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1年美国失业率

合集下载

美国历年失业率unemployment

美国历年失业率unemployment
Table 624. Unemployment Rates by Industry, and by Sex [In percent. Civilian noninstitutional population 16 years old and over. Annual averages of monthly figures. Rate represents unemployment as a percent of labor force in each specified group. Based on 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 text, Section 1 and Appendix III] Industry 2000 2004 \1 2005 \1 2006 \1 2007 \1 2008 \1 2009 \1 All employed \2 4.0 5.5 5.1 4.6 4.6 5.8 9.3 Wage and salary workers: ..Agriculture and related industries 9.0 9.9 8.3 7.2 6.3 9.2 14.3 ..Mining , quarrying, and oil and gas extraction 4.4 3.9 3.1 3.2 3.4 3.1 11.6 ..Construction 6.2 8.4 7.4 6.7 7.4 10.6 19.0 ..Manufacturing 3.5 5.7 4.9 4.2 4.3 5.8 12.1 ..Wholesale trade 3.3 4.6 4.0 3.2 3.3 4.5 7.2 ..Retail trade 4.6 6.1 5.7 5.4 5.1 6.2 9.5 ..Transportation and utilities 3.4 4.4 4.1 4.0 3.9 5.1 8.9 ....Transportation and warehousing 3.8 4.9 4.5 4.3 4.3 5.6 9.7 ....Utilities 1.9 1.9 1.9 2.0 1.5 2.6 4.8 rmation 3.2 5.7 5.0 3.7 3.6 5.0 9.2 ....Telecommunications 2.3 6.0 5.2 3.6 3.1 4.4 8.4 ..Financial activities 2.4 3.6 2.9 2.7 3.0 3.9 6.4 ....Finance and insurance 2.2 3.4 2.7 2.6 2.7 3.6 5.8 ....Real estate and rental and leasing 3.1 4.1 3.3 3.2 3.7 4.8 8.1 ..Professional and business services 4.8 6.8 6.2 5.6 5.3 6.5 10.8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services 2.5 4.1 3.5 3.0 3.0 3.8 6.7 ....Management, administrative, and waste services 8.1 10.6 10.2 9.3 8.5 10.5 16.7 cation and health services 2.5 3.4 3.4 3.0 3.0 3.5 5.3 cational services 2.4 3.7 3.7 3.1 3.8 4.8 6.6 ....Health care and social assistance 2.5 3.4 3.3 3.0 2.8 3.2 4.9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6.6 8.3 7.8 7.3 7.4 8.6 11.7 ....Arts, entertainment, and recreation 5.9 7.2 6.9 7.2 7.3 8.2 11.1 ....Accommodation and food services 6.8 8.6 8.0 7.3 7.4 8.8 11.8 ..Other services \3 3.9 5.3 4.8 4.7 3.9 5.3 7.5 ernment workers 2.1 2.7 2.6 2.3 2.3 2.4 3.6 FOOTNOTES \1 Data not strictly comparable with data for earlier years. See text, this section, and February 1994, March 1996, \2 Includes the self-employed, unpaid family workers, and persons with no previous work experience not shown \3 Includes private household workers. Source: 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Employment and Earnings Online" January 2010, </opub/ee/home.htm\> and </cps/home.htm\>. 2000 3.9 8.3 4.6 6.4 3.0 2.8 4.0 3.2 1.9 2.8 2.7 1.5 2.1 1.7 2.9 4.4 2.2 7.6 2.2 2.1 2.3 6.2 6.1 6.2 3.7 2.1 2006 \1 4.6 6.6 3.1 6.8 3.7 3.1 4.9 3.8 4.2 1.8 3.5 3.0 2.6 2.5 2.9 5.4 2.6 8.9 2.8 3.2 2.6 7.0 7.2 6.9 4.6 2.2 2007 \1 4.7 5.4 3.3 7.5 3.8 2.6 4.8 3.8 4.2 1.4 3.4 3.1 2.9 2.5 3.6 5.2 2.7 8.5 3.0 4.3 2.5 7.2 8.2 7.0 3.6 2.3 2008 \1 6.1 8.9 3.2 11.0 5.3 4.1 5.6 4.9 5.5 1.9 4.9 3.3 3.8 3.3 4.7 6.6 3.6 10.5 3.4 4.9 2.9 8.5 9.1 8.3 5.7 2.5 See Male

美国失业率数据(1930年-2015年2月-月份数据)

美国失业率数据(1930年-2015年2月-月份数据)

