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课件

合集下载

3-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3-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A1 ( z ) 2 A3 ( z ) A1 (0)
2 2 2
• 则解为
dA3 ( z ) 2 2 k[ A1 (0) 2 A3 ( z ) ] dz A1 (0) A3 ( z ) tanh( 2k A1 (0) z ) 2
•则
A1 ( z ) A1 (0) sech ( 2k A1 (0) z )
直接对方程(3-6)积分求解,并假定E3(z)的边界条件
E1 ( z) E1 (0)
E12 (0)(e ikL 1) (3 7)
晶体长度为L,则得到输出谐波的振幅
( 2)
cn3k
• 引进倍频系数d代替极化率

d
( 2)
2
n1 n , n3 n2 ,则式(3-7)变成
•或
8 2 d 2 L2 2 2 kL I3 I sinc ( ) 3 2 1 0c n2 n 2
• 函数 sinc 2 (kL / 2) 与 kL / 2的关系
光倍频的效率表示为倍频光功率P3与基频光功率P1之比
P3 ( L) I 3 8 2 d 2 L2 P 2 kL 1 sinc ( ) 3 2 P I1 0c n2 n S 2 1 (0)
第三章 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1 三波相互作用的耦合波方程
一、各向异性介质的慢变振幅近似波方程 只讨论远离共振区的情况,且忽略介质的吸收
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由于D和E的方向不同,则光波的
传播方向(k )与能流方向( I E H )不同,其间具有夹
角。对大多数晶体, 很小(<30) x。
k
i ( kz t ) E ( z , ) E ( z )e e0 E ( z )ei ( kz t ) NL NL i ( k z t ) P ( z, ) P ( z )e

06 第四章 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06 第四章  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一、二次谐波的产生 谐波产生是光学混频的一种特例。二次谐波产生的 理论完全遵循和频产生的理论,条件为:
1 2
3 2
在具有反演对称性的晶体中,二次谐波产生在电偶极 矩近似下是禁止的,而三次谐波产生总是允许的。在 可忽略泵浦场损耗的范围内,三次谐波产生的理论也 与和频理论类似。在实验上,可用两块非线性晶体串 连起来构成一个有效的三次谐波发生器。
1 2 3
k k1 k 2 k 3
曼利-罗(M-R)关系:
dS1
1

dS2
2

dS
dS3
3
N
dN1 dN2 dN3
光子流密度

1 N 2 N 3 N C
1 2 3
3. 和频的产生
和频产生:频率为 1和 2 的激光束在非线性晶体 中相互作用,产生非线性极化强度 P ( 2) ( 3 1 2。 ) 该极化强度是振动偶极矩的集合,起着频率为 3的 辐射源的作用。为了使能量有效地从频率 1 和 2的 泵浦波转移到频率为 3 的生成波,在和频产生中 必须满足能量和动量守恒,即:
( 2) ( 2) 0 ( 2 (,0) E0 ) E 0 ( ) eff E
(1) ( 2) 2 (,0) E0
1. 折射率椭球几何法
E0 0 E0 0
x2 y2 z 2 2 2 1 2 nx n y nz
一、小信号近似理论处理
二、大信号理论处理
dE (1 , z ) i12 ( 2 ) * ikz E ( , z ) E ( , z ) e eff 2 3 dz k1c 2
2 dE (2 , z ) i2 ( 2) * ikz E ( , z ) E ( , z ) e eff 1 3 dz k2c 2

