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导学案上课讲义
《清平乐村居》公开课精品课件
民间艺术与文化
展示古代乡村的民间艺术 和文化活动,如戏曲表演 、民间舞蹈、剪纸等,传 承和弘扬乡村文化。
古代文人笔下的田园风光
1 2 3
田园诗赏析
选取古代著名文人如陶渊明、孟浩然等的田园诗 作,进行赏析和解读,感受诗中的田园意境和美 学价值。
山水画中的乡村景致
展示古代山水画中所描绘的乡村景致,如茅屋草 舍、绿树成荫、小桥流水等,领略画中的自然美 与人文气息。
《清平乐村居》作为辛弃疾的代表作 之一,体现了作者对和平安宁生活的 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批 判。
CHAPTER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
篇章结构
上阕描写乡村自然风光,下阕叙 述乡村生活情趣。整体结构清晰 ,层次分明。
写作特点
运用白描手法,语言朴素自然, 描绘出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生 活图景。
的爱国情感。
辛弃疾的词作风格豪放、意境深 远,善于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
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时代背景及历史意义
南宋时期,国家内忧外患,民族矛盾 尖锐,辛弃疾的词作充满了强烈的民 族意识和爱国情感。
该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历 史意义,为我们了解南宋时期的社会 风貌和民族精神提供了重要参考。
主题思想
作品通过描绘乡村自然风光和生活情趣,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批判。
CHAPTER 03
知识拓展:古代乡村生活掠影
农业生产与劳动场景
01
02
03Βιβλιοθήκη 耕种与收获描述古代农民耕种、播种 、除草、施肥等农业生产 活动,以及丰收时节的喜 悦场景。
水利与灌溉
介绍古代乡村水利设施的 建设与维护,如陂塘、水 渠等,以及农民利用水资 源进行农田灌溉的情景。
《清平乐村居》优质课教案3篇
《清平乐村居》优质课教案3篇设计理念:1.从儿童出发,在文化的视野下,引导儿童漫步诗词王国,“让学”于生,以生为本,顺学而导,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意、得言、得法。
2.诗词是一种艺术,一种语言的抒情艺术,品读诗词应从形象入手,从意境入手,所谓“情缘景发”“意与境会”“思与境偕”,把握诗词韵感,体会诗词美感,领会诗情感。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初步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词的意境,初步体会词的情感。
4.初步感受品读诗歌,体会古诗词“炼字”的妙处,学习遣词造句。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文字、图片、音乐)教学过程:一、诗词激趣,初读感知。
1.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诗是我国文学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首特殊的诗歌(出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2.板书课题,谈谈“村居”。
注意书写:“清、村”左窄右宽,“平、乐”注意左右对称,“居”把“古”向外写写,字成梯形)。
重点引导读好“村居”,说说“村居”在你头脑中的印象。
3.初读正音。
4.体会节奏。
5.比拟诗词特点。
二、诗、画结合,理解意境。
1.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请你结合书中的插图,边默读边想象,你读懂了什么2.其中,哪一幅画面留给你深刻的印象(1)童趣图“卧”:写出了小儿的天真、活泼、可爱,可以和“躺、坐、趴”等字比拟。
引导读出小儿的天真、活泼、可爱。
无赖:可爱、顽皮的意思,对小儿的爱称(古今词义的差异)指名读(板书:趣)(2)乐趣图大儿、中儿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这两位儿子的(勤劳、孝顺、能干)(3)情趣图主公是:翁媪(书写:翁,引导从偏旁理解翁媪)吴音:是指中国吴地的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文中指江西上饶地区吴方言。
讲解“媚”:眉——媚——相媚好——亲热地交谈什么引导想象老爷爷和老婆婆会说些什么,聊些什么指名读(这对老夫妻多会享受生活的情调啊,板书:情)(4)清趣图低小:体会生活不富裕。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导学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导学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能背诵和默写。
2、过程与方法:借助朗读、想象、表演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
重点难点:1、给文配画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2、给词配乐吟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教时。
教学过程:(实录)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南宋爱国将领、著名词人辛弃疾描绘的乡村图景,领略乡村特有的清丽宁静。
谁愿意读读课题?(生自由读,师指名读。
)师:读了课题,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这首诗有两个题目。
生:我对刘丹同学的回答有意见,没有两个题目,宋词是一种可以配曲子唱的词,前面的那个“清平乐”是词牌,后面的“村居”才是词的题目。
师:你懂得真多!能告诉老师你怎么知道的吗?生:我昨天预习时也不明白,后来上网查阅资料,才明白。
老师,词牌还有很多呢:“醉花阴”、“浣溪纱”、“虞美人”也是的,对了,还有李白“明月几时有”的那个叫“水调歌头”!师:同学们,刘丹已经懂得如何主动学习了,让我们把掌声送给她。
