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教案设计教学设计课题6篇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教学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篇1【教材简析】《泊船瓜洲》系人教版九册第二组“思乡”主题古诗词篇目的第一篇,是北宋王安石作于1075年。
该诗用蒙太奇手法描绘出几幅生动画面,诗句凝炼,意境优美,字里行间透出浓浓的思归思乡情。
一个“绿”字让此诗曾获“超然迈伦,能追逐李杜陶谢”(《彦周诗话》)的赞誉。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之于知晓诗面意义、领会诗含境界不是难事,难在“绿”字深刻理解和真正领会诗人才离乡就思归的复杂情感。
【设计理念】营造相称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形象思维去理解感悟,用诗般方法教学,让课堂流淌浓郁的文化味,让学生受到古诗词文化的熏陶、感染,为学生真正喜欢上古诗词积淀一次颇有价值的学习之旅。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有韵味儿地朗诵,并背诵诗文。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含义。
3、领会“绿”字的妙用。
二、过程与方法1、反复吟咏中,形象感知诗的意境。
2、读中生疑,读中释疑,联系上下文,真正理解字里行间的深刻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诗文学习,学生加深理解“家乡美、家乡亲”,并再次唤醒其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营造相称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形象思维去感知诗文的意境。
教学难点:领会诗人刚离乡就思归思乡的复杂情感。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读问结合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一、知人论世解诗题1、思乡导入。
同学们,“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他们中不少提笔留下佳作,比如李白的《静夜思》。
今天,让我们一起欣赏由北宋诗人王安石写的佳作《泊船瓜洲》。
2、走进作者。
(1)身世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宋朝文学家、政治家。
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泊船瓜洲》的教案(通用16篇)
《泊船瓜洲》的教案(通用16篇)《泊船瓜洲》的教案(通用1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泊船瓜洲》的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泊船瓜洲》的教案篇1学习目标:1、自读中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感悟中学习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3、朗读中体会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课前预习: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收集、背诵以前学过的他写的古诗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阅读他们的作品。
第一课时一、导游介绍,激趣导入(出示地图标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
)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好不好?A“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镇头。
”这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向我们介绍的是——(生答:瓜洲)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瓜洲曾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
B而“京口”不仅是东汉吴国第一古都,更是文气洋溢的灵秀地。
许多诗人在此流下千古绝唱的诗句: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宋代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课件展示诗句)而其中最为人们传诵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板书诗题,读题。
3、过渡:为什么人们最喜欢这首诗呢?先去读一读吧。
二、整体感知,直扑重点1、用自己的方式读古诗。
2、指名读,正字音。
尤其注意:“一水间(jiàn)、数(shù)重(chóng)山、照我还(huán)”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多读。
4、指名答。
(我觉得它写得很美、我觉得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5、你最欣赏诗中哪句呢?三、赏析诗句,感悟诗境1、刚刚同学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们一块儿来读一读吧。
齐读。
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指名答。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
《泊船瓜洲》教学方案设计
《泊船瓜洲》教学方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并默写《泊船瓜洲》这首诗。
2、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2)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修辞手法。
2、教学难点(1)领悟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2)体会“绿”字的精妙之处。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人的情感。
2、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字词、句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重点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思乡的音乐,营造出思乡的氛围。
(2)提问学生:“当你们离开家乡很久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思乡经历。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泊船瓜洲》。
”2、作者及背景介绍(1)简单介绍诗人王安石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2)讲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写这首诗时的处境和心情。
3、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和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理解诗意(1)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重点解释“京口”“瓜洲”“钟山”等地理名词,以及“绿”字的含义和用法。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5、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通过分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两句诗,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6、诗歌赏析(1)讨论“绿”字的精妙之处,让学生体会诗人用词的巧妙。