3.80 3.70 3.70 3.60 3.80 3.90 3.80 3.80 3.80 3.80 3.90 3.80 3.80 3.80 4.00 3.90 3.80 3.70 3.80 3.70 3.50 3.50 3.70 3.70 3.50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3.50 3.50 3.50 3.70 3.70 3.50 3.50 3.90 4.20 4.40 4.60 4.80 4.90 5.00 5.10 5.40 5.50 5.90 6.10 5.90 5.90 6.00
1966年8月 1966年9月 1966年10月 1966年11月 1966年12月 1967年1月 1967年2月 1967年3月 1967年4月 1967年5月 1967年6月 1967年7月 1967年8月 1967年9月 1967年10月 1967年11月 1967年12月 1968年1月 1968年2月 1968年3月 1968年4月 1968年5月 1968年6月 1968年7月 1968年8月 1968年9月 1968年10月 1968年11月 1968年12月 1969年1月 1969年2月 1969年3月 1969年4月 1969年5月 1969年6月 1969年7月 1969年8月 1969年9月 1969年10月 1969年11月 1969年12月 1970年1月 1970年2月 1970年3月 1970年4月 1970年5月 1970年6月 1970年7月 1970年8月 1970年9月 1970年10月 1970年11月 1970年12月 1971年1月 1971年2月 1971年3月
1961年12月 1962年1月 1962年2月 1962年3月 1962年4月 1962年5月 1962年6月 1962年7月 1962年8月 1962年9月 1962年10月 1962年11月 1962年12月 1963年1月 1963年2月 1963年3月 1963年4月 1963年5月 1963年6月 1963年7月 1963年8月 1963年9月 1963年10月 1963年11月 1963年12月 1964年1月 1964年2月 1964年3月 1964年4月 1964年5月 1964年6月 1964年7月 1964年8月 1964年9月 1964年10月 1964年11月 1964年12月 1965年1月 1965年2月 1965年3月 1965年4月 1965年5月 1965年6月 1965年7月 1965年8月 1965年9月 1965年10月 1965年11月 1965年12月 1966年1月 1966年2月 1966年3月 1966年4月 1966年5月 1966年6月 1966年7月

美国情况介绍

美国情况介绍

美国情况介绍国名美利坚合众国(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面积962.9091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15.8960万平方公里),本土东西长4500公里,南北宽2700公里,海岸线长22,680公里。

人口 3.087亿(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截至当年4月1日)。

白人占64%,拉美裔占16.3%,黑人占12.6%,亚裔占4.7%(2010年美人口普查数据,族群划分有交叉)。

通用英语。

据2007年估算数据,51.3%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23.9%信奉天主教,1.7%信奉犹太教,1.7%信奉摩门教,1.6%信奉其他基督教,不属于任何教派的占4%。

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Washington D. C.),人口约60万。

国庆日7月4日(美国独立日,1776年)。

国家元首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Barack Hussein Obama)。

美国第44任(第56届)总统,2009年1月20日就职。

简况位于北美洲中部,领土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

北与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

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

中北部平原温差很大,芝加哥1月平均气温-3℃,7月24℃;墨西哥湾沿岸1月平均气温11℃,7月28℃。

原为印第安人聚居地。

15世纪末西班牙、荷兰、法、英等国开始向北美移民。

到1773年,英已建立13个殖民地。

1775年爆发独立战争。

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

1787年制定联邦宪法,1788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

在1776年后的100年内,美国领土几乎扩张了10倍。

2009年1月,奥巴马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第56届总统。

行政区划全国共分50个州和1个特区(哥伦比亚特区),有3042个县。

联邦领地包括波多黎各和北马里亚纳;海外领地包括关岛、美属萨摩亚、美属维尔京群岛等。

各国的失业率的统计数据有无可比性

各国的失业率的统计数据有无可比性

各国的失业率的统计数据有无可比性的思考杭州高伟因为讲《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我接触到了就业和创业的相关的问题,也接触到了中国调查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真实的失业率等概念。

不学不知道,一学才知道这里面的水份有多深了,我发现各国对于这个数据统计标准是不同的,因此各个国家的数据其实是没有可比性的。

公布的失业率高其实并不一定实际失业率高,失业率其实成为一种政客和投机者们的工具,是可以做出来的,所以这种数据的可靠性是很值得怀疑的,至多只能有参考的价值,有时还成为了某些人愚弄百姓的工具,于是化了一些时间作了一点整理。

个人特别关注到了各国对于失业和失业率的不同的界定标准和统计的标准的不同,这会对于失业率数据的正确性造成实际的影响。

按我国的官方媒体的数据:2013年1-9月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66万人。

三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最近在FT中文网刊登的一篇文章透露,上半年中国调查失业率为5%,失业率与经济增速、通胀率等指标“处于合理、可控范围”。

这是中国政府高层首次公开披露这一统计数据。

看起来这组数据很乐观,因为今天早晨还看到环球网和人民网的新闻:2013年9月欧盟和欧元区失业率居高不下欧盟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9月,欧元区失业率达到1%,与上月持平,仍是欧盟统计局1995年开始发布这一数据以来最高值。

9月份,欧盟28国失业率为1%,高于去年9月份的10.6%。

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元区和欧盟失业率持续上升,显示债务危机和金融市场动荡已延伸至实体经济,就业形势不断恶化。

