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动蛋白结合蛋白
细胞生物学名词及其释义
主要和全部由异染色质组成的染色体,如人的Y染色体和超数B染色体。
amitosis 无丝分裂 又称直接分裂 不形成染色体和纺锤体,细胞核直接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裂成二子细胞。多见之于某些原生生物,如纤毛虫等。
analytical cytology 分析细胞学 对细胞成分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的一门科学。
cA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cAMP依赖蛋白质激酶 即蛋白质激酶A[Aprotein kinase A(PKA)],动物细胞中的一种激酶,由cAMP激活,催化将磷酸基从ATP转移至蛋白质的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上。
calcium signal elementary unit 钙信号基本单位
钙释放常具有量子化特征。当钙动员信使或环境刺激处于低水平时,可使细胞内一组通道开放或一定量Ca2+进入,形成脉冲或夸克等,此称为钙信号的基本单位或基本事件(elementary events)。
calcium singal 钙信号 当细胞受到各种刺激时,导致细胞外Ca2+进入细胞或胞内钙库Ca2+释放,细胞溶质内的游离Ca2+浓度增高引起细胞的反应。
anchorage-independent cell 不[依赖]贴壁细胞
有些细胞不需要贴附于一定的表面上即可生长,如骨髓来源的细胞、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等。
ankyrin 锚蛋白 将血影蛋白与红细胞质膜上的整联蛋白相连的连接蛋白。
apoplast 质外体
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外围由细胞壁、胞间隙和导管组成的系统,是水和溶质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通道。
axon 轴突 神经细胞长的突起,可远距离快速传导神经脉冲,以向其他细胞传递信号。
α actinin1分子量
αactinin1分子量摘要:一、αactinin1分子量简介二、αactinin1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三、αactinin1的研究意义与前景四、结论正文:α-actinin1是一种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广泛存在于肌肉细胞、上皮细胞等多种类型的细胞中。
其分子量大小在不同物种和细胞类型中略有差异,一般在40-60kDa之间。
α-actinin1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包括调节肌肉收缩、细胞黏附、细胞迁移等。
在生物体内,α-actinin1主要通过与肌动蛋白纤维丝相互作用来实现其功能。
作为肌动蛋白结合蛋白,α-actinin1能够稳定肌动蛋白纤维丝的结构,调节肌肉细胞的形态和收缩。
此外,α-actinin1还参与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影响细胞生长、分化及凋亡等过程。
α-actinin1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首先,对于深入了解肌肉疾病的发病机制,α-actinin1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许多肌肉疾病的发生与α-actinin1基因突变或表达异常有关。
其次,α-actinin1在肿瘤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许多肿瘤细胞中α-actinin1的表达升高,表明其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此外,α-actinin1在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等领域也具有广泛的研究价值。
未来,对α-actinin1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
通过研究α-actinin1在细胞内的作用机制,有望为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的靶点。
同时,基于α-actinin1的生物传感器、药物筛选模型等应用也将不断涌现。
总之,α-actinin1作为一种重要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综上所述,α-actinin1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其分子量在不同物种和细胞类型中有一定差异。
