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体系---分级管控制度
企业双体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①办公室负责风险告知警示牌等风险管控所需物资的采购,确保采购物资数量和质量满足风险管控体系建设需求;负责保证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以保证风险管控体系的实施与运行,并监督经费的使用落实情况。
②生产车间负责车间的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组织、协调,并及时更新,对管辖范围所有直接作业、操作岗位、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进行风险控制,同时监督、指导车间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识别与评价;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本车间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
③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的危险源辨识风险管控工作,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行隐患排查治理。
④其他成员负责工作范围内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体系建设工作,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3、风险管控制度
规定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风险管控职责;规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建设、运行和管理的措施,风险点确定、风险管控措施、安全风险告知等内容,保证本企业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规范化。
②确保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风险管控体系所需要的资源。如人力资源和专门技能、方法、信息系统、技术与财务资源等;
③确定各部门、车间、岗位职责与责任,授予权限以促进有效的风险管理;
④确保体系变更时,维持体系完整性;
⑤组织制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定期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和考核;
⑥定期检查公司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
3、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以及《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列出的事故类型和危险有害因素,结合公司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照所使用的设备设施以及场所等开展危险源辨识。公司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主要有火灾、其他爆炸、触电、机械伤害、车辆伤害、中毒和窒息、物体打击、其他伤害等。
4、
(1)
在风险点排查的基础上进行风险分析,针对公司各风险点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切实可行、便于操作、风险可控的管控措施。
两个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两个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是企业用来对风险进行评估与分级,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轻风险带来的影响的一种管理机制。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使用不同的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来适应不同的行业和特定的业务场景。
本文将探讨两个不同的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分别为质量管理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一、质量管理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质量管理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是企业为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预防和控制质量风险而制定的一套管理措施。
该体系可以细化为以下几个分级管控制度:1. 产品质量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产品质量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主要针对企业的产品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
首先,企业需要对产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材料的安全性、工艺的可靠性、设计的合理性等方面。
然后,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产品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如增加检验工序、加强供应商管理、改进工艺流程等,以减少产品质量风险。
2. 过程质量风险分级管控制度过程质量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主要关注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
企业可以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风险分析,找出可能引发质量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工序,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如设定关键工序的严格操作规程、增加监控点以及定期进行过程审核和验证等,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3. 供应链质量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供应链质量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是面向企业供应链环节的风险管控措施。
企业需要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设备的安全性、原材料的合规性等。
根据评估结果,将供应商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管控手段,如加强供应商的培训与监督、建立供应商库管理系统等,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产品的质量可控性。
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是为了保护企业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而制定的一套管理措施。
该体系可以细化为以下几个分级管控制度:1.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主要关注企业信息系统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两个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范文(3篇)
两个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范文风险分级管控制度范本第一章引言1.1 背景本制度旨在对企业风险进行科学分类、分级,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以实现风险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有效化。
1.2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以有效降低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所引发的损失和影响,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二章风险分级原则2.1 分级原则风险分级原则是以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为基础,按照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风险的分类和分级。
2.2 风险分类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将风险分为战略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保险风险等不同类型。
2.3 风险分级标准风险分级标准根据各种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第三章风险评估与管控3.1 风险评估流程风险评估流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优先级确定等环节。
3.2 风险管控措施针对每一类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包括预防性措施、纠错性措施和应急性措施等。
3.3 风险监测与反馈建立风险监测系统,及时收集风险信息,对风险管理措施进行有效评估,形成风险反馈机制。
第四章风险分级管控制度4.1 高级风险管控措施针对高级风险,强化风险管控措施,包括设立风险管控委员会,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框架和制定详细的风险评估和管控流程等。
4.2 中级风险管控措施针对中级风险,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团队,并配备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手段,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和规范。
4.3 低级风险管控措施针对低级风险,加强监测和预警,建立风险管理台账和风险管控档案,及时评估和更新风险管控措施。
