德尔的探索过程由现象到实质,层层深入地展开的。
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认同敢于质疑、度与价值观方面要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在能力方面会运用数学统计的方法来处理实验结果,并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
神。
在能力方面会运用数学统计的方法来处理实验结果,并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
本小节内容理论性强,本小节内容理论性强,逻辑严密,逻辑严密,安排有学生讨论和探究活动,是发展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良好载体,因此本小节教学,应该使学生尝试和模仿探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促进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科学思维的习惯。
和方法,促进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科学思维的习惯。
二、教学设计思路: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小节内容理论性较强,前后顺序逻辑严密,以系列的问题推进教学进程,以教师讲解、学生讨论、探究的方式处理教学内容是可行的。
我是按照一般科学的研究方法即要解决什么问题、采用什么做实验材料、怎样进行实验以及如何处理实验数据等来设计本节课的。
怎样进行实验以及如何处理实验数据等来设计本节课的。
大致大致思路如下:思路如下:1、通过一个小游戏引入新课。
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感觉到本节课要讲的内容就存在于咱们身边,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课堂。
的内容就存在于咱们身边,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课堂。
2、通过讲解孟德尔的生平使学生了解孟德尔的科学探索的精神,并让学生知道他在遗传学界中的重要地位。
传学界中的重要地位。
3、展示豌豆的一些易于区分的性状和豌豆的生殖器官花来理解孟德尔为什么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
做实验材料。
人教版教学教案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I)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教案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I)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2. 掌握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
3. 能够分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并解释其遗传规律。
二、教学内容1.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2.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
3.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具体过程和结果。
4. 分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结果,解释其遗传规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意义和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
2. 实验法:进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解释遗传规律。
四、教学准备1. 教具:PPT、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材料。
2. 学具:学生分组,每组一份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遗传规律。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4.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解释其遗传规律。
5. 总结:总结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结论,强调遗传规律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意义和遗传规律。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参与,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遗传定律。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够熟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验操作的培训。
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部分学生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启发。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操作技能。
2. 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和作业,评估其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理解程度。
3. 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在遗传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2. 探讨现代遗传学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展和修正。
人教版教学教案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I)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教案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I)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2. 掌握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原理。
3. 学会运用观察、分析和推理的方法研究遗传现象。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2.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原理。
3.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操作步骤。
4.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及解释。
5.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操作步骤,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推理过程,基因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原理及操作步骤。
2. 实验法:学生分组进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观察实验结果。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孟德尔遗传定律。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孟德尔遗传定律在生产中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课件、实验材料(豌豆植株)、实验操作指南。
2. 学生准备:预习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相关内容,了解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原理:详细讲解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基因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3. 示范实验:教师演示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操作步骤,讲解实验注意事项。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观察实验结果。
5. 结果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孟德尔遗传定律。
6.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分享实验心得,解答疑问。
7.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孟德尔遗传定律在生产中的应用。
8.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七、课后作业:1. 复习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思考孟德尔遗传定律在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案
以下是一份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案为主题的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和原理。
2. 使学生掌握遗传规律的基本概念。
3. 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和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和遗传规律。
难点:对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
四、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学习一个很重要的实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大家知道豌豆吗?
生:知道!
师:那好,咱们就开始啦。
孟德尔为啥要用豌豆做实验呢?谁来说说。
生:因为豌豆有很多特征很明显。
师:对啦,这就是原因之一。
那他都做了哪些实验呢?我们来看。
(展示实验过程图片)
师:他先让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第一代全是高茎,这说明啥呀?
生:高茎是显性性状。
师:真聪明!那接着他又让第一代自交,这时候出现了什么情况呀?
生:有高茎也有矮茎。
师:对,而且比例大概是多少?