β-肌动蛋白作为荧光数据的内参蛋白的原理_概述及解释说明
β-肌动蛋白作为荧光数据的内参蛋白的原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β-肌动蛋白作为荧光数据的内参蛋白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内参蛋白是指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中作为标准和对照的蛋白质,用来校正和比较其他感兴趣的荧光信号。
内参蛋白的选择对于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至关重要。
而β-肌动蛋白由于其特定的属性,被广泛应用于荧光数据内参蛋白的领域。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β-肌动蛋白及其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进而讨论荧光数据内参蛋白概念和重要性。
接着,将详细解释说明为何β-肌动蛋白适合作为荧光数据内参蛋白,并介绍其合理性解释。
然后,我们将探讨β-肌动蛋白作为内参蛋白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优势,并结合生物学研究案例进行分析。
此外,也会与其他替代内参蛋白进行比较研究,以凸显β-肌动蛋白的优越性。
在实验方法和步骤部分,我们将提供使用β-肌动蛋白作为荧光数据内参蛋白的技术指导和实施示范,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和材料准备、β-肌动蛋白的提取和制备以及荧光数据获取和分析方法。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和发现,并展望β-肌动蛋白作为荧光数据内参蛋白的未来前景,并提出相关研究的建议与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阐述β-肌动蛋白作为荧光数据内参蛋白的原理、概述其重要性以及解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其优势、应用场景以及与其他替代内参蛋白的比较研究,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掌握使用β-肌动蛋白作为荧光数据内参蛋白的技术指导与操作方法。
同时,本文也将展望β-肌动蛋白作为内参蛋白的未来前景,并提出相关研究的建议与方向,为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2. β-肌动蛋白作为荧光数据的内参蛋白的原理2.1 β-肌动蛋白介绍:β-肌动蛋白是一种细胞骨架蛋白,也被称为非肌球蛋白。
它在细胞运动和形态重塑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和组织中。
β-肌动蛋白具有高度保守的结构和功能,在不同物种之间表现出显著的相似性。
细胞生物学课后习题
细胞骨架名词解释1.细胞骨架(cytoskeleton):真核细胞中由纤维状蛋白质组成的网络系统,可分为三种: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
2.微丝(microfilament):是由肌动蛋白单体聚合而成的纤维状结构,肌动蛋白头尾相连组成微丝,具有极性。
3.中间纤维(intermediate filament, IF):10nm的纤维状蛋白结构,由于其直径介于微管和微丝之间,故称之为中间纤维。
IF蛋白由约310个aa形成的、非常保守的a-螺旋杆状区和高度可变的非螺旋端部组成。
4.微管(microtubule):管蛋白组成的管状结构,由13根原丝平行排列组成的圆柱形管状结构,原丝由α-tubulin和β-tubulin组成的异二聚体组成。
5.踏车模型:当肌动蛋白浓度高于正端临界浓度,而低于负端临界浓度时,微丝可以表现出在正端因加入肌动蛋白而延长,而在负端因肌动蛋白脱落而缩短。
6.微管组织中心(MTOC):细胞内能够起始微管成核并使之延伸的结构,微管组织中心MTOC是细胞组织微管聚合的特殊细胞器或部位。
大多数动物细胞的MTOC是中心体。
鞭毛和纤毛的MTOC是基体。
卵母细胞和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体。
7.胞质分裂环:在有丝分裂末期,两个即将分裂的子细胞之间产生一个收缩环。
收缩环是由大量平行排列的微丝组成,由分裂末期胞质中的肌动蛋白装配而成,随着收缩环的收缩,两个子细胞被分开。
胞质分裂后,收缩环即消失。
填空题1.在细胞内微管以单管、二联体和三联体3种形式存在。
2.微管壁由13根原纤丝组成。
3.微管由管蛋白分子组成,微管的单体形式是α-tubulin和β-tubulin组成的异二聚体。
4.微管结合蛋白具有稳定微管,防止解聚,协调微管与其他细胞成分相互关系的作用。
