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的跨国经营成功原因分析
海尔国际化动因分析
海尔在欧洲、在泰国、在巴基斯坦、在日本,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品牌 知名度越来越高。海尔已经大踏步成为全球知名的大公司,其品牌影响已经深深扎 根在国内外消费者心中。 2003年荣获全美产品设计“金锤”奖。2004年7月1日,美国Target连锁店与海尔 联合在纽约创下了7小时内销售7000台空调的惊人纪录。
六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背景下,中国加入WTO,资 本、技术、资源流动加快,国内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不 再局限于国内,如何应对来自全球的挑战成为企业的 难题,走出国门成为企业寻求更大市场更多机会的必 经之路。
七
企业发展战略
海尔的全球化品牌战略,尽管海尔在进入美国之 前就已经成功地在南亚、东南亚、欧洲等地区展开业 务,但在美国的本土化进程无疑是最具有难度但影响 最大的,对于企业国际化的总体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在美国市场的品牌运作成功地将品牌本土化,从 而树立全球品牌。全球化势不可挡,企业纷纷走向全 球化市场,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海尔在全球 市场的表现表明,成为全球化品牌才是真正的全球化; 海尔的每一步都只有一个目标:全球化品牌。
海尔进入美国市场动因分析
原因分析 一 市场 二 设计研发 三 政策 法律法规 四 成本因素 五 国内竞争加剧 寻求国外市场 六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七 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 八 经验累积
一 市场 1> 消费能力 消费欲望
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国民消费能力强,加上生活习惯的影响,对冰 箱空调的需求量巨大,存在固定的消费习惯,市场需求量大,有进入并生 存发展的可能性。
八 经验累积
项目、投资 管理
企业运作
品牌管理
市场开发
直接竞争
建厂前后销售情况以及市场份额 蓝色为1999年以前,销售额不足3000万美元,市场 占比2.6%,2000年新厂建成以后销售额升至2.5亿美市场份额
跨国经营的机遇与风险分析——以海尔集团为例
三 、海 尔 集 团跨 国经 营的 风 险
国 际化 应 该 以提 高核 心 竞 争 力 为 目的 。与 狼 共 舞就 必须 成 为
决 定 .将 7 6台存 在 一定 质量 问题 的冰箱 由 责任 者 亲 自用 大锤 砸 狼 .否 则 就 会被 吃掉 。国 际化 本 身 不 是 追 求 的理 想 .而 是实 现 目
抓 产 品质 量 .创 立 了海 尔 冰 箱 名 牌 。 的作 用 日益 凸显 。经 济 的 全球 化 要 求 企 业成 为 国际 化 的企 业 。 从 国 内看 ” 际竞 争 国 内化 国 内竞 争 国际 化 ” 的局 面 己经 形成 。 国
1 坚持 技术 ,质 量 上的 高起 点 。1 8 . 4年成 立的 青 岛电 冰箱 总 9
2 强化 全 员质 量 意识 .强 化产 品 质 量 管 理 。 要创 名 牌 冰 箱 . 就 要 从抓 质量 入 手 。 海 尔认 为 :人是 质 量 中最 关键 的 因素 .第 ~ 流 的产 品是 第 一 流 的人 干 出 来 的 ,质 量 实 质 上 是职 工 整 体 素 质 的 体 现 .抓 质量 应该 首 先从 人抓 起 。 1 5年 集 团总裁 张 瑞敏 毅 然 8 9 的选 择 。 虽 然海 尔 国际 化 的独 特 的 思 路 和做 法 一 度 受到 质 疑 .但 实践 证 明真 理 。海 尔正 在取 得 的成 功 给 予着 国内企 业强 烈 的鼓 舞
毁 。这 次事 件 在职 工 中造 成 极大 的震 动 职 工 的质 量 意 识 从 此 有 标 的途 径 。 国 际化 战 略 应该 服 从 .服 务 于创 建 享 誉 世界 的国 际 名 了质 的提 高 。 牌 的 目标 。 ” 内不 稳 .无 外 不 强 。 内是 屁 股 .外 是 拳 头 。 坐稳 无
海尔集团的跨国发展战略(海外,国际化)
海尔集团的跨国发展战略1.产品出口与海外投资状况可以说,即使在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作为十分具有超前意识的企业家,张瑞敏就在为企业向国际市场发展,进行准备工作。
在他到青岛电冰箱总厂仅4年后,当产品在国内小有名气之时,他便将企业发展的视野扩大到海外。
出口创汇是必要的,但只是目的之一,另一目的就是要在国际上创造驰名品牌。
(l)出口经营状况从1986年青岛电冰箱总厂第一次出口产品并取得3O0万美元出口额这一不俗战绩算起,海尔集团的出口额逐年增加。
尽管从1997年起爆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企业出口受阻,但真正类似海尔产品这样的高附加值的产品受影响并不大,而且由于海尔集团出口的重点是在欧美,因此,它的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1998年,海尔出口创汇达到7675万美元,比1997年增长了36%。
出口的主要品种为冰箱、洗衣机、冷柜等。
在出口地区的分布上,基本上,欧美国家占6O%,日本占20%,东南亚占16%,其他地区占4%,共计87个国家(地区)。
出口到欧美国家的以冰箱、空调为主,其中在美国18O升以下冰箱市场份额中,海尔冰箱占到2O%。
截止到1998年年底,海尔集团的海外经销商共有49家,经销网点11004多个。
(2)海外投资状况海尔集团从1995年起,就着手在海外投资建厂。
经过洽淡和协商,终于在1996年2月6日,在印尼雅加达建立了海尔在海外的第一家以生产电冰箱为主的合资生产企业—一海尔莎保罗(印度尼西亚)有限公司(PT.Haier Sapporo Indonesia)。
它标志着海尔集团的国际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之后,1997年6月,菲律宾海尔LKG电器有限公司成立;1997年8月,马来西亚海尔工业(亚细亚)有限公司成立;1997年11月,南斯拉夫海尔空调生产厂成立;1999年2月,海尔中东有限公司成立。
以上这些不过是海尔集团海外投资事业的“牛刀小试”,而其企业国际化的真正重心则是在美国,在美国进行投资建厂。
海尔的跨国经营成功原因分析
海尔的跨国经营成功原因分析海尔跨国经营的成功是中国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成功,也是海尔人十几年来不断追求卓越的成果。
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分析海尔的跨国经营成功原因吧!分析海尔的跨国经营成功原因正文:1995年5月22日,海尔集团总部东迁海尔工业园,完成了海尔发展史上的重大战略转移,掀开了海尔的二次创业,挑战国际市场的崭新一页,也是海尔走向国际市场跨国经营的开始。
通过17年的努力,海尔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向世界500强迈进。
十几年的海尔成功投资及跨国经营的成功的经验,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经营管理体系制胜海尔在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上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一整套的管理方法,并且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管理模式的发展。
海尔的管理从无序到有序、有序到形成体系、由体系到高度、由高度到延伸,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环环相扣,步步相接。
从管理上在每一个阶段都为下一个阶段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打好了基础,使海尔不断走向辉煌。
我认为海尔的经营管理模式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采用自己独创的管理模式,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因人制宜,灵活掌握。
