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模式计算公式
混合模式的原理

混合模式的原理理解混合模式的原理,需熟知这些概念:像素、图层、通道、RGB模式基本原理我们先建⽴两个图层:当前选中层(Active Layer)为A层,或称“混合⾊ blend color”下层(Background Layer)为B层,或称“基⾊ base color”,两者混合得到“结果⾊ Result color”混合模式的基本原理取A层任意⼀个像素a [R1, G1, B1],与B层对应位置的像素b [R2, G2, B2] 进⾏数学运算,得到c [R3, G3, B3]R1 某种运算 R2 = R3G1 某种运算 G2 = G3B1 某种运算 B2 = B3A、B两层所有像素都独⽴进⾏同样的运算,即得到混合后的结果C,即新的A层(注意虽然A层缩略图没有变,但直⽅图已经变了),⽽B保持不变举⼀个简单例⼦,PS默认的图层混合模式是“正常”,在不透明度为100%时,R1 正常 R2 = R1G1 正常 G2 = G1B1 正常 B2 = B1也就是说,“正常”模式下,A层在B层之上,看到的只有A层,看不到B层混合模式的分类⼀般系:正常、溶解变暗系:变暗、深⾊、正⽚叠底、颜⾊加深、线性加深变亮系:变亮、浅⾊、滤⾊、颜⾊减淡、线性减淡对⽐系:叠加、强光、柔光、亮光、线性光、点光、实⾊混合该组特点是让亮的更亮,暗的更暗,每⼀个“对⽐系”的混合模式都可看作“变暗系”和“变亮系”的结合,如“叠加”是对较暗的像素进⾏“正⽚叠底”,对较亮的像素进⾏“滤⾊”负⽚系:差值、排除相消系:减去、划分HSL系:⾊相、饱和度、颜⾊、明度混合模式彼此之间的联系颜⾊加深、颜⾊减淡线性加深、线性减淡亮光、线性光、实⾊混合差值2. 以下5组混合模式是相反对应关系(从后⾯的公式就可以看出)变暗 - 变亮深⾊ - 浅⾊正⽚叠底 - 滤⾊颜⾊加深 - 颜⾊减淡线性加深 - 线性减淡3. 具有“互逆”关系的混合模式有两组,举例,A层在上,对A“叠加”;B层在上,对B“强光”:两种情况得到的效果是⼀样的叠加强光颜⾊明度每⼀种混合模式的运算⽅法当通道位深度为8位时,R、G、B三通道数值范围在0到255,我们除以255,得到0~1范围内的数值我们⽤下图所⽰的两个100像素的图层做实验A层有⼀个颜⾊, [R, G, B]值分别是 [102, 153, 204],即[0.4, 0.6, 0.8]B层有两个颜⾊,[0, 51, 102] 和 [255, 204, 153],即 [0, 0.2, 0.4] 和 [1, 0.8, 0.6]选中A层,调节混合模式I 正常系正常 Normal设不透明度为nc = n*a + (1-n)*b当不透明度为100%c = a溶解 Dissolve对每个像素⽽⾔,其结果⾊是基⾊或混合⾊的随机值,取决于其“不透明度”:“不透明度”⾼时,更多像素取⾃当前层;低时,更多像素取⾃背景层II 变暗和变亮系变暗 Darkenc = min(a,b) 逐通道进⾏运算B: 颜⾊1 [0, 0.2, 0.4] 颜⾊2 [1, 0.8, 0.6]C: 颜⾊1 [0, 0.2, 0.4] 颜⾊2 [0.4, 0.6, 0.6]得到变暗的效果变亮 Lightenc = max(a,b) 逐通道进⾏运算B: 颜⾊1 [0, 0.2, 0.4] 颜⾊2 [1, 0.8, 0.6]A: [0.4, 0.6, 0.8]C: 颜⾊1 [0.4, 0.6, 0.8] 颜⾊2 [1, 0.8, 0.8]得到变亮的效果深⾊ Darker Colorc = min(a, b) 三通道整体进⾏运算,不会产⽣新的颜⾊B: 颜⾊1 [0, 0.2, 0.4] 颜⾊2 [1, 0.8, 0.6]A: [0.4, 0.6, 0.8]C: 颜⾊1 [0, 0.2, 0.4] 颜⾊2 [0.4, 0.6, 0.8]该混合模式不会产⽣新的颜⾊,注意与“变暗”的区别浅⾊ Lighter Colorc = max(a, b) 三通道整体进⾏运算,不会产⽣新的颜⾊B: 颜⾊1 [0, 0.2, 0.4] 颜⾊2 [1, 0.8, 0.6]A: [0.4, 0.6, 0.8]C: 颜⾊1 [0.4, 0.6, 0.8] 颜⾊2 [1, 0.8, 0.6]该混合模式不会产⽣新的颜⾊,注意与“变亮”的区别c = a*b 逐通道进⾏运算B: 颜⾊1 [0, 0.2, 0.4] 颜⾊2 [1, 0.8, 0.6]A: [0.4, 0.6, 0.8]C: 颜⾊1 [0, 0.12, 0.32] 颜⾊2 [0.4, 0.48, 0.48]常⽤的加深模式,⽤于产⽣阴影、去除⽩⾊和其他浅⾊。
混合模式

• 颜色加深模式
原理:通过增加通道对比度使基色变暗,以反映混合色。 优点:结果色对比明显;缺点:灰度变化略显生硬。 公式:基色-{(255-基色)*(255-混合色)}/混合色=结果色 (可以将颜色加深看做将混合模式设置为正片叠底后,再执 行亮度/对比度命令)
• 线性加深
原理:通过减少通道中的亮度使基色变暗以反映混合色。 公式:基色+混合色-255=结果色 当结果色为负值时,按零进行显示即为黑色。 举例纹身牵牛花
减淡模式组
• • • • • 变暗-----------------变亮 颜色加深-----------颜色减淡 正片叠底-----------滤色 线性加深-----------线性减淡 深色-----------------浅色(cs3中添加)
• 变亮
原理:选择基色或混合色中较亮的颜色作为结果色。
• 叠加模式
原理:对颜色进行正片叠底或者过滤,具体取决于基 色,图案或颜色在现有像素上叠加,同时保留基色的明暗 对比。 以色阶值128为分界线,当小于128时基色较暗,以 正片叠底模式混合,当大于128时基色较亮,以滤色模式 混合,即以马太效应方式进行组合。 (剪贴蒙版:用处只对下一图层起作用。)
• 柔光模式
原理:使眼色变暗或变亮,具体取决于混合色。如果 混合色比50%黑色亮,则图像变亮,如果混合色比50%黑 色暗,则图像变暗。
• 强光模式
混合模式
颜色混合模式
图层混合模式
通道混合模
