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课杠杆教学设计说明
初中杠杆物理试讲教案人教版
初中杠杆物理试讲教案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杠杆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杠杆的定义和分类
2. 杠杆的平衡条件
3. 杠杆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杠杆的定义、分类和平衡条件;
2. 教学难点: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
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杠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杠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杠杆的平衡条件;
4. 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
5. 应用:举例说明杠杆的平衡条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练习: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8.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杠杆的知识解决问题。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掌握杠杆的定义、分类和平衡条件,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精选初中物理《杠杆》教案【优秀4篇】
精选初中物理《杠杆》教案【优秀4篇】通过对杠杆的研究,让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下面是整理的精选初中物理《杠杆》教案【优秀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杠杆教学设计教案篇一第一种思路:首先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杠杆,然后介绍杠杆的五要素,并通过作图来强化。
再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二种思路:首先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杠杆,只介绍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然后由跷跷板猜想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并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在实验过程中,再加入用弹簧测力计斜拉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而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此引入力臂。
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在上述两种思路中,您赞成哪种方法,理由是什么?谈谈您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及设计意图。
我的选择是第二种思路。
一、设计意图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是一种物理模型,杠杆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本节的教学难点是对动力臂和阻力臂的认识,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设计理念,并考虑学生对模型的认知规律。
在教学中可以先创造一个环境,让学生通过“做”来体验杠杆、认识杠杆。
再通过学生熟悉的跷跷板创设便于他们进行观察的物理环境,引导学生猜想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
然后通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体现自主学习和探索精神,提高发现式、探索式自主学习能力。
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满足他们创造的愿望,获得施展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
二、设计思路我是如此设计的,首先根据课标的要求,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其共同特征,来认识杠杆。
(2)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会画力臂(4)能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杠杆-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杠杆》教学设计设计人:张楠13找出动力和阻力,并画出学生思考并回答讲授其力臂。
问题三、知识应用(3分钟)已知动力臂长10m阻力臂长3m,吊起500Kg的货物需要多大拉力?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回归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巩固与练习(3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把题和图呈现给学生:一、作图题1、如图8所示,0 点为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2渔夫用绳子通过竹杠拉起渔网,如图14所示.请在图上画出(1)绳子AB对杆拉力F1的力臂L1.(2)渔网对杆的拉力F2的示意图及该力的力学生观看大屏幕,积极地回顾本节课讲过的内容,进行思考。
回答问题。
让学生学会杠杆的直接计算方法,同时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对本课程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更有利于学生享受物理学习的过程。
通过“发现问题T探究问题T得出结论T指导实践” 的主要教学过程,落实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设计本,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
通过创设实验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教师通过演示生活反思实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唤起选择性知觉,采用现象分析、实验探究、讲授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同时,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讨论交流、有效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
《杠杆》教案(通用6篇)
《杠杆》教案(通用6篇)《杠杆》篇1详细介绍:杠杆教案示例(一)教学要求1.知道什么是杠杆。
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
理解力臂的概念。
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具:抽水机模型、切纸用小铡刀、剪刀。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由学生阅读课本第十三章前言部分,引出本章学习内容。
教师指出,常用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
由学生阅读本节开头的大问号后的一段。
并参阅图13�23、图13�24,图13�25说明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
引出杠杆一节。
“板书:第十三章简单机械一、杠杆”二、进行新课1.什么是杠杆?提问:如何用一根硬棒撬起一块很重的石块?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并结合课本图13�2甲或出示事先画好图的小黑板讲解。
给出杠杆的定义。
教师指出: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是杠杆的特点。
杠杆有直的也有弯的。
观察和演示:抽水机的手柄、切纸的铡刀、剪刀都是杠杆。
观察装置中哪个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哪个固定点转动。
板书:“1.什么是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2.描述杠杆的几个有关名词术语(1)教师以讲什么是杠杆时所画的撬杠撬石头的板图为基础,边讲下列名词边在图中规范标画出三点、两力、两臂。
