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模拟三题(附习作与点评)
2020年高考材料作文模拟题解及佳作点评
一、作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
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 之路。
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品味大千世界尽显时代风采笃学敏思的大李,锐意创新,阐释了生命科学的谜团;爱岗敬业的老王,苦心练技,用勤奋完成了焊接大师的蜕变。
他们,都谱写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凯歌,然而,跋山涉水的小刘,用心灵捕捉世间奇山丽水,用镜头抓拍天空七色彩虹,他给这个行色匆匆忽视美丽的枯涩的时代,注入了一泓清泉,彰显了时代最美的风采。
大千世界,滚滚红尘,人们的双眼专注于科技的创新和技艺的精湛,却少有人如同小刘那样珍视生命中的美丽。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科技的创造力,笃实的思考力,和技师的巧夺天工。
但是,大多时候,我们因为对物质太过执拗而迷失了脚步,我们睁着双眼,却看不见大自然的美景。
正如蒋勋先生在《生活十讲》中写下:“物质不是不好,不好的是没有抗衡的力量。
”我们不能任由物质的铁蹄践踏昔日的精神家园,不可任由功利的追求侵占心中对美的向往。
如此,我以为,值此超物质的快进时代,像小刘一样肯在云白山青间捕捉最美的风景,才是时代最耀眼的风采。
品味大千世界,尽显时代风采,是拥有几米笔下那一个充满爱的心,所以我们走到哪里都会看到动人的风景。
然而,科技的日新月异,技术的日益精湛,还有多少人存留着如同朱光潜先生所言的“接近文化和欣赏美是人之为人的天性”?难怪阿尔卑斯山脚下矗立的牌子赫然写着“慢慢走,欣赏啊”来呼吁人们驻足身边的美丽?难怪鲍尔吉·原野在《月光手帕》中期望人们拥有空灵的目光,才不会被世俗磨砺,才不会失去美的愉悦?要知道,如今翠翠守护着的湘西已经不在了,月牙泉的波光粼粼再难寻觅,所幸,我们还有小刘那份对自然之美的皈依和珍惜。
2020山东新高考模拟考作文题及范文
本资源由“全国高中语文教师群 群号:416107902 ”“全国高中语文资料群 群号:684925186” “全国高中语文教师③群 群号:644035800” “全国高中语文教师④群 群号:614494504” “全国高中语文教师⑤群 群号592285273”“全国高中班主任教师群 群号819181319”“全国班主任教师总群 群号104435893” “全国班主任资料总群群号251813426” “全国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手机该不该进校园”一直存在争,学生玩手机会分散注意力,干扰教学秩序,影响学习和集体生活质量,还可能接触到不良信息。
也,手机可以作为学习工具,辅助教师教学,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是学校职责之一,不能一禁了之。
还,课堂上和课余时间应该区别对待。
对此,文德中学准备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代表的意见,然后再决定是否出台相关规定。
请结合材料内容,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手机不该进校园各位家长,同学们:大家好!作为老师,我认为手机不该进校园,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玩手机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学习是一项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活动,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就会很差。
我们都知道弈秋的故事。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圣手,让他教两个人下棋。
一个人专心专意,只听奕秋的话。
另一个呢,虽然听着,但心里却想着有只天鹅快要飞来,要拿起弓箭去射它。
这样,即使跟人家一道学习,他的成绩也一定不如人家的。
是因为他的聪明不如人家吗?自然不是这样的。
聪明孩子被手机耽误,最让人可惜。
所以我反对手机进校园。
如果只是耽误他自己,后果好像并不十分严重,问题是手机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
老师上课都不带手机的,但如果上课学生的手机响了,就会分散学生们的注意力,干扰教师的教学,甚至会引起课堂的混乱,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课后再讨论一下,甚至好几天学生的心都收不回来,后果很严重。
2020语文高考三卷作文
2020语文高考三卷作文我觉得为自己画好像可不容易呢。
就像我在学校里,有时候都不太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有个好朋友叫小明。
他呀,特别喜欢画画。
有一次老师让我们画自己,他就很发愁。
他觉得自己数学不好,每次考试都考得不理想,所以他就想把自己画成一个垂头丧气的样子。
可是呢,他忘记了他在跑步比赛的时候可厉害了,每次都能跑在前面,为我们班级争光。
这就像我们看自己的时候,只看到了自己不好的地方,没有看到自己闪闪发光的地方。
我自己也是这样。
我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没有像班花小花那样长长的头发和大大的眼睛。
可是有一次,我们一起去养老院看望老人,我给老人们讲故事,他们都特别喜欢我,还夸我是个温暖的小天使。
那时候我就想,原来我也有这么好的地方呀。
所以呀,要为自己画好像,我们得把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找出来。
不能只盯着缺点看,也要看到自己的优点。
就像一幅画,有明有暗才好看嘛。
我想和大家说说怎么为自己画好像这个事儿。
我有个邻居姐姐,她可优秀啦。
她在学校里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还会弹钢琴,大家都觉得她是个完美的人。
可是姐姐有次和我说,她觉得自己压力好大,因为她觉得自己必须一直这么优秀才行。
她在给自己画像的时候,只画了一个一直在学习和练琴的很疲惫的自己。
但我知道,姐姐其实很喜欢小动物。
她每次看到小区里的流浪猫都会去喂它们。
