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语言学,语言,其他论文文档]生成语言学语言观.认知语言学语言观

合集下载

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 刍议认知语言学三个基本假设与语言习得

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 刍议认知语言学三个基本假设与语言习得

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刍议认知语言学三个基本假设与语言习得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能力及其认知基础的学科,它通过对人类语言能力的探究,旨在揭示语言的本质及其在人类认知中的作用。

在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个基本假设,分别是言语认知、普遍语法和认知语言习得。

本文将对这三个基本假设进行详细论述和探讨。

一、言语认知言语认知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观点之一,它强调语言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人类思维的产物。

人们使用语言来表达思想、交流信息,并且通过语言来组织和处理自己的思维。

言语认知假设认为,语言和思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理解语言的过程也涉及到了注意、记忆、推理等认知过程。

在言语认知的研究中,语言的结构、语义、语用等方面的现象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通过分析语言的结构和语义特点,可以揭示人类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

言语认知的观点为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习得和语言运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普遍语法普遍语法是由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提出的,他认为人类天生具备一套固有的语言结构和规则,这就是普遍语法。

普遍语法假设认为,语言的规律和结构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类大脑中的一个内在系统。

普遍语法的研究主要关注语言结构的普遍性和语法的内在规则。

通过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可以找出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规律。

普遍语法的观点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语言习得和语言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并且对二语习得和跨文化交际等领域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认知语言习得认知语言习得是指人类通过认知过程来习得语言的能力和知识。

人类在早期儿童发展阶段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认知过程来习得语言。

在认知语言习得的研究中,重点关注语言习得的机制、过程和影响因素。

语言习得的机制包括语音、词汇和句法等方面的习得。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通过模仿、归纳和推理等认知活动来获取语言的能力。

此外,语言习得还受到社会文化因素和认知发展阶段的影响。

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习得观

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习得观

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习得观任何语言学理论都必须回答三个基本问题(Tay - lo : 2002 : 4 ) : l )语言知识是什么?2 )语言是怎样习得的?3 )语言是怎样使用的?生成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

就理论发展过程而言,这很容易理解,因为认知语言学是在生成语言学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的背景下,批判性地发展起来的。

本文讨论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习得观,同时以生成语言学的语言习得观作为参照。

2 .认知语言学语言习得观产生的理论背景与理论基础目前,关于语言习得的本质问题的各种争论主要集中在两种理论途径之间(Tomasello & Abbo 卜Smith 2002 ) :生成语言学的天赋论,认知功能学派的使用基础论(学得论)。

前者以成人语法为出发点,后者以儿童语言自身为出发点,是在对生成语言学理论的批判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因此,二者的对立是必然的。

2 . 1 理论背景:生成语言学关于以上三个问题的基本观点生成语言学认为:l )自然语言由一组统一的抽象的代数性规则组成,这些规则本身没有意义,各组成成分的意义对这些规则也没有什么影响,它是语言能力的核心部分,即普遍语法;2 )词库包含有意义的语言成分,充当规则的变体。

语言能力指本族语中理想的说话者的理想的知识。

这一天赋的语言能力假说具有三层意义:l )儿童语言习得速度快且不费劲,因为儿童一生下来就有完备的语言能力,他们要学的是怎样把语言能力转化为语言运用;2 )语言输入只起间接作用(诱发天赋的句法结构或设定参数); 3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的语言都有创造性,因为它由抽象的语法生成。

为此,生成语法学家提出了“连续性假说”,认为儿童并不需要或根本不需要学习语言的抽象结构,因为它们作为天赋的语言能力的一部分已经存在于语言器官中,即人类长有一个普遍语法。

Pinker ( 1984 : 7 )指出,如果没有截然相反的证据,儿童的语法规则应该来自与成人的语法规则相同的基本规则类型,而且应该由同一类的基本符号构成。

[语言学,差异]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差异研究

[语言学,差异]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差异研究

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差异研究如果说生成语言学是众多科学家的横向研究则认知语言学便是科学家们的纵向研究,两者相辅相成,相似却不相同。

从文章的整片、词汇的生成以及使用的语言环境,可以说全部都包含进去了。

但是因为它们的理念不同,所以语言的基础性质也是不同的,这让科学家们也采取了相对不同的方法来探究。

虽说它们有太多的不同,但是也不能否定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以及相似之处。

一、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1、生成语言学的基本论述生成语言学是通过平常最常用的语言来描述语言性质,并且生成语言学的句法非常自由,可以随意决定且有它的独立性。

然而在语言生成的模式下能得出各种语言性质及其共性,生成语言的性质在语法结构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可以满足语法语义对范围构造的判断,这样相比较下来,语义的附加功能就显得没那么重要。

可以由以下四点来形容生成语言学:1)为了表达句子的完整性可以通过生成语法来建立;2)语法的构成及语法的表面结构可以分别按照不同的层次以及其规则进行设置;3)生成语言性的生成语法在形式上有限制性;4)这是一种大家与生俱来的能力,能通过一切规则来了解其语法的普遍性。

