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储罐危险因素辨识

合集下载

液氨储罐的危险因素分析

液氨储罐的危险因素分析

液氨储罐的危险因素分析液氨储罐是大型化工企业常用的储存氨气的方式,其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液氨储罐是一种可靠的设备,但也存在着危险因素,因此对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非常有必要。

本文将对液氨储罐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一、设计和工艺方面的危险因素1.1 储罐设计参数液氨储罐的设计参数对其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设计参数不合理,将会导致液氨储罐的破裂或漏氨等危险事故的发生。

设计参数主要包括储罐的材质、壁厚、直径、高度、支撑方式、防震和防风等。

对于液氨储罐的设计参数,必须满足国家相关标准,且经过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2 工艺操作液氨储罐的工艺操作也是其危险因素之一。

液氨储罐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加注、搅拌、排气、维护等操作。

如果这些操作不当,容易产生爆炸、泄漏等严重危险。

因此,在进行液氨储罐的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严格执行操作流程,确保操作的安全可靠。

二、设备维护中的危险因素2.1 检查和维修液氨储罐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以确保其安全运行。

检查和维修时需注意排放液氨和气体,特别要注意排气,以免储罐内气体积累到危险程度。

此外,液氨储罐的维修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安全操作非常重要。

2.2 清洗和处理液氨储罐的清洗和处理也是危险因素之一。

清洗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氨气,如果不及时处理,容易导致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在进行液氨储罐的清洗和处理时,需要采用专业的设备和方法,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三、外部因素的影响3.1 自然灾害液氨储罐的运行环境中,自然灾害是其危险因素之一。

如地震、风暴、洪水等自然灾害容易损坏液氨储罐,同时对液氨的运输和存储也带来了威胁。

因此,在储罐征地和选址的过程中,也要考虑自然灾害因素,以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

3.2 人为因素除自然灾害外,人为因素也是液氨储罐的危险因素之一。

此类危险因素包括恐怖袭击、装卸操作不当、火灾等。

对于这些危险因素,需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储罐的安全运行。

液氨储罐危险因素辨识

液氨储罐危险因素辨识

液氨储罐危险因素辨识液氨储罐危险因素辨识液氨储罐作为一种储存液氨的设备,具有较高的危险性。

本文将从泄漏风险、爆炸风险、冻伤风险、机械伤害风险、电气伤害风险、高压风险、腐蚀风险和误操作风险等方面,对液氨储罐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

一、泄漏风险1.液氨储罐密封不良或损坏,导致液氨泄漏。

2.连接管道、阀门等部件密封不良或损坏,导致液氨泄漏。

3.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如错误开关阀门、超压操作等,导致液氨泄漏。

4.液氨储罐因自然灾害、地震等原因发生损坏,导致液氨泄漏。

二、爆炸风险1.液氨储罐超压,导致爆炸。

2.液氨储罐受到高温、明火等外部热源影响,导致内部压力升高,发生爆炸。

3.液氨储罐内部产生静电,引发爆炸。

4.液氨储罐受到撞击、坠落等外部机械力作用,导致内部压力升高,发生爆炸。

三、冻伤风险1.液氨储罐内部液氨泄漏,接触到皮肤或眼睛,可能导致冻伤。

2.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未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等,导致冻伤。

3.在低温环境下操作液氨储罐,未采取相应的保暖措施,导致冻伤。

四、机械伤害风险1.在进行液氨储罐检修、维护等工作时,工作人员未遵守相关安全规程,遭受机械伤害。

2.使用不合适的工具或设备进行操作,导致机械伤害。

3.液氨储罐设备运行异常,如旋转部件破裂、运动部件脱落等,导致机械伤害。

五、电气伤害风险1.电气线路老化、绝缘损坏等原因导致的漏电现象,可能引发电击事故。

2.工作人员未遵守用电安全规程,如带电操作、湿手接触电气设备等,导致电击事故。

3.雷电天气下未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导致雷电击中液氨储罐设备,引发电气伤害事故。

六、高压风险1.液氨储罐在高压状态下运行,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泄漏等危险。

2.在进行高压操作时,工作人员未遵守相关安全规程,如未经过专业培训、未佩戴相应防护用品等,导致高压危险事故的发生。

3.高压管道、阀门等部件出现故障或损坏,导致高压危险事故的发生。

七、腐蚀风险1.液氨储罐设备材质不符合要求或使用环境恶劣,导致设备腐蚀损坏。

液氨危险点及控制措施

液氨危险点及控制措施

安全措施Q/HNMD-CS-01-2014液氨危险点及控制措施2014-12-17发布 2014-12-17实施一、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氨气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临界温度:132.5℃;临界压力:11.40MPa燃烧爆炸危险性: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引起燃烧爆炸。