生:3:1。
师:非常好!这就是孟德尔发现的重要规律。
那大家想想,这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师:好了,同学们,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学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
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对实验过程和规律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但在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同时,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生物教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资国考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阐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结果的分析,尝试演绎推理方法,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孟德尔遗传定律探究过程的学习,体验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过程;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和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养成理性思维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并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即杂合体所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学生复述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的内容、分离定律以及孟德尔豌豆试验的探究思路:假说演绎法。
接着提出问题: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对其他相对性状有没有影响?两对相对性状共同遗传时有何规律?引入新课: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学习。
(二)探求新知1.观察实验现象学生阅读课本“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相关内容,请学生根据导学案叙述该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2.提出问题教师设问:为什么F1全是黄色圆粒?学生区别显隐性。
教师设问:对F2粒形和粒色两对性状分别研究时是否仍遵循分离定律?9:3:3:1与3:1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引导:将两对性状分别进行分析,多媒体展示每一性状的分离结果。
教师设问: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的原因是什么?借鉴遗传因子假说,能否解释性状的自由组合现象?学生积极思考。
3.提出假说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启发学生: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性状分离是因为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那么性状自由组合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提出“性状的组合是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了自由组合”这一假设。
教师对学生的推理过程适时做出肯定性评价。
教师结合ppt和板书为学生系统讲解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从而突破重难点:4.验证假说教师引导:孟德尔在得出分离定律时,提出假说后探究过程结束了吗?假说可以解释已有的实验现象,就说明它一定是正确的吗?学生参考分离定律的验证实验,自主设计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实验。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3课时)-【爱上生物课】高一生物同步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2
P 高茎 矮茎 生物体是如何形成生殖细胞—配子?
纯合子 DD × dd 纯合子
配子 D
d
(3) 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
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
F1 高茎 Dd 杂合子
同的配子中。
F2 高茎:矮茎=3:1 (4)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基于实验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颗粒遗传
P 高茎 矮茎
重复50~100次
2.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 抓取一个小球,放在一 起。并记录两个小球的 字母组。
4.统计组合DD、Dd和dd的数 量,并计算他们之间的比例。
思考: ①甲、乙容器分别代表什么? ②小桶中彩球代表什么? ③抓取小球随机组合代表什么? ④为什么每次抓取后要将小球放回? ⑤甲乙两桶中小球总数一定要相同吗? ⑥每个小桶中D的小球和d的小球数一定 要相同吗?
C. 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D. 杂交水稻的高杆和矮杆
问题探讨:1.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
1. 豌豆具有多个稳定、可区分的性状,易于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资料:在豌豆花蕾期,花粉会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的柱头上, 刺激雌蕊长出花粉管,花粉通过花粉管进入胚珠内,与卵细胞 结合完成受精。
讨论: 1. 豌豆的传粉时间?花蕾期
④实验验证
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 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 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 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 法,叫做假说—演绎法。
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
1.分别摇动甲、乙小桶, 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
孟德尔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正交 P 高茎 X 矮茎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教学设计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教学设计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是遗传学的奠基性实验之一,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遗传的规律和机制。
在进行这个实验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两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自观察和分析遗传现象,加深对遗传的理解。