2、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论述认知语言学是哲学基础的形成为依据的。

从语义和语法两大块领域构成了认知语言学,它们一直互相配合。

而认知语言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的认知规律之间关系和普遍原则。

都知道,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已经渗透到语言的每一个角落。

认知语言学是从认知、共性、语义、解释这四个取向一起发展,对展示语言的更深层意义有很大的帮助,对实现语言理论的终极目标又有了一个新的跨越。

认知语义学不仅注重研究句法的理据性而且注重研究语义的理据性,还强调了语言意义的体验性以及体验哲学的第一原则就是去强调心智的体验性观点。

二、生成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之间的对比及差异生成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因为理论基础上的不同,所以其语言性质是不一样的,至于具体的区别在哪里,我们分为以下几点来进行分析对比:1、两者之间的哲学基础对比因为语言学家之间的差异也可以说是不同语言哲学观点的差异,其主要原因是在这两种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不同。

生成语言学语言观·认知语言学语言观

生成语言学语言观·认知语言学语言观
6 语 言 的基 本 单 位 与 结 构 是 干 么 ? . }
7 词 ” “ 组 ”和 “ 子 ”等 传 统 语 法 概 念 在 现 代 “白 板 论 ” 是 指 , 人 在 出 生 时 其 大 脑 的 思 维 如 同 块 f .“ 词 句 ] 语 言学 理论 中有 何 地 位 ? 板 , 空 空如 也 。 人类 心智 的产 生 是后 天 经 验 的结 果 。 语 占

般 认 为 , 与 结 构 主 义 的研 究 传 统 不 同 的 是 , 牛 成 语
言 学 的 研 究 主 要 以演 绎 式 的方 法 为 主 , 因 此 有 的 生 成 语
学 的文 献 可 能 全篇 只 讨 论 为 数 不 多 的 一些 例 子 。
应 该 承 认 , 科 学 史 实 证 明 了 恰 当 的 理 论 假 发 征 往 足 有 效 科 学 实 验 的先 导 。 生 成 语 言 学 的研 究 历 史 显 示 ,其 理 论 假 设 已经 成 功 地 引 导 人 们 发 现 了很 多 过 去 所 未 曾 发 现 的
关键 词 :生 成 语 言 学 认 知语 言 学 语言观 对
部 分 。 乔 姆 斯 基 革 命 的 核 心 的 改 变 是 由对 行 为 和 文 本 、语
语 言 学 在 其 发 展 过 程 中 ,形 成 了不 同 的 理 论 模 式 和 学 料 库 等 行 为 产 品 的关 注 转 为 对 行 为 所 赖 以 产 生 的 内 在 机 制 术 流 派 , 不 同理 论 流 派 的研 究 侧 重 点 、语 言 观 、哲 学 观 、 的 关 注 。 而 这 种 转 变 是 认 知 革 命 的 ‘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和 晕 个
描 写 , 而 是 为 语 言 习 得 的 逻 辑 问 题 寻 找答 案 。与 布 龙 菲 尔

方案-生成语言学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语义观

方案-生成语言学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语义观

生成语言学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语义观'生成学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语义观生成语言学的联盟领军人物乔姆斯基始终把语法看作是语言的基础,始终遵守句法是独立于语义的,句法研究不应以语义为基础,形式必须独立于意义之外进行描述。

认知语言学以语义为中心,将语义等同于概念化,认为语言的意义是一个认知结构。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才具有生成性,认为词法、句法不是自主的,是受功能、语义和语用因素支配和制约的。

一、乔姆斯基——重句法轻语义乔姆斯基对“语义在语言研究中的位置”这个问题的看法前后是不一致的。

最初他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句法上,将语义排除在他的语言体系之外。

乔姆斯基在其成名著《句法结构》(1957)中明确指出:“语法是独立发挥作用,不依靠意义的。

”这种“语法独立论”实质上把语法视为纯形式的东西。

他把意义比作头发的颜色,认为研究语法不需要研究意义就像研究语法不需要了解说话人头发的颜色一样。

他的这种观点遭到很多学者的反对。

反对者认为,语义必须包括在语言学之中,研究语言不考虑语义就如同研究牛奶可以不考虑奶牛一样站不住脚。

乔姆斯基本人也发现他建立的语法规则并不能解释所有的句子结构,从而感到以前的观点过于绝对,应该进行修正。

乔姆斯基接受了反对者的建议,在其《句法理论面面观》(1965)一书中考虑了语义因素。

他说:“事实上,我们没有必要作出句法考虑和意义考虑可以截然分开的假设。

”乔姆斯基不再坚持语法独立的观点,不再认为先由句法生成深层结构,然后由深层结构进入意义,而是认为语法和意义共同发挥作用。

他提出了一套解决语义问题的理论,即标准理论。

标准理论分为语法、语音、语义三个部分。

尽管乔姆斯基对其以前过于绝对的观点进行了修正,但他却没有赋予语法、语音、语义这三者以同等的地位,在句法和语义的关系上,乔姆斯基主张句法自主,认为句法研究可以不必依赖语义概念而独立进行。

