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误区[论文]

合集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课改的误区及对策

浅谈初中数学课改的误区及对策
秘 睁 - u
目前 , 堂 教 学 的 改 革 正 呈 蓬 勃 发 展 课 的 势 态 , 取 得 了显 著 成 果 。然 而 , 教 改 并 在 实践 中仍存 在着 一些 问题 , 下面谈 谈初 中 数学 课 堂教 学 改 革 中存 在 的 几 个 误 区 , 并 探 讨 走 出误 区 的 方法 , 参 考 。 供 初 中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改 革 的 误 区 误 区 1 以满 堂 问代 替 满 堂 灌 . 有 些 教 师 在 教 学 中把 提 问式 教 学 与 启 发式 教 学 } 一 谈 , 致 课 堂 教 学 以 满 堂 昆为 导 问代 替 满 堂 灌 , 题 设 计 欠 合 理 化 、 学 问 科 化 , 问 随 意 性 大 , 乏 精 心 安 排 , 视 对 提 缺 忽 重点 、 难点 的 讲 解 。启 发 式 教 学 就 是 在 教 师 的诱 导 、 拨 下 , 学 生 通 过 亲 自尝 试 探 点 使 索 , 立新 旧 知识 之 间 的联 系 , 新 的 知 识 建 将 纳 入 到 已 有 的 认 知 结 构 中 去 的 再 发 现 过 程 。 显然 提 问式 教学 是 贯 彻启 发性 原 则 的 有 效 手 段 , 两 者 不 是 等 同 的 。提 问 不 一 但 定 都 有 启 发 作 用 , 发 性 原 则 是 否 得 到 贯 启 彻 , 是 看 形 式 上 的提 问 , 是看 学 生是 否 不 而

园沙 丁龙
6 5
三 戋

谈 初中 数学 课改 的误 区 及对

导 ; 教 学 艺 术 上 , 立 足 实 际 , 断 创 在 要 不 新 ; 教学改革 上 , 在 要认 真 研 究 , 合 实 结 华 际走 “ 中求 实 , 中 创 新 , 死 后 活 再 用 仿 先 提高” 逐步 发 展 的路 子。把学 习 、 的 教 学、 科研融 为一体 , 不断提 高理论 修养 , 克服 教 学 改 革 中的 盲 目性 。 2 更新 观 念 , 强 新 的 意 识 , 走 出 . 增 是 误 区 的根 本 教学观 念 的 更新 是 教学 改 革 的先 导, 只有彻底摒弃 陈腐僵化 的教学思想 , 从全新的角度来认识 、 索教学问题 , 探 才 能使课堂教学改革具有生命力。 首 先 , 更 新 教 学 观 念 。 数 学 的 教 要 学 过 程 应 该 是 在 教 师 指 导 下 的再 发 现 的 过 程 , 怎 样 思 考 、 什 么这 样 思 考 的道 把 为 理及曲折寻找解 题途径 等 , 确 、 明 、 准 鲜 深 刻地 展 示 给 学 生 并 要 注 意 学 生 的 反 馈 , 有 反 馈 的教 学 是 盲 目的 教 学 , 脱 没 是 离 实 际 的 教 学 。美 国教 育 心 理 学 家 布 卢 姆认 为 , 握 学 习 策 略 的 实 质 , 群 体 教 掌 是 学 并辅 之 以 每个 学 生所 需 要 的频 率 的反 馈与个别化的矫正性的帮助。 其 次 , 增 强 新 的 教 学 意 识 。 如 () 标 意 识 : 要 1课 在教学中应严格按课标要求进行教学 。课标要求主 要体 现 在 两个 方 面 : 是 知 识 内容 的 范 围要 求 ; 是 一 二 知识 点 的 层 次 要 求 。 目前 教 学 中 超 内 容 范 围 的 较 少 , 超 知 识 层 次 要 求 的较 多 。 ( ) 而 2 目标 体 系 意 识 : 义 务 教育 每节 课 都 有 认 识 目标 , 目标制 定 要 具 体 化 , 目标 实现 程 度 要 清 楚 , 于 测 量 、 价 。 ( ) 生 参 便 评 3学 与 意识 : 学 生 积 极 参 与 教学 , 正 体 现 他 们 在 教 学 让 真 中的主体地位 , 这里主要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参与 , 特 别是 差 生 参 与教 学 。 只有 这 样 , 能 从根 本 上 走 出 教学 改 革 的误 区 , 才 推 动 教学 改革 的迅 速 发 展 , 高教 学效 率 。 提 ( 作者单位 : 安徽省怀远县 包集 中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关键词〕数学教学;误区;对策09—0075—01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起组织指导的作用,两者以数学教材为中心,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虽然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大力改革,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致使教学目标得不到实现,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本意。

下面,笔者就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误区一:合作学习重形式轻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不管问题适不适合合作学习,也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只要一上课就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而在学生合作学习之前,也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只是在行间来回徘徊,也不及时指导;在学生合作学习之后,更没有有效地归纳总结,也不进行适宜的评价。

这样长此以往,合作学习就流于形式,真正效果如何不言而喻。

对策:合作交流应该是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学生间有序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形式。

教师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讨论话题,设计出难度高于个人能力,低于集体合力的问题。

