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口语,语文]《农村小学中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https://img.taocdn.com/s3/m/9d87c03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6.png)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现状述评口语交际是教师在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时,用以训练和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
其中的对话环节更是如此。
但传统的口语交际大多数为让学生单独完成任务的形式,这样不利于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口语交际中去;还有就是过于强调问题的答案而忽视了对话双方思维过程的展示,从而造成人文性和互动性的缺失,使得学生被动接受信息而没有真正融入到交际之中。
本文将根据当前口语交际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新颖可行的建议。
一、明确目标,因材施教针对口语交际课上常见的不良倾向,笔者认为,应该把“因材施教”作为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激发起学生交流的欲望,并努力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尽量避免“死记硬背”或“模仿演练”等单纯追求形式上完美而削弱了教育意义的做法,给予每个孩子充分的机会,促使他们自由舒畅地说,开心快乐地说。
二、注重双边合作,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口语交际既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表达,也需要教师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形成一定的观点。
这里所指的合作即“双边互动”,它是指小组内学生间以及小组之间的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它包括听取别人意见后再加以改进,这便可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注重以人为本,树立开放型的口语交际理念虽然新课程标准倡导“注重双基,淡化口语,发展听说,突出应用”,却很少涉及“关注生命”这类社会热门话题,于是,我们更要注重在日常教学中逐步渗透生命教育,帮助学生掌握一些保护身体健康、预防疾病侵害的知识和技能,懂得一些必备的安全防范常识,增强自己的自救意识和能力,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感恩父母和他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
四、强调平等原则,构建民主型的口语交际模式新课程下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从本次口语交际实践看来,无论哪一次课,都应床樱硐皇貌娜依绞档芬诰艿夹в匀亩桓矗遥对学生在言语表达上存在的某些欠缺,从语文学科特征出发,以积极的态度去挖掘其闪光点。
语文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研究
![语文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0eb7375af45b307e87197d2.png)
三、课题研究的进度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本课题共分为三个阶段:
(一)课题准备阶段
1、确定研究方练的研究成果信息。
3、对各年级学生口语交际水平做现状调查,对学生进行民意测验,个别访谈等,初步进行文献法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该课题是研究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其目的是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性。在研究过程中,我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让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更丰富更实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上网,上图书馆等方式查阅有关文献,学习相关理论,为本课题提供理论基础。并借鉴理论基础去指导实践。
2、行动研究法:根据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情况,适当调整课题研究,以便科学地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3、调查法:采用个别谈话,对学生进行一次口语交际测试从中了解里面存在的问题。
4、实验法: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实验,在口语交际中学生有无做到敢想、敢说、敢问、敢评、敢发表自己的建议。
5、个案研究法:找出研究对象中存在代表性人物进行个案研究积累资料然后总结经验。
五、课题组成员
顾问:金继才(中心校教研员、中小学一级教师)
组长:王霜(中小学二级教师)
成员:柳晶(中小学二级教师)
杨萍(中小学二级教师)
黄会菊(中小学二级教师)
李琴(中小学二级教师)
刘圃仁(中小学二级教师)
三、领导或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1000字以内。
会议时间:2020年9月
会议地点:铁铺中心小学会议室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2ff52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a.png)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合作意识。
以下是一些策略分析,可以帮助教师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 创造真实语境:教师可以通过创造真实的语境来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可以设计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口语表达,如商店购物、学校日常对话等。
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2. 多样化的口语练习: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口语练习,如对话训练、口头作文等。
对话训练可以让学生在情景中进行实际对话,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口头作文可以让学生通过自由表达的方式练习口头表达能力,增加自信心。
3. 鼓励学生参与: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口语交际活动,主动发言。
可以给予表扬和鼓励,给予学生积极反馈,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师要创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养成勇敢发言的习惯。
4.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策略之一。
通过小组合作或伙伴学习,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活动,如小组讨论、合作口头报告等,帮助学生培养口语交际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5.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播放音频或视频材料,让学生进行听说训练;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进行描述和交流等。
在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6. 提供反馈和指导:在口语交际练习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可以纠正学生的发音或语法错误,帮助他们改进口语表达。
