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下历史下20课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材分析:《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是2016年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下第20课,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至康乾盛世时达到顶峰。

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就是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具体表现。

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也预示着君主专制体制即将走到历史的尽头。

在君主专制统治下,吏治腐败,军备废弛,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西方殖民者开始侵扰,中国出现了近代前夜的危机。

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者是初一学生,经过半年多的初中生活,生理和心理上都有新的成长,精力旺盛,独立性和叛逆性增强,接受新知识和独立学习能力也大大增强,完全具有独立阅读教材,理解基础知识的能力。

但他们还是一群十二三岁的少年,精力充沛,但不耐久;活泼热情,但不深刻。

所以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持久的注意力,本课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强课堂内容的直观性、趣味性。

充分利用文字狱和清朝贪官污吏的历史史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习方法和技能方面,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和历练,掌握了初步的历史学习方法,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练习了合作探究的方法,这为学习本课基础知识和探究综合题目提供了条件;但鉴于初一学生历史综合概括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欠佳,因此本课在安排自主学习和探究时,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并提供大量课外史料,直观的让学生感受闭关锁国的恶劣影响。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基本史实;说出清朝实施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的基本史实和造成的恶劣影响;知道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程。

2.通过小组讨论,认识“闭关锁国”的影响。

3.通过了解清朝专制统治的表现和危害,理解政策制度的重要性;认识开放有利于繁荣发展,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

教学重点重点: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难点:闭关锁国政策。

教学策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效率”为主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通过收集史料,讲故事等对新知识和已有知识结构的重组和改造,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变“动力集中于老师一人身上”为“全体学生为主动力”。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学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清朝前期统治者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采取的措施,理解其重视农业生产的原因;了解清朝前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特点;认识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及带来的消极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疑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查阅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清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相关知识点的能力;通过探索清朝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培养学生从经济角度(生产力)入手分析新的社会现象(生产关系)的能力【学习重点】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学习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学习过程:自学提纲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3、基础巩固题。

(7')针对基础提纲提问,并适当拓展。

1)、军机处设立的时间、作用和影响分别是什么?2)、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基本情况(包括背景、时间段、特点)。

3)、说说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影响。

4)、说出清朝文化专制的基本情况。

5)、总结清朝文化专制的影响。

6)、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原因、表现、影响。

7)、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8)、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措施。

9)、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4、师生共同探究(12')(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2')(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10')五、〔课堂小结〕:(2')六、〔当堂检测〕:请快速完成下列问题。

(8')一、选择题1.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说:“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与材料记述的事件有关的官职是()A. 军机大臣B. 议政王大臣C. 御史大夫D. 司隶校尉2. 随着皇权的强化,努尔哈赤赋予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在其后世必然产生与皇帝权力的矛盾,于是逐渐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也成为必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设计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了解和掌握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

学生能够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联系明清对外交往的情况和今天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思考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表现、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

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有利于政治安定;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也可以结合关于清朝时期的文物遗址或影视作品引出课题。

2、讲授新课(一)军机处的设立①建立: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②实质:军机处成为清朝皇帝专权的重要工具。

(阅读“相关史事”和“材料研读”部分说说军机处的任务:只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皇帝的权力达到顶峰。

(二)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1.什么是文字狱——统治者刻意挑剔文字的所谓错误而兴起的大狱2.文字狱何时最为厉害——清朝。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有康熙“明史案”“南山集案”,乾隆“胡中藻狱”等。

3.看教材小字和视频《文字狱》,同桌讨论文字狱的危害。

危害:A.残酷的文字狱使无数无辜的人死于冤狱;B_文字狱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文字狱是封建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上的表现。

)4.讨论:秦朝的焚书坑儒、明清时期的八股文和文字狱有什么相同?都是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都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破坏并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1.乾隆以后,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败的趋势。

清朝官吏结党营私,贪风日盛。

2.官场的腐败之风也在军队中蔓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共31张PPT)
“迁海令”
康熙时期: 开放宁波、漳 州等地,作为 对外通商口岸。
顺 治
康 熙
乾隆时期: 一口通商
“广州十三行”
乾 隆
江 浙
粤广州 闽
四口 通商
一口 通商
广州十三行(洋货行)
四、闭关锁国政策
4 影响
利: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 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问问他们
弊: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 有好打东! 西 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 要不要? 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 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敲 不了 开半 门天 , 不 咋给 办开 ?
四、闭关锁国政策
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
1840年,中国人均粮食200公 斤左右,美国接近1000公斤; 中国年产铁不及法国1/10,不 及英国1/40。
以史为鉴
对比唐、宋、明、清的对外政策,谈谈对今天中国发展经 济,扩大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4 文化专制政策的表现


