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表达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设计的主题、形式和材料等方面。
中国历史悠久,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传统文化。
设计师们可以从中寻找灵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运用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元素,打造现代的建筑作品。
在服装设计中,可以借鉴传统的服装款式和图案,设计出现代感强的服装作品。
在家具设计中,可以使用传统的木材和工艺,创造出富有民族特色的家具。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还可以体现在文化的表达和传承上。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瑰宝,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追求。
通过在设计中表达和传承传统文化,可以加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图案设计中可以运用传统的图案元素,传递出民族的文化信息。
在产品设计中可以注入传统文化的内涵,使产品更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这不仅可以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还可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将民族性应用于中国现代设计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并创新出具有民族性的设计作品是一个难点。
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也要注入现代的元素和表达方式,使设计作品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和审美。
民族性设计的市场需求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虽然有一部分人会喜欢民族性的设计作品,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对民族性设计感兴趣。
如何在满足民族性设计需求的也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和反馈,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民族性设计的可持续性也是一个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传统文化往往会面临遗忘和失传的危险。
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并将其应用于设计中,需要我们思考和努力。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拥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合理地运用民族性元素,传达出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可以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应用民族性设计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相信民族性会在中国现代设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中国拥有丰富的民族性文化遗产,这种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民族性设计不仅能够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传达出一种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审美价值。
在中国现代设计中,民族性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服饰、建筑、饰品等领域,同时还涉及到现代产品设计、空间设计、图形设计等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们不仅要注重民族性的传承与创新,同时还要思考如何将这种设计理念应用到现代生活中去。
在现代产品设计中,民族性往往能够为产品增添一份独特的韵味。
中国传统的纹样、图案等元素常常被设计师们运用到产品设计中,使得产品更具有中国风。
在家居用品设计中,设计师们常常使用传统的花纹、彩绘等元素,让产品充满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
这不仅体现了中国的民族性,同时也为产品增加了一份艺术感和文化底蕴。
空间设计是民族性应用比较广泛的领域之一。
在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中,常常能够看到一些独特的民族性特点,如斗拱结构、雕刻、画面等。
这些特点被设计师们运用到现代空间设计中,不仅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韵味,同时也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独特的空间体验。
在酒店、商场等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可以看到设计师们运用了中国传统的空间布局和装饰风格,使得空间更加具有独特的民族性特点。
图形设计是另一个能够体现民族性的设计领域。
中国的书法、篆刻等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的文字艺术形式之一。
设计师们可以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文字艺术形式,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图形设计作品。
在商标设计、海报设计等方面,设计师们常常使用中国的汉字和文字艺术形式,让设计作品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艺术感。
从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世界性谈建筑设计认识
从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世界性谈建筑设计认识中国现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理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在建筑设计中,民族性与世界性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从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两个方面展开讨论,探究中国现代建筑的设计特点及其在世界建筑舞台上的地位。
首先要讨论的是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
民族性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基因,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5000年文明史的结晶,其建筑风格在传统框架下延续了数千年。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将自然融入建筑之中。
传统建筑还讲究“主次有序”的布局,注重建筑的整体性和层次感,以及对称美和均衡美的追求。
这些传统特点贯穿了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成为了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的重要表现。
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不仅在建筑风格上有所体现,还表现在设计理念上。
中国建筑师在设计中注重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融入建筑设计之中。
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中国现代建筑师善于利用水的特性,将水景融入建筑设计之中,营造出“水墨画”的意境。
一些中国现代建筑还引入了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如雕刻、篆刻等,使得建筑更具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不仅表现在建筑的外观上,更体现在设计理念和文化内涵中。
中国现代建筑的世界性还表现在建筑的功能和使用上。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的功能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中国现代建筑在满足功能需求的还注重建筑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引入了国际先进的建筑技术和理念,使得中国现代建筑更具世界性和现代性。