以下是一个关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教学设计,可以参考。
一、实验目的:1.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和遗传基因的传递方式。
2.学习运用孟德尔的遗传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式。
3.掌握如何进行豌豆的杂交实验,并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二、实验材料:1.豌豆种子:包括常见的绿色种子和黄色种子,以及红花和白花两个颜色的豌豆株。
2.实验设备:盆栽、土壤、喷壶、显微镜、显微镜玻片、移液管、荧光显微镜等。
三、实验步骤:1.组织理论教学环节,讲解遗传的基本概念和遗传基因的传递方式,介绍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2.向学生介绍实验材料和实验目的,组织学生分组,每组2-3人。
3.操作前准备:准备好豌豆种子和实验设备,为每个小组提供一盆土壤,每个盆放置4-5个豌豆种子。
4.将豌豆种子分别标记为绿色和黄色,红花和白花。
5.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每个盆中的豌豆种子的外观特征,包括颜色、形状和大小等,并记录在实验笔记本中。
6.根据实验目的和理论知识,设计豌豆的杂交组合,例如将一个红花和白花豌豆株进行杂交。
7.用刷子或棉签将红花豌豆的花粉粘到白花豌豆的花柱上,确保花粉充分接触到柱头。
8.杂交后,观察并记录杂交豌豆的花朵、种子和其他外观特征。
9.收集和保存杂交豌豆的种子,并进行下一阶段的实验。
四、数据处理和分析:1.学生将实验结果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形式,记录不同杂交组合的花色和种子颜色比例。
2.计算不同组合中绿色豌豆和黄色豌豆的比例,并与理论比例进行比较。
3.分析实验结果,讨论不同基因的遗传规律和机制。
五、实验心得总结:1.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2.总结遗传学实验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加深对遗传学的理解。
人教版教学教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教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设计第一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背景1.1 教学目标了解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动机。
理解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势。
1.2 教学内容孟德尔的生平简介及其对遗传学的贡献。
豌豆植物的特点和其在遗传实验中的适用性。
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实验的起因和最初的观察。
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孟德尔的生平及豌豆植物的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和小组讨论,理解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
1.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口头报告的形式评估学生对豌豆杂交实验背景的理解。
第二章: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方法2.1 教学目标学习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理解孟德尔如何控制杂交实验的条件。
2.2 教学内容孟德尔的实验设计和实施步骤。
人工异花授粉的具体方法。
孟德尔如何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
2.3 教学方法通过观看实验视频和操作模型,让学生了解实验方法。
分组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杂交过程。
2.4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模拟实验操作和书面报告评估学生对杂交实验方法的理解。
第三章: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分离律3.1 教学目标学习孟德尔的第一条遗传规律——分离律。
理解分离律的实验基础和理论含义。
3.2 教学内容孟德尔的分离律及其在豌豆杂交实验中的应用。
分离律的现代解释和意义。
3.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分离律的原理。
使用遗传图解和Flash动画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分离律。
3.4 教学评估通过小测验和问题讨论评估学生对分离律的理解。
第四章: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自由组合律4.1 教学目标学习孟德尔的第二条遗传规律——自由组合律。
理解自由组合律的实验基础和理论含义。
4.2 教学内容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律及其在豌豆杂交实验中的应用。
自由组合律的现代解释和意义。
4.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理解自由组合律的原理。
使用遗传图解和Flash动画帮助学生形象理解自由组合律。
4.4 教学评估通过小测验和问题讨论评估学生对自由组合律的理解。
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3课时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别离定律;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运用别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2、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对别离现象的解释,说明别离定律;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展科学方法的教育;3、运用别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1、对别离现象的解释;2、假说——演绎法。
【教法学法】活动探究法、问题串法、讲解法、课件直观展示法【课时安排】3 课时第一课时一、引入课题问题探讨:红牡丹和白牡丹杂交,后代牡丹花的颜色是什么?提出当时科学界普遍认同的“融合遗传〞观点。
引言:遗传是我们熟悉的生物现象,但遗传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是那么的艰辛屈折,又是那么精彩绝伦。
那么是谁发现了遗传的奥秘呢?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2-4教师列出如下提纲:(投影显示)1.了解孟德尔简历2.孟德尔的试验研究方法是什么?选用什么材料?纯系亲本的杂交技术怎样进展?在学生阅读、讨论的根底上,教师点拨:(1)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动力。
孟德尔的研究成果就是最好的例证;(2)孟德尔用防止外来花粉干扰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豌豆纯合植株进展杂交试验,这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教师最后强调:孟德尔在试验中发现豌豆一些品种之间具有易于区分的、稳定的性状,如茎的高与矮、种子形状的圆粒与皱粒。
从而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最后归纳理解相对性状要从三点出发:(1)同种生物;(2)同一性状;(3)不同表现类型。
学生观察后得出:不同品种的豌豆同时具有多对相对性状。