确实,宋词和唐诗、元曲等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它有自己特殊的形式,可以配乐演唱,有点象我们现在的歌词。
那么“村居”写的是什么呢?我们来读读(学生自由读)师:谁愿意大胆站起来读读?(指名读)师:读得真响亮,同学想给你提点小意见,接受吗?生:翁媪(wengao)读错了!生:我觉得词和诗一样,要读出节奏来,郭洋的节奏不清楚。
师:你来示范一下好吗?生: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师:真好,诗词只有把节奏读正确,才有独特的音韵美,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师: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必背干货】语文试讲 《清平乐·村居》教案+试讲稿!
教案:语文试讲《清平乐·村居》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清平乐·村居》。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面意思和意境的理解。
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分析。
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解释和理解。
2. 诗歌意境的深入感受和体会。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词,巩固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简要介绍作者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
(2)学生自主探究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各小组选出一位代表进行汇报和分享。
4. 探究学习:(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和讨论农村生活的特点和价值。
(2)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活动,写一篇关于自己向往的农村生活的短文。
四、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诗歌的掌握程度。
2. 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语文素养。
五、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的PPT和教学素材。
2. 学生自主学习使用的教材和参考资料。
3. 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所需的讨论和写作材料。
教案:语文试讲《清平乐·村居》本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理解了诗歌的字面意思,现在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1.3《清平乐村居》导学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1.3《清平乐村居》导学案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清平乐·村居》的背景及创作背景。
2.理解诗歌中描绘的农村生活场景。
3.能领会诗歌中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4.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清平乐村居》的背景和创作背景。
2.理解诗歌中描绘的农村生活场景。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2.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教材、黑板、笔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讲解课文标题《清平乐村居》,请学生预习该课文内容。
2.介绍诗人杨万里及其创作背景,引入《清平乐村居》诗篇。
第二步:理解诗歌内容
1.向学生简要介绍《清平乐村居》的内容梗概。
2.分段解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段的含义及描绘的场景。
3.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的内容。
第三步:情感表达
1.分组讨论村居生活,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生活的情感。
2.引导学生通过诗歌,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感情表达。
第四步:语言表达
1.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就诗歌中出现的一些成语、古词语或优美句子展开解读。
2.激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绘画这个乡村场景。
第五步:课堂展示与总结
1.学生展示小组活动成果,分享自己对《清平乐村居》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进行总结,强调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语言表达。
六、课后作业
1.课后复习诗歌《清平乐村居》,并就诗歌中的一个情节或细节进行写作。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清平乐·村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首词。
这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
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向往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全词只有短短几句,却把一家农户的环境气氛和全家老少勤俭淳朴的劳动生活风貌鲜明地勾勒出来,向读者展示出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家生活画面。