爆炸下限(%):15.7;爆炸上限(%):27.4引燃温度:651℃最大爆炸压力(MPa):0.580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沙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 X 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枢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 X 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昏迷、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睛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二、可能发生的事故及防范措施(一)液氨泄漏:液氨由槽车运至厂内,在厂内采用储槽储存,储槽和输送管道可能发生漏气。

氨气泄漏后产生后果:可能发生中毒事故,遇明火还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对事故现场及周围的环境和人身财产等造成严重的影响。

防范措施:液氨储罐区设计应严格执行安全及防火等有关规定,检修维护时应严格执行《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管道、阀门做到不发生“跑、冒、滴、漏”现象。

应急预案:发生重大泄漏事故后,企业必须拉响警报器,在第一时间通知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并处理好泄漏处置和抢险救灾工作。

1、关阀断料,切断事故源生产装置发生氨气泄漏时,主要由事故单位负责处置,消防队员负责协助和掩护。

当事故单位不能有效采取处置时,消防队员要在单位技术人员的配合指导下实施断电、断水、断气、断料等措施,切断事故源并严禁明火、火花产生。

发生火灾时,用雾状水或砂土灭火,禁止用高压水灭火。

液氨储罐的危险特性分析

液氨储罐的危险特性分析

液氨储罐的危险特性分析液氨储罐是指用于储存液化氨的容器。

液氨具有很高的毒性和易燃性,因此,液氨储罐具有较高的危险性。

本文将从毒性、燃烧性、爆炸性等方面对液氨储罐的危险特性进行分析。

首先,液氨具有很高的毒性。

液氨遇水会迅速与水结合,生成氨氢离子,并释放大量的热量。

氨氢离子具有刺激性强、腐蚀性高的特点,对人体呼吸道和皮肤造成严重损伤。

接触高浓度的液氨会导致眼、鼻、喉、肺等呼吸道受损,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腐蚀性损伤。

由于液氨具有很高的蒸汽压和较小的分子量,其蒸气会快速扩散到周围环境,形成一定范围内的氨气云,对人体造成危害。

其次,液氨具有较高的燃烧性。

液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剧烈的燃烧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和明亮的火焰。

液氨的燃烧点较低,一旦遇到明火或高温物质,便易燃爆炸。

液氨燃烧时释放的氨气也具有毒性,对人体造成危害。

此外,液氨具有潮解性,与水或者湿空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氨氢离子。

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如果液氨泄漏或者泄露容器破裂时遇到水,会造成氨气云的形成,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严重威胁。

液氨储罐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液氨储罐容器需要具有一定的密封性能,以免发生泄漏。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制造不合格、工艺失误、设备老化等原因,液氨储罐容器可能出现泄漏、裂纹等问题,导致安全隐患。

另外,液氨储罐通常是金属制成,长期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容易发生腐蚀。

为减少液氨储罐的危险性,采取以下安全措施非常重要。

首先,应对液氨储罐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储罐容器的完整性和密封性。

其次,注意液氨的储存温度和压力,防止因温度异常或压力过大导致储罐破裂。

此外,对液氨储罐区域进行合理的防护和防火措施,避免因外界因素引起的火灾和爆炸危险。

总之,液氨储罐具有较高的毒性、燃烧性和爆炸性等危险特性。

在液氨储罐的使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加强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人员和环境安全。

(危险源及风险辨识)液氨储罐危险因素辨识

(危险源及风险辨识)液氨储罐危险因素辨识

液氨储罐危险因素辨识某企业锅炉烟气除硫装置供氨系统配置三台液氨储罐.几何尺寸为#3000×17200mm,容积120m,工作压力2.2MPa(表压力)。

如液氮的体积占储罐容积的85%,每个罐中液氮的总体积为102m,则液氮的总重量为73.981T(液氨密度0.7253g/cm)。

液氨的来源为液氨供应商通过公路、铁路槽车运输到企业进行充装。

l液氨的性质氨(NH3)为无色、有刺激性辛辣味的恶臭气体,分子量l7.03,比重0.597,沸点一33.33℃.爆炸极限为15.7%~27%(容积)氨在常温下加压易液化,称为液氨。

与水形成水合氨,简称氨水,呈弱碱性,氨永极不稳定,遇热分解.1%水溶液pH值为11.7。

浓氨水含氨28%~29%。

氨在常温下呈气态,比空气轻,易溢出,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故易造成急性中毒和灼伤。

对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高浓度时可危及中枢神经系统,还可通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博和呼吸停止。

人对氮的嗅觉阚为0.5mg/m~1.0mg/m,浓度50mg/m以上鼻咽部有刺激感和眼部灼痛感,500mg/m0上短时内即出现强烈刺激症状,1500mg/m以上可危及生命,3500mg/In以上可即时死亡缺氧时会加强氨的毒作用。

国家卫生标准为30mg/m。

液氨的险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泄漏导致人员中毒、窒息死亡;二是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明火极易燃烧、爆炸。