5.中心体含有一对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外面被无定形结构γ-tubulin所包围。
6.基体类似于中心粒,是由9个三联管组成的小型圆柱形细胞器。
7.在细胞内参与物质运输的马达蛋白分为三类:沿微丝运动的肌球蛋白、沿微管运动的驱动蛋白和动力蛋白。
叙述肌肉的收缩过程
叙述肌肉的收缩过程
肌肉的收缩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当肌肉接收到神经信号时,肌球蛋白会移动到肌动蛋白上,并与之结合形成肌动球蛋白。
- 激活ATP酶:肌动球蛋白激活横桥上的ATP酶,使ATP分解释放能量。
- 横桥头部摆动:能量释放后,引起横桥头部向粗肌丝中心方向摆动。
- 牵引细肌丝:横桥角度发生变化,牵引细肌丝向粗肌丝中央滑行。
- 肌小节缩短:当横桥头部与肌动蛋白解脱后,恢复到原来垂直的位置,再次与肌动球蛋白结合位点结合,重复以上过程,导致肌小节缩短,从而使肌肉出现收缩。
整个肌肉收缩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需要多种蛋白质和分子的协同作用。
这些过程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以实现肌肉的运动和控制。
平滑肌肌动蛋白技巧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平滑肌肌动蛋白技巧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平滑肌肌动蛋白技巧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主要用于研究平滑肌组织中的肌动蛋白以及其功能和应用。
通过掌握平滑肌肌动蛋白技巧,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这些基本生物分子在细胞内的运动机制,进而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叙述。
引言部分(第1部分)将对本文的整体内容进行概述说明;正文部分(第2部分)将详细介绍平滑肌组织与肌动蛋白之间的关系;接下来(第3部分)将探讨平滑肌肌动蛋白在细胞内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然后(第4部分)会对平滑肌肌动蛋白技巧进行全面概述,包括定义、分类以及相关技术原理与方法;最后(第5部分),文章会总结该技巧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并展望其未来可能发展的方向和解决相关问题的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介绍平滑肌肌动蛋白技巧,包括其定义、分类、技术原理与方法以及实验步骤和前期准备工作等方面。
同时,本文还将分析平滑肌肌动蛋白的重要性,探讨它们在细胞内所扮演的功能,并进一步阐述平滑肌肌动蛋白技巧在科研和应用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价值和潜力。
最后,我们还将展望未来该技巧可能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利用平滑肌肌动蛋白技巧解决相关问题的前景展望。
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为读者提供对于平滑肌肌动蛋白技巧有一个清晰全面了解,并为相关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2. 正文:平滑肌肌动蛋白技巧是一项重要的生物学研究方法,它涉及到对平滑肌组织中的肌动蛋白进行观察、分析和操作。
平滑肌肌动蛋白是一种与运动有关的蛋白质,在维持生物机体正常运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和应用各种平滑肌肌动蛋白技巧,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平滑肌组织和相关功能,并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和探讨平滑肌肌动蛋白技巧的应用和方法:首先,我们会介绍平滑肌组织与肌动蛋白的关系。
平滑肌组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肌肉组织,其构成单位即为平滑肌细胞。
细胞生物学 第七章 细胞骨架
微管的功能
(一)构成细胞的支架,维持细胞形态;
微管的功能
(二) 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
马达蛋白(motor protein)
• 能沿着细胞骨架铺 就的“轨道”运动 的蛋白,靠水解 ATP提供能量,介 导细胞内物质沿细 胞骨架的运输。
•
•
肌球蛋白(myosin)—— 与微丝有关的运动