例如:海尔独创的OEC管理模式,PDCA管理法以及为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而开创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来迅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二是追求全员自主管理。
海尔对自主管理的认识有着清醒的认识,认为只有尊重员工,相信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潜力,将员工真正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培养员工的公司主人翁意识,才能使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1991年冰箱二厂总装前排班长梁军采用的“25分钟班长制”是海尔的一项伟大的实验,也是海尔追求自主管理的成果,为海尔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狠抓基础管理,独创OEC管理模式海尔的基础管理非常严格,它的监督管理体系覆盖了所有员工。
张瑞敏说:海尔在管理上的成功就是“抓反复,反复抓”狠抓基础管理,同时他也提出另一个要求就是“抓重点,抓提高”。
为此他根据海尔和和员工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了一套管理方法—OEC管理,概括起来就是总账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即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简述海尔国际化经营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其国际化发展历程来分析说明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取得成功的经验
1.从海尔国家化经营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海尔成功经验。
1、什么使海尔公司从一个曾经负债147万元的街道小厂,发展成为一个目前科研、生产、贸易和金融一体的有70多个企业和科研机构组成的大型国际化家电企业集团。
其中是先进的技术,是优质的服务?还是良好的经营战略,海尔集团正是抓住了机遇腾飞的关键十年,依靠其良好的经营战略、准确的市场定位及优质的售后服务、先进的技术,一举成为跨地区、跨所有制、跨行业经营的中国特大型企业集团。
2、目标,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企业要想成功,首先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
海尔集团将企业的发展思路放在整个世界的发展空间布局来考虑,在产品结构、科技含量、资本运营、人才培训上做出楔而不舍的努力。
海尔的产品结构线宽而深,许多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居第一位。
“全面开花”对一个企业来说未必是件好事,如经营不好,有些企业还会因此招来灭顶之灾。
而海尔却在做到“全面开花”之后在市场上“全面结果”,海尔的成功就在于其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生产、管理模式;确立了市场定位、深化产品结构。
3、海尔实施国际化战略,海尔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不断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在海外商场的布局日趋合理。
海尔海尔准确的市场定位,深化的产品结构也为海尔的发展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4、海尔公司国际化经营成功最重要的是海尔公司一直执行“本土化”战略目标,这是我们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所欠缺的地方。
我们将海尔具体“本土化”战略目标具体分析。
首先研究开发本土化。
如今,市场主导型的研发策略以成为主流。
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企业就开发什么样的产品。
在当地设立研发机构,能大量吸纳当地的科技人才,包括现在服务于本土企业的各级技术人才。
这样不仅能降低跨国企业的研发成本,更重要的是使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紧密结合起来,使企业具有更强的适应力。
接着产品制造本土化。
从海尔公司相继在国外如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纷纷设立生产工厂,体现出在经营中十分注重产品制造的本土化,讲求技术创新、服务与信誉的整合效率,使消费者群体迅速扩大,市场快速裂变与发展。
海尔品牌成功的总结
海尔品牌成功的总结一、引言海尔是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品牌之一,以其独特的品牌战略和创新的产品设计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认可。
本文将对海尔品牌成功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探讨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二、品牌定位与战略1. 品牌定位海尔品牌定位于高端家电市场,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创新,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2. 品牌战略(1)全球化战略:海尔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建立全球研发和生产基地,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2)创新驱动战略:海尔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设计,不断推出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用户体验战略:海尔致力于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通过完善的售后服务和用户反馈机制,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
三、产品质量与创新1. 产品质量海尔将产品质量放在首位,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生产流程管理,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海尔还与国际知名机构合作,获得了ISO等质量认证。
2. 创新设计海尔注重产品的创新设计,与多所知名设计机构合作,引入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
海尔的产品外观设计简约时尚,功能设计人性化,满足了消费者对美观和便利性的需求。
四、市场拓展与营销策略1. 市场拓展海尔通过积极的市场拓展策略,迅速进入全球市场。
海尔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销售网络和渠道,提高了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销售量。
2. 营销策略(1)品牌推广:海尔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和赞助活动,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形象。
(2)市场定位:海尔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和消费习惯,针对性地推出产品和营销活动,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电商渠道:海尔积极拓展电子商务渠道,与电商平台合作,提供便捷的购物体验和优惠政策。
五、用户体验与售后服务1. 用户体验海尔注重用户体验,通过市场调研和用户反馈,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
海尔的产品易于操作,功能齐全,为用户提供了便捷和舒适的使用体验。
2. 售后服务海尔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包括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在线咨询和上门维修等服务。