他认为,“句子的意义是在其基本成分的意义以及它们的结合方式的基础上的,表面(直接构成成分)结构提供的结合方式一般跟语义解释几乎全然无关,然而在抽象的深层结构上表达的语法关系在许多情况下却决定句子的意义。

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一致性·互补性

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一致性·互补性

类知识 的纵深掘进 ,那 么认知语言 学则着眼 于动态 的交互
如 果 说 生 成 语 义 学 超 越 了现 象 的羁 绊 , 搭 起 了经 验 与 先 验 之 间 的桥 梁 , 那 么 认 知 语 言 学 则 纵 深 于 活 生 生 的 现 实
的 窗 口 ,心 智 的 镜 子 。 2 都 认 为 思 维 是 无意 识 的 。 .
统 的特 点 是 精 确 ; 但 缺 点是 它 以先 验 哲 学 为 基 础 , 任 何 与 该 哲 学 假 设不 一 致 的 结 果都 被 认 为 是 没有 意 义 的。 第 二 代 认 知 科 学 指 的是 不 受 任 何 哲 学 假 设 限 制 的 研 究 大脑 的经验科学 。第二代认 知科学家们 有三个主 要结论 : 1 大 脑 是被 体 现 的 ;2 大 部 分 思 维 是 无 意 识 的 ; 3 大 部 分 . . .
j /
语 言理论研 究
生成语言学 ・ 认知语言学 ・ 一致性 ・ 互袜性
口吕爱红 戴卫平
摘 要 :认知语言学与生成语 言学都以发展语 言学的普遍理论为根本指向。两种 理论 所赖 以发展起来的哲学
理论基础 虽然不 同,但是都重视语 言研 究中观察 、描写和解释 的充分性 ,强调语言理论不仅能适用于对 某一种语 言的描 写 ,更要 适用于描 写所有 的语言 。两种理论 和方法应该说对解释语言 、探 索语 言的本质都做 出了极大的贡 献。生成语 言学方法长于现 象描写 ,认知语 言学方法长于理论解释。 关键词:认知科 学 认知语言学 生成语言学 互补性 一致性
3 都 侧 重 对 语 言 作 出解 释 。 . 4 都 认 为 意 义 具 有 内在 性 、不 确 定性 。 .

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探究

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探究

第34卷第6期V ol.34No.6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2014年6月20日Jun.20201441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4.06.019从上世纪末以来,莱特、默多克等学者逐渐形成了新的学派,这就是认知语言学派,他们向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生成语言学派展开了一场“语言学革命的革命”。

生成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生成语言学是基于以下三个基本假设:①语言是一种认知能力,独立于其他人的认知能力,是一个内在系统;②语法是一个自包含的形式系统,具有独立的语言词汇和语法的结构;③语义描述的方法是基于现实条件和外在形式的一种逻辑。

与生成语言学的假设对应的是认知语言学提出了三个不同的判断:①语义认知在语言描述上比生成语言的广泛性更强一些;②句法分析不能脱离语境,句法常规系统是一个自包含的符号;③仅仅根据描述的逻辑来对语义的条件进行定义是不够的。

笔者从理论基础和语言性质角度对生成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差异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希望从二者的区别中找到相同的特点来推动语言学的发展。

一、生成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理论基础理论是研究语言现象的基石,通过对基础理论的研究才可以推动语言的发展。

生成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是不同的,也就决定了它们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有所区别。

乔姆斯基的理论被称为“生成语言学”,他的主要理论是通过围绕现有的语法来扩大生成语言的构成,并提出了与前人不同的概念和假设。

他的生成语言的概念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的:人们有一种天生的、独立的、抽象的语言和语法系统,并可以在这种限制性的规则下进行普遍的交流。

“生成语言说”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人类具有本能的认知能力,可以根据规则来了解语法的普遍性;②通过生成语法建立的语言可以表达出句子的完整性;③生成语法的规则在形式上有限制性;④语法的构成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语法的表面结构可以按照规则进行设置生成。

浅析生成语言学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语义观(一)

浅析生成语言学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语义观(一)

浅析生成语言学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语义观(一)一、乔姆斯基——重句法轻语义乔姆斯基对“语义在语言研究中的位置”这个问题的看法前后是不一致的。