驱动蛋白(kinesin)和 动力蛋白(dynein) —— 与微管有关的运动
纤维 (intermediate filament) 。
组成:由许多不同的蛋白质亚基装配成纤维状结构。 特点:弥散性、整体性、变动性
微丝 (microfilament, MF)
微管 (microtubules, MT)
中间纤维 (intermediate filament, IF)
细胞骨架的功能
13条原纤维 (一段微管)
延长
• 极性装配:
异二聚体首尾相接,组装成的微管具有极性; α微管蛋白(-),β微管蛋白(+) 在(+)极端发生装配使微管伸长
在(-)极端发生去组装使微管缩短 ----- 踏车行为
(二)微管的体内装配:
微管组织中心( microtubule organizing center, MTOC ):活细胞内微管组装时总是 以某部位为中心开始聚集,这个中心称为微 管组织中心,包括中心体、基体。为微管装配 提供始发区域,控制着细胞质中微管的数量、 位置及方向。
• 装配过程及极性规律同体外组装。
中心体
中心体 (centrosome) = 2个垂直的中心粒 + 周围物质 动物细胞内微管起始的主要位点。
中心粒结构
短筒状小体, 成对存在且相互垂直。
每个中心粒由9组三联体微 管斜向排列呈风车状包围 而成,为(9+0)结构 微管组织中心(MTOC), 参与有丝分裂。
肌动蛋白、肌动蛋白结合蛋白质
生命科学 19 9 7年 2月
Li S ir e ce cΒιβλιοθήκη s iVo No1 l 9
F b, 9 7 e 1 9
节
,
7 一
7
哺
弟 期
·述 综 · 评 与 述
。l 』 j iI ,/ k
肌动蛋 白、肌动蛋 白结合蛋 白质 和细胞运动的研究进展
分类号 Q 1. Q 5 Q l 52 2 53 2 运动是生命细胞的基本特性之一。细胞 运动和肌肉收缩均由许多不 同的蛋白质分子 所组成的细胞骨架和肌丝来完成。对于大多 数细胞来说,参与细胞运动和肌肉收缩的蛋 白质体系属于微管蛋白 一动力蛋白 /驱动 蛋白 ( h unD ni/i s 'e 和肌 'bl— ye k enssm) I i n n i bt
控。
2 肌动蛋白丝 ( ei hnn) A t f u et nl G 肌动蛋白可聚合成非共价螺旋的 一
小为 2 4r 。n 和 亚基均舍有 24  ̄1m i 一 8 个 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 2 3k 。在细肌丝 x 3D
中,原肌球蛋 白 分子首尾相接形成长的聚合 肌动蛋白( 耽 , F 即肌动蛋白丝(cni At f it - a et 它是所有真核细胞运动的基础。 m a) , 肌动 物.结合于肌动蛋白蛋白丝螺旋的长周期间 蛋白丝具有极性,以重酵解肌璋蛋白与胍动 更的螺旋槽中,每个原肌球蛋白分子与 7个
位点按速率大小依次为 Sr e 3、 2 6、 4 和 1
制肌动球蛋白A P酶活性的能力, T 含有 1 7 9
个氨基酸残基, 分子量为 2k ; n , 0D T T 能强烈
结合于原肌球蛋 白,使肌钙蛋白复合物与肌 动蛋白丝相结合,包含 29 5 个氮基酸残基,
肌肉收缩的原理
肌肉收缩的原理
肌肉收缩的原理是基于肌肉纤维的结构与功能。
肌肉纤维包括肌原纤维,是肌肉组织的基本单位。
在肌原纤维中,有一种叫做肌球蛋白的蛋白质,它是由肌动蛋白、肌球蛋白I和肌球蛋白C等组成的。
当肌球蛋白C与钙
离子结合时,肌球蛋白I会发生构象变化,使得肌动蛋白的结
构发生改变。
当神经信号到达肌肉纤维时,神经末梢会释放一种叫做乙酰胆碱的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会与肌肉细胞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从而产生电位改变。
这个电位改变会引起肌肉细胞中的钙离子释放。
钙离子的释放会激活肌球蛋白C与肌动蛋白结合,使得肌原
纤维中的肌动蛋白形成肌桥。
肌桥的形成会引起肌原纤维的缩短和变硬。
这个过程被称为肌肉收缩。
肌肉收缩的力量和程度取决于神经系统对肌肉的刺激以及肌肉自身的状态。
当神经系统发出更强的刺激时,肌肉中的肌原纤维会产生更多的肌桥,从而导致更强的收缩力量。
总而言之,肌肉收缩的原理是通过神经信号和肌肉纤维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引起肌肉纤维的短缩和变硬。
微丝
9
8
16-17
2B -螺旋
121
C-端
(二)中间纤维的类型
名称 酸性角蛋白 碱性角蛋白 结蛋白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波形蛋白
外周蛋白 神经纤维蛋白
组织分布 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
肌细胞 神经细胞、胶质细胞
间充质细胞
神经元 神经元
核纤层蛋白
真核细胞
角蛋白Keratin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波形蛋白
核纤层蛋白
谢谢
二、 微丝的组装
(一)微丝的体外组装过程
①成核期 ② 延长期 ③稳定期
