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传染病学禽病课件)13禽大肠杆菌病
家禽的传染病PPT课件
呼吸道 气管出血、坏死; 肺瘀血水肿
诊断
初步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症状和病变进行综 合分析。
实验室诊断 鸡胚接种、HA、HI试验 发病前后血清抗体比较
1 禽霍乱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危害养鸡业的最重要的疾病之一
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 粘膜和浆膜出血
目前主要依靠疫苗预防
病
原
1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 属于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e) 腮腺炎病毒属(Rubulavirus) PMV-1
单股 负链 不分节段 RNA 有NP、 P、 M 、F、 HN、 L基因
鉴别诊断
2 传染性支气管炎
3 禽流感
一 、防制本病主要是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采 用新城疫弱毒苗和灭活油乳剂疫苗对鸡群进行 免疫,并定期对免疫鸡群进行抗体检测,发现 抗体下降近临界线,立即用疫苗加强免疫。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家禽的传染病
属于共患病:
大肠杆菌病 沙门氏菌病(鸡白痢、禽伤寒) 巴氏杆菌病(禽霍乱) 禽痘 流感 (禽流感)
畜禽传染病学概论PPT课件
3、患病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动物群中存在某病的病例数的比例。 患病率=(在一制定时间动物群中存在病例数/在同一指定时间动
物群中动物的总数)×100%
4、死亡率:指某病病死数占某种动物总头数的百分比。 死亡率=(因某病死亡头数/同时期某种动物总头数) ×100%
五、传染病的类型
1、根据病程的长短分为:
最急性型(无明显的症状,突然死亡) 急性型(病程短,有明显的症状) 亚急性(病程长,症状介与急性和慢性之间) 慢性病(病程发展缓慢,症状不明显) 2、按照表现形式分为: 显性感染:明显的症状,病原微生物与机体斗争平衡被打破的过 程。 隐性感染(亚临诊感染):不呈现任何临诊症状,病原体还会向 外散播,该类动物称为带菌(毒)者。 顿挫型感染:发病有典型的急性传染病一样,很快停止,痊愈。
2. 前驱期:疾病的最初症状,无特征性。主要是全身症状,如神经、
食欲、体温,一般2天之内。
3. 明显期(发病期):表现特征症状的阶段,为疾病的高 峰期和典型期,时间比较固定,有证病意义。
4. 转归期(恢复期):即不是死亡便是康复。不同的传染 病其转归期也不同,一般急性病较短,康复为转归的 动物特点:一般都可产生免疫力,会在一定时间内带 菌排菌,即康复带菌。病原体最终大都被消灭,但有 些会长期带毒。
梭菌病、副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 体病。)
三类动物传染疾病:常见多发、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需要控制和净化的动物传染病。(大肠杆菌病、李氏杆菌病、
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附红细胞体病、Q热)
六、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
(一)、传染来源和传染媒介 1、传染源的类型: ➢ 病畜:能够排出病原微生物,是主要的传染
鸡大肠杆菌病症状及病理变化PPT课件.ppt
()
鸡大肠杆菌病
肺 部 肉 芽 肿 鹌 鹑
ko
禽大肠杆菌病
鸡大肠杆菌病
肠系膜肉芽肿 (日.崛内贞治)
ko
鸡大肠杆菌病
6 .肠 炎
ko
鸡大肠杆菌病
病鸽严重腹泻,肛周羽毛被污染
ko
鸡大肠杆菌病
鸽直肠黏膜充血、出血,充满绿色粪便
ko
鸡大肠杆菌病
7.禽蜂窝织炎
ko
鸡大肠杆菌病
是肉鸡腹部的一种慢性皮肤病,病变见 于腹中线和大腿之间,皮肤发红、破损
ko
鸡大肠杆菌病
小鸡输卵管膨大,内有干酪样渗出物
ko
鸡大肠杆菌病
小鸡输卵管膨大,内有灰白色干酪样渗出 物
ko
鸡大肠杆菌病
成年产蛋母禽输卵管明显膨大
ko
鸡大肠杆菌病
内积大量干酪样渗出物 ko
鸡大肠杆菌病
5 .大肠杆菌性肉芽肿
ko
鸡大肠杆菌病
头部皮下结缔组织肉芽肿
ko
鸡大肠杆菌病
鸡腿肌肉芽肿
ko
鸡大肠杆菌病
症状及病理变化
ko
鸡大肠杆菌病
1 .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