最初他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句法上,将语义排除在他的语言体系之外。

乔姆斯基在其成名著《句法结构》(1957)中明确指出:“语法是独立发挥作用,不依靠意义的。

”这种“语法独立论”实质上把语法视为纯形式的东西。

他把意义比作头发的颜色,认为研究语法不需要研究意义就像研究语法不需要了解说话人头发的颜色一样。

他的这种观点遭到很多学者的反对。

反对者认为,语义必须包括在语言学之中,研究语言不考虑语义就如同研究牛奶可以不考虑奶牛一样站不住脚。

乔姆斯基本人也发现他建立的语法规则并不能解释所有的句子结构,从而感到以前的观点过于绝对,应该进行修正。

乔姆斯基接受了反对者的建议,在其《句法理论面面观》(1965)一书中考虑了语义因素。

他说:“事实上,我们没有必要作出句法考虑和意义考虑可以截然分开的假设。

”乔姆斯基不再坚持语法独立的观点,不再认为先由句法生成深层结构,然后由深层结构进入意义,而是认为语法和意义共同发挥作用。

他提出了一套解决语义问题的理论,即标准理论。

标准理论分为语法、语音、语义三个部分。

尽管乔姆斯基对其以前过于绝对的观点进行了修正,但他却没有赋予语法、语音、语义这三者以同等的地位,在句法和语义的关系上,乔姆斯基主张句法自主,认为句法研究可以不必依赖语义概念而独立进行。

他认为,“句子的意义是建筑在其基本成分的意义以及它们的结合方式的基础上的,表面(直接构成成分)结构提供的结合方式一般跟语义解释几乎全然无关,然而在抽象的深层结构上表达的语法关系在许多情况下却决定句子的意义。

”乔姆斯基认为,语法的基础部分生成句法表达式,然后在语法的语义部分中通过一定的语义规则对句子的深层结构作出解释。

语法系统中只有句法部分才具有创造性、生成性,语义部分只有解释性,没有生成性。

尽管乔姆斯基后来对自己的理论又做了几次较大的修改,但是语法和语义的基本关系并未变动,他始终把语法看作是语言的基础,仍然遵守句法是独立于语义的,句法研究不应以语义为基础,形式必须独立于意义之外进行描述。

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任意性·象似性

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任意性·象似性

认知语言 学的理论基 础 ,也就 是它不 同于生成语 言学
1 . 语 言是一个 自足的认知 系统 ,语言 能力独立 于人的 的 关键 之 处 ,在 于 下列 三 点 : 其 他认知能 力 ( 即 ,语 言 是 具 有 算 法 特 征 的 自足 系 统 ,有 1 . 语 言单位 的象征性特征 ;
要现象 。

言符 号既有象似 性 的一 面,又有任意 性的一 面。当今认知 不是一个 自足 的系统;
生成语言学基本假设与认知语言学基本假 设 生 成语言学 与认知语言 学有着很 大的不 同。这些差别 密切 相关 。显然 ,这些基 本假设跟 生成语 言学的基本假 设

不 仅表现在 一些细节上 ,更重要 的是表现在基 本假设上 。 生 成 语 言 学 是建 立 在 下 述 三个 基 本 假 设 之 上 的 :
“ 不可 论 证 的 ”或 “ 无理据 的 ( i m m o t i v a t e d )”。
证 : 第 一 次 是 把 它 作 为 第 一 原 则 提 出 来 ;第 二 次 是 在 论 述 性 和 相 对 任 意 性 时对 其 再 次 论证 。 《 普 通语 言 学教 程 》对 任 意性 有 多处 表述 ,概 括 地


景 ( S i t u a t i o n )”,而且是这 一情景 形成 的具体方式,称 任意性和象似性都是客观存在的 ,这是不 争的事实 。 象 似性与任 意性既互相 对立 ,又 互有联 系,是一个对 为意 象 ( i m a g e r y )。 在对语言的基本看法上,认知语言学持这样一些假设: 1 . 语 言能力 是人的一般认 知能力 的一部分 ,因此语言 2 . 句法 不 是语 言 的 一个 自足 的 组成 部 分 ,而 是跟 语

生成语言学语义观与认知语言学语义观对语法教学的指导作用

生成语言学语义观与认知语言学语义观对语法教学的指导作用

生成语言学语义观与认知语言学语义观对语法教学的指导作用生成语言学语义观与认知语言学语义观对语法教学的指导作用摘要: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对语言学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由于对语素、语法、语义三者的理解不同,生成语言学语义观与认知语言学语义观存在本质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影响着语言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及学习内容,在语法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课堂。

关键词: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法教学语义观一、引言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语言学说,对语言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由于二者对语言基础元素的不同理解,在某些方面二者存在着悖论,而对于这些悖论,学术界数十年间从未停止过争论,至今也无明确定论。

生成语言学是20世纪以乔姆斯基为首的语言学家强调语言的自治性与自成性的内在论,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语言能力,语言器官即是一个获得语言的装置,在后天与外界相互作用下,不断吸收新的语言符号来丰富语言系统,最终达到一个稳定的语言表达状态。