微丝组装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成核期:微丝组装的限速过程。 延长期:肌动蛋白在核心两端聚合,
正端快,负端慢。 稳定期:聚合速度与解离速度达到
平衡。
Cytoskeleton and Cell Movement
(二)微丝体内组装的调节
1.肿瘤细胞内细胞骨架结构的破坏和 解聚 ,无序紊乱排列造成细胞形态 异常。
2.根据中间纤维分布具有组织特异性 的特点,用作临床肿瘤病理诊断工 具。
(1984年,主要人类肿瘤类群的中间纤维目录的建立 。)
二、细胞骨架与神经系统疾病 帕金森病、 阿尔茨海默病 、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幼稚性脊柱 肌肉萎缩症 等都与神经丝蛋白的异 常表达与异常修饰有关。
(三)微丝组装的影响因素
Mg2+,高Na+、K+,鬼笔环肽
G-actin
F-actin
Ca2+, 低Na+、K+、细胞松弛素B
四、微丝的功能
(一) 构成细胞的支架,维持细胞形态
小肠上皮细胞微绒毛的核心是一束同 向平行排列的肌动蛋白纤维。
成纤维细胞肌动蛋白染色
成纤维细胞肌动蛋白染色
成纤维细胞肌动蛋白(F-actin)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胞生物学技术,用于观察和分析细胞内的肌动蛋白丝。
成纤维细胞肌动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细胞骨架蛋白,参与细胞的形态维持、细胞运动、细胞分裂等生理过程。
以下是通常用于成纤维细胞肌动蛋白染色的步骤:
1.处理细胞:
首先,需要将研究对象的细胞(例如培养皿中的细胞)处理妥当,以确保它们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
通常情况下,细胞需要在培养皿中黏附并生长至适当的密度。
2.固定细胞:
使用适当的细胞固定剂(例如乙醛或甲醛)固定细胞。
固定过程中,通常会在细胞外膜上形成孔洞,使得染色剂可以渗透到细胞内部。
3.渗透化处理:
使用透明剂(如0.1%TritonX-100)对细胞进行渗透化处理,以使染色剂能够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
渗透化处理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在室温下进行。
4.染色:
采用适当的染色剂(如荧光标记的荧光素酰化肌动蛋白或荧光素酰化法蓝)进行染色。
这些染色剂通常能够与成纤维细胞肌动蛋白结合,形成可见的荧光信号或颜色。
5.洗涤:
染色后,需要使用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等溶液进行适当的洗涤,以去除未结合的染色剂和其他杂质。
6.显微镜观察:
最后,使用荧光显微镜或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细胞。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成纤维细胞肌动蛋白丝的分布和形态。
成纤维细胞肌动蛋白染色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细胞内肌动蛋白的分布和组织,以及其在细胞功能和结构中的作用。
这对于研究细胞骨架、细胞运动、细胞分裂等生物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简述骨骼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简述骨骼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骨骼肌纤维的收缩原理是通过肌细胞内的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骨骼肌纤维主要由两种蛋白质分子组成: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
在放松状态下,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相互不接触,肌细胞内的肌球蛋白覆盖在肌动蛋白上,形成一个覆盖区域。
当神经冲动到达肌细胞时,促使肌细胞内的储存钙离子的细胞器释放钙离子进入肌纤维。
钙离子与肌球蛋白上的特定结构相结合,使肌球蛋白发生构象改变,从而暴露出与肌动蛋白结合的位点。
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结合后,头部结构的肌球蛋白(头结构)会通过ATP水解的能量释放出来,并与肌动蛋白形成新的链接。
接着,肌动蛋白会通过头结构的转动,拉动与之相连的肌动蛋白分子,使肌纤维缩短。
当钙离子浓度降低时,肌球蛋白上的结合位点被覆盖,头结构与肌动蛋白解离,肌细胞恢复放松状态。
这个过程不断重复,使肌纤维快速地收缩和放松,从而实现肌肉的运动。
肌丝滑动学说
肌丝滑动学说
肌丝滑动学说,也称横桥理论,是解释肌肉收缩机制的重要学说之一。
该学说认为,肌肉收缩是由肌肉细胞中肌原纤维上的肌丝滑动所引起的。