中国现代建筑的世界性同时也表现在建筑师的国际化视野上。
中国现代建筑师广泛与国际上的建筑师、设计师进行交流与合作,不断吸收国际上的先进设计理念,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使得中国现代建筑在世界建筑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传统的文化和民族性在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着。
在当代社会,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的设计行业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如何将传统的民族性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成为了当代设计者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1. 继承传统元素在中国现代设计中,设计师们将传统的文化元素融入到设计中,如汉服、唐卡、传统雕刻技艺等。
这些传统元素的运用不仅能够提升作品的审美价值,更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们将汉服的剪裁和图案融入到现代时尚中,设计出既能展现中国传统美感又符合当代审美的新款汉服。
而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们也会在建筑的装饰上融入传统的木雕、砖雕等元素,使建筑更具中国味。
2. 借鉴世界元素设计师们也在创新的同时进行了更多的跨文化交流,借鉴了世界各地的元素来丰富自己的设计语言。
传统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地的元素相融合,形成了更加丰富多彩,更贴近现代生活的设计风格。
在家居设计中,中国传统元素与北欧简约风相结合,形成了既典雅又实用的装饰风格。
在服装设计中,中国元素与日韩流行元素相融合,设计出了既具有中国传统风韵又符合年轻人时尚需求的服装作品。
3. 引领潮流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元素在当代设计中也不断被重新诠释和发展。
从传统的文化中汲取灵感和元素,结合当代审美和时尚潮流,创造出独具中国风格的设计作品,引领着潮流的发展。
设计师们通过运用中国传统的纹样、色彩、图案等元素,设计出了符合当代审美的家居产品、服装、商业空间等作品,成为市场上的热门产品。
1. 传承与创新的平衡在将传统的民族性融入到现代设计中,需要设计者们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
传统的文化元素需要得到继承和发展,但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和模仿,需要在创新中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诠释和发展。
设计者需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将其精髓与当代审美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中国传统特色又能符合当代生活需求的设计作品。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在中国的现代设计中,民族性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民族性是指某一特定民族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和艺术特色。
在设计中,民族性不仅能够体现当地的特色和文化,也能够将传统的元素与现代的设计相结合,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在中国的现代设计中,民族性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第一,民族性的文化符号和图案的运用。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些传统可以通过设计中的符号和图案进行体现。
在家具设计中,可以运用传统的纹样和色彩,让设计作品更具有中国特色。
在服装设计中,可以使用传统的刺绣和图案,营造出中国风格的服装。
通过这样的设计方式,不仅能够展示中国的文化底蕴,也能够吸引更多人对中国文化的关注。
第二,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结合。
现代设计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而传统的民族元素往往以古老和保守的形象示人。
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既保留传统的特点,又能适应现代设计的需求,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个好的设计师应该具有创新和包容的思维,可以通过重新解释和诠释传统元素,将其转化为适应现代设计的形式。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运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和结构,结合现代的建筑技术和理念,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
民族性与国际化的结合。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中国的现代设计也面临着与国际设计接轨的挑战。
如何将中国的民族性与国际化的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作品,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中国现代设计师可以通过学习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结合自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打造出独特的作品。
在产品设计中,可以将传统的工艺技术与现代的材料和工艺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产品。
在应用民族性设计的也需要思考一些问题。
如何平衡民族性和个人创造力。
传统的民族元素往往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约束性,如果过于追求民族性,可能会限制创造力的发挥。
设计师需要在保留民族特色的也要加入自己的个人创意和创新。
如何避免过度商业化。
在追求利润和商业化的驱动下,设计师很容易陷入复制和模仿的怪圈。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摘要】中国现代设计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性作为重要的设计元素之一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体现。
本文从传统文化元素、民族艺术形式、民族色彩、民族建筑风格以及民族创新精神等方面来探讨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民族性不仅体现了中国设计的独特魅力,更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传播方式。
未来,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多元化和创新化,为中国设计注入更加丰富多彩的元素,推动中国设计在国际设计领域中的更好发展和表现。
通过对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持续发展和重要性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国设计的特色和价值所在。
【关键词】关键词:中国现代设计、民族性、传统文化元素、民族艺术形式、民族色彩、民族建筑风格、民族创新精神、持续发展、重要性、发展趋势。
1. 引言1.1 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那个时期,中国开始接触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逐渐传入中国,对传统的工艺和设计风格产生了影响。
随着近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设计行业也进入了现代化的轨道。
而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了"工业设计是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推动了中国工业设计事业的发展。
此后,中国的设计领域逐渐扩大,涵盖了建筑、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多个领域。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现代设计开始受到国内外的关注与认可。