非线性光学材料 ppt课件

非线性光学材料  ppt课件
非线性光学材料
本文材料介 • 选材依据 • 分类 • 三阶非线性材料 • 有机和聚合物非线性光学材料 • 展望
ppt课件
2
简介
非线性光学,又称强光光学,是现代光 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介质在强相干光作用下 产生的非线性现象及其应用。在强光作用下 物质的响应与场强呈现非线性关系,与场强 有关的光学效应称为非线性光学效应。
ppt课件
15
三阶非线性材料前景
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是处于开发研究中的材 料,分子工程和分子设计为人们提供了优化有机 和生物分子材料性能良好手段,探索高非线性极 化率,超快响应、低损耗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的工作正在展开,有机聚合物和半导体材料已能 做到灵敏和快速响应,是较有使用前景的三阶非 线性光学材料。
体、薄膜、块材、纤维等多种形式来利用等等。
ppt课件
13
有机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
①尿素及其衍生物。 ②甲酸盐类 。 ③苯基衍生物。
主要缺点:熔点较低、机械性能差、 热稳定性以及抗潮解性不好、生长 高质量大尺寸单晶困难等。
ppt课件
14
有机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①有机染料类。 ②共轭有机聚合物 。 ③有机金属类。 ④电荷转移复合体系。 ⑤富勒烯分子簇。
①气体材料。 ②液体材料 。 ③玻璃材料。 ④半导体材料。 ⑤有机聚合物材料。
ppt课件
12
有机和聚合物非线性光学材料
有机和聚合物作为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许多无机 材料无法比拟的优点: ①有机和聚合物非线性光学系数要比已经得到使
用的无机晶体高一至两个量级。 ②响应时间短。 ③有机化合物的光学损伤阀值较高。 ④可根据非线性效应的要求来进行分子设计。 ⑤具有优异的可加工型,易于成材,而且可以晶
混频、光束转向、图象放大、光信息处理、光

功能高分子化学课件非线性光学-光电转换材料

功能高分子化学课件非线性光学-光电转换材料

48
有机大分子化合物
02.04.2021
49
2003年, Takahashi等人将聚噻吩衍生物PTh与光敏剂卟啉 H2PC共混后与芘衍生物PV制成双层膜器件,在430nm处的能量转换 效率最高达到了2.91%。
02.04.2021
50
Hale Waihona Puke 层膜结构化合物器件示意图02.04.2021
51
D-A二元体系
Tg很难同时兼顾
02.04.2021
19
第三节非线性光学有机高分子材料
体系类型:交联型 优点:提高了聚合物的Tg,减弱聚合物极化
取向的弛豫,从而提高了它的极化稳定性 缺点:产生不均匀的微畴,从而导致光传播
损耗增加
02.04.2021
20
第三节非线性光学有机高分子材料
根据其张量特性的对称要求,材料要显示宏 观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无论组成材料的生色团 分子还是宏观材料都必须具有非中心对称结构。 因此,分子的取向排列对材料的宏观非线性光学 效应有很大的影响。而大部分的有机晶体是中心 对称的,即便其生色团分子具有很大的β,宏观 晶体仍不显示二阶非线性光学特性。因此,二阶 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首先必须解决的是宏观非 中心对称的实现。
02.04.2021
30
02.04.2021
31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非晶硅属于直接带系材料,对阳光吸收系数高,只需要1μm厚的薄 膜就可以吸收80 %的阳光,但是由于非晶硅缺陷较多, 制备的太阳电 池效率偏低,且其效率还会随着光照而衰减( ST效应) ,导致非晶硅薄 膜太阳电池的应用受到限制。目前非晶硅薄膜电池研究的主要方向是 与微晶硅结合,生成非晶硅/ 微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这种电池不仅 继承了非晶硅电池的优点,而且可以延缓非晶硅电池的效率随光照衰 减的速度。目前单结非晶硅薄膜电池的最高转换效率为16. 6 %。

(非线性光学课件)第二章 非线性光学极化强度和极化率的经典

(非线性光学课件)第二章 非线性光学极化强度和极化率的经典

0
0
E(r,t) 1 n E()eit
2 n
0
d 0R(2) ( , )
0
:
1 2
n n
E()ei(t )
1 2
n n
E()ei(t )d
1 2
2
0
n 1 n
n 2 n
0
d
0
R(2)
(
,
)ei1 2
d
:
E(1)E(2
)ei1 2
t
1 2
2
0
n 1=-n
P(1) ()
0
(1)
(
;
)
E
(
)
,, , x, y, z
P(2) ()
0
(2)
(
;1,2
)E
(1)
P(1) (t) 0R(1) ( ) E(t )d
E(t) E()eitd
()
P(1) (t)
R(1)
0
(
)
[
E()eiteid]d
0[
R(1) ( )eid ] E()eitd
0 (1) () E()eitd
P(1) ()eitd
() R(1) ( )ei d
E(r ) (r1 1 2
r )
公式的简捷结果在于使用了复数形式的电磁场表示式
极化强度与极化率
光波电场强度 E(t) 和介质的极化强度 P(t) 都
是真实的物理量,应该用实数来表示。
这是否意味着这两个物理量的频域特性也必须 用实数来描述?
如果采用实数: 很多的数学推导和求解过程将 变得十分的不方便,有时还导不出所希望获得 的结果。

