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溶液和胶体溶液3bxu2011讲义0919
《溶液和胶体》课件
![《溶液和胶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f7fb2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0.png)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了解溶解度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质、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温度以及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背后的科学原理。
Henry定律和Raoult定律的应用
通过研究Henry定律和Raoult定律,我们将了解溶质在气相和液相中的行为,并探索它们在实际应用中 的意义。
《溶液和胶体》PPT课件
欢迎来到我们的《溶液和胶体》PPT课件!在本次课程中,我们将探讨溶液 和胶体的概念、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在生物系统和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溶液和胶体的概念及区别
通过揭示溶液和胶体的本质,我们将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以及它们在自然界和实验室中的重要性。将揭 示背后隐藏的奥秘。
溶液的组成和性质
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
不同的浓度表示方法对于溶液性质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学习如何准 确地表示溶液的浓度。
溶解度曲线及其在实验中的应 用
通过溶解度曲线的绘制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溶质在特定条件下的溶解特性, 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实验设计和优化。
胶体的种类及特点
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胶体,我们将了解它们的特点、结构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探索微观世界的奇 妙之处。
胶体的制备方法
探索不同制备方法,如凝聚法和分散法,以及它们在胶体制备过程中的应用。 了解如何创造出稳定而有用的胶体系统。
2011-01溶液和胶体
![2011-01溶液和胶体](https://img.taocdn.com/s3/m/7408b13b55270722192ef73f.png)
低压(低于数百千帕) 高温(>273K)
实际气体: 分子有体积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
2019年9月10日10时51分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R— 摩尔气体常数, R=8.314 kPaLK-1mol-1 =8.314 Pam3K-1mol-1 =8.314 JK-1mol-1
2019年9月10日10时51分
1.2 分散系
一、分散系的概念 二、分散系的分类 三、分散度和比表面积
2019年9月10日10时51分
一、分散系的概念
溶质 溶解 溶剂
溶液 (液态)
分散质
分散剂
分散系
分散
(固、液、气态)
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细小的粒子分散在另一种
物质里所形成的体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一般为数量少的一相
2019年9月10日10时51分
3.同物质,不同基本单元物质的量间的关系
例:已知硫酸的质量为147g,计算n (1/2H2SO4) , n (H2SO4) , n (2H2SO4) 。
解:已知m=147g M(1/2H2SO4)= 49 g ·mol-1
M(H2SO4)= 98 g ·mol-1 M(2H2SO4)= 196 g ·mol-1
= 85.73
2019年9月10日10时51分
例2:某种乙醇的水溶液是由3mol的水和 2mol的乙醇(CH3CH2OH)组成,求水和 乙醇的物质的量分数。
解:
3mol
XA =
= 0.6
3mol + 2mol
2mol
XB =
= 0.4
3mol + 2mol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09版ppt课件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09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6fdc399b89680202d825d1.png)
1.2.2. 分压定律
分压:在相同温度时,某组分气体单独占有混合气体
总体积时的压力。
道尔顿(Dalton)分压定律:P P1 P2 ...... Pn
务的宇航员所穿的超
级隔热太空服,科学
家们正在努力探索这
种物质的新用途。
上页 下页 回本章目录
气凝胶具有超强的隔热效果
第
它由一位美国化学家
一
于1931年在打赌时发明