许多中国设计师开始注重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在作品中展现出中国独特的审美观和设计风格。
从传统文化的启发和借鉴中,中国现代设计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并在国际设计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和创新性的特点,为中国设计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
1.2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意义在中国现代设计中,民族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更是中国设计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抓手。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
在中国现代设计中,民族性被广泛应用,并且在不同的设计领域中产生了丰富多样的作品。
本文将探讨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思考。
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各民族的影响,这种多民族特性也反映在了中国的现代设计中。
在建筑设计方面,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民族元素被广泛运用。
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和传统庭院的布局和构造方式,不仅在古建筑中得到了延续和发扬,也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体现出来。
许多现代建筑在建筑外观和细节设计中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这使得建筑更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性。
在服装设计方面,中国的民族服饰如旗袍、蓝色布料等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
这些传统服装的元素被现代设计师利用和发展,创造出一系列融合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的服装作品。
设计师可以在传统服装的样式中添加现代的面料和图案,或者利用传统的手工艺技术和现代的工艺技术相结合,创造出独特而具有现代感的服装设计作品。
在产品设计方面,中国的传统工艺技术和材料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如陶瓷、漆器、绣品等,被现代设计师运用到产品设计中。
设计师融入了传统工艺的独特形式和技术,使得产品更加精美和具有文化内涵。
这种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设计风格,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华,同时也满足了现代人对于产品美观和实用性的需求。
除了在具体的设计领域中,民族性也在设计理念和创意中得到了应用。
中国的民族性强调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在设计中体现出民族性也是体现这些价值观的一种方式。
设计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来强调家庭的温暖和团结,通过公共空间的设计来体现社区的互动和共享,通过环境设计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民族性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和思考。
如何创新并保持民族性之间的平衡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追求现代性和国际化的过程中,不应该忽视本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保护和传承。
从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世界性谈建筑设计认识
从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世界性谈建筑设计认识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建筑艺术也自有独特的民族性格。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现代建筑不仅要注重传承民族文化,还要面向世界,具有世界性。
探究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对于加深对建筑设计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来谈一谈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
中国建筑自古以来就注重与自然的融合,尊重自然环境。
传统的中国建筑大多是木质结构,木柱、木梁、斗拱等元素都富有中国特色。
古代建筑注重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自然、朴实、典雅的特点。
中国建筑也倡导了“仁义礼智信”的精神,这种道德伦理的体现也影响和体现在了传统建筑中。
而在现代社会,中国建筑依然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了创新与发展。
例如独特的园林式建筑设计,古典与现代的结合等,这些都是中国建筑的民族性特色的体现。
中国现代建筑不仅仅是传承和发扬传统建筑的民族性,同时也在追求世界性的设计。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建筑设计要融入全球的潮流,吸收各地优秀的建筑成果,形成世界性的风格。
中国现代建筑在设计风格上已经有了很多的突破,既有传统元素的传承,也有现代元素的加入,同时结合世界各地的建筑理念和技术,使得中国现代建筑具有了较强的世界性。
国家大剧院(俗称鸟巢)作为中国现代建筑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
它采用了非常现代的建筑设计语言,让人耳目一新,同时又采用了传统园林的手法,使得鸟巢即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底蕴,又能与世界一流的建筑媲美。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世界性。
中国现代建筑在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探索中不断寻求平衡,不断尝试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发展出具有独特魅力的建筑风格。
在这一过程中,建筑设计者需要具备对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的敏感性,同时也要有全球化视野和开放心态,以适应全球文化和技术交流的趋势。
建筑设计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也反映在建筑材料、建筑形式、建筑功能等方面。
在建筑材料上,现代建筑设计更加注重环保性、可持续性,对传统材料的运用和创新也是一个重要方向。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而中国的民族性在现代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发展。
在当今的设计领域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经常被运用到各种设计作品中,不论是建筑、服装、家具还是工艺品,都可以看到中国民族性的影响。
本文将就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建筑设计方面。
中国传统建筑具有独特的特色,包括檐角、斗拱、画栋、雕梁等元素,这些元素不仅在古代建筑中大量应用,同时也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中常见的元素。
国家大剧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的外形设计就是以古代的水面船为灵感来源,整体风格充满了古典的气息。
而在很多现代城市的建设中,也可以看到大量运用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建筑物,这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服装设计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服饰包括汉服、旗袍等,它们都有着独特的款式和图案。
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师们常常会将这些传统元素融入到服装设计中,创造出具有中国传统韵味的现代时装作品。
一些中国传统的刺绣、图案、颜色等元素被运用到了现代服装设计中,使得服装作品充满了中国传统的气息。