混合模式原理
• 颜色混合模式是其他两个模式基础 • 像素是配有特定位置和颜色值的矩形网格 • 位图图像就是有这些像素组成(透明文件 也含有透明像素) • 基色+混合色=结果色
加深模式组
【Photoshop实例教程】图层混合模式计算公式

图层混合模式计算公式Opacity 不透明度 (2)Darken 变暗 (2)Lighten 变亮 (3)Multiply 正片叠底 (3)Screen 滤色 (3)Color Dodge 颜色减淡 (4)Color Burn 颜色加深 (4)Linear Dodge 线形减淡 (4)Linear Burn 线形加深 (4)Overlay 叠加 (5)Hard Light 强光 (5)Soft Light 柔光 (6)Vivid Light 亮光 (6)Linear Light 线形光 (6)Pin Light 点光 (7)Hard Mix 实色混合 (7)Difference 差值 (7)Exclusion 排除 (8)Hue 色相 (8)Saturation 饱和度 (8)Color 颜色 (8)Luminosity 亮度 (9)Dissolve 溶解 (9)混合模式可以将两个图层的色彩值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大量的效果。
在这些效果的背后实际是一些简单的数学公式在起作用。
下面我将介绍photoshop cs2中所有混合模式的数学计算公式。
另外还介绍了不透明度。
下面所介绍的公式仅适用于RGB图像。
对于Lab颜色图像而言,这些公式将不再适用。
Opacity 不透明度C=d*A+(1-d)*B相对于不透明度而言,其反义就是透明度。
这两个术语之间的关系就类似于正负之间的关系:100%的不透明度就是0%的透明度。
该混合模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在该混合模式下,如果两个图层的叠放顺序不一样,其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当然50%透明除外)。
该公式中,A代表了上面图层像素的色彩值(A=像素值/255),d表示该层的透明度,B代表下面图层像素的色彩值(B=像素值/255),C代表了混合像素的色彩值(真实的结果像素值应该为255*C)。
该公式也应用于层蒙板,在这种情况下,d代表了蒙板图层中给定位置像素的亮度,下同,不再叙述。
PS的图层混合模式

Photoshop图层混合模式详解如果你经常使用PS,那么你需要了解PS一个简单却不容易理解的特性:混合模式。
在PS众多酷炫功能中,这是个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功能,看过今天这篇学习笔记后,我相信它会引起你的注意。
首先我们得知道混合模式在哪?它容易被忽略的很大原因在于位置:在图层面板左上部的角落里。
当我们用PS软件打开一张图片时(RAW格式除外),在“图层”面板上,会有一个文字显示为“正常”的下拉菜单,此时菜单是灰色的,不可选择状态:当我们按照惯例,使用CTRL+J复制一个图层后,这个菜单就被激活,“正常”的字样处于高亮状态,鼠标点击,就会弹出菜单中的内容:这个菜单中的所有内容,就是我们要聊的“图层混合模式”。
为啥先要啰嗦这几句呢,其实只为了告诉你一个信息点:图层混合模式在单独一个“背景”图层的情况下不生效,无法选择,只能在两个以上的图层时,才可以选择。
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如果你只有一个图层,那就需要复制或添加一个图层出来了。
一、认识图层混合模式图层混合模式是PS中非常强大、非常实用,也比较高级的工具,往往对照片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以前的很多实例教程中,我们都使用过图层混合模式,比如常见的“正片叠底、滤色、柔光”等等,但是很多老伙伴只听过这些名称,或者是跟着教程稀里糊涂的使用过这些混合模式,却不知道这些混合模式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不同的图层混合模式,会对摄影照片产生不同的影响,就这些问题,我们较为深入的去聊一下。
图层混合模式的算法挺复杂的,不容易理解,它的原理是用Photoshop的程序算法,提取一个图层中的像素,与其他图层的像素混合,以得到全新的效果。
听起来比较头晕吧,那我们就用大白话来理解,其实就是选定的图层与它下方图层的一个色彩叠加过程,我们先把这个名词梳理清楚,再去深入研究。
总得来说:上层图层颜色+下层图层颜色——应用图层混合模式=新的效果混合模式各有其计算公式(官方语言)如下图所示注释:1.混合模式的数学计算公式(分通道RGB逐像素计算)2.这些公式仅适用于RGB图像,对于Lab颜色图像而言,这些公式将不再适用3.在公式中:A代表下面图层的颜色值,也称为基色B代表上面图层的颜色值,也称为混合色C代表混合图层的颜色值,也称为结果色Rgb表示光色三原色HSB表示色相、饱和度、亮度反相表示255减去颜色值,例“A反相”:即(255-A)当然了,我们今天不是要去研究这么复杂的计算公式,以及混合模式的工作内核,我们仅仅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大致了解一下它们的计算公式,以一种更简单的方式去理解并运用在我们日常的修图中。
Photoshop图层混合模式调色原理(含公式)

Photoshop图层混合模式调色原理(含公式)正常:正常模式是Photoshop默认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混合色图层(当前图层)的不透明度及填充都是100%的时候,我们看不到基色图层(背景图层)。
我们需要降低混合色图层的不透明度才能显示基色图层,这时候混合色就会与基色混合形成结果色。