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口语表达技巧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真实语境、多样化的口语练习、鼓励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创设情境以及提供反馈和指导等策略,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46ca20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9.png)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报告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报告人类是群居生物,每个人都免不了与他人的人际交往,一个人可以没有什么工作技巧,但却不能不会交际,而人际交往技巧往往体现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良好的小学口语教育会给孩子将来与他人的交流技巧打下基础,因此需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加强此方面的工作,从小培养出孩子的交际能力,这对孩子的终身发展都有莫大的好处,在以后孩子们长大成人踏入社会后这些技巧都会成为他们的敲门砖。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1、我国国情的需求:我国人才市场目前处于供大于求的尴尬局面,许多家庭和学校大多都只注重将学生的理论课成绩提高却忽略了他们实践能力的提升,这就导致许多求职者在面临求职或者已经在职的工作者往往有着大量的专业知识却无法表述出来,从而无法创造自己该有的社会价值,因此必须加强在这方面的培养与思想教育工作。
2、日常生活的需求:人们互相表述信息用的方式大多是用说话来实现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免不了要接触到各种形式的口语交际,而与他人的交流成功与否决定了我们的人际交往圈的大小,在小学阶段就开始这方面的培养可以说已经是刻不容缓的决策。
3、从国外的口语教学科学地看待口语训练:在英美德等西方国家都对自己国家的学生口语水平方面的教育十分重视,各国母语教学的重点工作都逐步加重了口语训练的比例,比如:在美国的一些心理生理专家曾搜集了大量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表明了人类脑部管理预言天赋的部分是在左脑,左脑同时也管理着逻辑能力,并且一般人们都不会在小时候注重此方面的发展,因此左脑的发展是满于右脑的,在高效提高孩子口语水平需要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并制定左脑开发工作,脑部发育一般在小学阶段是最快的。
神经学家也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孩子在小学阶段能够稳定地说出话时就开始完善自己的独特语法库,而这个完善的过程大多都在十年左右,在孩子十岁前后是口语发展的最佳阶段。
低年级的某些口语教育很可能决定孩子一生中对语法的理解。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b11b848de80d4d8d15a4f8e.png)
课题组分工:
鲁瑞设计方案、实施研究、撰写研究报告
黄杰收集整理、统筹协调、撰写论文
研究进度:
本课题研究分为准备、实施、结题三个阶段
本课题实验计划一年完成。
1、第一阶段:实验准备,申请立项。(2014年9月—2014年10月)
专家组听取了课题主持人鲁瑞老师所作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并了解了该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及准备工作,经认真评议该课题的开题报告,形成以下论证意见:
该课题选题有研究价值。课题的主导思想及其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及推广意义。该课题的研究思路清晰。如本课题组前期制定个性研究方案,通过实践情况进行个案分析,再研究调整重新进行实践。并将经验总结、记录,形成有价值的资料。总而言之,该课题的操作性比较强。
(五)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能认真倾听别人说话。培养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方法和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提高口语交际的信心。
(六)拓展口语交际训练内容,创设丰富的口语交际情境。日常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大舞台。互动是口语交际课的基本特点,还应包含在日常生活应成为学生口语交际应用的大舞台,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日常口语交际中进行双项互动,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采取多种形式,在一步一步逐渐深入的互动中,让学生从比较熟悉的简单的话题到进行一些较深入话题内容进行思考的口语交际训练。解决“互动、构成交际状态”的问题。这是研究的难点。
(七)开展说趣事,讲故事活动。话题贴近生活,学生感到亲切,没有距离感,激发交际的兴趣和欲望,也易于交际,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口语交际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可以把动手与口语交际结合起来,还可以采用讲故事说见闻,进行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口语交际教学。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优质范文(5篇)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优质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2e751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1.png)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优质范文(5篇)第一篇: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优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大家都知道,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因此,我认为教会学生学习有时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对于小学生而言,自学的主要表现就是会进行课前预习,而中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独立识字能力,其语文学习的重点由原先的识字写字转移到句、段、篇的阅读能力培养上。
这就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因此结合我校提出的"小班化背景下语文自主学习研究"这一课题,个人提出了《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前预习能力培养的研究》这一小课题,旨在让学生学会课前预习,提高预习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
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
2.培根说的:"习惯是一顽强而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由于习惯的不同,它们不是造就一个人,就是毁灭一个人。
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
1.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小学四年级学生的预习兴趣、预习态度、预习能力、预习习惯等现状,从中发现存在问题。
再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的培养计划。
2.思考语文的预习有哪些自身的特点,与学生一起探究适合学生的、切实可行的、具有实效的数学预习的方法。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其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研究布置学生进行预习后,如何有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反馈,争取取得预设的效果,激发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口语交际开题报告
![口语交际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e8d5192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b.png)