其次,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每个小组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应该有。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优等生的引领带头作用,让中等生的水平正常发挥,“学困生”在优等生的帮助影响下得到应有的提升和发展。

再次,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之前,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等学生有了自己的观点之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最后,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加入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合作学习结束之后,教师不仅要归纳总结合作学习的成果,还要评价学生参与的情况,多给予鼓励,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信心。

误区二:重自主疏指导自主学习是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可是部分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自主学习的实质,他们错误地认为,强调自主就是完全放手,于是他们把问题完全交给了学生,未能明确讨论的方向,任其讨论、发展。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误区与对策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误区与对策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误区与对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由于教师在提问时存在一些误区,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影响。

本文将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的课堂提问误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提问频率过低的误区在一些课堂中,教师往往只提出少量的问题,导致课堂氛围平淡,学生也缺乏积极参与的动力。

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产生敷衍应付的态度,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不够深入。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增加提问的数量:教师可以在讲解新知识的过程中,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多角度提问: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关问题,帮助学生全面地掌握知识点,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提问类型单一的误区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只使用一种类型的问题,如简单的选择题或填空题,这种单一的提问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使得课堂教学变得单调乏味。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多样化的提问方式:教师可以使用选择题、应用题、开放性问题等多种类型的问题,使得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全面地理解知识点。

2.启发性问题: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问目标不清晰的误区在一些课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缺乏明确的目标,导致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或者回答内容与所学知识不符。

这会浪费时间,降低了课堂效率。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明确问题的目标:在提问之前,教师应确保自己清楚地知道该问题的目标是什么,以便引导学生回答正确、有针对性的答案。

2.指导学生思考: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示、示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重复性提问的误区有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不断重复同一个问题,这样做既浪费时间,又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使得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五大误区及对策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五大误区及对策