肌肉细胞中的肌原纤维由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两种蛋白质组成。
在激活肌肉细胞的神经信号的作用下,钙离子会进入细胞内,并与肌球蛋白结合,形成肌钙蛋白复合物。
此时,肌动蛋白中的肌球蛋白结合位点暴露出来,肌动蛋白分子通过与肌钙蛋白复合物结合,形成横桥头。
这些横桥头会随着肌动蛋白上的肌链向肌原纤维中心滑动,使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沿着肌原纤维滑动,造成肌肉收缩。
肌丝滑动学说说明了肌肉收缩的原理和机制,对于理解人体肌肉的运动以及肌肉疾病的发生与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肌丝滑动原理
肌丝滑动原理肌丝滑动原理是指肌肉收缩时肌肉中的肌丝相互滑动的过程。
肌丝是肌肉中的基本结构单位,由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组成。
在肌肉收缩过程中,肌丝相互滑动,从而使肌肉产生收缩和伸长的运动。
这一原理在人体的运动和力量表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肌丝滑动原理的基本过程是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肌肉收缩时,肌球蛋白会与肌动蛋白结合,形成肌丝滑动的基础。
当神经冲动到达肌肉时,肌球蛋白会释放钙离子,钙离子的释放会使肌动蛋白发生构象变化,从而使肌丝相互滑动。
这一滑动过程会导致肌肉的收缩,产生力量和运动。
肌丝滑动原理的重要性体现在肌肉的力量和运动表现中。
当肌丝滑动时,肌肉产生收缩,从而产生力量。
这种力量可以用于人体的各种运动,如步行、跑步、举重等。
此外,肌丝滑动原理还影响着肌肉的伸展和柔韧性。
通过控制肌丝的滑动,人体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运动动作,如舞蹈、体操、健身训练等。
肌丝滑动原理也对人体的运动协调和精细动作有重要影响。
在进行精细动作时,肌丝的滑动需要得到精确的控制,以保证肌肉的协调运动。
例如,弹钢琴、书法、绘画等需要高度精细动作的活动,都需要肌丝滑动原理的支持。
此外,肌丝滑动原理还与肌肉的耐力和爆发力有关。
在进行长时间持续运动时,肌丝的滑动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以保证肌肉的持久力量。
而在进行爆发力运动时,肌丝的快速滑动则可以产生瞬间的力量爆发。
总之,肌丝滑动原理是肌肉收缩和运动的基本原理,对人体的力量、运动、协调和耐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和掌握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运动机制,指导和改进运动训练,提高运动表现和身体素质。
同时,肌丝滑动原理也为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揭示肌肉疾病和运动损伤的发生机制,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
因此,肌丝滑动原理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肌丝滑行过程的叙述
肌丝滑行过程的叙述
肌丝滑行是细胞内分子运动的一种形式,其过程涉及肌动蛋白和肌钙蛋白等分子的相互作用。
在肌肉收缩过程中,肌动蛋白和肌钙蛋白通过钙离子的参与相互结合,形成肌丝滑行。
具体来说,肌动蛋白和肌钙蛋白在钙离子的作用下结合成为肌球蛋白复合体,这个复合体与肌原纤维上的肌动蛋白分子结合,形成肌丝。
随着钙离子的增加,肌丝上的肌球蛋白复合体会与肌原纤维上的肌动蛋白分子结合,形成肌丝滑行。
这个过程会不断地重复,使得肌肉产生收缩的效果。
总的来说,肌丝滑行是一种复杂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过程,其精细的调控机制对于人体正常的肌肉运动至关重要。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所有真核细胞中均有凝溶胶蛋白家族成员的 表达, 包括: 凝溶胶蛋白(gelsolin)、绒毛蛋白(villin)、 肌切蛋白 (scinderin)、戴帽蛋白 G(CapG)、肌割蛋 白(severin)、片段化蛋白(fragmin)。它们含有一个 至少120个氨基酸组成的凝溶胶蛋白重复结构域, 大 多数有3或6个重复结构, 例如, 绒毛蛋白 (92.5 kDa) 有 6 个结构域, 调节微绒毛中肌动蛋白的聚合。戴 帽蛋白 G 有 3 个结构域[1]。
与世界接轨,用宝尔超纯水系统 Tel: 021-64040161 www.baolor.com
曲东明等: 肌动蛋白结合蛋白
221