2液氨储罐的危险分析液氟储罐为液化气体储罐,属于中压二类压力容器,可能发生物理爆炸,造成超声波和爆炸碎片对人和物体破坏。

液氨储罐爆炸或液氮泄漏后发生氨气化学燃爆。

氨气叉为有毒气体,爆破、液氨泄漏等还会造成人员中毒事故。

2.1液氮储罐物理爆炸危险因素分析(1)液氨储罐超压,原因如下:a.安全装置不齐、装设不当或失灵;b.环境温度突然升高,液氨储罐由于温度升高而超压;c.液氨储罐超装。

(2)液氨储罐存在缺陷,使承压能力降低。

重大危险源液氨临界量

重大危险源液氨临界量

重大危险源液氨临界量摘要:1.液氨的概述2.重大危险源液氨的定义3.液氨的临界量4.液氨临界量的重要性5.安全措施和建议正文:一、液氨的概述液氨,化学式NH3,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工业生产中,液氨被广泛应用于制冷剂、肥料生产、化工原料等方面。

然而,液氨具有高度的毒性和危险性,因此对其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控至关重要。

二、重大危险源液氨的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物质、设备或场所。

液氨由于其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被列为重大危险源。

在液氨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火灾或爆炸等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液氨的临界量液氨的临界量是指液氨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从液态变为气态的最小体积。

液氨的临界温度为-33.4℃,临界压力为11.27MPa。

在实际生产和储存过程中,液氨的临界量通常用于判断液氨储罐的充装程度和安全裕度。

四、液氨临界量的重要性液氨临界量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确保液氨储罐的安全运行:液氨储罐在充装过程中,需要根据液氨的临界量来控制充装程度,防止超压、超温等不安全因素,确保储罐的安全运行。

2.优化液氨的储存和运输:了解液氨的临界量,有助于企业合理规划液氨的储存和运输方案,提高储存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

3.有助于事故应急处理:在液氨泄漏、火灾等事故应急处理中,了解液氨的临界量有助于快速判断事故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五、安全措施和建议针对液氨的危险特性,企业和从业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液氨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的安全;2.定期对液氨储罐、管道等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检修,确保设施完好;3.加强液氨泄漏、火灾等事故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4.对从业人员进行液氨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5.建立健全液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总之,重大危险源液氨临界量对于液氨的安全生产和风险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液氨储罐泄漏事故风险分析及缓解

液氨储罐泄漏事故风险分析及缓解

液氨储罐泄漏事故风险分析及缓解作者:高小红纪玉春来源:《数字化用户》2013年第17期【摘要】我国石油化工不断发展,石油化工加工和炼制装置也不断扩大,这就使得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对于这些产品的储存量不断加大,这些产品又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物质,容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并且在石油化工这些危险的作业场所中,一旦发生风险事故都是灾难性的,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巨额的财产损失,给环境带来很大的破坏。

液氨的合成都是在半密封或者密封的装置中进行的,并且有着高压和高温的特点,当发生意外的时候密度大于空气的液氨会从管道或者设备的破裂处迅速的扩散开来,导致人很难从现场逃离出来,从而中毒。

液氨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风险:第一是容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当液氨储罐出现破裂造成液氨泄露,从而遇到火源容易发生火灾爆炸;第二是出现中毒现象,当液氨泄露马上蒸发成氨气在没有火源的情况下,会使得空气中的氨气源迅速上升,从而会让人在短期内吸收高浓度的氨气造成中毒,并且氨气不断扩散会使得环境不断变坏。

吉林石化双苯厂发生的化工事故使得对于液氨储罐的环境风险分析变得尤为重要,分析好液氨储罐的泄漏风险和事故后果,并判断出其风险程度对缓解和杜绝液氨储罐的泄露事故有着重要的现实和经济意义。

【关键词】液氨储罐泄漏事故风险分析一、液氨泄露事故的扩散过程和事故后果分析(一)液氨的理化特性液氨属于物色、有着恶臭的刺激性有毒气体,相对密度为0.597,沸点为-33.33摄氏度,分子量为17.3,爆炸极限在15.7%-27%之间,容易溶于水,水溶液称为氨水。

并且其可燃,与空气混合后容易变为爆炸性混合气体,当遇到高温和明火的时候容易爆炸,与一些气体接触后会发生严重的化学反应,当液氨储罐遇到高热会出现爆炸和开裂的现象。

液氨对人体上呼吸道有着严重的腐蚀和刺激作用,低浓度的液氨对于人体的粘膜有刺激作用,当浓度过高的时候会危害到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并且易事的人体的心脏和呼吸停止。

液氨危险点及控制措施

液氨危险点及控制措施

液氨危险点及控制措施一、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氨的物理化学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临界温度:132.5℃;临界压力:11.40MPa燃烧爆炸危险性:它可以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焰、高热引起燃烧爆炸。