有一次一只小猫受伤了,姐姐还小心翼翼地把它带到宠物医院去治伤呢。
这也是姐姐呀,这么有爱心的姐姐。
我呢,平时有点粗心大意。
我老是忘记带作业去学校,为此没少挨老师的批评。
我一开始给自己画像的时候,就画了一个拿着空书包很懊恼的自己。
可是我也很勇敢呀。
上次在公园里,有个小朋友的风筝挂到树上去了,我爬到树上帮他把风筝拿了下来呢。
我们要为自己画好像,就得全面地看自己。
不能只看到自己不好的地方或者只看到好的地方,要把自己真实的样子画出来,就像画一幅完整的画一样。
今天咱们来聊聊怎么为自己画好像。
我班上有个同学叫小刚。
小刚长得很胖,他总是因为自己胖而不开心。
2020山东新高考模拟考作文题及范文
阅读下边的资料,依据要求写作。
(60 分)“手机该不该进校园” 向来存在争议。
有人说,学生玩手时机分别注意力,扰乱教课次序,影响学习和集体生活质量,还可能接触到不良信息。
也有人说,手机能够作为学习工具,协助教师教课,培育学生的自控能力是学校职责之一,不可以一禁了之。
还有人以为,讲堂上和课余时间应当差别对待。
对此,文德中学准备召开会谈会,宽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代表的建议,而后再决定能否出台有关规定。
请联合资料内容,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讲话稿,论述你的看法与思虑,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立立意;不要套作,不得剽窃;不得泄漏个人信息;许多于 800 字。
手机不该进校园各位家长,同学们:大家好!作为老师,我以为手机不该进校园,原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玩手时机分别学生的注意力。
学习是一项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活动,假如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效就会很差。
我们都知道弈秋的故事。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圣手,让他本资源由“全国高中语文教师群群号:416107902 ”“全国高中语文资料群群号:684925186”国班主任教师总群群号 104435893 ” “全国班主任资料总群群号251813426 ” “全国德育工作资料群群号657641492 ”教师整理,欢迎责备指正!教两个人下棋。
一个人专心专意,只听奕秋的话。
另一个呢,固然听着,但内心却想着有只天鹅快要飞来,要拿起弓箭去射它。
这样,即便跟人家一道学习,他的成绩也必定不如人家的。
是由于他的聪慧不如人家吗?自然不是这样的。
聪慧孩子被手机耽搁,最让人惋惜。
因此我反敌手机进校园。
假如不过耽搁他自己,结果仿佛其实不十分严重,问题是手时机扰乱正常的教课次序。
老师上课都不带手机的,但如果上课学生的手机响了,就会分别学生们的注意力,扰乱教师的教课,甚至会惹起讲堂的杂乱,直接影响学习成效。
课后再议论一下,甚至交几日学生的心都收不回来,结果很严重。
2020高考名校模拟作文题+立意分析+范文评析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中国式家庭情感表达方式》调查报告显示,在受访者中,三成人表示“家人之间不好意思说爱”,近四成人表示“想表达,但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爱需要表达,即使是家人之间”。
14%的受访者从未主动拥抱过父母,8.2%的受访者从未主动和父母牵手。
而关于“爱的期待”的数据中,最被“期待”的是“专心的陪伴”,占37. 7%;排在第二位的是“肯定的言语”,占28. 3%;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的分别是“爱的服务”和“爱的礼物”。
某报“家庭”专栏转载了上述内容,并开展专题讨论活动,向社会征稿。
请根据上述材料,以“给爱一个行动”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向该专栏投稿,表达你的感触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作文材料来源于一项调查,命题时做了适当的提炼和删减,以便学生的思考更集中、更深入。
试题材料立足于家庭。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家庭,中国人具有浓厚的家庭观念。
命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考生在写作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家庭情感生活的感悟或联想,促使写作入情人理;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对家庭情感生活的思辨和判断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丰富自己的品德内涵。
命题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比较含蓄,这使很多人在情感表达方面患上了“爱的尴尬症”,所谓爱在心中口难开。
其实,家庭中良好的情感互动和情感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副标题“给爱一个行动”一定程度上指引了写作方向,同时,也提供了广阔的立意空间。
参考立意角度:可以探讨家庭情感表达对形成健全人格的作用;可以思考家庭情感交流对提高沟通能力的意义;可以探讨家庭情感表达对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作用;可以从家庭情感表达的方式入手,叙述或议论家庭情感表达带来的温暖、价值;等等。
2、阅读下面这幅名为“巧干活”的漫画,围绕漫画内容写一篇不少以800字的文章。
郑州市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语文三测作文:三个写作任务,三个审题解析,三篇考文点评
郑州市2020届高三三测作文:三个写作任务,三个审题解析,三篇考文点评作文原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2020年庚子新春,新冠病毒汹汹来袭,在这场严峻考验中,我们看到了挺立风雨的坚强脊梁,看到了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看到了休戚与共的责任担当……一场没有硝烟的生命保卫战,中国向世界展现的是历经风霜淬炼而熠熠生辉的民族精神。
