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气滞、血瘀、湿浊”等现代中医理论和“阴阳”、“五行”等传统中医理论。
中医药治疗强调整体观念,认为糖尿病肾病是多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治疗应针对整个人体系统进行调理,而非仅仅局限于肾脏本身。
中医药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内服、中药外敷、针灸、推拿按摩等多种治疗手段。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主要药物有金匮肾气丸、五苓散、桑螵蛸帖、苦参饮等。
这些药物主要通过补肾固本、清热利尿、活血化瘀等作用,改善病人的症状,减轻肾脏的负担。
中医药还常用一些具有抗氧化、抗炎、镇痛等功能药物,如黄芩、当归、丹参等,来增强治疗效果。
针灸和推拿按摩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体表穴位,调节机体的脏腑功能,改善肾功能,缓解肾病症状。
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按摩腰部、腹部等部位,促进经络的通畅,调节内分泌系统,增强免疫力,对糖尿病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四、中医药与西医药的综合治疗中医药与西医药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中医药可以通过改善病人的整体气血状况,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减轻肾脏的负担。
而西医药则可以通过降低血糖、控制血压、抑制炎症等方式,改善病人的症状,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中医药与西医药的综合治疗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疗效。
总结: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由于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复杂,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不一,中医药的研究进展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今后的研究需要加大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力度,深入探索中医药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效果评价标准,为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更科学、有效的依据。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糖尿病肾病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肾功能损害,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肾病早期通常没有症状,但如果不及早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导致肾功能不全和最终需要肾脏透析或肾移植。
传统的西医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并存在很多副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很好的效果,并且没有显著的副作用。
本文将综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一、中医药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机制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很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氧化应激作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氧化应激有关。
中药中的很多成分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弱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从而减轻肾脏损害。
2. 抑制炎症反应中药中的很多成分可以抑制肾脏的炎症反应,减轻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害。
3. 减轻肾小球的微血管病变中草药还可以通过减少肾小球中某些炎症因子的分泌,降低GFR 的损失,进而减轻肾小球的微血管病变。
4. 调节血糖和血压中药中的很多成分具有调节血糖和血压的作用,可以降低血糖和血压水平,从而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二、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艾灸、拔罐等。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治疗方法。
1. 黄芪加减汤黄芪加减汤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一种常用方剂,具有清热解毒、益气固表、抗炎等作用。
黄芪、白术、参等中药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和蛋白尿状态,并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2.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一种中药复方,由黄精、山药、枸杞子、茯苓、丹皮、川芎组成。
六味地黄丸具有益气补血、滋阴养肝、润燥通便等作用。
多项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可以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和蛋白尿状态。
3. 益气生津汤益气生津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人参、橘皮、黄芩、甘草、麦冬等组成。
益气生津汤具有滋阴养肺、清热解毒、益气生津等作用。
研究表明,益气生津汤可以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和蛋白尿情况。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治疗一直备受关注。
中医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从药物研究、针灸疗法、推拿疗法、艾灸疗法以及汤剂疗法等方面探讨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通过对不同治疗方法的介绍和分析,展示了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潜力和前景。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治疗机制尚不完全清晰、治疗效果需要更多临床验证等。
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药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提高治疗效果,并寻求更多有效的治疗途径,以更好地服务糖尿病患者的健康。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药,药物研究,针灸疗法,推拿疗法,艾灸疗法,汤剂疗法,前景展望,挑战,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疾病背景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肾脏功能异常而引发的一种疾病。
病理生理上,高血糖会损害肾小球和肾小管,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出现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症状。
糖尿病患者患上肾病后,不仅需要进行严格的血糖控制和药物治疗,还需要进行肾脏保护和修复,以延缓疾病的进展。
传统的西医药物治疗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和局限性。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药强调整体观念,注重调理脾肾,平衡阴阳,从根本上改善肾脏功能,减轻蛋白尿等症状,缓解患者的痛苦。
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希望能够找到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1.2 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危害着病人的身体健康。
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备受关注。