①大力提倡尊孔读经,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

材料:清朝乾隆纂修的《四库全书》是 全世界范围内荟萃群书的空前钜制。它 整理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献和典籍 ,反映 了中华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四库全 书》的纂修是为了加强文化专制 ,巩固 满清统治 ,其内容也主要选择那些有利 于清朝统治的内容 ,对清代的文化专制 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练习巩固
C 1.你认为在清朝初期,皇帝的权力受到下列哪个机构的制约(
)
A.中书省
B.内阁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军机处
2.“章疏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若特颁诏旨,由
B 南书房翰林院视草。”采取此种统治措施的是(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易备课】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探究性教学课件(部编版)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易备课】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探究性教学课件(部编版)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学习目标
掌握清朝统治者设置军机处与采取文化专制等措施,了解 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端强化,初步学会表达对历史的认识。
通过了解清朝中后期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表现,初步学会 在唯物史观下看待历史。
通过学习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影响,了解中国开始落后 于世界发展潮流,能尝试运用史料说明历史问题。
原因:官僚机构臃肿,运转费用庞大; 财政虚耗严重;官吏大肆贪污,截留 税款
影响:财政危机,经济衰退,国力越 来越虚弱
土地兼并
原因:人口的增长造成用地紧缺;大官 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地兼并土 地
影响:社会的贫富分化严重,广大民众 的生活困苦,社会危机重重
三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一、军机处的设立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3、影响:
(1)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时期索性被撤销。
(2)军机处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一、军机处的设立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文字狱
三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4、影响
(1)积极影响: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 自卫作用。
(2)消极影响: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 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课堂练习
1、成立于雍正年间,由几位满汉亲信大臣组成,被
C 西方人意译为“大顾问班子”的机构是( )
三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官场腐败
原因: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官 吏为了求得升迁或自保

《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赏析及同步习题

《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赏析及同步习题

部编版七下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赏析习题及答案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20.古代诗歌五首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二、望岳/杜甫三、登飞来峰/王安石四、游山西村/陆游五、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原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作者】陈子昂(661-702)字伯玉, 梓州射洪(现四川)人。

唐代诗人。

在文学上,其诗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都从中受到启迪。

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背景】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

武为人轻率,少谋略。

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

稍后,陈子昂又向武则天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遗址在今北京),慷慨悲吟,写下了此诗。

【主题思想】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

【习题及解析】一、理解性默写: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二、选择题:1、赏析《登幽州台歌》,有误的一项是( D )A.首联中的“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

B.颔联中的“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C.颈联“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意思为“长远得无穷无尽的样子。

”D.尾联“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涕”解释为“鼻涕”。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一、政治上: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1、雍正时设立军机处①原因: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了君权。

(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而且一旦作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②建立:康熙皇帝时期,设立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开始绕过议政王大臣会议。

雍正年间,正式设立军机处。

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按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过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个部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③作用:军机处的设立,使得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大兴文字狱(兴盛的时期:康熙、雍正、乾隆)目的:为加强思想文化控制,加强君主专制危害: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文字狱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补充:封建社会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3、实行文化专制政策表现: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篡改。

二、对上关系上:闭关锁国政策▲▲▲1、原因:①(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②清政府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

③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表现:①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禁止国人出海贸易。

②强迫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出海。

③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对来船的数量、通商口岸地点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④只留广州一地为通商口岸,只准广州十三行经营管理贸易。

3、影响:①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

②消极:清政府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_2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_2

A.康熙帝 B.雍正帝
材料一 清朝初年,沿袭满洲贵族议事的旧制,设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决定军国大事。
C.禁锢思想、摧残文化
D.削弱了地方官僚的势力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知识点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4.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一方面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 力强盛,另一方面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清中期“危机”的表现主要有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材料一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 (1)材料一是对清朝哪
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 一机构的记述?它的
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设立对历史的发展有
君主 ——赵尔巽《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何影响?
专制
【答案】机构:军机处。
影响:使君主专制进一
C.海外贸易发展
D.闭关锁国政策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6.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特许设立了一个对外贸易机构,负责承
销外商进口货物,并管理外国商人。这一机构是
( C)
A.宣政院
B.内阁
C.广州十三行
D.军机处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课后 · 素养达成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广州十三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2 __1_7_5_7___年,清廷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 13 ___广__州___ 过
一 处 作 为 对 外 通 商 口 岸 , 并 规 定 由 朝 廷 特 许 的 “ 14 程 闭关 __广__州__十__三__行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 (共4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 (共47张PPT)