抗疫斗争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
在 4.2万多名驰援湖北医护人员中,就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
环球同此凉热,人间自有真情。
在这场全球范围的共同战“疫”中 ,德国中学生齐唱《让世界充满爱》,来自日本的捐赠物资上写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暖人诗句;截至3月26日,我国已陆续向89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并积极分享防控经验……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疫情期间,博雅中学为高三学生举办主题为“在灾难中成长”的成人礼活动,通过视频向高三全体师生及家长直播,请你以学生代表身份写一篇发言稿。
②疫情期间,你应《人民日报》(海外版)约稿,代表中国“新一代青年”撰文,给其他发生疫情国家的青年加油鼓劲,表达心声。
③2021年春节,你由大学返回母校,原班主任邀请你以“疫情”为背景,就“追星”话题为高一学弟学妹做一次演讲,请写出演讲稿。
要求:结合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很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审题三读法审题第一遍,通读材料,了解梗概。
这次的材料很长哦,占了试题卷的半页篇幅:先标段吧,便于阅读。
共五段,其中主体材料共三段;任务共一大段,却有三个任务,是三选一写作;要求还是一段。
整体看来,这次郑州市三测的审题信息量不小,更需要考生多一份细心与耐心。
多任务选择,仿照的是2019年全国二卷的作文,点击链接即可查看。
2020高三语文最新作文模拟题及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从孔子时代起就强调子女要“孝顺”父母,在父母面前永远保持发自内心的和颜悦色。
中国子女成年自立后往往和原生家庭依然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往往也习惯于为子女的人生作出规划,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般比较亲近。
西方自雅典城邦时代起,他们的伦理和文化就是以个人为本位的,父母与子女之间没有孝顺的概念,只有“友爱”的说法。
子女成年之后即离开父母建立自己的生活体系,父母也从不对子女的将来做过多的干涉或过分的帮助,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而平等。
作为一名即将成年的高三学子,对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你有什么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在亲密中学会独立中西方的文化历来有很多差异,就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来说,传统的中国式家庭两代之间往往比较亲密,而西方家庭一般则是比较平等疏远。
而在我看来,若能将两种模式巧妙结合起来,方能成为一种相对完美的相处模式。
古代中国提倡“愚忠”“愚孝”,子女在指出父母错误时要“怡吾色,柔吾声”,在承受父母责骂时要“号泣随,鞑无怨”。
近代以来。
这种毫无原则的尊敬和服从已经少了很多,然而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力仍不容小觑。
许多父母倚仗着自己阅历丰富,有一种“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的自信,对子女的人生指手画脚,并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诚然,这种行为的出发点自然是好的,是为了避免子女走自己的错路,但有时,这样也未必能使孩子有一个好的结局。
同时,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巨婴”“妈宝”的出现也说明了这种模式的弊端。
但中国式的家庭关系却能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港湾,使其心灵有一个依靠,让他们知道无论如何总有一个会永远接纳他们的地方。
并且“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孝”也有助于构建一个人情温暖的社会。
相比之下,西方的家庭关系则显得冷漠许多,子女的过早独立,使代际之间缺乏亲情的维系。
或许这会不利于孩子心智的发展,但父母及时的义“放手”也有利于孩子激发自己的潜能,发挥创造力,孩子的一举一动皆有自己做主,后果也有自己承担,这也有利于他们及时独立,早日融入竞争激烈的社会。
2020年高考材料作文模拟题解及佳作点评
一、作文1.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奶奶,您听我说写下这个题目,总想拿着京剧的腔调儿哼一句“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可是,奶奶,今天咱们不唱京剧,让我扶着您,在您最喜欢的墩儿上坐下,细细地听我说。
虽然,如今您眼神浑浊,经常在听我说话时就睡着了,还会像孩子一样流下口水。
奶奶,让我再摸摸您脸上那深深的皱纹吧,那里藏着我的童年,和太多伴着我成长的故事。
幼时的我,最喜欢缠着您讲故事,什么牛郎织女呀、七仙女和董永啊、梁山伯祝英台呀、长工和地主斗智呀……每次我扭缠着您的衣服、央求着您再讲一个的时候,您脸上细细的笑纹就出来了,多得数不清,好像每一条笑纹里都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越长大,我的问题就越多,我总是好奇,仙女穿什么样的衣服,祝英台变成大蝴蝶好不好看,地主是不是都是大胖子……您的故事越讲越长,虽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但我就是爱听,更爱您在我的追问下,弯弯绕绕把两次的不同再说成是一码事。
小时候的我总是在想,是不是因为您的故事太多太长了,皱纹也就变深了呢?其实我没告诉过您,除了哥哥一大堆的小人书,您的故事曾是我童年最美的梦境。
哎呦,奶奶,您看您的坐姿真端正。
小时候,最佩服您的是两件事:一是您的坐姿,永远都是端正挺拔,不管是您做针线活,还是坐在小板凳上纺线或者做什么别的;二是您的坐功,您盘腿坐着,能半天半天地不动地方,我也试过盘腿坐,半个小时不到腿就麻了。