这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影响力,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民族性也在家具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中国的传统家具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如明式家具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这些传统家具不仅在历史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为现代家具设计带来了灵感和启发。
现代的家具设计中经常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家具的影子,比如一些经典的明式家具元素,如圆柱形的脚、雕刻花纹等都经常被用到现代家具设计中,使得现代家具具有了更多的中国传统元素,突显了民族性的特色。
工艺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工艺技术的高超水平,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现代设计中,工艺品常常被运用到各种产品中,比如陶瓷、漆器、织锦等工艺品元素经常出现在各类产品设计中,为产品增添了独特的韵味。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现代设计不仅具有了国际化的特征,同时也开始强调中国文化的本土性,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深深植根于中国民族的骨髓中。
在设计领域,传统工艺、民间艺术等文化元素的运用,也成为了中国设计师们日益追求的方向。
以乡土风格为代表的国风设计,以其独特的色彩、图案和造型语言,呈现了中国文化的民族性。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更是对这些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转化和传承。
设计师们不断地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结合,打造出一些独具匠心的设计作品。
如台湾设计师丁世芳的“廊桥”椅子,将传统廊桥的形态转化为座椅的造型,寓意着现代人对居住空间的需求,同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此外,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也表现为一种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的需要。
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设计师们也想通过设计来重拾自我身份认同和文化归属感。
设计师周伯仁的“土地”系列家具,以黄土与陶土为材料,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形象展现在现代设计的场景中,既表达了他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也对土地的赞美和爱护。
当然,在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味地奉献民族性,脱离当下时代和市场需求,常导致民族性与功能性、实用性的平衡失调。
另一方面,一些设计师在挖掘和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时,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导致运用效果不佳,甚至出现抄袭和低俗化的现象。
因此,在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文化的挖掘和研究,保持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谦逊,尝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需求相结合,打造出更加有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的作品。
总之,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是中国设计走向国际的一种方式,也是中国设计师寻找自我身份认同和文化归属感的一种方式。
只有在设计中找到自己的民族性,才能在国际设计的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从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世界性谈建筑设计认识
从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世界性谈建筑设计认识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内涵。
中国现代建筑在探索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国际的关系中,不断寻求建筑设计的认识与创新,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和意义。
本文将讨论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世界性,并探讨其中与建筑设计认识相关的主题。
一、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中国是一个具有多元民族特色的国家,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这些文化传统不仅表现在语言、服饰、饮食等方面,更深刻的反映在建筑上。
中国的传统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如斗拱、榫卯结构、琉璃瓦等元素,这些都是中国建筑独有的设计元素,彰显着其浓厚的民族性。
中国现代建筑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的也在设计中融入了更多的当代元素和理念,充分展现了中国建筑的丰富多彩和时代精神。
以北京国家大剧院为例,它以水泥、玻璃等现代材料打造的大剧院藏匿在湖水之下,如天坛之玉,形态质量如两半歌剧院,凭借“廊舍银屏、如翻卷中的少女”而被誉为“城市的路德维希二世”涌现出的中国建筑民族性在国际间引发了极大的关注。
中国现代建筑在展示民族特色的也在融入了国际化的设计理念和表达方式,展现出了世界性的魅力。
中国现代建筑在设计理念和技术上受益于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充分融合了西方建筑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使得中国现代建筑呈现出更加开放、包容、多元的特点。
上海中心大厦是一座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技术的标志性建筑,其外形恢宏大气,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雄伟,又融入了现代都市建筑的时尚与先进。
这种世界性的表现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成为了当代中国建筑的杰作和典范。
在探讨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世界性方面,不得不提到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认识。
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空间功能、视觉美感、材料运用、环境与生态等多个方面。
而在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如何把握好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平衡,成为了设计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论当代中国设计的民族性与现代性
论当代中国设计的民族性与现代性【论文摘要】现代设计, 应该是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没有传统就没有现代, 没有传统的辉煌和历史的沉淀,中国的设计就没有屹立于世界设计之林的今天。
而中国现代设计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具有跳跃性的特征, 始终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
这就需要把握设计的 "现代性" 时代性的本质和相互关系即民族性、内涵。
【关键词】民族性nationality;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艺术设计art and design;现代设计modern design;现代性内涵modern connotation“民族性”是艺术设计的灵魂。
没有民族灵魂的设计作品最终是无法矗立于世界设计之林的。
“传统文化”对于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度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资源,体现为一种传统的人文精神和价值体系及展示某种能够体现自我、民族和国家身份的文化形象。