结果色跟混合色的不透明度有很多关系,她们的换算关系:结果色=混合色* 混合色不透明度值+ 基色* (100% - 混合色不透明度值)。
溶解:溶解模式下混合色的不透明度及填充都是100%的话,我们就看不到基色图层。
降低混合色图层的不透明度后,我们就会发现结果色中出现了很多细小的颗粒。
这些颗粒会随着混合色的不透明度变化。
不透明度越低混合色图层就被溶解的越多。
剩下的部分就越少。
不透明度越高混合色图层被溶解的部分就越少,剩下的部分就越多,结果色就越接近混合色。
变暗:变暗混合模式下,她会把混合色与基色进行对比,分别选择R,G,B三组数值中最小的数值,也就是最暗的颜色作为结果色的数值。
这样整个画面会变得更暗,如果是彩色图像,颜色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正片叠底:正片叠底混合原理:她是按照混合色与基色的中各R,G,B值计算,计算公式:结果色R=混合色R * 基色R / 255,G值与B值同样的方法计算。
最后得到的R,G,B值就是结果色的颜色。
由于各通道的最大值是255,因此结果色的数值比混合色及基色的数值都要小,也就是结果色要暗。
颜色加深:颜色加深可以快速增加图片的暗部。
她的计算公式:结果色= (基色+ 混合色- 255)* 255 / 混合色。
其中(基色+ 混合色- 255)如果出现负数就直接归0。
因此在基色与混合色都较暗的时候都是直接变成黑色的。
这样结果色的暗部就会增加。
整体效果看上去对比较为强烈。
线性加深:线性加深的计算公式是:结果色= 基色+ 混合色- 255,如果基色+ 混合色的数值小于255,结果色就为0。
由这个公式可以看出,画面暗部会直接变成黑色。
终于把photoshop图层混合模式讲明白了!

终于把photoshop图层混合模式讲明白了!在之前文章,我们大概的聊了一下如何利用计算命令精确的选出图片的中间调,高光,阴影。
里面有讲到一个图层混合模式的计算公式,正片叠底:结果色=基色X混合色再除以255。
我们知道,PS的混合模式不仅仅只有正片叠底一种,一共有27种混合模式,这27个混合模式各有其计算公式。
注释:1.混合模式的数学计算公式,另外还介绍了不透明度。
2.这些公式仅适用于RGB图像,对于Lab颜色图像而言,这些公式将不再适用。
3.在公式中——A 代表下面图层的颜色值,也称为基色;B 代表上面图层的颜色值,也成为混合色;C 代表混合图层的颜色值,也称为结果色;D 表示该层的透明度。
当然了,我们今天不是要去研究这么复杂的计算公式,以及混合模式的工作内核,我们仅仅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大致了解一下它们的计算公式,以一种更简单的方式去理解并运用在我们日常的修图中。
首先,我们先明确三个概念:基色,混合色,结果色。
图层混合模式是作用在两个图层之间,单一图层是没有混合效果的(跟空气混合?),如上图,下面一个图层,我们称为基色,基色上面的一层,我们称之为混合色,就是将这个图层通过不同的混合模式混合到下面一层(基色)中去,而两个图层混合后的效果,就是结果色了。
在27种混合模式中,系统会默认将其分成六大类,分别是:一、组合模式(正常、溶解)二、加深混合模式(变暗、正片叠底、颜色加深、线性加深,深色)三、减淡混合模式(变亮、滤色、颜色减淡、线性减淡,浅色)四、对比混合模式(叠加、柔光、强光、亮光、线性光、点光、实色混合)五、比较混合模式(差值、排除)六、色彩混合模式(色相、饱和度、颜色、亮度)我们就顺着这个六个分类的顺序分别聊一聊:1、组合模式(a)正常正常模式是没有计算公式的,只有不透明度会对其有所影响,不透明度为100%的时候,结果色=混合色,不透明度为0%时,结果色=基色。
这个没什么特别好聊的。
(b)溶解溶解模式其实也没什么大用途,原理就是混合色会以一种点状喷雾式的形式混合在基色上,随着不透明度的降低,混合色中的像素点会越来越分散。
27种图层混合模式原理详解

27种图层混合模式原理详解1.正常模式〔Normal〕默认模式,显示混合色图层〔蝴蝶图层〕的像素,没有进展任何的图层混合。
这意味着基色图层〔背景图层〕对蝴蝶层没有影响。
2.溶解〔Dissolve〕将混合色图层的图像以散乱的点状形式叠加到基色图层的图像上,对图像的色彩不产生影响,与图像的不透明度有关。
在图像的填充和不透明度都是100%时,边缘的效果是最明显的,像下列图的蝴蝶图层中,蝴蝶的边缘点状像素效果就比拟明显。
3.变暗〔Darken〕在该模式下,对混合的两个图层相对应区域RGB通道中的颜色亮度值进展比拟,在混合图层中,比基色图层暗的像素保存,亮的像素用基色图层中暗的像素替换。
总的颜色灰度级降低,造成变暗的效果。
如下列图中,相对应区域中基色图层中较暗的铁锈就会被显示出来。
4.正片叠底〔Multiply〕将上下两层图层像素颜色的灰度级进展乘法计算,获得灰度级更低的颜色而成为合成后的颜色,图层合成后的效果简单地说是低灰阶的像素显现而高灰阶不显现〔即深色出现,浅色不出现,黑色灰度级为0,白色灰度级为255〕。
如下列图中,蝴蝶图层中较浅的颜色由下一图层较深的颜色显现。
计算公式:结果色=基色*混合色/ 2555.颜色加深〔Color Burn〕使用这种模式时,会加暗图层的颜色值,加上的颜色越亮,效果越细腻。
让底层的颜色变暗,有点类似于正片叠底,但不同的是,它会根据叠加的像素颜色相应增加比照度。
和白色混合没有效果。
计算公式:结果色 = 〔基色 + 混合色 - 255〕 * 255 / 混合色,其中如果〔基色+混合色-255〕出现负数则直接归零。
6.线性加深〔Linear Burn〕和颜色加深模式一样,线性加深模式通过降低亮度,让底色变暗以反映混合色彩。
和白色混合没有效果。
计算公式:结果色 = 基色 + 混合色 - 255,如果得出数值小于0,则直接归零。
7.深色〔Darker Color〕深色混合模式比拟好理解。
PHOTOSHOP(ps)图层混合模式详解、公式、说明

PHOTOSHOP混合模式原理和公式:上面的颜色:混合色下面的图层颜色为:基色这里只用黑色和白色来说明问题:混合色基色:一、组合模式1、正常===编辑或绘制每个像素使其成为结果色(默认模式)。