口语交际开题报告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人们对口语交际能力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而社会口语交际实际的需求则要求学校应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原教学大纲中的"听话说话"修改为"口语交际",并把口语交际能力作为小学语文各个学段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课作为小学语文新教材的一种新课型,不少教师在执教时深感困惑,力不从心,因而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我认为很有必要探索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模式。
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它是研究复杂事物或过程的一种科学方法。
模式,也是一项活动的基本特征,作为口语交际课,一定有其特定的教学要求,其教学过程也一定有规律可循。
为此,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实践体会和探索,着眼于"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这一教学目标,从"创设情境感受拟说自由表达合作交流"和"拓展创新"这五个方面谈谈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一定的情境是学生增强生活体验,激发思维与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源;和谐民主的氛围则是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际的前提。
所以,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依据教学内容,尽量模拟社会生活口语交际的实际创设情境,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无拘无束地自由表达,这既是口语交际训练的首要环节,也是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途径。
教学中,笔者主要创设以下三种情境。
(一)创设教学内容情境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不仅要凭借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要丰富教材内容,充实教材内容,这样才能满足生与生、师与生双向互动交流的需要。
比如《可爱的小动物》一课,教师除了根据教材让学生说养过什么小动物,最喜欢哪种以及为什么喜欢以外,还可创设不同小动物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观察一种小动物,在课上说说小动物的特点。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eb6c6c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a0.png)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的进程,口语交际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口语交际教学的情况并不普遍,很多学校和老师还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和困惑。
有必要深入研究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讨其重要性、现状、方法和技巧,以及在语文课堂实践中的应用和策略。
小学生正处于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语文学习和交流能力的发展。
加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交际技巧,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促进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改进和提高。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探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总结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揭示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口语交际教学实践以及探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通过研究目的的设定,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可以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为他们的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口语是语言交际的最基本形式,是构建人际关系、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有效方式。
通过口语交际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促进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口语交际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能力。
通过口语交际,学生可以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农村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9bc8763eff9aef8941e06f5.png)
农村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濮阳开发区胡村乡大村小学董宝生农村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大村小学董宝生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我代表课题研究组作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请领导,专家老师对本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予以审议、指正。
报告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课题论证报告第二部分:课题设计报告第一部分:课题论证报告一、选题意义及课题提出的背景该课题研究是我校教学教研的迫切需要。
从对本校师生的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学生听、说、读、写诸能力中,最差的就要数“说”的能力。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至少有三分之一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存在语句含糊、词汇贫乏、词不达意的现象,话语缺乏连贯性和条理性。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一部分教师不注重口语交际的训练,重书面写作轻口语表达的倾向较严重,部分教师不知如何去上口语交际课,在口语交际的设计上较为随意,导致学生对口语交际失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师生、生生只有在平等、融洽的氛围中进行交流沟通,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才会高涨。
教师把对学生的指导,有机地融合在交际中,精心设计教学,渗透宽松和谐的交际氛围,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才会调动起来,才会有说的自信和欲望,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创新精神,努力引导学生发表一点新思想,谈一点新见解,说一点与众不同的看法,不要人云亦云,鹦鹉学舌。
基于上述方面的认识,我们提出该课题,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校情的口语交际训练新路子,为口语交际教学再积点滴经验。
二、研究基础(一)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的现状目前农村小学生在听、说、读、写诸能力中,最差的要数“说”的能力,有关统计显示,农村的学生在数理化方面比城市学生成绩高,而语言表达、口语交际能力普遍比城市学生弱,农村学生普遍不善于用口语与他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如无话可说,有话不敢说,不知道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样的语言得体等。