(2)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如“明月何时照我还”运用了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思乡之情的表达。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教案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教案作为一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教案篇1教学要求1.学习《泊船瓜洲》一诗,启示学生根据诗句展开想象,领会诗的意境,体验诗人对家园的深切想念,培养学生酷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2.补充教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深化学习,扩大浏览量。
3.有感情地朗诵背诵两首古诗。
4.学习并初步运用读古诗的一样方法。
教学准备2.乐曲、《泊船瓜洲》的配乐朗诵。
3.简笔画的设计。
教学进程一、古诗导入1.出示王安石作品《梅花》,齐读。
同学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吗?2.豪情介绍作者。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朝著名文学家。
他,曾官居宰相,为解黎民之苦,积极实行变法。
但,终因守旧派的反对而辞官而去。
神宗熙宁八年,他二次上京任相,罢相又复相,对一个经历了政治斗争风雨的人来说,对前景并不抱空想,兴奋欢乐当中,掺有几丝担忧。
此时,他路经瓜洲,望月抒怀,作下此篇《泊船瓜洲》。
二、解题。
(1)齐读题目。
作者旅途停在什么地方?出示简笔画。
(2)“泊船瓜洲”这题目又是什么意思呢?(3)揭示学法“知诗人,解诗题”是学古诗必不可少的一步。
它可以帮助我们知道诗的内容。
三、学习古诗(1)那么诗人王安石泊船瓜洲时写下了一首怎样的诗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诗。
(正确流利)(2)指明读,纠正字音。
(3)小组合作,对照注释,知道诗意。
(4)集体汇报,明确诗意。
谁来简单地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在说之前老师再看看几个字你有没有搞清楚?(指名提问:“间”、“数”、“绿”、“何时”、“还”)画出京口瓜洲钟山的位置(5)揭示学法我们刚才抓住了诗中难知道的字眼,弄懂了诗的大意。
也就是——抓字眼,明诗意。
四、观赏古诗体会感情1、听范读,初步体会诗人感情。
学习古诗,要了解诗的大意,但更重要的还要能体会到诗人的感情。
下面老师读一下这首诗,大家听听,体会体会。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优秀6篇)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优秀6篇)《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一这首诗的教学设计,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反复朗读,引领点拨学生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
运用诗意语文的建构策略,以情感人,注重情感体验,感同身受地与文本对话,入情,悟情,融情,升情。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大体理解诗意;背诵并默写古诗。
2、领悟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3、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配乐播放月亮图)同学们,这是什么?(一轮明月高挂夜空)2、谈话:碧空如洗,圆月如盘。
在这皎洁的月光下,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常会以明月来吟诗作词,寄托思念之情。
此时此刻,看到这圆盘一般的明月,我们也忍不住想吟诵古人思乡的诗句。
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生:据前所学或收集到的思乡诗句作答(《静夜思》,《游子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回乡偶书》)附: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同学们真会读诗!俗话说,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陶冶人的情操。
今天,我们将一起再来学习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思乡的古诗——泊船瓜洲。
板书:泊船瓜洲王安石二、知诗人,解诗题。
(1)齐读题目,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把船停靠在瓜洲的岸边)(2)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吗?指名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北宋抚州临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青少年时代是在父亲身边度过,因此他视南京为地第二故乡。
他年轻时,中进士。
写这首诗时,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让他任宰相,推行新法。
泊船瓜洲教案教学设计6篇
泊船瓜洲教案教学设计6篇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3、使学生能品味诗歌语言文字的精妙。
教学过程:[由整理]一、激趣导入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不少。
这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泊船瓜洲》。
二、初步参与1、同学们课外已经做了预习,你对作者了解了多少?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人。
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他年轻时,中进士。
写这首诗时,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让他任宰相,推行新法。
所以他前往上任。
他的诗善于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诗句,情真意切。
2、介绍地真具体。
老师相信大家必须把这首诗读得正确、流利了。
给你们准备一下,立刻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
3、指名读,教师充分肯定。
并激励其他同学大胆展示自己。
4、古诗琅琅上口,不少同学预习这首诗时就会背诵了。
这样,再给你们准备一下,看谁能背诵,比谁背得熟练。
5、指名数名学生背诵。
教师夸奖:你们走在了学习的前面,真了不起。
三、充分参与书读得很准确。
但是,如果要带上感情,还须理解诗。
这天,同学们打算以什么方法来理解这古诗呢?(学生有的说结合注释与插图,有的说用字典,有的说抓住重点词理解,把句子补充完整。
教师及时肯定,理解古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融会贯通。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法,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全班交流。
指名说,其他人补充。
四、深入推敲1、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结合插图,看看是否能够读出问题来。
如果能够,那你们就更善于读书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用法。
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明月图上没有。
2、教师赞扬学生的质疑精神,并引入对绿的推敲。
细细地品读这句话,你能从这个绿字中感受到什么?个人思考。
3、小组简单交流。