第五章风险培训与沟通5.1 风险培训针对不同岗位和部门的员工,开展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5.2 风险沟通建立风险沟通渠道,定期组织风险管理会议和座谈会,加强内外部风险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第六章风险评估与追踪6.1 风险评估对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定期评估,识别风险的变化趋势,并及时调整和更新风险管理措施。
两个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范文(二篇)
两个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范文体系一: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一、目的和范围为了规范企业的风险管理,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建立相应的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的全体员工。
二、风险分类根据风险的性质和重要程度,将风险分为五个等级:严重风险、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较小风险。
三、风险评估和分级1.风险评估方法和指标:公司将根据具体的业务活动和情况,制定风险评估方法和指标,对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的等级。
2.风险分级: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将风险划分为相应的等级,确定风险的管控措施和责任。
四、风险管控措施1.严重风险:对严重风险进行紧急处理,立即采取行动防止风险的发生,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和上级主管。
同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和调整。
2.重大风险:对重大风险进行重点管控,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并明确责任人和监控指标。
3.较大风险:对较大风险实行常规管控,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监控指标。
4.一般风险:对一般风险进行日常管理,制定相应的日常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监控指标。
5.较小风险:对较小风险进行一般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监控指标。
五、风险监控和报告1.风险监控:公司将建立风险监控系统,通过监控风险的发展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置风险。
2.风险报告:公司将建立风险报告机制,要求各部门和岗位定期上报风险情况,包括风险的等级、原因、控制措施等内容。
六、风险培训和提升为了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管理能力,公司将组织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提供风险管理的教育资源,使员工能够了解和掌握风险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七、风险改进和优化根据风险的监控和报告情况,公司将不断改进和优化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提高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体系二: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的风险管理流程,建立科学的风险分级和管控制度,提高企业的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
双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双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双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一、前言双体系是指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
资本市场是指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产品,商品市场是指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等实体商品。
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是两个有机联系的市场,二者在经济运行中互相影响、互相支撑。
双体系的存在使得市场交易更加复杂,风险更为普遍。
为了有效管理双体系风险,制定双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双体系风险概述双体系市场具有自身的交易规则、价格波动特征,同时也受到政策、经济、地缘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其中,双体系市场的风险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宏观经济风险:宏观经济变化会对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价格产生较大影响,比如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政策变化等经济因素的变化。
2. 行业风险:不同行业的发展存在差异性,行业的景气度也不尽相同。
当某个行业陷入低迷时,其相关的上市企业的股票价格往往会受到影响。
3. 公司因素风险:股票市场中的股票价格与企业经营绩效密切相关。
如果企业业绩不佳,其股票价格也会受到影响。
而商品市场中的价格变动也与供给和需求量的变化有关。
三、双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为有效管理双体系市场的风险,制定科学的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1. 风险分级在双体系风险管理中,需要将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其中,高风险包括宏观经济风险、市场周期性风险、行业风险等;中风险包括市场波动风险、信用风险等;低风险包括政策风险等。
2. 风险管控在双体系市场中,风险管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不同风险等级的风险,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使其风险影响最小化,最大限度地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人利益。
(1) 高风险管控高风险是受多个因素影响的复杂风险,其标志是事态的不可预测性。
因此,处理这些风险问题需要采取一个全面而系统化的方法。
管理措施包括,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确保信息披露的透明,遏制恶意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2) 中风险管控中风险是指金融产品价格波动、信用缺陷等类型的风险,这些风险是可以通过制度性的措施来控制的。
山东省双体系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山东省双体系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一、背景和意义山东省是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省份之一,拥有众多企事业单位和各类行业。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的不断出现,山东省面临着多种风险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风险和挑战,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山东省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通过实施双体系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可以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风险防控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通过对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风险情况进行细致分析和评估,将风险进行科学分类和分级,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管控措施,提高风险防控的效果。
2.强化风险应对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通过建立双体系的风险管控管理体系,可以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责任和职责,形成合力,加强组织和协调,提高风险应对的效率。
3.促进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风险数据的采集、分析和预警系统,将风险管理过程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提高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制度框架和主要内容1.省级风险管理体系。
由山东省人民政府牵头,设立省级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全省范围内重大风险的分析、评估和管理。
省级风险管理委员会由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主任,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组成委员,负责制定重大风险的分级管控策略和政策文件,组织重大风险的应对和处置工作。
2.市县级风险管理体系。
各市县政府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构,负责本地区范围内的风险分析、评估和管理工作。
市县级风险管理机构由市县政府负责人牵头,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组成,负责制定本地区的风险分级管控策略和政策文件,组织本地区的风险应对和处置工作。
3.企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体系。
各企事业单位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机构或部门,负责本单位范围内风险分析、评估和管理工作。