【教学目标】1、能读准“鸡笼”“莲蓬”“翁媪”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词。
2、能借助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受词中对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和翁媪和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
3、通过感受诗中所描写的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诗中意境,体会诗中情感,有感情地诵读。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古诗中所表达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设计理念】吟诵,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读通诗句,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是古诗学习的三个境界,在读中发展语感,体验情感,领悟内涵。
古诗凝练含蓄、意在言外、言约而旨丰的特点,教学中不适宜对其进行“条分缕析”和“细究深挖”。
本教学设计从整体入手,重点处相机点拨。
在古诗破解文义的设计中,抓住关键字眼,让学生在“读、想、悟、背”的综合阅读活动中充分自主、有效合作、积极探究,解读古诗的意思,品味古诗的意蕴,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读—整体感知,初知大意(一)配图乐,激学趣1、导入:同学们,画是一种含蓄深刻的语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驰神往的境界。
让我们伴着悠扬的古琴曲来欣赏一下吧!2、播放古琴曲,学生欣赏课件展示动画,最后定格。
(二)创意境,入课题1、师:这幅画是根据宋代词人辛弃疾所写的词《清平乐·村居》所画。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词”的特点。
2、学会本课5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背诵。
课前准备:多媒体出示插图,伴着悠扬的古琴曲,给学生创设一份恬静的田园氛围,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氛围。
关于辛弃疾的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一、初读词题,试想画面:我们中国历来被称为“诗的国度”。
从小到大我们学了许多诗。
谁来背一背曾经学过的古诗。
(课前)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与古诗相似的作品。
出示全词:1、快速浏览这首词,与学过的古诗相比,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相机介绍词的别称:长短句、填词、上下阕师:乍眼一看,这首词是不是有两个题目呢?词牌名!题目读,停顿乐(正音)师:看到村居,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交流)我们的想象让题目有了意义。
一起读课题。
二、疏通文本,感知画面:师:是呀,我们所看到乡村生活是一幅多么安宁、祥和画面,那么,词人辛弃疾眼中的村居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听录音师:我们来读这首词,要求八个字:字字响亮,字正腔圆。
(一)师:你觉得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注意一下。
媚,剥(bao),翁媪(理解,生领读)(二)师:谁来把课文读一读。
(强调停顿,齐读)(三)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村居呢,我们再来读,轻轻地读,缓缓地读,看谁能把村居的情景想象读出来。
师: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读了这么多遍,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交流:锄豆图,联系《锄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织笼图,想象鸡鸭成群,联系《四时田园杂兴》小溪图,茅檐图,感受屋小草青。
想象流水的声音,溪水绕人家。
看到的一幅幅画,用你的声音告诉大家,读卧剥图,想象荷花景,诗句。
抓住“卧”(换躺、趴比较),想象小脚丫的动作,想象顽皮的样子。
“送给他哪个词?”小儿卧在哪儿,观察他的表情。
他一动不动,他静静的,他是那么的……你又能送他一个词么?体会自在,认真,理解“无赖”。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清平乐·村居》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读着这首词,顿觉清新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浓郁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字里行间。
从那充满灵气的诗句里,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儿童的生活场景,一经诗人的生花妙笔,就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虽然事隔千年,却犹如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一种亲切感,也油然而生。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童年生活的纯真与美好;2、通过背诵、默写古诗词,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3、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的意思,背诵、默写诗词,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