章
出来,但早期的气凝胶
非常易碎和昂贵,所以
主要在实验室里使用。
溶
直到10年前美国宇航局
液
开始对这种物质感兴趣,
并让其发挥更为实际的
用途,这种材料终于走
第 于自然之中。 一 章 • 与生命现象密切相关的水溶液尤为重要,
因此,学习和掌握有关溶液的基础知识有
溶 着重要的意义。 液 • 胶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状态,在自然界
中普遍存在,同时也被广泛地应用到工农 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所以,了解和掌握 有关胶体的知识也十分重要。
上页 下页 回本章目录
第
1.1 分散系
上页 下页 回本章目录
理想气体:一种假想的气体。
第
真实气体,特别是非极性分子或极性小的分子,在
一
压力不太高,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若能较好地服从
章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则可视为理想气体。
例1-1 某氢气钢瓶容积为50.0 L, 25.0℃ 时,压力为500k
溶 液
Pa,计算钢瓶中氢气的质量。 解:根据理想气体方程式
溶 • 二氧化碳+水→汽水 液 • 金属化合物+岩石→矿石
相:在体系内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完全均匀的部分称为相
上页 下页 回本章目录
《溶液和胶体溶液》课件
![《溶液和胶体溶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e4df6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c.png)
根据溶质和溶剂的种类,可以将溶液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当水作为溶剂时,溶液可分为酸溶液、碱溶液、盐 溶液等;当有机物作为溶剂时,溶液可分为有机酸溶液、有机碱溶液、有机盐溶液等。此外,还可以根据溶液的 浓稀程度、是否饱和等进行分类。
02
胶体溶液的特性
胶体的定义
01
02
03
胶体的定义
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粒子直 径在1nm~100nm之间的 分散系。
05
溶液和胶体溶液的应用
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溶液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溶剂、反应介质、萃取剂等。
化学工业中,溶液和胶体溶液的精确 控制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
胶体溶液在化学工业中常用于制备涂 料、粘合剂、胶水等,其稳定性、粘 度和流变性等特性使得胶体溶液成为 这些产品的关键成分。
THANK YOU
超声波法
利用超声波的振动将固体物质分 散于液体中,制备胶体溶液。
蒸馏法
通过蒸馏技术将物质分离成纯品 ,再将其分散于液体中制备胶体
溶液。
分离与提纯方法
过滤法
通过过滤介质将不溶物与溶液分离,实现固液分 离。
萃取法
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种不相溶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 ,实现分离和提纯。
蒸馏法通Βιβλιοθήκη 加热使溶液中的溶剂蒸发,再将蒸汽冷凝回 收,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
分散质的差异
分散质
溶液和胶体溶液中的物质被分散的程度。在溶液中,分散质被完全或近乎完全地分散在溶剂中,形成 均一稳定的体系。而在胶体溶液中,分散质以微小的颗粒形式存在,这些颗粒保留着原有的物理和化 学特性。
分散质的差异
溶液和胶体溶液在分散质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溶液中的分散质被完全或近乎完全地分散在溶剂中, 形成均一稳定的体系。而胶体溶液中的分散质以微小的颗粒形式存在,这些颗粒保留着原有的物理和 化学特性,因此胶体溶液具有不稳定性。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https://img.taocdn.com/s3/m/4e606b510b4c2e3f572763e2.png)
[学生练习]
1 .在100ml水中,溶解17.1g蔗糖(C12H22O11),溶液 的密度为1.0638g/ml,求蔗糖的物质的量浓度,质量
摩尔浓度。
• 解:(1)
V mB mA 17.1 100 110.1(m l)
1.0638
nB
mB
/
MB
17.1 342
0.05(m ol)
Δp= K bB
二、溶液的沸点升高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升 高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 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Tb=Tb-Tb=KbmB
式中为mB质量摩尔浓度, Kb为溶 的沸点升高常数。应用上式可以测
定溶质的摩尔质量M。
几种溶剂的Tb和Kb
溶剂 名称
水 苯 四氯 丙酮 三氯 乙醚
化碳
解:(1)先计算溶液浓度 查知樟脑的Tf=452.8K, Kf=39.7 bB = (0.115 / M) /(1.36×10-3)