欧盟国家中失业状况最严重的是希腊和西班牙,失业率分别高达27.6%和26.6%。

失业率最低的是奥地利,为4.9%,其次是德国和卢森堡,失业率分别为5.2%和5.9%。

德国青年人失业率欧盟范围内最低2012-08-15 03:15 文章来源:中国驻德国使馆经商参处德国联邦统计局()8月10日公布,6月份德国15至24周岁年轻人失业人数约35万,青年人失业率为%,在欧盟范围内为最低水平。

第十五讲:失业理论

第十五讲:失业理论

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
摩擦性失业:是因为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
不完善或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工作转换而产 生的失业。它是来自于正常的劳动力市场变 动造成的失业。
劳动力市场的变动通常有两种起因:
一是人们在不停地改变自己的经济活动方式 二是经济的景气状况在不断地变化中
如:一个由于经济衰退而被辞退的、在数月 后经济回升中又被招回的工人所经历的就是 典型的周期性失业。
2024/7/17
34
二、对失业原因的分析
对失业原因的分析实际就是对失业的经济 学解释
失业有多种,在这里以自愿失业和非自愿 失业为例,分析失业的原因
2024/7/17
35
2024/7/17
1、自愿失业
比如钢铁工业的自动化导致机器代替工人 造成失业。
技术性失业是为经济进步而付出的代价。
2024/7/17
27
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
结构性失业:是指因为经济结构的变化,产 业兴衰转移而造成的失业
发生结构性失业时,劳动力供需总量有可能 是大致平衡的,但劳动力的供需在职位、技 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协调。结构性 失业的特点也是失业与职位空缺并存
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时期都存在,并将随着社 会经济结构变化的加快而有增大趋势
经济中存在适当的摩擦性失业,有利于人才 流动,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2024/7/17
26
技术性失业(technical unemployment)
技术性失业是指由于技术进步(例如永久 性的技术更新),或采用了节约劳动的机 器而引起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于资本代 替了劳动,从而造成工人失业。

失业率=失业人数失业就业人数

失业率=失业人数失业就业人数

摩擦性失业
等待性失业(Wait unemployment) 是指
因非市场出清工资水平引起的工人供给 过剩而导致的失业。
暂时解雇(Temporary layoffs)
暂时解雇的工人通常不会寻找其他工作。
等候工会工作(Union job queues)
工人可能专门等待工会工作而不愿意接受 非工会工会。
对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是指厂商愿意
生产并出售的实际产出总量与价格水 平之间的相互关系 。
总供给曲线在自然产出率(潜在产出水 平)之下是向上倾斜的。
由于工资具有向下的刚性,减少需求将导 致解雇和降低产出。
18
总供给
总供给曲线在自然产出率水平上是垂直 的。
较大需求增加并不能增加产出因为经济已 经达到了充分就业。
3
失业人数
失业人数包括那些16岁及以上的,不在 工作,但随时可工作并属于下列情形之 一的劳动者:
(1) 在过去4周内积极寻找工作的(进行某 些工作搜寻活动的)。
(2) 因短期解雇等待被召回的。 (3) 因短暂生病而耽误寻找工作的。 (4) 在30天内等待到去新的工作岗位报到
的。
财富或者实际余额效应(Wealth or real balances effect)
较低的价格水平将增加那些名义价值固定
的资财的实际价值,从而增加消费。
16
总需求
外国购买效应
较低的价格水平将降低本国(中国)商品 与外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因此,外国人将 增加对中国商品的购买。
17
总供给
13
2. 宏观经济产出与就业的 确定
14
总需求
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表明的是在每

美国经济分析报告讲述

美国经济分析报告讲述

各党派执政时期经济表现
增长率
5.8% 5.1% 6.3% 4.7% 5.7% 5.5% 5.5% 6.4% 09 7.41 7.84 8.27 8.73 9.29 9.88
时间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多次重大经济危机的经历
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 2007年8月爆发的次贷危机,2008年金融海啸。 2016年,美国经济复苏大势不变,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 的经济增长率为2.84%,较2015年进一步提升0.27个百分点。 在经历多次重大经济危机后,美国经济依然成增长趋势,再加上美 元为石油的结算货币,是国际黄金市场上的标价货币。所以美元仍 然是全球最稳定的货币。
02
美国经济近况
PART
长达十年之久的零息政策
美国联邦基础利率:2006年起持续下调 (12月16日)美联储公布宣布上调利率0.25个百分点,至0.25%-0.5%之 间,并将视经济的表现来调整策略。
2000年以来美国失业率走势
• 2015年11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岗位21.1万个,超过此前经济学家的 平均预期。同时,美国失业率稳定在5%,为200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也是目前欧洲失业率的一半。同月,美国工人平均时薪同比上涨超 过2%,平均每周工时持平于34.5小时。 • 目前,美国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制造业指数、CPI、新屋开工等数 据强化了美国经济正在复苏的信号。
GDP(万亿美元)
增长率
10.22 10.57 11.07 11.79 12.55 13.31
3.4% 3.5% 4.7% 6.5% 6.5% 6.0%