28 福建中学数学 2020年第10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五大误区及对策张芸芸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丁家庄初级中学(210028)误区1 为了情境而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而,有些教师“为了情境而情境”,方法生硬,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具体表现为:(1)情境不相关.某教师教“位似图形”,先出示一张优美风景图片,然后告诉学生:学了这节课,我们可以把这片风景画下来.虽说作画也涉及“相似”,但是它与按一定的比例描图是有差别的,显然教学情景设置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相偏离.(2)情境不精当.某教师给学生欣赏草原牧民驱赶牛羊的视频,画面、音乐都很吸引人,耗时近5分钟播放完后,教师提问:“牧人将怎样关好赶回的牛羊?”其目的是要引出一个“物以类聚”的道理,从而导出“同类项”的概念.诚然,这一设计的确增强了课堂吸引力,但用这么长时间引出教学目标,情境设置冗长不精当.(3)情境不准确.某教师教授“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时说:“我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对张强做班长有没有意见,没有意见的请举手.”然后环顾全班就下判断:“我们班大约2/3的同学支持张强同学当班长.”2/3是估计值,没有经过认真统计,数字不准确、不真实.对策:“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模式,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学情境的设置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教学知识密切联系,有利于开展有效教学,应考虑以下三个因素:情境的真实性、情境的有效性、情境的适度性.(1)重视情境的真实性.真实、直观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可以通过直观演示,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如对于初中几何中的平移、翻折、旋转等问题,可采用直观的图片或教具展示引入课题,让学生自己体会、辨析,感受图形运动的形态和本质.(2)提高情境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做小游戏、设计陷阱问题等,引起学生探究、质疑兴趣,强化教学效果.如学习用有序实数对表示平面内的点位置,可以设计“找同学”的游戏,从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化学生认识.探究三角形全等条件时,提问“两条边对应相等,且有一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以此指明学生质疑探究的方向.(3)把握情境的适度性.创设好的教学情境还要掌控好时长,做到情境适度,不打乱正常的教学节奏.可以采用类比新旧知识、自然迁移的方式,如通过类比“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与步骤;也可以利用实际生活情景,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如结合生活中“乘出租车”情景,教会学生运用一次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误区2 课堂教学评价失当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很重视对学生的鼓励,这种“赏识教育”固然有助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自信心,调动学习积极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些教师的教学评价显得“用力过猛”,甚至不够客观.具体表现为:(1)过多的廉价表扬.一些教师不管学生表现如何,一律给予夸奖,即使是一个十分简单的回答都表扬为“真了不起”,“真聪明”……这种频繁、廉价的表扬会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极易助长浮躁的学风.(2)不及时纠正学生错误.有些教师过于维护学生自尊心,认为当堂指出并否定学生的错误,会让他们有挫败感,降低其学习积极性,因此,对学生应答错误不加提醒和“批评”,这使学生不能及时发现错误并尽快改正,严重影响教学效果.(3)大搞物质刺激.如回答正确就有小礼物,考好了就有奖品,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把物质奖励当作回答问题的目的和动力,难以将学习转化为自己的内驱力,无法真正理解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对策:表扬与批评都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强化,客观、科学的即时评价对转变学生学习态度、规范学习行为、养成良好习惯都是必不可少的.广大教师应做到表扬有度,夸奖有“理”,批评有方,疏而不堵,有声无声,适时恰当,让学生在课堂评价中有所收获,取得进步.2020年第10期福建中学数学 29(1)多用激励性语言.教师要关注学生掌握了什么、思考到哪一步、还有什么不足之处,尊重和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对学生的评价不敷衍、不笼统,就事论事.激励语言要丰富,有指向性,使学生受到鼓励的同时,也能从中能找到努力的方向.(2)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教育和帮助学生不断克服缺点、改正错误是教师的重要责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指出并纠正学生的错误,适当“敲打”“指责”,让他们引以为戒,才能不再犯同样的错误.(3)重结果更重过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涉及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要涉及学生的上课状态、主观努力、数学思维及应用等情况,给予学生更多精神上的鼓励和方法上的指导和帮助.(4)不忘“无声胜有声”.课堂上的教学评价有时不需用嘴巴说,恰当的肢体语言或文字语言: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大拇指、一句留言等,也能让学生明了自己的正误得失,促使学生及时自我修正.误区3 滥用学生小组讨论有的教师喜欢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教学,对于那些知识结构清晰、问题难度适中的教学内容,教师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讨论交流,引导他们在合作中学习,本无可厚非,但那些最基本概念或难度较低的教学内容也让学生讨论,滥用课堂交流和小组讨论,反而得不偿失.例如,有的老师将什么是负数、什么是直线等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让学生分组讨论,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也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又如,函数的概念本来就是一个抽象而不易理解的难点,有教师在给出几个实例后,让学生用大量时间分组讨论,去“发现”这一概念,学生要么不得要领,要么照本宣科,事倍功半.对策:课堂上适度安排学生讨论交流,让同学们一起猜想、验证、归纳,感受同伴互助的情谊,体验知识生成的快乐,“引导学生去发现,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时间和空间,把数学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应做到以下几点:(1)小组分配合理,人尽其用.教师在分组时要考虑小组内成员搭配,尽量实现各小组成员在学力、性别、性格等方面的互补.另外,各小组座位安排也需综合考虑,既要让每个人有事可干、有事能干,又要有利于组内和组间的相互交流.(2)依据教学需要,适时合作.教师要钻研教材,甄选研讨材料,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问题安排学生小组研讨.以苏科版八上数学第一章《全等三角形》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探讨两个三角形全等至少需要几个条件,也可以让学生探讨三个条件中哪些情况令两个三角形全等.只要教师“慧眼识珠”,就一定能发现这类有利于学生合作的教学素材.(3)巡查小组活动,有效干预.为了保证课堂小组讨论顺利有效,教师一定要多巡视班级,适时管理,发现学生游离于学习状态之外的要及时提醒,发现学生迷惑或争执的要施以援手,帮他们理顺思路,引导前行.(4)展示小组成果,及时评价.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要当堂对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反馈,以巩固讨论成效.课后,教师也需对小组讨论的状态和结果进行总结反思,为下一次更好地组织学生课堂合作交流积累经验.误区4 过度依赖多媒体演示当前,计算机对数学教学的辅助作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多媒体演示融图、文、声于一体,画面感强,吸人眼球,各类数值、图形动态演示清楚直观,优势明显,但它却不能代替学生自身的思考和操练过程.如“机会的大小”一课,有位教师在简单对话后直接用动态课件展示,用多媒体代替学生抛一抛、记一记、算一算、想一想的过程,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过程.正确的作法是让学生先动手操作,再统计汇报,最后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对策: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也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手段,要想真正实现多媒体的工具作用,需注意以下几点:(1)多媒体演示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教师要潜心钻研教学,思考哪些知识点适用多媒体教学,哪些知识点不适用.例如,用几何画板来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有益于学生化“未知问题”为“已知模型”,找寻出解题策略.而“解方程和不等式”,教师板书解答过程并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演练,比用多媒体课件陈列解答过程更易于学生吸收和内化30 福建中学数学 2020年第10期知识.(2)多媒体课件的形象性与知识性相统一.课件内容应简洁、有效,针对性强,切忌冗长庞杂、华而不实.课件页数合理,一般控制在20张以内;文字、插图适当,字体清晰,动态效果显著;每张PPT内容不要太满,稍有“留白”,有助于学生记录和思考.(3)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辅相成,灵活切换.虽然多媒体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它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手段,如计算能力的培养需要反复练习,尺规作图也需利用学具操作才能理解记忆.因此,对于这两种教学手段,教师要科学对待、合理选择,使其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误区5 数学运算论证形式化“教师应充分发挥其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作用,促进学生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枯燥繁琐的运算与论证,对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益的.但是,基本计算和论证能力的形成需要反复强化训练才能形成,如果教师对此认识不足,忽视基础技能训练,就会导致学生解题能力下降.如“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一节,学生不仅要理解各种分解方法,还要进行反复练习,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和正确率,也只有熟练掌握“多项式因式分解”,才能为学好“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对策:实践告诉我们,扎实的运算论证基本功,如实数的运算、整式(分式)的运算、方程(不等式)的求解、基础几何图形的逻辑推理等,是培养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石,也是激发学习数学兴趣的前提.(1)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基础数学知识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数学运算、论证的正确性和效率性.一些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和推论等,学生要耳熟能详,信手拈来,并在此基础上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强化训练,提高运算、推理能力.数学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大量反复训练,只有不断练习才能让学生在使用法则、公式及定理时更得心应手.当然,强化训练不是搞“题海战术”,一方面习题的选择要典型、适量,另一方面训练过程应按知识点连续、有序展开.(3)养成良好解题习惯.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养成严谨、细致演算和推理的习惯,不可偷工减料跳步骤;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注意从不同视角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寻求一题多解,找到最优解题策略;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反思归纳,及时概括常见题型、思路和重要结论,学会举一反三.总之,一堂成功的数学课不仅要让学生收获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克服以上五种常见错误,多实践、多探索、多反思,把握好师生、生生间的互动艺术,让学生真正从“学会数学”转为“会学数学”.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刘君玲.巧设问题情境,提升创新思维[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9(7):74-76[3]吴成强.注重深度探案,着力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科学精神[J].数学教学,2018(11):23-26[4]张诚.基于创新素养下的初中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学数学,2019(18):94-95留白,让数学复习课堂绽放别样的精彩——浅析留白艺术在中考复习课堂中的应用王运思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学(221000)数学即是一门“静”的学科,需要学生静下来思考、感悟,也是一门“动”的学科,它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研讨.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阶段学生每节课的注意力只能集中20~25分钟,这就需要教师艺术的调控课堂,在适当时机给学生留些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即课堂教学中适当的“留白”,通过“留白”与“补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下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几种误区应对论文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几种误区应对论文

