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箴言格言精修订

合集下载

弘扬中医文化格言箴言

弘扬中医文化格言箴言

弘扬中医文化格言箴言弘扬中医文化格言箴言集锦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总和。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弘扬中医文化格言,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弘扬中医文化格言箴言篇11.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明·龚廷贤2. 养生家当以养心为先,心不病则神不病,神不病则人自宁。

——明·汪绮石3. 宜节思虑以养心,宜节烦恼以养神。

——明·汪绮石4. 精神极欲静,气血极欲动。

——清·金缨5. 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

——《钱公良测语上》6. 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心与身俱安,何事能相干? ——《安份吟》7. 养生之士,睡不至远,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久处,立不至疲,卧不至懵。

——唐·孙思邈8. “养性之道,常欲小劳”——孙思邈《千金方》9.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10.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11.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素问·上古天真论》)12.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素问·上古天真论》)13.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14. 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

---(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15. 虚邪贼风,避其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16. 饱食即卧,乃生百病。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17.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形气亦然。

(《吕氏春秋·尽数》)18. 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19. 养心莫善于寡欲。

(战国·孟子《孟子·尽心》)20.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宣传中医药文化内容标语

宣传中医药文化内容标语

宣传中医药文化内容标语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药物疗法,对维护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以下是一些宣传中医药文化内容的标语。

1.传承千年医术,弘扬中医药文化。

2.中医药,千年智慧,健康你我。

3.中医药,天地之精华,宝贵传统不可丢。

4.顺应自然,收获健康,中医药助你行。

5.切莫舍弃中医,人类健康的宝贵财富。

6.百草千方,中医药传阴阳。

7.治未病,中医药伴你行。

8.以中医药文化为纽带,弘扬健康生活方式。

9.中医药,世界瑰宝,点亮你的健康之路。

10.精确诊断,中医药看得见。

11.健康不止,中医是路。

12.细腻经络,中医药舒缓你我。

13.中医药,护航你的健康。

14.中医药,卓越的智慧,超越的疗效。

15.弘扬中医药文化,守护人类健康。

16.饮食调理,中医药的特色。

17.草药植根于自然,给予人类健康。

18.中医药,水泽人间,广植人类健康树。

19.以中医为师,立身行世。

20.解读中医药文化,拥抱健康生活。

以上标语旨在宣传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性和优势。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中医药注重整体观念,强调预防和调理,与人体的生态系统相契合,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这些标语强调中医药的传统智慧和疗效,呼吁人们珍惜中医药传统文化,同时也倡导将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共同为人类健康贡献力量。

通过宣传中医药文化,可以增加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公众对中医药的兴趣和热爱,进一步推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更多的人群。

总之,宣传中医药文化是保护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也是弘扬中医药智慧,促进全民健康的有效途径。

通过标语的宣传,可以增强公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和意识,使更多人能够受益于中医药的疗效和智慧。

让我们共同弘扬中医药文化,共同创建健康而美好的生活。

中医格言120句

中医格言120句

中医格言120句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智慧和经验。

其中,许多言简意赅的中医格言,蕴含着深刻的医学哲理和实践指导意义。

以下为您呈现 120 句中医格言: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要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采取措施。

2、“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说明自身正气充足,外邪就难以侵袭。

3、“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指出邪气能够侵袭人体,是因为人体正气虚弱。

4、“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意味着阴阳平衡协调,人体精神状态才正常。

5、“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提醒要仔细观察阴阳的变化进行调理,以达到平衡为目标。

6、“心主神明,肺主气,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肾主藏精。

”明确了五脏的主要功能。

7、“肺为娇脏,不耐寒热。

”形象地说明了肺脏的脆弱性。

8、“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强调了肾和脾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

9、“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表明五脏与五官的密切联系。

10、“胃为水谷之海。

”突显了胃在消化食物方面的关键作用。

11、“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说明六腑需要保持通畅和下降的功能正常。

12、“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阐述了气与血相互依存的关系。

13、“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指出气血失调会导致各种疾病。

14、“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简洁地说明了疼痛产生的原理和治疗原则。

15、“风为百病之长。

”表明风邪容易引发多种疾病。

16、“寒主收引。

”形容寒邪具有收缩牵引的特性。

17、“暑多挟湿。

”指出暑邪常常与湿邪相伴。

18、“燥易伤津。

”强调燥邪容易损伤人体的津液。

19、“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说明湿邪的性质和危害。

20、“火性炎上。

”描绘了火邪向上蔓延的特点。

21、“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

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强调疾病治疗要趁早,病情越重越难治。

中医人生格言

中医人生格言

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阅读中医人生格言导读: 1、诸病肺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2、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3、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

4、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

5、一阴一阳者,天地之道;一开一合者,动静之机。

6、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7、有医术,有医道。

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8、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9、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10、不知为不知,亦良医也。

11、气属阳而无形,血属有而有形。

12、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13、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14、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

15、不学无术,急于求售,医之过也。

16、修和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17、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18、壮水之主以治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9、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20、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阅读21、脾气通于口,口和则知谷味矣。

22、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23、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24、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25、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26、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27、肾精贵乎专涩,膀胱常欲气化。

28、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29、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30、方不在多,心契则灵;症不在难,意会则明。

31、今之医者,惟知疗人之疾而不知疗人之心。

32、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33、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3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5、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36、不服庸医药,胜请中流医。

37、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38、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39、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

