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复习:明清时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②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个人决断,难免偏 颇、草率;当皇帝无能或不理朝政时就会造成皇 权旁落; • ③内阁制应运而生。
内阁的出现
1、原因:丞相废除后,政务繁多,皇帝一人无力应付 。 2、形成和发展: 时间 明太祖 名称 权利 阶段
殿阁大学士 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明成祖 文渊阁大学士 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康熙时设)
2、军机处设置——专制顶峰(雍正)
(1)原因 • ①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 • ②历史原因: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 稳 • ③具体原因:废行中书省设三司使,统领中央 各部的宰相职权扩大 • ④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2)过程 • ①诛胡; • ②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 • ③废除宰相制度
巩 固 补充 完善 不断 加强 高度 强化
形 成
秦
中 央 三公 九卿
汉
中朝 外朝
隋唐
三省 六部
宋
二府 三司
元
中书省 枢密院 宣政院 行省 制度
明
废相 设 内阁 设 三司
清
设军 机处
地 方
郡县 制
郡国制 刺史制
州县道 节度使
路、州 县
特点: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皇权 不 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明朝
1368年朱元璋建 立,1644年明亡。
清朝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金为 清。1912年清帝退位,清朝 统治结束。
17-18世纪东西方社会状况比较?
政治 经济
西 方 封建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开始资产阶级革命 工场手工业时期, 封建自然经济居主导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18世纪中后期开始 工业革命 中 国
“海禁”“闭关锁国” 新航路开辟,殖民 对外关系 闭目塞听,盲目自大 扩张
文艺复兴、启蒙运 思想文化 文化专制;钳制思想 动,思想解放
阶段特征
•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统一的多民 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的时期。
• 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君主专 制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明清政治——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还有那些措施: 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的加强 1、改革军制: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让其与兵部互 一、明朝君主专制发展到新高度 相牵制。 2、制定《大明律》 反映时代特 1、中央:废宰相,设内阁 3、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征:君主专 4、八股取士,文字狱。 2、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制空前强化, 封建制度走 二、清朝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向衰落 1、清初中枢机构
⑵总的发展趋势是皇权、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政治上: 发展
在封建社会 积极 早期和中期 作用 起进步作用
评 价
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和平 稳定的社会环境,能有效 经济上 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 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 生产活动 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 文化上: 文化在较广泛范围内传播
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总体概况
• 经济:封建经济发展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产生新的经济因素。 • 农业: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新品种大量引进推广种植(玉米、甘薯)。 经济作物种植扩大,形成专业生产区域。生产技术提高:《农政全书》 • 手工业: • 制瓷业:明瓷都景德镇,五彩瓷。清粉彩瓷、珐琅彩。 • 丝织业:鼎盛期。中心:苏州、杭州。 • 江南一些手工工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在经济上反映出封 建制度的没落。)
等高产作物引进和推广,明 代蚕桑和棉花种植面积普遍 扩大;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
衣料 4. 农业生产的商 品化增强,并出 现了专业生产区 域 5.徐光启《农政全书》
【归纳总结】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发展
含义
产生原因
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
发展过程 演变趋势 特点
评价
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 君主专制: 是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含义
君权与相权
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特点是地方 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中央集权: 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 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黄宗羲等反封建 对儒家思想 民主思想产生 的批判继承 《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 传统科技仍走在 世界前列
思 思想 想 科技 文 化 文学 艺术
王阳明、李贽
《水浒传》 《红楼梦》 《西游记》 《三国演义》等 京剧形成
文艺复兴运 动开展,近 代自然科学 文学艺术繁荣, 产生,启蒙 并反映出封建制 思想蓬勃发 展。 度的衰落
明
分类 主要史实
废行中书省, 设三司 废丞相制,设内 阁制。
清
主要史实
中国
主要特征
西方
主要特征
政 地方 治 中央 经 济
土地制 度
设军机处
君主专制 空前加强
建立近代 民主政治
封建土地所有制,土地高度集中 封建土地制度已 重商主义;政 成为……的桎梏 府鼓励对外扩 精耕细作农业 张;18世纪60 农业 排灌工具改进,桑棉种植扩大 继续发展。 年代英国开始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手工业 清代粉彩瓷器、丝织业出现手工 工业革命,资 和缓慢发展。 工场,自由劳动力市场 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商 城镇经济发展, 本主义经济迅 商业 帮的出现,商业都会繁荣 速发展。 限制对外贸易
• 城市经济、商品经济非常活跃: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
空前繁荣。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徽商、晋商) • “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一、明清时期的农业 1.水利灌溉的发展: 明清时期, 出现 风力水车 。 2.耕作技术
一年两熟和 一年三熟
风力水车
一、明清时期的农业 3. 农作物种类玉米和甘薯
• 经济:封建的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康乾盛 世”。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起出现了资 本主义萌芽。政府重农抑商阻碍其发展。 • 思想文化:传统的科学技术仍有缓慢发展,近代的 科学技术未能产生。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理学 走向极端,反封建的早期启蒙思想产生,市民文学 勃兴,戏剧和小说成为文学主流,古典文化进入总 结时期。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说明君和臣、臣和臣之间