这种表达状态是由无限个语法结构组合而成的,每个语法结构都具有自身独特的语义特征。

生成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是形式主义哲学和笛卡尔的先验哲学。

在乔姆斯基看来,句法结构是语言的基础,即使是符号按照句法规则排列也能表达一定的意义,这种语法结构具有普遍性及生成性,人的后天语言拓展即是按照人脑中存在的语言规则不断排列组合的过程。

而认知语言学则认为人的语言能力是在后天语言环境中的不断体验中获得的,人不存在先天的语言能力,人是体验的主体,意义是基于体验和认识的心理现象。

认知语言学强调心智的体验性,重视语言的环境、语言的交际作用,语言认为应以语义表达为中心,语义先于语法。

在认知语言学家看来,语法离不开语义,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语义是语法的基础,语法是为语义的表达服务。

二、生成语言学语义观及认知语言学语义观生成语言学说又称“先天语言能力学说”,支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语法是在人出生时就具有的,它具有普遍性,是大脑中存在的与语言知识相关的心理机制,这种心理机制不受具体语言的限制,具备理解任何语言的潜质。

语言·语法·语义

语言·语法·语义

语言•语法•语义摘要:生成语言学强调语言心智观,功能语言学强调语言社会交际观,认知语言学强调体验认知观。

生成语法聚焦普遍语法,功能语法聚焦语法功能,认知语法聚焦语法的象征性。

对生成语言学而言,语义是次要的附加特征,对功能语言学而言,语义决定句法,对认知语言学而言,语义具有中心地位。

关键词: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生成语言学语法语义语言语言学研究是一门科学研究。

语言学研究要探索的是世界上还没有人能解答的问题,至少是研究者认为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语言学与其他科学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对象的不同。

那么,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呢?在生成语言学家看来,语言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人的语法知识,包括人类语言共有的普遍语法和某种具体语言所特有的特殊语法知识。

在语言学领域,生成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经常被作为两种对立的理论提出来。

生成语言学在20世纪50年代为语言描写转向语言解释迈出了划时代的一步,从而引发了语言学界的一场革命。

认知语言学是随着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在反思生成语言学的成败得失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认知语言学是现代语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是认知科学同语言学研究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学思潮和流派。

它是在新的哲学观和认知观基础上,以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新型语言学科(熊学亮,20XX)。

认知语言学具有三个基本特征:语言以使用为基础,语法产生于语言使用;语义具有中心地位;所有符号单位都有意义(包括语法单位)。

系统功能语言学也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语言学流派之一,是在人类学的传统下发展起来的。

与其他语言学流派的不同之处在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强调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性,着眼于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以及语言的功能性。

系统功能语言理论在国际语言学界越来越受到重视。

由韩礼德创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不但继承和发展了索绪尔、沃尔夫、弗斯等人的成果和思想,而且还创立了自己的一套语言学理论。

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已形成相当完整的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并且这些体系已在世界上产生了较大影响。

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差异分析

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差异分析

《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差异分析》摘要:生成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二者是语言学领域较为常见的对立理论,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生成语言学派和以泰勒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派针对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广泛的质疑与论战,作为当今语言学领域最重要的两个学派,二者之间差异众多,本文在对生成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进行介绍的基础上,从语言学的任务、语义和语法两个角度对其差异进行了分析探究,希望能为语言学研究提供帮助,生成语言学一统天下的局面早已过去,认知语言学不断质疑、挑战着生成语言学,二者之间的分歧与差异越来越多,下面我们从语言学任务、语义和语法两个方面入手对这种差异进行探究分析【摘要】生成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二者是语言学领域较为常见的对立理论,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生成语言学派和以泰勒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派针对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广泛的质疑与论战。

作为当今语言学领域最重要的两个学派,二者之间差异众多,本文在对生成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进行介绍的基础上,从语言学的任务、语义和语法两个角度对其差异进行了分析探究,希望能为语言学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乔姆斯基;语义;语法中图分类号:H003一.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1.生成语言学生成语言学派著名学者乔姆斯基在描述语法时曾对其进行描述,认为其形成机制是“生成”,所以也被成为生成语言学,乔氏的学说也被稱为生成学说。

在乔氏的理论中,他围绕语法生成这个核心假说展开论述提出了众多概念和假设,他的生成语言学说也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之上:人类的语言能力和语法系统是与生俱来的、独立的,它的存在设定了有限的普遍原则来促使各种合乎语法的词汇和句子的产生。

可以说,乔氏对生成语言学的描述和认知借鉴了数学概念中“生成”的定义,与点线面生成曲线图形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他在表述自己论点时,将语法单位的移动作为表意的最重要操作手段,不同形式的移动最终造就了多样化的语法形式和表层形式,完成了语法的生成。

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任意性·象似性

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任意性·象似性

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任意性·象似性作者:郑世高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3年第05期摘要:索绪尔明确指出所指和能指的关系是任意的,高度强调任意性原则的重要性,明确指出这项原则“支配着整个语言学研究”。