企事业单位风险管理机构或部门由单位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组成,负责制定本单位的风险分级管控策略和操作规程,组织本单位的风险应对和处置工作。
双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考核奖惩制度
双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考核奖惩制度一、双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双体系是指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企业需要对两个体系的风险进行分级管控。
具体来说,需要对每一项关键控制点进行评估,识别风险并分类处理,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评估风险的方法有很多种,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比如,可以采用五力模型评估法,通过对供应商、客户、竞争者和相关企业的评估,找出关键控制点,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级处理。
在管控中,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并严格执行。
同时,需要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制度和流程的有效性和落实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
二、隐患排查治理企业需要加强对各种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在排查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全面性。
不能只注重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的排查,要对所有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
2、系统性。
要建立完备的隐患排查制度和流程,保证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的落实。
3、科学性。
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排查,重视统计和分析。
4、及时性。
隐患发现后要及时处理,不能拖延。
排查后需要制定治理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治理期限,加强监督和检查,并建立隐患台账,确保治理情况的透明化和管理的有效性。
三、考核奖惩制度为了推动双体系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制定考核指标:1、风险分级管控。
可以根据控制点的等级、风险预测准确率等指标进行考核。
2、隐患排查治理。
可以根据治理计划的落实情况、治理效果等指标进行考核。
3、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综合考核。
可以根据各项质量指标和安全指标综合考核,对企业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工作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价。
针对考核结果,可以实行奖惩制度,具体奖惩措施可分为以下几类:奖励:如表彰模范企业、模范员工、模范工程等,给予荣誉证书、奖金等奖励措施。
惩罚:如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予以警告、记分、罚款等惩罚措施;对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采取停产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措施。
两个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两个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目的为落实省政府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完善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规定了本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各项要求的指导性方法和实施建议,在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实现“关口前移、风险导向、源头治理、精准管理、科学预防、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要求,达到改善安全环境、减少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目标而采取措施和规定。
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山东省工业生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644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GB/T 24353-2009)《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 27921-201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制药企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AQ/T 4255)《生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山东省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审查要点(试行)》(鲁安监发[2010]10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3.要求建立“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基础,以风险分级管控为重点,以落实安全责任为核心”的长效机制。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按照“领导负责、全员参与、由下而上、职责明确、分级实施、落实到位”的原则进行,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应当覆盖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策划与实施的全过程。
对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进行考核,形成激励先进、约束落后的工作机制,并通过评审、更新,不断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4.成立机构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体系建设和运行领导机构,实施成员为本企业全体员工,领导机构包含所有部室,领导机构负责统筹体系建设的计划制定、人员配置、财务资源等事项,指导和协调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
两个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两个体系介绍
质量管理体系
定义: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为确保产品质量而建立的一套系统化的管理体系
目的: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核心要素: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 进等方面 实施步骤: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进行质量策划、实施质量控制和质量 保证、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等
实施风险分级管控的益 处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实施风险分级管控,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流程,提高企业的规范化管 理水平。
提升企业风险防控能力: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减少损失,提 升风险防控能力。
增强企业竞争力:规范化管理和风险防控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 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对每个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和分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通过实施管控措施和预案,降低企 业运营风险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和形象
提升企业安全 管理水平
减少事故发生 和损失
增强员工安全 意识
树立企业良好形 象,赢得社会认
可
案例分析与应用
企业A的风险分级管控实践
背景介绍:企业A的行业地位和 业务特点
管控措施制定: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包括预防措施、应急预 案、风险监控等,确保企业能够及时应对风险。
实施效果评估:对企业B的风险分级管控实践进行效果评估,包括风险应对效果、员 工风险意识提升等方面,总结实践经验并提出改进建议。
对比分析及其效果展示
两个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对比 分析
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实施风险分级管控,有助于企业建立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实现长期发 展目标。
两个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两个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 金融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金融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对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分类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的制度。