美国经济的增长及影响

美国经济的增长及影响

一、美国经济从繁荣到衰退从1992年以来,美国经济进入了新的一轮经济扩张期,出现了少见的繁荣景象,一个新名词“新经济”也随之诞生。

在这轮扩张中,各种指标均呈现健康态势,出现了“一高两低”的现象,即经济长期高速增长,但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却很低。

美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3.8%,通货膨胀率保持在2%—3%,失业率大幅度下降。

在这次新经济中,美国占据着信息产业的优势,信息产业成为美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而且其全球化程度非常高,一两家企业的产品几乎垄断全球市场。

然而,美国经济自2000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趋缓。

2001年3月,经济就已经步入衰退。

按年率计算,2000年前2个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高达4.8%和5.6%;后2个季度分别为2.2%和1.0%。

至2001年,头2个季度分别为1.3%和0.3%,第3季度就已出现负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经济的衰退。

增长,增长率为-1.1%,美国经济本身呈疲软走势。

“9.11”事件对美国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将达数千亿美元,损失最大的几个行业有航空、旅游、证券、保险、“9.11”能源、房地产等。

尽管该事件对美国社会和经济都产生了比较强烈的冲击,但美国政府在2001年第4季度采取的增加财政支出13%,国防开支增长14%的财政政策,使美国经济在第4季度出现回升,该季度GDP增长达到2.7%,2002 年第1季度出现了高达5%的增长率。

从数据上看,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然而好景不长,2002年9月公布第2季度GDP增长率又回落至1.1%。

此外,美国的失业率也一直居高不下。

近几个月来,美国失业率均在5.8%到6%之间徘徊,为多年来的最高水平。

据2002年9月18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2年7月失业率达5.9%,8月为5.7%。

二、美国经济走势分析:美国经济将步入增长性衰退对于美国经济未来走势及全球经济前景,许多学者作出了各种各样的预测。

有两种观点大相径庭。

中美贸易是否造成了美国制造业工人失业

中美贸易是否造成了美国制造业工人失业

中美贸易是否造成了美国制造业工人失业摘要: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频发,美方指责中国低价出口商品是造成美国失业率走高的原因。

本文选取一系列与美国制造业失业率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指标为变量,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美贸易中方顺差与美国制造业失业率成负相关,不是美国制造业失业率上升的原因,美国经济景气与否才是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中美贸易制造业失业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进出口贸易得到飞速发展。

然而,911事件后美国”新经济时代”结束,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飞速上升。

由此,美国等发达国家频繁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使我国出口企业遭受巨大经济损失,并通过各种手段要求人民币升值,我国对外出口压力继续增大。

发达国家在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背后,得到了其各大媒体的大力支持。

他们认为中国在向世界输出通货紧缩,中美贸易是美国制造业工人失业率攀升的重要原因,将发达国家实施贸易壁垒的行为正义化。

为此,中国学者也进行了反击,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均否认了这一说法。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夏先良(2010)的研究显示,贸易盈余未必能创造就业,贸易赤字不会损毁任何人的工作机会,中美贸易失衡没有给美国就业造成不利影响。

项松林等(2010)对美国制造业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结论表明美国的失业问题不是由美国进口中国制成品引起的,减少中国制成品进口也解决不了美国的失业问题。

然而现有文献结合实证分析的例子较少,本文将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vec),对中美贸易是否造成美国制造业工人失业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方面研究的空白。

2011年欧债危机还在继续,日本地震、美债危机又相继而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均未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预期贸易保护主义又将卷土重来。

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研究中美贸易与美国制造业失业率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可以为我国抵御贸易保护主义提供理论支持;另一方面,我国加入wto已有近10年,我们有足够的数据来反映实际的情况,因而本文将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世界经济四大风险分析

世界经济四大风险分析

世界经济四大风险分析摘要: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面临四大风险:即主权债务风险、财政风险、货币风险与经济倒退的风险。

本文对四大风险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对全球经济起到主导作用的美、日、欧三大经济体还难以走出困境。

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未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比例将大幅上升。

关键词:主权债务风险;财政风险;货币风险;经济倒退风险按照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经过较为系统的研究,对2013年的世界经济形势有如下判断:美、日、欧三大经济体2013年还难以走出困境,四大风险困扰着这三大经济体,而这三大经济体是对全球经济起到主导、引导和关键作用的三大经济体。