爆炸下限(%):15.7;爆炸上限(%):27.4点火温度:651℃最大爆炸压力(MPa):0.580毒性和健康危害入侵路线:吸入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沙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 X 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枢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 X 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昏迷、休克等。

可能出现喉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和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睛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二、可能发生的事故及预防措施(一)液氨泄漏:液氨由槽车运至厂内,在厂内采用储槽储存,储罐和输送管道中可能发生漏气。

氨气泄漏后产生后果:可能发生中毒事故,遇火焰还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对事故现场及周围环境和个人财产造成严重影响。

防范措施:液氨储罐区的设计应严格遵守有关安全和防火的规定,检修维护时应严格执行《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管道、阀门做到不发生“跑、冒、滴、漏”现象。

应急预案:发生重大泄漏事故后,企业必须拉响警报器,第一时间通知应急领导小组,并处理好泄漏处置和抢险救灾工作。

1、关阀断料,切断事故源生产装置发生氨气泄漏时,主要由事故单位负责处置,消防队员负责协助和掩护。

当事故单位不能有效采取处置时,消防人员应在本单位技术人员的配合和指导下切断电源、断水、断气、断料等措施,切断事故源并严禁火焰、火花产生。

发生火灾时,用雾状水或砂土灭火,禁止用高压水灭火。

2、雾水稀释解毒喷淋水流主要用于稀释和降低中毒区域空气中的氨浓度。

如果是生产、储存装置泄漏,也可以向有限的空间充入惰性介质,如:氮气等,使危险品的浓度迅速降低。

液氨知识及风险预控

液氨知识及风险预控

液氨知识及风险预控•液氨基本知识•液氨安全风险识别•液氨储存与运输管理目录•液氨使用安全操作规程•风险预控策略与方法•应急处置方案及资源保障选择阴凉、通风良好的场所,远离火源、热源。

储存场所使用专用储罐,定期检查储罐及附件是否完好无损。

储存容器经过专业培训,了解液氨的性质和安全操作方法。

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毒面具等,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气体。

防护措施操作人员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

泄漏处理切断气源,用雾状水、干粉、抗溶性泡沫等灭火剂灭火。

火灾处理应急处理定义:液氨,又称为无水氨,呈无色液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容易挥发,气化后形成氨气。

化学性质:液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和碱性,能与酸类物质发生中和反应。

此外,液氨还具有配位能力,能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

物理性质:液氨的密度比水小,熔点和沸点较低,极易溶于水。

在常温常压下,液氨具有较高的蒸汽压,容易挥发成氨气。

.液氨定义与性质电解法以食盐为原料,通过电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再与氮气在高温高压下催化反应生成氨气。

最后经过冷凝、液化等工序得到液氨。

合成氨法通过天然气、煤等原料,经过高温高压下的催化反应,生成氨气。

再经过冷凝、液化等工序,得到液氨产品。

副产氨法在化肥、石油化工等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副产氨气。

通过回收、净化、液化等工序,将副产氨气转化为液氨产品。

液氨生产工艺液氨用途与市场用途液氨主要用于生产氮肥、复合肥、硝酸、纯碱等化工产品。

此外,液氨还可用于制冷剂、金属清洗、制药、电子等行业。

随着科技的发展,液氨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

市场液氨市场受国内外经济形势、政策调整、产能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

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的加强和落后产能的淘汰,液氨市场供需关系有所改善。

然而,国际市场的波动和贸易摩擦仍可能对液氨市场带来不确定性。

泄漏与中毒风险泄漏风险液氨储罐、管道、阀门等设备损坏或操作不当,导致液氨泄漏,造成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

液氨储罐风险点告知卡

液氨储罐风险点告知卡
液氨储罐风险点告知卡
风险点名称
液氨储罐
主要危险因素描述
1、容器本体有裂缝、鼓包、变形;焊缝连接处存在泄漏现象;
2、压力表外观破损、腐蚀、指针不灵敏、刻度不清晰,缺少铅封;量程选用不正确,安全阀外观损坏,安全阀不与容器的工作压力相匹配;未设置铅封;
3、未按规定使用磁翻板式液位计,液位指示不清晰、准确。
类型
设备设施
主要事故类型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
责任单位
责任人
联系电话
应急处置措施
原则是首先采取控制,使事故不再扩大,然后采取措施将事故容器与系统断开,关闭设备所有阀门,用水淋浇漏氨部位,容器里氨液要及时做好排空处理。发生压力表液氨泄漏,立即关闭压力表前的截止阀。立即停止系统设备运行,对超压设备或容器进行降压处理。发生液位计泄漏时立即关闭液位计上下方角阀,对液位计氨液进行排空。
风险等级
2级
安全标志
主要风险控制措施
1、超压报警装置;配备氨气体浓度检测仪及自动喷淋、事故防爆排风机,设置围堰、紧急泄氨器、事故纳水池, 设有24小时监控系统; 消防应急器材等;安装使用符合国家行业相关标准的液氨专用压力表,压力表前安装截止阀;安全阀必须垂直安装;安全阀泄压管接至室外,高出周围建筑物,液位计上下方安装防泄漏装置;
2、定期对容器进行防腐养护;对低压容器进行保温处理;定期进行检验检测;建立压力表、安全阀、可燃气体报警器的检测周期使用台账;在检测周期内使用;按时巡检;压力表标盘上标有警戒上下限红线;液位计设有高低液位警告红线;
3、对检查人员进行压力容器安全操作知识的培训;
4、个体防护措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对容器养护时佩戴护目镜、防毒面具、胶皮手套。