脊椎动物中, 切丝蛋白的磷酸化是由LIM-激酶 蛋白 LIMK-1 和 LIMK-2 完成, LIMK-1 主要分布于神 经组织, 而 LIMK-2 分布较广泛。LIMK-1 处于 GTP 酶 Rac 的下游, 而 LIMK-2 受 GTP 酶 cdc42 和 rho 的 调节[7] 。 2.1.4 膜磷脂的抑制作用 ADF/切丝蛋白的活力 还受膜磷脂4-磷酸磷脂酰肌醇(PIP)和4,5-二磷酸磷 脂酰肌醇(PIP2)的调节, 它们结合于ADF/切丝蛋白的 104 ̄115 残基和 N 末端的肌动蛋白结合域[4], 这意味 着经由 PIP2 的跨膜信号可以调节 ADF/切丝蛋白的功 能。 2.1.5 Twinfilin 是一种ADF相关蛋白, 具有两个 ADF同源结构域, 从而得名twinfilin。不能与微丝结 合, 而只能与肌动蛋白单体结合, 且与ADP-肌动蛋 白的亲和力要高于ATP-肌动蛋白, 研究发现, 该蛋 白质在ADF/切丝蛋白和抑制蛋白(profilin)之间发挥 “邮差”样的作用, 即从前者接受 ADP- 肌动蛋白, 然后运送给后者。基本过程是[8]: ADF/ 切丝蛋白促 进ADP-肌动蛋白从微丝头端解离, twinfilin通过与 ADP-肌动蛋白作用, 抑制肌动蛋白的核苷酸交换, 并 将肌动蛋白单体转运到快速聚合的尾端。然后与肌 动蛋白解离, 由抑制蛋白催化核苷酸交换及装配过程 (图1)。因为该蛋白质未有中文译名, 鉴于其作用建
养不良蛋白, 网格蛋白,血影蛋白, Sla (HlP1R), 踝蛋白, 张力蛋白, 同源肌营 养不良蛋白, 黏着斑蛋白
血影蛋白 网格蛋白, B P A G , M A C F , M A P 2 tau
在静止细胞中, 切丝蛋白弥散分布于胞质中; 而 在活动细胞中, 其转位到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具有高度 动态变化的胞质外围, 驱动细胞的变皱膜运动、分 裂沟的形成、神经锥的延长以及肌丝的形成。在成 体, ADF 高度表达于神经、肠、肾和睾丸; 而切丝 蛋白在造血组织、破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则表达 更高。在幼年仓鼠肾细胞, ADF 占可溶蛋白的 0.4%, 而切丝蛋白占 1 . 3 %。细胞内 A D F 和切丝蛋白的总 量达20 µmol/L, 约是肌动蛋白浓度(67 µmol/L)的三 分之一[1,3]。 2.1.2 功能 踏车运动: 在体状态下, 微丝单体的 踏车运动几乎全部归属于该家族成员。切丝蛋白与 ADP- 肌动蛋白的亲和力比与 ATP- 肌动蛋白或 ADP- Pi-肌动蛋白高两个数量级。因此其倾向于结合在纤 丝的头端含 ADP 的单体上, 并使单体有个小角度的 旋转, 导致纤丝直径增加而长度减少。其结合可以 使纤丝头端的解聚速率提高30多倍, 但不改变尾端 的解聚速率。切丝蛋白不仅促进 ADP- 肌动蛋白单 体从纤丝上的解聚, 而且也与已经解离的ADP-肌动 蛋白单体结合, 抑制其核苷酸交换[4]。
议命名邮差蛋白。 2.2 抑制蛋白
抑制蛋白是一类 19 kDa 的小分子蛋白质。在 胞质中表达量较高(20 ̄100 µmol/L)。是一种高亲和 力肌动蛋白单体结合蛋白, 能促进ADP-肌动蛋白的 核苷酸交换而转变成 ATP- 肌动蛋白。当有切丝蛋 白存在时, 抑制蛋白促进纤丝的更新, 因为前者在纤 丝的头端促进ADP-肌动蛋白的解聚, 而后者在尾端 通过催化 ATP- 肌动蛋白的形成, 促进纤丝的聚合。 抑制蛋白还抑制结合于肌动蛋白上的ATP的水解, 从 而使肌动蛋白处于一种与纤丝尾端具有高亲和力的 状态。抑制蛋白与肌动蛋白的解离可因 PIP 和 PIP2 的作用而加强, 因此它参与细胞膜和微丝之间的信号 传递[9] 。 2.3 凝溶胶蛋白超家族
体结合蛋白, 募集G-肌动蛋白, 阻止其聚合(如胸腺 素β4, 脱氧核糖核酸酶I)。(2) 纤丝解聚蛋白, 诱导 F- 肌动蛋白转变为 G- 肌动蛋白 (如戴帽蛋白 Z 和切 丝蛋白)。 (3) 纤丝末端结合蛋白, 又称加帽蛋白。 在头端阻止单体的解聚( 如原肌球调节蛋白, 即 tropomodulin), 在尾端阻止单体聚合(如戴帽蛋白Z)。 (4) 纤丝切割蛋白, 结合在F-肌动蛋白的旁边, 将其 切割成两个片段(如凝溶胶蛋白)。(5) 纤丝交联蛋白, 包含有至少两个F-肌动蛋白结合位点, 因此有利于 纤丝束、分支纤丝以及三维网络的形成(如 Arp2/ 3)。(6) 纤丝稳定蛋白, 结合在纤丝的旁边阻止其解 聚(如原肌球蛋白, 即tropomyosin)。(7) 动力蛋白, 使 用 F- 肌动蛋白作为移动的轨道(如肌球蛋白)。一种 特定的ABPs可同时兼有几种功能, 如凝溶胶蛋白既 能够切割纤丝, 也能在纤丝的尾端加帽。而 Arp2/3 能够启动纤丝形成、延长纤丝, 并在肌动蛋白网中 建立分支点(表 1)[2]。 2.1 肌动蛋白解聚因子/切丝蛋白家族 2.1.1 家族成员 肌动蛋白解聚因子(actin- depolymerizing factor, ADF)及切丝蛋白(cofilin)是 15 ̄19 kDa的小蛋白质, 于1980年从鸡胚脑中发现和 纯化。此后发现一系列该家族相关蛋白质, 包括非 脊椎动物中的蚕食蛋白(depactin); 棘阿米巴属的载肌 动蛋白(actophorin); 果蝇的twinstar或D-61; 线虫的 unc-60A 和 unc-60B; 蟾蜍的 Acs (或 XAC1 和 XAC2); 弓浆虫的 ADF。该家族成员之间的氨基酸序列同源 性为 3 0 %  ̄ 4 0 % [1]。