中医药强调整体观念,主张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通过药物、针灸、推拿、艾灸、汤剂等多种疗法综合治疗,以达到调节血糖、保护肾脏功能的目的。
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与思考【摘要】糖尿病肾病是临床高发慢性微血管并发症类型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近年来,国内糖尿病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有必要研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
本文现就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提高疗效,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针灸;发病机制;进展糖尿病肾病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主要并发症类型之一,多由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引发肾小球硬化症所致,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发展成终末期肾病,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当前多根据Mogensen分期标准,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将糖尿病肾病分为五期,其中Ⅰ期患者为肾脏肥大和肾小球高滤过期,Ⅱ期为正常白蛋白尿期,Ⅲ期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期,Ⅳ期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期,病情呈进行性发展,Ⅴ期为终末期肾衰期。
当前国内糖尿病发病率约为9.7%,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
现阶段,主要采用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但疗效欠佳。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除了传统的中药汤剂口服、灌肠、耳穴、敷贴方式外,针灸作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辅助方法逐渐受到了医学界的关注。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就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糖尿病肾病症状表现各异,患者发病与消肾关联密切,临床诊疗患者应结合其具体病况,辩证治疗[2]。
对于以水肿为主证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可诊断其为“水肿”、“消渴病”;糖尿病肾病合并肾功能不全者属于“肾劳”、“消渴病”;糖尿病肾病晚期肾衰尿毒症患者属于“消渴病?关格”,总归于“消渴”、“肾病”范畴。
传统的中医学领域中,糖尿病肾病发生与饮食失节、先天禀赋不足、情志失调、疲劳过度有关,患者以燥热为标,阴虚为本,阴虚久矣则阳气耗损、肾元亏虚,日渐发展成消肾。
消渴病日积月累,可耗损阴气,导致肾气虚弱,气阴两虚,腑脏失职,出现尿浊症状。
肝肾属于乙葵同源,肾精损耗则会造成肝肾两虚,致使肝脏失去濡养,精血无法上乘于耳目,可并发雀目,肝脏失疏则肝阳上亢,血压上升。
针灸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的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
针灸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的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方案:针灸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的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引言: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下导致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目前,中西医结合已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针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展现出一定的疗效。
本研究旨在探究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有力的依据。
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进行实验和临床观察,探究针灸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的机制,并提供科学的临床应用方案。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a. 针灸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b. 针灸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c. 针灸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d. 针灸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纤维化程度的调控。
2. 方案实施:a. 试验组:选取一定数量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针灸疗法,并设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b. 实验分组:根据研究目的,将患者分为多个组别,如肾功能、炎症反应、糖代谢以及纤维化程度等;c. 实验操作:对试验组进行针灸治疗,按照标准操作要求,施行适用的针刺手法和穴位选择;d. 治疗时长:根据个体差异,将试验组进行不同次数、不同周期的针灸治疗;e. 数据采集:随访并采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一系列指标,并记录相关数据。
3. 数据采集与分析:a. 临床数据采集: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病程、糖尿病控制情况、肾功能指标、炎症反应指标、血糖指标以及纤维化程度等;b. 实验数据采集:包括各组患者在针灸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数据;c. 实验结果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d. 结果解释与讨论: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解释针灸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影响,并与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比较与讨论;e. 提出新观点和方法:基于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观点和方法,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结论:通过本研究,我们将探究针灸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的机制,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进一步推动针灸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发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中医药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也有着突出的优势。
随着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其疗效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进展。
一、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糖尿病肾病在中医理论中被归纳为“消渴”范畴,其起病与气滞、血瘀、痰湿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医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气滞血瘀、痰湿内蕴,从而形成糖尿病肾病的病理基础。
在这一认识的指导下,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以活血化瘀、祛痰化湿、调和气血为主要方法,对病因病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临床常用的桑螵蛸、山楂、麦芽、决明子等中药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益肾效果。
