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批次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课作业答案完整版
北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案 (1)
201409考试批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课作业学生姓名:学习中心:学号:专业:年级层次: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试卷注意:本学期所布置的结课作业,请同学一律按照以下要求执行:1) 结课作业提交起止时间:2014年7月26日—10月6日。
(届时平台自动关闭,逾期不予接收。
)2) 结课作业课程均需通过“离线作业”栏目提交电子版,学院不收取纸介的结课作业,以纸介回寄的作业一律视为无效;3)截止日期前可多次提交,平台只保留最后一次提交的文档,阅卷时以最后一次提交的结课作业为准,截止日期过后将关闭平台,逾期不交或科目提交错误者,按0分处理;4) 提交文档要求:提交的文档格式为doc、rar,大小10M以内;5) 必须严格按照每门课程的答题要求完成作业,没有按照学院要求来做的结课作业,将酌情扣分。
请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并按照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一、根据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0分)。
[材料1]陆九渊:“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今来曰宙。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王守仁:“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材料2] 朱熹认为,“理在气先”,“宇宙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
”[材料3] 列宁:“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发展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话了的绝对。
”请回答:(1)简析材料1的观点并说明其唯心主义的形式。
答:这句话的观点是他们认为只有心才是真实的,而物质世界都是虚幻的,主张心既主观精神是宇宙或物质世界的本源。
物质世界派生于精神,这种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2)简析材料2的观点并说明其唯心主义的形式。
答:朱熹是宋明理学的著名代表,他认为在具体事物气存在前,就现有理(一种脱离人和具体事务的抽象精神)存在了。
理在气先,就是指客观精神理决定事物的存在。
理是万事万物的本源,这种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2022秋国家开放大学思政课终结性大作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B)参考答案
试卷代号:1395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B(开卷)论述题: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像我在别处说过的,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
”理论联系实际,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被称为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00 分)答: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所包含的一系列矛盾,如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等等,都是由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所决定的。
简单商品生产是单纯为交换而进行的商品生产。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这是因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为存在条件的。
一方面,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属于私人所有,他们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以及品种等,完全由自己决定,劳动产品也归生产者自己占有和支配,或者说,商品生产者都是独立的生产者,他们要生产什么,怎样进行生产,生产多少,完全是他们个人的私事。
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
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之间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各个商品生产者客观上都要为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生产。
因此,他们的劳动又都是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
这样,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的性质,是社会劳动。
对此,马克思指出,当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后,“从那时起,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真正取得了二重的社会性质。
一方面,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从而证明它们是总劳动的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只有在每一种特殊的有用的私人劳动可以同任何另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从而相等时,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满足生产者本人的多种需要。
完全不同的劳动所以能够相等,只是因为它们的实际差别已被抽去,它们已被化成它们作为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作为抽象的人类劳动所具有的共同性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整理(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整理(全)目录绪论 (6)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6)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6)第一章 (7)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7)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试运用这一观点,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是如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8)3、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8)4、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9)5、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重要意义。
(10)6、根据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说明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0)7、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 118、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处理矛盾和和谐的关系 . 12第二章 (12)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12)2.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123.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13)4.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3)5.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
(13)6.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 14第三章 (14)1.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 14 2.当前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15)3.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15)4.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15)5.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202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终考大作业B及答案
202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B・、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0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而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所以,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济,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
'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又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
因此,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涉及广泛的方面,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我们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
”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矛盾的认识。
答: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体现的是事物内部或者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由对立着的两个方面构成的,同时,构成矛盾的两个方面乂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因此,同一性和斗争性构成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侦和趋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者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者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卜FJ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I可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一是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这就是说,任何矛盾的对立双方都不能单独存在,而是在•定条件下,以各自的对立面作为存在的前提,即“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如果没有对方,它自己也将不会存在。