2 ABPs的分类及功能
ABPs 是一类调节肌动蛋白聚合、成束或交联 的蛋白质。迄今已经发现了 162 种 ABPs, 其中有些 是胞膜相关蛋白质, 有些作为膜受体或者离子转运体, 有些参与肌动蛋白纤丝之间的交联, 而有些则介导微 丝与其他细胞骨架成分的联系, 有些促进纤丝的聚合 和解聚。根据其功能可将 ABPs 分为 7 类[1]: (1) 单
细胞生物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2007, 29: 219-224
http://www.cjcb.org
肌动蛋白结合蛋白
曲东明 韩 梅 * 温进坤
(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河北省医学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石家庄 050017)
摘要 肌动蛋白结合蛋白是一类调节肌动蛋白聚合、成束或交联的蛋白质, 迄今已经发现 160多种。通过与肌动蛋白相互作用, 直接或间接参与肌动蛋白纤丝的聚合及解聚、纤丝成束与交 联, 从而介导细胞形态的维持、细胞运动等众多生物学功能。
1 肌动蛋白的存在形式与转换
肌动蛋白有两种基本形式, 球形的肌动蛋白单体 (G- 肌动蛋白)和聚合的肌动蛋白纤丝(F- 肌动蛋 白)。纤丝具有极性, 两端都可进行单体的聚合和解 聚。其中尾端(正极)聚合速度大于解聚速度, 而头端 (负极)解聚速度大于聚合速度。当 ATP- 肌动蛋白选 择性地聚合于尾端时, 纤丝延长。随着纤丝的成熟, 结合在肌动蛋白中央裂隙处的 ATP 水解, 水解与 Pi 的释放不是同步进行的。其中 ATP 水解的速率是 Pi 释放的10倍, 因此ADP-Pi-F-肌动蛋白是纤丝中间的 主要形式。Pi释放后形成 ADP-F-肌动蛋白, 然后单 体从头端解离。解离的 ADP- 肌动蛋白单体可以进 行核苷酸交换, 再形成 ATP- 肌动蛋白单体。后者可 以用于新一轮的聚合。这种由 ATP 水解驱动的、有 方向的纤丝生长称为踏车运动(图 1)。
适用于生命科学各研究领域的宝尔超纯水系统,使实验数据更逼真 Tel: 021-64040161 www.baolor.com
220
功能 单体结合蛋白 促进核苷酸交换 单体加帽、募集 单体转运和聚合 核晶形成 加帽和切割蛋白 尾端 头端 切割和加帽 解聚和切割 分支形成 旁侧结合蛋白和信号分子 成束蛋白 微绒毛 伪足 应力纤维 交联蛋白 动力蛋白 分子标尺及稳定子 与膜及膜蛋白的锚定子
细胞骨架连接子 与 IF 连接 与 I F 及 M T 连接 与 M T 连接
·综述·
表 1 肌动蛋白结合蛋白 名称
抑制蛋白 胸腺素 twinfilin, 抑制蛋白, Srv2/CAP, WASP, verprolin/WIP Arp2/3, WASP, formins
戴帽蛋白Z, formins, 张力蛋白 Arp2/3, 原肌球调节蛋白 凝溶胶蛋白, 片段化蛋白, 绒毛蛋白 肌动蛋白解聚因子 / 切丝蛋白, AIP1 Arp2/3, WASP/SCAR/WAVE IQGAP, Abp1, 皮肌动蛋白, 冠蛋白 , 丝织蛋白, ENA/VASP
关键词 肌动蛋白; 肌动蛋白结合蛋白; 微丝
真核细胞的细胞骨架由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 构成。肌动蛋白(actin)是微丝的主要构成成分。微 丝参与细胞形态和极性的维持、内吞作用、胞内运 输、细胞收缩及运动、细胞分裂等众多功能。而 肌动蛋白结合蛋白(actin binding proteins, ABPs)在肌 动蛋白纤丝聚合及解聚的动态变化中发挥重要的调 节作用, 本文就 ABPs 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微丝解聚: 在稳定状态, 如果头端释放的单体可 以再聚合于尾端, 头端解聚速率的增加不会导致微丝 的解聚。但是, 如果尾端有加帽蛋白阻断聚合过程, 则切丝蛋白将促使微丝解聚。切丝蛋白可以与下列 蛋白质竞争结合纤丝的头端: (1) 血影蛋白(spectrin), 其功能是稳定短的肌动蛋白寡聚体; (2) 原肌球调节 蛋白, 该蛋白质的功能是在肌细胞或非肌细胞中给经 原肌球蛋白包被的纤丝头端加帽; (3) 脱氧核糖核酸 酶I, 其与头端肌动蛋白单体紧密结合, 而与纤丝弱 结合[5] 。 2.1.3 ADF/切丝蛋白的磷酸化 切丝蛋白结合G- 肌动蛋白的能力受Ser-3磷酸化调节, 该位点在大多 数 ADF/ 切丝蛋白家族成员中高度保守。当 ADF/ 切 丝蛋白被磷酸化后, 对肌动蛋白的亲和力大大下降[6], 同时对 ADP- 肌动蛋白核苷酸交换的抑制作用解除, 使后者与胞质 ATP 交换而成为 ATP- 肌动蛋白, 后者 可以立即重新聚合在纤丝尾端。通常这一过程发生 在运动细胞的前沿膜和纤丝的交界处, 通过切丝蛋白 的磷酸化/去磷酸化来实现对细胞微丝聚合及解聚速 度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