2020高考作文模拟试题精选解析
2020高考作文模拟试题精选解析演讲文。
因此,学生在写作时应该注意演讲文的特点,如表达清晰、语言生动、结构严谨等。
同时,要注意措辞得当,不要使用过于专业化的词汇,以确保听众能够理解。
演讲稿:弘扬“实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尊敬的各位高一新生,大家好!我是___的一名学生,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想法。
作为___的学生,我们有幸拥有一所以“实”为名的学校。
但是,“实”不仅仅是一个校名,更是一种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实文化”的内涵,以及我们如何传承这种精神。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实”字的本义。
它指的是柜子里装满了贝壳,代表家境富裕。
进而引申为充盈饱满没有空隙,再进一步引申为有内涵、不虚假。
这些引申义项,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词汇,更是一种精神内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以“实”为准则,追求真实、诚实、踏实的生活态度。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实”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一直在我们的历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古代,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文化名人都强调了“实”这一精神,如《道德经》中的“至真至简”,《孟子》中的“诚意正心”,《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实”这一精神的体现。
在现代,我们更需要弘扬“实”这一精神,让它成为我们生活的准则,让它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
那么,作为___的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实文化”呢?首先,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坚持真实、诚实、踏实的生活态度。
其次,我们要积极研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了解“实”这一精神的内涵和历史渊源。
最后,我们要将“实”这一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实文化”,让更多的人成为“实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在这里,我想向各位高一新生提出一些希望和建议。
首先,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研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了解“实”这一精神的内涵和历史渊源。
2020年高考材料作文模拟题解及佳作点评
2020年高考材料作文模拟题解及佳作点评一、作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
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
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
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
”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
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已经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
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成功从小事做起游客因为一点小事而没有能租到已经感到满意的房子告诉我们,做好小事是成功的基石,成功要从小事做起。
东汉时有一少年,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
他父亲的朋友去看他见状说:“孺子何不洒扫待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朋友立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这位少年从此从小事做起,志在四方的他终于成了杀敌良将——陈蕃。
只有将小事做好,将伟大理想埋在心中,才有可能成功。
试想,连居屋之地都懒得扫,谈何一扫天下乎?再伟大的事业都要从平凡的小事开始。
克洛克家境并不富裕,他下课就到一家快餐店打工。
起初老师让他擦桌子,可他毫无干劲,当天就溜回家。
回家后,他父亲叫他如何擦好桌子,克洛克用心地在快餐店里依次用五条毛巾擦每一张桌子,最终得到老板赏识。
之后,努力工作的他继承了这家快餐店,并将它发展成了赫赫有名的麦当劳。
如今,麦当劳已经风靡全球,你可曾想过它是如何打造成功并与肯德基并驾齐驱的呢?你可曾想过克洛克是凭借什么继承并发展它的呢?是啊!他拥有从小事做起的精神,从而缔造了自己的辉煌。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作文满分作文与解析
一、作文1.(题文)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
②不得少于8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读海•做人海,辽阔无垠。
在这一顷无地无际的海面上,有时风平浪静,犹如一位温柔的女子,深蓝的海水好像她深情的眸子,含情脉脉,一切是那么美好。
海鸟在海面上歌唱,悦耳动听;小海龟在沙滩上追逐玩耍,其乐无穷。
平静的海,昭示着大自然的和谐。
于是乎,我想到了做人。
做人有时也应当心平气和,修身养性。
不可不管青红皂白就火冒三丈,百害而无一利。
我想凡事都以平静的心态去面对,以冷静的手段去处理,皆大欢喜也。
海,辽阔无垠。