而且,一些中成药如逍遥丸、舒筋活血片等也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些研究成果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中医药的药物研发和临床推广奠定了基础。
由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较为复杂,目前临床上更多采用中西医并重的综合治疗模式。
近年来,中医药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具有改善肾功能、减少蛋白尿、调节血糖等独特优势。
与此中医药还可以减少西药对肾脏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药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不仅可以取长补短,还能够降低患者的治疗风险,并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近年来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
有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善微循环、减轻肾小球硬化等途径,对糖尿病肾病起到治疗作用。
临床实践中也发现,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减缓疾病的进展。
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已经成为一种有潜力的治疗选择,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是导致慢性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近年来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气,其功能失常会导致水液代谢紊乱,进而引发尿频、多尿等糖尿病的症状。
糖尿病会伤及脏腑,尤其是肾脏,导致肾气不足、阳气亏损,从而引发肾虚证。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主要以补肾为主,旨在调整体内阴阳平衡,恢复肾脏功能。
1. 中药治疗: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主要采用中药汤剂进行调理。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当归、川芎、桑叶等,具有补肾强阳、活血化瘀等作用。
根据病情不同,还可以为患者配制个体化的中药方剂,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肾脏功能。
常用的针灸疗法包括温针、补肾经络针和针刺加热灸法等。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虽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其科学性和准确性仍面临一些挑战。
1. 临床研究证实:一些临床病例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改善肾功能,减轻尿蛋白和肾小球硬化等症状,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 动物实验研究证实:一些动物实验研究也证实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潜力。
黄芪、当归等中草药能够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抗氧化、减轻肾小球硬化等机制,改善糖尿病肾病的病理变化。
3. 临床试验的不足:目前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试验仍然较少,存在着样本数量有限、研究方法不严谨等问题。
有必要进行更多的临床试验来验证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四、总结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但目前的临床实践和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开展更多的临床试验,以推动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并为临床提供更科学、准确的治疗方案。
探究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究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其以肾小球损伤为特征,最终导致肾功能逐渐减退。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探究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病在肾”的观念和“阴虚阳亢”的辨证论治。
根据中医的观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糖尿病本身的气血不足、肾虚等因素有关。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目标是调整气血、益肾壮阴,同时结合糖尿病的全身调理,以达到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的效果。
1.中医药物调理(1)中药汤剂:利用中药的温补肾阳、滋养肾阴的作用,调理体内阴阳失衡的情况。
如使用六味地黄丸、肾宝片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服用,患者的症状会有所改善,肾功能指标也会有所减轻。
(2)中草药颗粒:通过中草药的活血化瘀、利尿排毒的作用,改善糖尿病肾病的水肿、肾小球炎症等症状。
如使用金钱草、黄芪等草药颗粒,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患者的肾脏状况。
2.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通过选择适当的穴位,如足三里、肾俞等,可以调节患者的气血循环,缓解尿频、尿量过多等症状。
临床观察发现,针灸治疗对于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3.中药外治中药外治是指将中药以外用的方式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治疗中。
以中草药熨贴、中药泡脚等方法,可以通过皮肤经络吸收中药有效成分,起到调理气血、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这种治疗方法简单易行,对于缓解肾病症状、改善体质有一定的效果。
二、临床效果观察结果通过对一定数量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中医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质。
具体效果如下:1.改善肾脏指标:通过中医治疗,患者的尿常规、肾功能指标等会有所改善。
例如尿蛋白减少、肌酐下降等。
2.缓解症状:患者的症状如尿频、尿量过多、水肿等会明显缓解或减轻,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3.延缓病情进展:中医治疗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速度,减少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其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等特点,一直是医学界和患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理论基础是中医药理论和糖尿病病理生理学理论相结合,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行分析。
中医药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是由于肾功能失调,导致气血循环障碍,湿气停留肾脏,引起病理性病变的结果。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原则是调理气血,祛湿通络,恢复肾脏功能,消除病因,缓解症状,延缓病情发展。
1、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方法是中药治疗,以及辅助采用针灸、艾灸、拔罐、推拿等手段。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当归、玄参、芦荟、夏枯草、苦瓜、茯苓等。
这些药物具有不同的功效,有的具有抗糖尿病、降血糖、调整免疫功能、减轻肾脏负担等作用。
2、饮食调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中重要的一项治疗手段是饮食调理。
中医提倡合理膳食,避免食用太甜、太油腻、太辣的食物,同时也需要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
饮食调理的目的是控制血糖,减轻肾脏负担,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