混合色的颜色覆盖基色的颜色,改变透明度混合色会产生透明效果,结果:2、溶解===编辑或绘制每个像素使其成为结果色。
但根据像素位置的不透明度,结果色由基色或混合色的像素随机替换。
混合色的颜色覆盖基色的颜色,改变透明度混合色会产生溶解的颗粒效果二、加深模式1、变暗===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选择基色或混合色中较暗的作为结果色,其中比混合色亮的像素被替换,比混合色暗的像素保持不变。
公式:R结果色=min(基色R,混合色R)G结果色=min(基色G,混合色G)B结果色=min(基色B,混合色色B)黑色不变,白色被屏蔽,整体颜色变暗,R、G、B逐个通道进行比较混合色比基色暗的颜色保留,R、G、B逐个通道进行比较混合色比基色亮的部分被基色的颜色替代,2、正片叠底===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并将基色与混合色复合,结果色是较暗的颜色。
任何颜色与黑色混合产生黑色,与白色混合保持不变。
用黑色或白色以外的颜色绘画时,绘画工具绘制的连续描边产生逐渐变暗的颜色,与使用多个魔术标记在图像上绘图的效果相似公式:结果色=混合色x基色/255黑色不变,白色被屏蔽,整体颜色变暗,R、G、B逐个通道混合色与基色白色混合时混合色不变,R、G、B逐个通道混合色与基色黑色混合时混合色被黑色替换,3、颜色加深===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通过增加对比度使基色变暗以反映混合色,与黑色混合后不产生变化。
公式:结果色=(混合色+基色-255)x255/混合色(出现负数时按零计算)黑色不变,白色被屏蔽,整体颜色变暗,效果明显R、G、B逐个通道混合色与基色白色混合时混合色不变,R、G、B逐个通道混合色与基色黑色混合时混合色被黑色替换,R、G、B逐个通道混合色与基色都比较暗的时候,直接变为黑色4、线性加深===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通过减小亮度使基色变暗以反映混合色。
ps混合模式的原理

ps混合模式的原理
PS混合模式是指通过不同的算法将图层的像素值与下方图层的像素值进行混合计算,产生新的像素值。
其原理是利用不同的算法将两个图层的像素值进行混合,从而产生新的颜色值。
常见的混合模式包括正片叠底、颜色加深、变亮、柔光、叠加、差值等。
混合模式的实现原理是对每个像素点进行混合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最终像素值= 混合算法(上层像素值,下层像素值)
其中,混合算法根据不同的混合模式有所不同,如正片叠底的混合算法为:
最终像素值= 上层像素值* 下层像素值/ 255
其中,上层和下层的像素值范围均为0~255。
通过混合算法的计算,可以实现图层混合的效果。
ps混合模式高级公式对比和用法特点

变暗:C=Min(A,B)变亮:C=Max(A,B)点光:当B<=128,C=Min(A,2B);当B>128,C=Min(A,2B-255)正片叠底:C=AB255(高光压缩,颜色影响高光)滤色:C=255-A反相×B反相255=A+B-AB255(低光压缩,颜色影响暗部)叠加:当A<=128,C=AB128;当A>128,C=255-A反相×B反相128(多用于制作阴影、投影、暗角;通道计算用于加强反差)强光:当B<=128,C=AB128;当B>128,C=255-A反相×B反相128柔光:当B<=128,C=AB128+(A255)2×(255-2B);当B>128,C=A×B反相128+A255×(2B-255)(加强对比度和饱和度,从而去灰,加强画面感,加强立体感;混合上单色层,颜色影响整体)颜色加深:C=A+B−255×255B =A-A反相×B反相B(变暗同时加强对比)颜色减淡:C=255A255−B =A+ABB反相(制作光源发光效果)亮光:当B<=128,C=A-A反相×(255−2B)2B;当B>128,C=A+A×(2B−255)2×B反相线性加深:C=A+B-255线性减淡:C=A+B线性光:C=A+2B-255(多用于质感磨皮)实色混合:当A+B>=255,C=255,否则为0排除:C=A+B-AB128(混合上某种暗色调时,暗部呈现该色调,亮部呈现该色调的补色)差值:C=|A-B| 减去:C=A-B×255 划分:C=AB。
Photoshop图层混合模式计算公式大全

Photoshop图层混合模式计算公式大全混合模式可以将两个图层的色彩值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大量的效果,在这些效果的背后实际是一些简单的数学公式在起作用。
下面是photoshop cs2中所有混合模式的数学计算公式,另外还介绍了不透明度,这些公式仅适用于RGB图像,对于Lab颜色图像而言,这些公式将不再适用。
Opacity 不透明度C=d*A+(1-d)*B相对于不透明度而言,其反义就是透明度。
这两个术语之间的关系就类似于正负之间的关系:100%的不透明度就是0%的透明度。
该混合模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在该混合模式下,如果两个图层的叠放顺序不一样,其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当然50%透明除外)。
该公式中,A代表了上面图层像素的色彩值(A=像素值 /255),d表示该层的透明度,B代表下面图层像素的色彩值(B=像素值/255),C代表了混合像素的色彩值(真实的结果像素值应该为255*C)。
该公式也应用于层蒙板,在这种情况下,d代表了蒙板图层中给定位置像素的亮度,下同,不再叙述。