教学过程:一、揭题入课,粗知宋词师:亲爱的同学们,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
每一首宋词都仿佛是一副色彩明丽、清新的水墨画,是一曲婉转动听的歌曲,也是一段绵长悠远的内心独白。
今天我们一起徜徉于乡间溪畔,去看看爱国词人辛弃疾笔下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师:板书课题)师: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谁来说一说古代的“词”?(备注:词是我国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是隋唐时期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曲子词”或者“长短句”“诗余”等,盛行于宋代。
特点是每首词都有有词牌。
词牌与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有些在词牌下另有标题或者小序,表明主题或写作的缘由。
在音韵上,词和音乐紧密结合。
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
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村居”中“居”字的含义(课件出示:《论语》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居字,古注有居家、居官、居心三种讲法。
家有家政,居家以孝友治家,不能懈倦。
居在官位,所得的俸禄,都是由人民纳税而来,更不可懈倦。
《清平乐·春居》导学案
《清平乐·村居》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画面,并说一说。
3、通过朗读、想象、表演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注意:醉、媚、锄、媪、亡赖、剥)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三、教学策略
1.图文结合,理解诗意:自由朗读后,看看图结合注释,查字典,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茅檐:()吴音:()相媚好:()
翁媪:()亡赖:()
2.吟诵,渐入诗境:理解诗意后,把诗诵读一番,读出自己的感受。
四、自主学习
1.从诗中找景,再与图对应,图文对照,学编故事,以诗为媒介开展听说训练,大致说出诗意
2.自主理解诗意,背诵《清平乐·村居》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清平乐·村居》(此作业拍视频上传)
2.完成随堂练习(此作业拍照上传图片)。
清平乐导学案.doc
26《清平乐村居》导学案陈亚飞【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义,。
2.想象这首词描绘的情景,感受词中田园风光美、农家生活乐,理解词人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情感。
导入新课:1.从古至今就有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有关乡村生活的诗词,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喜爱乡村的田园景色和农民朴素淡雅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追随辛弃疾一起去江西上饶农村的一户普通农家去走一走,看一看。
yue2.齐读课题一一《清平乐村居》。
请大家看准字音,齐读课题。
3.“清平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相当于一首歌的曲调。
“村居”则是这首词的题目。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户普通农家的生活。
活动一:初读课文感知词境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节奏,理解词义。
2.组内汇报自学成果:①将下列词语读给组内成员听听,相互正音,理解词义。
茅檐锄豆卧剥莲蓬吴音相媚好翁媪无赖②组内选择方式朗读课文。
3.全班展示。
①交流疑难,强调易错字词。
②朗读课文。
(1)全班交流疑难,强调易错字词.有没有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难或者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我想提醒大家卧剥的剥是个多音字,这里读bao,卧剥就是身体趴着剥东西。
我想告诉大家翁媪的媪读ao。
指老年夫妻。
为什么要将好好的豆子锄掉,怎么理解“锄豆” ?(把豆苗地里的杂草除掉)吴音怎么理解?(吴地方言,此时的辛弃疾被贬至江西上饶,这里是指江西上饶地区的吴方言)相媚好怎么理解?(媚是献媚、讨好、示好。
相媚好是彼此之间亲热打趣示好)我们一般会称什么人为无赖?蛮不讲理、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那为什么词人辛弃疾会称小儿为无赖呢?这里的无赖还是不是指蛮不讲理游手好闲的人呢?这里的无奈应该理解为顽皮,这是对小儿喜爱的称呼。
不好的词作好词用,这叫贬词褒用,像这样的词你还能举出哪些?(2)小组自选方式展示课文朗读。
词语掌握了,那课文能按照活动的要求来读了吗?哪一小组同学愿意来展示的?(3)组内自评,其它组评。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背诵课文。
2、理解词的内容,借助朗读、想象,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二、重点难点:1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数:一教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解题。
说到田园,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这样一些词:“阡陌交错”、“竹木扶疏”、“田舍掩映”、“鸡犬相闻”。