在这一顷无边无际的海面上,有时也会波浪涛天,好似一位发怒的壮汉,澎湃的海水是他心中汹涌的热血,整个气氛也随之激烈起来。
狂风席卷海洋,那些弱不禁风的海龟都回家了;海鸟却依然如故地在海面上引吭高歌,为这首交响乐伴奏;还有那些屹立在海中的礁石,虽然身躯被猛烈的狂流舔得日益光滑,但它们也无怨无悔,因为它们仍能坚定地接受挑战。
澎湃的海,表现出大自然的残酷。
于是乎,我想到了做人。
做人有时也该严厉风行,这可考验某个人的胆略和能力。
若事事都平常对待,草草收兵,这会让人永远知己不知彼,(而)鱼目混珠。
海,辽阔无限。
但你知道是如何造就它的博大呢?那是因为它能够吸纳众小溪,若它只是故步自封,那它只会成为一顷死海。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广阔的海,提示了大自然的奥秘。
于是乎,我想到了做人。
人应该有着比海更广阔的胸怀,不置他人于死地。
也应当听取他人之言,博采众长,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
这样,我们自身才会不断完善,充实。
阅读海的过程,也正是人成长的过程。
我们应用一生的时间去读海,学海的精神。
学她的处变不惊,学她的严厉风行,学她的博大深沉,然后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路。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2020高考作文模拟试题精选解析
2020 高考作文模拟试题精选解析这里有22 道2020 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你可以来练练手。
如果不知道怎么写也没关系,下面每篇作文都有详细的文题解析,算是一个比较好的训练自己语文作文的方法了。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实”的造字本义为柜子里装满了贝壳,指家境富裕;进而引申为,充盈饱满没有空隙;再进一步引申为有内涵、不虚假。
“实”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在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弘扬这种精神。
求实中学将“实”作为校名,并将“求实”二字写进校训。
现在你接受求实中学学生会委托,作为本校优秀学生代表,带领高一学生在校史馆参观后,发表一次有关学校文化的主题演讲,向他们阐明本校“实文化”的内涵,并对他们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文题解析本次考试为高三开学的第一次考试,因此本题命题形式仿照2019 年全国 1 卷和2019 年北京卷。
立足于立德树人和文化自信,力图贴近高考命题。
该题审题和写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 、作文材料解读与传统的材料作文相比,“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具有特殊性,因此,读懂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本题材料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对“实”字的语义和语源进行必要解说,这三个义项的引申路径是从物质到精神再到人格;第二部分阐释了“实”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提示考生,需要从物质财富创造、个人品格、民族精神等不同层面对“实”进行思考和辨析。
2 、任务指令解读(1) 内容任务参照“作文材料解读”(2) 思维任务材料中隐含了“物质财富创造个人品格民族精神”这样逐次深入的思考过程,实际上已经为学生搭建了构思基本框架。
学生作文时需要辩证地处理“古代与现代”“当下与未来”的关系。
(3) 对象任务写作者的身份是高年级学长,任务对象是求实中学高一新生,写作时要注意对象的身份和接受程度,语言风格要平易亲切。
20届高考模拟卷作文及范文3(1).最新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三一、阅读下边的资料,依据要求写作。
(70分)《庄子·骈拇篇》记录了这样一则简洁的寓言故事:“长辈不为(注:认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
凫胫(注:腿)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要求:这则故事给了你如何的感想?请综合资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立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剽窃;许多于 800字。
审题:这则寓言的粗心是:凫鸟的脚固然短,但要加长却会让人担忧;鹤的脚固然很长,假如减短了倒是让人伤心的事。
所以,原来是长的就不要减短,原来是短的就不要加长。
庄子本义是借此论述道家顺性无为的主张。
可是单就寓言自己来看,它实际上是在说万物之短长自有其合理性,“长辈”不认为自己是剩余的,而“短者”也不会认为自己有什么不足。
1.这是一则寓言资料,审题有必定难度。
资料的核情意思是事物不论长短都有价值,强行改变会造成惨剧。
据此,文中长与短不是优与劣、得与失、成功与失败、完满与缺点的关系,抛开资料寓意去谈这些关系则视为偏题。
2.“这则故事给了你如何的感想”,指引语示意考生,全部的感想或思虑都要由此故事而来,都要与故事组成正向的或反向的对应。
3.“请综合资料内容及含意”,指引语告诉考生要整体掌握这则寓言,不可以抓住只言片语加以发挥。
比方考生只看到“长辈不为有余”就写人不可以唯我独尊,看到“短者不为不足”就立意为人不可以抱残守缺等,均应视为偏题。
资料前两句与后两句组成看法和讲解的关系,自有论证的逻辑,所以忽视这类逻辑去否认整个寓意,谈人应当打破自己的缺点则仍旧为偏题。
4.关于资料包含的真理不可以否认,考生只好在必定此真理的前提下立意构想。
参照立意:从“长辈”“短者”角度:1.认识自己的价值,做好自己,不自轻自贱。
2.悦纳自我,勿东施效颦。
13.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从他人角度:1.适应自然,不做违反规律的蠢事。
2.长和短各有价值,不行平起平坐。
3.万物都有存在的意义,参差百态的世界最美。
2020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全国III卷)