二是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Ii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矛盾双方存在的互动关系是双方都能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便是如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答案(全)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第一套(一)单项选择(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5.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的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参考答案] 1.D 2.A 3.A 4.A 5.C(二)多项选择(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括()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B.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列宁主义思想C.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2.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包括()A.从创始者的认识成果讲,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B.从阶级属性讲,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C.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科学理论D.从主要构成讲,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参考答案] 1.ABCD 2.ABCD(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出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是(D) A. 社会发展是一种历史规律 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 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D. 以上都是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C) A. 矛盾斗争 B. 社会革命 C. 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 D. 土地革命3.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形成是从哪个方面阐述的(A) A. 人们在实践中认识世界的能动作用 B. 人们的经验和直观认识C. 归纳和演绎推理 D. 逻辑分析和思辨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是(B)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实用主义 C. 经验主义 D. 唯心主义5.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A.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 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C.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D. 劳动者与资本家的矛盾二、问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社会历史发展、人类社会存在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等一系列问题的阐述和规定。
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
这些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和科学理论基础,是指导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理论基石。
2.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有哪些?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发展是一种历史规律: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社会形态的变革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不断发展和斗争所引起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不同社会形态的产生和转变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变革所引起的。
–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进步的源泉,推动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发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3.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是如何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人们在实践中认识世界的能动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深入观察和研究,总结了一系列科学原理,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终结性考试一参考答案
试卷代号:1395国家开放大学2021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开卷)论述题(30分)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
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合成生物学、脑科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的变革。
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理论联系实际,试述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参考答案: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并贯穿于每一社会形态的始终。
其它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受社会基本矛盾的规定或影响。
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地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论。
他们认为,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占主导地位的一对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生产方式。
在生产发展过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始终存在着矛盾。
这种矛盾在生产方式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情况。
在新的生产方式建立起来以后的一定时期,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基本上是相适应的,这时候的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还处在量变阶段,不会也不需要生产关系整个系统的根本变革。
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处在经常不断的发展变化中;而生产关系则具有相对稳定性。
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来适应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就逐渐变成不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了,矛盾便日益激化起来,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新的生产关系就要取代陈旧的生产关系。
在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实现以后,随着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和确立,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不适应又转化为适应,从而又在新的基础上开始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2024春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B终考大作业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B(2024春)终考任务;一一大作业・、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0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而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所以,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木质,又称之为评证法的核心。
因此,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涉及广泛的方面,不得不涉及许多的•竹学问题。
如果我们将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我们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啡物辩证法」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矛盾的认识。
参考答案:对矛盾的认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矛盾是一个核心概念,它贯穿于唯物辫证法的始终,是理解事物变化发展,社会进步乃至人类历史演进的关键“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深刻例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这一规律不仅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也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这种对立统一关系不是睁态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矛盾的存在和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屣,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
二、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我现在,无论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都存在着矛盾。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特殊性则表现为,不同事物之间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也各有其特点。
这种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构成了事物的更杂性和多样性。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矛盾体系中,各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及参考答案
大作业(一)【单选题】1.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B.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C.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D.事物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正确答案:A2.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正确答案:C3.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正确答案:B4.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正确答案:C5.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C6.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正确答案:B7.杰出人物的产生是()A.纯粹是必然的B.纯粹是偶然的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正确答案:C8.“谋事在人,成事在天"()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B.宿命论的历史观C.唯意志论的历史观D.循环论的历史观正确答案:B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正确答案:A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正确答案:D11.物质的本质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正确答案:A12.所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A.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正确答案:D13.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A.培根、洛克英国B.圣西门法国、欧文英国C.黑格尔、费尔巴哈D.斯密、李嘉图英国正确答案:C14.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A.辩证法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正确答案:D1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正确答案:C16.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另一个是()A.普遍联系的观点B.对立统一的观点C.质量互变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正确答案:A1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2020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试题及答案