田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许多文人吟诗作画,心驰神往。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南宋爱国将领、著名词人辛弃疾(其词可分为:抒写爱国情怀的英雄词,描绘田园风光的农村词,体物言情的咏春词和艳情词。
)描绘的乡村图景,领略乡村特有的清丽宁静,走进田园,共同领略田园所特有的美。
谁来读读课题?《清平乐村居》。
(师指名读。
)(板书: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宋词是一种可以配曲子唱的词,前面的那个“清平乐”(“乐”要读“yue”,不读“le”)是词牌,每首46个字,分为上下两片,上片有4个韵脚,下片有3个韵脚字。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词牌)词牌还有很多呢:“念奴娇”、“浣溪纱”、“虞美人”,“沁园春”也是的,对了,还有苏轼“明月几时有”的那个叫“水调歌头”!后面的“村居”才是词的题目,村居是什么?(乡村人家)。
★关于题目“村居”———激发学生的想象:村居有什么景致呢?学生接触到的首先是题目。
一个“村居”会令孩子们浮想联翩。
会想到小桥、流水、人家;还会想到青山、绿水、树林,会闻到花香,会听到鸟语、泉声……有了这个情感体验,对于走进辛弃疾所要描绘的世界是大有帮助的,在农村生活的孩子读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比较,一个良好的情感铺垫便形成了。
(二)、恬淡走近诗词、“走向村居”,走进辛弃疾所描绘的乡村图景1. 学生试读,检查自学效果。
(读对读通)2.听录音朗读,听清节奏,老师对照正音。
五年级古诗《清平乐·村居》导学案
五年级古诗《清平乐·村居》导学案教学目标:1.复习词的有关知识。
2.读准、读通这首词,并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3.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情景。
重点难点: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美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1.板书课题,读题。
2.解题:(学生在预习的前提下先解释,最后老师补充)“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
词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短句”。
古代的词,都可以伴乐歌唱,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
“清平乐”的“乐”要读成“yuè”,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来当做词牌。
“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闲居的人家”。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二)初读,正音1.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2.难字正音,引导学生读准:茅、檐、相、媚、翁、媪、亡赖、剥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
4.且读且点评,读出韵律节奏。
(三)再读,解意1.自由读文,自主理解词语意思2.自由汇报自己第一次读课文的收获,老师引导学生解释重点词语:茅檐:茅草搭的屋子。
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点醉意。
吴音:吴地的方言。
这里泛指南方方言。
相媚好:彼此之间很亲密和睦的样子。
翁媪:老翁、老妇人。
锄豆:在豆田里锄草。
亡赖:音同“无赖”,这里指顽皮、可爱。
3.小组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疏通句子意思屋檐低,茅舍小。
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
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
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
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喜爱的顽皮佬。
4.再读全文,学生质难问疑(营造民主课堂,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争议之处,还可以展开讨论)(四)精读,悟情1.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
2.请学生自由谈所“看到”的画面。
3.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悟。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清平乐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清平乐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清平乐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在多层次阅读过程中体会词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
教学难点:理解“相媚好”,能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理解词,板书课题:清平乐村居2、正音:乐(yuè) 齐读课题(简介)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
读课题时,中间注意停顿,再一起读一遍。
3、设疑:辛弃疾的词中究竟描写了怎样的乡村,怎样的人家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来学习这首词。
二、初看画面,反复诵读。
1、课件出示整首词,自由朗读,把每个字读正确,读响亮。
2、指名2-3名学生读。
相机正音:翁媪莲蓬卧剥3、指导朗读:读词跟读诗一样要慢点,如果能注意适当的停顿,那就更好了。
这首宋词有上下两片,两片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
