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伊犁九城介绍(霍城县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远城(老城)遗址

惠远城(老城),是清代伊犁九城之首,新疆历史名城之一,又称“伊犁大城”、“伊犁”。其遗址在今霍城县县城水定镇南15公里的伊犁河北岸,惠远镇古城村南端。

清政府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收复伊犁后,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立了“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总统天山南北两路军政事务。二十八年首任伊犁将军明瑞奏准在伊犁河北岸修建大城,逾年城成。城高一丈四尺,周一千六百七十四丈,共九里三分。明瑞又奏请赐以嘉名,三十年闰二月乾隆赐城名曰:惠远;城门名东曰:景仁,西曰:说泽,南曰:宣门,北曰:来安。五十八年(1793)将军保宁以创建惠远城已三十余载,户口繁多,原立房间不敷居住,奏明于城东展筑一百二十丈,共一里三分三厘,新旧城共十里六分三厘。其旧东城楼改为阁,供奉魁星。城中东西南北四街,中为鼓楼,南北大街辟有东西大小巷三十九道。城内有将军衙署一所,各营领队大臣衙署四所、惠宁城领队大臣公署一所、营务印房粮饷驼马功过公署五所,满宫挡房一所,八旗协领衙署八所、佐领防御骁骑校衙署共一百二十所、各佐领磨房四十所、八旗官马圈八所、军器库一所、仓员衙署一所、仓库一所、理事同知衙署一所、抚民同知衙署一所、宝伊钱局一所、巡检衙署一所、绿营总兵公署一所、敬业官学一

所、义学一所、东门外教场一所、火药局一所、西门外贸易厅一所、北门外管理关厢守备公署一所、东门外养济院一所,共计大小衙署二百零三所。八旗官兵住房共计一万多间。城内外坛庙祠宇有万寿宫、关帝庙、八蜡庙、刘猛将军庙、火神庙、老君庙、城隍庙、龙王庙、风神庙、子孙圣母庙、文昌宫、魁星阁、祠堂、节孝祠、社稷坛、先农坛、普化寺、清真寺等。

自乾隆二十七年始置将军参赞各一人,二十九年置领队四人。二十九年起至三十一年止(1764-1766),调热河、凉州、庄浪满洲蒙古官兵四千三百七十人携眷移驻惠远城。又迭置理事抚民同知、仓员、巡检。惠远满营置协领八员、佐领四十员、防御四十员、骁骑校四十员、世袭恩骑尉二员、催总四十名、领催一百二十名、前锋三百二十名、马甲二千八百名、炮手四十名、步甲六百名、匠役八十名、养育兵二百四十名。五十五年(1790)将军保宁奏明添鸟枪步甲百名。惠远城成为当时新疆的经济、文化、军事大都会。

原来,惠远城南距河二三里,积年河徒侵刷北岸,率以柳圈络石御之,水长辄坏。河距城仅半里许。嘉庆十二年(1807)松筠命故河道总督李亨特相度形势创筑挑水土坝,长六十余丈,底宽七丈,顶宽四丈,迎淄筑埽镶护,水至挂淤,土人命为李公堤。阅十年河流愈北侵啮堤根,而城东二里有地名砖瓦窑者,河于其处冲岸成湾,水势趋城东南隅。二十二年(1817)盛涨骤至李公堤全沦于河。

惠远城内外风景极美。城南濒临伊犁河筑有望江楼。红栏碧瓦,登楼俯瞰洪涛,粮艘帆樯出没其下,极目远眺,伊犁风光尽收眼底。常有官府贵人或名士墨客到此品茶饮酒赋诗,抒发爱国豪情。城北惠远城至绥定城甬道三十里,榆柳交阴;甬道之东红山之西即四十八户田,一望平畴,隐藏村落,熙熙嗥嗥,太古成风。城东和红山嘴下辟有锡云亭的芍药园二处,四周青翠,柳杨环抱,园内遍植各色芍药花数千株,其他花木亦多。城西河滨有水湖,榆柳成阴,也是佳景胜地。城内多有池塘,池周苇蒲杨柳,池内荷花游鱼。城内外千章古木、芳园桃杏、梨园、苹果园比比皆是,时蓬开花果熟季节,都是人们赏景郊游的好去处。洪亮吉的诗:“古庙东西辟广场,雪消齐露粉红墙;风光谷雨尤奇丽,苹果花开雀舌香”。“鹁鸪啼处欲东风,宛与江南气候同;杏子乍青桑葚紫,家家树上有黄童”就是最好的写照。惠远城的商业,尤其是与哈萨克、柯尔克孜族之间的绢马贸易很发达,洪亮吉诗云:“谁跨明驼天半回,传呼布鲁特人来;牛羊十万鞭驱至,三日城西路不开”。他们每年驱牛羊及哈拉明镜等物至惠远城互市贸易。

