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合集下载

汉朝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汉朝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汉朝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它从公元前202年持续到公元220年,历时近四百年。

汉朝期间,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探讨汉朝的黄金时代。

一、政治方面汉朝建立之初,王莽篡位,短暂统治了一段时间,但并未改变汉朝的黄金时代地位。

到了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朝之后,政治形势稳定,国家得以持久发展。

汉光武帝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推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政策,恢复科举制度,修建水利、基础设施,并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加强和汉匈两族的交往,这些政治措施为汉朝的黄金时代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经济方面汉朝是中国古代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汉武帝时期,通过实行农本主义政策,推行均田制,减轻了农民赋税负担,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同时,积极开垦荒地,加强水利建设,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汉朝还开展对外贸易,与西域、南洋等地进行广泛交流,丝绸之路的兴起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与此同时,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手工业制造技术的提高和商业活动的兴盛,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三、科技方面汉朝是中国科技发展的辉煌时期。

在农业方面,汉朝进行了许多农田水利建设,发展了农业生产工具,如犁、耕牛等。

同时,汉朝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渔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在医学方面,汉朝也有重大突破,刘陶、华佗等名医的贡献使中医学蓬勃发展。

在冶金学方面,汉朝人发明了铸铁技术,这项技术的发明至今仍然对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文化方面汉朝是中国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在汉朝,儒家思想在政治和教育方面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编纂工作也在汉朝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这为后来的儒家思想的传播和影响奠定了基础。

同时,汉朝还形成并发展了中国传统音乐、舞蹈、绘画等文化艺术形式。

在科技方面,汉朝也进行了书籍的整理和编纂,推动了古代文献的保存和传承。

初中历史两汉盛世的政策启示

初中历史两汉盛世的政策启示

初中历史两汉盛世的政策启示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分别为西汉和东汉时期,这两个朝代都出现了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盛世局面。

在这段历史中,两汉统治者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分析两汉盛世的政策,以期给我们提供宝贵的借鉴。

一、政治方面的启示1.稳定的统治体制两汉时期的统治者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统治体制,通过明确的皇权和严密的官僚机构,实现了国家政权的稳定运行。

这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同样,今天的社会也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治体制来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2.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两汉时期的政策制定经常以百官议决的方式进行,注重集思广益和听取各方意见。

这种科学的决策机制有效地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和个人独断专行的问题,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也需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注重倾听民意和各方面的建议。

二、经济方面的启示1.发展农业生产两汉时期的统治者非常注重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推行各项农田水利和农业技术的改革,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保证了社会的粮食安全。

今天我们也应该重视农业发展,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供应的稳定。

2.支持商业和手工业两汉时期,统治者重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提倡商贸活动,支持手工业工艺的提高。

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繁荣。

今天我们也应该注重发展服务业和制造业,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和创业创新,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机会。

三、文化方面的启示1.注重教育发展两汉时期的统治者非常注重教育的发展,推行教育普及政策,提倡儒家文化的传承。

这为社会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基础。

今天我们也应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率,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2.弘扬文化艺术两汉时期,文化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繁荣,诗歌、音乐和书法等艺术形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推崇。

这些文化艺术的繁荣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社会的和谐。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知识点总结-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上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知识点总结-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上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重点: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上的巩固措施;
难点:通过了解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历史原因。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一)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邦即汉高祖
(二)汉初的统治
1.汉初经济(“文景之治”)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与民休息”(休养生息)政策尊奉黄老无为的统治思想吸取秦速亡的教训
2.汉初政治:
(1)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2)郡国并行制王国问题的产生“削藩”和平定“七国之乱”
二、西汉的强盛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对内:加强中央集权(二)对外:巩固边防,拓展疆域
三、东汉的兴衰
(一)王莽篡汉
1.西汉后期境况
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2.新朝的建立与覆亡(公元9-23年)
(二)东汉的建立与光武中兴。

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

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

B、措施: 推恩令和附益之法
推恩令:分割王国土地,列侯归郡统辖;
附益之法:限制诸侯活动,不许招结宾客,不得 参政;
C、结果:
诸侯王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基 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从此,王、侯不 得过问政事,封土而不治民,最终解决了封国问题。封国 名义上虽然还存在,但已名存实亡。
手段: 前者采取强削的方法;后者主张加大分封,把王国的土地再分给子弟。 结果: 前者使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迅速激化,引起了七国之乱;后者使王国越来 越小,其势力越来越弱,无法与中央对抗。
汉武帝解决诸侯王问题:
A、背景: 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空前强盛,社
会经济繁荣,解决王国对中央集权威胁的时机 已成熟。
2、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哪些特点?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变化
“汉承秦制”,两汉基本沿袭秦朝制度,并不意 味着照抄照搬,一成不变。两汉的统治者们在吸 取前朝教训的基础上,在秦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 不断发展,从而推动了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
●思考:“汉刺史乘传周行郡国,无适所治。中兴所治有定 处。旧常以八月巡行所部,录囚徒,考殿最。初岁尽诣京 师奏事。中兴但因计吏,不复自诣京师”《通典· 职官》 1)刺史制度创建于何时?当时刺史的职权如何?
材料一: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 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材料二:晁错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第少,诸子弱, 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亟,祸小;不 削,反迟,祸大。” 材料三: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 割削,则逆节起,前日晁错是也。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 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子消弱矣。” 1)汉初分封王国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导致了什么影响? 吸取秦朝灭亡“教训”,大封同姓子弟为王,欲图西汉王朝统治长久稳 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实际上与割据无异严重影响中央集权和 国家统一。 2)材料二、三所提出的解决王国问题的方案在实施手段上 和产生的结果方面有何不同?

