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商汤见伊尹》阅读练习及答案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马说》练习题及答案篇二:马说练习题及答案马说练习题一、基础知识1.本文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家。
其散文尤为著名,有________________的美誉。
后世称其为___________。
为________________之一。
是唐代_______________的领袖。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4.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马有怎样可悲的遭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常用文中两句话概括自己怀于不遇,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表达了才能之士的悲愤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个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由此,我们联想到本文中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文言文阅读《马说》专项训练附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马说》专项训练附答案--中考文言文阅读《马说》专项训练附答案(一)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4 分)(1)骈死于槽枥之间()(2)才美不外见()(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4)策之不以其道()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句话与文中画线句相比,标点符号发生了变化,请说说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4 分) 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4.请从形象塑造、写作手法、阐明道理三个方面中任选其一,结合文章内容对作品进行评析。
(4 分)(二)(一) 《马说》(二)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言于君曰: “请求之。
君遣之。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全,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全,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释]①涓人:官中主管酒扫清洁的人。
②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
③捐 :白白费掉1.给下面句中加点的词注音。
(2 分)(1)骈死于槽枥之间()(2)一食或尽粟一石()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1)策之不以其道()(2)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⑵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4.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
《马说》一文,作者以“千里马”寓(),以“食马者”寓()。
5.《马说》与《千里之马》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答它们的不同之处。
(2 分)(三)【甲】《马说》【乙】冯异定关中,自以久在外,不自安。
人有章言: “异威权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陛下应防其反之。
”光武以章示异。
异上书谢,诏报曰: “将军之于国家,思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及异大破敌军,诸将欲分其功。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马说》练习题及答案篇二:马说练习题及答案马说练习题一、基础知识1.本文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家。
其散文尤为著名,有________________的美誉。
后世称其为___________。
为________________之一。
是唐代_______________的领袖。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4.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马有怎样可悲的遭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常用文中两句话概括自己怀于不遇,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表达了才能之士的悲愤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个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由此,我们联想到本文中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马说》练习题及答案「篇一」阅读两段文章,回答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乙)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
②还:通“环”,环绕。
③朝:早晨。
④一旦:一天。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
(1)才美不外见。
见:_____________(2)执策而临之。
临:_____________(3)愿子还而视之。
子:_____________(4)去而顾之。
顾: ____________2.翻译选文中划“ ”的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
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见,通“现”,表现。
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精选题含答案
4. 文中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 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果 韩愈生活在当今社会,你有什么建议想 对他说说?(4分)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怀才不遇、壮志 难酬的愤懑心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 人才的控诉。
我想对韩愈说:千里马固然是由伯 乐来发现的,但是在伯乐出现之前也应 该学会毛遂自荐,为自己争取机会,而 不是被动的等待。且当今社会条条大道 通罗马,无人赏识不妨自我创业。
4.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他 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2)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死马况且用五百金买,何况活马呢?
5.《马说》与《千里之马》两文中“千里 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答它们的不同 之处。(3分)
甲文中的千里马因为不能得到统治 者赏识、任用而被埋没,“不以千里称 也”;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想要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
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3. 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 样的思想感情?(3分)
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或“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 强烈不满。”)
七、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 【甲】马 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 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___两__马_并__驾___ (2)虽有千里之能 虽:___虽__然____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_“__饲__”__,喂 (4)策之不以其道 策:_用__马__鞭__驱__赶__ 2.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阅读及答案
《马说》阅读及答案《马说》阅读及答案《马说》阅读及答案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找出并解释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______________(2)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___(3)其真无马邪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其真无马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二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句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见通现,显露。
(2)食通饲,喂养。
材通才,才能。
(3)邪通耶,吗。
2.(1)喂马的人却不懂得以千里马(的食量)而去喂它。
(2)又怎么能让它日行千里呢?(3)马叫了,也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4)是真的没有好马吗?(意对即可)3.排比;引用设问将食马者的愚妄写得淋漓尽致。
4.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马说》阅读及答案2阅读《马说》,完成1—6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韩愈《马说》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韩愈《马说》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乙: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苏代为燕说齐,未见齐王,先说淳于髡曰: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于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②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③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④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今臣欲以骏马见于王,莫为臣先后者,足下有意为臣伯乐乎?臣请献白璧一双,黄金千镒,以为马食。
淳于髡曰:谨闻命矣。
入言之王而见之,齐王大说苏子。
(《战国策·燕策二》)注:①比:连续,接连。
②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
③还:音义同旋,围绕,绕圈子。
④旦、朝:早晨,也指一天。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苏代为燕说齐()(3)臣请献一朝之贾()(4)莫为臣先后者()13、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不以千里称也举一隅不以三隅反B、人有卖骏马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C、人莫之知何陋之有D、足下有意为臣伯乐乎行拂乱其所为14、翻译下列句子。