惠远城曾是文化名人荟萃之地。清代,有关新疆的大量著述,多在惠远城落墨问世。洪亮吉、祁韵士、邓廷祯、林则徐等等,都是谪居过惠远的名士。嘉庆五年二月初十(1800年3月5日)洪亮吉被谪戌伊犁抵惠远城,他在伊犁仅及百日,便遇赦返回故里,在流放生活中,写了《伊犁日记》、《天山客话》、《万里

荷戈集》、《百日赐环集》等著作。嘉庆十七年(1812)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徐松谪居惠远,住在宣门(南门)西走南墉第三舍,号称“芙蓉庵戌馆”,读书击剑对酒狂吟,作《新疆赋》和《西域水道记》。以松筠署名的《钦定新疆识略》,实际也是徐松的巨著。林则徐被贬谪伊犁,于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九(1842年12月10日)抵达惠远城,住在南街鼓楼前东边第二条巷,亦名宽巷,伊犁将军布彦泰委林则徐掌粮饷处事,林则徐捐资垦复惠远城东阿齐乌苏废地而承修大渠龙口工程,引哈什河之水以资灌溉,将塔什鄂斯坦田庄旧有渠道展宽,接开新渠,引入阿齐乌苏东界,并间段酌挑支渠,渠道全通,大功告成。二十四年十二月十七日(1844年1月24日)林则徐授命离开伊犁惠远城。在伊犁为时二年零一个多月,不仅为水利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撰有《荷弋纪程》和诗抄、书信等,林则徐临别惠远城时感叹“格登山色伊江水,回首依依勒马看”,催人泪下。在惠远城脱稿问世的还有格王奉额的《伊江汇览》,松筠的《西陲总统事略》等巨著。均为伊犁及新疆留下了珍贵的方志资料。

惠远城的人口,《伊江汇览》(1775年纂)载,满洲蒙古等官兵四千三百六十八户,计大小一万八千三百六十九口。同治初年城内人口达三万余人。

同治五年正月二十二日(1866年3月8日)惠远城被回民起义军攻破,伊犁将军明绪合家自尽,数万官兵民众遇难。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后惠远城复遭拆毁。后城垣逐年被伊犁河水侵

蚀,至今过半。地下遗存的珍贵文物,多被河水淹灭,城内建筑,已荡然无存。今尚存北、东面部分城墙和老东门土墙墩。1882年清朝收回伊犁后,另筑新城,今人把原惠远城叫做“惠远老城”。

惠远城(新城)

沙俄侵占伊犁奴役各族人民达十年之久。伊犁官兵百姓“唯盼大军早到,共图收复”。清政府于光绪元年(1875)改任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率军西征,曾纪泽复出俄国谈判,于光绪七年正月二十六日(1881年2月24日)签订了改订《中俄伊犁条约》,八年二月初四(1882年3月22日)正式接收伊犁,伊犁将军金顺亦随即率兵进驻伊犁绥定城。金顺筹办善后要政的同时,奏准在惠远老城北15里地重建惠远新城。1882年始建,1893年底竣工,翌年初春,将军长庚率官兵自绥定城迁移惠远城驻扎。当时正值1884年新疆建省,1888年置伊犁府,附府设绥定县、宁远县、霍尔果斯分防厅。因此,伊犁将军也不再总统全疆军政事务了,仅管辖伊犁、塔城地区的军事和边防。

惠远新城,南北宽1194米,东西长1298米,周4984米,城墙高5米,厚6米。门4座,大街4条,城中建钟鼓楼一幢。城内建有将军府、副都统、四营领队大臣、满营协领、营务、印房、粮饷、驼马、功过处等衙署,火药、粮饷两大仓库。兵营、庙宇、堂馆、商号、饭庄林立四街。城内居民有老满营八旗6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