并板书写出各名词及其定义。
板书:“2.名词术语:”支点:杠杆(撬杠)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标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画出力的示意图,用字母f1或f动标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画出力的示意图,用字母f2或用f阻标出。
注意: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但它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1或l动标出。
(简介力的作用线概念。
)教师说明力臂的画法:首先确定杠杆的支点,再确定力的作用线。
然后使用直角三角板画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垂足要落在力的作用线上,符号指明哪个线段是力臂,并写出字母l1或l动。
《杠杆》教学设计优秀6篇
《杠杆》教学设计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杠杆》教学设计优秀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杠杆的科学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
第4篇杠杆的科学教学设计一等奖课时:1课时教学要求:1.知道使用杠杆的三种情况: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及每种杠杆的特点.2.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指出它们的支点、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会确定力臂;指出属于哪一种杠杆.3.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和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具:托盘天平(或学生天平)、案秤.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知识问:1.从上节实验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2.什么是杠杆的支点?3.什么是杠杆的动力臂?4.什么是杠杆的阻力臂?强调动力臂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画垂线.不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这节我们学习杠杆的应用.板书:二、杠杆的应用二、讲述三种杠杆杠杆在生活中、生产中应用广泛,使用杠杆可以给我们带来方便.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把各种杠杆分为三类.让学生阅读课本“三种杠杆”.读完后让学生说出三种杠杆和它们的特点.教师归纳后写在黑板上.板书: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2)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3)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三、分析实际的杠杆问:根据什么来判断一个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学生回答)让学生逐个分析课本图13-5中的4个杠杆是哪一种杠杆.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每个杠杆的示意图,找4名同学到黑板上画出它们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写明属哪种杠杆.其他同学在自己练习本上画.教师巡回检查.然后一起讨论4名同学在黑板上画的对不对.纠正错误,强调如何正确画力臂.引导学生分析费力杠杆的好处:省距离.以缝纫机踏板为例.再让学生自己分析镊子.让学生自己分析省力杠杆省了力,但要费距离.以图13-5中的橇箱盖为例.四、天平和秤用天平、案秤称物体,使学生认识它们是杠杆.让学生分析它们各属于哪种杠杆.讨论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等于被称物体质量的道理.讨论案秤和杠秤为什么用质量较小的砝码可以平衡质量较大的物体.五、小结六、布置作业(略)介绍学生阅读“我国古代的杠杆”.第5篇杠杆的科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材分析本课是工具和机械单元第2课,在前一课,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
2023最新-《杠杆》教案(4篇)
《杠杆》教案(4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下是给大伙儿整理的《杠杆》教案(4篇),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杠杆科学的教学设计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杠杆省力的原理,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动物头饰、木棒、积木、重物、记录卡、水彩笔、浆糊、抹布、用力标志(大小不等的圆片)。
活动过程1、导语:小熊要盖新房子,它买了许多材料,有些材料很重,它搬不动,我们去帮助它吧!说一说,用什么办法来运材料。
(1)我用双手抱。
(2)我用手推。
(3)我用棒棒撬。
(4)我用手拉。
2、试一试,哪种方法用的力气小。
幼儿使用各种方法,把重物搬到指定地点。
(1)使劲用双手抱重物。
(2)弯下腰用手推重物。
(3)用棒棒撬重物。
(4)用手拉重物。
3、说一说我的发现。
(1)抱最费劲,汗都流出来了,拉有一点费劲,推只有一点点费劲,撬很轻松。
(2)抱要流汗,拉要流一点点汗,推不费力,撬更不费力。
(3)抱要费力气一些,拉要稍微费力气一些,推费力要稍微好一些,撬不费力气,轻轻一下就行了。
4、我的实验过程。
让幼儿用省力的办法帮小熊把材料全部运过去。
注意事项1.使用木棒时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给幼儿提供的重物以不超过三名幼儿抬起的重量为宜。
3.提供作支点的积木高度要适宜。
4.在用木棒撬重物时,支点应随重物一起移动。
活动反思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因此,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现象。
本次活动我让孩子通过操作、观察及其讲述等手段,让孩子在自主活动中增添一些科学知识。
示范课《杠杆》教学设计
三、探究:
1、杆秤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分组讨论(杠杆原理)
2、不法商人在使用天平、杆秤等记量工具时,为了利益可能做那些手脚危 害消费者?如何预防短斤少两?
分组讨论(我们应该学会用法律条款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3、课外延伸:《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七条:使用不合格的计量 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
2猜想与假设:引导学生猜想
3设计实验,制订计划
4分组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提醒小组内同学要密切配合,防止杠杆翻倒和钩码脱落。让杠杆在水平位 置平衡,在杠杆的左右加挂钩码充当动力与阻力,算出大小并记录,从杠杆上 直接读出动力臂与阻力臂并记录
改变钩码的个数与力臂的大小,多做几次实验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一过程不仅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培养了 学生主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够长的杆,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让学生感知科技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倾听让 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扬起风帆,以饱满的激情进行后续学习
3、学生练习
如图(课件出示图)中的男孩重500N,女孩重350N,当男孩离跷跷板的转轴70Cm时,女孩应该坐在哪里才使跷跷板平衡。
已知:阻力F2=500N,阻力臂L2=70cm=0.7m,动力F1=250N
(学生讨论:因为女生用了钳子,钳子属于简单机械)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课题*课件展示课题:
第十二简单机械
第一节杠杆
二、新课
(一人杠杆
lx认识杠杆
(1)课件展示撬棒、跷跷板等图片,学生观察并讨论以下问题。
问题匕①、这些工具都属于什么?