绿更能展现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神奇景象。
或者是绿更能表现春风的来无影,去无踪。
或者绿能让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机。
或者说绿还能看出作者心里充满期望,对前途充满信心。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泊船瓜洲》教学设计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泊船瓜洲》是五年级上册第二组(专题:月是故乡明)的开篇诗,为诗人王安石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从字面上看,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整首诗写出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而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心中涌动着浓浓乡愁,尤其是末句,还带着仕途多险、前途未测的感慨,古诗通篇立意含蓄悠远,蕴涵着浓浓的乡情和仕意,教学目标:1.通过以自学为主的方式,能正确朗读“泊、间、重、还”等多音字,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朗读中体会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通过反复诵读,丰富语言积累。
并能背诵并默写《泊船瓜洲》,4.联系诗人背景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5.感受到诗人是怎样表达思乡情的,尝试着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6.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资源进行资料收集,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和收集有关思乡的古诗,逐步扩展知识面和阅读面,教学重难点:1.透过字面意思,感受蕴涵的思想感情,2.体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教法学法:1.变序教学法在课堂伊始,就提出古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在后续的学习中,再去学习它是怎样表达的,表达效果如何等等,这种教学方法的采用,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持续集中,2.读诗感悟法“读”是学习古诗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本课时安排了朗读,配乐读等,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配乐读,是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3.自主学习法课前和课堂中都设计了自学环节,因为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可以促进教学,还能增强自学能力,课前准备: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资源进行资料收集,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和收集有关思乡的古诗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时间:4分钟)问题:①放学后,你们都回哪儿?有没有人回不了家的?为什么?②离家远而回不了家,你是什么感受?你们年少也许没有离家千里的经历,但你们肯定有过和父母亲分别多日的时候吧?那种感觉是~~(学生:思念对方)将来同学们长大了,有一天那么不能回故乡了,这种感情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这是什么样的感情?(学生:思念故乡)[板书:思乡]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这一单元,我们将学到不同的人的思乡之情,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王安石是怎么来表书这种思乡之情的,(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时间:13分钟)1.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并揭示课题(时间:5分钟)① 王安石是谁?让学生回答,若回答让人满意,就进入下一步,若回答不甚理想,就作简单介绍他写过哪些诗?今天,要学的就是~~(泊船瓜洲)②学习课题:谁来读读题目?怎么样?其他同学评(预设:学生读正确了)教师可强调:泊既可以读作Po(第一声) [板书课题]学生自己跟着老师书空,写完,齐读。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1教材简析:《泊船瓜洲》是五年级上册第二组(专题:月是故乡明)的开篇诗,为诗人王安石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从字面上看,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整首诗写出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而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心中涌动着浓浓乡愁,尤其是末句,还带着仕途多险、前途未测的感慨,古诗通篇立意含蓄悠远,蕴涵着浓浓的乡情和仕意,教学目标:1、通过以自学为主的方式,能正确朗读“泊、间、重、还”等多音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朗读中体会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通过反复诵读,丰富语言积累。
并能背诵并默写《泊船瓜洲》。
4、联系诗人背景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5、感受到诗人是怎样表达思乡情的,尝试着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6、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资源进行资料收集,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和收集有关思乡的古诗,逐步扩展知识面和阅读面。
教学重难点:1、透过字面意思,感受蕴涵的思想感情,2、体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教法学法:1、变序教学法在课堂伊始,就提出古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在后续的学习中,再去学习它是怎样表达的,表达效果如何等等,这种教学方法的采用,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持续集中。
2、读诗感悟法“读”是学习古诗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本课时安排了朗读,配乐读等,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配乐读,是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精选1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树立热爱家乡的情感2、过程与方法:1)学习通过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2)通过比较阅读,揣摩不同作者对思乡的不同表达方式。
3、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泊船瓜洲》。
教学重难点:1.比较阅读,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
2.体会诗人的浓烈的思乡之情。