3、运动疗法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中运动疗法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体内新陈代谢,有效控制血糖,减轻肾脏负担。
在运动时需要注意不过度,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针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已经有一些临床研究得出了可靠的结论。
例如,一项针对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艾灸和针灸能够显著改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蛋白排泄,减轻肾脏负担,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另外,一些中药方剂也被证明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例如桂附地黄汤和六味地黄丸。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中医药治疗需要进行个体化治疗和较高的医生技能水平,决策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基本内容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主要指糖尿病性肾小 球硬化症,是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DN的发生、发展与高血糖及 其产生的代谢紊乱和氧化应激等因素有关。早期主要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后 期可发展为大量白蛋白尿和肾功能不全。在西医治疗上,多采用降糖、降压、 调脂等对症治疗,但效果有限,且副作用较大。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DN方面 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将中医药治疗DN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DN属于“消渴”、“水肿”范畴。《素问·奇病论》云:“此人 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 渴。”消渴日久,脾气受损,运化无权,水湿内停,溢于肌肤而发为水肿。现 代医家认为,DN的发病与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因素有 关。其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以瘀血、湿热为主。
2Hale Waihona Puke 临床研究21、1中药治疗211、1.1中药内服
江丹等认为,DN的发病与脾气虚弱、肾气不足有关,采用益气健脾补肾中药 (黄芪、白术、茯苓、生地黄、山茱萸等)治疗DN患者30例,总有效率为 86.7%。李明等将DN分为3型:气阴两虚型用生脉散加减(太子参、麦冬、五 味子、黄芪、黄精等)
;肝肾阴虚型用二至丸合六味地黄丸加减(女贞子、旱莲草、生地黄、山茱萸 等);脾肾阳虚型用金匮肾气丸加减(制附子、肉桂、生地黄、山药等),治 疗30例DN患者,总有效率为86.7%。
4、痰瘀互结
痰瘀互结是糖尿病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病理变化。高彦彬等认为痰瘀互 结是DN的关键病机,提出应用化痰祛瘀法治疗。刘红旭等认为痰瘀互结是DN的 早期及中期主要证型之一,应从痰瘀论治。张琪等认为痰瘀互结是DN发展到一 定阶段出现的病理变化,主张应用化痰祛瘀法治疗。
探究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究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糖尿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害各种器官,其中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期。
传统中医药对于糖尿病肾病具有独特的临床效果,在探究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结合临床实践和研究文献,对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
一、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是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导致的肾脏功能损伤所致。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肾主水代谢、气血调畅、脏腑调和等。
根据中医理论,糖尿病肾病的发病与脾肾阳虚、气滞血瘀、痰浊阻滞等因素有关。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是通过中药治疗调理脏腑功能,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以达到改善肾脏功能,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多样,包括中药内服、针灸、中药外敷等多种疗法。
中药内服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方法,常用的药物有山药、苦瓜、桑叶、葛根等。
这些药物可以降血糖、保护肾脏功能、改善微循环等,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针灸疗法也是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调节经络气血、激活腧穴,起到调理脏腑、改善肾脏功能的作用。
中药外敷也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如中药熏洗、中药贴敷等,可以直接作用于患部,起到温通络脉、消肿止痛的作用。
1. 病情缓解: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后,病情得到了缓解,肾功能指标得到了改善。
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阴性转阳性、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出现下降趋势等。
这表明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2. 减少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状态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
观察发现,接受中医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3.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糖尿病肾病患者常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慢性肾脏疾病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能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
中医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一、治疗原则和方法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原则是,通过调节气血阴阳平衡,改善肾功能,控制糖尿病,减缓疾病进展,达到防止肾功能进一步损伤的目的。
中医药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草药治疗、针灸、推拿、饮食疗法等。
二、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草药治疗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主要有黄连、山药、金银花、连翘等。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调血糖、调节免疫功能等功效。
黄连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山药具有益气养阴、补脾健肾的作用,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作用,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泄热下气的作用。
三、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针灸治疗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主要是通过调理人体经络、调节气血运行来改善肾功能。
常用的针刺穴位有足三里、足太阳膀胱经等。
研究表明,针灸可以调节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血脂和血压等,从而减轻肾功能损伤。
五、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饮食疗法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饮食疗法主要是通过合理搭配食物,减少肾脏的负担,缓解症状。