冷库制冷车间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冷库制冷车间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⑴ 使用不符合要求的阀门, 运行中阀门泄漏。
氨泄漏事故, 造成 1 人死亡, 1 人重伤。 2007 年 5 月,
要原因有: ① 内、 外介质腐蚀造成壁厚减薄, 外壁受
大气的腐蚀作用, 内壁为氨的腐蚀; ②液氨引起的应 温度升高, 有利于腐蚀裂纹的发展; ③发生严重塑性 变形, 材质劣化; ④ 液氨储罐火灾、 化学爆炸危险因 素分析。 2.2 液氨储罐火灾、 化学爆炸危险因素分析
力腐蚀是导致储罐爆炸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践表明,
设计、 施工单位无资质, 监理单位借用资质等多种问
由于氨泄漏, 与空气混合, 达到爆炸极限, 遇到 明火、 静电火花等火源, 引起火灾与化学爆炸事故。 ⑴ 液氨储罐物理爆炸引起的氨气的火灾爆炸;
漏、 储罐阀门、 管道爆裂, 充装系统泄漏, 系统安全装 置失灵等因素; ⑶ 明火、 静电火花等火源存在。 ⑴ 由于液氨储罐及其附件发生爆炸、 泄漏, 空气
2.3 液氨中毒危险因素分析
1
4 5
慢性中毒后果 致癌性
表 2 NH3 毒性和危害程度分级
物质名称 NH3 毒性判别参数 LD50 350 mg/kg(大鼠经口) LC50 1 490 mg/kg, 4h(大鼠吸入) 危害程度分级 II(高度危害)
表 3 项目危险品理化性质及毒性
物质名称 CAS 号 闪点℃ 爆炸极限 V% 火灾危险类别 危险性类别 易燃气体,类别 2 加压气体 氨 7664-41-7 -6.67-32.2 1.1~8.7 甲 急性毒性-吸入,类别 3*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 1B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 1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 1
存储量超过储罐容积的 85% , 压力超出控制指标范 (2)液氨储罐存在缺陷, 使承压能力降低。其主

(完整版)冷库液氨风险评价

(完整版)冷库液氨风险评价

冷库液氨风险评价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营运后的废气主要来源于由于采用液氨作为制冷剂而可能导致的氨外逸和燃油锅炉废气、食堂液化石油气燃烧废气及油烟。

1.1 冷库氨泄漏事故风险分析(1)氨的性质简介氨,制冷剂代号R717,是一种理想的制冷工质,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质。

在限制和禁止使用CFC物质的形势下,氨由于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使用较广泛。

氨(NH3为无色、有剌激性辛辣味恶臭的气体,分子量17.03。

比重0.597。

沸点一33.33 C。

溶点一77.7 C。

爆炸极限为15.7%〜27% (容积)。

急性毒性:LD50350mg/kg 大鼠经口);LC501390mg/m3 4 小时,(大鼠吸入)。

氨在常温下加压易液化,称为液氨,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

与水形成氨水(NH3+H2O=NH3H2O,呈弱碱性。

氨水极不稳定,遇热后分解,1%水溶液PH值为11.7。

浓氨水含氨28%- 29%氨在常态下呈气体,比空气轻,易逸出,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故易造成急性中毒和灼伤。

(2)风险识别本项目所用制冷剂氨不属于剧毒物质和一般毒物(属低毒类);氨属火灾、爆炸危险物质;根据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中规定,项目全部冷库使用氨的数量约35t,不超过临界量,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制冷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制冷工质在系统中藉助压缩机械能输送流动,完成制冷循环。

对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规范标准,氨制冷系统属于第二级释放源,制冷装置在正常运行时不会释放易燃物质;即使释放也是在压缩机、氨泵的轴封处和阀门、法蓝、管件接头等密封处偶尔的、短时的发生。

第二级释放源存在的区域,可划为 2 区。

2区的概念是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正常运行是指正常的开车、运转、停车,易燃物质产品的装卸,密闭容器盖的开闭,安全阀、排放阀、以及所有工厂设备都在其设计参数范围内工作的状态。