(6分)(1)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3)入言之王而见之,齐王大说苏子。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题系列之《马说》(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题系列之《马说》(附答案)阅读古文《马说》,回答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注解:《马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文章,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1.问题:解释红色的字词。
①故虽有名马。
()②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③一食或尽粟一石。
()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⑤是马也。
()⑥才美不外见。
()⑦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⑧策之不以其道。
()()()()⑨食之不能尽其材。
()⑩执策而临之。
()()2.翻译句子。
①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③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文中的千里马、伯乐和食马者各比喻什么?4.文章采用什么样的写法?抒发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文中哪一句表现主旨的?说说你学这篇文章后的启示?6.如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应该怎做呢?7.如果你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是什么?附答案:1.解释红色的字词。
①即使②只是③有时④通“饲”,喂⑤这⑥通“现”⑦况且⑧用鞭子打⑨通“才”⑩马鞭子面对2.翻译句子。
①因此即使有千里马,只是辱没在低贱人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就不再以千里马著称了。
②尚且想跟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③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项训练:课内外文言文
部编语文八下专项:课内外文言文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雪窦山水益涩①,曳②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
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③。
越信宿④,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⑤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
桑畦麦陇⑥,高下联络⑦,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⑧,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⑨“雪窦山”字。
(选自邓牧《雪窦游志》)【注】①涩:不通畅。
②曳:拖,拉。
③不类城府:意谓不像那些出入城市官府的和尚。
④越:过。
信宿:连住两夜。
⑤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
⑥畦(qí)、陇:园田间的长条土埂。
陇,通“垄”。
⑦联络:连接。
⑧牧竖:牧童。
征逐:追逐。
⑨髹(xiū)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渔人甚异.之奇山异.水B.若.仿佛若有光皆若.空游无所依C.才.通人卿今者才.略 D.阡陌交.通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3.语段【甲】第一自然段描写桃花林景物有什么作用?4.根据语段【甲】【乙】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山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
中矣。
白太傅碑可读,雨中泉可听,恨僧少可语耳。
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
益信声无哀乐也。
(节选自明代萧士玮《韬光庵小记》)【注】①韬光庵,寺名,在杭州西湖。
②营卫:原指由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这里指精气。
《马说》阅读题及答案
《马说》阅读题及答案《马说》阅读题及答案马说阅读答案,马说韩愈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来源:]⑵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⑶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4分)①骈死:②见:③等:④策: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译文: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译文: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句话与文中画线句相比标点符号发生了变化,请说说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4分)答:4.请从形象塑造、写作手法、阐明道理三个方面中任选其一,结合文章内容对作品进行评析。
(4分)答:参考答案:1、①并列而死②同“现”显现③同样④驱使(鞭打)2、①吃一顿有时吃完一担粮食②它鸣叫,(食马者)不能明白它的意思。
3、(1)句意变化:原句: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了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吗?(1分)改句:是世上真的没有千里马呢?还是食马者真的不识千里马呢?原句:明确地揭示问题的实质,凸显了文章的主旨,揭示统治者的愚妄无知是造成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痛惜,对食马者的讽刺和鞭挞之情(1分);改句:与作品要表达的观点不符。
(2)句法变化:原句:先提出反问,再通过推测语气作出判断(1分),改句,表达选择关系,非此即彼(1分),原句:表达的是人才被埋没是食马者的无知造成的(1分),改句:没有明确地表达出这种讽刺意味(1分)。
4、形象塑造:文章塑造千里马日行“千里之能”,“ 一食或尽粟一石”却“不以千里称也”“ 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形象(1分),塑造食马者(或奴隶人)“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面对千里马却高喊“天下无马!”的形象,千里马和食马者的塑造在于表现作品的主要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展示封建社会的.人才怀才不遇,被埋没、受摧残的悲惨遭遇。
马说阅读答案
马说阅读答案马说阅读答案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都常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加拟订的、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信任许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忙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马说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期望能够帮忙到大家。
马说阅读答案 1《马说》原文: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出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ì)或尽粟(sù)一石(dàn)。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能)发觉千里马。
千里马常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常常有。
所以即使有千里马,也只是辱没在做仆役的马车夫的手中,(和一般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用“千里(马)”的称号称呼(它)。
能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喂养马的人不懂得(要依据)它能(日行)千里(的.特点)来饲养(它)。
(所以)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特别的才能和英武的体态无法显示出来,况且想要跟一般的马等同还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驾驭它,却不根据驾驭千里马的方法,饲养它,又不能充分施展它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只是)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莫非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
《马说》阅读答案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是马也( )(3)执策而临之( )(4)策之不以其道(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马说阅读及答案
马说阅读及答案篇一:《马说》阅读附答案阅读《马说》,答复以下问题:〔13分〕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马说》一文选自,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其散文尤为著名,有________________的美誉。
〔3分〕【小题2】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食不饱,力缺乏〔食:吃〕 B.策之不以其道〔道:道路〕C.执策而临之〔策:马鞭子〕D.食之不能尽其材〔材:才能〕【小题3】翻译以下句子:〔4分〕①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② 食之不能尽其才【小题4】《马说》一文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为喻,抨击了当时的“食马者〞“不知马〞的错误行为。
但韩愈并没有从正面说明应该怎么做。
参照选文的第二段,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2分〕【小题5】《马说》一文的标点是现代人加上去的,有人提出末句“其真不知马也。
〞,应该用〔?〕结束。
请你细读原文,揣摩文意,说明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2分〕答案【小题1】《昌黎先生集·杂说》,韩愈,退之,唐,著名的文学,“文起八代之衰〞。
【小题1】B 【小题1】翻译以下句子: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译文:喂养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②食之不能尽其才译文:喂养它,又缺乏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小题1】策之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能通其意,或用现代汉语表述。
【小题1】此题为开放题。
问而后答,一锤定音;用问号,发人深省。