非线性光学PPT课件

非线性光学PPT课件
光折象是介质的参量与光强有关的现象
对于各向同性介质,可将矢量式改写为标量形式
P 0 (1) E 0 (2) EE 0 (3) EEE
0 ( (1) (2) E (3) E 2 )E 0(E)E
讲课为主讲课为主每次每次学时学时每个学生需各自针对目前非线性光学的一个前沿性问题进行资料每个学生需各自针对目前非线性光学的一个前沿性问题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写出不低于收集整理写出不低于50005000字的书面报告要求至少阅读字的书面报告要求至少阅读1515篇文献篇文献再完成该综述论文所选主要参考文献应能代表该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再完成该综述论文所选主要参考文献应能代表该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其中发展趋势其中20122012年以后的文献不少于年以后的文献不少于1010量子信息技术量子信息技术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密匙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密匙光子晶体光纤光子晶体光纤有机分子的光学非线性有机分子的光学非线性纳米材料中的非线性纳米材料中的非线性光速的调控技术光速的调控技术超短脉冲产生技术超短脉冲产生技术光网络中的非线性光网络中的非线性半导体材料及器件中的非线性半导体材料及器件中的非线性高功率下光纤中的非线性及抑制高功率下光纤中的非线性及抑制34主要参考书
23
由激光与物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的压缩态效应,由于其 量子起伏的降低,在通信系统中有应用的潜力,在受到人们 的关注。
寻求新的非线性材料一直贯穿于非线性光学的发展。除了寻 求新的非线性效应外,寻求非线性极化率更大、光学稳定性 更好的材料是非线性光学工作者一直关注的方向。
24
1.3.2 非线性光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Nonlinear Optics 非线性光学
2019/11/23
1
第1章 绪 论

第4章 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第4章 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4.1-22)
2
2
2
第4章 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由(4.1-19)式关系, 有
1 1 2 0, 2 41E1 n 1 n 4 1 1 2 0, 2 41E2 n 2 n 5 1 1 2 0, 2 63E3 n 3 n 6
(4.1-2)
第4章 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因此, 相应于频率为ω的极化强度分量表示式为
(1) ( 2) P ( , t ) 0 [ ( ) E eit c.c.] 2 0 [ ( ,0) E E0 eit c.c.] (1) ( 2) 0{[ ( ) 2 ( ,0) E0 ]E eit c.c.}
(4.2-4)
第4章 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4.3 三波混频及和频、 差频产生
4.3.1 三波混频的耦合方程组 由二阶非线性极化强度的一般表示式(1.2-36)式, 可以得到三波混频中任何一对光波所感应的非线性极 化强度复振幅为
xzy 0 0
0 xzy 0
0 xyz 0
0 0 zxy
0 0 zxy
KDP晶体的有效相对介电张量元素可表示为
(2 (2 ( )eff 2 )z Eo 2 )z Eoz
第4章 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写成矩阵的形式为
( r eff
第4章 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当直流电场为零, 且x、 y、 z轴分别平行于三个介 电主轴时, 有
1 1 1 2 , 2 0 2 n 1 E0 0 nx n 4 E0 0 1 1 1 2 , 2 0 2 n 2 E 0 0 n y n 5 E0 0 1 1 1 2 , 2 0 2 n 3 E 0 0 n z n 6 E0 0