乔姆斯基的“句法自主论”更是把语言现象的任意性(包括语言结构的任意性)推到了极点。

认知语言学则认为,语言结构是人类认知的一部分,与人类的生理结构、文化经验和物质基础有着极强的对应关系。

人类语言中的普遍现象说明了人类语言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并非绝对任意的。

象似性是当今认知语言学讨论句法时的一个热门话题,它对了解语言和认知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认知语言学家一般认为:就整体而言,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是主要现象。

关键词: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任意性象似性语言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交际工具。

作为整个符号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比其他所有符号系统都要复杂。

任意性和象似性只是这个复杂系统中的复杂问题之一。

任意性和象似性都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象似性与任意性既互相对立,又互有联系,是一个对立统一体,这对矛盾伴随在整个语言发展过程之中。

处于两极的语言是不存在的,一定是位于两者之间的,因此语言符号既有象似性的一面,又有任意性的一面。

当今认知语言学家一般认为:就整体而言,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是主要现象。

一、生成语言学基本假设与认知语言学基本假设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有着很大的不同。

这些差别不仅表现在一些细节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基本假设上。

生成语言学是建立在下述三个基本假设之上的:1.语言是一个自足的认知系统,语言能力独立于人的其他认知能力(即,语言是具有算法特征的自足系统,有着独立于其他认知系统的高度自主性);2.句法是一个自足的形式系统,独立于语言结构的词汇和语义部分(即,语法[尤其是句法]是与词汇和语义不同的独立的语言结构层面);3.描写语义的手段是以真值条件为基础的某种形式逻辑(即,对语义的描写必须采取基于真值条件的形式逻辑方法)。

生成语言学语言观·认知语言学语言观

生成语言学语言观·认知语言学语言观

作者: 高丽佳[1] 戴卫平[2]
作者机构: [1]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长春300012 [2]中国石油大学外语系,北京
102200
出版物刊名: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页码: 4-7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9期
主题词: 生成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语言观 对比研究
摘要:生成语言学将语言视为抽象符号的操作体系来进行描述,符号的意义以及所指无须考虑。

认知语言学认为对语言的描述应符合认知科学的其他领域所提供的关于人的心智和大脑的认识。

遵循不同的信条使得二者在对几乎所有的语言现象进行解释时都大相径庭。

认知语言学与生成语言学之宏观比较

认知语言学与生成语言学之宏观比较

认知语言学与生成语言学之宏观比较摘要:认知语言学和生成语言学在语言研究领域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者基于不同的哲学基础,形成了对语言性质不同的看法,继而提出了不同的语言学家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但是,二者并非完全的针锋相对,而是同中存异,异中求同。

本文正是沿着上述的主线,对认知语言学和生成语言学进行了宏观的比较。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生成语言学哲学基础研究方法The Macroscopic Comparison between the Generative Grammar and the Cognitive GrammarAbstract: In the present fields of linguistic studies, the generative grammar and the cognitive grammar have occupied prominent positions. Building on the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basis, they form the different view points on language. Then they put forward the different researching goals and researching methods. However, the generative grammar and the cognitive grammar are not different completely. They also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from the above perspectives. According to this clue, the article makes the macroscopic comparison between them.Key words : cognitive grammar ;generative grammar ; psychological basis;researching method1.引言1957 年,乔姆斯基《句法结构》一书的出版宣布了被语言学界称为“乔姆斯基革命”的到来,结合当时的信息科学与控制论的兴起与发展,生成语言学派开始一统天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成语言学语言观.认知语言学语言观生成语言学语言观.认知语言学语言观摘要:生成语言学将语言视为抽象符号的操作体系来进行描述,符号的意义以及所指无须考虑。

认知语言学认为对语言的描述应符合认知科学的其他领域所提供的关于人的心智和大脑的认识。

遵循不同的信条使得二者在对几乎所有的语言现象进行解释时都大相径庭。

关键词: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观对比研究一、语言学革命语言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模式和学术流派,不同理论流派的研究侧重点、语言观、哲学观、方法论都会有所不同,但是这些理论和流派都对深化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做过积极的贡献。

de Beaugrade(卢植,2006:11)提出语言学理论探索的根本问题有:1.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相比处于什么位置?2.语言的哪些方面应当着重研究?哪些方面较为次要?3.语言学家推崇或摒弃什么样的研究方法?4.语言学家怎样收集语料?怎样参照其他原始资料对自己的语料做出评价?5.怎样说明理论上的论点和抽象概念?6.语言的基本单位与结构是什么?7.“词”“词组”和“句子”等传统语法概念在现代语言学理论中有何地位?乔姆斯基的语言学巨著《句法结构》(1957年)的出版标志着一种“哥白尼式革命”的到来。

生成语法学流派在其后的五十多年的研究历史,特别是其生物语言学研究的思想及由此驱动的认知科学、脑科学及心理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证明了这一预言的正确性。