本病多见于5~12周龄的幼 鸡,6~9周龄为发病高峰
ko
鸡大肠杆菌病
常继发于呼吸道疾病,病鸡咳嗽和呼吸困难
ko
鸡大肠杆菌病
排白色、黄绿色 稀便
ko
鸡大肠杆菌病
剖检可见气囊壁增厚
ko
鸡大肠杆菌病
雏鹅腹气囊壁增厚
ko
鸡大肠杆菌病
病原
大肠杆菌致病性血清 型。
血清型:各地的血清 型有差异,最常见的 血清型是:O1、O2、 O35和O78。
医学课件禽的大肠杆菌病
3、大肠杆菌对鸡和对仔猪、犊牛能 引起肠炎不一样。很少出现肠道症状。 但也有人认为经口感染的能产毒素型 Ac也可引起出血性肠炎(针尖大出血 点),但这种毒素多从污染的饲料和 饮水带来的。
目前国内能引起Ac感染的因素有:
1、病毒感染:特别是 V和圆环V等. 其中高致病的V能及时发现。一些弱 致病的毒株,症状不明显,但能破坏 呼吸道、消化道等粘膜的免疫屏障系 统的完整性,为Ac的侵入开辟道路。
11、蜂窝织炎:多由皮肤损伤引起的。感 染后,疏松结缔组织发生急性、浸润性化 脓性炎,如发生于胸部皮下。
二、防治
1、建立生物安全体系: 生物安全措施是指将可传播的传染病、寄
生虫病和害虫排除在外的安全措施。它是 一个概括性的术语,包括防止有害生物进 入(或存活)和感染(或危害)健康方面 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其中包括环境因素。
(1)肠炎的主要症状:
A.稀便:如绿色的新城疫。红色的球虫, 白色的K1B和PD,硫磺色的盲肠肝炎等。
B.发烧:如禽霍乱、AI等。
C.肠壁损伤:如引起坏死、溃疡的梭菌 及结节性坏死PD等;出血:如Ac引起的 小点状出血,梭菌引起的中点状出血。 ND、AI引起的弥漫性出血。ND引起片状 出血;ND引起三个点出血和直肠条纹状 出血及肠道引起的盲肠扁桃体出血。球虫 引起的粘膜出血等。
(1)V性关节炎:腱鞘肿。
(2)Am型关节炎:跛行、足关节及趾、 跖部肿、热、波动、腱鞘肿、多伴胸骨滑 膜囊肿。
病变部位有粘稠的白色渗出物,后期呈干 酪样。
8、关于鸡的肠炎:Ac基本上不引起禽类 原发性肠炎。“禽类、Ac引起的肠炎很少, 或者根本不引起”。《禽病学第九版P 》
禽类的肠炎是什么引起的呢?
2、Am的感染:Am和Ac多数是混合感 染,而往往是Am首先感染,Ac属继发 感染。
禽大肠杆菌病ppt课件
带菌禽以水平方式传染健康禽,消化道、 呼吸道为常见的传染门户,交配或污染的 输精管等也可经生殖道造成传染。啮齿动 物的粪便常含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可污染 饲料、饮水而造成传染。 禽大肠杆菌在鸡场普遍存在,特别是通风 不良,大量积粪鸡舍,在垫料、空气尘埃、 污染用具和道路,粪场及孵化厅等处环境 中染菌最高。
引起人畜肠道疾病的血清型中,有肠致病性 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EHEC)。EHEC是新发现的一种大肠杆菌,血清 型为O157:H7,这种病原菌产生志贺氏毒素样细 胞毒素,主要引起人出血性便,1987年在我国曾 分离到O157:H7,虽无感染病例的报道,但其潜 在危险不容忽视。
鸽直肠黏膜充血、出血,充满绿色粪便
肝脏肿胀,淤血、肝周炎、心包炎
大肠杆菌还可引起肺炎,肺充血、出血、气肿
五、诊断 (1)临床症状、病变 5-8日龄幼雏因急性败血症突然死亡,其 他日龄鸡可见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关节 炎、腹膜炎、眼球炎等病变
(2)显微镜检查 采集内脏组织心、肝、脾、血液等, 涂片或抹片,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大肠 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无芽胞的卵圆形杆菌, 多单在或成双而不形成长链。多数菌株有 鞭毛。
常继发于呼吸道疾病,病鸡咳嗽和呼吸困难
五、病理变化
1、急性败血型: 肠系膜、心外膜、心内膜有明显的出血点,肠 壁粘膜大量粘液,脾脏肿大,心包积液。 2、气囊炎: 气囊增厚、有纤维素渗出物覆盖,继发心包炎、 肝周炎、输卵管炎,心包膜、肝被膜增厚,有纤维 素性伪膜;输卵管炎时,输卵管堵塞,畸形卵或破 裂卵落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内脏器官发生 粘连。
3、气囊炎型 咳嗽、呼吸困难、有啰音。
五、大肠杆菌病 PPT课件
仔猪黄痢
症状 潜伏期:短12小时内,长仅1-3日内 临诊表现: 仔猪出生正常,后腹泻、消瘦死亡 粪便:黄色浆状、内含凝乳小片
严重肛门松弛、排粪失禁、肛门冒出稀
粪 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可达90-100%
仔猪大肠杆菌病
排 出 白 色 或 黄 色 稀 粪
仔猪黄痢
病理变化:
LT:有抗原性,分子量大,60℃经l0min破坏,引起肠 黏膜细胞分泌亢进,发生腹泻和脱水;