教学环境:老师自制的课件;上课环境为有电脑、投影仪和大屏幕的教室;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我们已经学过一些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了,大家还能背诵李白的所写的那首名篇——《静夜思》吗?(学生齐背后,出示幻灯片2)2)大家知道是什么景物勾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吗?(月亮)3)师小结:说得很好,自古以来,月亮就象征团圆之意,我国古代文人在写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词中往往会提到月亮,比如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泊船瓜洲》。
2.新授《泊船瓜洲》1) 初读:大家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诗文,看看有哪些字词的读音你还不确定?尤其是诗文中的多音字,你能结合书下的注释和你的初步理解,为这些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吗?你知道读七言绝句时,应当如何停顿吗?(出示幻灯片3进行正音,师画出停顿节奏)老师范读后学生再读诗文。
2) 介绍作者(出示幻灯片4)你对王安石了解多少?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分享。
3)诗句解析:(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①大家再看看文中的注释,了解“泊、一水间、数重山”的意思,再思考:“京口、瓜洲、钟山”这几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呢?(幻灯片5)②作者站在什么地方?眼里看到了什么地方?心中想到了什么地方?(幻灯片6)(眼中之景——京口、瓜洲想象之景——老家钟山)③既然离家“只隔”“一水间”、“数重山”,但离家真的近了吗?(对于交通极为不便的古代,即时要回到家,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说“只隔”只是诗人的自我安慰而已)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归心似箭、高兴)④诗意:从京口到瓜州仅仅只隔着一条长江了,离老家钟山也不远了,只隔着几重山而已。
语文泊船瓜洲教学设计(通用6篇)
语文泊船瓜洲教学设计(通用6篇)语文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习重、难点:重点应放在品位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调查本班学生能背几首古诗,最喜欢那首古诗,有几位同学能背《泊船瓜洲》。
)一、设景激情:1.师导:同学们,课前老师做了一项小调查,发现我们班的同学真了不起,刘同学,现在已经能背?首古诗,能背几首以上的同学有?个。
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相信大家只要坚持下去,也会成为一个个小诗人的。
2.(过渡)今天老师要同大家共同来学习一首新诗------《泊船瓜洲》。
(板书课题)齐读诗题。
3.解题:谁能来说说“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注意:泊是什么意思)。
4.介绍作者:师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收集有关资料,现在谁来简单介绍一下王安石?(师过渡)看来同学们都准备得很充分,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被罢官后回到故乡钟山,应召再次赴京任翰林学士,途径瓜洲泊船时而作。
5.同桌互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读给同桌听,注意读准多音字、诗句读通顺。
6.指名读:谁愿意来读一读这首诗?(你预习得真充分。
诗中的多音字,你都读对了。
第一句诗中“一水间”的“间”很容易读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幻灯片6:多音字注音)7.真好,谁再来读一读《泊船瓜洲》。
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节奏听清楚吗?好,开始。
(教师适当讲评)8.!同学们,读诗,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当然要读得好,必须要先理解古诗的意思、蕴含的感情。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优秀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教案篇1教材简析:《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第一篇课文《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不过是在一条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导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2、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句、利用插图、发挥想象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达的方法。
3、感受古诗的韵味,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
培养动手搜集资料的习惯。
导学重难点:1、理解诗意,积累古诗。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准备:课件导学过程:一、预学1、经典诵读:背诵关于思乡的古诗词:天净沙秋思2、导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古往今来远离故土的游子总会思念魂牵梦绕的家乡。
他们往往把这种浓浓的思乡之情融入一首首短小精悍的古诗中,需要我们细细去品味。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看看他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的?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泊的意思,“瓜洲”现在长江北岸,4、了解作者,生交流,师小结。
二、互学1、初读古诗,初步感知诗的内容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读好停顿。
边读边想每一句诗的意思。
2)检查读古诗情况:指2名学生读,教师范读,自由试读,2个小组读,齐读。
3)你读懂了哪一句的意思,和大家交流。
2、小组合作:1)、用画一画的方式学习前两行诗句,感受京口、瓜州、钟山的位置。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精选17篇)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精选17篇)《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精选1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泊船瓜洲》,并会背诵。
2、通过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完成对古诗意思及理解,体会作者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3、应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自我发现、思考、搜集、处理、探究的学习方法。
拓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学习形式策略1、组成合作小组进行学习: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2、自己独立学习:让有个性思维的同学自由发展。
3、师生之间谈话式学习:让学生能畅所欲言。
教学过程一、示题引问1、示题。
2、学生读诗,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二、了解诗意1、教师给同学介绍一位新的朋友、老师──网络,用它来学习古诗:学生借助网页了解诗人、诗句的意思。
2、学生交流探讨学习收获:⑴ 教师引导交流重点词的意思。
⑵ 解释全诗的意思。
三、体会古诗思想感情1、学生通过网页了解全诗的意思。
2、体会古诗思想感情,读诗、背诗:引导学生从诗中的词、句中去体会思想感情。