西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

西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

西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西汉,又称前汉,与东汉合称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14帝、1主(傀儡皇太子孺子婴),历210年。

下面是有西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欢迎参阅。

西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汉武帝即位之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相当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潜在威胁还不小.所以,他在继续推行景帝各项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政治:在政治方面,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加强监察制度等.汉武帝还变古创制,包括收相权、设刺史、立平准均输等重大改革与创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政治制度.这种法制传统,成为此后二千年间中华帝国制度的基本范式.?军事,对外友好:在军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改革兵制.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使北部边郡得以安定,派张骞出使西域,开括了西北边疆:开通了西汉联系西域以至中亚给地通道经济:在经济方面,采取重农轻商,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大力打击奸商;又采取桑弘羊建议,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统一铸造五铢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在经济方面还有一条重要的举措,就是将当时的货币进行统一.思想:在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大力推行儒学,在长安设太学.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统治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对后世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事:汉武帝也非常注重人才的开发,他确立了察举制度,是中国有系统选拔人才制度之滥觞,对后世影响很大.汉武帝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口统计.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西汉时期的经济西汉时期牛耕和铁器的使用非常普遍,手工业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一、秦汉文学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 政治经济 中央集权制讲解

一、秦汉文学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 政治经济 中央集权制讲解

秦及两汉文学绪论
三、汉文学概况 1、文学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
(1)以文学感染力本身为目标的文学样式汉 赋。 (2)文学创作的兴盛 (3)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文学活动的文人群 (4)汉代初步出现了区别文学与非文学的意 识
秦及两汉文学绪论
但汉文学受重视的程度依然是有限 的,并且是受到其他价值观的束缚的。 至少在理论上,文学还没有被承认具有 完全独立和高尚的价值。
秦及两汉文学绪论
2、普及全国的文学样式,和以京师为 中心的全国性的文学网络。
东汉童谣:“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 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广 袖,四方全匹帛。”
秦及两汉文学绪论
3、苞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 汉文学。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 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司马相如:“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 览人物。” (《西京杂记》卷二)
秦及两汉文学绪论
4 、汉代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样式, 为后世文学奠定了重要基础。
汉代形成了五言诗,孕育了七言诗。 汉代在楚辞的基础上吸收先秦其他文学 的成分,形成了新型的辞赋。 汉代文人推进了散文的修辞化 近人刘师培说:“文章各体,至东汉而 大备。”(《中国中古文学史》)
秦及两汉文学绪论
《史记 · 平准书》记述,汉武帝时 代,国家的经济力量十分雄厚:“非 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 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 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 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 食。”
秦及两汉文学绪论
二、秦代文学概况 》 和李斯的《谏逐客书》。
秦及两汉文学绪论
一、秦汉文学的政治经济、思想、 文化背景
政治经济: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巩固; 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西汉的政治经济文化

西汉的政治经济文化

西汉的政治经济文化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1月),又称前汉,与东汉合称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14帝、1主(傀儡皇太子孺子婴),历210年。

下面是有西汉的政治经济文化,欢迎参阅。

西汉的政治三公九卿西汉初期,参照秦制,“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绿绶”,到了汉惠帝、高后时期分为左右丞相,汉文帝二年“复置一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其职权大抵如陈平所言:“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抚百姓,使卿大夫各任其职焉。

”据相关学者研究,将宰相的具体权力分为五个方面:选官权、督察百官并有一定的执法权、上计考课权、总领朝议与奏事权、封驳与谏诤权。

汉武帝时期,由于外部威胁消除,而此时的宰相集权已经威胁到皇权,进而对之裁抑。

出于加强皇权、弱化相权的目的,汉武帝自亲政起设立内朝逐步对相权进行削弱,并通过频繁更换宰相以及以细事诛杀宰相来加强皇权、树立自身对中央政权的绝对控制。

毫无疑问,内朝的设立在完成上述目的之后,在武帝统治期间对外战争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内朝作为一项制度其自身的就不是完善与成熟的。

内朝具有根源于皇权的巨大的依附性,脱离皇帝的领导,内朝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权力机构存在。

同时,宰相不得过问内朝事务,也使得内朝成为政权内部一个相对于外朝的独立单位。

总之,从中央集权的角度来看,内朝的设立增强了皇帝对朝政的控制权,使得专制制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通过汉武帝时期创置内朝、裁抑相权的一系列政治改革活动,将西汉国家政治活动中的决策权较为完整地收归皇帝手中,使得以宰相为首的外朝逐渐退化成为一个大政方针政策的执行机构。