2020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试题及答案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卷一材料分析题(100分):材料:华佗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名医。
有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均头痛发热,同请华佗看病。
经华佗望色、诊脉后,给李延开了解表发散药,给倪寻开的是泻药。
正当二人疑惑之际,华佗解释道:李延是因受凉,病在外,故应当吃解表药。
倪寻是因饮食过多引起,病在内,故应当服用泻药。
二人虽病状相似,但病因不同,所治疗方法也不同。
二人信服,各自拿药服用,很快痊愈。
1、指出材料中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范畴并分析内涵。
(70分)答:材料中所叙述的案例华佗两个府吏倪寻和李延看病,华佗经过望闻问切之后,虽然二人都是得了感冒,但是,华佗给他们药物却迥然不同,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
华佗的解释是,二者都是感冒,但生病的原因不同,而且通过望闻问切后发现生病的病理不同,所以,开了不同的药物。
这里的案例用的原理是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
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辨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辨证法思想。
①体现了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内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
现象表现本质,本质决定现象。
材料中华佗对症下药正是透过现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
②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客观的,材料中华佗正是看到了病症和病因之间的联系,成功地寻找到治疗的方法,药到病除。
③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矛盾的特殊性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材料中华佗针对症下药正是对二者病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结果。
④体现了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就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材料中,两个患者的病症都是有各自的原因引起的,华佗正是认识到了其病因对症下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请理论联系实际,如何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0分)答: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启示: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不能照抄照搬、教条主义,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测试习题答案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暂无 11 . 人类进入 21 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 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暂无 12 . 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的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测试习题答案 整理 YB17020060098 11 . 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是 A.自然界 B.人类社会 C.精神 D.实践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暂无 12 . 承认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是西方哲学的一贯风格 B.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D.是一切哲学的共同主张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暂无 10 . 哲学上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 A.本源和派生的关系 B.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暂无
提示:注意习题顺序,每次刷新后,试题顺序都是变化的,不要按部就班的填写答案哦!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暂无 6 .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暂无 7 . 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中世纪唯名论哲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我的答案: 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绪论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XXX《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三套试题及答案
XXX《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三套试题及答案XXX《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三套试题及答案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卷一材料分析题(100分):材料:XXX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名医。
有一次,府吏XXX和XXX人均头痛发热,同请XXX看病。
经XXX望色、诊脉后,给XXX了解表发散药,给XXX开的是泻药。
正当二人疑惑之际,XXX解释道:XXX是因受凉,病在外,故应当吃解表药。
XXX是因饮食过多引起,病在内,故应当服用泻药。
二人虽病状相似,但病因不同,所治疗方法也不同。
二人信服,各自拿药服用,很快痊愈。
一、指出材料中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范畴并分析内涵。
(70分) 答:(1)XXX对症下药的故事涉及的辩证法基本范畴主要有: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它揭示和反映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在现实中因果关系的表现是多样的。
两府吏生病,饮食过多、受凉感冒是原因,头痛发烧是结果,是异因同果。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事物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根据的一对范畴。
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人们可以通过现象认识本质。
XXX通过望色、诊脉认识了两人发烧的不同原因,就开出了不同的药方。
.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引起被引起、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结果由于原因作用而引起的现象。
(判断前后相继的两个现象之间是否具有因果联系,其根本标志是看它们是不是引起被引起的关系。
23(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如果把两个具有因果联系的现象从普遍联系中抽出来加以考察,原因与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如果把它们放在世界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去考察,那么原因和结果的区分则是不确定的。
同一个现象是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则是原因,反之亦然。
4(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互为因果。
二、请理论联系实际,如何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0分)答:唯物辩证法全面而科学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形式和过程,从各个方面真实地反映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2022秋国家开放大学思政课终结性大作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A)参考答案
试卷代号:1395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A(开卷)论述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而认识又包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理论联系实际,如何正确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100分)答: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
感性认识是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人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
所以,感性认识虽然是生动的、形象的,但是还不深刻,这是其局限性所在,因而也是它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因所在。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一、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感性认识是通过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相互联系的形式获取事物表面的和初步的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的意识与外部世界取得联系的基本形式。
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片面性与主观性的特点。
是为开展理性认识提供思维素材的初级认识形式;二、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级认识形式。
理性认识通过概念、推理和判断等三种循序渐进的形式对事物展开本质及规律性的认识。
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抽象性与客观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是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上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高级认识形式;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提供思维的素材(认识论中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即透过现象看本质。
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马哲课后习题答案绪论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批次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课作业答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201503考试批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课作业学生姓名学习中心学号考号专业年级层次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试卷注意:本学期所布置的结课作业,请同学一律按照以下要求执行:一、学生必须预约才能在学生平台看见相关课程的“结课作业”按钮;二、提交路径:个人平台首页--学习中的课程,点击该课程名称--点击“结课作业”--点击“浏览”按钮,选择要上传的文档后点击“提交作业”即可。
三、结课作业提交起止时间:2015年1月26日—3月22日。
(届时平台自动关闭,逾期不予接收。
)四、提交的文档格式必须为word文档,截止日期前可多次提交,平台只保留最后一次提交的文档;五、严格按照课程名称提交相应课程结课作业,提交错误的结课作业,按0分处理;请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并按照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一、根据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0分)。
[材料1]陆九渊:“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今来曰宙。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王守仁:“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材料2]朱熹认为,“理在气先”,“宇宙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