虽然如科学史上诸多的革命性理论所经历过的那样,乔姆斯基的语言学思想自产生之日起就不断地遭到各式各样的批评和反对,然而,“乔姆斯基革命”的说法却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而乔姆斯基语言学思想指导下的生成语法学派也成为国际语言学界所公认的主流语言学流派。

(一)语言学研究哲学理念的改变从结构主义到生成语言学,首要的革命性改变是关于语言本质的哲学理论上的改变。

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代表的传统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规约,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产物。

布龙菲尔德在这种约定俗成的语言本质论基础上进而引进行为主义的心理学观点,认为语言交际和语言学习实际上是刺激-反应的表现和结果。

这一思想曾经占据了语言学研究的主导地位。

而乔姆斯基革命则从根本上动摇了这一哲学根基,成为现代认知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乔姆斯基革命的核心的改变是由对行为和文本、语料库等行为产品的关注转为对行为所赖以产生的内在机制的关注。

而这种转变是认知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贡献因素,它代表了一种视角的转换。

这一视角转换的结果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于约定俗成的语言观,不再满足于对语言事实的浅层次的描写,而是为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寻找答案。

与布龙菲尔德等行为主义语言学习观不同,乔姆斯基的生物语言学观点认为,语言机制就像身体其他器官一样,它由遗传所决定,可以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发育和成熟。

(二)语言学研究方法论方面的改变结构主义的研究传统由于以“白板论”为哲学基础,这就决定了其对“经验”和“数据”的格外重视。

所谓“白板论”是指,人在出生时其大脑的思维如同一块白板,空空如也。

人类心智的产生是后天经验的结果。

语言也是一样,完全依靠后天的学习而获得。

与此相应,在研究方法上结构主义研究传统更重视语言调查基础上的分类和归纳。

因此,绝大多数的结构主义研究学者都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实际调查工作,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各自的语言学假说。

一般认为,与结构主义的研究传统不同的是,生成语言学的研究主要以演绎式的方法为主,因此有的生成语言学的文献可能全篇只讨论为数不多的一些例子。

应该承认,科学史实证明了恰当的理论假设往往是有效科学实验的先导。

生成语言学的研究历史显示,其理论假设已经成功地引导人们发现了很多过去所未曾发现的现象和数据。

乔姆斯基的理论所产生的影响是革命性的,其直接的结果之一就是使得人们对于语言的研究从过去过分注重数据的观察与积累转向对更深层次规律的总结和解释。

(司富珍,2008:110~113)二、语言学信条(一)生成语言学信条生成语言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句法自足。

在概括句法规则时是否要涉及语义、交际功能和认知并不被视为一个需要等待实验验证的科学问题。

相反,这种可能性从一开始就被排除了,至于为什么被排除则源自生成语言学所遵循的一个哲学信条,Lakoff称之为“乔姆斯基信条”,是将语言视为抽象符号的操作体系来进行描述,符号的意义以及所指无须考虑。

因此,从一开始,诸如意义、交际功能和认知之类的概念就不可能进入生成语言学的各种规则。

(蓝纯,2005:78)(二)认知语言学信条认知语言学所遵守的认知信条认为,语言学家对语言的描述应符合认知科学的其他领域所提供的关于人的心智和大脑的认识。

遵循认知信条使得认知语言学在很大程度上迥异于以往语言学研究,这是因为任何关于语言的规则的概括都是针对范畴的,而范畴究竟是什么,本身就是需要回答的问题。

Langacker认为,“认知语言学有两个根本的承诺:第一,概括的承诺:对支配人类语言各个方面的一般原则进行描写;第二,认知的承诺:从语言学以及其他学科出发,使对语言的解释与有关心智和大脑的一般知识一致。

”(文旭,2004:61)“这两个承诺认为,语言反映了人类总体的认知机制和过程,而认知语言学研究要做的就是寻找制约语言各个系统的共同的认知机制和过程。

这表明,人的认知机制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大系统:语言内各层级的认知机制、语言内外的认知机制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任何语言活动的认知机理都不是单一性的、模块分割的、独立运行的,而是有着系统性、关联性和综合性的,这就需要用整体思维的方式和集成认识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综合,达到整体和统一的把握。

”(徐盛桓、陈兰香,2009:23)(三)信条之对比为生成语言学所信奉的传统的范畴观认为范畴由一组充分必要条件界定;但认知科学的实证研究却证明,人类对范畴的认识并不是以充分条件为衡量标准,而是要看一个实体与某范畴的原型的接近程度;范畴与范畴之间并不存在明晰的界限,不同层次的范畴构成一个等级结构。

不同的范畴观决定了认知信条与乔姆斯基信条的分道扬镳。

乔姆斯基信条从一开始就将认知、语义与交际功能排除在外,旨在提出一个纯粹的、以符号运作为基础的形式语法;而认知语言学则研究认知、语义和交际功能在句法规则中可能承担的角色。