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种误区及应对策略摘要: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为了提高升学率,很多地方中学的教学设置和安排都不得不围绕着中考这根指挥棒而展开。

为改变这种现状,教育工作者们进行了改革课堂教学的探索研究,摸索出了许多好的教学方式,但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误区。

关键词:数学教学误区分析应对策略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和改革教学方式,消除传统教学的弊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

教育工作者们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受中考考试和地方教师素质的影响,很多地方的中学教师还是把研究中考题型、出题方向作为重点,然后把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

即使那些大胆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师,也会经常出现误区。

本文对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中常出现的误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以下几个常见误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误区1:“互动式”变成了“提问式”分析:“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将新知识纳入到学生已有知识的认知结构中,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教师在课堂上起的是引导作用,而非主导。

“提问式”的教学方式,仍然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跟着老师的思路进行,老师问学生答,并不能起到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

造成这种误区的主要原因是有些教师不理解“互动式’与“提问式”教学方式的不同,在教学中问题设计欠合理化、科学化,只考虑了知识之间新旧联系,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应该在体验的过程中来获得,互动式的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科学、合理的设计下,让学生进入情境,通过亲自尝试探索,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将之接受。

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的心智活动在那一瞬间达到顿悟。

应对策略:1、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习的基础,兴趣的爱好,以及可能存在的困难,并因此分成不同的小组,设置适合学生发展的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中解题误区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中解题误区论文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解题误区【摘要】如何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各种学习解题方法和要领,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误区。

【关键词】初探初中数学解题误区在学习过程中,错误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对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错误来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其次,错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最后,错误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

本文就初中学生数学解题错误作一简要分析。

一、对待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态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害怕学生出现解题错误,对错误采取严厉禁止的态度是司空见惯的。

在这种惧怕心理支配下,教师只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结论,而不注重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害怕启发学生进行讨论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长此以往,学生只接受了正确的知识,但对错误的出现缺乏心理准备,看不出错误或看出错误但改不对。

持这种态度的教师只关心学生用对知识而忽视学生会用知识。

例如,在讲有理数运算时,由于只注重得出正确的结果,强调运算法则、运算顺序,而对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注意不够,但后者对发展学生运算能力却更为重要。

总之,这种对待错误的态度会对教学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

事实上,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成功的开始。

学生所犯错误及其对错误的认识,是学生知识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至今仍然对学生时代的一节数学课记忆犹新。

当时老师讲过a+2-b\+2=(a+b)(a-b)后,让我们自己分解x\+4-y\+4。

很快大家就做完了。

老师一边巡视一边督促检查。

但在最后教师宣布只有1人做对时,我们都感到非常吃惊。

我们把x\+4-y\+4分解为(x\+2+y\+2)(x \+2-y\+2)错在哪里呢?做对同学的答案是(x\+2+y\+2)(x+y)(x-y),两相对照,我们发现原来x\+2-y\+2还可以继续分解。

于是,分解因式要进行到每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给每个同学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及改进对策

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及改进对策

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及改进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发展,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着多重挑战,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也出现了种种问题。

这些问题大部分源于教学中的一些误区,严重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本文将从宏观的角度,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误区以及相应的改进对策。

首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学不充分的误区。

大多数老师在上课时,会以概念介绍、推导解题为主,而忽略了引导性的思维训练和实践活动。

他们并不是完全不重视实践,只不过将实践活动局限于课堂上的一些小游戏和实验活动,而缺少对学生数学思维考验的活动。

另外,很多老师在上课时,也会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只重视对学生以具体举例的方式进行讲解,这容易使学生形成依赖教师的依赖性思维。

其次,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设计不适应的误区。

学生的学习能力随年龄而变化,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大部分老师在指导数学讲解时,仍然会采取中学时期的教学设计,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自身水平,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没有给出有力的保障。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十分突出,且影响甚广。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改进对策。

首先,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加大指导性思维训练和实践活动的密度,使学生能够认识到重要观念,并将观念及其应用相结合,有效提高学生实际掌握能力。