提问:在人体上存在哪些相对性状?(答:有耳垂和无耳垂,单眼皮和双眼皮,蓝眼和褐眼……)再提问:孟德尔开场是否对图示中所有相对性状同时分析呢?学生答复:否。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3课时(教学课件) ——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例如人类ABO血型的决定方式如下:
IAIA、IAi―→A型血;
IBIB、IBi―→B型血;
IAIB―→AB型血(共显性); ii―→O型血。
纯合子、杂合子
的鉴定
测交
F1与
隐性纯合子 。
相交。
①根据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测定F1的基因组成, 或者用于动、植物 纯合子、杂合子 的鉴定
②验证 基因分离 定律解释的正确性
知识拓展4—自交与自由交配
自交: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交配; 自由交配:指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
自交
自交
自交
玉米A
玉米B 豌豆在自然状态:只能自交
知识梳理
概念
应用
杂交
基因型不同 的 雌雄个体相交。
①通过杂交将不同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得到新 品种( 杂交 育种)
②通过后代性状分离比判断个体显隐性。 (如:分离比为3﹕1 ,则3为 显 性,1为 隐 性)
自交
基因型相同 的 雌雄个体相交。
①连续自交可不断提高种群中 纯合子 的比例
②根据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可用于植物
亲本表现型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红果
黄果
1
红果×黄果
492
504
2
红果×黄果
997
0
3
红果×红果
1511
508
(1)写出亲本的基因型:实验1:_A_a_×__a_a__;实验2:_A__A_×__a_a_;
实验3:__A_a_×__A_a_。
(2)实验2的F1中红果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和比例_红__果__∶_黄__果__=__3__∶_1, 实验3的后代中红果的基因型为_A__A_或__A__a____。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设计教案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基本内容;2.理解哀氏定律的基本原理;3.学会进行简单的遗传概率计算。
二、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让学生观察教室中的同学,提问:你们觉得人与人之间有什么相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学生的回答分类,如颜色、身高、眼睛颜色等等。
引导学生理解遗传的概念,介绍孟德尔及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
2.学习(3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介绍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基本过程和结果。
学生观察并听取教师讲解。
教师解释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是如何验证哀氏定律的。
3.活动(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人。
每个小组从一堆豌豆中随机抽取20个,记录下每个豌豆的性状,如颜色(黄色或绿色)、形状(圆形或皱纹)、种子壳的颜色(黄色或绿色)等等。
将豌豆的性状进行组合,形成每个豌豆植株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然后,让学生根据抽取到的豌豆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计算出不同性状的豌豆的比例,并与理论比例进行对比。
4.总结与展示(20分钟)每个小组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和哀氏定律的基本原理。
学生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和理论比例进行比较,讨论结果是否符合哀氏定律。
5.小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帮助学生总结重点,再次强调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对遗传学的重要意义。
学生进行小结,并进行自我评价。
三、教学资料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图片或视频资料;2.豌豆的性状记录表;3.遗传概率计算表格。
四、教学评价方法1.学生的实验报告;2.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和总结;3.学生的小结和自我评价。
五、教学拓展1.邀请遗传学专家到教室进行讲座,进一步深入了解遗传学的内容;2.组织学生进行更复杂的遗传实验,如两个性状的双杂交实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遗传规律;。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三课时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A.①或② B.①或④ C.②或③ D.③或④
小试牛刀:
2.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
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 )①紫花D×
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③紫花×白花—
—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A、①和 ②
C.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D.另一亲本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值
2.两个遗传性状不同的纯种玉米杂交,得到F1在生产上种植能获得稳
定的高产。若种植到F2则出现产量下降,其原因是
()
A、F2 生命力下降 B、F2 出现性状分离 C、F2 高度不孕
D、F2不适应当地环境3.人的秃顶有显性基因B控制,但只在男性表
11. 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的个体杂交产生的F1进行自交,那
么F2中的纯合子占F2中个体数的
()
A.25%
B.50%
C.75%
D.100%
B、③
和 ④ C、① 和 ③ D、②和③
考向点4. 遗传概率的计算
(1)分离比直接计算法:必须熟悉常见的几个比例关系
1、Aa×Aa→ 1AA : 2Aa : 1aa 即子代中AA占1/4,Aa占2/4,aa占1/4;显性性状占3/4,隐性性状占1/4;纯合体占1/2, 表现型为显性性状的个体中,纯合体(能稳定遗传)占1/3,杂合体占2/3;。
2、Aa×aa→1Aa : 1aa 即子代中显性性状的个体和隐性性状的个体各占1/2,显性性状的个体均为杂合体。
3、AA×Aa→1AA : 1Aa 即后代表现型虽然均表现出显性性状,但其中纯合体和杂合体各占1/2。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教案杨朋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教案杨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原理。
3.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及意义。
2.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原理。
3.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具体过程。