四.闭关锁国政策
2.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
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 限制海上贸易;又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 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船、渔舟“片 帆出海”。清朝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 ,开放宁波、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 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 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
四.闭关锁国政策
2.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
二、(旁白:雍正皇帝正在上朝)
• 大臣A:启奏陛下,近日臣听闻徐骏写了一首诗,“明 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 大臣B:陛下,微臣以为徐骏分明是蓄意诽谤朝廷。这“ 明月”是怀恋明朝,“清风”是影射大清。
• 皇帝:岂有此理!来人,徐骏居心不良,依大不敬律斩 立决。
(旁白:大臣A带着一众衙役去徐骏家抓人)
相关史事
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的重 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 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 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 籍贯等;船只 预先规定往返 日期,每人每 日只许带米两 升。
广州十三行
四.闭关锁国政策
3.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二百 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 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当时的西方国 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 ,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时期,而清廷 仍然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 闭塞[sè] ,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 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 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 危害:造成社会恐怖,从而禁锢了思想,摧 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 步。
列表比较秦朝、西汉、明朝、清朝 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
秦朝 西汉 明朝 清朝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八股取士 文字狱

部编版七下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理解性默写、简答及解析【部编版七下】

部编版七下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理解性默写、简答及解析【部编版七下】

部编版七下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习题及答案题型:【理解性默写】【简答题】20.古代诗歌五首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二、望岳/杜甫三、登飞来峰/王安石四、游山西村/陆游五、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原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主题思想】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

【习题及解析】一、理解性默写: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2、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二、简答题:1、“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各是什么人?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3、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二、简答题:1、“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各是什么人?答:“古人”“来者”都是指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

“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答:表达作者生不逢时,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人生感慨。

3、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答: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到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凄凉,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4、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什么特殊之处,千百年来却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

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

答:这首诗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一、课堂目标1.了解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过程;2.掌握康雍乾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变革;3.理解乾隆时代对各个民族的重视与政策。

二、教学重点1.康雍乾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变革;2.乾隆时期对各个民族的重视与政策。

三、教学难点1.控制文化思想,巩固君主专制制度的措施;2.清朝对藏、蒙、新疆等地区的政策和措施。

四、教学过程1. 概述清朝在康雍乾三朝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和巩固。

清廷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以巩固君主专制。

2. 政治变革康熙年间,清朝开始推行“科举为官”制度,这一制度在雍正、乾隆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经过多年的实施,推动了官员政治素质的提高。

同时,康雍乾三朝时期,清朝还推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比如加强吏治,大力整顿官场;推出了“口耳相传”制度,通过这种制度来掌控官员的政治思想,并保证君主专制制度的稳定。

3. 军事变革康雍乾三朝时期,清朝进行了大量的武装力量建设和扩充,加强了清朝在中亚、西藏等地区的军事力量。

此外,清朝还进行了边境地区的多次防御战争,如霍尔果斯战争、卓嘎战争等,巩固了对西北和西南边疆地区的控制力。

4. 文化变革康雍乾三朝时期,清朝进行了一系列文化变革,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君主专制制度和中央集权。

例如,清朝推行了经院教育,以控制知识分子的政治思想;发展圆明园中的文化艺术事业,体现了清朝文化的辉煌;同时,还进行了对西藏、蒙古等地区的宗教和文化的控制和改造。

5. 经济变革康雍乾三朝时期,清朝进行了多项有力的经济改革,如推行农业发展和牧业养殖等的政策,推进了清朝经济的发展。

此外,清朝还借鉴了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新型生产方式,促进经济的发展,扩大了清朝的国际影响力。

6. 民族政策在乾隆时期,清朝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得到强化,主要表现在巩固中央集权、推进统一战线、重视各民族的文化、历史和传统等方面。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共31张PPT)