2*使用时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初中物理杠杆课程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识别并画出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并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
3. 学生能够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并掌握杠杆的基本结构及其平衡条件。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通过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2. 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三、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问答法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现象,引导学生关注杠杆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杠杆的兴趣。
2. 探究杠杆的基本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杠杆的原理,从而总结出杠杆的五要素。
3. 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4. 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杠杆平衡条件进行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杠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杠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团队合作情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初中物理杠杆试讲教案
初中物理杠杆试讲教案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认识杠杆,了解杠杆的分类和特点;能确认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的位置;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学会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杠杆的分类、特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确定。
三、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杠杆、支架、钩码、测力计。
2. 演示材料:各种杠杆工具(如钳子、剪子、起钉锤、镊子等),以及厚纸板、木板、钉子、粗铁丝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谈话:如果在院子里有一块几个人都搬不动的很大很重的石头,想把它移动一下,怎么办?b. 引导学生思考并展示各种搬运方法,引出杠杆的概念。
2. 学习新课a. 认识杠杆1. 讲解杠杆的定义和基本组成。
2. 提问并引导学生确定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的位置。
b. 杠杆的分类和特点1. 讲解杠杆的分类(一类杠杆、二类杠杆、三类杠杆)。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类型杠杆的特点。
c. 杠杆的平衡条件1. 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发现杠杆的平衡条件。
2. 讲解杠杆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
d. 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实际问题1. 引导学生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例。
2. 讨论并总结杠杆平衡条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巩固练习a. 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问题。
b. 展示实验成果,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和总结。
4. 课堂小结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杠杆的分类、特点和平衡条件。
b. 强调杠杆平衡条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作业布置a.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一些与杠杆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12.1 杠杆(第一课时)
12.1 杠杆(第一课时)
佛山市第一中学郭桂泽
【课题】12.1 杠杆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对象】藏初二班学生
【教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12章第1节
【课标要求】认识杠杆;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杠杆;
(2)理解杠杆的五要素,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2)通过物理实验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生活中的物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领略杠杆的奥秘,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通过分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
杠杆力臂的画法(支点的确定、点到线的垂线的画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杆秤(量程250g)、铁架台、杠杆、钩码(6个)、大订书机、镊子、剪刀。
【教学过程】
【实验探究,总结规律】
引导:用杆秤测量质量,应等杆秤静止时才能读数,我们称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示例
教案标题:初中物理杠杆教案示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位置。
能准确地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 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猜想和假设,并设计出验证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能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能根据杠杆的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杠杆,培养观察能力。
2. 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在对实例的调研、分析和解释中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使学生感受到杠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提高探究的乐趣。
2. 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杠杆,进一步感受到生活和科学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杠杆平衡条件2. 难点:对力臂的引入和理解教学步骤:一、引入新课1. 观察图像中的这些日常生活用的工具,请同学说出这些工具的名称和用途?2. 这些能给我们提供方便的工具都称为机械。
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那些复杂的机械也都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
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杠杆的平衡状态下的各种情况。
2. 引导学生发现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三、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1. 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和观察,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2. 教师进行讲解和解释,确保学生理解杠杆平衡条件的含义和应用。
四、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1. 学生进行实例分析,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五、巩固练习1. 学生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师进行解答和讲解,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提高解题能力。
“杠杆”教学设计(第1课时)