篇二:《马说》2003—2022年中考真题阅读含《马说》2003—2022年中考真题阅读试题1(安徽省·2022)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现代文阅读】《马说》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马说》阅读答案阅读《马说》,回答下列问题:(13分)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马说》一文选自,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其散文尤为著名,有________________的美誉。
(3分)小题2: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食不饱,力不足(食:吃)B.策之不以其道(道:道路)C.执策而临之(策:马鞭子)D.食之不能尽其材(材:才能)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② 食之不能尽其才小题4:《马说》一文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为喻,抨击了当时的“食马者”“不知马”的错误行为。
但韩愈并没有从正面阐明应该怎么做。
参照选文的第二段,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2分)小题5:《马说》一文的标点是现代人加上去的,有人提出末句“其真不知马也。
”,应该用(?)结束。
请你细读原文,揣摩文意,表明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2分)参考答案:小题1:《昌黎先生集.杂说》,韩愈,退之,唐,著名的文学,“文起八代之衰”。
小题1:B小题1:翻译下列句子: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译文:喂养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②食之不能尽其才译文: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小题1:策之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能通其意,或用现代汉语表述。
小题1:此题为开放题。
问而后答,一锤定音;用问号,发人深省。
略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马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马说》阅读练习及答案《马说》阅读练习及答案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一食或尽粟一石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B、安求其能千里也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C、骈死于槽枥之间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穿井得一人》)D、其真不知马也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策之不以其道A、斗折蛇行(《小石潭记》B、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C、不蔓不枝(《爱莲说》)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
B、本文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开头,一开篇就奇峰突起,发人之所未发,点明全文主旨,突出千里马的重要作用。
C、“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一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出“食马者”愚昧专横的形象。
D、最后一段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无马”一句用“邪”字轻轻带过,而“不知马”一句则用“也”字收住,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跃然纸上。
答案:8、B9、C10、B《马说》阅读练习及答案2三、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9-14小题。
(共18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马说》阅读答案(15篇)
《马说》阅读答案(15篇)《马说》阅读答案(15篇)在各领域中,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马说》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说》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①虽有千里之能②张元怪之,随犬出门B.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C.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D.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②若见而不收养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犬随叔父夜行”中“夜”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B.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C.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3.用“/”给下面文句断句,要求根据语意划出两处。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②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
5.和谐社会,人类要了解动物,更要和动物友好相处。
甲文采用① 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乙文则主要表达了② 的主旨。
【乙】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
元对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
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
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马说阅读答案
马说阅读答案马说阅读答案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马说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说阅读答案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
(1)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____(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________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1)才美不外见 ___通 ___含义:________(2)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通 ____ 含义:_________ ____通_____含义:__________(3)其真无马邪 _____通 ___含义: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归纳第1段文字的主要意思。
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有时(2)它,代千里马(3)等同,一样2.(1)见现显露(或表现)(2)材才才能食饲喂(3)邪耶吗,表疑问3.(1)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文言文《马说》阅读理解的答案
文言文《马说》阅读理解的答案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甲文)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文)卞和泣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
”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
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释] 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
②刖:音“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
③奚:何,为什么。
④理:加工雕琢玉石。
小题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4分)(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虽:()(2)厉王使玉人相之。
相:()小题2:通过“识马”、“相玉”,两文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4 分)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小题4:《马说》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何不同?(4分)参考答案:小题1:(1)虽:即使(2)相:鉴别小题1:《马说》通过千里马被埋没的普遍现实,《卞和泣玉》通过和氏璞两度被指斥为石的故事,以事喻理,论述的都是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英才志士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现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15题。
(12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昔者汤将往见伊尹①,令彭氏之子御②。
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
”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
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
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欲说而强食之。
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
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节选自《商汤见伊尹》)
①伊尹:商初大臣,曾为奴隶。
②御:驾车。
1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每句断一处)(2分)
(1)食之不能尽其材
(2)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4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或:_____ _____ (2)策之不以其道道:________________
(3)是子不欲吾善也善:_____________ (4)因下彭氏之子因:________________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君将何之?
15.【甲】文托物寓意,文中的“千里马”喻指人才,“食马者”喻指封建统治者。
【甲】文中的“食马者”和【乙】文中的商汤对待人才分别是什么态度?(2分)
答案:
12.(1)食之/不能尽其材 (2)彭氏之子/ 半道而问曰
13.(1)有时 (2)方法 (3)好 (4)于是
14.(1)想(让它)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得到,怎么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您这是要去哪里?
15.【甲】文中的“食马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1分);【乙】文中的商汤重视人才,尊重人才(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