4、指名读,其余同学看插图,一边听他读,一边看着图想象每句话写了些什么。
三、想象画面,品悟词意。
1、(出示插图)这首词朴实易懂,联系插图,哪些词语、句子你自己能读懂2、生交流:▲感悟大儿、中儿的勤劳孝顺师点拨:(1)古诗词的语言和我们不一样。
“豆”是庄稼,真正锄的应该是草。
(2)中儿是什么意思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这两个儿子怎样怎么夸他们(3)练习朗读。
▲感悟小儿调皮可爱。
师点拨:(1)无赖①一般情况下“无赖”是指什么样的人呢②在课文中是这个意思吗③从“无赖”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2)卧①“卧”可能是什么姿势(躺趴)②从“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天真可爱调皮可爱)③练习说话:看看图,想象一下小儿顽皮的样儿,可以自己说一说,还可以同桌讨论讨论。
(3)指导朗读:小儿顽皮的样儿该怎么读出来呢▲感悟景美师点拨:(1)读到“青青草”,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2)绿草如茵,溪水潺潺,你看到一条什么样的小溪(3)瞧,他们就生活在这样优美的山村,你能按顺序说说这乡村的美景吗(可以由远到近,也可以由近到远)(4)指导朗读:这么美的风景,真是如诗如画呀!你能读好吗指名读。
26清平乐 村居优秀导学案
学习流程(学生)
自
主学Biblioteka 习“诗”与“词”在形式上的不同。组织交流。
不同点之一:结构不同,词有词牌名,本文的词牌名是“清平乐”。“村居”是词的题目,与内容有关。中间空了一行,这是词的上片和下片。
不同点之二:字数不同,诗,每句字数相等;词,句子长短不一,词也称长短句。
合
作
交
流
词一般分上片和下片两部分,朗读时,上、下片之间要停顿,读词跟读诗一样要慢点,读出节奏,如果能注意适当的停顿,那就更好了。这首宋词有上下两片,两片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
双河小学“六步式快乐课堂”导学案
课题
26清平乐村居
课型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翁、锄、莲”,正确读写“低小、吴音、翁媪、鸡笼、莲蓬”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通过朗读、联想,理解这首词的意思,同时达到熟读成诵。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展
示
提
升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描绘的情景。清新秀丽的景色让人心醉,勤劳纯朴的人们令人喜爱,这幅乡村美景里都有哪些人呀?他们都在干什么呀?
达
标
检
测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描绘的情景。(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低矮的茅屋前面,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边长着郁郁青青的小草。不知谁家一对白发老人正用好听的吴地方言在亲密的交谈。大儿子在小溪东面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在家门前编织鸡笼。最可爱的是顽皮的小儿子,正趴在溪头剥着莲蓬里的新莲子吃呢。
课
堂
总
结
总结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反
思
年级:科目:主备:审核:
《清平乐村居》教案四篇
《清平乐村居》教案四篇《清平乐村居》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低)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中)3、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说一说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写下来。
(中\高)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朗读,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田园生活的纯朴和情趣。
难点:体会词的意境。
教法与学法教法:读议法学法:自悟法与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词作,感知宋词1、课件出示(居)。
师:看屏幕,这个字读什么?我们的祖先是这样创造这个字的——出示“居”的古字演变。
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家,所以有人说居然之家,还有人说安居乐业。
)2、出示“村居”。
师:看到这个词,你又想到什么?矮小的房子,勤劳的人们,安静的氛围……这村子让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啊?过渡:只是闭上眼睛想象,我们就觉出了村居生活的安宁、美好。
那么让你站在这村子边,走进这村子里,真实地感受这美丽的村庄,你会做些什么啊?(作诗、画画、吟诵)是啊,有多少文人墨客面对着美丽的村居都忍不住心怀感慨,就算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金戈铁马。
这样的安宁还是触碰了他心里最深的细腻,于是让我们后辈人为之赞叹的佳作就这样破茧而出了。
今天我们就感受一下其中一位诗人细腻的感情,一起走进诗人辛弃疾的《村居》(板书)3、简介词名出示整首词。
师:这和我们平时学过的古诗一样吗?这是我们接触到的一种新的文体——词,它是诗的另一种形式,起源于隋唐之际,在宋朝达到鼎盛。
古代的词,都合乐而歌,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
这曲调的名称叫“词牌”。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词的词牌名是“清平乐”,又叫“忆萝月”、“醉东风”。
4、简介作者辛弃疾,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初读词作1、检查学生自读。
2、指导朗读师:古人诗兴大发时,会情不自禁手舞足蹈,我们不妨也来效仿一下古人。