杠杆教学设计(第1课时)1. 教学目标•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杠杆的分类和使用方法•能够使用杠杆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发展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教学内容1.杠杆的概念和原理–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作用原理–杠杆的三要素:力臂、力矩、支点2.杠杆的分类–一级杠杆–二级杠杆–三级杠杆3.杠杆的使用方法–杠杆平衡条件:左力臂×左力矩 = 右力臂×右力矩–杠杆的应用举例3. 教学过程步骤1:导入杠杆概念1.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引导:你们是否了解杠杆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呈现一个图片或实物样例,给出定义: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可以把作用力分解为力臂和力矩,在解决力的平衡问题和做力倍增时有很大作用。
3.简要说明杠杆的作用原理。
步骤2:介绍杠杆的三要素1.具体说明杠杆的三要素:力臂、力矩、支点。
–力臂:力作用点到支点的垂直距离。
–力矩: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
–支点:杠杆的支撑点,作用力的方向以及力臂的计算都是以支点为基准。
步骤3:分类和举例1.介绍一级、二级和三级杠杆的定义和特点。
–一级杠杆:力和支点在同一侧,力矩相等。
–二级杠杆:力和支点垂直分布,力矩不相等。
–三级杠杆:力和支点在同一直线上,力矩相等。
2.通过图片或实物演示,让学生体验不同分类杠杆的用途和作用。
步骤4:解决问题和示范1.通过简单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杠杆的知识解决问题。
–给定一个杠杆上的物体质量和支点距离,让学生计算另一侧所需的力大小和距离。
–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问题。
2.示范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
步骤5:总结和归纳1.简要总结杠杆的概念和原理。
2.通过回答问题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杠杆分类和使用方法的理解。
3.强调发展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教师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杠杆问题,并进行评估。
3.收集学生课后小练习的答案,评估学生对杠杆的理解程度。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优秀14篇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优秀14篇杠杆科学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知道使用杠杆的三种情况: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及每种杠杆的特点2.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指出它们的支点、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会确定力臂;指出属于哪一种杠杆3.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和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具:托盘天平(或学生天平)、案秤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知识问:1.从上节实验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2.什么是杠杆的支点?3.什么是杠杆的动力臂?4.什么是杠杆的阻力臂?强调动力臂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画垂线.不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这节我们学习杠杆的应用.板书:二、杠杆的应用二、讲述三种杠杆杠杆在生活中、生产中应用广泛,使用杠杆可以给我们带来方便。
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把各种杠杆分为三类。
让学生阅读课本“三种杠杆”。
读完后让学生说出三种杠杆和它们的特点.教师归纳后写在黑板上。
板书: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2)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3)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
三、分析实际的杠杆问:根据什么来判断一个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学生回答)让学生逐个分析课本图一三-5中的4个杠杆是哪一种杠杆.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每个杠杆的示意图,找4名同学到黑板上画出它们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写明属哪种杠杆.其他同学在自己练习本上画.教师巡回检查.然后一起讨论4名同学在黑板上画的对不对.纠正错误,强调如何正确画力臂。
引导学生分析费力杠杆的好处:省距离.以缝纫机踏板为例.再让学生自己分析镊子。
让学生自己分析省力杠杆省了力,但要费距离.以图一三-5中的橇箱盖为例。
四、天平和秤用天平、案秤称物体,使学生认识它们是杠杆。
让学生分析它们各属于哪种杠杆。
讨论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等于被称物体质量的道理。
讨论案秤和�五、小结六、布置作业(略)介绍学生阅读“我国古代的杠杆”。
《第一节 杠杆》教学设计(甘肃省县级优课)
第九章简单机械功第一节《杠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认识杠杆,知道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
②会画杠杆的力臂。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作用。
②通过探究,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
②通过密切联系实际,增强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力臂和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力臂的引入,用实验让学生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问题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你知道这句话中的道理吗?在这句话中“一个立足点,一根长棍”指的是什么呢?对,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杠杆。
[板书]:一杠杆二、新知探究师:那么什么是杠杆呢?(一)什么是杠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利用某些工具来完成某项任务。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以下这些工具在工作时有什么共同特点?1.撬棒2.跷跷板3.抽水机的柄师:以上这些工具在工作时有什么共同特点?生:观察思考,回答。
都由较硬的材料制成,都能绕固定点转动,都受到力的作用。
师:这些硬棒都是直的吗?生:直的,弯的都有。
师:像这样一根硬棒,如果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杠杆是简单机械的一种。
[板书]:一杠杆:一根能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二)杠杆的五个要素师:其实在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造金字塔搬运大石头就开始利用杠杆了,那么他们利用杠杆的目的是什么呢?(学生答:省力)对,我们利用杠杆时有时为了省力,那么杠杆为什么能够省力呢?要想知道原因,需要了解几个有关杠杆的名词。
我们以刚才的拔图钉为例来学习这几个名词,为了学习的方便,我们可以把这个图画出来。
(教师示范讲授)[板书]:二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F1)注意:动力指的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受力物体是杠杆,动力作用点。
《杠杆》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教学设计※设计理念从学科的角度而言,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从认知的角度而言,杠杆是一种模型。
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遵循学生对模型的认知规律,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属于杠杆的工具入手,通过观察分析,抽象出杠杆的概念;通过系列活动,使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深刻体会杠杆五要素,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组织学生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探讨杠杆的科学使用,增强用科学服务社会的意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猜想和假设,并设计出实验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能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根据杠杆的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1)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2)观察和操作杠杆。