Darken 变暗B<=A: C=BB>=A: C=A该模式通过比较上下层像素后取相对较暗的像素作为输出,注意,每个不同的颜色通道的像素都是独立的进行比较,色彩值相对较小的作为输出结果,下层表示叠放次序位于下面的那个图层,上层表示叠放次序位于上面的那个图层,下同,不再叙述。
Lighten 变亮B<=A: C=AB>A: C=B该模式和前面的模式是相似,不同的是取色彩值较大的(也就是较亮的)作为输出结果。
Multiply 正片叠底C=A*B该效果将两层像素的标准色彩值(基于0..1之间)相乘后输出,其效果可以形容成:两个幻灯片叠加在一起然后放映,透射光需要分别通过这两个幻灯片,从而被削弱了两次。
Screen 滤色C=1-(1-A)*(1-B)也可以写成 1-C=(1-A)*(1-B)该模式和上一个模式刚好相反,上下层像素的标准色彩值反相后相乘后输出,输出结果比两者的像素值都将要亮(就好像两台投影机分别对其中一个图层进行投影后,然后投射到同一个屏幕上)。
[转载]“相加”和“减去”混合模式
![[转载]“相加”和“减去”混合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e4902c3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1.png)
[转载]“相加”和“减去”混合模式“相加”公式:[源2(基色)+源1(混合色)/缩放] +补偿值=结果“减去”公式:[源2(基色)-源1(混合色)/缩放] -补偿值=结果从公式可以看出这里多出了缩放和补偿值两个选项,致使“相加”和“减去”混合模式只适用于“应用图像”和“计算”命令,而不能使用于颜色与图层的混合模式中。
相加增加两个通道中的像素值。
这是在两个通道中组合非重叠图像的好方法。
因为较高的像素值代表较亮的颜色,所以向通道添加重叠像素将使图像变亮。
两个通道中的黑色区域仍然保持黑色 (0 + 0 = 0)。
任一通道中的白色区域仍为白色(255 + 任意值 = 255 或更大值)。
“相加”模式用“缩放”量除像素值的总和,然后将“位移”值添加到此和中。
例如,要查找两个通道中像素的平均值,应先将它们相加,再除以2 且不输入“位移”值。
这与算术中的取平均值一模一样。
这里所说的位移和补偿值实际上是同一个概念。
“缩放”因数可以是介于 1.000 和 2.000 之间的任何数字。
输入较高的“缩放”值将使图像变暗,这应该非常容易理解,2个东西加在一起给三个人分肯定会减小了。
可以使用“位移”值,通过任何介于 +255 和 -255 之间的亮度值使目标通道中的像素变暗或变亮。
负值使图像变暗,而正值使图像变亮。
这相当于运算后,整体补充减少亮度值。
减去从目标通道中相应的像素上减去源通道中的像素值。
与“相加”模式相同,此结果将除以“缩放”因数并添加到“位移”值。
切记:在减去模式的情况下特地要注意的是“源2-源1”,这个顺序不能搞错,而相加模式时可以不考虑顺序,如右图它的计算是“绿-红”。
“缩放”因数可以是介于 1.000 和 2.000 之间的任何数字。
可以使用“位移”值,通过任何介于 +255 和 -255 之间的亮度值使目标通道中的像素变暗或变亮。
如果要选择图像中最暗调部分(完全排除128色阶以上的部分),可以使用灰度通道和它的反相通道以“减去”模式相混合。
混合模式计算公式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混合模式计算公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对混合模式计算公式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解释。
混合模式计算公式是一种结合多种计算方法的新型模式,通过将不同的计算方式相结合,以提高计算准确性、可靠性和效率。
本文将详细探讨混合模式计算公式的定义、背景、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并进行优劣势分析与比较研究。
最后,文章将总结各章节要点并展望混合模式计算公式的未来发展方向。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包含五个主要部分:引言、混合模式计算公式的定义和背景、混合模式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混合模式计算公式的优劣势分析与比较研究,以及结论及未来展望。
- 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介绍和概述。
- 第二部分是关于混合模式计算公式的定义和背景,我们将详细解释该概念以及它的起源。
- 第三部分是关于混合模式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我们将解释其基本概念和具体计算方法,并介绍相关的数据处理和预处理技术。
- 第四部分是混合模式计算公式的优劣势分析与比较研究,我们将分析它的优点和缺点,并与其他计算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及未来展望,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回顾并对混合模式计算公式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且详尽的关于混合模式计算公式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了解混合模式计算公式的定义、背景、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并掌握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同时,通过对其优劣势分析与比较研究,读者还可以了解到混合模式计算公式相对于其他计算模式的特点和优势。
最后,在文章结论部分,读者将获得一份关于当前混合模式计算公式发展方向的展望。