(手舞上阕,足蹈下阕,合之)三、诠词释意过渡: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的意思,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介绍“词”: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宋朝一位著名的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板书: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2、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
词有它自己特殊的表现形式。
词有各种格式。
每一种格式有一个名称。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清平乐”是词牌名。
“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
二、初读,整体感知:过渡:《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呢?1、自读。
请同学们自己反复读读课文,细细看看课文中的插图,想一想,这首词描写了什么地方什么样的情景?2、听读。
我们来听听录音朗读,然后模仿录音朗读。
注意:剥的读音。
3、学生再练读。
4、指名读。
三、细读,理解词意:过渡:同学们,词和诗一样,语言十分精练。
我们要想理解这首词讲了什么意思,必须得弄明白每个字、词的意思,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词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1、自学思考。
2、逐“片”讨论:⑴上片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能有条理地说说?提示:“檐”、“吴音”、“相媚好”、“翁媪”的意思;作者的思路。
过渡: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片。
⑵追问: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
)提示: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三个儿子的行动,刻划他们的形象。
小儿剥莲蓬吃的那种活泼天真的神情状貌,最有趣了!⑶配乐朗读。
四、展开想象,描述词境。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借助画面与注释,了解词的大意。
2、了解词的一般特征。
3、在多层次的诵读、想象、拓展中,感受乡村生活的和谐美好,体悟词人对这种安宁生活的向往。
教学过程:一、古诗导入,初识宋词。
1、知道今天我们学什么吗?(请一生回答)它是一首——词(学生接着说)。
是的,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诗词”国度,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相信同学们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词,老师想考考大家,老师说前半句,你们一起说出下半句。
2、屏幕出示:教师提供前半句,让学生接着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把这些诗词连起来读一遍。
3、这都是描写农村生活的诗词。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驻足于农村,寄情于田园,用诗词表达自己对农村那份浓浓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
板书:清平乐村居。
“乐”这个字读yue,一起读课题。
4、清平乐,是词牌名。
什么是词牌名呢?出示小资料:清平乐,词牌名。
中国古代,诗人写成了一首词,按一定的旋律来吟唱,这旋律的名称,就是词牌名,它表示的是一种曲调,一种节奏。
清平乐,是词牌名,那么“村居”呢?——是这首词的真正的题目。
所以在书写课题的时候中间空一格或者用间隔号,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词牌名和题目中间要略有停顿。
一起再读课题。
二、自主初读,感知词韵。
1、辛弃疾笔下的“村居”是怎样的情景呢?请大家拿起课文,放开声音来读读这首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指名读。
谁能一个人,放开声音读读这首词?谁第一个把手举起来我就叫谁?——读正确预设: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这首词的最后一句中,有一个多音字——剥bao、bo(板书)谁来读一读这个“剥”字?请把这个词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朗读并背诵课文。
2、在感知、体验、表达的阅读对话中,体会词的意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
【教学重点】在多层次阅读过程中体会词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
【教学难点】理解“相媚好”,能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都知道“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灿烂的明珠,诗的创作创作成就最高是在──那么词的创作成就最高的是在──宋代。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南宋辛弃疾写的一首词。
二、初读课文,感知词韵1、谁把课题读一遍。
这个“乐”字还有什么读法?“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
读课题时,中间注意停顿,再一起读一遍。
2、读到“村居”,我们就会想到农村,在你想象中农村是什么样的画面呢?我们就来读一读这首词,看看辛弃疾笔下的“村居”是什么样的。
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把每个字读正确了,读响亮了。
哪个字读音没有把握的,自己先想办法解决。
3、指名读生字。
再指名读课文,适时指导“剥”的读音。
讲解词的上阙与下阙以及朗读。