衣着和配饰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 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 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 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 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 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 小农无法实现的……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 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 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用。 ——摘自《凤凰网》 2)作用:奠定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础,有 利于国家的统一;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有利于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利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 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6分) (2)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 展的作用。(6分)
品序 一 二 文官 仙鹤 锦鸡 武官 狮子 狮子 带饰 玉 花犀
五 白鹇 熊罴 银钑花 (1)皇帝服饰的颜色、样式和饰物均为独享;文武官员 六 鹭鸶 彪 素银 的官服有别(文官饰物为飞禽,武官饰物为走兽);不同 等级官员的官服有不同的规定。( 八 黄鹂 犀牛 3分)反映了封建君主 乌角 专制和严格的等级制度。( 2分) 九 鹌鹑 海马 乌角
在封建社 消极 会晚期起 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资本 作用 消极乃至 经济上: 主义萌芽 反动作用 不利于文化创新和科技进步 文化上:
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言论 政治上: 自由,民主思想受压制和打 击
材料一 据《明史· 舆服志》载“皇帝常服:……袍黄,盘 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 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 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 材料二 明代文武官员常服主要标识等差表(赵连赏 《明清官员的补服》)
中央与地方
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 经济上: 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 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
产生 政治上:封建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 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 原因
的反抗,长期的分裂割据也需要中央 集权来巩固统一
思想上: 法家理论的影响
【归纳】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发展过程
胡 惟 庸 案 大 捕 杀
胡惟庸任丞相七年。朱元璋感到胡惟庸 是极大威胁,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 并将其处死,牵连被杀的官员贵族达3万余人, 史称“胡狱”。
• 思考:根据教材P17学思之窗及所学知识, 回答废除宰相制度有何利弊? • (3)影响:
• ①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 强;
特点 ⑴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帝位终身制、皇位世袭制 使皇权从决策到行使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⑵在中央集权制度的兴衰过程中,伴随着两种 基本矛盾的斗争 ⑶皇权借助神权来巩固和加强,并以文化专制 来巩固政治专制 (4)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伴随着此制 发展的始终
演变趋势
⑴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是古代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两对矛盾; 相权、地方权力的不断削弱 ⑶分权是削弱相权和地方权力的重要手 段。 (4)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
互相制约, 集权于帝
内阁
皇权受到限制
清朝军机处
• (1)时间:清雍正年间。 • (2)原因:直接原因—办理西北军务的需要; 根本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 (3)职权:由单纯处理军事逐步扩大到其他政务。 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跪受笔录,上传 下达) • (4)特点:简(机构简单)、精(人员精干)、速 (办事效率较高)、密(政治决策封闭性)。 • (5)作用:提高行政效率;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 皇帝手中,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君主专制制 度达到顶峰)。
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
1.调整中央机构 如: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代设立军机处 2.加强对地方控制 如:秦朝设立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 3.注重对官吏的监察 如:秦朝设御使大夫,汉设刺史; 4.注重管理的选拔 如:两汉的察举制,魏晋的九品中正制,隋 唐至明清的科举制; 5.加强思想控制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
Fa zhan 明宣宗 内阁大学士 票拟权 明神宗 内阁首辅 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3、性质: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明 Y(政治地位上升情况) 内 “部权尽归内 阁 阁” 票 政 参与 拟 侍 机密 治 权 从 事务 地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大权独揽) 顾 决策 位 问 演 X(时期) 变 图 O 明太 明成 明宣 明神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承宣布政使司 (民政财政) (藩司)
地方 三司分立 三司 提刑按察使司(监察、司法) 互不相属 (臬司) 相互牵制 分权
都指挥使司(军政) (都司)
军 机 处 皇权到达顶峰 雍正
特点:简、精、速、密
南 书 房 皇权得到扩大 康熙
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太极
课程链接
•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君主专制的空前 强化》; • 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 结构与特点》; • 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4课《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第三单 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明清时期概述
明清时期指的是从1368---1840年(清前期)。 1)从中国自身发展看,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统 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时期。 2)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由开放转向封闭、 由领先转向落后,与世界的差距逐渐拉大。
祖 祖 宗 宗
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宰相制
内阁制
相同(相似)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地位
不 同 职权
对皇权 作用
法定,制度赋权 参与决策 制约皇权
非法定,咨询机构 无决策权 不能制约
宰相
内阁首辅
权力来源
职 责
宰相制度赋予
一级决策者
皇帝个人信任
侍从咨询为主
任 免
对皇权影响
要经皇帝及大臣 直接由皇帝意愿 商议 决定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 产物
中央集权化的主要表现 ⑴财政上,“利出一孔”,归于中央。 财源由中央垄断; ⑵政治上,剥夺地方人事权,官吏自帝出。 地方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⑶司法上,法由帝颁,律由国掌; ⑷军事上,“强干弱枝”,中央宏观调配军队 皇帝总揽兵权; ⑸意识形态领域,推行文化专制。
【归纳总结】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综合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