下文将对世界经济面临的四大风险进行分析。

一、主权债务风险目前,美国的国家债务已达16.4万亿,超过美国GDP的总和。

2011年美国GDP总和是13.3万亿,但是国家主权债务已达16.4万亿,债务风险困扰着美国。

欧洲的债务风险中,希腊债务总规模已占到整个国家GDP的165%,西班牙、意大利,包括现在的法国、德国,其债务额都在上涨,尤其是我们所说的欧洲五国,债务占GDP的比重都超过50%。

现在,欧洲8个经济体的债务规模已超过50%。

债务风险,特别是主权债务危机对于欧洲来说是最大的危机。

日本的债务到2013年年底占GDP的比重是230%。

这也是一个空前高的比重。

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债务风险是第一风险,也是最大的风险。

而且其债务风险的趋势不是在好转,而是越来越恶化,负债比率占GDP的比重越来越高。

二、财政风险紧缩的财政政策给世界三大经济体带来巨大的风险。

如欧洲一些国家,主权债务规模大需要紧缩财政开支,紧缩财政开支与高福利制度产生较大矛盾。

欧共体27个国家共3.45亿人口,且百分之百是高福利国家。

在高福利国家中,医疗费用全免,国民福利是也相当优越,比如有的国家工作四天,其余三天休息,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六小时。

还有其他的社会保障。

现在由于主权债务而紧缩开支,与原有的高福利产生了很大矛盾。

21世纪初美国经济现状动态分析

21世纪初美国经济现状动态分析

21世纪初美国经济现状的动态分析中图分类号:f03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6-172-02摘要本文利用时间序列的建模方法,以2000年—2007年美国失业率为研究对象,构建了arima模型。

经检验该模型能够很好的拟合美国失业率的波动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短期预测。

关键词美国失业率 arima模型美国于19世纪后期崛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二战后美国迎来了实力的鼎盛期,无论是在世界生产还是贸易中均居主导地位。

但步入21世纪以来,美国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

2001年9月11日见证了世贸中心摩天大楼的倒塌,也奏响了美国经济衰退的前曲。

以“911”恐怖事件为界,美国政府的任务发生了变化。

美国开始把更多经费和时间花在保护“自身安全”上。

为此发动的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及随后的卡特里娜飓风,无不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美国经济。

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对美国经济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冲击。

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深远,这段时期失业率波动较大,故本文主要以2000年—2007年失业率为分析对象,间接反映了这段时期美国经济的现状。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旨在衡量闲置中的劳动产能,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

通过该指标可以判断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人口的就业情况。

一直以来,失业率数字被视为一个反映整体经济状况的指标,而它又是每个月最先发布的经济数据,所以失业率指标被称为所有经济指标的“皇冠上的明珠”,它是市场上最为敏感的月度经济指标。

一般情况下,失业率下降,代表整体经济健康发展,利于货币升值;失业率上升,便代表经济发展放缓衰退,不利于货币升值。

研究失业率的变动情况,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一、数据的收集和预处理本文收集了2000年—2007年共96期美国失业率的月度数据。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美国失业率月度数据。

本文所用图表均使用sas 9.2完成。

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的国际比较及借鉴摘要:由于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数据长期遭到西方许多国家的猜度和质疑,实现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与国际一致势在必行。

通过对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的系统比较,剖析我国当前就业和失业统计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其中的缺陷和不足,并就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外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国有企业改革,导致不少工人下岗,更引起了我国理论界和业界对就业与失业问题的关注。

近些年来,国内文献对从业人数和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和劳动报酬等指标进行了探讨,但大多数仅局限在对现有指标定义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上,缺乏对国际常用指标,如工作时间、就业获得和损失等方面的研究。

同时,一些学者开始从统计角度研究来源数据之间的一致性问题。

有关失业的测量,国际上主要由失业登记制度和失业调查制度两部分构成。

我国公开采用的失业测量指标是登记失业率,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显性失业(即公开失业),却不能很好的反映隐性失业,所以也就不能反映我国的真实失业率水平。

出于统计方法陈旧、指标体系欠科学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统计结果难以得到国际的普遍认同。

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罗斯基(Rawski,Thomas G2000)在《中国GDP统计发生了什么?》一文中,通过对中国经济统计资料的重新核算,发现数字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对我国的统计数字提出了质疑。

随后,西方《经济学家》、《金融时报》、《商业周刊》等主流媒体也纷纷炒作,指责中国统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国内,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研究所在其研究成果《2002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中,根据德尔菲法统计得出中国2001年城镇失业率为7.1%,而并非国家统计部门所公布的3.6%。

由此可见,我国就业和失业统计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加以改进就无法同国际接轨,也就难以进行国际比较,了解我国的真实国际地位。

应用IS—LM模型分析2001年美国经济的减缓和评价美国联邦政府的政策

应用IS—LM模型分析2001年美国经济的减缓和评价美国联邦政府的政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应用IS—LM模型分析2001年美国经济的减缓和评价美国联邦政府的政策学号:PB06204038作者姓名:张雷勇指导老师:李勇应用IS—LM模型分析2001年美国经济的减缓和评价美国联邦政府的政策2001年美国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减缓。