议政王大臣会议享有怎样的 权力,它对皇权有威胁吗?
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 臣会议,一经决定,连皇帝也不能变。
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存在,它不仅使
内阁形同虚设,最主要的是它限 制了皇帝的权力。
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
军机处的设立: (1)原因:议政王 大臣会议削弱了君权。 (2)时间:雍正帝。
2.军机处的设立过程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2.军备废弛
表现:军队长期养尊处优,军备废弛。 将士接受骑射检阅,竟然“射箭箭虚发 ,驰马人坠地” 八旗的子弟更是百无一能, 好逸恶劳,不是嗜酒赌博, 就是养鸟斗鸡,十分颓废。
3.财政危机
清朝官僚机构臃肿,而且乾隆后期花费无度。各级官吏 贪污,截留税款,大大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
识以及它的严重恶果。 3.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
程和结果。
学习重点:君主集权的强化、闭关锁国。
学习难点: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
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代前期,满族宗王、八 旗、贝勒等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 又称“国议”,它创建于皇太极崇德二年 (公元1637年),撤销于乾隆五十六年 (公元1791年),共存在过155年
在思想上对文人加以束缚,使文人百姓在心底对朝廷 畏惧,不敢造反,这就是文字狱。
清朝文字狱
时间: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 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表现: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 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 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 受到迫害。
结果 嘉庆以后,出现了财政危机。 影响: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4.社会危机—土地兼并
清朝中期以后,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 地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破产,变成地主的佃 户和雇工,向地主交纳高额的地租。很多农民变为流民 ,以乞讨为生。 影响:社会的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广大民众的生活日益 困苦,社会危机重重。

部编历史七下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部编历史七下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部编历史七下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部编历史·七下】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知识梳理)一、军机处的设立1.清初:还保留着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皇权。

2.康熙:设立了南书房,为了抑制满洲贵族的权力,加强君主专制。

3.雍正:设立军机处,为了加强君主专制。

军机处职责:皇帝选派亲信大臣,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

军机处作用:①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②使大臣丧失了责任感和创新精神,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军机处特点:简、速、密二、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1.文字狱含义: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借题发挥,制造大批冤狱,人们把这种做法成为“文字狱”。

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加强君主专制时间:康熙、雍正、乾隆三期最残酷特点: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远超前代影响/危害/后果:①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致使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②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2.文化专制政策目的:在思想上维护集权统治表现:①大力提倡尊孔读经,整理文献和编撰书籍;②查禁书、收缴并销毁。

影响:摧残了文化,不利于文化的传承。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表现:①官场腐败: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败的趋势②军队腐败:八旗兵久无战事,尚武精神荡然无存;军队养尊处优,军备废弛;八旗的子弟更是百无一能,好逸恶劳。

③财政危机:嘉庆以后出现了财政危机,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

④土地兼并:土地兼并使社会的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广大民众的生活日益困苦,危机重重。

四、闭关锁国政策原因:①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②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③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④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2)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2)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
材料三: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 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 物以通有无。 (1)材料一中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被称为 什么?谁为开拓这条“通道”做出了突出贡献?
答案:丝绸之路;张骞。 (2)材料二说明唐朝采取的是怎样的对外政策?请 你举出唐朝对外交往的两则史实。 答案:开放的对外政策。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
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引诱。结果,始皇失败
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材料二:翰林院庶吉士徐骏的诗集里有“清风不识 字,何事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 留人”,于是雍正认为这是存心诽谤,赵大不敬律 斩立决。 (1)材料一中汉武帝“要人民只读一种书”分别 指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起到了什么共同作 用?明朝的统治者采取的一项措施也起到了类似的 效果,你知道是什么措施吗? 答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了思想控制。科 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
6.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原因包
括(D)
①官场贪腐之风盛行 ②军队军备废弛 ③出现财
政危机 ④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分化严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知识点4 闭关锁国政策 7.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 要条件”。下列对清朝前期“与外界隔绝”理解正 确的A是( )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C.禁止中国与外国往来 D.拒绝一切外国人来华
【基础过关】
知识点1 军机处的设立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南书房记注》,系
为数极少的南书房档案,设立这个机构的清朝皇
帝是(B)
A.顺治帝
B.康熙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