绝密★启用前|铭师堂试题2020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全国III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产综艺节目在消耗掉舶来品的输血能量后,正在慢综艺、文化等类型中寻找新的节奏,向内修炼创新生产能力,舆论将其称为“清流”。
此前,这种尝试已经初见成效,泛文化类的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将来自传统文化宝库中的“活水”注入综艺节目的创作当中,获得了口碑和收视率的双赢。
此外,知识类节目如《最强大脑》《圆桌派》《你说得都对》等则用社会公共话题的外壳包裹爆炸式知识库的内核,正在年轻观众当中引发学习热情,知识日渐成为现在的新“偶像”。
知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逐渐走红,是综艺节目市场进一步细分的结果:电视节目新陈代谢不断加速,对节目品类的精度和深度也要求更高,知识文化类节目以原创性生命力填补了当下的市场空白。
实际上,泛文化类节目在国内作为一支较为独立和成熟的脉络一直存在,时间上从早期的《正大综艺》到后来的《百家讲坛》,类型上从读书文教类到人文地理类,可以看出创作实践和观众需求从未断流。
在经过了数年的资本入局和互联网传播方式的冲击后,知识文化类的综艺节目经过短暂迷茫和自我怀疑,正在排除“影响的焦虑”,重新确立自身定位。
这一变化,与整个文化产业体系与格局的变化形成了同构性。
我们可以认为,从综艺节目、电影电视到图书出版及周边衍生等,内容的深耕正在遵循新的规律,从创意到制作到传播的机制体制正在变革,各方力量正在角逐和制衡。
在电影行业,“小鲜肉+大制作”的公式迅速失灵,使得从业者必须从更多角度切入,由此,类似《二十二》《相亲相爱》等曾经的冷门、小众作品开始拓展市场;在综艺行业,则是以往“大明星+真人秀”的元素搭配失去潜力,资本和受众对这种冗余和疲态倍现的模式也越来越处于观望态势,知识文化类综艺节目某种程度上,正是回应了文化产业从“粉丝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020山东新高考模拟考作文题及范文
2020山东新高考模拟考作文题及范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学生玩手机会分散注意力,干扰教学秩序,影响学习和集体生活质量,还可能接触到不良信息。
,手机可以作为学习工具,辅助教师教学,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是学校职责之一,不能一禁了之。
课堂上和课余时间应该区别对待。
对此,文德中学准备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代表的意见,然后再决定是否出台相关规定。
请结合材料内容,任选一种身份,写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手机不该进校园各位家长,同学们:大家好!作为老师,我认为手机不该进校园,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玩手机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学习是一项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活动,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就会很差。
我们都知道弈秋的故事。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圣手,让他教两个人下棋。
一个人专心专意,只听奕秋的话。
另一个呢,虽然听着,但心里却想着有只天鹅快要飞来,要拿起弓箭去射它。
这样,即使跟人家一道学习,他的成绩也一定不如人家的。
是因为他的聪明不如人家吗?自然不是这样的。
聪明孩子被手机耽误,最让人可惜。
所以我反对手机进校园。
如果只是耽误他自己,后果好像并不十分严重,问题是手机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
老师上课都不带手机的,但如果上课学生的手机响了,就会分散学生们的注意力,干扰教师的教学,甚至会引起课堂的混乱,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课后再讨论一下,甚至好几天学生的心都收不回来,后果很严重。
有的学生住校,中午晚上,在宿舍玩手机,直接影响自己和他人的休息和睡眠质量,进而影响下午和第2天的学习效果。
如果别人劝阻,还会诱发矛盾冲突,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手机牵扯时间和精力,的确影响学习效果。
有人会说,学习学习,教师就光知道让学生学习。
其实学习还是次要的,网上有很多不良信息,色情、暴力、凶杀、欺诈。
学生正在三观形成时期,很容易被这些信息误导。
思想品质和心理状态变坏了,后果就更严重了。
2020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精选及立意解读
2020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精选这里有22道2020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你可以来练练手。
如果不知道怎么写也没关系,下面每篇作文都有详细的文题解析,算是一个比较好的训练自己语文作文的方法了。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实”的造字本义为柜子里装满了贝壳,指家境富裕;进而引申为,充盈饱满没有空隙;再进一步引申为有内涵、不虚假。
“实”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在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弘扬这种精神。
求实中学将“实”作为校名,并将“求实”二字写进校训。
现在你接受求实中学学生会委托,作为本校优秀学生代表,带领高一学生在校史馆参观后,发表一次有关学校文化的主题演讲,向他们阐明本校“实文化”的内涵,并对他们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次考试为高三开学的第一次考试,因此本题命题形式仿照2019年全国1卷和2019年北京卷。
立足于立德树人和文化自信,力图贴近高考命题。