除了丞相制度外,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政务、军事和监察,称为“三公”。

“三公”之下,设有掌管国家军政和宫廷事务的“九卿”。

地方行政机构,除沿袭秦朝的郡县制外,汉初还分封诸侯王,形成郡国交错的局面。

郡县官制承袭秦代,封国官职仿照中央。

县以下的基层组织仍为乡、里。

第5课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

第5课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

第5课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巩固:夯实基础一、政治制度1.刺史制度:①汉武帝时实行的监察制度,全国分为13州,每州派一名刺史进行监察,没有固定的治所,级别不高,但巡察时代表中央,可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②东汉时监察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2.郡县制与封国制:西汉初年,在地方上郡县制和封国制并存,封国实际上与割据无异,严重危及到中央政权。

汉武帝在位时,通过颁布“推恩令”和限制藩王的“附益之法”等措施,较彻底地解决了王国问题,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3.察举制:西汉时建立的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实行的目的是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主要内容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其中察举是两汉最主要的选官途径。

东汉时注重孝廉一科,先是乡党声望,后是门第族望,累世公卿因此形成和发展。

二、经济制度两汉实行编户齐民制度,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自耕农、佣工和雇农等,都被称为编户齐民。

目的:①加强对百姓的管理。

②作为征收赋税、徭役和兵役的主要依据,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对国家的义务。

汉代的农民负担沉重,主要有田租、人口税和更赋及名目繁多的附加税。

理解:要点诠释考点一:两汉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1)刘邦对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既有继承,又有改造,除继续采用郡县制外,也实行分封诸侯王制度,即郡国并行制。

(2)由于诸侯王势力的膨胀威胁了皇权,汉武帝进一步削夺王侯权势,通过实行“推恩令”“附益之法”等措施,基本上解决了王国问题,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3)汉武帝时为监察地方,全国分13州,设置刺史。

后来,刺史权力渐重,积久成制,成为行政长官。

西汉末到东汉,刺史改称州牧,级别提高,成为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州也成了最高地方行政区划。

考点二:秦汉的监察制度和刺史制度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起源于西周,形成于秦,确立于西汉,东汉时有了新发展,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

(1)秦朝设御史台,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又握有监察行政官吏之权。

第五讲 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第五讲  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 汉武帝设刺史后,汉成帝曾改刺史名为州牧,汉 哀帝又把州牧改回刺史,以致西汉到东汉末,刺 史、州牧的名称改来改去,但名称变化中,刺史 (州牧)的权力不断增大,品级也由六百石上升 到二千石。东汉中叶以后,刺史有不少受命领兵, 而至东汉末年,刺史(州牧)已拥兵一方,治所 固定,属官大增,由监察官已演变成地方军政长 官,郡县制也因此演变成州、郡、县三级地方行 政制度。
葛布、毛纺 炼钢、 织、提花机 宛、巩
冶铜 业
冶铜 中心 广汉
意义
冶铁水排模型
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利用 水力鼓风冶铁的水排。水排利用杠杆和水 碓凸轮的机械原理,以水为动力,带动皮 制排橐鼓风冶铁;它节约了人力,也提高 了冶铁质量。这种水排一直沿用到唐代。 它的使用要比欧洲早1000多年。
这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的东汉墓
二、两汉时期的经济
材料的意思是说:高祖统一天下建立汉王朝以后,
先看材财料尽:,毫无积蓄。当时天子竟不能用同一种毛色的
• “汉兴(,马接车秦)之,弊而,将诸相侯有并的起只,能民乘失牛作车业。而说大明饥社馑会,经济 凡米米石五千。” ——《汉书》
• 汉初 “自天子不能具钧驷(jūn sì毛色纯一的驷 马),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 ——《史记》
分析重农抑 商政策的作
两用汉、影统响治 者为何要 重农抑商?



国 时
青铜与铁制农具(图1)




(图2:铁口锄)



• 西汉时,铁农具种类繁多,有犁铧、锸、锄、耙、 镰等,犁铧不仅是全铁制的,而且有的还套接铁犁 铧冠。图中所示的就是一具铁犁铧冠。该农具 1965年出土于陕西陇县。它反映两汉时铁农具的 进步情况。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1. 前言两汉时期,即西汉和东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之一。

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两汉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变革和制度创新。

本文将就两汉政治经济制度展开讨论。

2. 政治制度2.1 中央集权制度在西汉朝,中央集权制度逐渐确立,皇权日益强化。

皇帝拥有绝对的政治权力,控制军队、财政、司法等关键领域。

中央政府设立了各级官员,负责管理地方事务,实施中央的政策。

这一制度为后来的中国政治体系奠定了基础。

2.2 文官制度两汉时期重视文官制度,因为文官被视为政府的核心和精英。

人才选拔依赖科举考试,通过考试的人才可以进入政府机构,担任官员职位。

这种制度促进了社会流动和人才选拔的公平性。

2.3 封建制度在两汉时期,封建制度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皇帝赐予功臣土地,并授予特殊权力和特权。

封建制度的存在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并确保了社会的稳定。

3. 经济制度3.1 国有经济在两汉时期,国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中央政府通过官僚体系和土地赋税,控制大部分的土地和生产资料。