常见的金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可以将风险进行分级,然后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例如,对于高风险级别的风险,可以采取限额、风险警示等措施;对于中风险级别的风险,可以采取风险分散、风险保险等措施;对于低风险级别的风险,可以采取风险退出、风险转移等措施。
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对企业或组织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的制度。
安全风险主要包括生产安全风险、环境安全风险、信息安全风险等。
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安全风险进行分级,然后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
例如,对于高风险级别的安全风险,可以采取强制性的安全措施,如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加强安全培训等;对于中风险级别的安全风险,可以采取安全监测、安全检查等措施;对于低风险级别的安全风险,可以采取安全改进、安全宣传等措施。
这些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或机构有效识别和评估风险,合理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
第 1 页共 1 页。
【双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XXXXX有限公司二〇二〇年X月目录一、目的 (1)二、总则 (1)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程序、评估方法、综合辨识内容 (1)(一)风险辨识分类 (1)(二)风险辨识评估方法 (2)(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3)(四)、安全风险告知警示及培训 (4)四、检查考核 (4)一、目的为全面辨识、管控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车间、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点、危险源以及危害因素,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公司要求并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总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点、危险源以及危害因素,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
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领导主要负责公司级重大风险(红)和较大风险(橙)的管控工作。
各车间、班组分别负责车间、班组一般风险(黄)和低风险(蓝)的管控工作。
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程序、评估方法、综合辨识内容(一)风险辨识分类1、全员辨识每年由总经理亲自组织制定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全员辨识,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缺陷等要素,结合我公司生产系统、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等部位和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并对辨识出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综合考虑作业场所、受威胁人数、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危险源的调查、危险区域的界定、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潜在危险性分析,确定安全风险类别。
由员工、班组、车间、公司,层层辨识,层层汇总,最终形成新的辨识成果。
2、专项辨识程序(1)全国其他同行业发生重特大事故后或公司发生涉险事故、出现重大非伤亡事故隐患,由总经理组织各车间从汲取事故教训和消除事故隐患的角度,开展一次针对性的专项辨识,辨识评估结果用于识别之前的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指导修订完善设计方案、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
双体系--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ICS03A 00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2882—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Generalrules for the management andcontrol systemofwork safetyrisk classification2016—12—07发布2017—01-08实施目次前言ﻩIII引言 (IV)1 范围1ﻩ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1ﻩ4 基本要求2ﻩ5总体结构3ﻩ5。
1 标准层级 (3)5.2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3)5.3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3)5。
4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 (3)6 工作程序和内容 (4)6.1风险判定准则4ﻩ6。
2 风险点确定.................................................................. 46。
2。
1风险点划分原则.. (4)6。
2.1.1 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4)6.2.1。
2 操作及作业活动 (4)6.2。
2 风险点排查.............................................................. 46.2。
2.1 风险点排查的内容4ﻩ6。
2。
2.2风险点排查的方法................................................. 46.3 危险源辨识.................................................................... 46。
3。
1 危险源辨识的内容 (4)6.3.2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4ﻩ6。
4风险评价 (4)6。
4.1 评价方法 (4)6。
双体系分级管控制度
双体系分级管控制度背景管理体系是企业持续发展和规范运营的重要保障,它是指组织管理、业务管理和质量安全管理等领域中的一系列管理制度、规范、流程和方法。
在中国,企业的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两个层级:一是国家层面的管理体系,主要由国家相关部委发布的各种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组成;二是企业层面的管理体系,主要由企业自身制定或学习吸收外部标准而形成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流程。
然而,在中国的企业管理中,由于历史原因和制度存在的缺陷,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管理体系之间存在相对独立、不协调、重复等问题,使得企业管理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产出质量不高,阻碍了企业健康发展的步伐。
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企业管理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提出了“双体系” 分级管理体系,并在不断推动企业的体系建设和升级,以实现国家和企业管理体系的无缝对接、高效衔接、互为支撑。
该文将着重介绍双体系分级管控制度。
双体系分级管控制度的意义双体系分级管控制度,是一种高效的企业管理体系建设方法,它通过将国家层面的管理体系和企业层面的管理体系进行分级整合,解决了企业管理体系建设中的多重问题。
1.统一的管理规范:在国家层面,各个政府部门制定的各种标准、法律法规等对企业持续发展和规范运营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而企业层面的管理体系,往往是依据这些国家层面的标准、法律法规等来制定的,因此实现两者的无缝对接、互为支撑成为企业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
通过双体系分级管控制度,企业可以在管理制度和流程上达到国家层面的标准,减少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和重复劳动,提升企业管理效率。
2.分级管理:双体系分级管控制度将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的各种制度整合成各级别管理规范,形成了分级管理的层级结构。
各级别管理规范之间相互协调、互为支撑,达到更好地适应各级别企业的管理需求。
这种分级管理的方法使企业管理规范更加具体,易于操作和实施,并能够避免一味地要求企业统一实行。
3.安全保障:双体系分级管控制度着重强化了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规范要求,从而保障了消费者的安全和权益。
双体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体系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1.适用范围本实施指南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风险识别、评价、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与治理。
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修改稿)》(山东省人民政府令2016年第303号)《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6号令)《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安办发〔2016〕10号其他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相关政策和标准规范、本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相关规定要求。