四、借助网页探索拓展1、学生通过网页了解有关本诗和其他有关诗的知识。
2、学生交流学习的成果,学生将自己获得的资料分析得出结论进行交流五、课后作业将今天的学习成果,用 Word或 Powerpoint做成汇报作业。
课堂实录片段及解析片段一:(经过第一阶段网页学习后)师:刚才老师在巡视时,有同学找老师要密码了,但是要获得密码,必须将你对诗句的理解对大家说一说,哪位同学准备好,就赶紧举手吧!(举手的学生只有两三个,老师点了其中一位同学。
)生: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只隔着几层山师:对不起,我打断一下,你怎么知道京口和瓜洲之间隔着的是长江呀?生:因为前面(网页)的解释里说:瓜洲在长江(读重音)北岸,扬州市南,和京口相对。
幼儿园泊船瓜洲教案
篇一:泊船瓜洲教案泊船瓜洲》教案教学目的1、学习《泊船瓜洲》,了解诗意。
2、理解《泊船瓜洲》一诗所表达的情感。
3、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4、朗诵、背诵、默写《泊船瓜洲》。
重难点、关键1、了解诗句意思。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上课之前,老师要考考大家,还记得我们学习过的描写春天的古诗吗?(学生举手发言)今天这节课,我们再学两首很有名的古诗,先学习宋朝的大诗人王安石写的《泊船瓜洲》。
二、揭题王安石,听说过吗?王安石是宋代的一个大政治家,知识渊博的学者,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这首诗,是他坐着船沿着长江行驶旅途中写的。
那么,是在旅途的哪儿写的呢?瓜洲在长江的边上,如果这是长江(画长江),瓜洲呢?就在长江的北岸(画“”标出瓜洲的位置),那“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泊”的意思?刚才,我们了解了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弄懂了诗题的意思,这“知诗人,解诗题”(示卡片),是学习古诗三、解诗。
1、学生自由读诗,读通,读顺。
2、指读。
3、对照注释,小组合作解诗意。
4、学生交流后汇报,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5、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首诗的?小结:刚才,我们抓住了诗句中难理解的字眼,弄懂了诗的大意,也就是(示卡片:抓字眼,明诗意)四、体会意境1、在这明月之夜,诗人站在船头,都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我们听着音乐,看着图,对着诗来想象,(放《春江花月夜》)2、明月之夜,诗人钻出船舱,立在船头,向南眺望。
只见对岸就是京口,由这诗人想??现在已是春天,诗人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青山??绿水??田野??江岸??最后,诗人望着明月,又想到了什么呢?(音乐停)诗人看到想的情景,你们看到想到了吗?如果你是诗人,你能说说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吗?先在下面说说看,一人说,其他人补充。
(学生相互议论,教师巡视指导)3、我请个同学做诗人,把自己看到想到的说出来。
四、体会用词的精妙。
1、刚才,我们扮演诗人想得非常好,想到了诗人脑海中浮现的许许多多的美景。
《泊船瓜洲》教案设计
《泊船瓜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泊船瓜洲》这首诗。
2、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来表达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含义,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2)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体会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1)领悟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
(2)让学生学会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人的情感。
2、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字词含义、诗句意思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重点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乡之情。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思乡的音乐,如《故乡的云》,营造出思乡的氛围。
2、提问学生:当你们离开家乡很久,会有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思乡经历。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泊船瓜洲》。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介绍作者王安石: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他主张变法革新,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讲述诗歌的创作背景:这首诗是王安石在第二次出任宰相,乘船从京口前往京城时所作。
此时的他对家乡充满了思念。
(三)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和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全班齐读,感受诗歌的韵律。
(四)理解诗意1、结合注释,让学生分组讨论诗句的意思。
2、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补充和讲解。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也只隔着几重山峦。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五)深入探究1、引导学生思考:“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用得好在哪里?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绿”字不仅写出了春天到来后江南景色的变化,还把春风的动态表现了出来,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泊船瓜洲》教学设计1这首诗的教学设计,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反复朗读,引领点拨学生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
运用诗意语文的建构策略,以情感人,注重情感体验,感同身受地与文本对话,入情,悟情,融情,升情。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大体理解诗意;背诵并默写古诗。
2、领悟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3、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配乐播放月亮图)同学们,这是什么?(一轮明月高挂夜空)2、谈话:碧空如洗,圆月如盘。
在这皎洁的月光下,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常会以明月来吟诗作词,寄托思念之情。
此时此刻,看到这圆盘一般的明月,我们也忍不住想吟诵古人思乡的诗句。
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生:据前所学或收集到的思乡诗句作答(《静夜思》,《游子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回乡偶书》)附: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同学们真会读诗!俗话说,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陶冶人的情操。