海尔的跨国经营战略分析
海尔的跨国经营战略分析海尔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制造商之一,在家电领域具有很高的声誉。
在全球范围内,海尔已成为领先的家电品牌之一,其成功的跨国经营战略是其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海尔的跨国经营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海尔坚持创新和研发投入。
该公司的创新和研发能力非常强大,他们的新产品和技术不断推出。
这种创新和研发投入有助于使海尔成为全球领先的家电品牌。
海尔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并且不断扩大其产业范围,以满足世界各地消费者对家电的需求。
第二,海尔的全球化营销策略是其成功的关键。
海尔非常注重品牌建设和营销活动的策略制定。
他们不仅在中国市场投入大量资金,还在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增加了宣传和品牌营销的广告投入。
此外,海尔还通过促销活动、线上和线下销售来提高销售额,实现了跨国营销的成功。
第三,海尔注重全球合作伙伴的建立。
海尔与世界各大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样可以实现跨国市场渗透的重要目标。
这种合作伙伴关系主要是通过战略联盟和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达成的。
这些合作不仅有助于海尔扩大其全球市场的份额,还有助于他们提高产品质量和包装升级等方面的服务。
第四,海尔注重本地化制造和服务。
海尔根据不同国家的市场需求,适应不同的生产和销售模式。
他们不断优化本地化制造和售后服务,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需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总之,海尔的跨国经营战略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他们不断强化其在全球市场的地位,通过创新、全球化营销、全球合作伙伴的建立和本地化制造和服务等手段,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增长和发展。
【精品】海尔的跨国经营战略分析
1。
产品出口与海外投资状况可以说,即使在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作为十分具有超前意识的企业家,张瑞敏就在为企业向国际市场发展,进行准备工作.在他到青岛电冰箱总厂仅4年后,当产品在国内小有名气之时,他便将企业发展的视野扩大到海外。
出口创汇是必要的,但只是目的之一,另一目的就是要在国际上创造驰名品牌.(l)出口经营状况从1986年青岛电冰箱总厂第一次出口产品并取得3O0万美元出口额这一不俗战绩算起,海尔集团的出口额逐年增加。
尽管从1997年起爆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企业出口受阻,但真正类似海尔产品这样的高附加值的产品受影响并不大,而且由于海尔集团出口的重点是在欧美,因此,它的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1998年,海尔出口创汇达到7675万美元,比1997年增长了36%.出口的主要品种为冰箱、洗衣机、冷柜等。
在出口地区的分布上,基本上,欧美国家占6O%,日本占20%,东南亚占16%,其他地区占4%,共计87个国家(地区)。
出口到欧美国家的以冰箱、空调为主,其中在美国18O升以下冰箱市场份额中,海尔冰箱占到2O%。
截止到1998年年底,海尔集团的海外经销商共有49家,经销网点11004多个。
(2)海外投资状况海尔集团从1995年起,就着手在海外投资建厂.经过洽淡和协商,终于在1996年2月6日,在印尼雅加达建立了海尔在海外的第一家以生产电冰箱为主的合资生产企业—一海尔莎保罗(印度尼西亚)有限公司(PT.HaierSapporoIndonesia)。
它标志着海尔集团的国际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之后,1997年6月,菲律宾海尔LKG电器有限公司成立;1997年8月,马来西亚海尔工业(亚细亚)有限公司成立;1997年11月,南斯拉夫海尔空调生产厂成立;1999年2月,海尔中东有限公司成立。
以上这些不过是海尔集团海外投资事业的“牛刀小试”,而其企业国际化的真正重心则是在美国,在美国进行投资建厂。
这一计划1999年将进人战略性的实施与发展阶段,即在波士顿建设设计中心,在纽约建设营销中心,在南卡罗莱那州建设制造中心。
海尔跨国并购GE家电财务绩效分析及启示
1、市场份额扩大
通过并购GE家电,海尔迅速获得了在美国市场的渠道和品牌影响力。根据市 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海尔在美国家电市场的份额迅速上升,成为美国市场的重要 参与者。
2、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2、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并购后,海尔获得了许多先进的家电技术和专利,使其在家电领域的创新能 力得到显著提升。这使得海尔在家电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为其在国内外市场的 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 出国门,进行跨国并购。在家电行业,这一趋势同样明显。本次演示以海尔并购 GE家电为例,对中国家电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及绩效进行分析。
一、海尔并购GE家电的动因
1、市场扩张需求
1、市场扩张需求
在国内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企业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成 为必然选择。海外市场具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较高增长速度,成为我国家电企 业扩大市场份额的有利途径。海尔通过并购GE家电,迅速获得了进入美国市场的 渠道,扩大了其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2、并购后整合与协同的重要性
2、并购后整合与协同的重要性
并购完成后,海尔集团与通用电气家电业务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和协同。这种 整合不仅包括财务指标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品牌资 源、渠道资源等方面的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使得海尔集团在全球市场的竞争 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对于其他中国企业来说,在进行跨国并购时,不仅要注重并 购过程中的谈判和交易,更要重视并购后的整合与协同工作,以实现真正的价值 提升。
3、品牌影响力提升
3、品牌影响力提升
通过并购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海尔迅速提升了自身在全球范围内的品牌 影响力。这使得海尔在国际市场上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和认可,为海尔的国际化 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持。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水平分析以海尔集团为例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水平分析以海尔集团为例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经济浪潮中,跨国公司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作为企业国际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海尔集团,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国际化进程尤为引人注目。