具体数据见下表。

美国经济是一个大型的开放经济,其经济的运行状况显然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自己的水平有限,不敢乱放厥词,且运用自己所学的一点IS—LM模型的知识对当年的几个典型和影响较大的事件加以分析,以博大方之家一笑。

年月 2000年10月 2001年8月 2001年12月失业率 3.9% 4.9% 5.8%表一(2000年10月——2001年12月美国的失业率)从2000年10月到2001年8月,失业率上升了一个百分点,而更显著的是在2001年8月到2001年12月,短短四个月,失业率又增长了0.9个百分点,根据古典经济学里所学的奥肯定率,我们可以知道,失业与GDP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

因此,这段时间美国确实是经历着经济的减缓。

前面已经提到,美国的这次经济减缓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但显然根据这段事件的时事政治,我们不能排除一些典型事件的影响。

本文就是定性分析这些事件的影响。

一个事件是美国股市市场的下跌。

美国在2000年到2001年股市市场的下跌是有着多方面原因的。

十九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开始兴起并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一些投资者对于新的信息技术前景十分乐观,加大投资,并直接导致了股市出现了创历史记录的长期繁荣。

但当时一些经济学家就明确指出,投资者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过度乐观。

结果证明了这些经济学家的看法,经济的繁荣在2000年开始了一定程度的终止。

例如,2000年8月到2001年8月,美国股市平均股票价格下降了25%。

我们知道,股市的下跌实际上是减少了家庭的财富,股市的收入减少,从而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也会减少,导致美国经济的消费支出减少。

美国的就业结构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

美国的就业结构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

美国的就业结构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

从彭博提供的数据来看,2010年美国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约占总就业人口的80%,而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仅占总就业人口的17%。

然而金融危机后,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变化量要远远高于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

从下图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就业人口自2007年开始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降幅达到了17.33%。

然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却仅下降了1.79%。

因此,美国的失业率是否会恢复正常,应该以第二产业(制造业)的就业人口是否能得到增加来衡量。

然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和日本大地震对美国工业的负面影响,都导致了美国第二产业未来状况的不确定性。

因此美国的高失业率问题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比较正常的水平。

图3:2000年底至2010年底美国三大产业就业情况来源:Bloomberg (白线为第一产业,橙线为的二产业,黄线为第三产业)从下图可以看出,GDP在持续上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失业率才趋于正常的水平。

若以此规律来看,美国仍需要GDP持续上升一段较长的时间后,失业率才能降到一个正常的水平上。

而美国的基准利率也是当失业率处于高位的时候一直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从下图也可以看出,当2001年失业率有所上升的时候,美国的基准利率出现了下降直到2006年失业率下降到了一个较低水平。

图4:自2000年至2011年美国基准利率、失业率和GDP变化图来源:Bloomberg (白线为基准利率,橙线为失业率,黄线为GDP)综上所述,由于目前美国的失业率仍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并且其GDP的涨幅仍显疲软。

因此,美国的经济要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的稳定增长后,失业率才有可能下降到一个正常的水平。