今天,我们将一起再来学习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思乡的古诗——泊船瓜洲。
板书:泊船瓜洲王安石二、知诗人,解诗题。
(1)齐读题目,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把船停靠在瓜洲的岸边)(2)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吗?指名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北宋抚州临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青少年时代是在父亲身边度过,因此他视南京为地第二故乡。
他年轻时,中进士。
写这首诗时,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让他任宰相,推行新法。
《泊船瓜洲》教案(精选10篇)
《泊船瓜洲》教案《泊船瓜洲》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泊船瓜洲》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泊船瓜洲》教案篇1学习目标:1.自选方法学习古诗,“读读、背背、议议、画画、写写”。
2.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自学,培养运用资料解决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
3.了解丰富多彩的祖国文化,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评:依据新课程标准,突出语文实践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教学过程:一、导入1.准备上课。
回忆已学的与月相关的古诗,《古朗月行》、《静夜思》、《枫桥夜泊》……2.认识课题。
师: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也是一首与月有关的诗,大家首先一起来研究一下“泊”字。
(教师板书课题。
出示字典中“泊”字的两个音节(bó pó)及其不同的意义,选择正确的读音。
齐读课题。
)师:谁能根据课前的资料搜集说说“瓜洲”在什么地方?生:“瓜洲”现在扬州的一小镇,位于长江北岸。
师:“泊船瓜洲”的意思是说把船停靠在瓜洲岸边。
课前你们搜集了哪些关于这首诗的背景资料,我们来共同交流一下。
生: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生:……3.商定学习步骤和方法。
师:我们已经学过好多古诗了,你打算怎样学习这首诗呢?生:学古诗要先背诵。
师:先要生:读熟,还要懂得意思。
生:还要求默写。
……(教师归纳学生的发言,板书“读、议、背、写”)师:我们就按这顺序和方法学习。
【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这“主体”地位怎样才能得到落实?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推进学习的实践活动中。
背诵古诗,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创造平等的交流机会。
让学生制定学习程序与方法,使而后的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事。
】二、读诗1.试读。
师:按同学们讨论的方法步骤,先读诗。
请自由轻声读诗,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试读)2.正音。
《泊船瓜洲》的优秀教案
《泊船瓜洲》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泊船瓜洲》。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地图等资料,了解瓜洲的位置和特点。
(2)分析诗歌的韵律、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他们的关爱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泊船瓜洲》。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3)学会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诗歌的意境和韵律的理解。
(2)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泊船瓜洲》,了解诗歌背景。
(2)制作PPT或黑板,展示诗歌内容和相关图片。
(3)准备生字词卡片,便于学生学习和巩固。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了解生字词。
(2)查阅资料,了解瓜洲的位置和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瓜洲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
(2)简要介绍瓜洲的位置和特点。
(3)引出《泊船瓜洲》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诗歌:(1)让学生齐读诗歌,感受韵律和意境。
(2)分析诗歌内容,讲解生字词。
(3)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 朗读与背诵:(1)让学生分组朗读诗歌,培养合作意识。
(2)挑选学生代表进行背诵,激发竞争意识。
(3)鼓励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诗歌。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然美景,培养审美情趣。
五、课后作业:1. 抄写《泊船瓜洲》,加强生字词记忆。
2. 结合诗歌内容,画出你心中的瓜洲美景。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6篇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精品6篇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七):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理解诗歌的资料,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3.运用所学的方法感受补充作品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方法体会《乡愁》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王安石简介;南京春景的文章片段教学过程:一知诗人,解诗题导入: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多如繁星,不胜枚举。
而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
谁来介绍一下王安石?1.指名介绍。
教师适当补充,强调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
(幻灯片2)2.导入课题这天我们就来欣赏王安石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出示幻灯片3)3.剖题(1)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
(标注)(2)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在本诗题中何意?(3)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过渡:此时诗人就在自己故乡不远的瓜洲,他写下这首诗,想说什么呢?我们一齐来学这首诗。
(幻灯4) 1.初读诗歌,感知资料a.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诗,读准字音,并想想这首诗的意思。
b.指名读,正音:间、重、还c.说说诗歌大致的意思。
2.指导阅读――抓字眼,明诗意,读中感悟a.间什么意思?表示隔开的意思还能够组什么词?隔开了什么?看图。
(点击,链接幻灯5)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儿呢?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读一读,读出距离短。