这种集中的国有经济模式为国家的财政收入提供了稳定的基础,并确保了社会的秩序。

3.2 农业经济农业是两汉时期经济的主要支柱。

农民占据了社会的绝大部分,农业税收贡献了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

政府通过土地制度和税收政策来调控农业生产,改善社会经济状况。

3.3 手工业经济在两汉时期,手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制陶、制瓷、制铁等手工业成为了重要的产业,并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手工业的兴起促进了劳动力的分工和职业的专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4. 结语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为中国历史上后续时期的政治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

中央集权、文官制度和封建制度的发展,为中国政治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经验。

国有经济、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的发展,则为后来中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铺平了道路。

以上为两汉时期政治经济制度的简要概述,希望能对读者理解这段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第三节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第三节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2、演变——东汉 (1)内容: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乡举里 选),逐渐被官僚家族把持。 (2)影响:世家地主形成并发展起来。 魏晋南北朝时发展为门阀士族。
四、编户齐民 1、编户制度 (1)内容: 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
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 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 (2)性质: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 税制度。 (3)目的:控制和剥削平民。 2、编户农民对国家的负担:田租、人口 税、更赋、徭役、杂役。 3、影响:农民负担沉重,影响正常农业 生产和生活。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的主要含义:
①承袭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②承袭秦朝的监察制。汉武帝发展为刺 史制度,监察郡国等地方高官。东汉时, 刺史地位进一步提高,后成为地方长官, 掌军政; ③承袭秦朝的郡县制。汉初同时又兼 有封国制;
④秦朝时让百姓自己申报土地,载于户 籍;汉朝推行严格的编户制度。 ⑤汉朝建立和发展了选官制度,包括察 举和皇帝征召。
4.东汉末年与东汉初年地方行政制度的 变化是
A.由封国、郡县并存演变为郡县制 B.由州郡县三级制演变为郡县两级制
C. 由郡县两级制演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D.由郡县制演变为州县制
5.《贾谊· 治安策》建议:“欲天下之治,莫 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 小则亡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削夺王国的封地
1.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主要是为了监察 ①丞相②民众③诸侯王④地方高官
A.①②
C.②③④
B.③④
D.①②③④
2.汉朝建立了比秦朝更严密的监察制 度即刺史制度,根本目的: A.专制皇权的加强 B.相权的逐步削弱
C.皇帝重视听取舆论
D.对地主控制更严密
3、汉武帝最终解决王国问题的基础是 A.中央政府实力强大 B.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 C.提倡儒家思想 D.实行休养生息

第三节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精品)

第三节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精品)

7、特点:
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8、影响:汉初的赋税制度,对保障政府财政收入、 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具有重大的意义。但随着汉王 朝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生活日 益奢侈腐化。国家、地主和官吏对农民的剥削也日 益加重,汉末,终于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政治制度
刺史制度 郡国并行制 察举制
第三节 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
材料三 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 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则 逆节起,前日晁错是也。……愿陛下 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 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 必稍子消弱矣。”
划线部分主父偃观点正确与否? 材料二、三所提出的解决王国
问题的方案在实施手段上和产生的 结果方面有何不同?
统 的人才功标臣准。:也汉正武因帝继为承有了这汉样高一祖批“布文衣才卿武相将”,的才经使验,汉汉 武武官帝的帝要主时的要期是途成德径为才我兼备国的封人建才社,会不中论一出身个。辉孝煌廉时成代为。当时做
123)))该我该壁们壁画今画反天反映在映了选的怎拔是样人怎的才样一和的种任一历用种史人制现才度象上??应这其该一成如制因何度是吸始什取于么历何?史时? 你的现如经象何验:评教汉价 训代这 ?被一举制荐度的?人成为举荐人的门生、故吏,
僚集团。
秦始皇统一后,对赋税制度进行了统一 和 改革。公元前216年,命全国各地自报占有 田亩数目,即文献记载的“令黔首(百姓)自 实田”。这是我国历史上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土地登记制度的开始。秦朝 还规定田租十 税一,人民有服徭役、兵役的义务。
汉代,承袭和发展了秦朝这一制度,一套完 整的封建管理制度和赋税制度正式形成。
主观目的——吸取秦朝灭亡“教训”,大封 同姓子弟为王,欲图西汉王朝统治长久稳固.

5.两汉时期的政

5.两汉时期的政

古希腊的陶过壶
这是制作于公元前5世纪 的古希腊陶壶,在这个陶壶上, 绘有一男一女二人,图中男子 身上搭着丝绸衣物;女子身穿 袍服,边走边回身招呼身后的 男子,这个女子的袍服也是用 丝织品制成的。
从中可以说明连结东西 从古希腊的陶过壶 方的丝绸之路,把中国 说明什么? 的丝和丝织品运到了遥 远的欧洲,并受到了欧 洲人的欢迎。
一、政治
(一)郡国并行
①楚汉战争(BC206-BC202)与西汉初年的分封
武涉:“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 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 蒯通:“当今两主之命县于足下。足下为 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
——《史记· 淮阴侯列传》
②在韩信、彭越等人的要求、甚至是逼
迫下,刘邦分封了七位异姓王。
汉 初 异 姓 王
皇 帝
中朝 尚 书 令 侍 中
外朝
常 侍
有事上报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九
太 尉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中央政 汉承秦制 治制度 有所变化
皇帝制度(完善);以后历代沿袭 汉初三公制,丞相位高权重
汉武帝用布衣为相,并形成中朝 (决策)、外朝(执行)制度
东汉光武尚书台(中枢机构)
西汉初:郡、国两制并行 地方政 治制度 汉武帝:分13州(监察区),设刺史,代表 中央监察诸侯与地方高官 东汉:刺史增加地方行政权和军权