认知语言学和生成语言学遵循不同的信条,这使得二者在对几乎所有的语言现象进行解释时都大相径庭。

生成语言学所遵循的乔姆斯基信条事先限定了答案的形式:必须是一个符号操作系统,普遍认知、意义、交际功能等在其中不起作用;而认知语言学的认知信条不限定答案的形式,只是承诺将语言视为人类认知的一个内在成分进行科学研究。

三、语言学研究与语言观(一)语言学研究的必要性语言是人类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主观意识活动的结果,有人的意志、感情、愿望等的主观因素在起作用,具有不确定性、偶然性、突变性、不可预测性。

但是,这里的不确定性、偶然性、突变性、不可预测性其实是人类对语言运作以及由此而涉及的脑神经活动认识不够的结果。

不确定的事件、偶然的事件、突变的事件、不可预测的事件只是一定认识水平的产物,其实它们背后是现在还没有认识的或没有完全认识的复杂的、系统的、整体性的必然。

研究就是要逐步地、不断地逼近揭示这样的必然。

语言学之所以需要和可能,就是通过思维方式和认识工具的变革,改进研究方法,将具有不确定性、偶然性、突变性、不可预测性的语言运用尽可能作出系统的、整体性的、必然性的解释。

(二)语言观一个人对语言的总体认识就是他的语言观。

认为语言是怎样的,就会沿着这样的思路来思考,从而形成一种倾向性和定势,成为语言的研究方法。

语言学理论或学派的建立,总是以某种语言观作为指导思想,而某一语言观往往也总是某种哲学观的反映。

对语言性质的认识反映了某一语言观,也是某一哲学理论的具体反映。

语言有很多性质,不同的语言学派往往强调了语言的不同性质。

正基于此,不同学派有了不同的语言观。

例如:生成语言学——语言心智观和生成观;认知语言学——体验认知观。

(王寅,2005:61)生成语言学的一个核心支柱,就是乔姆斯基对“语言”的看法——每个人都有一套与生俱来的“语言器官”。

这套“语言器官”就如人人天生有一颗心、两只手、两条腿一样,都是进化的产物。

它跟其他器官的主要差别在于它并不是一种有形状的“硬件”,而是一种无形的“软件”。

(石毓智,2008)乔姆斯基生物语言学视角下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机制就像身体其他器官一样,由遗传所决定,可以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发育和成熟。

语言机制之于语言环境,就如植物之于土壤、空气和水分一样,没有适宜的环境,植物固然不能存活,但决定植物本质属性的却是植物由遗传所决定的那部分生物特性,而不是土壤、空气和水分。

认知语言学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完全不同于生成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本质特征是符号性,语言构式都是有意义的语言符号。

语言的基本目的之一是为交际服务。

语言以用法为基础,语法产生于语言使用。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不完全是形式的东西,不是一套规则系统,不能用生成和转换以及对形式描写的方法来对语言共性进行解释。

语言形式是认知、语义、语用等形式之外的因素促动的结果。

四、三个基本问题语言是一个由语义、词汇语法和语音三个层次构成的符号系统,这一点已成为语言学界的共识。

任何语言学理论都必须回答三个基本问题:1.语言知识是什么?2.语言是怎样习得的?3.语言是怎样使用的?生成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

虽然乔姆斯基的理论一直在变,但是有一些核心假设是自提出之日起就保持恒定的(李福印,2008:62):1.语法是自治系统;2.语法是生成语言的高度概括和抽象的原则和规则,内嵌在语言官能中;3.语言官能是人类特有的认知机制,由基因决定,是人脑中独立的一部分。

为回答以上三个基本问题,认知语言学提出了与生成语言学完全不同的三个基本假设:(1)语言不是一个自主的认知器官;(2)语法是概念化过程;(3)语言知识产生于语言运用。

这三个基本假设可说是认知语言学对生成语言学的反动。

假设(1)是对语言是一个自主的认知器官的反动,宣告了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与生成语言学的语言观的根本差异。

该假设认为,语言知识的表征与其他概念结构的表征没有什么差别,语言知识运用的认知能力在本质上与其他知识运用的认知能力没有两样。

假设(2)的基本观点是,概念结构不能简单地还原为真值条件与客观世界的对应。

人类认知能力的主要特征是将经验概念化后表达出来。

概念结构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识解的作用,如范畴结构、知识的组织结构、多义性、隐喻、词汇语义关系等。

假设(3)认为,语义、句法、形态、音系的范畴与结构是在具体的语言用法中逐渐形成的。

五、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对立的方面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对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李福印,2008:65~66):(一)两者对于语法本质的理解完全不同生成语言学认为语法是高度抽象的原则和规则,其作用在于生成语言;认知语言学认为“语法是象征性的,用来构建概念内容的结构,提供规约性的概念内容的象征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