(2) 再计算结晶的摩尔质量 ∵△Tf = Kf·bB
(452.8-442.6)= 39.7×0.115/(M×1.36×10-3) 解之得:M = 329 g/mol
XB=nB/Ʃn XB组分B的摩尔分数,无量纲。
2.质量浓度
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mB与溶液的 体积V之比,称为质量浓
度,用符号ρB表示,其 表达式为
ρB=mB/V 单位可用g·L—1、mg·L—1、 g·mL—1、ug·L—1等。
溶液中某种组分B的质量占 溶液总质量的百分数,其表 达式为
ωB=WB/ƩW x100% XB组分B的质量分数,无量 纲。
c(B)
nB V
大学化学1溶液和胶体
![大学化学1溶液和胶体](https://img.taocdn.com/s3/m/4cd156b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7.png)
14
溶液的通性 — 溶液的沸点上升的原因
3.溶液的沸点上升(boiling point)
液体的沸点 ( boiling point ) 当P 液 = P 外,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正常沸点:当P外=P标时的液体的沸点。
溶液的沸点升高
是溶液蒸气压下降的直接结果
2024/9/30
15
溶液的通性 — 溶液的沸点上升的数值
p溶液= p*-⊿p = 2.338kPa - 0.021kPa = 2.317kPa
溶液的通性 — 凝固点下降
2.液体的凝固点降低(freezing point)
凝固点:某物质的液相蒸汽压与固相蒸汽压相等时 的温度。用Tf表示 或在一定外压下,物质固、液两相平衡共存时的温 度。
如 :H2O(l) 273K,101.3kPa H2O(s)
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简称蒸汽压。
加入一种难挥发的非电解质
束缚一部分高能水分子
P↓
占据了一部分水的表面
2024/9/30
8
溶液的通性 — Raoult定律
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
(P)等于纯溶剂的蒸气压(PA*)乘以溶液中溶剂的 摩尔分数(xA )。
p
p* A
xA
xA
nA nA nB
1.蒸气压下降 2.凝固点降低 3.沸点升高 4.渗透压力
p
p* A
xB
ΔTf=kf • bB
ΔTb =kb• bB
= CBRT
的数值与溶液中质点 的个数成正比
2024/9/30
23
第 4 章 酸碱解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4.1 电解质溶液 4.2 酸碱理论 4.3 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沉淀溶解平衡
溶液和胶体
![溶液和胶体](https://img.taocdn.com/s3/m/51e66242336c1eb91a375d90.png)
《溶液和胶体》课件
![《溶液和胶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3ef1f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2.png)
详细描述
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广泛应 用于化工、医药等领域。例如,药物需要溶 解在溶剂中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而胶体由 于其独特的性质,在涂料、胶黏剂等领域有 广泛应用,例如涂料的颜料分散需要使用胶 体。
04 实验:观察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实验目的
掌握溶液和胶体的基 本概念和性质。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 观察力。
分别取少量硫酸铜溶液 和明矾溶液于两个试管 中,用玻璃棒搅拌,观 察它们的颜色、透明度 和均匀性。记录实验现 象。
将少量氢氧化铁胶体倒 入另一个试管中,用玻 璃棒轻轻搅拌,观察其 颜色、透明度和均匀性 。与溶液进行对比,记 录实验现象。
将观察到的溶液和胶体 的实验现象进行比较, 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
实验结束后,清洗并整 理实验器具,确保实验 室的整洁。
05 总结
本课重点
01
02
03
04
溶液的概念、特征和分 类
溶解度的概念、影响因 素和表示方法
胶体的概念、分类和性 质
溶液和胶体的制备方法
本课难点
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应用 胶体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溶液和胶体的应用和实例分析
学习建议
深入理解溶液和胶体的概念和 性质,掌握其制备方法,了解 其应用实例。
学会观察溶液和胶体 的区别,加深对溶液 和胶体的理解。
实验材料
01
硫酸铜溶液
02
明矾溶液
03
氢氧化铁胶体
04
烧杯
实验材料
试管 滤纸
玻璃棒 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材料
2. 观察溶液
3. 观察胶体
4. 比较实验结果
5. 清理实验器具