3、耧车
耧车是一种播种工具。据史 书记载西汉时的赵过首先创 制的。这个耧车模型是一个 三脚耧车,工作原理是种子 装在耧斗中,通过空中的耧脚 将种子撒播到田地中;使用它 可以同时播种三行;可同时完 成三道工序(开沟、下种、覆 土);可播种大麦、小麦、大 豆、高粱等;它大大地加快了 播种的速度,提高了播种质量。 西 汉 的 耧 车

解释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两汉时期

解释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两汉时期

解释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两汉时期中国历史上的两汉时期,指的是东汉和西汉两个朝代所覆盖的时间段。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黄金时代。

下面将对两汉时期进行解释。

一、东汉时期概述东汉时期,是指公元25年到220年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并以洛阳为东汉的都城。

东汉时期,政权相对稳定,国力强盛,社会经济繁荣。

这个时期的文化和艺术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1. 政治发展东汉时期,实行了相对宽松的统治政策,引入了新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光武帝刘秀充分借鉴西汉的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政权。

2. 社会经济繁荣东汉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城市经济逐渐兴起。

诸侯国的衰败与中央集权政策的推行使地方势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3. 文化繁荣东汉时期,文化和艺术繁荣发展。

魏晋之际,文人墨客纷纷涌现,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都有了极大的发展。

二、西汉时期概述西汉时期,是指公元前206年到公元9年间,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并以长安为西汉的都城。

西汉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长时间的内战与外战,但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1. 政治发展西汉时期,刘邦实行了各封诸侯的政策,与诸侯国达成了共同的利益平衡,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但后来汉宣帝时期,逐渐加强中央集权,使得官僚制度更加完善。

2. 社会经济发展西汉时期,农业逐渐恢复,手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

交通运输的发达使得商品和文化传播更为便捷。

西汉还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贸易往来,对外开放程度较高。

3. 文化繁荣西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黄金时代,兴起了汉赋和汉诗,历史著作《史记》和《汉书》的编纂完成,同时佛教也传入中国。

总结: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阶段,东汉和西汉都有着较为稳定的政权和繁荣的经济。

在文化方面,两汉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文化艺术瑰宝,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为后来的历史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两汉科技与文化背景及原因分析

两汉科技与文化背景及原因分析

两汉科技与文化背景及原因分析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两汉科技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主要受到时代的背景和各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两汉科技与文化的背景及原因。

一、两汉科技与文化的背景1.政治制度的变迁两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从秦汉到东汉的变迁,王莽篡位后,导致新朝的短暂兴起,之后刘秀建立东汉。

这一系列政治变革,为科技与文化的兴盛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东汉时期的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经济也逐渐繁荣。

2.经济的发展两汉时期的经济繁荣,为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统一的政治局面下,各地的经济活动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事业的进步。

此外,两汉时期还发生了若干社会,如升韩厉王为上将军,使各种技艺有所成就,开启了两汉科技与文化的黄金时期。

3.外来影响4.社会需求二、两汉科技与文化的原因分析1.创新意识的觉醒两汉时期众多科技家与文化艺术家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充分的觉醒,他们通过前人的积累与经验,不断地尝试与探索新的科技与文化领域,不断地推陈出新,为两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2.政府的支持与推动两汉时期的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扶持政策,为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包括经费、人才、资源等在内的全方位支持。

在政府的引导下,科技与文化事业走上了稳健发展的道路。

3.社会氛围的浓厚4.人才的涌现两汉时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科技与文化人才,如蔡伦、张衡、班固、班固等,他们在各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些人才的涌现,为两汉科技与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传统文化的传承两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历史传承与审美情感,为当时科技与文化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

综上所述,两汉科技与文化的繁荣发展,得益于政治制度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外来影响、社会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

两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不断吸纳新的元素,创新的精神与创造力得到了全面释放,为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两汉的政治经济文化