”[材料3]列宁:“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发展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话了的绝对。
”请回答:(1)简析材料1的观点并说明其唯心主义的形式。
答:陆九洲认为只有“心”才是真的,而物质世界都是虚幻的,主张“心”即主观精神是宇宙或物质世界的本原,而物质世界产生于精神,这种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2)简析材料2的观点并说明其唯心主义的形式。
答:朱熹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气”存在以前,就先有“理”,一种脱离了人和具体事物的抽象精神就存在了,“理在气先”就是指客观精神“理”决定事物的存在,“理”是万物的本原,这种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
(3)谈谈对材料3的理解。
答:列宁指出了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认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把其中的某一个环节或方面加以夸大或绝对化,傅精神成为主宰物质的方面,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夸大了感性认识(如感觉)往往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夸大了更改认识(如概念),往往会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二、根据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0分)。
[材料]微软公司是20世纪90年代对美国新经济有重要贡献的成功企业,但微软仍遭遇垄断案。
对于新兴产业和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企业政府并不放松反垄断行为。
1994年7月,美国政府与微软达成一项协议,即不再要求计算机制造商将其视窗操作系统作为必备原件安装。
但在1995年11月因与对手网景公司划分浏览器市场遭到拒绝,微软便要求安装视窗操作系统必须同时安装其“探索者”浏览器。
1997年10月,微软实施将浏览器与视窗操作系统捆绑出售。
捆绑销售使微软市场份额大增,从原有的3%~4%的市场份额上升至、5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
为此,美国反托拉斯部门与微软公司开始了漫长的诉讼之路。
2000年6月地方法院法官判决微软公司分解为两个独立公司。
政府拆分微软行为在于保护市场竞争。
微软不服又提出上诉。
其结果微软虽未被拆分,但上诉法院确认微软的市场垄断事实,违反了美国的反托拉斯法。
请回答:(1)微软垄断案反映了垄断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
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什么?答:(1)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和开放性,这是导致垄断与竞争并存的根本原因。
(2)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与开放性,所以企业之间必然存在激烈竞争,竞争又必然要求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尽量占领市场,而开放性又为企业占领市场提供了可能。
效益好的企业凭借其优势设备,较高的劳动生产率通过捆绑出售等手段挤垮大量技术落后的企业,从而使生产和资本集中到本企业,生产和资本集中到一定程度就产生垄断。
这就是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
也就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趋利性所致。
(2)通过微软垄断案,你从中可以深刻领悟哪些经济学原理?答:(1)企业应依法从事生产经营;(2)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法律是各市场主体进行活动的依据;(3)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应用法律手段竺手段调控经济。
三、根据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0分)。
[材料1]英国着名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霍布斯鲍姆指出,给确定某一具体思想方式或观点是否能被看做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作依据的,“是在19世纪末大致定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美国着名学者海尔布隆纳在标准问题上有着与霍布斯鲍姆相近的看法。
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个可以得到“公认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来源于“同一套前提”,它是规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
“凡是包含有这类前提的分析,都可以正当地将其分类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即使作者本人并不如此认定”。
这“同一套前提”是:对待认识本身的辩证态度,唯物主义历史观,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分析而得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总看法,以某种形式规定的对社会主义的信奉。
『材料2]1934年,当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家卡尔·科尔施还没有彻底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写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科尔施力图通过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的特殊看法来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这些看法的要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原理,包括那些表面上具有普遍性的原理,都带有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实证的,而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是现在处于肯定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显得日益分崩离析的腐朽的正在衰亡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不是观赏现存的世界,而是对它进行积极的改造。
[材料3]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认为:“我们姑且假定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
即使这点得到证明,每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这种新结论,放弃马克思的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须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
所以,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结果。
它不是对这个或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
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
”请回答: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从狭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使用。
从广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是正确的。
材料1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的角度,明确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内容的核心内容。
材料2科尔施的理解则着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从政治立场着眼规定马克思主义。
材料3是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观。
所谓方法至上,就是把理论方法和结论对立起来,片面强调方法而轻视结论。
卢卡奇最初是在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的正统性问题时提出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的。
卢卡奇的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错误之一,是他把方法仅仅理解为辩证法,而否认世界观的方法意义,实际上是否认唯物主义的方法意义;错误之二,是离开论点、结论谈方法,把方法看做是可以离开论点,结论的独立自在的东西,其最终结果将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否定。
四、对世界的本质问题存在着不同的哲学观点,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并回答有关问题。
(20分)[材料1]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产生,又复归于水;万物有生有灭,而水则是永恒的。
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材料2]毕达哥拉斯认为: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空气。
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
[材料3]东汉哲学家王充认为:天履于上,地偎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材料4]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请回答:(1)材料1、2、3的观点相同吗?并加以评述。
答:材料1、2、3的观点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
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坚持世界是统一的。
不同之点则在于:材料1、3都表现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把世界统一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泰勒斯归结为火,王充归结为气,但都是用物质的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
材料2表现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们把世界归结为数,归结为某种客观的精神、理性因素。
(2)材料4说明了什么原理,坚持这一原理有何意义?答:说明的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
坚持这一原理的意义在于:第一,这一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切原理的根本立脚点和出发点。
它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科学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第二,这一原理是反对二元论、宗教神学、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
它证明了:否认世界统一性的二元论不能成立,宗教神学所谓“上帝创造世界”的虚幻和荒谬,唯心主义一元论关于世界统一于精神的根本错误,并给予其根本性的摧毁和打击。
第三,这一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理论基础;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五、根据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0分)。
[材料1]韩非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材料2]《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材料3]列宁指出把主要的注意力正是放在认识“自己”运动的源泉上;只有对立统一的观点:才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
请回答:(1)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有何异同?答:材料1和材料2都承认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但是材料1认为运动变化是客观事物自身具有的,世界发生变化,事物就要变化,事物变了,各种规律、办法、功能也就会发生变化。
材料2慧能的观点则不是从事物自身来谈变化,而是认为人的心理、人的思想、意志是变化发展的源泉、动力.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运动观,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