导致我国农村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的主要因素有:①应试教育仍存在导向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c9eea01650e52ea551898f8.png)
“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口语交际”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型。
然而在实际口语交际的课堂上,有许多学生嘴巴很“紧”,不是他们不会说、不能说,而是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被老师批评,害怕一旦说错被同学笑话。
这些问题已成为不少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阴影,严重影响了课堂互动氛围的形成。
“口语交际”这一教学内容的安排,主要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口语语言和内部语言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
《新课程标准》适应时代的要求,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学习新课标后,我领悟到口语交际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我认为,在当前的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1、口语交际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口语交际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交往,消除学生交际时的羞怯心理。
使学生无论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或者班级的小环境中,都能达到敢说,大大方方地说。
3、口语交际使学生在相互的说、练、演的过程中,感受到别人的关爱,同时也学会了去关爱被人。
这样的交流,孩子们收获的不但是知识,是表达能力,更是具有了良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本课题以一、二、三、四、五、六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交际”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交际的技能,具备与人交往、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
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包含以下二个方面:1、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设计;2、教学效果的检验。
三、课题研究的步聚: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2月—2012年4月)(1)课题申报(2)设计课题研究方案(3)成立课题小组,预选课题组成员,确立实验教师、班级(4)研讨方案及实施步骤第二阶段:开题实验研究阶段(2012年5月—2012年12月)(1)教师进行理论学习。
《学科育人视角下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口语交际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成果推广方案
![《学科育人视角下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口语交际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成果推广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0245a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7f.png)
《学科育人视角下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口语交际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成果推广方案一、推广目标提升学校小学语文教师口语交际教学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
推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模式。
二、推广内容1.优秀口语交际教学案例:展示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教学的成功案例,包括教学设计、实施过程、学生反馈等。
2.教学策略与方法:介绍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采用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如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合作学习法等。
3.教学资源与工具:提供与口语交际教学相关的优质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音频视频素材、教学工具等。
4.教师培训与支持:组织针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口语交际教学培训,提供线上线下的学习机会和专家指导。
三、推广策略1.线上平台推广: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如教育类网站发布优秀教学案例、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资源等,吸引广大教师关注和学习。
2.线下活动推广:组织学校的研讨会、教学观摩活动、教学技能竞赛等,邀请优秀教师进行分享和交流,提高教师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3.学校合作推广:与各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将优秀的口语交际教学实践成果引入学校,帮助学校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四、预期效果我校小学语文教师的口语交际教学专业素养和能力得到提升,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习。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模式和优秀教学案例,推动该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五、评估与反馈1.建立评估机制:对推广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包括教师反馈、学生表现、教学成果等方面。
2.收集反馈意见:鼓励教师和学校提供宝贵的反馈意见,以便对推广方案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
3.调整推广策略: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推广策略和方法,确保推广效果的最大化。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微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微课题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7b6c8a002768e9950e7388b.png)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微课题开题报告立项号课题名称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负责人所在单位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口语交际是人们最基本、最经常的社会实践活动。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敏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
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这是从现代社会的需要出发,对口语交际能力重要性的高度概括。
口语交际是儿童语言发展和整体发展的需要。
从儿童语言发展的角度说,之所以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是因为儿童听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言语交际能力存在问题和不足,需要发展。
当今社会,人际沟通交往日益频繁,应用越来越广泛。
口语交际能力对一个人的学习、生活质量和事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虽然还没有踏入社会,但他们同样也有着自己的交际圈,只不过交往的对象、范围和方式有着自身的特点而已。