三、精读课文,品悟词意1、(出示插图)这首词朴实易懂,联系插图,哪些句子你自己就能读懂?要点一:读到“青草”,我们仿佛看到了绿色的小草;那读这“青青草”呢?多一个字我们的理解就更丰富了。
来读一读这句话。
绿草如茵,溪水潺潺,你看到一条什么样的小溪?再读这句话。
要点二:古诗词的语言跟我们平时的表达习惯不一样。
“豆”是庄稼,真正锄的应该是草;“中儿”就是二儿子。
你会怎么夸这两个儿子?读一读这句话。
谁来说说这最小的那个孩子呢?这里的“无赖”是顽皮、可爱的意思,那从哪儿看出小儿子“无赖”呢?指导理解卧剥莲蓬。
你能把卧成其他的词吗?如“躺”“趴”“睡”。
比较一下这几个词,哪个更好一点。
“卧”字把时趴时躺时睡的小孩子写活了,更写出了他的自由自在,天真可爱。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导学案【第1篇】【教材解读】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清平乐·村居》,描绘了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乡村美景,描摹了翁媪及其三个儿子的怡然自在、辛勤劳动的形象,抒发了词人热爱安宁平静生活的情感。
词以白描的艺术手法,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有声有色,有情有趣,意境广远。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的大意,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初步了解词的特点。
通过诵读、想象、拓展,感受词中乡村生活的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理解词人向往安宁平静生活的感情。
3.书写词句,力求行款整齐、工整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发现导入,比较诗词异同1.调动积累。
背诵高鼎的《村居》2.区分诗词。
比较《清平乐村居》和诗的不同之处。
3.揭题读题。
【设计意图:以旧知带出引新知,“温故而知新”,自然地导入课题。
第一次接触词,引导学生自己去比较,去发现,从而初步感知词的特点。
】二、初读词作,感知节奏韵律1.读准字音。
2.读有节奏。
3.读整首词。
【设计意图:在读正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致体会词的韵律、节奏。
】三、品味想象,知大意入词境1.整体感知。
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
过渡:让我们走进村居,感受辛弃疾笔下独特的田园生活。
(一)感受景之美(1)语言描述。
(2)体会写法。
在这里,词人只选取了3种典型景物,寥寥9字,白描勾画,尽显朴素恬静。
(3)读有韵味。
教师示范读,手势指导读词抑扬顿挫。
(二)体会人之和清新秀丽的村子里,住着一对老夫妻,他们有三个儿子。
你印象最深的是谁?【预设1】品词析句,体会小儿的烂漫情趣(1)体会“无赖”背后的喜爱;(2)感受“卧”背后的恣意【预设2】对话体验,体会翁媪的幸福安宁(1)交流感受,走近翁媪。
读读词句,看看这是一对怎样的老夫妻?(2)合作学习,想象练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清平乐·村居①
【宋】辛弃疾
茅檐②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③相媚好④,白发谁家翁媪⑤?
大儿锄豆⑥溪东,中儿正织⑦鸡笼。
最喜小儿⑧亡赖,溪头卧⑨剥莲蓬。
注释:①清平乐村居:清平乐,词牌名。
村居,这首词的题目,意为乡村生活。
“乐”在此处读yuè。
②茅檐:茅屋,茅屋的屋檐。
③吴音:作者当时住在江西东部的上饶,这一带古时是吴国的领土,所以称这一带的方言为
吴音,也被成为吴侬软语。
④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互相夸赞对方
⑤翁(wēng)媪(ǎo):老年夫妇,老翁老妇。
⑥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⑦织:编织,文中指编织鸡笼。
⑧亡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亡”在此与“无”同音。
应读作“wú”
⑨卧:趴、躺。
作品译文: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
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
草。
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刚刚饮罢酒,带着醉意,亲热地在一起悠闲自得地聊天。
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门口编织鸡笼。
最有趣的是三儿子,他是那么调皮地玩耍,俯卧在溪边剥莲蓬吃。
创作背景:辛弃疾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汉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他十分渴望百姓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一直为抗金而不懈努力,但却屡遭奸臣排挤与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之久。
这首词就是辛弃疾描写农村田园生活的词中最为人称道的一首。
描绘了一个农村家庭普通而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天伦之乐,其乐融融,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表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向往。
一、思考:读着这首词,你的眼前看见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二、1、小练笔: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我仿佛听到了翁夸媪(或者媪对翁说):
“。
”
2、请同学们自由选择扮演翁或者媪,来选择三个儿子中的一个来夸一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