4. 孟德尔遗传定律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原理。
2. 教学难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推理过程,基因与表现型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过程及遗传定律。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孟德尔遗传定律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探讨基因与表现型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阐述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原理。
3. 案例分析:分析孟德尔遗传定律在遗传学中的应用,如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等。
4. 课堂讨论:让学生探讨基因与表现型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孟德尔遗传定律在遗传学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其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现代遗传学的发展,如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组学等。
2. 探讨孟德尔遗传定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杂交育种。
3. 引导学生关注遗传病防治,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遗传学》、《生物科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2、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假说——演绎法。
【教法学法】活动探究法、问题串法、讲解法、课件直观展示法【课时安排】3 课时第一课时一、引入课题问题探讨:红牡丹和白牡丹杂交,后代牡丹花的颜色是什么?提出当时科学界普遍认同的“融合遗传”观点。
引言:遗传是我们熟悉的生物现象,但遗传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是那么的艰辛屈折,又是那么精彩绝伦。
那么是谁发现了遗传的奥秘呢?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2-4教师列出如下提纲:(投影显示)1.了解孟德尔简历2.孟德尔的试验研究方法是什么?选用什么材料?纯系亲本的杂交技术怎样进行?在学生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点拨:(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动力。
孟德尔的研究成果就是最好的例证;(2)孟德尔用避免外来花粉干扰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豌豆纯合植株进行杂交试验,这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教师最后强调:孟德尔在试验中发现豌豆一些品种之间具有易于区分的、稳定的性状,如茎的高与矮、种子形状的圆粒与皱粒。
从而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最后归纳理解相对性状要从三点出发:(1)同种生物;(2)同一性状;(3)不同表现类型。
学生观察后得出:不同品种的豌豆同时具有多对相对性状。
提问:在人体上存在哪些相对性状?(答:有耳垂和无耳垂,单眼皮和双眼皮,蓝眼和褐眼……)再提问:孟德尔开始是否对图示中所有相对性状同时分析呢?学生回答:否。
(这是孟德尔成功的又一重要原因)3、总结:选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豌豆的特点)4、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的方法:杂交法图示豌豆杂交的步骤三、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学生阅读教材P4~5。
教师出示: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试验。
讲述: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纯种的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
无论正交还是反交,杂交后的第一代(简称子一代,用F1表示)总是高茎的。
提问:子一代为什么全是高茎;矮茎性状哪里去了?学生回答:(略)讲述: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看看孟德尔是怎样做的。
他让子一代高茎豌豆自交,得到的子二代植株中既有高茎也有矮茎。
提问:子二代出现的两种性状,能提示我们什么?学生回答:矮茎性状在子一代中并没有消失,只是没有表现出来。
教师讲述:孟德尔把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把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叫隐性性状,如矮茎。
子二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分离。
同时孟德尔对子二代两性状的株数进行了统计分析,他发现,在所得到的1064个子二代豌豆植株中,有787株是高茎,277株是矮茎,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3∶l。
请问学们注意这个比例。
设疑:豌豆的其他相对性状杂交情况如何呢?教师出示:孟德尔做的豌豆杂交试验的结果投影。
学生观察、比较,发现杂交子二代都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3∶1,具有规律性。
四、教学目标巩固1.孟德尔杂交试验选用什么材料?为什么?2.什么是相对性状?拟人为例举例子。
3.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的是A、狗的长毛和羊的短毛B、兔的长毛和白毛C、玉米的黄粒和圆粒D、大麦的高秆与矮秆E、豌豆的红花与大豆的白花F、鸡的长腿和毛腿G、种子的圆形和扁形H、人的双眼皮和大眼睛 I、小麦的早熟和晚熟五、布置作业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知道了什么是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及性状分离。
那么为什么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都接近3∶1。
如何将这些在试验中得出的结果用一套理论来解释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和研究的内容。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
教师讲述:在孟德尔当时的年代,生物学还没有建立基因概念,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控制的。
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如高茎用大写字母D表示,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如矮茎用小写字母d表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成对的。
提问:DD或dd产生的配子是什么?通过哪种分裂方式产生的?学生回答:D或d,通过减数分裂。
教师讲述:由于基因D对d的显性作用,所以F1(Dd)只表现出高茎性状,而矮茎性状表现不出来。
提问:F l(Dd)自交时,可产生哪几种配子?学生回答:D和d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
教师讲述:由于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便可产生三种基因组合:DD、Dd、dd,且它们的数量比为1∶2∶1。