其次,教师指导学生数学讲解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设计,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此外,教师还应多花一些时间,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更贴近学生的方式进行讲解,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克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误区,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关键一步。

从宏观的角度,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采取改进对策,以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初中数学新课改下课堂教学误区论文

初中数学新课改下课堂教学误区论文

浅谈初中数学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误区【摘要】初中数学新课改的主要误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牵强附会、学生小组讨论学习流于形式、教学目标与实际教学出现偏离、多媒体教学使用本末倒置。

本文针对新课改中常见的误区进行了深入地分析,针对教师素质、教学理念、学生创造性等三方面的特点提出了应对策略,旨在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改;误区【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141-01引言“新课改”的全称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为了在21世纪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1]。

初中数学新课改是根据初中生年龄的特点,提供很多数学活动的操作、思考和线索的机会,同时注重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发展的过程。

许多初中教师已经做好了足够充分的准备迎接新课改的挑战,他们依照新的教学标准,努力将新的教学理念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

但是,由于教学实践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及新课程的理念比较抽象,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新课改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困扰着我们的现实问题,并且使一些一线教师走入了数学新课改的误区。

下面针对一些常见的误区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对策。

1 新课改中常见的教学误区1.1 课堂教学活动的牵强附会新课程要求倡导问题情景教学,并且要重视教学和实践的联系,创设教学情景不但要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心里特点,同时要体现我们的时代气息。

一些数学中的知识点较难从现实生活中取材,若是一些知识点硬是要从现实出发,会导致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受到损害。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只是以简单的“活动化”、和“生活化”来冲淡“数学味”,是情景教学成为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种包装和摆设,老师煞费苦心设立的情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成为了“花架子”,让情景教学失去了原有的教学意义。

1.2 学生小组讨论学习流于形式在大部分的数学课堂教学上,几乎都存在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形式。

初中数学教学教育论文(通用5篇)

初中数学教学教育论文(通用5篇)

初中数学教学教育论文(通用5篇)【摘要】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运用到农村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之中,多媒体技术在给教学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本文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就数学多媒体教学的使用误区及对策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多媒体;误区与对策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更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许多学生感觉该课程的学习枯燥乏味,兴趣索然。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多媒体技术蓬勃发展并快速渗入各个教学领域。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新颖、信息量大、表现力强等优势,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改善教学方式,拓展教学空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因此,积极正确的采用多媒体教学,优化传统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一、农村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认识不到位,出现两种极端现象。

同时,在农村初中也存在着另外一批数学教师。

这些老师片面地认为使用多媒体技术就代表了自己的教学理念比较先进,不使用多媒体则教学观念较为落后。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大量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几乎每一节课程,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使用多媒体,不管是数学概念的讲解还是课后的练习,一概采取多媒体来进行教学。

一旦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停电等突发事故,这些老师就无法进行授课,给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

严重依赖多媒体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使得传统的数学教学手段很难得到发挥,久而久之,一些老师就丧失了开展传统教学的基本功。

(二)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新课程要求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教育现代化”首先应该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

用电脑辅助教学更应该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揭示教学内容的实质;有利于课堂交流的高效实现;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技能的训练。

但目前在农村初中使用的数学多媒体课件大多只是在改变教师如何“教”,而很少用电脑来帮助学生如何“学”,同时也忽视课件的“交互性”,很多农村数学老师如遇到学生提到的问题和自己设计的不符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几个误区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几个误区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的几个误区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数学教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不可讳言的是,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存在“形式主义倾向”“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过于推崇学生的自主探究,否定了教师的系统讲授”等误区。

本文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尝试对这些误区作一分析,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探讨。

一、误区之一: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形式主义倾向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数学教学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开课成为教学表演”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教学实践中,经常有这种情形:新课程的实施成了一项“面子工程”,是展示给别人看的,是为了表明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新课程了。

于是,公开教学是“新课程”,极力表现出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多媒体课件用上了,定理的证明不再“纸上谈兵”,学生也有了发言权;但平时上课并非“新课程”,教师“扎扎实实”且拼命地讲数学习题,学生整天在题海中遨游。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结束了,还要用专门的时间来进一步“明确学习要点、重点”。

一些教师在上公开课前已经在不同的班级上过数遍,最后呈现给听课者的其实是一堂“完美”的作秀课。

这类“只开花不结果”的教学表演,既有损教师的师德风范,又严重毒害了学生的纯洁心灵。

同时这类公开课纯粹是浪费时间,根本就没有观摩和研讨的价值。

2.“提问没有思维力度”的现象由于新课程强调师生的互动,所以有时教师把一个完整的数学问题的表述划成很多支离破碎、没有思维力度的“对不对”、“好不好”、“行不行”、“是不是”等小问题,不停地问学生,搞得满堂课非常热闹,但没有丝毫的思维深度。

3.“滥用多媒体”的现象有的教师在用多媒体手段制作课件时,为了增强感染力,加上了绚烂的画面、眼花缭乱的动画、动听的音乐等,大量的次要因素冲淡了作为主体的本身。

学生虽然有了兴趣,但却不是对主题内容。

初中数学教学中几点误区[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中几点误区[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点误区传统教学和新课改下教学的对比,存在的问题是创设教学情境不合时宜,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突出知识掌握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而忽视独立思考。