受此影响,美国的基准利率也将会在低位保持很长一段时间。

美国提出的就业政策”美国缓解失业通常有以下几个措施,第一,向失业人员提供失业保险。

这一项目是劳工部在20世纪30年代为应付大萧条后的严重失业就创立了起来的,如今已成为一种常规性的机制。

美国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分析

美国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分析

四、模型
经典线性回归方程 π������ = c + β1 Eπ������ − β2 u������ − ������������ + v������ 其中π������ 指 t 期的通货膨胀率,Eπ������ 为 t-1 期形成的对 t 期的通货膨胀预期,采用适应性预 期,即 Eπ������ = π������−1 ,u������ 是 t 期失业率,������������ 为自然失业率,取为估计样本 u 的均值,v������ 是随机 扰动。用 OLS 估计并不能取得满意结果。C、β1 显著,而β2 不显著,总体拟合度低,且经怀 特检验(White Test)存在异方差性。 参照 E. S. Page(1956)提出的 CUSUM 和平方的 CUSUM 方法对此回归方程进行参数稳 定性检验。检验结果如图:
1 2
经管法班,学号 1212047 Arthur M. Okun, “Efficient Disinflationary Polic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8 (May 1978);348-352
始认识到对时间数据分阶段分析的重要性。 当几个不同的时期经济变量受外部影响, 它们的 相互关系会发生结构性变化。 在线性回归模型中, 就体现为不同时期的回归式的截距和变量 系数出现显著性差异。后来 Bai (1997),Bai and Perron (1998, 2003a)对 chow 的突变点检验做 出了改进,使模型可以检验出未知的突变点。检验参数稳定性还有其它方法,比如 CUSUM 检验。刘金全,曲国俊,刘汉(2011)运用此方法对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做了线性检验,并 得出结论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不具有线性性。 Lucas(1973)和 Sargent(1971)提出的理性预期假说认为人们能根据当期的信息做出 预测, 被预测到的通货膨胀将不会对失业率造成影响, 只有没被预测到的通货膨胀会与失业 率存在负相关关系。 Gordon(1996)提出三角形式的菲利普斯曲线,在菲利普斯曲线中添加需求拉动、成 本推动和通胀惯性三种变量。 但这种模型对滞后多期的通货膨胀率有较大的依赖, 需求拉动 和成本冲击两个因素的贡献较低。 90 年代后学者纷纷采用各种计量的手段改进菲利普斯曲线。一些学者致力于研究菲利 普斯曲线的非线性关系,Gruen 等(1999)的研究发现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现非线性 的凸性关系,通货膨胀出现非对称性,即与价格下降相比, 价格更容易上升。Ball 和 Mankiw ( 1995)证明了菜单成本和价格粘性对通货膨胀的变化产生向下的阻力。 这种非对称性会影响 回归的效果,因此有些学者提出了解决方法。Tong ( 1983) 给出的 TAR 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 率过程进行了门限效应检验, 并判断非对称性出现的门限水平。TAR 模型引入了示性变量: π������ = α0 + α1 + β1 I������−1 π������−1 + ε������ 其中,I 是示性变量: I= 0, 1, ������ < τ ������ ≥ ������

浅谈美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浅谈美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3.有些美国经济学家认为,以 精确的保险统计为基础,适当延长 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时限将有助于 社会福利的改善。这些经济学家认 为,如果经过精确计算的失业保险 金不会降低失业人员寻找工作的 积极性,那么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时 限就可以无限延长。据测算,如果 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时间有限,最佳 替代率的值应在 0 . 6 0 以上;如果 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时间无限延长, 最佳替代率的值则仅为 0.24。
金”和“应急失业保险金”,为大 的积极性。
批因经济衰退失去工作的人员和
2 .美国失业保险金的主要源
已经耗竭失业保险金却无法找到 泉为根据经验税率向雇主征收的失
工作的人员提供最基本的保障。然 业保险税,这意味着经常无故解雇
而,这种应急失业保险金的发放却 职工的雇主缴纳的失业保险税要高
存在较为严重的时间滞后。在上世 于无故解雇职工相对较少的雇主。
3 .享受群体所占比例小。美 国失业保险体系旨在为符合条件 的失业职工,即经由各州的失业保 障条例认定的“并非因其自身过 失”而失去工作的职工,提供临时 性的部分工资替代。值得注意的 是, 尽管就理论而言,约占美国 9 0 % 的劳动力有享受失业保险的 机会,而实际上,仅有约 36% 的美 国失业人员领取了失业保险金。大 批失业人员无法享受失业保险。原 因:(1)某些失业人员刚加入劳动力 大军不久,其工作年限尚不足以享 受失业保险金;某些失业人员系主 动放弃工作,因而不具备享受失业 保险的资格。(2)某些失业人员在岗 时间不长,他们所缴付的保险费尚 未达到享受失业保险的限额。(3)某 些有资格享受失业保险的人员自 愿放弃失业保险金。(4)某些失业人 员已经耗竭了他们应当享受的失 业保险金。
域外瞭望
TIANJIN SOCIAL INSURANCE

经济衰退

经济衰退

经济衰退经济衰退在经济学中,是指一个经济活动普遍放缓、商业萎缩的时期。

宏观经济指标,如GDP、就业、投资支出、产能利用率、家庭收入、企业利润和通胀下降,而破产失业率上升。

衰退发生时,消费普遍下降(需求产生不利冲击)。

这可能引发的各种事件,如金融危机,外贸摩擦,不利的市场供给或经济泡沫破灭。

各国政府通常应对经济衰退,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如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经济统计学家Julius Shiskin在1975年纽约时报的文章,提出了经济衰退衡量规则,其中之一是“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的被遗忘的衡量法则重新浮现。

比如,连续12个月的1.5%的失业率上升。

在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商业周期委员会通常被看作是为定义美国经济衰退的权威。

NBER定义为:“整个经济的一个显著下降的经济衰退,持续时间超过几个月,通常可见于真实GDP,真实收入,就业,工业生产和批发零售销售业。

”在英国,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经济衰退有许多属性,下降的GDP会引至多种效应,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活动下降。

这些社会的外在反应会持续的对个人的经济活动产生作用,如对就业水平和技能、家庭储蓄率、企业的投资决策、利率、人口结构和政府的政策。

经济活动短期的周期表,会由经济学家用来参照和判断不同时期的的经济衰退形状,如V形,U形,L形和W形衰退。

一场严重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10%)或长期(三年或四年)的经济衰退有些人认为,其来源和化解方式各有不同。