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ppt课件

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ppt课件
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 二、聚合物光折变材料的种类 • 显示光折变效应的材料必须包括下列组分:
在光激发后能产生光生载流子的光敏组分; 光生载流子的输运介质;载流子的俘获中 心和具有电光特性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生色 团。
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 有机聚合物光折变材料有着明显的优势: ①聚合物材料所具有的大电光系数、高光 学损伤阈值、低直流介电常数使其在理论 上具有比无机晶体大几倍的品质因数;
• ④折射率光栅的形成过程。在此空间电荷场的作用 下,通过电光或双折射效应,在物质内形成折射率 在空间的调制变化。根据静电泊松方程就可以形成 一个正弦变化的折射率光栅,该光栅与初始光波相 比有θ度的相移角。
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 光折变效应有两个显著特点:弱激光响应 和非局域响应。前者指其效应与激光强度 无明显相关性,用弱激光如毫瓦量级功率 的激光来照射光折变材料,只需足够长的 时间,也会产生明显的光致折射率变化。 一束弱光可以使电荷—个个地移动.从而逐 步建立起强电场。后者指通过光折变效应 建立折射率相位栅不仅在时间响应上显示 出惯性,而且在空间分布上其响应也是非 局域的,折射率改变的最大处并不对应光 辐照最强处。
它要经受250℃的短时高温和具有100%左右的承 受加工和操作的长时间热稳定性 。
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 一般说来,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设计原则为: • 1)设计和选择基态偶极矩小,激发态偶极矩大的
分子,吸、供电基不要选择电负性相差悬殊的基 团; • 2)降低分子的中心对称性,引入手性原子; • 3)分子内引入氢键的基团使分子在氢键的作用下 定向、非中心对称排列; • 4)分子成盐,盐中分子间库仑力的作用要大于偶 极作用,阳离子分隔屏蔽了有极性的发色团之间 的作用。成盐提高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尤其适 用于极性大的分子; • 5)形成包结络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它要经受250℃的短时高温和具有100%左右的承 受加工和操作的长时间热稳定性 。

• 一般说来,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设计原则为: • 1)设计和选择基态偶极矩小,激发态偶极矩大的
分子,吸、供电基不要选择电负性相差悬殊的基 团; • 2)降低分子的中心对称性,引入手性原子; • 3)分子内引入氢键的基团使分子在氢键的作用下 定向、非中心对称排列; • 4)分子成盐,盐中分子间库仑力的作用要大于偶 极作用,阳离子分隔屏蔽了有极性的发色团之间 的作用。成盐提高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尤其适 用于极性大的分子; • 5)形成包结络合物。

• 二阶非线性光学高分子材料大致可分为三 类:
• (1)高分子与生色基小分子的主客复合物, • (2) 生色基功能化的高分子; • (3)LB膜的高分子化。

• 1.高分子—生色团低分子的宾主复合物

• 宾主型非线性光学材料大致可分为三种类 型:
• (1)透明的非晶高分子与二阶非线性光学有 机低分子的复合物.
• ④折射率光栅的形成过程。在此空间电荷场的作用 下,通过电光或双折射效应,在物质内形成折射率 在空间的调制变化。根据静电泊松方程就可以形成 一个正弦变化的折射率光栅,该光栅与初始光波相 比有θ 度的相移角。

• 光折变效应有两个显著特点:弱激光响应 和非局域响应。前者指其效应与激光强度 无明显相关性,用弱激光如毫瓦量级功率 的激光来照射光折变材料,只需足够长的 时间,也会产生明显的光致折射率变化。 一束弱光可以使电荷—个个地移动.从而逐 步建立起强电场。后者指通过光折变效应 建立折射率相位栅不仅在时间响应上显示 出惯性,而且在空间分布上其响应也是非 局域的,折射率改变的最大处并不对应光 辐照最强处。

• LB膜有以下几种类型: • (1)单分子膜, • (2)交互累积膜(异式Y型); • (3)X型(或Z型)累积膜; • (4)面内取向累积膜。


光折变聚合物
• 当一种材料同时具有光电导和线性电光特 性时,就会显示光折变效应,即其折射率 即使在很弱的激光照射下也会产生很大的 空间调制。

• (2)第二种情况是液晶高分子为主体,掺杂 生色小分子
• (3)第三种情况是掺杂的SHG低分子与聚合物 相互作用,生成非中心对称的晶体。

• 2.生色基功能化的高分子 • 为了提高高分子—有机生色基分子的复合
物的稳定性,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将生色基 分子与高分子主链结合在一起。