在生活中学习口语交际,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人际沟通和交往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他们踏入社会后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实际口语交际的课堂上,有许多学生嘴巴很“紧”,不是他们不会说、不能说,而是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被老师批评,害怕一旦说错被同学笑话。
这些问题已成为不少学生口语交际的心理阴影,严重影响了课堂互动氛围的形成。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如何让学生能轻松,愉快的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交际,成为我们研究的内容。
基于此,我们提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的课题。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1、“口语交际”是双方运用口头言语,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一种活动。
是一个言语信息的吸收、分析、加工、组合、输出的过程。
口语交际能比较明显地反映一个人在思想认识、生活经验、知识基础、语言技巧以及习惯态度等方面的情形。
2、“口语交际能力”是指运用口头语言借助听与说的技巧与他人进行交往、交谈,从而建立起一定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我国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毕业论文
![我国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ad2d0cc3169a4517623a370.png)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呈现边缘化、模糊化的特点。
口语交际课的师生关注度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的评价与反思等多方面都没有很好地落实。
农村地区小学的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更是因其特定的教育环境、家长文化水平不一等呈现出更多的问题。
口语交际是学生学习语言、人际互动交往,促进个体角色社会化的重要方面。
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需重视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结合家庭和社会资源,积极探索农村环境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关键字:口语交际教学;情境创设;双向互动;多元评价ABSTRACTIn Chinese teaching,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presents marginalization and f uzziness. Teachers' attention is low in oral communication class, and teaching goal isachieved,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 are not well implemented. Oral communi cation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in rural areas is more specific because of their spec ific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and different parents' educational level. Oral communica 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for students to learn language,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promote the socialization of individual roles. In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teacher 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various problems in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impr ove thei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vel, combine family and social resources, and activ ely explor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in p rimary school language in rural environment.Key words:oral communication; situation creation; two-way interaction; multiple evaluation引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是培养现代公民语言素养的基础。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f8e94e8a98271fe900ef900.png)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此次课题经申报批准后,我就针对本课题的最终目的,着重对我校口语交际现状进行了深入彻底地调查研究,开始制定课题的实施方案,在本班教学了问卷,做好了开题的准备。
一、调查情况(一)学生“学”的情况(1)不会说所谓不会说,是指一部分小学生说话经常出现吞吞吐吐、含糊不清、词不达意、颠三倒四的现象。
首先,不知道该怎么说。
这种情况多出于学习较差的学生,他们思维较慢,注意力容易转移,且在课堂上“问题”少,语言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通常他们表现为不愿意与人说话。
这种情况在所听课中合计数达52人,约占到总人数的6.3%其次,说不好,抓不住重点。
这类学生愿意与人进行口语交际,但说话抓不住重点,离题万里,回答课堂提问东拉西扯,漫无边际。
“平时说话还行,一到课堂上回答问题就表达不出。
”第三,乱说,没有礼貌。
根据问卷和我们对部分学生日常交际言语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学生在日常交际中能正常使用礼貌用语的不到20%。
学生间的矛盾很大部分是因为言语不妥造成的。
还有个性化的语言过少。
无论是访谈,还是课堂发言,学生缺乏个性化发言,千篇一律,有新意的语言不足总量的5%。
(2)不敢说虽然这类学生的外在表现与“不知该怎么说”的学生有些相似,但却有本质的不同。
他们会说,但因为紧张的心理或因为保守的心理而不善于表达自己。
随着年龄增长,一部分学生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会表现出紧张、拘束的情绪,怕答得不好被人笑话,因而常常沉默不语,随年级增加,且女生明显高于男生。
还有就是保守心理。
有一些学生,他们成绩较好,但性格内向,从不多言。
在课堂上他们能全神贯注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但问题理解后,就停止思考情绪放松,也不愿举手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想法,不愿过多显示自己,竞争心理不强,交流合作的交际性不明显。
(二)教师“教”的情况(1)目标达成度不高。
口语交际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预设是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要求。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02cb0b66137ee06eff91896.png)
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负责人:樊灵艳课题负责人单位:黑林镇中心小学课题立项级别:赣榆县教育局课题设计论证我校《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是经赣榆县教育局批准立项的科研课题。
经过有关领导的悉心指导和课题组的精心筹备,今天正式开题。
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向大家汇报本课题的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和要解决的问题课程的变更与新的课型的出现是不由人们主观意志决定,而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步入了稳定、高速的发展轨道。