两汉的政治经济文化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考点】汉至元政治制
度演变(汉代中央集权
的措施)
C
三政、策:两休汉养生时息 期的文化
1.措思施想:的⑴发减轻展田租;⑵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⑶
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免除一定赋税徭役
(1)汉初的治国思想
黄老之说
实行 原因
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儒 家、法家都是“有为”政治,不能适 应休养生息需要。
• 材(料仁二政,)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
“莫道明”于就在是身指之“与三天纲同五常者”而的用道之德。信条,这些道德是 做 • 材为料“三百针、神对今之中师君央异”集道的权,“的人天需异”要论安,,排提百给出家人“殊世罢方间黜,的百指,家意只,不要独同是,是
“以天上意亡”以不持变一尊,统儒它;术就法”永制的远数主不变张能,。改下(变不大,知一董所统仲守)舒。的臣思愚想以为为诸 中不国在封六建艺社之会科的、政孔权子、之君术权者、,神皆权绝、于父道权,、勿夫使权并、进族。邪 避之说灭息,权然的后统统治纪提可供一了而理法论度依可据明,民知所从矣” 针对为人处世的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 西方称中国“赛里丝”(丝 国),长期以来丝绸之路绵绵不 绝。
商业的初步发展
(1)政策: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的难发展
表现:
①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一入市籍贯不得为官,表明商人社会地位较低。 ②盐铁官营。
学习思考:
《汉书》中记录了这样的说法:“今法律贱商人,商人 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为什么会出 现这样的情形呢?
D.②③④
C
(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14题)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

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

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
(板书)三。手工业的兴盛
请同学快速阅读课文,然后归纳教材提到了哪些手工部。
(板书)1。治铁
从 “汉朝手工业分布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汉代手工业生产的规模巨 大,仅开采铜铁,每年就需要10万人以上,治铁业发展很快,开始使用煤做 燃料。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治铁,节约了人力, 提高了冶炼质量。水排的利用比欧洲早1000多年。那时侯。铁制的器物日益 增多。到东汉时,铁制的兵器取代了青铜器兵器。找出当时著名的冶铁中心 宛,巩等。
(板书)3.粮食作物的委员会种值
汉朝时侯,小麦北方普遍种植,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南以种植水稻为 主国人民常吃萝卜、芹菜、芋头、韭菜、葱蒜等,汉 朝时侯都有了。那时人们已经利用温室栽培蔬菜,比欧洲要早1000多年。 (请同学们读课文有关小字,加深对这个内容的理解。)
自从两汉统治者接受了重农抑商思想并人均产值付之实施以后,此后两千 多年,它成为历代封建王朝固定的国策。这一政策当然有它的利与弊,随着历 史的进展,我们逐渐去评价它。先看两汉时期,在这一政策的直接作用下,农 业取得许多新成就。(导入下一内容的讲述)。
(板书)二、农业的新成就
(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这个标题有关于字的内容,然后概括教材从几个方面叙述农 业的新成就。教师略加总结,书写板书。)
第四节 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 知识教学点 汉代的重农抑商政策。水利的兴修。耕梨的进步。耧车的出现。小
麦、水稻的桑麻的普遍种植。冶铁、冶钢和丝纺织业的发展。长安和洛 阳的繁荣。
(二) 能力训练点 在教师的指导下,思考“两汉农业和手工业有哪些新的成就?”以
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三) 德育渗透点 1.汉代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对我国后世的经济汉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后期,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

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

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
2、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哪些特点?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变化
“汉承秦制”,两汉基本沿袭秦朝制度,并不意 味着照抄照搬,一成不变。两汉的统治者们在吸 取前朝教训的基础上,在秦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 不断发展,从而推动了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
●思考:“汉刺史乘传周行郡国,无适所治。中兴所治有定 处。旧常以八月巡行所部,录囚徒,考殿最。初岁尽诣京 师奏事。中兴但因计吏,不复自诣京师”《通典·职官》
标准 人才在地方声望
门第望族
演变原因 东汉是豪地主掌权察举必然被豪强控制
后果
累世公卿世家地主形成
1)该壁画反映了怎样的一种历史现象?其成因是什么?
2)现该象壁:画汉反代映被的举是荐怎的样人的成一为种举制荐度人?的这门一生制、度故始吏于,何他时? 你们如以何君评臣价、这父一子制之度礼?对待举荐人,并彼此勾结,形成 由3)了下我一而们个上今个推天官选在僚人选集才拔团为人。官才的和制任度用—人—才察上举应制该。如始何于吸西取汉历。史 的它成经加因验强:教了由训中于?央察集举权标,准扩笼大统了,统缺治乏基严础密;的但考到核东,汉被中举后 期荐,要者导破多致格为了提私累拔人世和的公重门卿用生的德、世才故家兼吏地备,主的他形创们成新一并人旦发才为展;官起,来就。成 为反举对荐任人人的唯属亲吏,,提彼倡此任结人合唯,贤从;而形成了官僚集团。
C、结果:
诸侯王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基 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从此,王、侯不 得过问政事,封土而不治民,最终解决了封国问题。封国 名义上虽然还存在,但已名存实亡。
选官制度—察举制
(一)目的 为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和扩大统治基础)
(二)察举制的演变 1.西汉
A.削夺王国的封地

两汉时期的经济状况教案

两汉时期的经济状况教案

两汉时期的经济状况教案两汉时期的经济状况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两汉时期的经济状况及其特点,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

二、教学内容:1.两汉时期的背景介绍2.两汉时期的经济情况3.两汉经济的特点4.两汉经济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三、教学过程:1.两汉时期的背景介绍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较长的一个统治时期,大约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

经历了秦朝的灭亡,之后由汉武帝在反秦斗争中建立了汉朝,共计持续了超过400年。

在这个统治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2.两汉时期的经济情况(1)农业在两汉时期,中国农业经济是经济生活的中心。