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能力培养独立思考
随着中国科技、文化、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全国在大力倡导高效课堂。

现在,我们回顾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结果是教师苦、学生累、效率低、成绩差,教出的学生不是高分低能,就是大部分厌学,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大家认识到了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 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更能意识到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教师都能注重创设情境,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将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从而改变了过去的教死书、死教书的现象等。

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确得到了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创设教学情境不合时宜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

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

但是,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就是为情境而情境,。

初中数学教学误区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误区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误区浅析摘要:初中数学教学随着教改的深入,教师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成就面前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课改存在的一些误区,本文从几个方面就这一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

数学教改的热潮持续了多年,教改成果呈现不断。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教师的头脑中逐步确立和巩固,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在很多教师大胆创新、张扬学生个性、追求独特教学风格而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为了所谓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感受”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作秀倾向,甚至新的误区。

一、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而忽视传统的板书使用多媒体教学,是当代教学进步的一大表现,与传统的板书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图文并茂,因而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此外多媒体教学还能加快课堂节奏、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正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只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被引入到传统教学,它的引入并不会改变教育的实质:传道、授业以及解惑。

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有许多老师在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在教学中如果不多使用多媒体教学就是观念落后,跟不上时代潮流的表现。

结果为了能够制作一张张五彩缤纷,吸引学生眼球的ppt,许多老师常常耗费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来制作课件,对于如何把知识整理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等重要的问题倒没有时间去思考。

通过笔者的观察,许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会不自觉地加快讲解的速度,整堂课下来,很少与同学有互动的过程,更别说留有学生们的思考时间了,这样教学就成了单纯的演示,课堂上知识是讲解了很多,但学生们却没有很好的理解,长此以往,其学习的积极性也必将受到影响。

二、过分夸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误区新课改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必需的数学”,这强调了在教学互动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误区及解决策略[论文]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误区及解决策略[论文]

浅析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及解决策略教学中常听学生说起:“数学一听就懂,可一做题就错。

”这种现象困惑着教师,严重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那么,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此呢?对此,笔者做了如下的思考与探索。

一、教师教学存在的原因1.教师“眼高”,学生“手低”。

有时候,教师明明觉得题目很简单,可是学生就是做不对,卷子上错误一大堆。

对此,许多教师都觉得不可思议,认为是学生不够细心造成的,其实这就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有误差,以为自己讲通了学生就懂得了,其实,学生基础打得不牢固,所以题目容易做错。

2.课堂上一言堂。

在课堂上,有的教师总是唯恐学生听不明白,一直在滔滔不绝地讲,认为只有这样讲解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其实,教师并不是讲得越多越好,而是应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点拨,在深刻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深入浅出,把深刻的问题浅显地讲给学生听,在学生迷惑的时候及时给予提点,让他们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教师主观意识严重。

许多教师以为自己讲清楚了,讲透彻了,学生就应该理解了,其实事实并不是如此。

首先,学生的基础不一样,有的基础比较好,有的基础比较差,基础差的学生理解的能力就差。

其次,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有的教师讲课的速度比较快,留给学生消化理解的时间比较少,这样一来,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有时候就会听得一头雾水,对教师讲授的知识难以理解。

所以,教师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层次的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理解反应,让他们对知识都有一个消化的过程。

4.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感觉,在上课时,感觉教师一讲就听懂了,可是如果自己做的话又会做错,看似简单的题目却总是做不对。

其实,这种情况就属于学生理解问题比较表面化,并没有真正掌握问题的精髓。

如果想让学生少犯错误,教师就应该在讲课的时候,让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在理解得不透彻的地方及时提问,让教师讲明白,不留一点疑点。

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出的错误出一些类似的题目,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讨论,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所在,学生之间共同监督,以后少犯或者不犯这类错误。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误区和对策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误区和对策
出假 设 , 进而检验假设 , 得 出结 论 . 我 相 信 随 着 新 课 改 向纵 深 发 展 , 对 于 如 何 提 高 数 学 课 堂
学 内容的正确把握 , 忽 视 了对 活 动 的 体 验 和 反 思 . 反 而 导 致
活动华而不实 、 哗众取宠 , 这 种 活 动 是无 意义 的 、 无价 值 的.
教 学 方 法



璐 l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误区和对策
◎魏 红梅 ( 吉林 省 通 榆 县 第 九 中学 1 7 3 2 0 0 )
【 摘 要 】 新 课 程 的 实 施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改 变 了传 统初 中数
学课 堂教 学 的弊 端 , 使 课 堂 教 学 走 出 了 围绕 课 堂 而开 展 课 堂 教 学 的怪 圈 , 激 发 了学 生 参 与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活 动 的积 极 性 与 主动性. 提 高 了课 堂 教 学 实 效. 但是 , 有的教师在这个过程 中 不 自觉 地 又 陷入 了新 的误 区 ,这 些 误 区 影 响 了课 堂 教 学 效 果, 进 而 影 响 了数 学教 学 质 量本 文分 析 了产 生 问题 的原 因 并 作 出 了反 思 , 力 求 在 实 践 中走 出 一条 适 应 新 课 程 改革 的初 中
教 学 的有 效 性 这 一 问题 , 会有更多的教师不断地总结 、 完善 . 走 出数 学 课 堂 教 学 的误 区 : 只 有 抛 开 形 式 主 义 的束 缚 和 功 利 主 义 的诱 惑 , 潜心钻研 , 勇于探索 , 才 能 提 高 课 堂 教 学效 率.
误区之二 : 开 展 小 组 合作 : 重形式 。 轻 实 质 “ 提倡 学 生 自主 、 合作 、 探究 的学 习 方 式 ” . 这 是 新 课 程 改 革 的 一个 重 要 方 面 , 是课 堂教学模式 的一大转变 . 合 作 探 究 式 学 习 为 发 挥 学 生 在 学 习 中 团结 、 协作 精神 、 培 养 合 作 探 究