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控制饮食中的钠盐含量,增加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摄入等。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改善肾功能,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但需要强调的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仍然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
中医药治疗仅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替代现代医学的药物治疗和管理。
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作者:王菲戴恩来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20年第04期【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且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因之一。
一旦发生糖尿病肾病,出现持续蛋白尿则病情多不可逆,逐渐发展为终末期肾病。
笔者通过对近年来针灸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以期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针灸;中药;西药【中图分类号】R587.2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7-0037-03Abstract:Diabetic nephropathy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and common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and one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in diabetic patients. In the case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sustained proteinuria is more irreversible until it develops into ESRD.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the author collates and analyzes the literature o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with drugs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in recent years.Keywords:Diabetic Nephropath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stern medicine; Acupuncture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严重且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由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所致,临床主要表现是蛋白尿,其后逐渐出现水肿、高血压甚至氮质血症[1]。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高发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特征是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最终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发挥作用。
目前,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首先是中药的治疗作用。
中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被广泛应用,有很多具有降糖、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等多种作用的中药可以起到治疗作用。
黄芪、当归、山药、苦瓜等中药具有降糖作用;鹿茸、灵芝、五味子等中药具有抗氧化作用;人参、枸杞等中药具有抗炎作用;苦瓜、冬虫夏草等中药具有抗纤维化作用。
这些中药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发挥作用,从而改善糖尿病肾病的症状,保护肾脏功能。
其次是针灸的治疗作用。
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也有一定的疗效。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改善代谢紊乱,改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轻病理变化。
研究表明,针灸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降糖、降脂、抗氧化作用,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减少肾脏负荷,从而保护肾脏功能。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还涉及到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
中西医结合是一种以西医为主,辅以中医药的治疗模式。
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西医药的快速效果,同时又不失中医药的保健作用。
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可以采用西药控制血糖、调整血压等,同时辅以中药调理肾脏功能,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并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
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积极探索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机制,从而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积累。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和成果,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一、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理论基础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中医药传统理论,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以及现代中医药学的研究成果。
中医药理论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气血失调、阳虚阴盛、气阴两虚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治疗上,中医药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既要治疗病的根本原因,又要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达到阻断病情发展和促进康复的目的。
二、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备受关注。
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表明,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减轻蛋白尿等症状,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与西药相比,中药治疗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也表现出独特优势。
丹参、黄芪、苦瓜等中药材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这些都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和支持。
三、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主要包括调整体内代谢平衡、改善微循环、减轻肾脏负担等方面。
中药可以通过调节患者体内的血糖、血脂等代谢物质,减轻肾脏负担,改善肾小球滤过功能。
中药还可以通过改善微循环,促进氧化还原反应,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保护肾脏功能等方式发挥治疗作用。