中国当时的主要农作物包括稻谷、小麦、豆类、甘蔗等,另外还种植了许多果树,比如桂、李、枣等。

两汉时期的农业生产非常发达,农民们不仅会利用水力灌溉,还会进行早期的畜牧业。

在繁荣的城市中,过去没有经济地位的农民们开始拥有了他们自己的市场,使农业生产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2)手工业两汉时期,中国的手工业非常发达,近千年来的发展和传承,带来了许多精美的手工制品。

两汉时期的手工业生产主要以纺织品为主,如绸缎、锦缎、丝绵等。

此外还有陶瓷、铜器、铁器、甲胄、雕塑等艺术品。

(3)商业和贸易在两汉时期,商业和贸易也十分繁荣。

东汉时期出现了长安、洛阳、成都、襄阳等重要的商业城市,成为中国经济活动的中心。

同时,官府开始开设官营店铺,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受到人们的欢迎。

3.两汉经济的特点(1)农业生产方式受到了很大的发展。

(2)商贸行业获得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3)手工业和工匠技艺获得了极高的技艺和艺术水平,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

(4)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在不断地推动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同时,还是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的重要时期。

4.两汉经济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两汉时期的经济发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两汉时期开创了中国古代经济史的新篇章,被称为中国的“商业大繁荣时期”,成为中国经济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两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两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3)造纸术的发明 考古发现, 考古发现 , 西汉灞 桥、新疆罗布淖尔等有纸 的残片, 的残片,时间可以追溯到 西汉中期。 西汉中期。 东汉蔡伦用树皮、 麻头、 东汉蔡伦用树皮 、 麻头 、 破布和渔网加工制造纸, 破布和渔网加工制造纸, 受到皇帝的赞赏, 受到皇帝的赞赏,称这种 纸 为 “ 蔡 侯 纸 ” 。
浑天仪
地动仪
(2)数学 约在汉武帝时期, 约在汉武帝时期 , 出现了中国 现存第一部算学著作《周髀算经》 现存第一部算学著作《 周髀算经 》, 它记载了用竿标测日影以求日高的比 例算法,使用了勾股定理, 例算法 , 使用了勾股定理 , 并介绍使 用了分数算法和开平方法, 用了分数算法和开平方法 , 在科技史 上有重要的地位。 上有重要的地位。 九章算术》 《 九章算术 》 , 约成书于东汉前 其中负数、分数计算, 期。 其中负数 、 分数计算 , 联立一次 方程解法等, 方程解法等, 都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成 就。 全书由二百四十六个算术命题和 解法汇编而成, 解法汇编而成 , 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 的 完 整 体 系 的 形 成 。
三、西汉时期的思想和文化 1、哲学与宗教
(1)西汉初期的黄老之学:背景、内容、影响 西汉初期的黄老之学:背景、内容、 (2)西汉中期儒学正统确立:背景、过程、影响 西汉中期儒学正统确立:背景、过程、 (3)宗教:佛教传入、道教产生 宗教:佛教传入、
哲学思想
●汉初的黄老思想 西汉初年, 西汉初年,即从 汉高祖到汉景帝, 汉高祖到汉景帝 , 社会上占统治地位 的思想是道家的黄 老无为思想。 老无为思想 。 这种 思想在陆贾的 《 新 语 》 中有充分的反 映。
白马寺
●道教的形成 道教是中国古代历 史上最早盛行的一种土生 士长的宗教, 士长的宗教 , 起源于神仙 之说和巫术。 东汉时, 之说和巫术 。 东汉时 , 原 始道教开始产生。 始道教开始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10
讲解:XX
14
浑天仪
2021/3/10
讲解:XX
地动仪 15
(2)数学 约在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中国
现存第一部算学著作《周髀算经》, 它记载了用竿标测日影以求日高的比 例算法,使用了勾股定理,并介绍使 用了分数算法和开平方法,在科技史 上有重要的地位。
《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前 期。其中负数、分数计算,联立一次 方程解法等,都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成 就。全书由二百四十六个算术命题和 解法汇编而成,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 的完整体系的形成。
2021/3/10
讲解:XX
20
(2)艺 术
●绘画: 两汉绘画,以神话传
2021/3/10
讲解:XX
16
(3)造纸术的发明 考古发现,西汉灞
桥、新疆罗布淖尔等有纸 的残片,时间可以追溯到 西汉中期。
东汉蔡伦用树皮、麻头、 破布和渔网加工制造纸, 受到皇帝的赞赏,称这种 纸为“蔡侯纸”。
2021/3/10
讲解:XX
17
(4)医学