2. 混合模式计算公式的定义和背景:2.1 定义:混合模式计算公式是一种用于解决复杂问题的数学计算工具。
它结合了不同的计算方法,包括概率统计、线性回归、机器学习等,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混合模式计算公式采用多种数据处理和预处理技术,从大量不同来源的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推断。
划分混合模式公式

划分混合模式公式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文章:咱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一些让人有点头疼但又特别有趣的东西,就比如说“划分混合模式公式”。
先来讲讲什么是混合模式公式。
想象一下,你去超市买零食,有的零食按包卖,有的按斤称。
这时候你要算一共花了多少钱,就得把这两种不同的计价方式综合起来考虑,这就是混合模式。
而公式呢,就是帮助咱们解决这种复杂计算的工具。
比如说,咱们来看一个数学题。
小明去买水果,苹果每斤 5 元,买了 3 斤;香蕉每把 8 元,买了 2 把。
那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这时候就得用到混合模式公式啦。
咱们来一步步算。
苹果一共花了 5×3 = 15 元,香蕉一共花了 8×2 = 16 元。
那总的花费就是 15 + 16 = 31 元。
这个过程里,分别计算苹果和香蕉的花费,再把它们相加,就是一个简单的混合模式计算。
我记得我以前教过一个学生,叫小李。
这孩子呀,刚开始碰到这种混合模式的题,那叫一个迷糊。
有一次做作业,遇到一道类似的题目,他算了半天也没算对。
我就问他:“小李,你先跟老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他皱着眉头说:“老师,我一会儿算单价,一会儿算数量,脑子都乱啦。
”我一听,明白了他的问题所在。
于是我就耐心地给他重新讲解,从题目里找出关键的信息,一步一步引导他用正确的公式去计算。
后来,经过反复的练习和讲解,小李终于掌握了这种混合模式公式的计算方法。
有一次小测验,他碰到了一道比较复杂的混合模式的应用题,不仅做对了,还写得特别工整,步骤清晰。
我在课堂上表扬他的时候,他脸上那得意的笑容,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呢!其实呀,学习划分混合模式公式就像是在搭积木。
每一块积木都代表着一个计算步骤或者一个数据,咱们得把它们按照正确的顺序和方式搭起来,才能建成漂亮的“数学大楼”。
再比如,咱们在做工程计算的时候,有时候会碰到材料既有按体积计算价格的,又有按长度计算价格的。
这时候,混合模式公式就能派上大用场啦。
混合模式计算公式

注释:1.混合模式的数学计算公式,另外还介绍了不透明度。
2.这些公式仅适用于RGB图像,对于Lab颜色图像而言,这些公式将不再适用。
3.在公式中A 代表下面图层的颜色值;B 代表上面图层的颜色值;C 代表混合图层的颜色值;d 表示该层的透明度。
rgb表示光色三原色;HSB表示色相、饱和度、亮度;反相表示255减去颜色值。
混合色表示上层图层的颜色值;基色表示下层图层的颜色值。
【混合时是对每通道进行颜色值的计算,然后再将三个通道混合显示最终效果。
为便于理解,可以打开窗口--信息面板,在RGB模式下使用黑、白和中性灰图层进行验证,将灰色任一通道的颜色值套入公式计算即可。
】1.Opacity不透明度C=d×A+(1-d)×B相对于不透明度而言,其反义就是透明度。
这两个术语之间的关系就类似于正负之间的关系:100%的不透明度就是0%的透明度。
该混合模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在该混合模式下,如果两个图层的叠放顺序不一样,其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当然50%透明除外)。
该公式也应用于层蒙板,在这种情况下,d代表了蒙板图层中给定位置图层的亮度(d=颜色值/255),下同,不再叙述。
2.Darken变暗B<=A 则C=BB>=A 则C=A该模式通过比较上下层像素后取相对较暗的像素作为输出,注意,每个不同的颜色通道的像素都是独立的进行比较,色彩值相对较小的作为输出结果。
下层表示叠放次序位于下面的那个图层,上层表示叠放次序位于上面的那个图层,下同,不再叙述。
3.Lighten变亮B<=A 则C=AB>=A 则C=B该模式和前面的模式是相似,不同的是取色彩值较大的(也就是较亮的)作为输出结果。
【这两个也没啥说的,最简单的比大小,小学知识~】4.Multipl y 正片叠底C=(A×B)/255该效果将两层像素的标准色彩值(基于0..1之间)相乘后输出其效果可以形容成:两个幻灯片叠加在一起然后放映,透射光需要分别通过这两个幻灯片,从而被削弱了两次。
混合模式

颜色,会随机的使用混合色和基色的颜色来显示,混合色不透明度低的时候,基色所占比例大,不透明度高的时候混合色所占比例大变暗模式: 在RGB各通道中计算,取混合色与基色中较暗的值,混合各个通道后输出混合后的颜色,会产生新的颜色,用白色擦拭混合色可以得到基色值正片叠底:比变暗模式更加暗,计算公式为RGB各通道中(基色*混合色)/255 ,用白色绘画时显示另一个图层的颜色,用黑色绘画还是黑色颜色加深: 用白色做混合色用颜色加深模式基色不变,在改变图片对比度的同时,混合色也会改变基色的整体色相。
会根据混合色的明暗和颜色控制基色中该颜色的含量和明暗,混合色就像是领导,很偏心自己的兄弟。
混合色占有主导地位,混合色的明暗程度控制基色,最后的颜色也会越暗。