该题审题和写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作文材料解读与传统的材料作文相比,“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具有特殊性,因此,读懂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本题材料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对“实”字的语义和语源进行必要解说,这三个义项的引申路径是从物质到精神再到人格;第二部分阐释了“实”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提示考生,需要从物质财富创造、个人品格、民族精神等不同层面对“实”进行思考和辨析。
2、任务指令解读(1)内容任务参照“作文材料解读”(2)思维任务材料中隐含了“物质财富创造个人品格民族精神”这样逐次深入的思考过程,实际上已经为学生搭建了构思基本框架。
学生作文时需要辩证地处理“古代与现代”“当下与未来”的关系。
(3)对象任务写作者的身份是高年级学长,任务对象是求实中学高一新生,写作时要注意对象的身份和接受程度,语言风格要平易亲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模拟三题(附习作与点评)题一直面当代人的精神现实,世界的灼热物欲和心灵世界的清欢,值得人们反思与厘清。
题二表面为乡愁,既绵亘古今千年,又横跨海峡两岸,寄寓了另一层不言自明的意味。
题三回归传统,着眼文化,聆听先民的歌唱,缅怀芬芳的美德。
模拟金题一人间最美是清欢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云仙杂记》载:陶渊明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杂投之,曰:“少延清欢数日。
”苏轼《浣溪沙》说: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是什么?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清雅恬适的快乐。
一轮明月一袭清风,一壶薄酒一杯淡茶,便可寄托本心,活出清欢的格调。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对生活的清欢有所解读,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展示】人间最美是清欢“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
”林清玄如是说。
打小,我就爱看林清玄的散文,散淡,清洁,远离名利。
尤其令我着迷的,是他那种能在当时灯红酒绿的台湾“不浮不躁,不慌不忙,淡定从容地过好这一生”的生活态度。
而他的思想,也如绵绵春雨般,细密无声地滋润着我的心灵。
林清玄的散文致力于描写一个没有尘世喧嚣,简单干净的“清欢”世界。
何谓清欢?清欢就是人生的减法,是我们舍弃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之后,回到最单纯的欢喜的那种境界。
即使我当年少年而愚钝,读了之后还是有一种模模糊糊的觉悟。
这年早秋,我住宿于乡下的姥爷家,到了晚上家里没有空调,在床上翻来覆去只觉得燥热难耐,不得已只好出去散步。
乡下的夜晚来得要早,九点多家家户户都已安然入睡。
一轮明月高挂天心,将那清辉撒下了人间,因着田野的水汽,月色便有些朦胧,好似与雾缠绕在一起,弥漫在乡野的每一个角落。
今夜没有萤火虫,却有草丛里的蟋蟀与树梢上的知了为夏夜伴奏。
石子路旁含苞待放的花朵已沾湿了露水,在月光的照耀下,犹如一粒粒洁白纯粹的雪珠熠熠生辉。
此情此景,我忽然对林清玄的人生清欢有了更深的理解。
能对大自然中最简单,最单纯的事物感到欢喜,不正是一种清欢吗?顿时,我感到身边的暑气已是荡然无存,只觉浑身清爽,悄然独立于原野,那就享受这无边月色好了。
眼前这月,让我想起禅宗里有佛陀指月,以譬喻的方式传达了佛对于人生与修行真谛的理解。
真理有如天空明月,手指表示明月所在,但手指并不是明月,看月也并非一定用手指不可。
指,只是一个过渡、一道桥梁;月,才是终极、本体。
也就悟出:把书读好,其实是人生的桥梁。
把人做好,才是人生的一轮明月。
月照今人,也照古人。
清欢的生活,自古便受人喜爱。
春秋吴越争霸,范蠡辅佐勾践复国,告别名利场,与西施泛舟于太湖之上。
东晋士子遭弃,陶渊明挂印而去,归隐田园。
唐代更有王维将山水园林搬至他的辋川别业,朝夕赏林游湖。
古代文人雅士是如此喜爱生活的清欢。
是的,清欢是最简单却最让人快乐的生活,也是人在心若止水无欲无求时所达到的一种境界。
只要心能如今夜这般静下来,生命便能直达清欢。
比如:在酷暑的毒日下,喝一杯凉茶;在冬日漫天飞雪的小屋里,向一盆炭火;在池塘边,看招摇的小花一朵;在沙滩上,觅得一枚洁白的贝壳;还有,在树林间问候一只亮羽小鸟,感觉出生命其实有更多欢愉的意味……可是,对很多人来说,要做到这些好像太难了。
尤其是对迷恋大都市生活的人来说,差不多与清欢是绝缘的。
我们想在月夜里散个步吧,路上车水马龙,深夜仍呼啸而过。
那就下馆子吃个夜宵吧,清淡一点的菜,几乎杳不可得,各色菜都是重口味。
好吧,就点个沙拉吧,端出来吓人一跳——上面的沙拉酱比果蔬还多。
生在这个物质的时代,难以说清是福是祸,我们有了科技,有了娱乐,有了现代化的校园,却找不到最原始,最质朴的欢乐了。
记得野史里说,乾隆下江南,在金山寺山头看江中船熙熙攘攘,便问住持和尚:“长江一日有多少船来往?”住持和尚说:“往来只有两条船,一为名来,一为利往。
”这样看来,我们被物质文明带来的名利蒙蔽了双眼,仿佛被蒙上了眼罩,见不到一丝光亮,我们迷路了。
我知道“人间有味是清欢”出自苏轼的一首《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当年苏东坡由黄州调任汝州,虽仍为贬谪身,却不再以仕途沉浮为意。
一路走来,入眼都是细雨,斜风,淡烟,疏柳,清清洛河水。
野外景致,野外午餐,野外心境,都归结在“人间有味是清欢”。
把名利放下,作者心里已充盈着灿烂的春天。
笑对一轮明月,流连忘返的诗人都回家了,今夜,我也该回家了。
脚踩青草披离的小路,吟咏着东坡词,在这月色正好的旷野,我多少领悟一些意境里的清欢,是何等的闲适与潇洒!让我们放下对世俗名利的追逐吧,“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这就是人间最美的清欢,就是心灵纯粹的愉悦。
【点评】“解读生活的清欢”的确是个大题目,作者巧妙运思,模仿了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结构,用早秋燥热难眠,月下独步乡野,徐徐展开所见所闻所感所悟。
开篇先以“林清玄如是说”破题,初步界说自己所理解的“清欢”。
再借“住宿于乡下”,铺叙自然里的“清欢”之境,画面入眼清爽而纯粹。
接着发端佛陀指月、雅士清欢的议论,可谓神思飞越。