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化扩大了人们的交际空间,迫使交际活动更加频繁。
口语交际作为最理想的交际方式,它的意义得到人们充分认识与肯定。
口语交际能力成为知识经济时期社会人的必备素养之一。
然而,现阶段的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操作仍存在诸多误区,与轰轰烈烈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极不协调,大部分教师仍把“口语交际”课简单地割裂为“听话”课、“说话”课。
本课题旨在引导教师准确理解“口语交际”本质内涵,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理论的支持和操作策略与模式的引导。
让“口语交际”课堂真正体现学科特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无拘无束的进行口语交流,逐步实现在交往过程中灵活、机智地听说和应对,在动态的口语交流中,形成倾听和表达的能力,在不断的分辨、归纳、评价中发展思维,提高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和深刻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认识水平,同时养成学生认真倾听、礼貌交际、懂得合作等良好的交际习惯,形成文明和谐地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语言活动,离开了这种特定的环境,言语交际就无法进行。
因此,新课程标准提倡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应精心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会说。
因而本课题的研究着重在双项互动上下功夫。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只有双项互动、只有口语交际的双方或多方都处于互动状态,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交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中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人们对口语交际能力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而社会口语交际实际的需求则要求学校应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原教学大纲中的”听话说话”修改为”口语交际”,并把口语交际能力作为小学语文各个学段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课作为小学语文新教材的一种新课型,不少教师在执教时深感困惑,力不从心,因而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我认为很有必要探索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模式。
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它是研究复杂事物或过程的一种科学方法。
模式,也是一项活动的基本特征,作为口语交际课,一定有其特定的教学要求,其教学过程也一定有规律可循。
为此,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实践体会和探索,着眼于”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这一教学目标,从”创设情境””感受拟说””自由表达””合作交流”和”拓展创新”这五个方面谈谈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一定的情境是学生增强生活体验,激发思维与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源;和谐民主的氛围则是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际的前提。
所以,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依据教学内容,尽量模拟社会生活口语交际的实际创设情境,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无拘无束地自由表达,这既是口语交际训练的首要环节,也是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途径。
教学中,笔者主要创设以下三种情境。
(一)创设教学内容情境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不仅要凭借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要丰富教材内容,充实教材内容,这样才能满足生与生、师与生双向互动交流的需要。
比如《可爱的小动物》一课,教师除了根据教材让学生说养过什么小动物,最喜欢哪种以及为什么喜欢以外,还可创设不同小动物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观察一种小动物,在课上说说小动物的特点。
养过小动物的同学还可以说说自己是怎么养的;没有养过小动物的同学,还可以采访养过小动物的同学,学习养小动物的经验和有关动物学的知识。
(二)创设学生生活情境口语交际是日常的生活交际,是现代社会必备的生活技能。
因此,教师应创设多种多样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调动学生生活感知,生活积累,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得具体,说得真实,说得有趣,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可设计问路、购物、采访、打电话、礼貌用语、日常用语、日常会话等多种多样的生活情境。
如”购物”还可以具体设计出去”农贸市场买菜”的情境,去”百货商场买玩具”的情境,等等。
学生在这些生活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不仅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学会了交易和适应市场经济等生活技能,为”学会生存”奠定了基础。
可谓一举两得。
(三)创设社会生活情境根据时代的主题和社会生活的突发事件或不良现象创设社会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这些社会生活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人生态度。
如利用课件显示路人随地吐痰的情境,让学生与”吐痰者”对话,使”吐痰者”懂得吐痰与传播疾病的关系;创设医护人员奋不顾身抢救”非典”患者的情境,让学生与医护人员对话,感受并学习医护人员那种为救死扶伤所表现出来的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因为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十分感兴趣。
而电影、电视、广播等媒体语言对学生口语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
要让学生从小学会理解、分析、判断这些媒体传播的信息,选择和利用合适的信息源,逐步培养学生的陈述、说明、辩论的能力,培养人际和谐交流的态度。
二、感受拟说口语交际课的教学,必须凸现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体现在口语交际训练上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习的效果出发,在训练目标上体现自学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在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基本的学习方法的同时,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的开放式口语交际教学模式,即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探索,主动参与并体现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由”创设情境”到”自由表达”要经历”感受拟说”这样一个环节。
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在、感受情境的过程中,必须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思;而看、听、思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的过程,这一过程越充分,学生说的内容也就越具体、越生动。