b.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少?(数人、数日何意?数何意?)还从哪里明白山很少?(抠住只。
补充介绍,点击京口。
)读一读,读出路程近。
c.齐读前两句,指名说诗意。
过渡: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但是隔着几座山而已,能够说,诗人身在瓜洲,已设计好回家的路线。
可诗人虽然离家乡这样的近,他是否准备回到家乡呢?从哪里明白?(明月何时照我还) d.还什么意思?说说这一句的意思。
《泊船瓜洲》教案设计(精选13篇)
《泊船瓜洲》教案设计《泊船瓜洲》教案设计(精选13篇)《泊船瓜洲》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的:1.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泊船瓜洲》,并会默写。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歌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诗人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一提起母亲,一提起家乡,我们倍感亲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吟诵母亲和家乡的诗句。
二、整体感知,重点品析。
(一)一读,初读全诗,了解诗意。
1.出示诗题,简介作者。
通过预习,你知道《泊船瓜洲》的作者是谁吗?(1)这道诗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
(2)简介王安石的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宋代人,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21岁中进士,当过十多年地方官,后来两次担任宰相推行变法改革,是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再读全诗,读清字音,标画出生字。
3.指名读诗,纠正字音。
数重山(shù chóng),照我还(huán)4.引导学生了解全诗的大意。
(1)知诗人:宋,王安石。
(2)解诗题:分析泊的含义。
(3)感知诗意:诗人船泊瓜洲,离钟山近在咫尺,却回不去,于是感叹吟诗,写他在月光下眺望江南,怀念家乡金陵。
5.小结学习方法:初读知诗意。
(二)二读,细读全诗,理解诗句。
1.诗人泊船瓜洲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他是怎样描写的?请读全诗,用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xxx画出寓有深情的词语。
2.抓住质疑处,运用多种方法解疑。
间(jiàn):隔开,间隔。
只:仅仅。
数重:几层。
绿:吹绿了。
还:归。
3.理解本诗的特色。
前两行看是写眼前景象,但在诗中却饱含深情。
所乘之船就在瓜洲停靠,却不能回金陵去,可见诗人怀念家乡的感情是十分浓厚的。
4.小结学习方法:细读品诗句。
(三)三读,精读全诗,想象意境。
1.夜深人静,星光灿烂,诗人在月光下眺望江南会产生哪些联想和想像?心中会有哪些感受?2.学生扮演诗人,讲述想象到的情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文案大全泊船瓜洲教案教学设计6篇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3、使学生能品味诗歌语言文字的精妙。
教学过程:[由整理]一、激趣导入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不少。
这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泊船瓜洲》。
二、初步参与1、同学们课外已经做了预习,你对作者了解了多少?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人。
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他年轻时,中进士。
写这首诗时,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让他任宰相,推行新法。
所以他前往上任。
他的诗善于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诗句,情真意切。
2、介绍地真具体。
老师相信大家必须把这首诗读得正确、流利了。
给你们准备一下,立刻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
3、指名读,教师充分肯定。
并激励其他同学大胆展示自己。
4、古诗琅琅上口,不少同学预习这首诗时就会背诵了。
这样,再给你们准备一下,看谁能背诵,比谁背得熟练。
5、指名数名学生背诵。
教师夸奖:你们走在了学习的前面,真了不起。
三、充分参与书读得很准确。
但是,如果要带上感情,还须理解诗。
这天。
同学们打算以什么方法来理解这古诗呢?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法,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全班交流。
指名说,其他人补充。
四、深入推敲1、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结合插图,看看是否能够读出问题来。
如果能够,那你们就更善于读书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用法。
“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明月图上没有。
2、教师赞扬学生的质疑精神,并引入对绿的推敲。
细细地品读这句话,你能从这个绿字中感受到什么?个人思考。
3、小组简单交流。
绿更能展现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神奇景象。
或者是绿更能表现春风的来无影,去无踪。
或者绿能让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机。
或者说绿还能看出作者心里充满期望,对前途充满信心。
4、他的问题老师也相信你们有独特的见解。
学生简单交流后,全班发言。
5、学生朗读,说说自己侧重表现的感情:有的侧重表现其思乡,有的侧重表达其对前途的信心。
有的侧重表达他对江南美景的爱恋。
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朗读。
6、那我们课外又了解哪些表现思乡之情的古诗词呢?五、知识拓展延伸。
这节课,同学们用心主动地感悟真情、推敲诗句,学得生动精彩,给老师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下面我布置一下课堂作业。
选做题1:根据《泊船瓜洲》,重新为课文配一幅插图。
选做题2: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题,按必须顺序具体介绍春天来临江南的景色。
选做题3:著名诗人贾岛写《题李凝幽居》时,为一个字犯了愁,你能帮帮他吗?鸟宿池边树,僧月下门。
你觉得哪个字更能表现月夜的寂静,为什么?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2、使学生能说出诗句的意思,感受并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中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述的景象,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课件。
2、学生预习并了解诗人王安石的有关状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刚才的音乐好听吗?大家明白是什么曲子吗?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在我国的古代诗歌中,月亮一向是诗人们乐于描述和遐想的对象,据统计在《唐诗三百首》中写月亮的诗就占去了五分之一,多达60余首。
当然,宋代诗歌中也不乏佳作。
这些写月亮的诗歌或表达思乡之情;或抒发喜爱之意。
这天我们一齐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宋诗《泊船瓜洲》,看一看这首诗,抒发了王安石怎样的感情?本节课的任务:透过各种方式的读,然后背过这首诗。