按照实验要求,准备好 所需的硫酸铜溶液、明 矾溶液、氢氧化铁胶体 以及实验器具。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https://img.taocdn.com/s3/m/ce902a1c59eef8c75fbfb3f6.png)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第三节 电解质溶液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在一定条件下,当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 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 态,称为电离平衡。 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第三节 电解质溶液
电离常数: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溶液中各离子的
浓度幂的乘积与分子的浓度幂之比是一个常数,
mB wB m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第一节 分散系
2. 体积分数:φB 混合前溶质B的体积VB与混合物的体积V之比称为B的 体积分数。
VB B V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第一节 分散系
3. B的物质的量浓度:CB (mol· -1,mol· -3) L m 以单位体积溶液中含有溶质B的物质的量表示的溶液 浓度称为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第三节 电解质溶液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溶质分子完全电离为离子,溶液 中无溶质分子存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溶质分子部分电离为离子,溶液 中仍有溶质分子存在 为方便起见,用普通离子的符号来表示水合离子。如: NaOH = Na++OHNaCl = Na++ClHCl = H++Cl-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本章目标:
★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及分类,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 理解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 认识电离平衡、电离度的概念;理解稀释定律
★ 理解同离子效应、了解缓冲溶液的类型及其缓冲作用原理 ★ 了解胶体溶液的性质和胶团的结构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第一节 分散系
一、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叫分散质,能容纳分散质的物质为分 散剂。分散质、分散剂组成的混合体系叫分散系。 根据分散系粒子的大小,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 分散系和粗分散系三类。
无机化学课件: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无机化学课件: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https://img.taocdn.com/s3/m/c8a7d0c27fd5360cba1adbbf.png)
值 △p = p0- p
p9 同温度下 p0 > p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 溶液的蒸气压实指溶 液中溶剂的蒸气压 纯溶剂
稀溶液
▲稀溶液蒸气压下降的原因:单位时间内 从溶液中蒸发出来的溶剂分子数比从纯 溶剂中蒸发的分子数少(而溶质分子不挥 发)。
水、冰和溶液的蒸气压曲线
p/kPa
100
B B’
P11,图1-1
A
0.611
A’
AB:水(纯溶剂)的蒸气压曲线 A’B’:稀溶液的蒸气压曲线 AA’:冰(纯溶剂) 蒸气压曲线
Tf 273
373 Tb T/K
拉乌尔定律(Law of Rault)
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的蒸气压等于
=
96/98 96/98 +(4/18)
= 0.815
【例1-4】 市售浓硫酸的密度为1.84kg.L-1、 质量分数为0.96,试求该溶液的c(H2SO4)、 x(H2SO4)、b(H2SO4) 。
解:b(H2SO4)=
nH2SO4 mH2O
p7
=
96/98 4
×1000
= 245(mol·kg-1)
(一)质量分数 ●符号:B
●定义: B= mB/∑imi
若溶液由溶质B和溶剂A组成,则:
B
=
mB mA+mB
A
=
mA mA+mB
A + B=1
代替旧制单位:① %(g/g) ②重量比
例如: 98%(g/g)的H2SO4 用质量分数应表示为 0.98
(二)体积分数
●符号:B
●定义:B= VB/∑iVi
的
表 示
摩尔分数 xB xB=nB/∑ini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https://img.taocdn.com/s3/m/354ea803376baf1ffc4fadbb.png)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Solution and Colloids)学习要求1.了解分散系的分类及主要特征。