3.总体要求根据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及上级公司的指示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经安全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公司着手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体系建设。
按照“全员参与,领导负责,职责明确,落实到位”的原则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体系建设。
各部门及各车间在安全生产部的组织下按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体系实施指南》建议编制大纲要求,结合各部门实际情况,严格落实,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模式。
4.职责分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体系工作领导小组是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领导机构,具体负责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支持宣传推广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
组长职责:负责安排安全风险分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具体工作,安排安全生产部成员做好组织、协调、计划、实施、总结、归纳、汇总、上报、专家审核等过程的工作,负责考核各责任人责任落实情况。
副组长职责:具体负责《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指南》的编制,负责体系建设工作组织协调、过程培训、技术指导,完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文件编制,对体系建设过程中各部门、各车间提出奖惩建议。
企业双体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规定公司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职责;规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运行和管理的措施,明确排查主体、周期、内容及实施流程,确定隐患整改、验收工作流程等。
5、奖惩考核制度
公司制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奖惩考核制度,将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情况,与本公司各级岗位人员的薪酬挂钩,进行考核奖惩。
2、
(1)公司组织员工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形成包括风险点名称、类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区域位置等内容的基本信息,建立《风险点清单》,为进行风险分析、制定管控措施做好准备。
(2)设备设施风险点的排查,包括刨床、推台锯、镂铣床、钻床、车床、封边机、液压机、喷漆房等主要设备设施。
(3)常规作业活动风险点的排查,包括原料入库、木料加工、喷漆作业、包装作业、装卸作业等。
(2)编制
按照风险点类别,明确管控措施,编制《风险管控清单》。
(3)开展风险告知
将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风险点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管控措施进行概括和提炼,通过培训,告知各岗位人员及相关方,使其掌握规避,随时警示和约束岗位操作人员的作业行为。
四、隐患排查治理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编制人:
批准人:
2020年3月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目的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17]194号)、山东省安监局《关于印发小微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安监发〔2017〕122号)、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印发《全省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应急发〔2020〕38号)等通知精神。公司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排查、识别、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安全风险,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实现隐患闭环管理,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制定本制度。
两个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两个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是指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概率以及影响范围等因素,将不同风险进行分类和分级,以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和优先级。
在企业中常见的两个体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包括:
1.质量风险分级管控制度:质量风险指产品或服务出现不符合预期的情况,可能对客户满意度、企业声誉以及盈利能力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质量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主要包括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频率、概率等因素来确定质量风险的等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例如,将质量问题分为关键、重要和一般三个等级,针对不同等级的质量问题采取不同的改进和控制措施,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质量风险的发生。
2.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安全风险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资产损失、环境污染等风险。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主要包括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概率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将安全风险进行分类和分级,以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和优先级。
例如,将安全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对于高风险进行严格的管控和防范措施,对于中、低风险则可以采取更灵活的控制措施,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安全。
通过建立和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企业可以更好地识别风险、评估风险,以及选择合适的控制措施,从而有效地降低风险带来的潜在损失。
第 1 页共 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2017年11月修订编制:安全生产办公室签发: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一.总则:对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实施控制,以减少或避免不期望的事件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危害因素辨识,风险分析、评价、分级、管控等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三.编制依据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DB37/T2974—2017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四.术语和定义1 风险 risk 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2可接受风险 acceptable risk 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3重大风险 major risk 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4危险源 hazard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注: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5风险点 risk site 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6危险源辨识 hazard identification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7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8风险分级 risk classification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9风险分级管控 risk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10风险控制措施 risk control measure 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11风险信息 risk information 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12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risk classification control list 企业各类风险信息(11)的集合。