由于D对d的显性作用,F2的性状表现有两种类型,高茎和矮茎,且数量比为3∶1。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6,思考什么是纯合子?什么是杂交子?它们在遗传中各有什么特点?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讲述: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叫纯合子,可稳定遗传(真实遗传)。
而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叫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知识应用】为什么父母都是双眼皮,却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小实验,来说明一下孟德尔假设推论出的上述几种基因组合及数量比是否正确。
三、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观察: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塑料小桶放在讲桌上,向甲桶里分别放入两种颜色(并分别标有D和d的小球各10个,代表雌配子)。
向乙桶里分别放人另两种颜色(分别标有D和d的小球各10个,代表雄配子)。
分别摇动甲、乙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
学生活动:请一位学生上讲台来抽取。
第一次从甲桶中取出D,从乙桶中取出d,结合为Dd,请同学们记录。
第二次抓取组合为dd,第三次组合为Dd,第四次……,第10次为Dd。
提问:随机抓取10次,请同学们统计结果,是否出现三种基因组合,且基因组合比是否为1∶2∶1?提问:如果连续抓取100次或更多次,情况又会怎样呢?教师讲述:由这一模拟试验我们知道了随机事件的概率是在数据越大的情况—下越接近,所以孟德尔在统计豌豆杂交分离比时是统计了上千株的豌豆。
如果只统计l0株是得不出这一结论的。
同时,通过这一试验,也证明了孟德尔的假设推论是成立的。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法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又设计了另一个试验---测交试验。
测交就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个方法可以用来测定F1的基因组成。
讲述: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给出测交概念,指导学生通过绘制遗传图解,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
巡视检查学生习作的情况。
通过课件或板图,展示规范的测交遗传图解,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给予及时的纠正。
杂交子一代隐性纯合子高茎矮茎测交Dd × dd配子 D d d测交后代 Dd dd高茎矮茎提问:如何由测交来判断F1的基因组成?学生回答:测交后代如果出现两种基因组合,即F1为杂合子,若后代只有一种基因组合,即F1为纯合子。
教师讲述:孟德尔所做的测交试验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明了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发生了分离,分离后的基因分别进入到了不同的配子中。
本世纪初,遗传学家通过大量的试验,才证实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且成对的基因正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从而从本质上解释了性状分离现象。
六、教学目标巩固1.什么是纯合子,什么是杂合子,它们在遗传中各有什么特点?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3、在豚鼠中,黑色皮毛对白色皮毛为显性。
如果一对杂合的黑毛豚鼠交配,一胎产下4仔,此4仔的表现型可能是()①全都黑色②3黑1白③2黑2白④1黑3白⑤全部白色拓展:孟德尔遗传实验需要满足的条件: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子二代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三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验证以及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请回忆孟德尔做的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中,F2出现几种基因组合及其比例,出现哪些性状,性状分离比分别是多少?学生回答:三种,即DD∶Dd∶dd=1∶2∶1;高∶矮=3∶l。
二、基因型和表现型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7,明确什么是基因型,什么是表现型,它们的关系怎样?教师讲述:在遗传学上,把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表现型,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把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如:DD、Dd、dd。
思考:基因型相同,表现型是否就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又如何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并讲述:生物体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不仅要受到内在因素基因的控制,还要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如:水毛莨叶在空气中和水中就呈现两种不同的形态。
因此,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基因分离定律在解题中的应用以D、d为例,写出不同的交配组合方式,说明交配类型,并写出子代的性状、基因组成及其分离比。
1、解题基础:六种杂交组合①DD×DD→DD (全显) ;②DD×Dd→DD:Dd=1:1(全显);③DD×dd→Dd (全显) ;④Dd×Dd→(1DD:2Dd):1dd(3显:1隐);⑤Dd×dd→Dd:dd(1显:1隐);⑥dd×dd→dd (全隐)2、显隐性的确定方法1:相同表现型杂交:子代出现的新性状为隐形性状方法2:不同表现型杂交:表现型I X 表现型II——若全部为I ,即I为显性3、遗传因子(基因型)的确定(1)表现型为隐性,基因型肯定是_______。
表现型为显性,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不能确定,即_______(2)杂交后代有隐性纯合子分离出来,双亲一定是________(3)____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
自交后代性状分离,双亲为杂合子(Aa×Aa)。
(4)测交后代性状不分离,推测为__________。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推测为 ______________。
4、Aa连续自交Fn及所占的比例杂合子:___________纯合子:______________显性纯合子:________隐性纯合子:________显性性状个体:______隐性性状个体:_______5、遗传规律的解题思路①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是: ______________②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是:_______________③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_____________6、基因分离规律在实践上的应用(1)杂交育种中选种:选显性性状,要连续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