透过读和老师的讲解理解诗意,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温故而知新我们已经学过了许多有关描述月亮的诗,谁能给大家背几句?学生有可能背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张继《枫桥夜泊》、白居易《暮江吟》、刘禹锡《望洞庭》等。
刚才大家背的这几首诗,有二个特点:1、它们都是写秋天的景象的2、都有月亮。
其中《静夜思》和《枫桥夜泊》是表达思乡之情的;《暮江吟》、《望洞庭》抒发对月亮的喜爱之意的。
那么,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到底是秋天的,还是春天的景?思乡的?还是表达喜爱之情的呢?下面让我们在读中来感悟吧。
三、读1、默读一遍,看一看诗中有什么不会的字和或不懂的问题,请用笔画出来。
出示第一张幻灯片。
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2、指名读,正音,读准下面的多音字。
出示第二张幻灯片。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3、齐读:{由快――慢},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思考:王安石在瓜洲看到了什么景象?春江、绿、明月、山、水。
4、打节奏读,注意节奏和押韵{由快――慢}5、指导朗读,注意停顿和节奏,出示第三张幻灯片。
老师范读。
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6、群众吟唱按照上一学期教给大家唱《暮江吟》的方法来唱《暮江吟》,大家先自己唱一下。
四、师小结,定感情基调:常言道:“文读千遍其意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所以读是学习古诗的关键和好方法。
好了,我们这天的第一个任务已经完成了。
此刻,谁来讲一讲刚才你在读的时候有什么感觉?,还是忧郁伤感?。
生也可能回答:欢快的,乐观的,忧郁的、伤感的。
那么,你们的感觉对不对呢?我们一齐来看诗文。
五、悟1、理解课题泊船瓜洲,看到这个标题,就令我们想起《枫桥夜泊》,泊:停船靠岸。
在古代,停船靠岸就是快到了晚上,要睡觉休息了,所以这首诗的标题也能够改成《瓜洲夜泊》、《夜泊船瓜洲》,这首诗写作的时间应是临近晚上,地点是瓜洲渡口。
师:这首诗是在什么状况下写的?为什么说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此刻我们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作者。
2、作者简介――由学生制作一张幻灯片。
王安石是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王安石是在一种怎样的状况下写这首诗的呢?我们还要回到公元年1071年王安石任宰相,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变法革新,但是立刻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大官僚们的反对,他主动辞职,回到了从小与父亲一向生活的,被他视为第二故乡的南京。
8个月后,又重新被宋神宗启用,这一年王安石已经55岁,王安石二次被拜相,他能够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了。
情绪愉快,同时对前途的忧虑,在赴任途中写下了此诗――决定了本诗的感情基调。
我们懂得了这些,这首诗就好理解了。
诗中描述了那些地点?学生可能回答出三个:瓜洲、京口、钟山。
老师补充,还有京城开封,江西临川瓜洲:在此刻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
京口:在长江南岸,此刻的江苏省镇江市。
钟山:此刻南京市的紫金山。
指南京,王安石的第二故乡。
开封:这天的河南开封市。
所以,就能够解决了最后一句中的“还”――回南京这个问题。
师:王安石在瓜洲看到了什么景象?当时他的情绪是什么样的?用诗中的字词来回答。
学生可能回答:“一水、数重山,江南岸,明月”。
师:站在瓜洲――望京口――想钟山――触景生情产生了:1、愉快、喜悦之情王安石二次被拜相,他能够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了。
情绪愉快,人逢喜事精神爽,所以一水,数重山都不算远。
2、思念从2个方面能够看出对故乡的思念:王安石二次被拜相,他能够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了。
情绪愉快,但是又要离开故乡,所以不免又思念家乡。
此刻故乡近在咫尺,但是会越来越远的。
我们能够结合白居易写《暮江吟》来理解,白居易也是触景生情,可他――离开京城长安,离开了朝庭的纷争,一路上感到十分的简单、愉快。
王安石是――赴任,虽然能够施展抱负,但前途未卜的担心,使他想早日告老还乡。
这也是人之常情:“游子思乡,他乡苦,故乡甜”。
师:还有那些景物使王安石思乡的?春风、江南岸、明月“春风又绿江南岸”,“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我的家乡太美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着天上的月亮,感叹月是故乡明,此时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一股浓浓的思乡情油然而生。
3、忧虑、无奈“春风又绿江南岸”的重心,是“又”字。
其实王安石在那里并不是要刻意描绘江南春景之美丽,他把诗句的重心放在“又”字而非“绿”字上,他要表达的是“春风”尚且有情,还明白一年一度“又绿江南岸”春回江南,而诗人自己呢,却不得不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离开江南的家乡,违心地重登仕途。
这一去,前途吉凶莫测,不知何时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一个“又”字,融情于景,实在是诗人满心难以排遣的无限乡愁的真实写照。
正是有了前三句寓情于景的层层铺垫作势,结句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抒写乡愁的淋漓之笔,才水到渠成地直泻出来,把乡愁的抒写发挥到了极致。
对故乡欲回不能,欲罢不休的无奈。
今日明月送我去,他日明月“何时”送我还?仕途险恶,吉凶难测,那“何时”二字是诗人发自肺腑的一声沉重叹息,蕴含了诗人对险恶仕途的担忧,对施行新法前途的顾虑。
诗意忧思深切,格调也十分苍凉,是如闻其声的一声喟然长叹,是诗人抑郁消沉心态的真实自然的流露。
以下可做备用环节:“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形容词做动词,使动用法,用得绝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
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绿更能展现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神奇景象。
或者是绿更能表现春风的来无影,去无踪。
或者绿能让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机。
或者说绿还能看出作者心里充满期望,对前途充满信心。
师:“绿”字用得好的原因:1、反映了江南水乡早春嫩绿的色调。
2、表现了春风使大地复苏的神奇。
3、表现了绿的层次美、动态美。
六、赏――意境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人写出了一江之隔的几个地点,还展示了春的新绿,月的皎洁。
色泽鲜明,以及对故乡欲回不能,欲罢不休的无奈。
诗人推敲文字的风范。
七、翻译:京口”与“瓜洲”只有一江之隔,而钟山离那里也只有几重山之远。
一年一度的春风又吹绿了江南的大地,什么时候才能让我趁着明月再回来呢?八、课外拓展选做题1、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题,按必须顺序具体介绍春天来临江南的景色。
2、如果他来到你的身边,根据你掌握的通信和交通方面的知识,你会怎样劝尉他?排解他的乡愁?3、继续收集有关描述思乡的诗歌。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透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习重、难点:重点应放在品位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设景激情:1.师导:同学们,课前老师做了一项小调查,发现我们班的同学真了不起,XX同学,此刻已经能背?首古诗,能背几首以上的同学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