本文旨在通过对海尔集团财务管理的深入分析,探讨其在跨国经营中的财务管理策略、挑战及其应对措施,以及这些策略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
本文首先对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的理论框架进行梳理,包括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随后,本文将详细分析海尔集团的国际财务管理实践,包括资金管理、风险管理、税务筹划等方面。
特别地,本文将重点探讨海尔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进行财务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如何应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财务规则和风险。
本文还将评估海尔集团财务管理对其财务绩效和市场竞争力的影响。
通过对比分析海尔集团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财务表现,本文试图揭示其财务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和潜在改进空间。
总体而言,本文不仅为理解海尔集团这一典型案例的财务管理提供深入见解,也为其他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财务管理方面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这一案例分析,本文期望为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贡献新的视角和思考。
二、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理论框架跨国公司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本筹措、投资决策、利润分配、风险管理以及财务控制等多个方面。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在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前提下,最大化企业的财务效益,并有效管理各类财务风险。
资本筹措理论:主要关注跨国公司如何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和方式,以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筹集到所需的资金。
这包括权益融资、债务融资以及混合融资等多种方式。
投资决策理论:关注的是跨国公司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决策,包括投资项目的选择、投资规模的确定、投资时机的把握等。
这要求企业具备完善的投资决策机制,以及科学的投资决策方法。
简析海尔国际化的原因
简析海尔国际化的原因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中国已进入世界经济体系。
走出国门,开展国际化经营,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这一趋势面前,我国多数企业正在由国内经营迈向国际化经营。
中国家电行业的排头兵——海尔集团,率先迈出了国际化经营的步伐,正驰骋在广阔的国际市场。
短短几年,海尔(集团)已初步形成具有国际化雏形的企业集团,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探索了一条成功之路。
探究海尔成功的奥秘,借鉴海尔经营的谋略,无疑有助于推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一、搭建国际化企业发展战略海尔的国际化,是将国际化纳入其战略体系,在战略统筹下设计国际化路线的,具备了国际化的条件后自觉进行的发展战略。
这一点和国内其他企业明显不同。
国内很多企业目前的国际化,在很大程度是以抓机遇为核心的自发国际化,导致国际化的步伐、举措相对比较仓促。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分下面三个阶段:1、名牌发展战略阶段;:只有国内市场做大做强,才有资格谈国际化的问题。
其代表事件就是“砸冰箱”。
通过砸掉76台有问题的冰箱砸醒职工的质量意识,树立名牌观念。
为摆脱没有品牌的局面,于是决定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冰箱生产技术,生产世界一流的冰箱,创出冰箱行业的中国名牌。
2、多元化发展战略阶段:企业在竞争中取胜要靠国际化,而国际化必须要多元化。
海尔认为多元化不仅是产业的多元化,而主要指市场多元化。
海尔从84年到91年做了7年冰箱,然后进入了冷柜、空调、洗衣机等白色家电领域,97年我们从白色家电领域进入黑色家电;从现在开始我们又进入电脑行业;现在是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
总之,谁拥有市场资源,谁就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3、国际化发展战略阶段:第一阶段时期是海尔把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时期。
不断开拓欧洲海尔、美国海尔、中东海尔等,世界都知道中国的海尔。
第二阶段时期是海尔全球化战略时期。
二、创建具有海尔特色的世界品牌创世界名牌是海尔一直以来的夙愿和追求。
海尔国际化的最大特点,坚持创建自己的国际知名品牌,不做OEM(贴牌生产)。
海尔品牌成功的总结
海尔品牌成功的总结海尔集团是一家中国家电制造企业,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青岛市。
多年来,海尔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了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导者之一。
本文将对海尔品牌成功的原因进行总结,并分析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一、创新和技术领先海尔品牌的成功离不开其持续的创新和技术领先地位。
海尔一直致力于产品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例如,海尔率先推出的智能家电产品,如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机等,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海尔还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引进了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二、品牌价值和形象塑造海尔品牌在市场上建立了良好的品牌价值和形象。
海尔一直坚持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广告、宣传和市场营销活动,海尔成功地塑造了自己的品牌形象,使其成为了消费者心目中的可信赖品牌。
海尔还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和沟通,建立了良好的客户关系,提升了品牌的忠诚度。
三、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市场拓展海尔品牌的成功还得益于其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市场拓展。
海尔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国际化布局,先后在美国、欧洲、亚洲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
通过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和收购,海尔成功进入了全球市场,并逐步建立了全球化的供应链和销售网络。
海尔还注重本土化运营,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定制和营销策略的调整。
四、服务体验和售后服务海尔品牌的成功还与其注重服务体验和售后服务密不可分。