其范围广而丰富,如中国的哲学思想、古典文学、艺术精神、审美境界、书画篆刻艺术、民间艺术、汉字、园林、建筑、陶瓷、雕塑、木刻以及音乐、诗词、戏剧、典故、传说、民间故事,另有中药、针灸、武术、围棋、饮食、茶道……这些都是我们当代设计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和中国元素。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为现代设计提供了契机,现代设计的概念才开始真正进入中国。
这使我们对当代世界设计潮流、设计思维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但我们在不断的模仿、抄袭中丧失了自己的创造力与个性,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
因此,有必要重新解析中国现代设计的现代性内涵,它包括以下几点:1、民族性它是指中国现代设计要体现出中国传统文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中国式的智慧、意境和精神,即要有民族性。
只有把民族审美情结同现代设计中的某些要素结合起来,形成自身独特的设计体系,才能跻身世界之林,中国艺术设计只有在多种语言的多元共生中才能获得繁荣与发展。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都形成与其他民族不同的语言、习俗、道德、思维、价值和审美观念,因而也就必然形成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在中国现代设计中,民族性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建筑、服装、家居、工艺品等等。
民族性的应用可以通过设计元素、材料选择、色彩搭配等方式来体现,以展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艺术表达方式。
在建筑领域,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如唐代风格、宋代风格等一直以来都是设计师们的灵感来源。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参考传统建筑的形式、结构和装饰等元素,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打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建筑作品。
在服装领域,中国的传统服饰有着丰富的民族性,例如汉族的旗袍、蒙古族的长袍、藏族的长袖大袍等等。
设计师们可以通过融合传统元素和现代设计手法,创造出既能体现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服装设计。
在家居领域,中国的传统家具、陶瓷、织品等工艺品都具有浓厚的民族性。
设计师可以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材料的结合,创造出既注重实用性又富有艺术感的家居产品。
在工艺品领域,民族性的应用更是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独特之处。
中国的剪纸、刺绣、景泰蓝等工艺品,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喜爱。
中国现代设计中民族性的应用不仅仅是简单地照搬传统元素,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新和发展,使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融合,进而创造出具有独特中国风格的作品。
民族性的应用不仅仅是一种审美追求,更是一种文化自信与多元融合的表达方式。
民族性的应用也需要设计师们有一定的文化意识和创新思维。
设计师们应该通过学习和研究民族文化的特点和精髓,深入了解每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以避免对民族文化的误解和滥用。
在民族性的应用中,设计师们还应该注重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性。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展。
设计师们可以通过合作、交流和对话,打破传统的地域和民族界限,以更加包容和多元的视角来应用民族性。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作者:周淮岳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和现代社会的发展对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创新。
在这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上,中国的设计师们开始探索如何在设计中融入民族性,如何发掘中国文化的内在价值,以及如何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一方面,随着中国设计行业的发展,以及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中国设计师也在向着国际化的道路前进。
在这个过程中,保留和发掘民族文化的精髓就显得尤为重要。
民族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它孕育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代表了中华民族优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追求。
民族文化是中国特有的,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和历史性,也是中国现代设计所需要回归的源头。
另一方面,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也是中国现代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的文化元素,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民间故事等等。
这些元素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中国现代设计行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创新源泉。
为了更好地将民族性运用于中国现代设计中,设计师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探索和实践。
首先,设计需要有民族自信心。
设计师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文化,了解民族的历史、传统和习俗,以及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心。
只有在自己的文化底蕴上获得自信,才能更好地将民族性融入设计之中,才能在设计中展示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特色。
其次,设计需要有创新精神。
设计师们需要在传承中创新,在继承中发扬。
要让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相互融合,必须从设计的思维方式、理念和方法入手,进行创新。
只有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才能真正地发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从而在设计中呈现出创新的视角和独特的魅力。
再者,设计需要关注使用者的文化情感和审美需求。
设计不是为了自我表达,而是为了服务于使用者,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和期望。
在设计中融入民族性,就需要了解使用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为使用者量身定制,打造出更加合适的设计。
从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世界性谈建筑设计认识
从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世界性谈建筑设计认识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设计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建筑设计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要,更是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和文化面貌。
近年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种新型建筑,如高楼大厦、城市广场、大型商场等相继涌现。
这些现代化建筑在外表上看似没有明显的民族特色,但是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民族性。
首先,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表现在其设计理念中。