相关史事
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的重 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 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 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 籍贯等;船只 预先规定往返 日期,每人每 日只许带米两 升。 广州十三行
“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 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 接触,就立即腐烂。” ——马克思
广州十三行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大使马噶尔尼访华
蒸汽机,棉纺机,天体运行仪、 天朝物产丰盈,无 地球仪;“君主”号战舰的模型, 所不有,原不藉外 步枪,望远镜,秒表,透镜,热 气球,车辆等 夷货物以通有无。
1.开放通商口岸 清朝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 2.将舟山附近一海岛让给 “中国人”正在逐步退化到 英国人居住和存货 “野蛮人”和“贫困”时代。 ……
闭关锁国
17世纪中叶,茶叶刚传到欧洲。开始的时候,英国大量从中国进口 茶叶,白银源源不断地从英国流向中国大地,中国处于绝对的出超 地位。中国茶每年输出达1800万斤,货值占出口总额的九成以上。 而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仅棉花、洋布、钟表等量少产品,价值不 抵中国商品的十分之一。 为了扭转贸易劣势,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 1839年6月3日,道光皇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往广州 禁烟。 林则徐把茶视为“制夷”的法宝。他认为,对于喜食嗜吃牛羊肉的 洋人,他们如果没有中国进口的大黄、茶叶以辅食的话,会消化不 良而死。在与道光的一份奏稿中,林则徐写道:“况茶叶大黄,外 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在一份拟交英女王的文书中,他再次 强调:“大黄、茶叶、湖丝等类,皆中国宝贵之产。外国若不得此, 即无以为命。” 小小茶叶引发战争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从实质上看,这也是晚清 长期闭关锁国,拒绝正常通商贸易的结果。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作业课件(RJ)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作业课件(RJ)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 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3)材料二说明明太祖认为丞相的设置存在什么问题?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 题的? 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废除丞相。
材料三 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即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 进去)。
11.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 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 A) A.军机大臣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记述
出处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 《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军机大臣年表》
——清代史学家赵翼 (4)材料三中,赵翼形容的是清代的哪一个机构?这个机构是谁设立的? 军机处。雍正帝。
14.(2018·山东聊城)清朝人李祖陶说:“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 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看,窥视)景,畏避太甚。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 以为虎。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上述社会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清 王朝实行( B )
5.清朝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在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是( )C A.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B.实行八股取士 C.大兴文字狱 D.设立军机处
6.“文字狱”主要压制打击的是( )C A.督抚大员 B.王公贵族 C.知识分子 D.分裂势力
7.嘉庆时有一个民谚:“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反映了当时( )C A.军备废弛 B.土地集中 C.贪污成风 D.经济衰退 8.八旗兵是清朝军队的主要支柱,右图现象说明清朝的( )B A.财政腐败 B.军事腐败 C.文化专制 D.闭关锁国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0课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0课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0课摘要:一、引言二、秦统一六国1.秦始皇的统一战争2.秦朝的建立三、秦朝的政治制度1.中央集权制度2.皇帝制度四、秦朝的经济建设1.土地改革2.统一度量衡五、秦朝的文化建设1.焚书坑儒2.文字统一六、秦朝的灭亡1.暴政导致民不聊生2.农民起义3.秦朝的覆灭七、结论正文:一、引言在我国历史上,秦朝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朝代。

秦始皇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秦朝的历史。

二、秦统一六国1.秦始皇的统一战争:秦始皇继位后,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逐步消灭六国,完成了对中国的统一。

2.秦朝的建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秦朝,自称始皇帝,定都咸阳。

三、秦朝的政治制度1.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实行三公九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地方进行严格控制。

2.皇帝制度:秦始皇采用皇帝称号,规定皇帝权力至高无上,世袭罔替。

四、秦朝的经济建设1.土地改革:秦朝实行土地私有制,使土地得到合理分配,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2.统一度量衡:秦始皇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和文字,方便了商业往来,促进了经济发展。

五、秦朝的文化建设1.焚书坑儒:秦始皇为了巩固政权,曾下令焚书坑儒,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2.文字统一:秦始皇推行小篆,统一全国文字,有利于文化交流和传承。