这些机制的研究深化了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认识,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治疗手段提供了理论支持。
四、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进展随着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深入和发展,一些新的治疗手段不断涌现,拓展了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领域。
中药注射液、中成药制剂等新型药物的研制应用,有效地提高了中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针灸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针灸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研究一、引言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已有糖尿病患者达到4.15亿,其中中国是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
针灸是我国传统的治疗方式,已经有不少临床研究证明,针灸能够有效地治疗糖尿病,减轻病人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就针灸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研究进行探讨。
二、针灸治疗糖尿病的机理针灸治疗糖尿病的机理已经有不少研究者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以下是目前认为可能的机理:1. 调整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是糖尿病发生的一大原因,针灸能够通过调整内分泌系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2. 通过神经反射调节针灸的另一个作用就是通过神经反射调节,改善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平衡,从而减轻肝糖原的分解,减少肝糖的产生,降低血糖的水平。
3. 通过改善全身代谢状态针灸能够调整人体全身代谢状态,提高氧化代谢酶的活性,增强糖代谢能力和脂代谢能力,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三、针灸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研究以下将就针灸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研究进行探讨。
1. 针灸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一项对于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显示,针灸治疗组的血糖、尿酸、尿常规等指标有所改善,和口服磺脲类药物治疗组相对比,针灸治疗组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在临床实践中,有的证候类型适合用针灸治疗糖尿病,而某些证候类型则建议药物治疗为主,具体选择针灸之还应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进行选择。
2. 针灸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早期的糖尿病肾病除了控制糖尿病本身的症状外,还应注意肾病的治疗。
一项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症状有效,能够减轻肌酶、尿酸和尿素氮,疗程6周左右即能够见效。
3. 针灸对糖尿病眼病的治疗糖尿病眼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是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表现之一。
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有效增强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缓解眼部的症状。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合并青光眼、玻璃体积血或脉络膜脱离等病变时不宜使用针灸治疗。
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研究进展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一,糖尿病肾病等疾病困扰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的微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它也逐渐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内科疾病之一。
糖尿病肾病被广泛认为是直接影响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早逝的几个重要病理因素之一。
因此,在这种慢性病持续快速发展的早期及时预测和早期防治,可以有效延长疾病发展到晚期的时间。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进展引言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据估计中国大陆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1.2%,糖尿病患者中20%~40%进展为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早期病理改变较轻,临床症状不易发现,损害主要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增生、基底膜增厚和肾小球硬化,随着疾病的进展,肾小球结节性病变逐渐向弥漫性病变发展,出现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和出球、入球小动脉透明变性,病变难以逆转,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病。
中医通过多种治疗方式改善糖尿病肾病进展,降低患者死亡率,有独特的治疗优势。
1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中国传统医学一般认为糖尿病肾病是由消渴肾病继发而来的,目前对于消渴肾病的主要病因及病机,众多医家观点不一。
认为消渴肾病主要是由于消渴久病后导致痰湿阻络,久病则会耗伤于肾脏之气,从而导致肾之固摄及体内气化功能不足,继发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生。
认为消渴病基本病机主要是因为阴虚燥热,在消渴病早期损伤了肝肾,久病而又会耗伤心脾两脏,导致水湿内停;消渴久病之后,气血与阴阳俱亏损,以致肾络受损,从而致浊毒停于内,气虚血瘀始终在消渴中贯穿。
另外,“毒邪学说”也被认为是目前不少医家所普遍认为的一种病机学思想。
提出消渴主要的原因和病机中心就是伏于毒邪损伤于脉络,使伏于膜原。
他们还提出了糖尿病的主要病位在于散膏,与人的肺、脾、肾三脏之间的关系密切,消渴久病后会损伤散膏,可引起三焦气化的功能不足,直接导致气滞、湿热、痰浊等多种病理性药物的产生,毒邪会严重损害肾络,气血逆乱而成糖尿病肾病。
近10年来针灸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染色 × 200 倍光镜观察显示: 模型组胰腺腺泡细胞大 量坏死, 大量炎性反应细胞浸润, 正常腺泡结构消失; 电针组胰腺腺泡细胞坏死程度及炎性反应细胞浸润较 模型组明显减轻。这为电针治疗糖尿病提供了形态学 上的证据。孙志等 探讨针灸对 2 型糖尿病胰岛 β 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随
[14 ]