中国人历来注重环境和谐,建筑设计中也有着“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高楼大厦的建设中,设计者也秉承了这一理念,将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融合,使建筑与环境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和谐共处的场景。
此外,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中国的设计师也更注重选用本土的材料与建筑风格相结合,使建筑在形式上更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元素。
其次,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还表现在建筑的装饰和细节上。
中国建筑历来注重细节和装饰,唐代的陕西大雁塔和明代的故宫博物院等建筑都有着精细的装饰和细节设计。
现代化建筑在细节设计上也延续了这一传统,比如北京国家大剧院的外壳采用了独特的超白玻璃幕墙,构成了一种类似于水池的外观,同时在建筑内部,设计者也运用了中国传统院落的设计理念,让人们在建筑内部能感受到古代中国建筑的气息。
最后,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还体现在建筑的功能和使用性上。
中国现代化建设始终保持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建筑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比如,在大型商场的设计中,设计者更加注重消费者的舒适性和体验感,不仅仅是为了商业利益,更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此外,在政府大楼的设计中,设计者注重建筑的公共性和透明性,让政府与人民更加亲近,实现更好的公共管理。
综上所述,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两者并不矛盾。
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深入挖掘和探索,中国设计师能够更好地将中国特色和文化内涵融入到现代化建筑中,让这些建筑不仅仅是缩影,更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民族性在设计中是指某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特征,包括语言、风俗习惯、服饰装扮、建筑风格和艺术表现等。
随着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关注民族性的应用,通过融入民族元素来丰富设计的内涵和表达。
本文将探讨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相关的思考。
1.建筑设计: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征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常常通过融入传统建筑的元素来突出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在一些高楼大厦的外立面设计中,可以看到传统建筑的屋檐和雕花等元素的融入,使得整个建筑更具中国的民族特色。
2.家具设计:中国传统家具以其优雅简约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
中国现代设计师在家具设计中常常将传统家具的特点融入到现代设计中,使得家具既具有现代感又能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现代家具中常常可以看到传统家具的纹饰、造型和结构的影子,使得家具具有浓郁的中国味道。
3.服装设计:中国传统服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风格特点。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许多设计师尝试将传统服饰的元素融入到现代服装中,以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
在设计旗袍时,设计师常常会在剪裁、图案和面料选择上融入中国传统服饰的元素,使得旗袍既具有现代时尚的感觉又能体现中国传统服饰的风格。
4.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是中国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性应用较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一些设计师在产品设计中常常会通过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来提升产品的独特性。
设计师可以在产品的外观设计和包装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的图案、色彩和造型,使得产品更具中国特色。
1.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平衡:在中国现代设计中,如何平衡民族性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方面,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使得设计更具独特的魅力和文化底蕴;过于依赖传统文化容易使得设计变得呆板和缺乏创新。
设计师需要在融入民族元素的同时注重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
2.全球化与民族特色的共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设计师常常会面临如何保持民族特色的挑战。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引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样文化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历史和传统文化。
在现代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和发扬民族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并对此进行一些思考。
1.1 基于文化符号和元素的设计民族性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基于文化符号和元素进行创作。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独特的符号和元素,如龙、凤、牡丹花、云纹等,这些元素可以用来丰富设计的内容,增加文化内涵。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运用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如琉璃瓦、檐角等,来打造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
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将传统的刺绣、云纹、蜀绣等元素运用到服装设计中,打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服装。
1.2 基于传统工艺的创新中国传统工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陶瓷、织锦、木雕等,这些传统工艺具有丰富的民族性特点。
在现代设计中,可以通过对传统工艺的创新应用,将其与现代设计精神相结合,创造出更具时代特色的作品。
可以将传统的陶瓷工艺应用于家居产品的设计中,使其保留传统文化元素的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1.3 基于民族故事和传说的设计创作中国有许多古老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
在设计创作中,可以以民间故事和传说为灵感,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
在插画设计中,可以通过将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或场景进行艺术表达,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1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在运用民族性进行设计创作时,需要注意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现代设计是我们的发展方向,二者完全对立或者简单地堆砌在一起都不是理想的选择。
在运用民族性进行设计时,要注重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使设计作品既具有传统的文化内涵,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2.2 尊重和发扬传统文化在应用民族性进行设计创作时,设计师要尊重和发扬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观,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特色。