(3)经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进一步认识科学探究中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杠杆平衡条件。
2.难点对力臂的引入和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课件展示:生产生活中使用杆秤的图片。
提问:杆秤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呢?【设计说明:利用学生熟悉的身边工具引入,体现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二、什么是杠杆?生活中的杠杆有很多,下面我们看一组杠杆。
小学科学不简单的杠杆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不简单的杠杆教学设计杠杆是小学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通过杠杆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杠杆的原理和应用,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针对小学科学的杠杆教学设计展开讨论。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定义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杠杆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通过调整杠杆的长度或改变杠杆上物体的重量来调整杠杆的平衡。
二、教学内容1. 杠杆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杠杆的定义,并介绍杠杆的三种基本形式: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通过图示示范,让学生能够区分不同形式的杠杆。
2. 杠杆的原理和应用:通过实际示范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原理——力的作用点和力的大小对杠杆的平衡产生影响。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应用,例如剪刀、撬棍等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杠杆,并请学生描述其中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杠杆应用。
2. 理论讲解:通过幻灯片或图示方式,向学生介绍杠杆的定义和分类。
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不同形式杠杆的特点和运用场景。
3. 实验演示:选择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示,例如使用木板、重物和支点来制作一级杠杆。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支点和重物的位置变化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4. 实践探究:在课堂上布置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利用给定的杠杆模型和不同重量的物体,尝试调整杠杆的平衡状态。
鼓励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调整杠杆平衡的规律。
5. 拓展应用:通过图示或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其他应用,例如工程建筑中的起重机制、游乐园里的秋千等,并让学生尝试设计他们自己的杠杆应用。
6. 总结归纳:带领学生回顾整个授课过程,总结杠杆的定义、分类、原理和应用。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杠杆平衡的问题。
四、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观察学生在实验演示和实践探究活动中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杠杆”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杠杆是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这为本节内容的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最直观的感性材料,合理的利用好这些素材必将对学生的认知产生强大的影响,本节内容是对8年级与力相关内容的进一步加深和拓展,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好更多的简单机械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对于本节内容我们团队经过充分的研讨,确定了这样的教学主线:用“拔钉子”这一分组实验让学生初步体验杠杆在生活中的作用,并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初步了解使用杠杆的基本方法:使其转动。
并在学生分组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实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杠杆的支点、动力等基本概念。
并在介绍杠杆平衡——这一新的物体运动平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到:杠杆平衡不仅与力有关还与力臂有关,进而提出问题:杠杆平衡要满足什么条件。
放手让学生自主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而后我们对课本内容的教学顺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在用实验规律的解题应用中自然的发现杠杆或省力或费力等等的特征。
将学生对杠杆的认识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教学对象分析:初中生的心理活动往往处于矛盾状态,其心理水平呈现半成熟、半幼稚性,希望老师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所以尊重学生的情感和观点是促进学生进一步和同学、老师交流与合作的基础。
初中生的思维虽然已经是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水平还较低,处于从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过渡时期,思想方法上仍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及表面性,虽然已经开始具备各种推理能力,但还是初步的,特别是在假言、选言、复合、连锁等演绎推理方面的能力还比较差,所以在学生发生认知困难的请况下必须给与及时的有力的支持,这种支持可以来自同伴也可以来自老师、来自其他的教学资源,以保证学习过程的持续行进。
在初二阶段。
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的受力平衡。
获得了计算、推理、归纳总结等的技能,这些都是学习本节内容的有利基础。
杠杆又是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学生经常会接触指甲刀、剪刀、镊子、筷子等物体,但他们仅仅是会用,并没有深入研究这些物体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课的教学设计: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第一节杠杆
执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出杠杆,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相关的计算。
(3)知道杠杆的分类,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杠杆
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通过分类,了解生活中杠杆的应用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杠杆,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来自于生活的,认识到物理是有用的, 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法制目标:结合天平、杆秤等计量器具介绍,渗透《中华人民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杠杆的五要素、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
难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应用
教学准备
课件、有刻度的杠杆、铁架台、钩码、核桃钳、剪刀等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景1、让班力气最大的一名男生和班力气最小的一名女生上台分别捏粉笔头表演。
男生:空手捏粉笔头,结果没捏碎。
女生:使用钳子夹粉笔头,结果粉笔被捏碎。
提问:女生的力气比男生小为什么反而能把粉笔头捏碎呢?