2.掌握稀溶液的通性及其应用。
3.熟悉胶体的基本概念、结构及其性质等。
4.了解高分子溶液、表面活性物质、乳浊液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1.1分散系体系(system)分散系(dispersion system)分散质(dispersion phase)分散剂(dispersion medium)表 1-1 按聚集状态分类的各种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实例1-1气气空气、家用煤气液气云、雾固气烟、灰尘气液泡沫、汽水液液牛奶、豆浆、农药乳浊液固液泥浆、油漆、墨水气固泡沫塑料、木炭、浮石液固肉冻、硅胶、珍珠固固红宝石、合金、有色玻璃表 1-2 按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的各种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直径分散系类型分散质主要性质实例————————————————————————————————————————————————————<1nm 低分子或离子小分子或离子均相,稳定,扩散快氯化钠,氢氧化钠,葡萄糖分散系颗粒能能透过半透膜等水溶液1-100 nm 胶体分散系:高分子溶液高分子均相,稳定,扩散慢蛋白质、核酸等水溶液,橡胶颗粒不能能透过半透膜的苯溶液溶胶分子、离子、多相,较稳定,扩散慢,氢氧化铁,硫化砷,碘化银原子的聚集体颗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溶胶> 100nm 粗分散系: 分子的大集合体多相,不稳定,扩散很慢,乳汁,泥浆乳浊液、悬浮液颗粒不能透过滤纸1.2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1.2.1 B的物质的量浓度1-3(1-1)式中,n B 为物质B 的物质的量,SI 单位为mol 。
V 为混合物的体积,SI 单位为m 3。
体积常用的非SI 单位为L ,故浓度的常用单位为mol ·L -1。
1.2.2 溶质B 的质量摩尔浓度AB B m n b = (1-2) 式中,bB 为溶质B 的质量摩尔浓度,其SI 单位为mol ·Kg-1nB 是溶质B 的物质的量,SI 单位为molmA 是溶剂的质量,SI 单位为kg 。
《溶液和胶体溶液》PPT课件
![《溶液和胶体溶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5cff4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54.png)
第二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
当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和浓溶液分别置于一 容器的两侧,中间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 剂将自然穿过半透膜向浓溶液一侧流动,浓溶液 一侧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 一个压力差,达到渗透平衡状态,此种压力差即
稀溶液的依数性是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 点下降和渗透压。
第二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 一、蒸气压下降
(一)蒸气压
液体蒸气压示意图
第二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
在一定温度下,当液相蒸发速率与气相凝结 速率相等时,液相和气相达到平衡,此时蒸气所 具有的压力称为该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简 称蒸气压。
第二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
第二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扩散 半透膜 渗透现象 渗透产生的原因 产生渗透的条件 渗透平衡 渗透压
讨论实验
第二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
扩散——分子的运动和迁移
如果我们把一滴蓝色溶液加入到一杯纯水中, 不一会儿,杯子里的水就会变成蓝色,在这个过程 中,蓝色分子由上层进入下层,而水分子由下层进 入上层,直到混合均匀,浓度一致,这个过程就叫 做扩散。
答:800ml 药用酒精中含纯酒精760毫升。
第一节 溶液
例:市售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ωHCl=0.37, ρ=1.17kg/L,500ml 浓盐酸中含 HCl多少克?
解:已知 ωHCl=0.37 V= 500ml ρ =1.17Kg/L
B =
mB m
mB =ωBm
m V 1 . 1 7 k g / L 0 . 5 L 0 . 5 8 5 k g = 5 8 5 g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https://img.taocdn.com/s3/m/ec5a191c5a8102d276a22f69.png)