进而有当下物欲的反思,且适时嵌入乾隆下江南、东坡唱清欢的典。
千余字的文章,犹如新竹解箨,转眼间生长已多。
文章起始于对林清玄散文的欣赏,收结于对苏东坡诗歌的吟诵,布局谋篇有独到处。
文章也有着了痕迹的地方,秋夜田野境界有些促狭,支撑如此绵绵不绝的思考,还有些乏力。
然中学生能有此等仿作,已属难得。
模拟金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乡愁:深切思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
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Warren认为:乡愁属于在陌生环境下的一种反应,“人本能地寻求自我保护。
我们知道家永远不会伤害自己,所以总想回家”。
岑参《宿关西客舍》“孤灯燃客梦,寒杵捣乡愁”,算是乡愁的先声。
余光中祖籍福建,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1972年在台北厦门街旧居他写下《乡愁》。
中央电视台制作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节目寻根中国百座传统村落,记录它们的前世今生,以凝聚国人对传统文明的体悟。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和生命的自觉,而我们自觉的精神家园里有一种情感叫乡愁,生活在崭新时代的青年要住乡愁。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学生佳作】乡愁余光中是一个传奇,他被文坛大师梁实秋赞誉为“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而他最为人熟悉的作品还是《乡愁》。
《乡愁》是余光中1972年在台北厦门街旧居里创作的,完稿仅用了20多分钟,而这种情感的堆积却用了20多年。
诗人定义了中国人的一种情感模式:乡愁。
这是关于母亲、妻子、家园和祖国的纠缠性情感,也是许多历经苦难的民族在历史与现时的演进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第一次读到《乡愁》,是在小学语文课本里,诗中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听老师眼含泪水讲读这首诗的时候,我还小,我几乎触摸到一位瘦诗人的悲情,却无法体验不长文字里所容纳的关于一个民族的苦难,但可以流利地将它背诵出来。
一种对家国的念念在怀的情感,便根植在我的精神世界里。
乡愁,无关乎荣华富贵、钟鸣鼎食、肥马轻裘,它其实是一种关于家的故土难离的观念,而这种观念在我心中与日生长,攀援成满园绿荫。
儿时,父母为了我,不曾像邻家青壮年外出创业,忙完农活,就在本地务工。
我是被父母呵护的花骨朵,他们不让我感受生活的艰难,我只是一味快活地生长。
父母到底因我长大,学业的需要,点着油灯,相商了整整一个夜晚,做出抉择,领我离开那山清水秀的家乡,来到这人儿扎堆的城市。
异地求学离父母也远了,从一己的情感来说,乡愁里最多的是对父母亲的一种念想。
城市的霓虹固然漂亮,随处摊点各种小吃,尽可以满足我这个小吃货。
出行也格外方便,但我还是不习惯,且不说太多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着生存的空间,单是那路边蒙着尘土的花朵,也让我看着难受。
梦里依稀,还在家乡吧,每天清晨都有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我的床头,每天清早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都让人神清气爽,一天的美好从清晨开始。
我仿佛看到家园老屋上的炊烟,土灶间母亲拉着风箱,头上的白发,随着一两声咳嗽颤动。
屋前一围篱落一脉溪水,缓缓淌过,流水幽幽,我心忧忧……一杯浊酒家万里,两行清泪述乡愁。
余光中写《乡愁》,40多年弹指一挥间,这首诗不再属于某个特定的人,它早已引发了全球华人的共鸣。
无论你身处世界的哪个国度,在回望家园的那一刻,乡愁都会化为两行清泪,打湿衣襟。
有这么一个说法——凡是有华人脚印的地方,就会响起《乡愁》的吟诵声。
从国家与社会的层面看,《乡愁》是中华儿女盼望国家统一的一种呼喊。
《乡愁》传诵的时候,也是中国社会出现历史上最大规模人口迁徙的阶段。
当下中国,城镇化脚步轰隆作响,无数人离开家园去城市创业。
随着城市版图的扩张,乡村景象日渐凋敝,传统文化也正被人遗忘,许多人的故乡已然变成了自己不认识的模样,现代人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乡愁成为一个极易引人伤感、唏嘘的字眼。
居住大城市日久的人们,这时候又不免勾起对昔日时光的追忆。
《乡愁》始终以其巨大的感染力,穿越地域的阻隔,勾起全球华人的文化记忆和命运共感。
在我看来,乡愁,不光是一个空间的地理概念,还是一个时间的生活概念,贯穿了时代的风风雨雨。
余光中写《乡愁》这首诗,堪称民族美学的一个代表性作品。
乡愁是具象的,也是抽象的。
乡愁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正是如此,乡愁带给我的情感体验,挥之不去,抵达了我的心魂深处。
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
从开始接触《乡愁》这首诗到现在,在我心中就一直存在这一个希望——期盼祖国早日统一,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我相信这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
岁月流逝,乡愁永续。
【点评】“乡愁”为情而为歌,更早有《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乡愁”为词为咏则出现在唐人的诗句里,岑参《宿关西客舍》有“孤灯燃客梦,寒杵捣乡愁”语,岑参还有一首《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也说“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乡愁”为题而为诗,较早有余光中。
千古乡愁说到今,“乡愁”往小处说是乡土情结,往大处说则是家国情怀。
本文作者心思独运,由一己之情切而至一国之情重,行文有序,入境渐远,而感慨遂深。
开篇引余光中《乡愁》,顺手拈来梁实秋所赞语,既有点题之效,又见其阅读视野而不着了痕迹。
叙议展开,先概说余光中创作的背景,再借老师的讲读,全文呈现《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