经济衰退和其特征类型经济衰退的类型可以由其特征判断。

在美国最明显的是发生在1954年和1990-1991年的快速和持续的复苏,U形(长期低迷)如1974-1975年U形(长期低迷),W形或者双V形,短期剧烈收缩的经济周期发生在1949年,还有1980年至1982年的衰退。

日本1993年至1994年的经济衰退是U形,在1997-1998年度,韩国、香港和东南亚曾经经历了U形衰退,虽然泰国有连续八个季度下降但应该被称为L形。

美国的社会道德状况

美国的社会道德状况

美国的社会道德状况为何如此不乐观?来源:红旗文稿供稿|作者:李艳艳朱继东| 上传时间:2013-01-09 23:26我要评论(0) 字号:小大美国的社会道德状况究竟如何?应该如何看待美国的社会道德状况?从历史事实和数据可以看出,马克思所揭露的资本主义社会“非人的、剥削、奴役、依附、残酷、见利忘义、腐败、卖淫、金钱关系、私利、苦难、非自愿的”等道德问题,在美国历史上长期存在。

美国道德的历史和现状不容乐观。

一、美国道德的历史和现状美国历史上出现过四个显著的社会道德滑坡时期,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危害。

19世纪后半期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严重两极分化的时期,也是美国社会第一个显著的道德滑坡时期。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使美国社会贫富两极分化激增,处于富裕、贫穷两极的人都缺乏道德自制力,富人贪得无厌、欲壑难填,穷人则为生计所困、缺乏遵守道德的内在动力,这两部分人都成为物质至上主义道德观的拥趸。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858年发生在纽约的毒牛奶事件。

当时奶农和黑心商人为了满足旺盛的牛奶市场需求,形成了毒牛奶的产、供、销利益链条。

他们把奶牛固定四肢圈养催乳,导致许多牛遍体溃烂、浑身是病,但是这些病牛产的奶仍被供应市场。

此外,他们还想出一些极其恶劣的掺假招数,把污水、臭鸡蛋、淀粉、糖浆等各种杂物掺入病牛奶中,并以“儿童卫生奶”的名义大肆销售,导致许多儿童因此生病和死亡。

据当时的报纸披露,因为饮用毒牛奶死亡的儿童一年内竟然达到8000多名。

美国社会第二个显著的道德滑坡时期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与其经济大萧条期相互重合。

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生存成为美国多数民众的首要问题,许多人的“美国梦”幻灭、理想沉沦,维系社会稳定的传统美德日益被淡漠和忽视,实用主义伦理道德观念在美国社会流行起来。

正是在这一时期,美国社会基本上完成了由以理性、节俭、量入为出为特征的传统社会向以追求享乐、纵欲、浮华为特征的消费社会转型,金钱崇拜、商品崇拜成为其主流道德。

美国历年失业率

美国历年失业率

非农数据日期:2012年5月22日摘要失业率是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西方各国政府每到选举换届的时候,他们的候选人都会拿出自己关于控制失业的目标。

可见失业率在各国政府心目中的重要性。

失业率的高低可以体现政府的执政能力,可以获得民众的好感,而且失业率还会间接的反映一国经济的好坏,从而影响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所以此次我挑选了失业率为我研究的方向,而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它的经济形势的好坏可以决定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故我的研究重点就是美国的失业率。

本次的研究成果:第一,通过历史比较分析,了解美国的经济这情况。

第二,通过分析美国的失业,分析美国社会男女的竞争力。

第三,美国的相关失业保障。

关键词:政策效果,失业率,福利,失业原因2012年3月9日,世界各个投资者的目光都投向了美国的劳工统计局即将公布的非农数据。

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它的好坏决定了全球经济的走向。

美国在每月的第一个周五晚公布,夏令时是北京时间晚8:30,冬令时是北京时间晚9:30公布非农数据。

非农数据就是指美国的非农业人口的失业率即美国城镇人口的失业率。

2012年3月9号,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了2月份的非农数据报告,为8.3%,相比于一月份没有变化。

这个也说明了美国经济的逐渐回升,这一数据让人们对美国经济重新有了信心。

非农数据主要是由两方面的数据组成。

一,家庭统计数据:家庭统计数据的来源主要是从那些年龄在16周岁以上的农业工人,个体户,不付费的家庭工作者,被雇佣的私人家庭工作者。

二,机构单位统计调查数据:机构单位统计调查数据的来源主要是工厂,办公室和商店,以及联邦、州和地方政府机构。

以这两个数据作为主要数据的原因是:•一,家庭统计数据相对于机构单位统计调查数据有着更大的范围,它包括:个体户,无酬家庭工作人员,农业工人,私人家庭工作这些都是被机构单位统计调查数据排除在外的,另外家庭调查还提供了就业人群的估计。

•二,家庭统计调查包括了农业工人,个体户,不付费的家庭工作者,被雇佣的私人家庭工作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