液氨储罐的危险特性分析

液氨储罐的危险特性分析
1.4课题的研究方案 3
2 液氨储罐的危险特性分析 4
2.1液氨 4
2.1.1液氨的物化性质 4
2.1.2液氨的生理毒性 4
2.1.3液氨的处理 4
2.1.4液氨的储存 6
2.2液氨储罐 6
2.2.1储罐的种类及特点 6
2.2.2液氨储罐系统组成 6
2.2.3液氨储罐的危事故后果分析
Abstract
Ammonia play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o the storage of ammonia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risk characteristics of liquid ammonia storage tank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calculate the liquid ammonia tank leak rat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iquid ammonia tank of pool fire, fireball, vapor cloud explosion and poisoning four models.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procedure of the four models is analyzed by using the consequences, the calculated liquid ammonia combustion rate, pool fire height, liquid ammonia combustion when the total heat flux, thermal radiation intensity is away from the center position, the vapor cloud explosion damage radius, fireball damage radius and poisoning diffusion radius.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accident analysis of the liquid ammonia tank, the liquid ammonia tank to test whether the surrounding personnel and environmental hazards. Thus of liquid ammonia storage tank for personnel, equipment, environment and accident emergency to strengthen, support personnel life safety and property safety.

液氨、液氯危险特性及安全管理要求

液氨、液氯危险特性及安全管理要求

液氨理化特性
分子式:NH3 分子量:17.04 熔点(℃):-77.7 沸点(℃):-33.5 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 液氨相对密度(水=1):0.7(-33℃) 临界温度(℃):132.5 临界压力(Mpa):11.40

8
液氨理化特性

液氨 中毒危险特性


氨气泄漏后会生成有毒蒸气云,它在空气 中漂移、扩散,直接影响现场人员并可能 波及居民区。而液氨储罐属压力容器,在 容器破裂时会发生蒸气爆炸,爆炸后若不 燃烧,便会造成大面积的毒害区域。 可能 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氨吸入5 ~ 10 min致死的浓度为0.5%;
液氨 火灾、爆炸危险特性
36
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发生液氨泄漏爆炸
37
一起液氨罐车装卸软管爆裂事故
2003年9月5日,江西某化肥厂一辆正在 充装液氨的罐车,装卸软管液相管突然爆裂, 液氨大量外泄,致1人死亡。
38
一起液氨罐车装卸软管爆裂事故
事故经过: 2003年9月5日上午,河南省某运输公司 一辆液氨罐车到江西某化肥厂充装液氨,车 主卢某是个体运输业主,挂靠在该公司,因 罐车自带的液氨充装软管与该化肥厂液氨充 装系统接口连接不匹配,就向一旁同在该化 肥厂等待灌装液氨的江西省萍乡市某厂罐车 司机杨某借用充装软管。


燃烧热:-316.25kJ/mol 饱和蒸气压:506.62kPa(4.7℃) 爆炸极限:15%~28% 闪点:-54℃ 引燃温度:651℃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主要用途:用作制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9
液氯
液氯化学名称液态氯,为黄绿色液体, 在常压下即气化成气体,吸入人体能严重中毒, 有剧烈刺激作用和腐蚀性,在日光下与其它易 燃气体混合时发生燃烧和爆炸,氯是很活泼的 元素,可 以和大多数元素(或化合物)起反 应。

液氨储罐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对策

液氨储罐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对策

123一、基本情况1.液氨性质氨气是一种没有颜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氨气的密度是0.771kg/m 3,比空气轻。

常压下,氨气冷却到-33.35℃,或在常温下加压到7×105~8×105帕时,气态氨就液化为无色的液体。

氨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NH)4OH的碱性溶液,常温、常压下,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

液氨属乙类有毒可燃液化气体,一旦泄漏到空气中会迅速气化,大量气化氨气扩散到较大的空间范围内,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罐区环境温度和能见度降低。

液氨挥发生成氨气,氨气属于有毒、易燃、易爆气体,其爆炸上限27%,下限15.5%,作业场所最高允许浓度30 mg/m 3,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泄漏物质可导致中毒,对眼、黏膜或皮肤有刺激性,有烧伤危险。

2.罐区情况洛阳分公司液氨罐区共计4台球罐,运行28年。

储存能力550m 3,其中1台400m 3,3台50m 3,主要接收污水汽提来的液氨,并向热电部烟气脱硫供料,液氨产量约9吨/天,消耗量约7吨/天,多余部分由汽车装车出厂。

主要流程见图1。

图1 主要流程二、风险因素1.固有风险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的规定,氨为毒性气体类别,临界量为10吨。