海尔一直致力于提供优质的售前咨询和售后服务,建立了完善的服务体系。
海尔通过建立全国范围的服务中心和售后网点,为消费者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
海尔还注重用户反馈和意见的收集,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
五、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海尔品牌的成功还得益于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努力。
海尔一直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致力于研发环保型产品和推动绿色制造。
海尔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从海尔的实践看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从海尔的实践看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海尔集团是中国主要的家电生产商,也是国内企业成功走出去的典范。
海尔的跨国经营引发了一系列思考:一、大势所趋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的跨国经营成为发展的必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随着贸易壁垒的大量减少和国民待遇的实施,一方面,外国商品和服务将更容易挤入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国外大型国际企业将增加对我国的投资,进一步挤占国内市场份额。
这将使国内商品和服务市场出现更加激烈的竞争,使国内企业面临更加困难的经营局面,它将迫使企业积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在更广阔的空间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获取稀缺资源和市场份额。
海尔发展跨国经营正是在国内家电行业迅速发展、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战在家电领域中频繁发生的背景下进行的,国内市场生存空间的挤压是海尔走出去的内在需求。
激烈的竞争环境迫使企业去寻求新的生存发展空间。
2.经济全球化下跨国经营成为企业发展的一般要求经济全球化以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为主要表现形式,以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增强为特点,反映了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和消费各环节的一体化趋势,这种趋势的实质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
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使得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障碍越来越小。
此外,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各种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对跨国活动交易成本的降低最为突出。
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在全球范围的优化组合,改变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海尔的实践表明,经济全球化下,在全球范围内调配生产要素的企业会有较低的生产成本和较强的竞争力,同时也说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的跨国经营将由企业发展的特殊要求变为企业的一般要求,这也是企业走出去的外在动力。
3.新的贸易壁垒迫使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在世贸组织规则下,国际贸易在走向自由化的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贸易壁垒,这给企业进行国际贸易增加了难度,企业只有通过走出去的办法,才能绕过这些壁垒。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竞相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如印度贸易保护很厉害,但企业可以通过到印度来料加工、出口零部件或半成品到印度组装等方式,绕过贸易壁垒,开拓印度市场。
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分析
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分析1. 简介海尔集团是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中国青岛。
多年来,海尔一直致力于创新和国际化战略,成功进入全球市场并建立了广泛的销售网络。
本文将对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情况进行分析。
2. 国际市场进入策略海尔采用了多种策略进入国际市场,包括直接出口、合资合作、并购等方式。
通过直接出口,海尔将产品销售到全球各地,建立了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
此外,海尔还与国外企业进行合资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拓展市场。
同时,海尔还通过并购方式,收购了一些国外企业,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技术资源。
3. 市场定位海尔在进入国际市场时,注重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进行定位。
海尔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消费者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
海尔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被定位为高品质、高性能和可靠性强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和可靠性的需求。
4. 品牌建设海尔在国际市场上注重品牌建设,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海尔通过广告宣传、赞助活动和品牌推广等方式,加强了品牌形象的传播。
海尔还注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以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和忠诚度。
5. 技术创新海尔在进入国际市场时,注重技术创新,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海尔在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源,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
海尔还与国外的科研机构和大学合作,共同开展研究和技术交流,以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6. 适应当地文化和法规海尔在进入国际市场时,注重适应当地的文化和法规。
海尔在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上考虑到当地消费者的文化习惯和需求,以提供更符合当地市场的产品。
此外,海尔也严格遵守当地的法规和标准,确保产品的合规性和质量安全。
7. 国际市场表现海尔进入国际市场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海尔的产品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并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海尔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份额逐步增加,成为了全球家电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8. 面临的挑战海尔进入国际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研讨海尔国际化战略成功原因