• 3.LB膜的应具备下述条件: • 1)非中心对称的晶体结构: • 2)为弥补有机晶体的转换效率不高的弱点,χ(2)达
到10-8~10-9 esu始可考虑应用; • 3)在所要求波长范围内吸收要小; • 4)满足位相匹配条件:ω3n(ω3)=ω1n(ω1)+ω2n(ω2); • 5)足够大的晶体尺寸和优异的光学质量。 • 另外,将非线性光学材料做成器件,一般来说,

• 二、聚合物光折变材料的种类 • 显示光折变效应的材料必须包括下列组分:
在光激发后能产生光生载流子的光敏组分; 光生载流子的输运介质;载流子的俘获中 心和具有电光特性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生色 团。




• 有机聚合物光折变材料有着明显的优势: ①聚合物材料所具有的大电光系数、高光 学损伤阈值、低直流介电常数使其在理论 上具有比无机晶体大几倍的品质因数;

• 由于这种材料的非线性源于生色团的偶极 在电场作用下的极化取向,因此被称之为 “极化聚合物”

• 聚合物的极化方法有许多。常用的方法有 • 平板电场极化, • 电晕放电极化、 • 全光极化 • 光诱导极化。


• 极化聚合物的研究始终围绕3个方面的问题 来进行,即对材料非线性的来源与其物理 过程的了解、材料的潜在应用和开发新的 高性能体系。

• 典型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生色团分子有


• 常用的电子给予体是:氨基、氧、硫。而 常用的电子接受体是:硝基、腈基、羰基、 砜、氨磺酰。在相同受、给体的情况下, 受、给体强度顺序:

• 对于具有共轭结构的分子,给体--受体强度 越大,越有利于体系形成电荷转移的共振 态,扩大π电子的流动范围,使分子在外场 中更易发生分子内电荷转移而有利于增强 分子的微观倍频效应。
• 共轭长度,共轭骨架及其共面性等因素对 分子的非线性极化率都有影响。



• 二维电荷转移分子 • 1、Λ形分子

• 2、x形二维电荷转移分子


• 3、Y形二维分子

• 4、八极分子

• 二阶非线性光学高分子材料 • 一种分子和材料能够显示二阶非线性光学
响应的基本结构条件是它们必须不存在对 称中心。众所周知,普通的聚合物是一种 无定形结构的材料,为使它们能满足此条 件,可以用驻极体制备的方法,在Tg以上施 加直流高电压,使偶极子沿电场方向取向, 然后在电场下冷却下来偶极子取向被冻结。 这就是所谓电场极化法。
• 一、基本概念

• ①载流子的产生过程。在相干光的照射下,物质的 亮区吸收了光能,导致电子和空穴的分离而产生电 荷载流子。
• ②载流子的输运过程。生成的载流子由于电荷密度 梯度引起的扩散或外场作用下的漂移而形成在材料 中的传输(聚合物材料中往往是后者)。
• ③内部空间电荷场的形成过程。通过载流子被材料 中的陷阱俘获及再释放、再俘获等一系列过程,亮 区中可被激发的电荷已耗尽且都转移到暗区中去了, 在物质中产生了一个与光强空间分布相对应的电荷 空间分布,从而形成相应的内部空间电荷场。
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 具有较大微观倍频系数β的有机分子一般具有较大 的π共轭体系,体系两端分别有推电子基团和拉电 子基团( D-π- A型双受体结构),形成分子内的电荷 转移;晶体的宏观倍频系数χ(2) 是组成这一晶体的 所有分子微观倍频系数的矢量和,因此,有些有 机分子虽然β值很大,但在形成晶体时由于分子间 偶极一偶极的静电作用形成了有中心对称的晶体 空间群,分子在晶体中的排列使偶极相互抵消, 所有分子的微观倍频系数矢量和趋于零,最后显 示出的χ(2)为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