表1 液氨储罐重大危险源辨别如表1所示,洛阳分公司液氨存储的危险化学品总量297吨,R值118.8>100,构成一级重大危险源。

根据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研发的CASST-QRA软件对液氨罐区重大危险源的各失效情形进行后果模拟,以G1410(容量400m 3),灾害模式(中毒扩散:静风,E类)为例,见表2:表2 G1410液氨储罐各失效情形模拟泄漏模式代表性孔径(mm)死亡半径(m)重伤半径(m)轻伤半径(m)多米诺半径(m)容器整体破裂全管破裂135816981944/容器大孔泄漏全管破裂75011081566/阀门中孔泄漏75156222300/管道中孔泄漏75156222300/容器中孔泄漏75156222300/管道小孔泄漏25253751/阀门小孔泄漏25253751/由表2看出,液氨储罐发生容器大孔泄漏引起中毒事故时,在静风,E类气象条件下,死亡半径750m。

液氨及液氨罐区的安全培训教材

液氨及液氨罐区的安全培训教材

液氨及液氨罐区的安全培训知识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进步提高全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熟练掌握液氨及液氨罐区的使用与运行安全知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充分做好应对液氨泄漏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以人为本,加强监测预警,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最大限度减少液氨泄漏事件造成的损失。

我们搜集、整理了部分有关液氨与液氨灌区的安全知识,望液氨灌区维护人员、运行人员及有关人员认真组织学习、熟悉、了解掌握液氨与液氨灌区的安全知识。

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确保液氨灌区安全稳定运行。

1液氨简介:液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

随着工业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液氨的储存规模也随之扩大。

由于液氨属于有毒、易燃、易爆介质,近几年发生了数起液氨泄漏、中毒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所以保证液氨罐区的安全运行成为一个必须认真重视的课题。

1.1液氨又称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分子式NH3,分子量17,密度0.617;沸点-33.5 ℃;<-77.7 ℃可成为具有臭味的无色结晶。

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了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

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NH)4OH的碱性溶液。

氨在20 ℃ 水中的溶解度为34%。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易挥发,所以事故发生率相当高。

液氨挥发生成氨气,氨气属于有毒、易燃、易爆气体,其爆炸上限27%,下限15.5%,作业场所最高允许浓度30mg/m3,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泄漏物质可导致中毒,对眼、黏膜或皮肤有刺激性,有烧伤危险。

1.2液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氨气的分子式NH3,液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氨气加压到 0.7—0.8MPa 时就变成液氨,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相反液态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氨可作致冷剂,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

1.3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8类腐蚀品。

液氨储罐中毒危险性分析

液氨储罐中毒危险性分析

关键 词 : 液氨储罐 ; 中毒模 型 ; 对 策措施
1 引 言
在热电厂烟气脱硝改造过程 中, 一般采用液
氨 作 为脱硝 还原 剂 。氨具 有 火灾 爆 炸及 中毒 的危
若 泄漏后 的液氨迅 速蒸 发 为氨 气 , 未 遇火 源 , 高 浓 度 氨气 漂浮在 空 气 中 , 人 在 短 时 间 内吸 人 高 浓 度 氨气 , 可 引起 急 性 中 毒 , 同时 随 着 氨气 的 扩 散 , 污
R=
式 中: R为有毒气体扩散半径 ( m) ; V为有毒 气体 的蒸气体 积( m ) ; c为有毒气体在空气 的危 险浓度值 ( %) 。
根据公式计算可得 :


2 2 . 4 W 2 7 3+t 0 2 2 . 4 W ・ c ( t —t o )
g ] ’ T

2 7 3+t 0 2 73
式中: V g 为蒸气体积 , V g 除以毒物致死浓 度 为中毒伤亡区( m 。 ); w 为有毒气体质量 ( k g ) ; c 为有毒物质 比热容 ( k J /k g・ ℃) ; t 为室内温度 ,
2 0 1 3年第 2期
为介 质汽 化 热 ( k J /k g )。


如介质 的摩 尔质量 ( k g / k mo 1 ) 为 M, 则 在沸 点
下的蒸发蒸气的体积 V g ( m ) 为:
Vg = 2 T 2 . 4 W
该工程液氨在运输 、 储存和设备检修过程 中, 液氨储罐及其管道 、 阀门的意外破损、 爆裂将导致 氨气大量泄漏 , 若未采取安全措施 , 均容易引起火 灾、 爆炸和 中毒事故 的发生。液氨的危 险性表现 在两个方面 : 一是易引起 火灾爆炸事故 , 即储罐破 裂泄漏 , 遇火源发生 的火灾爆 炸; 二是中毒事故 ,

液氨储罐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安全对策措施

液氨储罐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安全对策措施

液氨储罐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安全对策措施福泉市英杰化工厂设有液氨站,液氨储罐区共设置有2个液氨储罐,均为卧式储罐,容积均为90m3,文章试对该化工厂的液氨储罐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针对可能发生的爆炸、泄漏事故,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1、液氨的物化性质和危险特性物化性质:无色气体,有特异的刺激臭味,易于液化,在2O℃下891 kPa即可液化,并放出大量的热。