事件解读 据此,结合背景研究海尔所采取的国际化战略更为重要
通过分析研究海尔集团的国际化战略,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并得出企业国际经营的有效策略与思想。从 而对我国企业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时代潮流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促进我国企业国际化的顺利进行与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
策的基础上大力创新,逐 渐形成了可持续、合作共 赢的国际商务生态圈。经 过一系列的不懈努力,海 尔集团的海外市场份额不 断扩大,企业国际影响力 出于加速提升的状态
我 国 国 际 政 策
6
事件评论
录入说明
后 记
海尔集团通过其在品牌信仰、集团战略、企业文化、创新能 力、海尔的本土化经营和与国家“一带一路”等新时期政策 据此,结合背景研究海尔所采取的国际化战略更为重要 等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实现了其国际化战略的成功,而这正是 现今很多企业所需要学习、改进并加以创新运用的关键方面。 通过分析研究海尔集团的国际化战略,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并得出企业国际经营的有效策略与思想。从 当今的国际市场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只有在立足于自 身实际综合情况的基础上顺应时代潮流,努力创新,从多角 而对我国企业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时代潮流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度优化企业的国际经营,才能更好地把握住国际市场的机遇, 促进我国企业的国际经营的顺利进行与国家经济力量的提升 实现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成功和企业综合实力的质的飞跃。
大 事 件
海尔国际化战略核心研究
品牌信仰 本土化经营
深 度
集团战略
创新能力
企业文化
我国国际政策
信仰像船舶在海上航行时的指
示灯塔,往往会对企业自身的成 长与发展产生关键的影响,在一 个人的精神层面占据着重要地位 对一个企业品牌而言,品牌信 仰对企业的发展与战略方向至关 重要,同样能够给外界传递有关 企业的价值观与企业追求。海尔 集团的经营以及国际化战略与其 恰当的品牌信仰是相互联系的
海尔在美国取得成功原因分析
海尔在美国取得成功原因分析:海尔在美国取得成功原因分析海尔是中论文联盟国著名的国产品牌,是中国的骄傲,是中国企业的一面旗帜。
海尔的发展的动向和各种措施都会受到国内外的关注。
2010年4月8日,海尔美国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美国馆在上海签署赞助协议,正式成为2010上海世博会美国国家馆官方赞助商。
海尔,成为2010年世博会的亮点。
1999年4月30日,海尔在美国南卡州建立了美国海尔工业园,园区占地700亩,年产能力50万台。
2000年正式投产生产家电产品,并通过高质量和个性化设计逐渐打开市场。
这意味着第一个“三位一体本土化”的海外海尔的成立,即设计中心在洛杉矶、营销中心在纽约、生产中心在南卡州。
而这一举动引起了国内外的批评。
因为,目前跨国公司纷纷到中国设厂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的背景下,海尔在美国南卡州设厂,雇佣工资10倍于中国的美国工人生产冰箱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做法明显违背了“比较优势原则”。
事实证明,海尔的决策时正确的。
一、本土化的定义本土化(Localization),或者当地化,是指跨国公司在进入某国市场后,努力融入东道国的经济体系,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济实体的发展战略。
本土化的过程表现为跨国公司将生产、营销、管理、人事等经营诸要素融入和根植于地文化的过程。
本土化战略包括生产本土化、营销本土化、研发本土化、人力资源本土化、资本运作本土化和企业文化本土化等,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化战略框架下,针对东道国市场的独特性而做出的调整和再造。
它不是对东道国一时的环境障碍所作的局部调整,而是出于长期发展所做出的系统化战略安排。
ipt>型冰箱市场。
正确的市场定位,为海尔后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同时,海尔特别重视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海尔在美国设立设计中心、、贸易公司,就是为了更好地感受美国消费者需求的微妙变化和对百货商店实施库存监测,从而能更好地保障及时供货和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产品。
4、做美国社会的好公民跨国公司想要在当地取得长远的发展,必须做一个当地的“好公民”,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东道国政府和民众的信任。
海尔的跨国经营战略分析
1.产品出口与海外投资状况可以说,即使在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作为十分具有超前意识的企业家,张瑞敏就在为企业向国际市场发展,进行准备工作。
在他到青岛电冰箱总厂仅4年后,当产品在国内小有名气之时,他便将企业发展的视野扩大到海外。
出口创汇是必要的,但只是目的之一,另一目的就是要在国际上创造驰名品牌。
(l)出口经营状况从1986年青岛电冰箱总厂第一次出口产品并取得3O0万美元出口额这一不俗战绩算起,海尔集团的出口额逐年增加。
尽管从1997年起爆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企业出口受阻,但真正类似海尔产品这样的高附加值的产品受影响并不大,而且由于海尔集团出口的重点是在欧美,因此,它的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1998年,海尔出口创汇达到7675万美元,比1997年增长了36%.出口的主要品种为冰箱、洗衣机、冷柜等。
在出口地区的分布上,基本上,欧美国家占6O%,日本占20%,东南亚占16%,其他地区占4%,共计87个国家(地区)。
出口到欧美国家的以冰箱、空调为主,其中在美国18O升以下冰箱市场份额中,海尔冰箱占到2O%。
截止到1998年年底,海尔集团的海外经销商共有49家,经销网点11004多个。
(2)海外投资状况海尔集团从1995年起,就着手在海外投资建厂。
经过洽淡和协商,终于在1996年2月6日,在印尼雅加达建立了海尔在海外的第一家以生产电冰箱为主的合资生产企业—一海尔莎保罗(印度尼西亚)有限公司(PT.Haier Sapporo Indonesia)。
它标志着海尔集团的国际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之后,1997年6月,菲律宾海尔LKG电器有限公司成立;1997年8月,马来西亚海尔工业(亚细亚)有限公司成立;1997年11月,南斯拉夫海尔空调生产厂成立;1999年2月,海尔中东有限公司成立。
以上这些不过是海尔集团海外投资事业的“牛刀小试”,而其企业国际化的真正重心则是在美国,在美国进行投资建厂。
这一计划1999年将进人战略性的实施与发展阶段,即在波士顿建设设计中心,在纽约建设营销中心,在南卡罗莱那州建设制造中心。
海尔的国际化为何会成功
海尔的国际化为何会成功2003年10月,随着第一台本土制造的海尔洗衣机在约旦下线,海尔集团的第十三个海外工厂正式投产,至此海尔——访海尔研究专家孙健教授2003年10月,随着第一台本土制造的海尔洗衣机在约旦下线,海尔集团的第十三个海外工厂正式投产,至此海尔已在全球建立了13个工厂,18个贸易中心,产品出口近100个国家。