=KfbB
应用:
1、测分子量。
△Tf =KfbB= Kf mB/(mAMB) MB=KfmB/(mA△Tf)
2、往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 3、汽车水箱中加甘油等。 4、建筑工人冬天在沙浆中加盐(CaCl2)。 5、植物的抗寒性。
回本节目录
四、 溶液的渗透压
1。半透膜:只允许溶剂分子(水分子)通过而 不允许溶质分子通过的薄膜称为半透膜。动物 的膀胱膜、肠膜、植物细胞原生质膜、羊皮纸、 等都是半透膜。
图 1-2 渗透和渗透压示意图
2.渗透:单位时间内由纯水侧透过半透膜进入 溶液侧的水分子数大于由溶液侧进入纯水侧水 分子数,总结果是水分子由纯水侧进入溶液侧, 使溶液液面上升的过程。
由物质粒子通过半透膜单向扩散的现象叫渗透。
3.渗透压:为阻止渗透作用发生所需加给溶液 的最小压力。
渗透压与浓度有关,溶液浓度越高,其渗透压 越大。反之,溶液浓度越低,其渗透压越小. 等渗溶液:渗透压相等的两种溶液。 高渗溶液:渗透压高的溶液,
低渗溶液:渗透压低的溶液,
渗透压的有关计算
溶液体积
溶质物质的量
V nRT
cRT bRT
体积摩尔浓度
温度 气体常数
渗透压
质量摩尔浓度
与理想气体方程形式相同,但无本质联系。
渗透压平衡与生命过程的密切关系: ① 给患者输液的浓度;② 植物的生长; ③ 人的营养循环。
CuSO4溶液 分分 散散 剂质 :: 水硫 (酸 液铜 )晶 体 固 ( )
泡 沫 塑 料 拖 鞋 ( 气 - 固 )
干燥剂吸潮 分分 散散 剂质 :: 干空 燥气 剂中 (的 固水 )( 液 )
彩色玻璃 分分 散散 剂质 :: 玻氧 璃化 (亚 固铜 )( 固 )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https://img.taocdn.com/s3/m/b0dddd3b5a8102d276a22fc6.png)
12
m( K 2 Cr2 O 7 ) c( K 2 Cr2 O 7 )= M ( 1 K 2 Cr2 O 7 ) V 6
1 6
=
=0.2518mol L 49.03g mol-1 100.0mL 10-3
1.2346 g
-1
13
1.2.2 质量摩尔浓度
质量摩尔浓度:1kg溶剂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 的量,称为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用符号bB表 示,单位为mol· -1表达式为: kg
= 3.173g / 58.44g mol
1
(12.003 3.173)10 kg -
3
= 6.15mol kg
1
(3)NaCl饱和溶液中饱和溶液中NaCl和H2O的摩尔分数
n( NaCl ) = 3.173g / 58.44g mol = 0.0543 mol n( H 2 O ) = ( 12.003 3.173)g / 18g mol = 0.491 mol
m n = M
8
K2Cr2O7 m=29.42g Mr(K2Cr2O7)=294.18 则:n( K2Cr2O7)= m / M = 29.42g / 294.18g.mol-1 = 0.10mol
m 29.42g =0.6mol n(1/6 K2Cr2O7)= = -1 M 294.18g · mol 6 n(6K2Cr2O7)=m M= 29.42g 6×294.18g· -1 mol
= 0.1 mol 6
6 1/6 n(K2Cr2O7)= ___ n(1/6K2Cr2O7)= ___ n(6K2Cr2O7)
9
IV: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
质B的物质的量,以符号CB表示,单位mol· -1。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核 胶粒 胶团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三、高分子化合物溶液
(一)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在一万以 上的物质,如淀粉、蛋白质、核酸、糖原等生物高 分子,其他如橡胶、聚烯烃和纤维等也属于高分子 化合物。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Tyndall效应的本质
当分散相粒子的直径大于入射光的波长时, 光发生反射;当分散相粒子的直径远远小于入射 光的波长时,光发生透射;当分散相粒子的直径 略小于入射光的波长时,光发生散射。
可见光(波长400~760 nm)照射溶胶(胶粒 直径1~100 nm)时,由于发生光的散射,使胶粒 本身好像一个发光体,因此,我们在Tyndall现象 中观察到的不是胶体粒子本身,而只是看到了被 散射的光,也称乳光。
利用Tyndall现象可以区分溶胶与其它分散系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二)溶胶的动力学性质—Brown运动
1827年植物学家布朗(Brown)用显微镜观 察到悬浮在液面上的花粉粉末不断地作不规则 的运动。
后来又发现许多其它物质如煤、 化石、金属等 的粉末也都有类似的现象。人们称微粒的这种运动 为布朗运动。
精品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溶液 3bxu20110919
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类
1.分子分散系