《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奠定了 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两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思考:汉初面临哪三大社会问 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之道
王国问题、经济贫困、匈奴威胁
2021/3/10
讲解:XX
2
王国问题产生的原因
(1)经济根源:封建经济的分散性,使统治阶 级内部的贵族官僚和地主具有一定的割据性, 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2)直接原因:封国制的存在
解决之道
汉景帝: 汉武帝:
这就是有名的《太初历》。太初历还把二十四
节气第一次收入历法,这对于农业生产起了重
要的指导作用。
2021/3/10
讲解:XX
13
●张衡
是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 撰《灵宪》一书,比较正确地阐述 了许多天文现象。他设计了一种新 的浑天仪,以漏水转动,星宿出没, 与灵台观象所见的情况相符合。
张衡还作候风仪和地动仪。地 动仪是用精铜制造的,圆径八尺, 形似酒樽,内置机关,在八个方向 各安一个龙头,口衔铜丸一枚。哪 个方向发生地震,同方向的龙头就 口吐铜丸,发出警报。
事逾烦天下 逾乱,法逾 滋而奸逾炽, 兵马益设而 敌人逾多。 秦非不欲治, 然失之者乃 举措暴众而 用刑太极故 也—《新 语·无为》
2021/3/10
讲解:XX
8
●董仲舒的神学
化的儒学思想
“天人感应”说, 这是董仲舒新儒学的 理论基石。他说: “天子受命于天,天 下受命于天子。”
从他的天个感应 论出发,又将阴阳五 行说同儒家的君臣父 子伦理观结合起来, 进而提出“三纲”理 论。
2021/3/10
讲解:XX
3
经济贫困的原因
秦的暴政和长期战争的破坏
解决之道:
“无为”而治,休养生息,轻徭薄赋,重农抑 商
2021/3/10
讲解:XX
4
一、政治——西汉中央集权的巩固
1、背景:郡国并行制 (1)主观意图 (2)客观效果:王国问题出现,“七国之乱” 2、措施:
(1)汉景帝:削藩、平乱 (2)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建立 中朝、设立刺史
2021/3/10
讲解:XX
9
●佛教的传入
佛教是由中亚传入我国 新疆地区的,西汉末年传到 内地。东汉初年,佛教在统 治阶级中间开始流传。明帝 时,派人赴天竺求佛法,印 度高僧用白马驮佛经来中国, 汉明帝在洛阳建造了中国第 一 所 佛 教 寺 院 —— 白 马 寺 , 翻译佛教经义。此后,中国 便开始有汉译本的佛经。
2021/3/10
讲解:XX
12
2、科学技术
(1)天文历法:
《史记·天官书》和《汉书·天文志》都详
细记载了周天二十八宿的名称和部位。《汉
书·五行志》记载“河平元年三月已未,日出
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是目前所
知世界上最早的有关太阳黑子的准确记录。
武帝以司马迁、唐都、落下闳等二十余人
修改历法,于太初元年(前104年)编成新历,
东汉时期的医学更加发展。最著名的医学家 有张仲景 · 著有《伤寒杂病论》16卷,系
统阐述“四诊疗法” 。 ·被后世医家尊为“医圣”。
华佗 外科手术、“麻沸散”、五禽戏
2021/3/10
讲解:XX
18
3、文学艺术
(1)文学
汉代文学作品从形成上看可分为赋、乐府诗、 散文三类。 赋是西汉时兴起的新的文学形式,是从楚辞演 变而来的一种长篇韵文,代表作:
2021/3/10
讲解:XX
白马寺 10
●道教的形成 道教是中国古代历
史上最早盛行的一种土生 士长的宗教,起源于神仙 之说和巫术。东汉时,原 始道教开始产生。
2021/3/10
讲解:XX
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关太阳 黑子的准确记录 《太初历》张衡 浑天仪地动仪 (2)数学 中国现存第一部算学著作《周髀算经》 《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的完整体系的形成。 (3)造纸术的发明 东汉蔡伦 “蔡侯纸”。 (4)医学 《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 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 “四诊疗法” 。被后世医家尊为“医圣” 华佗外科手 术、“麻沸散”、五禽戏
2021/3/10
讲解:XX
5
二、两汉的社会经济:
1、农业
生产工具:犁壁、两牛一人犁耕法; 水利:“治黄”西汉始、王景“治黄”
漕渠、白渠;坎儿井
2、手工业 用煤冶铁、丝织业发达、东汉青瓷
3、商业
2021/3/10
重农抑商的原因和表现 开通陆海丝绸之路,“丝国”
讲解:XX
6
三、西汉时期的思想和文化
1、哲学与宗教
(1)西汉初期的黄老之学:背景、内容、影响 (2)西汉中期儒学正统确立:背景、过程、影响 (3)宗教:佛教传入、道教产生
2021/3/10
讲解:XX
7
哲学思想
●汉初的黄老思想 西汉初年,即从
汉高祖到汉景帝, 社会上占统治地位 的思想是道家的黄 老无为思想。这种 思想在陆贾的《新 语》中有充分的反 映。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班 固的《两都赋》等。
2021/3/10
讲解:XX
19
(2)乐府诗
乐府是西汉国家机构中掌管音乐的官署。武帝 时,令乐府广泛采集民间歌谣,然后加工润色 并配制乐曲,以供郊祀、朝会、宴享时表演, 并借此了解风俗民情。
代表性的作品有《战城南》、《十五从军征》、 《东门行》等。内容深刻地反映了西汉劳动人 民的困苦生活,表现了他们的反抗精神,以五 言为主,其思想性、艺术性多属上乘之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