六、秦朝的灭亡1.暴政导致民不聊生:秦朝实行严刑峻法,赋税沉重,导致民众生活困苦,怨声载道。

2.农民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起义,揭开反秦的序幕。

3.秦朝的覆灭: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楚汉相争开始。

七、结论秦朝虽然短暂,但其对中国的统一、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军机处的设立 任务:阅读教材第一目,回答清朝前 期中央机构的演变?
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
康熙时,设立南书房
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
一、军机处的设立
议政王大臣会议享有怎样的权力,它 对皇权有威胁吗?
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 臣会议,一经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 变。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存在,它不仅 使内阁形同虚设,最主要的是它限制 了皇帝的权力。
一、军机处的设立
1.设置时间 2.目的 雍正时期 加强君主专制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传达皇帝旨意
人员精干
3.职能
4.特点: 简、速、密 5.影响
办事效率高 严格保密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一、军机处的设立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 画于其间。” ——清代史学家赵翼
议一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军机处的设立
1)目的:根本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2)危害:
直接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 知识分子。
造成了社会恐怖, 摧残了人才,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严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二、思想文化专制 历史上控制思想的重要事件
朝代
事件
秦朝 西汉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八股取士
明朝 清朝
文字狱
二、思想文化专制
闭关锁国的原因: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 来商品;(根本) 2、统治者妄自尊大的心态; 3、担心国家领土受到侵犯,怕沿 海居民与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 统治;
“闭关锁国”的影响
工业革命后英国由 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一跃而为世界资本 主义头号工业强国, 号称"世界工厂", 称霸世界达半个世 纪之久。
回顾唐朝到清朝的对外政策及影响 思考“闭关锁国”带来的启示?
唐朝 清朝 开明开放 闭关锁国 国力强盛 落后挨打
今天 吸取 ……教训,广泛交往,交往过 程中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坚 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四: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任务:阅读教材第三目,总结清朝社会矛 盾不断加剧的表现?
表现 ①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 ②大力提倡尊孔读经; 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 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
(一)文字狱(文字引发的冤狱) 含义:统治者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 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 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大批 冤狱。
最残酷: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西方:工业社会 生产力高度发展 科技发展 (开放、先进、发达) 中国 农业社会 生产力水平低 技落后(闭塞、停滞、倒退)
1840年,鸦片战争中, 被迫开放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 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 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 消极影响:使中国错失了向西 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 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 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1)政治腐败。 (2)军队腐败,军备废弛。 (3)财政危机。 (4)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 .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一方面
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采 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另 一方面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危机” 的表现主要有( ) ①闭关锁国落后于世 界发展进程②土地兼并严重 ③吏治腐 败 ④军队腐败,军备废弛 •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 ④
历代君臣仪式的变化
秦朝
坐而论道
宋朝
站立议政
清朝
跪受笔录
皇帝的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顺 治 康 熙 雍 正 乾 隆
学习目标
2.理解清朝实施文字狱与文化专制 政策的基本知识和造成的恶劣影 响。 3.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1.了解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基本史实。
努 尔 哈 赤
皇 太 极
顺 治
康 熙
雍 正
乾 隆
嘉 庆
道 光
咸 丰
同 治
光 绪
宣 统
知识结构
设立军机处 大兴文字狱
政治 思想 危害
清朝中期的 社会危机 国内:社会 矛盾不断加 剧
国际:落后 于世界发展 进程(民主政治、科
技发展、工业发展、社会 进步)
文化专制
闭关锁国
文化
对外
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 厂”“军机处”“文字狱”确 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 元的主题应该是 (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加强
文化专制政策
(1)目的: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专制统治。 (2)表现 ①大力提倡尊孔读经; ②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 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 。 ③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 乾隆时 修订四 库全书
三、“闭关锁国”政策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三、“闭关锁国”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的过程: 1、顺治时期, 颁布( 禁海令 ) 禁海政策
吕留良案 胡中藻案 徐骏案
反对清朝统治 因诗“一把心肠论浊清”被 指为侮辱清朝。 因诗“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 意不留人”被指为侮辱清朝。 考题:“维民所止”被指有辱 圣上为“诽谤大逆”
数十人,其子碎尸枭首
株连族人 祸及师友
斩首
查嗣庭案
抄家死于狱中
二、思想文化专制 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小题大做,掀起文字狱?
二、思想文化专制
• 清朝文字狱事例: • “一把心肠论浊清”——胡中 藻案 •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 不留人” •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严酷荒唐的文字狱
案名
庄廷龙《明 史》案
事由
有攻击清朝统治者的语句, 还使用南明的年号
株连人数
70--120
戴名世《南 山集》案 同情前明政权,使用南明年号。 300多人
对君主集权的强化有什么作用?
一、军机处的设立
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进 一步强化?
军机处的设立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皇 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 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弊端:皇帝一人的决策失误可能会造成 整个社会的倒退,也造成许多潜在的社 会危机。
二、思想文化专制 任务:阅读教材第二目,总结清朝实 行了哪些文化专制措施?
2、统一台湾后,开放( 四个港口),作
为对外通商的口岸; 四口通商
3、1757年,只开放( 广州 ),特许 “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 一口通商
三、“闭关锁国”政策
闭关锁国的原因? 材料一:清雍正帝说:朕观四民(指士、农、
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 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 其末也。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假 (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 ——1793年乾隆致英国国王书 材料三:“设禁之意,特恐吾民作奸勾夷 (勾结外国人),以窥中土” ——(道光《重篹福建通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