混合色较浅时,对基色改变较小,较深时,对基色的改变较大线性加深:比颜色加深还要暗,基色图层与混合色颠倒位置后不影响最后结果,计算公式是RGB各个通道中(基色+混合)-255 ,最后混合各个通道得到最后的颜色不产生第三种颜色变亮模式:与变暗模式相反,去基色与混合色各个通道中较亮的通道,再进行混合滤色模式:与正片叠底相反,比变亮模式更亮了,是色光相加得到的,对应RGB混合模式,可以用来去除较暗的底,可以保留较亮的色,是扣图方法,正片叠底可以用来去除较亮的底,保留较暗的颜色减淡:与颜色加深对应,使图像更加的亮,还是混合色占据主导地位,上层颜色越亮,就会控制下层的基色图层使其亮度增大,对比度增大线性减淡:与线性加深对应,图像更加亮了,计算公式为RGB 各通道中混个色+基色,混合后得到最终色浅色模式:与深色模式相对应,混合色与基色哪个颜色浅就显示哪个颜色,不产生第三个颜色叠加模式:基色占据主导地位,混合色仅仅只是在基色上留下一点印记,在基色中比较暗的地方,按照正片叠底的方式混合,在比较亮的地方按照滤色的方式混合柔光模式: 还是基色占据主导地位,混合色起的作用很小,比叠加模式还要柔和,就像是混合色图像的光线柔和的投射在基色上一样强光模式:可以理解为强光模式是叠加模式交换图层后的运算方式,即混合色占据主导地位.基色只是留下一点印记亮光模式:混合色依旧是主导地位,只是与颜色加深模式相反,混合色非常亮就按颜色减淡模式进行调整,暗的话就按颜色加深模式进行调整,线性光:混合色占主导地位,较亮时类似线性加强,较暗时类似线性减弱,混合色的纹理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可以利用一张带有凹凸图案的基色图为下方的基色图添加各种各样的纹理点光模式:混合色为主导,可以用点光模式制作非常漂亮的光效,制作合层后可以用滤色模式叠加在别的图像上,形成光效效果实色混合:公式为混合色和基色的RGB通道中混合色加上基色若结果大于255则为显示为255,小于255则显示为0,颜色鲜艳,可以与混合颜色带及滤镜一起用差值模式:公式RGB各通道中基色与混合色的较大值减去较小值排除模式:与差值类似,但是不同的是在不是特别亮和特别暗的区域不得到完全的黑,而是灰色相混合模式:根据混合色的色相,改变基色的色相,但是基色的明度及饱和度不变饱和度混合模式:使用混合色的饱和度,基色的明度及色相不变,若混合色为白色或者黑色,则会使基色图像变成黑白图像,因为白色和黑色的饱和度是最低的颜色混合模式:使用混合色的色相和饱和度,保留基色的明度,可以利用它对黑白图像进行上色处理明度混合模式:使用混合色的明度,保留基色的色相和饱和度,与颜色混合模式正好相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释:1.混合模式的数学计算公式,另外还介绍了不透明度。
2.这些公式仅适用于RGB图像,对于Lab颜色图像而言,这些公式将不再适用。
3.在公式中A 代表下面图层的颜色值;B 代表上面图层的颜色值;C 代表混合图层的颜色值;d 表示该层的透明度。
rgb表示光色三原色;HSB表示色相、饱和度、亮度;反相表示255减去颜色值。
混合色表示上层图层的颜色值;基色表示下层图层的颜色值。
【混合时是对每通道进行颜色值的计算,然后再将三个通道混合显示最终效果。
为便于理解,可以打开窗口--信息面板,在RGB模式下使用黑、白和中性灰图层进行验证,将灰色任一通道的颜色值套入公式计算即可。
】1.Opacity 不透明度C=d×A+(1-d)×B相对于不透明度而言,其反义就是透明度。
这两个术语之间的关系就类似于正负之间的关系:100%的不透明度就是0%的透明度。
该混合模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在该混合模式下,如果两个图层的叠放顺序不一样,其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当然50%透明除外)。
该公式也应用于层蒙板,在这种情况下,d代表了蒙板图层中给定位置图层的亮度(d=颜色值/255),下同,不再叙述。
2.Darken 变暗B<=A 则C=BB>=A 则C=A该模式通过比较上下层像素后取相对较暗的像素作为输出,注意,每个不同的颜色通道的像素都是独立的进行比较,色彩值相对较小的作为输出结果。
下层表示叠放次序位于下面的那个图层,上层表示叠放次序位于上面的那个图层,下同,不再叙述。
3.Lighten 变亮B<=A 则C=AB>=A 则C=B该模式和前面的模式是相似,不同的是取色彩值较大的(也就是较亮的)作为输出结果。
【这两个也没啥说的,最简单的比大小,小学知识~】4.Multiply 正片叠底C=(A×B)/255该效果将两层像素的标准色彩值(基于0..1之间)相乘后输出其效果可以形容成:两个幻灯片叠加在一起然后放映,透射光需要分别通过这两个幻灯片,从而被削弱了两次。
【从公式可以看出,C会比A和B都要暗,多个同色图层连续正片叠底会越来越暗。
任何颜色和黑色正片叠底还是黑色,黑色之外其他颜色和白色正片叠底颜色不变。
】5.Screen 滤色C=255-(A反相×B反相)/255【=A+B-(A×B)/255 】该模式和上一个模式刚好相反,上下层像素的标准色彩值反相后相乘后输出,输出结果比两者的像素值都将要亮(就好像两台投影机分别对其中一个图层进行投影后,然后投射到同一个屏幕上)。
从右边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两个图层反相后,采用Multiply模式混合,则将和对这两个图层采用Screen模式混合后反相的结果完全一样。
6.Color Burn 颜色加深C=A-(A反相×B反相)/B如果上层越暗,则下层获取的光越少,加深效果越明显。
【如果上层为全黑色,则下层颜色值不是255的像素全变成0】,如果上层为全白色,则根本不会影响下层。
结果最亮的地方不会高于下层的像素值。
7.Color Dodge 颜色减淡C=A+(A×B)/B反相该模式和上一个模式刚好相反。
该模式下,上层的亮度决定了下层的暴露程度。
如果上层越亮,下层获取的光越多,也就是越亮。
如果上层是纯黑色,也就是没有亮度,则根本不会影响下层,【如果上层是纯白色,则下层颜色值不是0的像素全变成255】。
结果最黑的地方不会低于下层的像素值。