至2003年,海尔的全球销售收入已由1998年刚刚开始明确国际化战略时的191亿人民币上升到720亿人民币,成为中国第一品牌,海尔在全球白色家电市场竞争力也升至世界第五位,海尔的国际化经营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美国南卡州新一届的商务部部长费思在参观海尔集团时指出,“海尔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是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建厂经营最成功的范例。
”2003年10月号的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价海尔为“海尔是中国在海外最有影响力的品牌”。
正当我们惊叹于海尔国际化的速度及其辉煌的业绩之际,闻讯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孙健教授潜心追踪研究海尔10余年,相继出版了《海尔的策略——一个中国企业的成长》、《海尔的管理模式》、《海尔的企业战略》、《海尔的人力资源管理》、《海尔的营销策略》、《海尔的企业文化》、《海尔物流》7部研究海尔的专著,其中《海尔的管理模式》、《海尔的企业战略》、《海尔的人力资源管理》、《海尔的营销策略》4部专著已在日本翻译成日文精华版出版,其它著作也正在翻译出版中。
孙健教授在其著作中分别从海尔发展的各个不同方面深入地阐述了海尔集团如何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小企业,成长为享有世界声誉的企业集团的历史发展过程,以独到的见解,深入地剖析、总结了海尔的“OEC管理体系”、“市场链”、“联合舰队”、“源头论”、“斜坡球体论”、“激活‘休克鱼’”以及“赛马不相马”、“三工并存、动态转换”、“80/20原则”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尤其是对海尔的企业战略做了深入、翔实的阐述。
海尔的国际化经营为何会成功?这给我国的企业经营者以什么样的启示?带着极大的兴趣,我们就这些问题专程采访了孙健教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尔的跨国经营成功原因分析摘要:海尔认为只有给客户提供了最满意的服务和产品,才会给公司带来最大得经济效益,因此海尔建立了强大的售后服务网络,推行了一系列的全方位服务策略。
如星级服务、零距离服务、一站到货、差别化服务、海尔全程管家365等。
海尔全方位的服务内容还在不断创新和提升,同时“真诚到永远”、“用户永远是对的”的服务宗旨永远铭记在每个海尔人和客户的心中。
真正做到了和客户零距离的沟通。
关键词:OEC 人单合一六西格玛引智创新引言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
现任首席执行官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张瑞敏。
创业27年来,坚持走自主创新的海尔之路。
已经从一家连年亏损的小企业成为全球拥有7万多名员工、2011年营业额1509亿元的全球化集团公司。
自2002年以来,海尔已连续3年蝉联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并被美国《新闻周刊》网站评为全球十大创新公司。
海尔跨国经营的成功是中国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成功,也是海尔人十几年来不断追求卓越的成果。
总结海尔的成功经验,学习海尔的跨国经营,对于目前想要进入国际市场“幸分一杯羹”的中国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1995年5月22日,海尔集团总部东迁海尔工业园,完成了海尔发展史上的重大战略转移,掀开了海尔的二次创业,挑战国际市场的崭新一页,也是海尔走向国际市场跨国经营的开始。
通过17年的努力,海尔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向世界500强迈进。
十几年的海尔成功投资及跨国经营的成功的经验,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经营管理体系制胜海尔在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上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一整套的管理方法,并且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管理模式的发展。
海尔的管理从无序到有序、有序到形成体系、由体系到高度、由高度到延伸,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环环相扣,步步相接。
从管理上在每一个阶段都为下一个阶段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打好了基础,使海尔不断走向辉煌。
我认为海尔的经营管理模式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采用自己独创的管理模式,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因人制宜,灵活掌握。
例如:海尔独创的OEC管理模式,PDCA 管理法以及为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而开创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来迅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二是追求全员自主管理。
海尔对自主管理的认识有着清醒的认识,认为只有尊重员工,相信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潜力,将员工真正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培养员工的公司主人翁意识,才能使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1991年冰箱二厂总装前排班长梁军采用的“25分钟班长制”是海尔的一项伟大的实验,也是海尔追求自主管理的成果,为海尔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狠抓基础管理,独创OEC管理模式海尔的基础管理非常严格,它的监督管理体系覆盖了所有员工。
张瑞敏说:海尔在管理上的成功就是“抓反复,反复抓”狠抓基础管理,同时他也提出另一个要求就是“抓重点,抓提高”。
为此他根据海尔和和员工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了一套管理方法—OEC管理,概括起来就是总账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即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借鉴泰勒的理论,将工作任务量化、具体化,并对每一个员工下达工作指标,考评他们的工作质量并以此为根据对员工奖励或处罚,而且都会在员工的工资单上得到相应体现。
OEC管理法可以看做是对斜坡球体理论的诠释和具体操作,其主要内涵和精髓在于将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渗透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去,促使企业、企业的每个员工以及每项工作都步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上。
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精细化的独一无二的管理方法给给海尔的基础管理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变革,将现场管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一企业管理模式的实施不仅为海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也使海尔集团实现了经营规模、市场地位的大飞跃,可以说OEC管理是海尔取胜的一大法宝。
三、质量是海尔成功的保证质量是海尔成功的保证,海尔认为,品牌就是信誉,信誉就是质量。
海尔经营战略的创新,始终没有离开一条主线支撑,这条主线就是质量创新体系。
自1984年海尔创立以来,海尔在实施名牌战略过程中,坚持技术质量上的高起点,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和产品质量意识。