在中国现代设计中,民族性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元素,可以为设计作品注入独特的文化气息和风格。
本文将从设计领域的趋势与挑战、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及创新设计与民族性的融合等方面探讨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关键词:民族性;中国现代设计;文化传统;创新设计一、引言二、设计领域的趋势与挑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设计领域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竞争。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设计师需要寻找自己的独特设计风格,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民族性正是中国设计师可以借鉴和发展的一种设计风格。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设计元素和启发。
中国传统绘画、书法和工艺品等艺术形式,都可以为现代设计提供灵感和创意。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风格可以引导设计师在构图和造型上追求一种自由、随意的表达方式;而中国传统书法中的“韵律”和“气势”可以影响设计师在字体和排版上的选择等等。
民族性设计可以为设计作品注入独特的文化氛围和风格。
在全球化的设计环境中,很多设计风格趋同,缺乏个性化和创新性。
而通过运用民族性设计元素,设计师可以区别于其他设计师,使自己的作品在视觉上更加有辨识度。
民族性设计也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带来更好的商业效益。
民族性设计可以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作为中国的一部分,设计师有责任传承和保护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中,设计师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从而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三、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设计师作为文化传承者和创新者,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设计师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学习,了解其精髓和内涵。
只有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将其运用到现代设计中。
从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世界性谈建筑设计认识
从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世界性谈建筑设计认识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世界性是指在保持中国建筑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融入国际建筑设计理念和技术,将中国建筑推向世界的舞台,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个性。
这一特点是建筑设计认识的重要方面,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体现在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上。
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对自然的崇尚和融合,强调对天地人与自然关系的体察和理解,这种理念在现代建筑中仍然得到体现。
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假山、水池和回廊被引入现代建筑设计中,使得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更加自然,建筑形式也更加富有诗意和审美价值。
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还体现在材料和构造上。
中国传统建筑采用的材料和构造技术都有其独特之处。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使用的木结构和飞檐翘角的特点。
这些传统材料和构造技术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在木结构的应用上进行了创新,不仅保留了传统建筑的特点,还符合现代建筑安全和功能的要求。
中国现代建筑的世界性体现在国际化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应用上。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现代建筑不仅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还积极吸收国际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技术,与国际建筑界进行交流和合作。
在高层建筑设计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各种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被应用于中国的现代建筑中,使得中国建筑在国际舞台上具有了更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结合,体现了中国建筑设计认识的独特之处。
中国传统建筑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美学思想,与现代建筑的科技创新和国际化设计理念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貌和文化魅力。
这种融合不仅使中国建筑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独特的地位,也为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从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世界性谈建筑设计认识
从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世界性谈建筑设计认识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建筑界也逐渐呈现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潮流。
然而,建筑设计中仍然需要考虑到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因素,以使建筑既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又具有普遍的美感。
在中国现代建筑中,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需要得到深刻的认识。
首先,中国现代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这种民族性并不是简单的复古主义,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现代转化。
例如,北京国家体育场,被人们称为“鸟巢”,其外形就是受到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启发而设计的。
建筑的细节中也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拱形和斗拱等。
这些元素不仅仅是装饰,它们还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和工法,为现代建筑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其次,中国现代建筑也具有世界性。
设计师们从国际建筑潮流中吸取灵感,将国际风格融入到建筑设计中。
例如,上海中心大厦,其外形像一支不断攀升的笔尖,设计风格现代简约,与西方建筑大师的作品不相伯仲。
而在功能上,这些建筑也与国际接轨,采用了现代工艺和技术,承载了当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最后,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并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民族性是建筑的特有品质,它彰显了建筑的传统和历史背景,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世界性则是建筑的普遍性,它与全球化的浪潮相适应,为建筑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技术。