机化原则分为针刺组、 用药组、 安慰剂组、 正常组, 连续 4 周干预。结果显示: 正常组胰岛细胞形态正常, 排列 规整, 未见凋亡细胞; 安慰剂组胰岛细胞排列紊乱, 可 见大量凋亡细胞; 用药组胰岛细胞排列紊乱, 可见少量 凋亡细胞; 针灸组胰岛细胞排列紊乱, 可见少量凋亡细 , 。 、 胞 且略少于用药组 说明针灸 罗格列酮可明显抑制 胰岛 β 细胞凋亡, 从而有效改善胰岛 β 细胞功能, 针 灸作用似乎更强。说明针灸可有效抑制 2 型糖尿病胰 岛 β 细胞凋亡。 2. 4 针刺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观察电针对糖尿病大鼠背根神经节 辅助激活因子 PGC - 1a 的表达的影响。 近年来研究 证实 PGC - 1a 可调节线粒体合成及线粒体氧化磷酸 化功能, 而线粒体功能异常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重 要途径。 实验分为模型组、 电针组、 正常组。 结果表 明: 与正常组相比, 模型组 PGC - 1a 背根神经节蛋白 表达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 和模型 组相比, 电针组 PGC - 1a 背根神经节蛋白表达明显提 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 说明电针能明显提 高 PGC - 1a mRNA 背根神经节及蛋白表达水平, 改善 [16 ] , 。 线粒体功能 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秦明等 研究电 针足三里穴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延髓多巴胺能神经元 内酪氨酸羟化酶( TH ) 和星形胶质细胞内胶质原纤维 酸性蛋白 ( GFAP ) 表达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足三里 GFAP 阳性 组 TH 阳性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 , 产物表达明显降低, 推测在针刺调节 DGP 大鼠中, 多 巴胺能神经元与其周围的星形胶质细胞之间存在密切 [17 ] 的信息交流, 共同参与对针刺信息的调控。 马萍等 通过观察电针对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大鼠学习记忆 的改善作用, 及其对海马神经营养因子 - 3 ( NT - 3 ) mRNA 和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 发现电针组 治疗后, 海马部位 NT - 3 mRNA 和免疫反应阳性细胞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 P < 0. 01 ) , 说 对神经 明电针治疗能诱导糖尿病大鼠 NT - 3 的表达, 。 系统起到保护和促进其再生的作用 马氏认为针刺可 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从而调节下丘脑 - 垂 体 - 胰岛轴的功能, 增强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 提高 β 细胞葡萄糖受体对葡萄糖敏感性。 3 不同针灸方法对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3. 1 针刺 董卫国等
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处方规律研究及电针的干预机制探讨
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处方规律研究及电针的干预机制探讨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处方规律研究及电针的干预机制探讨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传统中医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已经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处方规律以及电针在其中的干预机制。
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处方规律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处方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视觉法则:根据糖尿病肾病的不同阶段和临床症状,选择经络分布于眼睛周围的穴位,如太阳穴、太阳膀胱经等。
2. 足太阴肾经为主:足太阴肾经是与肾脏相关联的经络,其穴位主要位于下肢。
针灸操作主要集中在足太阴肾经的穴位上,如涌泉、太溪、三阴交等。
3. 配合本经穴位:根据病情的不同,可配合其他与肾脏相关的经络穴位,如足少阴肾经、手太阳小肠经等。
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经络穴位,达到调节人体气血运行、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
电针的干预机制电针作为针灸的一种形式,通过给予脉冲电流刺激穴位,增强了针灸的治疗效果。
1. 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电针能够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降低血糖水平,从而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
2. 促进体内代谢物的排泄:电针刺激穴位后可以促进尿液中毒素和废物的排泄,减轻肾脏负担。
同时,电针还可调节肾脏功能,增加尿液排出量,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损伤。
3. 抑制肾小球损伤:电针刺激穴位后能够抑制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的异常扩张和蛋白尿的产生,减轻肾脏损伤。
此外,电针治疗糖尿病肾病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抗氧化等多种途径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其处方规律主要集中在足太阴肾经,配合其他与肾脏相关的经络穴位,通过调节人体气血运行促进血液循环。
电针作为针灸的一种形式,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促进体内代谢物的排泄以及抑制肾小球损伤等机制发挥治疗作用。
针灸在治疗糖病并发症中的作用如何
针灸在治疗糖病并发症中的作用如何针灸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如何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患病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近年来,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逐渐受到关注。
那么,针灸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究竟如何呢?糖尿病并发症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
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机能,还可能导致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针灸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
从中医理论角度来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气血阴阳失调、经络阻滞等有关。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节气血运行、疏通经络,从而改善机体的整体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针灸可能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善微循环、抗炎、抗氧化等多种途径发挥作用。
在糖尿病肾病方面,针灸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研究发现,针灸刺激特定穴位能够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降低血压,减轻肾脏的高灌注、高滤过状态,从而保护肾脏功能。
同时,针灸还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减轻肾脏的炎症反应,延缓肾病的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针灸对于改善视网膜的血液循环、减轻视网膜水肿、提高视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通过刺激眼部周围及全身的穴位,能够促进眼部的气血流通,增加视网膜的血氧供应,从而缓解视网膜病变的症状。
糖尿病神经病变常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
针灸在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它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缓解神经炎症和损伤,减轻疼痛和麻木症状。
一些研究表明,针灸结合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神经病变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容易导致足部溃疡、感染甚至截肢。
针灸可以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增强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促进伤口愈合。
同时,针灸还能够调节机体的代谢功能,提高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足部感染。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针灸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也不能完全替代常规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发表时间:2019-12-05T16:36:10.08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8期作者:姜乃丹1 张松兴2(通讯作者)