(学生讨论:因为女生用了钳子,钳子属于简单机械)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课题,课件展示课题:
第十二简单机械
第一节杠杆
二、新课
(一)、杠杆
1、认识杠杆
(1)课件展示撬棒、跷跷板等图片,学生观察并讨论以下问题。
问题:①、这些工具都属于什么?
②、使用时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杠杆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2)请学生介绍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看作杠杆?
(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76页—77页标题杠杆下的容,收集信息,了解杠杆的五要素。
阅读、理解充分利用教材,用“接受式探究”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杠杆的五要素: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支点(O):绕着转动的那个点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注意:力的作用线指的是经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在的直线。
力臂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是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2)杠杆的示意图
①演示用示意图表示杠杆的五要素
在课前准备好的小黑板上画出此杠杆(撬大石块的棍)的五个要素,强调力臂的画法。
学生用自学的知识指挥教师进行作图。
检验学生自主学习、化新知情况,体现学生在课堂上主人翁地位。
②学生练习(画出下图中的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
F1
(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什么叫杠杆的平衡(学生讨论)
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称为杠杆的平衡。
2、探究过程
①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②猜想与假设:引导学生猜想
③设计实验,制订计划
④分组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提醒小组同学要密切配合,防止杠杆翻倒和钩码脱落。
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杠杆的左右加挂钩码充当动力与阻力,算出大小并记录,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动力臂与阻力臂并记录
改变钩码的个数与力臂的大小,多做几次实验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一过程不仅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培养了学生主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如课本第77页。
⑤分析论证:
问题:你的实验结论与你的假设一致吗? 你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结论:
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F1L1= F2L2 或即:力与力臂成反比
⑥通过结论的展示祝贺同学们探究成功,指出: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是最早探究出杠杆平衡条件的,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一根足够长的杆,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让学生感知科技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倾听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扬起风帆,以饱满的激情进行后续学习。
3、学生练习
如图(课件出示图)中的男孩重500N,女孩重350N,当男孩离跷跷板的转轴70Cm时,女孩应该坐在哪里才使跷跷板平衡。
已知:阻力F2=500N,阻力臂L2=70cm=0.7m,动力F1=250N
求:动力臂=?
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
L1=F2L2/F1=500NX0.7m÷350N=1m
答:女孩应该坐在离转轴1m处。
(三)、生活中的杠杆
1、出示火钳、瓶起子、筷子;让学生上讲台分别使用,说出感受。
学生初步感受类型不同的杠杆作用不一样。
2、课件分别展示撬棒、赛艇的船浆、天平,引导学生对比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动力和阻力的关系,对杠杆进行分类。
学生对生活中常见杠杆进行分类并明白各类杠杆的优缺点:
(1)动力臂>阻力臂 F动<F阻省力杠杆省力、费距离
(2)动力臂<阻力臂F动>F阻费力杠杆费力、省距离
(3)动力臂=阻力臂F动=F阻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三、探究:
1、杆秤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分组讨论(杠杆原理)
2、不法商人在使用天平、杆秤等记量工具时,为了利益可能做那些手脚危害消费者?如何预防短斤少两?
分组讨论(我们应该学会用法律条款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3、课外延伸:《中华人民国计量法》第二十七条: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
没收计量器具和所得,可以并处罚款。
《中华人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四、学生练习
1.下列工具在正常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启瓶器 B.切纸铡刀 C.食品夹 D.羊角锤
2、关于力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动力臂
B. 从动力作用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
C.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
D. 从阻力作用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阻力臂
四、小结
1、杠杆
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等概念。
2、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3、杠杆的种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1)动力臂>阻力臂 F动<F阻省力杠杆省力、费距离
(2)动力臂=阻力臂 F动=F阻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3)动力臂<阻力臂 F动>F阻费力杠杆费力、省距离
五、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的1、2、3
板书设计: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第一节杠杆
一、杠杆及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2.杠杆平衡条件: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三、杠杆的种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1)动力臂>阻力臂 F动<F阻省力杠杆但要费距离
(2)动力臂=阻力臂 F动=F阻等臂杠杆
(3)动力臂<阻力臂 F动>F阻费力杠杆但省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