ST:无抗原性,分子量小,须60℃以上和长时间才能破 坏,同样引起分泌性腹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侵袭性:某些ETEC,能直接侵入并破坏肠黏膜细胞。 与质粒有关。 大肠杆菌素:由质粒编码,主要是由引起全身性侵人 的大肠杆菌产生,据认为,与细菌引起败血症的能力 有关。 细胞毒素(志贺样毒素(SLT)):有3型:SLT-I、SLTⅡ和SLT-Ⅳ,SLT-Ⅱ与引发人出血性肠炎的O157:H7 的致病作用有关,而SLT-Ⅳ则能使猪产生水肿病的临 诊和病理特征。
?12月龄雏鸡患病时输卵管明显增粗内积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成年产蛋鸡发病时输卵管局部高度扩张内积异形蛋样渗出物表面不光滑切面轮层状输卵管粘膜充血增厚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初步诊断?流行病学?临诊特点?病理变化大肠杆菌的诊断?确诊?细菌学检查?病料采取?败血型
第三章 人畜共患传染病
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病
本病最早于1982年在美国首次爆发,之后加拿大、 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发生过大肠杆菌O157 的暴发流行;尤其是1996年日本爆发近万人的特 大型的食物中毒,造成严重的危害,其感染已成 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毒力因子
定植因子:又称菌毛(fimbriae,pili)、黏附素(adhesin)或F 抗原,与肠黏膜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定植于黏膜。如 F4(即K88)、F5(即K99)、F8(即987P)、F4l。 内毒素:细胞壁外膜中脂多糖,引起败血症。 外毒素:ETEC产生,质粒编码。有不耐热肠毒素(LT) 和耐热肠毒素(ST)二种。
禽病学讲义-第三章 禽类细菌性疾病(1-禽大肠杆菌病)
禽病学(Avian Medicine)讲义第三章禽类细菌性疾病第一节禽大肠杆菌病(Avian Colibacilosis)一、概述:禽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各种不同血清型菌株所引起的不同类型大肠杆菌病的总称。
临床上常见的病型有:胚胎和幼雏死亡、气囊炎、急性败血症、肉芽肿、心包炎、卵黄性腹膜炎等。
大肠杆菌分为:正常寄居菌(不致病)、真正的病原菌、条件性致病菌(在机体状态不好时致病)。
本病是多种病毒病,例如AI、ND、IB等的继发性疾病(这些病发生后,整个鸡群的状态就下降,抵抗力下降,此时寄居于体内的大肠杆菌中很多会变成病原菌)。
二、病原学:(1)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属于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是大肠埃希氏菌的简称;为两端钝圆的小杆菌,不形成荚膜,有鞭毛,能运动,致病菌有菌毛。
(注:大肠杆菌呢属于革兰氏阴性菌)(2)典型大肠杆菌的生化鉴定指标:多数菌株能发酵乳糖,有部分菌株发酵蔗糖,产生靛基质,V~P试验阴性,M.R试验阳性,不产生硫化氢,不液化明胶。
(3)抗原结构与血清型:菌体抗原(O抗原)173种,荚膜抗原(K抗原)74种,鞭毛抗原(H抗原)53种,因而构成了复杂的血清型;最近菌毛(F)抗原被用于血清学鉴定,最常见的血清型K88、K99,分别命名为F4和F5型;引起鸡大肠杆菌病的常见血清型有:O1、O2、O78、O111、O35、O36 等,广东省还有O8。
三、流行病学:(1)易感动物:各种日龄的各种品种的禽,但幼禽更易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常因管理、卫生、防制和有无继发病而呈较大差异。
(2)传播方式:经蛋传递引起胚胎和幼鸡死亡(即可以垂直传播);通过空气、污染的饲料、交配传播。
(3)无明显的季节性,产蛋期(此时母鸡整个机体都调动起来为产蛋服务,整个机体的状态就不太好,作为条件性致病菌的大肠杆菌此时易形成致病菌)、育雏时及多雨、闷热、潮湿季节更多发生(大肠杆菌培养的最适温度为37˚C左右)。
《大肠杆菌病》PPT课件
流行病学
• 易感动物: – 各种家畜和家禽,如猪、牛羊、马、鸡、兔 – 不同动物,引起发病的血清型有差异 – 不同地区的优势血清型有差别 – 幼龄动物对本病易感
• 传染源 – 病畜禽、带菌者 – 病畜粪便排出病菌 • 传播途径 – 经消化道:污染的饲料和饮水 – 呼吸道:鸡 – 伤口: – 子宫内、脐带(牛)
本病多见于5-12周龄的幼 鸡,6-9周龄为发病高峰。
常继发于呼吸道疾病,病鸡咳嗽和呼吸困难