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及改进对策

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及改进对策

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及改进对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及改进对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利于学生研究的误区。

以下我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分析误区及改进对策。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一些教师只注重讲解数学理论,缺乏实践性,没有让学生进行锻炼,使得学生的研究没有实效性。

另外,有的教师以往的知识没有及时更新,也会影响学生的研究。

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注重实践性,多引入实际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联系实际的练,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有的教师只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没有更多的变化,学生很容易产生乏味,影响研究兴趣。

此外,有的教师把课堂教学作为报告会,让学生只是听课,不参与活动,也不利于学生的研究。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多样性,把课堂活动作为一种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研究热情。

最后,在课堂管理上,有的教师缺乏管理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随意乱动,使得课堂教学秩序混乱,不利于课堂教学。

因此,教师应该做好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研究,有利于学生的研究。

以上就是我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及改进对策的分析。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性,多样性,合理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活力的研究环境,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收获更多的收获。

初中数学课堂教改误区及方法

初中数学课堂教改误区及方法

初中数学课堂教改误区及方法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几个误区,并探讨走出误区的方法.【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误区之一: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混为一谈,导致课堂教学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问题设计欠合理化、科学化,提问随意性大,缺乏精心安排,忽视对重点、难点的讲解.启发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诱导、点拨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尝试探索,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再发现过程.显然提问式教学是贯彻启发性原那么的有效手段,但两者不是等同的.提问不一定都有启发作用,启发性原那么是否得到贯彻,不是看形式上的提问,而是看学生的心智活动是否达到顿悟.教学中如何通过提问来实施启发式教学,文一给出了探讨.误区之二:主要表现在教师对重点、难点内容不进行深入分析讲解,照本宣科;以学生模仿练习为主,练习的题目无针对性、概括性、层次性;重复题型多次出现,学生机械套用公式、定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知识前后之间联系不清楚.例如,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之间的关系没有讲清楚,学生练习时套用书中公理,在判断命题〝〔1〕两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一个锐角和一直角边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正误时,用〝HL〞公理判为〝×〞.究其原因,是教师钻研教材不深,讲解不透,对〝三角形全等判定公理适合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反之不然〞交待不清.所谓〝精讲〞,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以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作要言不烦的适度讲解.所谓〝精练〞,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以提高能力为目的,以科学、艺术的训练措施为手段,做典型而又有针对性的适量练习.精讲精练的要点是内容精要、方法精巧、语言精练、难度适当、多少适量,决不是少讲少练.误区之三: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只看«教学用书»,不钻研大纲、教材,不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以«教师教学用书»代替备课笔记,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脱离教学实际,教学无针对性.事实上,«教师教学用书»与备课笔记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视之.«教学用书»用来帮助教师分析教材难点、把握教材的深度,提供处理教材的方法,是指导性参考用书.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理论水平、学生实际情况来精心设计教案,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具体落实到每节课.«教学用书»是教学的宏观指导,备课教案是教学的微观落实,只有把宏观指导与微观落实统一起来,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误区之四:多数中青年教师素质较好,知识面广,勇于改进教法,但在改进教法的同时却忽视了学法指导,使教学效果不能长时间巩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提高不快.有的教师对学法指导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研究.而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是一个正在研究的课题,目前大家形成的共识是:学法指导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拘泥于形式,灵活处理.如在复习课中结合内容向学生介绍常见的复习方法:对比小结法、歌诀概括法、回忆再现法.在培养学生智力过程中,教给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方法;教给学生观察数式和图形特点;教给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对比、概括等思维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图示记忆、列表记忆、归纳记忆、例证记忆的方法等.总之,学法指导重在提高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误区之五:教学中,过分偏重于数学知识的工具性,忽视了它在发展思维方面的智力价值,削弱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忽视探索性非论证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培养,过分偏重于整理性的论证思维〔逻辑思维〕的训练.在解题过程中,过分强调〝框题型、对套路〞,企图强化思维定势,结果使学生陷入思路呆板、单一状态.改变这些教学现象,教师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要认真研究概念的概括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和解题方法的思考过程.【二】认真学习,加强研究,走出误区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是走出误区的保障。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误区论文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误区论文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误区浅析【摘要】在新课改理念下,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改理念认识不足或者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教学误区,严重影响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因此为了能够减少或者有效避免数学教学误区,下面具体进行分析在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误区,旨在为教学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改教学误区【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144—011、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要求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拟和教学思维,不断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将被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转变为自主、合作式的教学模式,但是并不是要求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全盘否定,对于传统教学中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然需要借鉴。