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彼此混溶,没有界面, 是均匀的单相,分子半径大小在10-9 m以下。通常把这种 体系称为真溶液,如CuSO4溶液。
2.胶体分散系
分散相粒子的半径在1 nm-100 nm之间的体系。目测是均 匀的,但实际可能是多相不均匀体系。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三)溶胶的电学性质
1.电泳
在外电场作用下,带 负极
电胶粒在介质中定向
移动的现象。
上升界面
正极
纯水
下降界面
本质:胶粒的定向运动
从电泳的方向可以判断出 胶粒所带电荷。
Fe(OH)3溶胶
电泳示意图
大多数金属氢氧化物溶胶向负极迁移,胶粒带正电,
称为正溶胶;大多数金属硫化物、硅酸、金、银等溶胶向正 极迁移,胶粒带负电,称为负溶胶。
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现象的本质没有 得到阐明。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1903年发明了超显微镜,为研究布朗运动提供了物质条件
用超显微镜可以观 察到溶胶粒子不断地 作不规则“之”字形 的运动,从而能够测 出在一定时间内粒子 的平均位移。
通过大量观察,得出结论:粒子越小,布朗运动 越激烈。其运动激烈的程度不随时间而改变,但随温 度的升高而增加。
当加入的大分子物质的量不足时,憎液溶胶 的胶粒粘附在大分子上,大分子起了一个桥梁作 用,把胶粒联系在一起,使之更容易聚沉。
例如,对SiO2进行重量分析时,在SiO2的溶胶中加入 少量明胶,使SiO2 的胶粒粘附在明胶上,便于聚沉后过滤, 减少损失,使分析更准确。
例1:AgNO3 + KI→KNO3 + AgI↓ 过量的 KI 作稳定剂
胶团的结构表达式 :
[(AgI)m n I – (n-x)K+]x– xK+
胶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胶__粒___(__带__负___电__)______________| 胶团(电中性)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胶核的选择性吸附
胶核吸附离子是有选择性的,首先吸附与胶 核中相同的某种离子,用同离子效应使胶核不易 溶解。
若无相同离子,则首先吸附水化能力较弱的负 离子,所以自然界中的胶粒大多带负电,如泥浆水、 豆浆等都是负溶胶。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二、胶团的结构
(二)特点:高分子溶液分散相粒子的大小与胶粒大 小相似,某些性质与溶胶类似,如扩散速率慢、不能 透过半透膜等,但其本质是真溶液,是均相的热力学 体系,因此与溶胶的性质又有不同。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பைடு நூலகம்
(三)大分子溶液对溶胶的作用
(1)保护作用
在一定量的溶胶中,加入足量高分子溶液,由 于高分子被吸附在胶粒表面,将胶粒包围起来形成 保护层,使胶粒不致互相接触而聚沉,从而提高了 溶胶的稳定性。
例如,微溶性的碳酸钙和磷酸钙等无机盐均以溶胶形式 存在于血液中,由于血液中蛋白质对它们起了保护作用,使 其表观溶解度大大提高却仍能稳定存在而不聚沉。当血液中 蛋白质减少,这些微溶性盐类便沉淀出来,形成肾脏、胆囊 等器官中的结石。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三)大分子溶液对溶胶的作用
(2)敏化作用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胶团的图示式:
胶核 胶粒 胶团
返回
二、胶团的结构
例2:AgNO3 + KI→KNO3 + AgI↓
过量的 AgNO3 作稳定剂 胶团的图示式: 胶团的结构表达式:
[(AgI)m n Ag+ (n-x)NO3–]x+ x NO3–
胶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粗分散系
当分散相粒子大于100 nm,目测是混浊不均匀体系,放置后 会沉淀或分层,如黄河水。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一、溶胶的性质
(一)溶胶的光学性质—Tyndall效应
1869年Tyndall发现,若令一束会聚光通过溶胶, 从侧面(即与光束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一个发光的 圆锥体,这就是丁达尔现象或Tyndall效应。其他分散 体系也会产生一点散射光,但远不如溶胶显著。
2.电渗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二、胶团的结构
胶粒的结构比较复杂,先有一定量的难 溶物分子聚结形成胶粒的中心,称为胶核;
然后胶核选择性的吸附稳定剂中的一种离 子,形成紧密吸附层;由于正、负电荷相吸, 在紧密层外形成反号离子的包围圈,从而形成 了有带与紧密层相同电荷的胶粒;
胶粒与扩散层中的反号离子,形成一个电中性的胶 团。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Brown运动的本质
Brown运动是分散介质分子以不同大小和不同方向 的力对胶体粒子不断撞击而产生的,由于受到的力不 平衡,所以连续以不同方向、不同速度作不规则运动。 随着粒子增大,撞击的次数增多,而作用力抵消的可 能性亦大。
当半径大于5 m,Brown运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