(一)看看是将形象转换成语义的过程。
要让学生较好地完成这一过程,则必须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这就要让学生懂得以下两个方面。
1.观察要有顺序观察有序,才能思之有序,言之有序。
如,观察环境、景物、场面等,应十分注意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由东到西或由西到东,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逐步进行观察。
2.观察要有重点观察不仅要了解全貌,还必须找出重点,即抓住最能反映事物特征的部分。
因此,在日常观察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结合起来,把握事物的特征。
(二)听听是将语音转换成语义的过程,只有提高听的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口语交际的水平。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听的能力的主要方法有以下三个方面。
1.听记词语,增加听的容量听记词语训练,应由少到多,逐步增加听的容量。
一位特级教师在执教《我们家的猫》这一课时,对学生进行与众不同的听写词语的训练。
第一次只听写一个,第二次一下子报出两个,第三次按意义联系一下子报出三个、五个,每次只报一遍,这样不断增加听记词语的数量。
2.听读段落,抓住重要信息如《我们家的猫》最后一段,可按不同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三次听记训练:第一次听,记住能表现小猫顽皮的词语;第二次听,记住一句能表现小猫顽皮的句子;第三次听,记住几句能表现小猫顽皮的句子。
在交际场合中,倾听对方说。
话,迅速抓住对方言语中提供的信息,这正是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素质。
3.听读全文,明晰课文条理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利用听读全文这一方式,训练学生理清对方说话条理的能力。
因为教材中的课文都是写作范文。
条理性很强,教师范读课文一遍、两遍甚至三遍,让学生明晰课文的条理。
久而久之,在不断的训练中,学生便会领悟到怎样理清课文条理,并逐步在口语交际中锻炼这一能力。
(三)思思是以感受情境为基础,并借助于看或听,将形象或声音转换成语义的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是思考两个方面的内容。
1.情境提供的信息对情境所提供的信息,应该进行筛选和整合,以解决”说什么”的问题。
具体来说,就是要区分出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次要信息;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无用信息;情境中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这些事物组合起来表示一个什么主题。
2.内部语言的组织根据情境所提供的信息组织好内部语言,主要是解决”怎么说”的问题,这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
为此,教师一方面要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深刻性,一方面要提高学生语言的规范性、条理性、机敏性,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交际态度,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快速的语言组合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内部语言的速度快于外部语言的速度,即是一种想得快,但一时又找不到相应的词语来表达的现象,故学生在讲话时会出现”嗯……啊……”等垫语增多和语流中断的现象。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创设情境”到”自由表达”没有经历”感受拟说”这样一个环节,或者是”感受拟说”这一环节所给的时间不够。
此外,在”感受拟说”这一环节,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边看、边听、边记、边想的习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交际态度和交际习惯。
三、自由表达口语交际的听说过程是一个不断接收和表达的过程,由”创设情境”到”自由表达”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接收理解一内化语言一外化表达”的过程;而要让学生敢于自由表达,乐于自由表达,善于自由表达,教师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氛围的和谐性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从兴趣、情感的激发人手。
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那种至高无上的架子,要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建立平等、民主、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理解和尊重学生思维与语言的表达方式,要正视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只有营造这种和谐的交际氛围,才能真正解放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敢于、乐于与人交际。
(二)交际的互动性众所周知,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听懂对方的交流信息,抓住对方交流信息的要点,而且还要适时接话,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因此,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是语言信息的往来交互,语言信息呈双向或多向互动传递状态。
口语交际正是在双向或多向互动中实现语言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想说、会说、善说。
(三)能力的综合性不少教师把口语交际能力狭隘地理解为”听的能力”与”说的能力”,这有损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的综合性。
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智力因素,如交际的兴趣、情趣,听说的仪态、习惯等;一类是智力因素,如临场应变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的敏捷性,表情达意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组合的快速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口语交际能力的综合性决定了口语交际课的教学目标: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四、合作交流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往来交换思想、看法、意见,交流经验、成果、情感,或者买卖东,西,寻求帮助,交涉事情等待人处事的活动,必须要有交际对象,构成交际关系,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才能进行。
而合作学习的最大优点,则是创设良好的语言沟通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合作与交流,学生间相互启发,相互交际,在交际中相互学习,在听说中相互补充、评价、启发与促进。
因此,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要有双重的角色意识,注意角色的转换,师生之间构成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像日常社会口语交际那样互为对象,构成交际关系,并模拟生活实际双向互动地进行训练,才能体现出口语交际训练的特点,切实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五、拓展创新通过拓展口语交际的时间和空间,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生活与语文、交际与生活的关系。
(一)生活与语文的关系在课堂学习中,学习材料的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而更多的是学生的生活材料。
我们应该认识到,生活即语文,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因此,口语交际训练应立足课堂,向课外、校外开放;立足教科书,向书外开放。
这就是说,倡导走出灌输、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