五.风险分级管控建设基础要求1.成立组织机构公司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组织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分管负责人及各岗位人员应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公司相关责任制度详见两体系责任制。
2.实施全员培训将风险分级管控的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本单位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结果、风险管控措施,并保留培训记录。
3编写体系文件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作业指导书、风险点统计表、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或采用其它评价方法分析的记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统计表等有关记录文件,确定危险源辨识、分析、风险评价方法及等级判定标准。
六.风险分级管控建设工作要求1 组织有力、制度保障:企业应建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2 全员参与、分级负责:企业从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者,应参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企业应根据风险级别,确定落实管控措施责任单位的层级;风险分级管控以确保风险管控措施持续有效为工作目标。
3 自主建设、持续改进:企业应依据本行业领域同类型企业实施指南,建设符合本企业实际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企业应自主完成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制度设计、文件编制、组织实施和持续改进,独立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信息整理等相关具体工作。
4 系统规范、融合深化: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应与企业现行安全管理体系紧密结合,应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风险分级管控,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使风险分级管控贯彻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
5 注重实际、强化过程: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强化过程管理,制定风险管控体系配套制度,确保体系建设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安全管理基础比较薄弱的小微企业,应找准关键风险点,合理确定管控层级,完善控制措施,确保重大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6 激励约束、重在落实: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形成激励先进、约束落后的工作机制。
应按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原则,明确每一个岗位辨识分析风险、落实风险控制措施的责任,并通过评审、更新,不断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七.工作程序和内容1风险点确定1.1风险点划分原则1.1.1设施、部位、场所、区域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我公司风险点划分可按照原料、产品储存区域、生产车间或装置、公辅设施等功能分区进行划分。
1.1.2操作及作业活动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我公司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作为风险点。
1.2风险点排查1.2.1风险点排查的内容按照风险点划分原则,在本单位生产活动区域内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确定包括风险点名称、类型、区域位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等内容的基本信息,建立风险点统计表。
1.2.2风险点排查的方法风险点排查应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
2危险源辨识2.1辨识方法2.1.1我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即:针对每个作业活动中的每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建立作业活动清单。
2.1.2企业可以针对设备设施等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建立设备设施清单。
2.2辨识范围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包括: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2.3危险源辨识2.3.1应对全体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方法的培训,按照确定的辨识范围组织全员有序地开展危险源辨识。
2.3.2辨识时应依据GB/T 13861的规定充分考虑四种不安全因素: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应充分考虑国家安监总局组织编写的《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中提及的较大危险因素。
2.3.3运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对作业活动开展危险源辨识时,应在对作业活动划分为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的基础上,系统地辨识危险源。
在作业活动划分时,应以生产(工艺、工作)流程的阶段划分为主,也可以采取按地理区域划分、按作业任务划分的方法,或几种方法的有机结合。
划分出的作业活动在功能或性质上相对独立,既不能太复杂(如包括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简单(如仅由一、两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构成)。
2.3.4运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对场所、设备或设施等进行危险源辨识,应将设备设施按功能或结构划分为若干检查项目,针对每一检查项目,列出检查标准,对照检查标准逐项检查并确定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和后果。
3风险评价3.1风险评价方法我公司宜选择风险矩阵分析法(LS)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按从严从高的原则判定评价级别。
风险矩阵分析法(简称LS),R=L×S,其中R是风险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L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是事故后果严重性;R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风险大。
我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设备设施等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应结合风险矩阵分析法(LS)认定相应的风险评价级别。
3.2风险评价准则在对风险点和各类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时,应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实际,制定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频次、风险值的取值标准和评价级别,进行风险评价。
风险判定准则的制定应充分考虑以下要求: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相关方的投诉。
表1-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表1-2 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表1-3 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R)及控制措施表1-4 风险矩阵表后果等级54 3 2 13.3风险评价与分级根据确定的评价方法与风险判定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将各评价级别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等风险级别,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评价出其他级数评价级别的企业在进行风险分级划分时参照以下原则,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实际进行划分。
E级\5级\蓝色\可接受危险:班组、岗位管控。
D级\4级\蓝色\轻度危险:属于低风险,班组、岗位管控。
C级\3级\黄色\显著危险:属于一般风险,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需要控制整改。
B级\2级\橙色\高度危险:属于较大风险,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应制定建议改进措施进行控制管理。
A级\1级\红色\极其危险:属于重大风险,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应立即整改,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停产整改,需要停产整改的,只有当风险降至可接受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3.4确定重大风险以下情形为重大风险: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及以上的;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3.5风险点级别确定按照风险点中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