排白色、黄绿色 稀便
剖检可见气囊壁增厚
雏鹅腹气囊壁增厚
鹌鹑腹气囊内有灰白色干酪样渗出物
病鸡腹腔内有白色干酪样渗出物
肝脏色深棕,严重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
纤维素性心包炎
2 .脐炎
其特征是水肿和卵黄感染
流行病学
• 多见于新建场和头胎母猪所产仔猪;多发 于1-3日龄仔猪,7日龄以上少发;
•
带菌母猪是传染源,仔猪生后几小时至十 几小时即发生;死亡率高。
症状
• 一窝仔猪出生时体况正常,后相继发生腹泻、消 瘦死亡。
• 病猪拉黄色或白色水样稀粪,内含气泡或凝乳小 片。 • 严重肛门松弛、排粪失禁、肛门冒出稀粪
• 严重脱水,1-2天内败血或失水死亡。
• 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可达90-100%
仔猪黄痢的黄色稀粪
病变
• 尸体严重脱水
• 颈部、腹部的皮下常有水肿
• 肠粘膜急性、卡他性炎症,表现为肠壁变薄、松弛、 充气或充血,内含多气泡液体,十二指肠尤严重
• 肠系膜淋巴结弥漫性小点出血 • 肝、肾凝固性小坏死灶
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是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主 要 10-30 日龄)的一种常发疾病,以排泄 乳白色或灰白色的浆状或糊状粪便为特征。 其同窝仔猪中发病率约50%,病死率低, 但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部分病原同黄痢, 部分为条件致病大肠杆菌。
禽病防治课件——第一章家禽病毒性传染病
影响禽群易感性的因素主要有: ☉禽群的内在因素 ☉禽群的外在因素 ☉禽群的特异性免疫状态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4.检疫: 检疫——指用各种诊断方法,对家禽及其产品进行疫 病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这项工作称检疫。 检疫分为国内检疫与进出境检疫两大类。国内检疫又 分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屠宰检疫和家禽产品检疫。
⑴国内检疫 ①产地检疫 ◇生产基地的定期检疫:指家禽在产地养殖生产过 程中定期进行检疫,这是搞好产地检疫的基础。 ◇县级以上农牧部门定期或临时进行疫病检疫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②运输检疫 ◇铁路检疫 ◇交通要道检疫
③屠宰检疫 ④家禽产品检疫 ⑵国境口岸检疫
5.消毒
消毒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目的
⑴传染源:一Βιβλιοθήκη 可分为两种类型患病家禽病原携带禽 病原携带禽分为:
{潜伏期病原携带禽 恢复期病原携带禽 健康病原携带禽 ⑵ 传播途径 ↗ 直接接触
↘ 间接接触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①直接接触:无任何外界因素参与、由传染源与易感 家禽直接接触而将病原体传播过去。此种方式传染病 数量较少。
②间接接触:在环境因素参与下,病原体通过传播媒 介使易感家禽发生传染的方式,称为间接接触传播。 大多数传染病是以此种方式传播。
◇传播媒介:从传染源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家禽的各 种外界环境因素,被称为传播媒介。 若传播媒介是生物,则称为媒介者,是非生物的,称 为传播媒介物。
首页
上页
返回
第二章第一节 禽大肠杆菌病
第一节禽大肠杆菌病教学目标:掌握禽大肠杆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教学重点:禽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教学难点:禽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病源、病理变化与防治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引入】禽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禽类的急性、慢性传染病的总称。
其病型和病变复杂多样,主要有急性败血症、卵黄性腹膜炎、脐炎、输卵管炎、气囊炎、肠炎、全眼球炎及大肠杆菌性肉芽肿等。
一、病源1.病源:大肠埃希氏杆菌是中等大小杆菌,有鞭毛,无芽胞,有的菌株可形成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易于在普通培养基上增殖,适应性强。