[导读] 本文现就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提高疗效,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参考。
1辽宁中医药大学 110847;2 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10034
【摘要】糖尿病肾病是临床高发慢性微血管并发症类型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近年来,国内糖尿病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有必要研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
本文现就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提高疗效,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针灸;发病机制;进展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主要并发症类型之一,多由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引发肾小球硬化症所致,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发展成终末期肾病,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当前多根据Mogensen分期标准,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将糖尿病肾病分为五期,其中Ⅰ期患者为肾脏肥大和肾小球高滤过期,Ⅱ期为正常白蛋白尿期,Ⅲ期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期,Ⅳ期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期,病情呈进行性发展,Ⅴ期为终末期肾衰期。
当前国内糖尿病发病率约为9.7%,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
现阶段,主要采用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但疗效欠佳。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除了传统的中药汤剂口服、灌肠、耳穴、敷贴方式外,针灸作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辅助方法逐渐受到了医学界的关注。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就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糖尿病肾病症状表现各异,患者发病与消肾关联密切,临床诊疗患者应结合其具体病况,辩证治疗[2]。
对于以水肿为主证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可诊断其为“水肿”、“消渴病”;糖尿病肾病合并肾功能不全者属于“肾劳”、“消渴病”;糖尿病肾病晚期肾衰尿毒症患者属于“消渴病?关格”,总归于“消渴”、“肾病”范畴。
传统的中医学领域中,糖尿病肾病发生与饮食失节、先天禀赋不足、情志失调、疲劳过度有关,患者以燥热为标,阴虚为本,阴虚久矣则阳气耗损、肾元亏虚,日渐发展成消肾。
消渴病日积月累,可耗损阴气,导致肾气虚弱,气阴两虚,腑脏失职,出现尿浊症状。
肝肾属于乙葵同源,肾精损耗则会造成肝肾两虚,致使肝脏失去濡养,精血无法上乘于耳目,可并发雀目,肝脏失疏则肝阳上亢,血压上升。
阴虚久矣则损耗阴气、阳精,导致肾阳亏虚,致使脾阳失去温煦,可发展为脾肾两虚,水液潴留,形成水肿。
是故消渴肾病发生在于消渴日久,损伤脏气,无法藏精,日升浊气,经络失充,瘀阻脉络,损及肾络。
糖尿病肾病病位发于肾,可累及脾、肝、肺、胃等脏器,属多脏器功能失调,夹杂血瘀、湿邪、痰浊,为本虚标实之证。
2 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
2.1普通针刺
肾虚血瘀为糖尿病肾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浊毒日渐积累则会引发糖尿病肾病,取肾俞、太溪可补益肾阳;肾阴,阴陵泉、足三里、中脘可调理脾胃;地机、血海可养血活血,发挥化瘀效用,诸穴配伍可补肾活血。
配以支沟、天枢、膏肓、白环俞、中级等穴可经宿便、尿液排出体内毒素,促使浊毒分利,将邪祟引出体外,达到标本兼治、扶正祛邪的效果。
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糖尿病肾病可调控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治疗效果明显[3]。
2.2针药治疗
临床中多采用降糖药、胰岛素皮下注射等方式降低患者血糖水平,而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通过取肝俞、脾俞、肾脘下俞、太溪穴,可奏补气健脾、益气养阴之功效;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可补肝肾、益脾胃、活血祛瘀、利水湿,结合患者随症取穴,对于口干者添加承浆、照海;对于自汗者添加复溜、合谷;肢体麻痛者添加血海、曲池;视物模糊者添加合谷、太阳、光明;肢体肿胀者添加气海、三焦俞,诸穴合用可奏补肾健脾、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功效。
胡静等[4]对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研究后发现,采用针灸联合益肾活血泄浊方治疗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机体炎性细胞因子(TGF-β1、MCP-1、TNF-α)表达水平,明显改善患者体内的炎性反应,调节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效果明显。
2.3艾灸与温针灸治疗
临床中在常规降糖基础上,使用清艾条给予糖尿病肾病患者补肾活血灸法治疗,通过灸膈腧、肾俞,各穴位治疗15min,1次/d,6次/周,2周后即可有效降低患者的一氧化氮水平,纠正机体血流动力学异常。
在常规中药治疗基础上辅以温和灸肾俞、关元两穴补益肾脾、培元固本,15min/次,2次/d,可有效减少机体渗出尿微量白蛋白,延缓患者病情进展,防控肾功能恶化。
但在操作中,灸法容易灼伤患者皮肤,存在感染风险,因此在治疗期间应严格控制灸柱与患者皮肤的距离。
此外使用补法针刺肾俞、肝俞、太溪、脾俞,配穴取太乙、水沟、水泉、梁门、足三里、支沟、水道、筑宾、偏历、膀胱俞、曲泉、阳陵泉、风池,使用泻法施针,并在关元点燃灸柱,可疏通脉络,增强微循坏、疏利脉络、祛瘀生新、健脾补肾、益气养阴的良好效用。
钱莹[5]对11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研究后发现,采用温针灸治疗可有效提升疗效,降低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水平,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确切。
3 结语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是临床常见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常规西医治疗患者疗效欠佳。
中医学历史博大精深,采用普通针刺、针药联合、温针灸与艾灸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结合患者实际病况,辩证取穴,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改善肾功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亚兰,何凯颖,王俭勤. 尿肾小管标志物与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研究,2018,31(12):111-115.
[2]盖云,张彤,冯雯,等. 益气软坚方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J]. 西北药学杂志,2018,33(4):524-527.
[3]李春雨,郭海洋,崔晶晶,等. 针刺联合糖克煎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TGF-β1/CTGF/MMP-9的影响[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9,27
(4):330-336.
[4]胡静,路建饶,张冰冰,等. 益肾活血泄浊方联合陆氏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J]. 世界中医药,2019,14(5):1274-1277.
[5]钱莹. 应用温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脾肾阳虚型的效果分析[C].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首届全国中青年中医糖尿病论坛论文集.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