液氨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的系数很大。

相对密度0.771,熔点-77.7℃,沸点-33.35℃,临界温度132.44℃,蒸气相对密度O.597。

易溶于水,形成氢氧化铵,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

危险特性:氨虽有易燃性的危险,但只在烈火的情况下,在有限的区域内才显示出来。

如有油脂或其他可燃物存在,能增强燃烧危险。

爆炸极限16%~25%。

自燃点651℃。

高毒,氨对皮肤、粘膜和眼睛有腐蚀性,有明显的剌鼻气味,高浓度可引起严重咳嗽、支气管痉挛、肺水肿和窒息,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灼伤。

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液氨储罐为液化气体储罐,属于中压二类压力容器,储罐区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

其中,爆炸又分为储罐本身的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物理爆炸超声波和爆炸波片对人和物体造成的破坏,化学爆炸是指储罐泄漏的液氨易发生氨气化学燃爆。

氨气为有毒气体,储罐爆炸或液氨泄漏等还会造成人员的中毒事故。

2.1物理爆炸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液氨储罐属压力容顺,如果液氨储罐超压,可能引起液氨储罐发生物理爆炸,可能引起液氨储罐超压的主要原因如下:(1)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表(计)等安全装置、安全附件不齐,装设不当或失灵。

(2)环境温度突然升高,或者冷却装置发生故障,使储罐内液氨的温度升高,饱和蒸气压上升,超过容器的允许压力,如果此时安全泄压装置失效,就会因压力超高使容器损坏,甚至发生爆炸。

(3)储罐的充装量没有进行严格控制,或者液位计、压力表失灵,超过储罐的最大允许充装量,造成爆炸。

如果液氨储罐存在以下缺陷,使承压能力降低,也可能引起物理爆炸:(1)内、外介质腐蚀造成容器壁厚减薄,外壁受大气的腐蚀作用,内壁为氨的腐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氨储罐危险因素辨识
某企业锅炉烟气除硫装置供氨系统配置三台液氨储罐.几何尺寸为#3000×17200mm,容积120m ,工作压力2.2MPa(表压力)。

如液氮的体积占储罐容积的85%,每个罐中液氮的总体积为102m ,则液氮的总重量为73.981T (液氨密度0.7253g/cm )。

液氨的来源为液氨供应商通过公路、铁路槽车运输到企业进行充装。

l 液氨的性质
氨(NH3)为无色、有刺激性辛辣味的恶臭气体,分子量l7.03,比重0.597,沸点一33.33℃.爆炸极限为15.7%~27%(容积) 氨在常温下加压易液化,称为液氨。

与水形成水合氨,简称氨水,呈弱碱性,氨永极不稳定,遇热分解.1%水溶液pH值为11.7。

浓氨水含氨28%~29%。

氨在常温下呈气态,比空气轻,易溢出,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故易造成急性中毒和灼伤。

对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高浓度时可危及中枢神经系统,还可通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博和呼吸停止。

人对氮的嗅觉阚为0.5mg /m ~1.0mg/m ,浓度50mg/m 以上鼻咽部有刺激感和眼部灼痛感,500mg/m0 上短时内即出现强烈刺激症状,1500mg/m 以上可危及生命,3500mg/In 以上可即时死亡缺氧时会加强氨的毒作用。

国家卫生标准为30mg/m 。

液氨的险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泄漏导致人员中毒、窒息死亡;二是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明火极易燃烧、爆炸。

2 液氨储罐的危险分析
液氟储罐为液化气体储罐,属于中压二类压力容器,可能发生物理爆炸,造成超声波和爆炸碎片对人和物体破坏。

液氨储罐爆炸或液氮泄漏后发生氨气化学燃爆。

氨气叉为有毒气体,爆破、液氨泄漏等还会造成人员中毒事故。

2.1 液氮储罐物理爆炸危险因素
分析
(1)液氨储罐超压,原因如下:
a.安全装置不齐、装设不当或失灵;
b.环境温度突然升高,液氨储罐由于温度升高而超压;
c.液氨储罐超装。

(2)液氨储罐存在缺陷,使承压能力降低。

其主要原因有:
a.内、外介质腐蚀造成壁厚减薄,外壁受大气的腐蚀作用,内壁为氨的腐蚀;
b.液氨引起的应力腐蚀是导致储罐爆炸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表明,温度升高,有利于腐蚀裂纹的发展;
c.发生严重塑性变形;
d.材质劣化。

(3)液氨储罐强度设计、结构设计、选材、防腐不合理。

2.2 液氨贮罐火灾、化学爆炸危险因素分析由于氨气泄漏,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静电火花等火源,引起火灾与化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