2.抵抗力:本菌对一般消毒剂敏感,但粘液和粪便的存在会降低这些消毒剂的效果。
本菌对抗生素等药物极易产生耐药性。
在畜禽舍内,大肠杆菌在水、粪便和尘埃中可以存活数周或数月之久。
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凡是有哺乳动物和禽类活动的环境,其空气、水源和土壤中均有本菌的存在。
3.据搞原结构分类:根据抗原结构不同,已知大肠杆菌有菌体(O)抗原170种,表面(K)抗原近103种,鞭毛(H)抗原60种,因而构成了许多血清型。
最近菌毛(F)抗原被用于血清学鉴定。
在引起人畜肠道疾病的血清型中,有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简称EPEC)、肠产毒素性大肠杆菌(简称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简称EIEC)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简称EHEC)等之分。
在170种“0”型抗原血清型中约1/2左右对禽有致病性,但最多的是O1、O2、O78、O36四个血清型。
二、流行病学1.易感体:以鸡、鸭、鹅和火鸡最易感。
各种禽类不分品种、性别、日龄均对本病易感。
特别是幼龄禽类发病最多。
2.传染源:病鸡与带菌鸡3.传播途径:垂直与水平传播【讲解】禽大肠杆菌在鸡场,特别是通风不良,大量粪便堆积的鸡舍普遍存在,在垫料、空气尘埃、被污染的用具和道路,粪场及孵化厅等处环境中细菌数最高。
污秽、拥挤、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过冷过热或温差很大的气候;有毒有害气体(氨气或硫化氢等)的长期存在;饲养管理不良;营养失调(特别是维生素的缺乏)以及病原微生物(如支原体、球虫及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应激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禽病学 鸡大肠杆菌病PPT35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禽病学 鸡大肠杆菌病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禽病防治—禽大肠杆菌病(动物传染病防治课件)
六、治疗
药物治疗:结合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
(4)大肠杆菌的用药次数最少每天使用用2次,因为,大肠杆菌的繁殖速度特快, 大约18-20分钟就能繁殖一次,如果,用药次数过少(如一次用药)用药时间过 短,则药物浓度可能因随着体内的降解而下降,使药物浓度达不到治疗浓度而使 大肠杆菌重新繁殖再生,并有可能产生抗药性。而两次以上给药能避免这一点。 (5)大肠杆菌病的疗程一定要足,一般败血型大肠杆菌病的疗程在5-7天以上才行, 如停药过早会前功尽弃,死灰复燃。 (6)大肠杆菌用药的剂量要足,如用药量不足,就会给大肠杆菌提供苟延残喘的机 会,使治疗难以奏效。
一、病原
4、抵抗力:不强
50℃30分钟、60℃15分钟死亡 常用消毒药均有效,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常用的消毒药如2%-3%的 氢氧化钠溶液、0.5%的新洁尔灭等均易将其杀死。 对磺胺类、链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敏感,但极易产生耐药菌株。
二、流行特征
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等处的常在菌,正常寄生率可达10-15%, 在1g粪便中约含有106个菌。 大肠杆菌随粪便排出,并可污染蛋壳或从感染的卵巢、输卵管等处侵入卵内, 在孵育过程中,使禽胚死亡或出壳发病和带菌,是该病传播过程中重要途径。
禽大肠杆菌病
禽大肠杆菌病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禽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特征为急性败 血性变化及其他器官的炎症。
一、病原
1、形态 特征
大肠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有鞭毛,常无可见荚膜、两端钝圆的短杆菌; 需氧或兼性厌氧,有呼吸和发酵两种类型。
一、病原
一、病原
2、培养特征
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最适温度为37℃,生长温度范围为15-46℃。 有3种菌落: ①光滑型(居多数) ②粗糙型 ③粘液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