两者结合在一起,既能满足人们对于文化传承的需求,又能满足人们对于时尚建筑的喜好。
综上所述,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是建筑设计的重要认识。
设计师们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世界化的发展趋势,创造出适合中国人民需求、同时具有国际水准的建筑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表达
摘要:在“世界一体化”和“城市化”的时代浪潮中,提高“软实力”以及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作为艺术和文化载体的建筑也应该为弘扬民族文化和加强民族凝聚力作出应有的贡献,现代建筑的民族化是实现这一任务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现代建筑;现代性;民族性表达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出时代、环境和种族是影响文化艺术的三大要素。
作为艺术门类之一的建筑也是如此。
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气候条件、自然资源对建筑结构形式、艺术风格等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生活于不同地区和不同气候条件的民族,其建筑的结构形式和艺术风格也不同,而这种结构形式和艺术风格一旦形成,就对这个民族的审美产生影响,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物质形态积淀、升华,融入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从而形成特定的建筑审美定势和价值趋向并内化为本民族建筑艺术的传统。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建筑的形式是和当时的功能要求与技术水平密切契合的,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了近代工业生产,现代建筑材料和新的建筑技术的产生以及由于社会的发展而引起人们新的需求和新的审美观念的产生,再加上国内西洋式教堂、学校和外国使领馆等现代建筑的引领作用,中国传统建筑开始了与西方建筑交汇融合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用一个坐标来表示,横坐标是西方化,纵坐标是民族化,复古主义者希望只民族化,不要西方化,沿平行于纵轴的方向前进;殖民主义者希望只西方化,不要民族化,沿平行于横轴的方向前进。
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化探索主要可以分为早期探索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繁荣创作期(20年代至30年代)、日本“帝冠式”的移植期(30年代后期)、新探索时期(50年代以后)四个阶段。
早期探索阶段是西方建筑与中国建筑最初的交汇阶段,民族化探索尚处于不自觉的摸索之中,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一新功能、旧形式的建筑;二是新形式、旧功能的洋式门面:三是中国式教会建筑。
繁荣创作期出现了南京中山陵、南京中央博物院等一批高水平的作品,但这批建筑大多数只注重单体建筑的造型设计,忽略了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组合艺术。
这一时期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的建筑,不光研究民族建筑外部的形式特征,同时也研究其空间构成,至此,对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表达这一课题的研究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是中国现代建筑民族表达的典范。
苏州博物馆新馆采用金属、玻璃等现代建筑材料表达中国传统建筑的“土木结构”的形式,且对其构成元素的外型进行了几何化处理,体现了现代性和民族
性交融的特色。
1、采用“土木结构”形式的群体性布局符号
中华建筑在文化理念上象征自然宇宙,追求“其大无比”的境界,但从材料和技术条件方面来看受到“土木结构”的限制。
土木之材长度和强度不如石材,尤其是由泥土烧制而成的砖瓦之类,其长度与强度是有限的。
土木材料的性能决定了更适宜于建造尺度相对小一些的建筑单体。
从功能方面来看,群体性布局的形成是受到中华民族“血亲家族”观念的影响。
王国维曾经指出,我国传统封建大家族中,有父子,有兄弟,而父子、兄弟又各有配偶,且实行一夫多妻制,所以“断非一室所能容”。
群体性布局体现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建筑一开始就以群体性布局作为其主要特征,从仰韶时期的居住村落到面朝院落群体,再到后来的丰字型民居以及历代的宫殿建筑群,都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辅开,纵深发展,对称布局为主要表现形式,组成了相互联系,配合制约的有机的平面整体。
苏州博物馆新馆采用了群体化布局和对称的形式,但没有亦步亦趋地将对称性作为传统建筑布局的僵死的特征,而是根据实际需要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入口处遵循了对称原则,而两翼采用了非对称的布局。
新馆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建筑群坐北朝南,由三大块组成: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
2、采用“土木结构”形式的大屋顶符号
中国北方黄土地区的穴居之原始形式中有些直穴(或称袋穴、瓶形穴)建造在平地之下,为避雨雪、日照、野兽等,必在其上加一枝叶编成的顶盖,且用木棍之类支撑它,这是大屋顶的滥觞。
从材料和技术的角度讲,大屋顶的出现是由于土木等的物理性能决定了建筑开问不能过大,为避免变形与倒塌,需用柱子支撑,立柱过多且高度不易处于同一平面,再加上排水的实际需要,所以以主脊为最高,成为“人”字形两坡顶或四坡顶。
其檐部出挑深远,为的是保护台基、墙体、立柱与门窗。
建筑的屋顶形制在后代发展得多种多样,且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苏州博物馆新馆有一部分采用了“大屋顶”形制中最简单的“硬山”形式,采用钢材和玻璃等新材料以及开放性钢架结构等新技术对起进行了抽象几何化处理。
3、采用“土木结构”形式的庭院符号
庭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因素。
庭院空间是经过几千年民族文化的锤炼,随着历史发展而形成的,《辞源》这样解释“庭院”:庭者,“堂阶前也”,院者,“周垣也”,“宫室有垣墙者日院”。
也就是说庭院是指由建筑、围墙围合而成的室外
空间。
一般来说,常常采用的手法是设置假山、池水和植物等景观来象征自然。
在尺度较大的庭院中,还常常修建亭子,这些庭院空间的处理手法增添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
一是池水
水是自然界中与人关系最密切的物质之一,可以引起美好的情感,水可“净心”,水声悦耳,水又具有流动不定的形态,水可以形成倒影,这些特有的美感要素使古今中外许多庭院空间都以水为中心,而取得完美的观赏效果。
二是石景
石景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表现为假山景致。
水景的处理离不开山石,山石因水景而更生动,为了加强水景的观赏效果可将流水置于山石中流淌,发出潺潺流水声,水面作出落差,水声与波光交织,充分表现水景之美、环境之幽。
三是亭和榭
亭,原本是先民建在聚落、都市中用于嘹望和防御的一种准军事设施。
随着时间的推移,亭的使用功能由原先的军事、治安、邮递方面渐渐向民用转化,商旅游人亦可小憩、投宿其间。
隋唐间,亭开始出现于名胜、园林等处,宋元明清各代,此风日见兴盛,可以说凡有园林名胜,无不设亭造景。
文人墨客往往因以吟诗填词,这就是我们今日所说的“亭”。
凉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有传统特色新馆建筑中自然少不了它的存在。
池水是庭院空间的视觉中心,凉亭作为庭院中主要观赏点漂浮在水面上,使人仿佛置身于水上,造成人与水的亲近之感。
苏州博物馆新馆在带给我们有益启示的同时,也引发一些深层次的思考:在现代建筑材料和现代建筑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建筑语汇不是难一的,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化表达不一定要依赖传统建筑元素和符号。
我们能否离开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和形式符号而运用其他建筑语汇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答案是肯定的。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现代建筑民族性表达就会提高一个境界,如何做到,则是留给我们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工作者的时代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