但是很多初中数学教师由于对传统的新课改要求的理念认识的偏差而造成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比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和新课改的教学模式下,新课改要求教学模式为将初中数学教学有传统的抽象变为直观化,所以很多教师就大量采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画面和演示图形,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概念,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虽然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存在的不足,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将现代化教学全部纳为所用,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全盘否定,这样不仅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而且对学生的学习也存在诸多的不利因素。

还有由于一些教师没有真正领悟到系新课改精神,并且也没有认真学习过关于新课改的相关的理论,所以在听过一两次的培训或者示范课后,就认为自己掌握了新课改教学理念,所以导致上什么课程都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并且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体现不出来,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全盘否定,这样不仅导致传统的教学精髓丢失,而且新课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不能很好地利用,从而导致教学水平降低。

所以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们对传统的教学应“取其精华去其糟泊”,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学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误区探讨
目前,课堂教学的改革正呈蓬勃发展的势态,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在教改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根据笔者掌握的情况和研究体会,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几个误区,并探讨走出误区的方法。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
误区之一: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混为一谈,导致课堂教学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问题设计欠合理化、科学化,提问随意性大,缺乏精心安排,忽视对重点、难点的讲解。

启发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诱导、点拨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尝试探索,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再发现过程。

显然提问式教学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有效手段,但两者不是等同的。

提问不一定都有启发作用,启发性原则是否得到贯彻,不是看形式上的提问,而是看学生的心智活动是否达到顿悟。

教学中如何通过提问来实施启发式教学,文一给出了探讨。

误区之二:以“少讲少练”代替“精讲精练”
主要表现在教师对重点、难点内容不进行深入分析讲解,照本宣科;以学生模仿练习为主,练习的题目无针对性、概括性、层次性;重复题型多次出现,学生机械套用公式、定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知识前后之间联系不清楚。

例如,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之间的关系没有讲清楚,学生练习时套用书
中公理,在判断命题“(1)两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一个锐角和一直角边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正误时,用“hl”公理判为“×”。

究其原因,是教师钻研教材不深,讲解不透,对“三角形全等判定公理适合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反之不然”交待不清。

所谓“精讲”,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以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作要言不烦的适度讲解。

所谓“精练”,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以提高能力为目的,以科学、艺术的训练措施为手段,做典型而又有针对性的适量练习。

精讲精练的要点是内容精要、方法精巧、语言精练、难度适当、多少适量,决不是少讲少练。

误区之三:以《教师教学用书》代替备课笔记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只看《教学用书》,不钻研大纲、教材,不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以《教师教学用书》代替备课笔记,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脱离教学实际,教学无针对性。

事实上,《教师教学用书》与备课笔记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视之。

《教学用书》用来帮助教师分析教材难点、把握教材的深度,提供处理教材的方法,是指导性参考用书。

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理论水平、学生实际情况来精心设计教案,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具体落实到每节课。

《教学用书》是教学的宏观指导,备课教案是教学的微观落实,只有把宏观指导与微观落实统一起来,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误区之四:只重视教法改革而忽视学法指导
多数中青年教师素质较好,知识面广,勇于改进教法,但在改进
教法的同时却忽视了学法指导,使教学效果不能长时间巩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提高不快。

有的教师对学法指导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研究。

而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是一个正在研究的课题,目前大家形成的共识是:学法指导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拘泥于形式,灵活处理。

如在复习课中结合内容向学生介绍常见的复习方法:对比小结法、歌诀概括法、回忆再现法。

在培养学生智力过程中,教给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方法;教给学生观察数式和图形特点;教给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对比、概括等思维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图示记忆、列表记忆、归纳记忆、例证记忆的方法等。

总之,学法指导重在提高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

二、认真学习,加强研究,走出误区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是走出误区的保障
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认真钻研数学教学法、数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基础理论。

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上,要以“人有我新,人新我深”的进取思想为指导;在教学艺术上,要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在教学改革上,要认真研究,结合实际走“用中求实,仿中创新,先死后活再提高”的逐步发展的路子。

把学习、教学、科研融为一体,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克服教学改革中的盲目性。

2、更新观念,增强新的意识,是走出误区的根本
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学改革的先导,只有彻底摒弃陈腐僵化的教学思想,从全新的角度来认识、探索教学问题,才能使课堂教学改革具有生命力。

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

如(1)过程暴露观点:
数学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再发现的过程,把怎样思考、为什么这样思考的道理及曲折寻找解题途径等,准确、鲜明、深刻地展示给学生;(2)反馈矫正观念:没有反馈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是脱离实际的教学。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掌握学习策略的实质,是群体教学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要的频率的反馈与个别化的矫正性的帮助。

其次,要增强新的教学意识。

如(1)大纲意识:在教学中应严格按大纲要求进行教学。

大纲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内容的范围要求;二是知识点的层次要求。

目前教学中超内容范围的较少,而超知识层次要求的较多。

(2)目标体系意识:义务教育每节课都有认识目标,目标制定要具体化,目标实现程度要清楚,便于测量、评价。

(3)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真正体现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里的参与主要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参与,特别是差生参与教学。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走出教学改革的误区,推动教学改革的迅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