通过狠抓产品质量,以高质量、高新技术的产品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首先卖信誉,其次卖产品”是海尔始终遵循的质量管理理念,追求产品的零缺陷,并且仿效GE,实行了“六σ”质量管理办法,追求完美质量,海尔的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海尔非常重视生产设备的更新,以保证以最先进的生产力,来生产出最先进的产品,不断进行质量改进、质量创新。
由于海尔集团创业以来一直实施名牌战略狠抓质量,1990年,海尔冰箱通过美国UL认证,同时产品多次在国际上中标,海尔从此开始了进入国际市场的历程,质量管理形成体系。
1992年4月,海尔电冰箱总厂在国内第一家通过IS09001国际质量保证体系认证。
在2001年被授予我国最高质量荣誉—全国质量管理奖。
表明海尔在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海尔已经对质量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它不仅可以达到检验标准,而且能够不断开发出满足用户潜在需求的产品。
过硬的质量是海尔走向世界,国际化经营成功的保证。
四、海尔的创新—创造性的破坏技术领先是企业创名牌的核心要素,邓小平也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技术领先的核心就是要创新,海尔在成立十几年以来紧紧把握世界家电行业高科技发展的趋势,始终把创新作为指导海尔发展的主要方针,致力于成为全球白色家电行业领先者和规则的制定者。
海尔的科研开发宗旨是“立足创新,用户为师,永远改进,追求完美”,把创新作为海尔的核心价值观。
坚持技术进步永不停顿,注重创新,不断否定自己,创造性的破坏自己,推翻自己,加快更新换代的步伐,始终保持技术上、质量上的发展创新,确保了市场上的技术领先地位。
海尔的科技创新水平与国际接轨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模仿、引智创新这几个过程,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科研开发体系。
海尔目前已拥有33个研究所,冰箱、空调实验室是中国仅有的国家级实验室。
海尔所有产品的设计、开发、检测都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耗资数亿元的中央研究院更是为海尔研发出多项专利技术,使得海尔平均每1.5天出一个新产品,一天申报1.8个专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市场。
在自身具有强大的科研开发水平的基础上,海尔还与多个国际化大公司建立技术联盟。
通过整合国际技术资源,使得海尔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等领域与国际步调一致,同时大大的提高了海尔的产品竞争力,为海尔创全球化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是海尔成功走向世界的源泉。
五、海尔的客户服务战略—“真诚到永远”张瑞敏说:售后服务的完结就是新产品开发的起始,生产与服务是相辅相成的。
但是从以上意义说,好的服务才能指出生产的正确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已经融入了全球化的世界,同类商品差异性减小,用户在购买产品是不仅仅以其质量、价格、外形等作为考虑因素,同时还会考虑产品的相关服务是否方便,快捷和完善。
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要想把消费者变为最忠实的顾客,抓住客户的心,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做最优质的客户服务是企业留住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竞争力的关键。
海尔认为只有给客户提供了最满意的服务和产品,才会给公司带来最大得经济效益,因此海尔建立了强大的售后服务网络,推行了一系列的全方位服务策略。
如星级服务、零距离服务、一站到货、差别化服务、海尔全程管家365等。
海尔全方位的服务内容还在不断创新和提升,同时“真诚到永远”、“用户永远是对的”的服务宗旨永远铭记在每个海尔人和客户的心中,真正做到了和客户零距离的沟通,以顾客的难题为自己研究的课题。
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最高评价。
也使海尔的管理和经营生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六、海尔准确的国际化竞争战略1996年6月,海尔莎保罗(印尼)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海尔的国际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而1999年4月30日,美国海尔工业园的成立则是海尔走出去跨国经营的一个质的飞跃,它表明海尔已经坚定了走跨国发展的道路,整合全球资源,创国际化品牌。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海尔审时度势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即“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并反其道而行之采取“先难后易”的策略,将海外发展的目标定位于发达国家,首先进入发达国家创名牌,当在发达国家站稳脚跟后再一举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
而在世界上最为复杂的美国市场取得的成功则对海尔是至关全局的胜利,他对于海尔实现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为中国企业出国门谋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海尔在国际化建设进程中,为了紧扣互联网的发展趋势适应未来的发展。
采用“三位一体”的本土化战略整合全球资源,逐渐在海外建立起设计、制造、营销为一体海尔的工业园,有利于规避国际市场的波动带来的影响和风险,并通过高质量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逐渐打开市场,树立起自己的品牌。
同时,海尔在国际化进程中实施了的“三个三分之一战略”和“高起点”原则,所谓“三个三分之一战略”指在国内销售三分之一,在海外市场销售三分之一,在境外建厂就地销售三分之一。
海尔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化标准促成了“三个三分之一战略”的成功。
高起点原则就是海尔集团在国际化进程中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起步晚,起点不一定低。
海尔必须在各个方面都要依照国际家电行业的最高标准去做建立起自己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中检验产品质量。
海尔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海尔的成功是张瑞敏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他个人作为中国企业家的成功;是人力资源开发和企业文化相结合的成功,是大力培养并利用复合型人才的成功;是海尔集团出色的物流管理模式和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成功;是海尔以市场链为基础的业务流程再造的成功。
自1984年建立以来,海尔一直在发展,一直在创新,一直在腾飞。
海尔正在走向世界,世界正在接受海尔,也正在以关注的目光注视着这个企业的成长。
海尔是中国人的骄傲,它有着光明美好的未来,它每时每刻都在创造奇迹。
每一个海尔人都在为创造出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牌这一目标而努力而拼搏。
祝愿海尔的明天更加美好!参考文献:《张瑞敏如是说》,胡泳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海尔的管理模式》,孙键著,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2月版。
《海尔的49项经营管理准则》,宿春礼著,2006年3月版。
《海尔的高度》,胡泳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
《海尔中国造之跨国攻略与领导之道》,胡泳著,海南出版社,2002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