8.Linear Burn 线性加深C=A+B-255如果上下层的像素值之和小于255,输出结果将会是纯黑色。
如果将上层反相,结果将是纯粹的数学减。
9.Linear Dodge 线性减淡C=A+B将上下层的色彩值相加。
结果将更亮。
10.Overlay叠加A<=128则C=(A×B)/255A>128则C=255-(A反相×B反相)/128依据下层色彩值的不同,该模式可能是Multiply(正片叠底),也可能是Screen (滤色)模式。
上层决定了下层中间色调偏移的强度。
如果上层为50%灰,则结果将完全为下层像素的值。
如果上层比50%灰暗,则下层的中间色调的将向暗地方偏移,如果上层比50%灰亮,则下层的中间色调的将向亮地方偏移。
对于上层比50%灰暗,下层中间色调以下的色带变窄(原来为0~2×0.4×0.5,现在为0~2×0.3×0.5),中间色调以上的色带变宽(原来为2×0.4×0.5~1,现在为2×0.3×0.5~1)。
反之亦然。
11.Hard Light 强光B<=128则C=(A×B)/128B>128则C=255-(A反相×B反相)/128该模式完全相对应于Overlay(叠加)模式下,两个图层进行次序交换的情况。
如过上层的颜色高于50%灰,则下层越亮,反之越暗。
【如果将上层图层设为叠加,下层设为强光,则改变图层顺序不影响结果。
】12.Soft Light柔光B<=128则C=(A×B)/128+(A/255)^2×(255-2B)B>128则C=(A×B反相)/128+sqrt(A/255)×(2B-255)使颜色变暗或变亮,具体取决于混合色。
此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
如果混合色(光源)比50% 灰色亮,则图像变亮,就像被减淡了一样。
如果混合色(光源)比50%灰色暗,则图像变暗,就像被加深了一样。
使用纯黑色或纯白色上色,可以产生明显变暗或变亮的区域,但不能生成纯黑色或纯白色。
该模式类似上层以Gamma值范围为2.0到0.5的方式来调制下层的色彩值。
结果将是一个非常柔和的组合。
13.Vivid Light 亮光B<=128则C=A-A反相×(255-2B)/(2B)B>128则C=A+A×(2B-255)/(2×B反相)该模式非常强烈的增加了对比度,特别是在高亮和阴暗处。
可以认为是阴暗处应用ColorBurn(颜色加深)和高亮处应用Color Dodge(颜色减淡)。
如果混合色(光源)比50%灰色亮,则通过减小对比度使图像变亮。
如果混合色比50% 灰色暗,则通过增加对比度使图像变暗。
14.Linear Light 线性光C=A+2×B-255通过减小或增加亮度来加深或减淡颜色,具体取决于混合色。
如果混合色(光源)比50%灰色亮,则通过增加亮度使图像变亮。
如果混合色比50% 灰色暗,则通过减小亮度使图像变暗。
其类似于LinearBurn(线性加深),只不过是加深了上层的影响力。
【由于将上层颜色值加倍,所以结果比线性加深亮很多。
】15.Pin Light 点光B<=128 则C=Min(A,2B)B>128 则C=Min(A,2B-255)根据混合色替换颜色。
如果混合色(光源)比50% 灰色亮,则替换比混合色暗的像素,而不改变比混合色亮的像素。
如果混合色比50%灰色暗,则替换比混合色亮的像素,而比混合色暗的像素保持不变。
这对于向图像添加特殊效果非常有用。
该模式结果就是导致中间调几乎是不变的,但是两边是Darken(变暗)和Lighten(变亮)模式的组合。
16.Hard Mix 实色混合A+B>=255 则C=255A+B<255 则C=0该模式导致了最终结果仅包含6种基本颜色,每个通道要么就是0,要么就是255。
17.Difference 差值C=|A-B|上下层色彩值之差的绝对值。
该模式主要用于比较两个不同版本的图片。
如果两者完全一样,则结果为全黑。
与白色混合将反转基色值;与黑色混合则不产生变化。
18.Exclusion 排除C=A+B-(A×B)/128亮的图片区域将导致另一层的反相,很暗的区域则将导致另一层完全没有改变。
与“ 差值”模式相似但对比度更低的效果(偏灰)。
19.Hue 色相HCSCBC =HBSABA输出图像的色调为上层,饱和度和亮度保持为下层。
对于灰色上层,结果为去色的下层。
20.Saturation 饱和度HCSCBC =HASBBA输出图像的饱和度为上层,色调和亮度保持为下层。
21.Color 颜色HCSCBC =HBSBBA输出图像的亮度为下层,色调和饱和度保持为上层。
22.Luminosity 明度HCSCBC =HASABB输出图像的亮度为上层,色调和饱和度保持为下层。
23.Dissolve 溶解该模式根本不是真正的溶解,因此并不是适合Dissolve(溶解)这个称谓,其表现仅仅和Normal(正常)类似。
其从上层中随机抽取一些像素作为透明,使其可以看到下层,随着上层透明度越低,可看到的下层区域越多。
如果上层完全不透明,则效果和Normal(正常)不会有任何不同。
【补充】:24.深色rB+gB+bB<=rA+gA+bA 则C=BrB+gB+bB>=rA+gA+bA 则C=A比较混合色和基色的所有通道值的总和并显示值较小的颜色。
不会生成第三种颜色。
25.浅色rB+gB+bB<=rA+gA+bA 则C=ArB+gB+bB>=rA+gA+bA 则C=B比较混合色和基色的所有通道值的总和并显示值较大的颜色。
不会生成第三种颜色。
26.减去C=A-B查看各通道的颜色信息,并从基色中减去混合色。
如果出现负数就剪切为零。
与基色相同的颜色混合得到黑色;白色与基色混合得到黑色;黑色与基色混合得到基色。
27.划分C=(A/B)×255查看每个通道的颜色信息,并用基色分割混合色。
基色数值大于或等于混合色数值,混合出的颜色为白色。
基色数值小于混合色,结果色比基色更暗。
因此结果色对比非常强。
白色与基色混合得到基色,黑色与基色混合得到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