40、气有余则化为火,液有余则化为痰。

41、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关于中医传承世家的名言

关于中医传承世家的名言

关于中医传承世家的名言
关于中医传承世家的名言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
1.“传承神农文化,振兴神农本草,呵护人类健康。


2.“医者仁心,仁者爱人。


3.“天地万物始终阴阳相随,中医治疗讲究天人合一。


4,“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5.“医者,慎于言,敏于行,悲天悯人。


6.“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7.“百病之始生也,必因七情、六气、饮食、饥饱、金疮、虫兽所伤。

故血停留于内,气塞于外,心实气虚,乃有不治之症。

善谈者必知其端由。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杂证谟·诸气》
8.“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循旧。

省疾问病,务在口给。

相对斯须,便处汤药。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9.“良医则贵察声色,神明之类也;良将则贵审敌虚实,逆顺之气也。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10.“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
以上名言强调了中医传承的重要性、医生的仁爱之心、天人合一的治疗理念、医生的实践经验、审慎的态度以及养生的智慧等。

学中医必背的122条经典格言

学中医必背的122条经典格言

学中医必背的122条经典格言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9.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10.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1.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2.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3.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4.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5.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6.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7.亢则害,承乃制。

18.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19.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0.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1.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2.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3.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中医经典语录哲理传承中医文化唯美句子(精选58句)

中医经典语录哲理传承中医文化唯美句子(精选58句)

中医经典语录哲理传承中医文化唯美句子(精选58句)NaN-NaN-NaN互联网句子大全1、家中一碗绿豆汤,清热解毒赛神方。

2、宁得一把刺五加,不用金银满车啦。

3、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4、血虚夜不眠,米粥煨桂圆。

5、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家有地榆炭,不怕皮烧烂。

6、若要肝功好,枸杞煮粥妙。

7、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8、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9、打得满地爬,离不了祖师麻。

10、番茄补血美容颜,益智强身吃鸡蛋。

11、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12、欲得水肿消,赤豆煮粥好。

13、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14、管你伤风不伤风,三片生姜一根葱。

15、屋有七叶一枝花,毒蛇不进家。

16、夏季常吃姜,益寿保安康。

17、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

18、若要补虚损,骨头与粥炖。

19、一味丹参,功同四物。

20、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

21、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

22、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23、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4、不怕到处痛的凶,吃了元胡就要松。

25、盐醋防毒消炎好,韭菜补肾暖膝腰。

26、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27、胃炎通便吃香蕉,健胃补脾食红枣。

28、王不留,妇人吃了乳长流。

29、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疮疡若遇着,好似手拿来。

30、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

31、驱寒除湿数胡椒,葱辣姜汤治感冒。

32、口渴心烦躁,猕猴桃粥好。

33、家有半边莲,可以和蛇眠。

34、冬吃狗肉补,春天打老虎。

35、经常吃山楂,降脂减肥又降压。

36、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了乳长流。

37、要想身体好,吃饭别太饱。

38、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

39、细辛不过钱,过钱手掌打一千。

40、有毛的带刺的常能消肿定痛。

41、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42、生吃瓜果要洗净,吃得卫生少生病。

43、白菊明目又平肝,黄花泡茶把热散。

44、屋有七叶一枝花,毒蛇不敢进我家。

45、家有地榆炭,不怕皮烧烂。

46、端午雄黄酒,百病都远走。

古代中医医德名言警句

古代中医医德名言警句

古代中医医德名言警句导语:行医以德为先,服务以诚为本,做人以品为重,做官以廉为先。

以下“古代中医医德名言警句”,欢迎阅读原文!医德名言警句1、兢兢业业,廉洁行医,清清白白,热诚做人,争当德高医精之良医。

2、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

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

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唐]孙思邈3、一个医生,只要活着,就不能忘记伤病员。

——柯棣华4、我要象蚕一样,将最后一根丝都吐出来,贡献给国家,贡献给人民!——林巧稚5、黄牛虽老,余力犹存,霜染鬓华,壮心愈迫。

——张香桐6、身如逆流船,心如铁石坚,望父成儿志,至死不怕难。

——[明]李时珍7、古人云,行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病人把最宝贵的生命交给了医院,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稍一粗心大意,就有可能致人伤残,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医疗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和轻率。

——张孝骞8、顺境勿骄逆勿沉做堂堂正正人,平境勿庸浊勿乱行廉廉洁洁医。

9、一个医生必须有音乐家的耳朵,戏剧家的嘴巴。

在病人痛楚时,能用精确的听觉去辨别病情,用明快的语言消除疑虑,安抚病人,减轻病人的痛苦。

——罗生特10、行医以德为先,服务以诚为本,做人以品为重,做官以廉为先。

11、贪人财害人命,无德无术任你焚香也无益;忠于责勤于职,清正廉洁见佛不拜又何妨。

12、合理地用好病人的每一分钱,尽早地帮助他恢复健康。

13、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收人红包,你的一切祷告统统无效。

14、科学上的许多重大突破,都是一点点细微的成绩积累起来的。

我现在只是在生物遗传的基础理论研究上,为同代和后代人做一点铺路的工作,就象一捧沙土,一粒石子,让别的科学家踩在我的身上继续前走。

就是失败了,让别人能吸取我的教训,绕开这条道,也有好处。

——童第周15、每一个白衣天使的背后,都会有一条医德医风铺就起来的道路。

16、临床临床,就要亲临病床,亲手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周华康17、自己的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的活。

中医名言名句

中医名言名句

中医名言名句中医名言名句中医学是中国特有的宝贵宝藏,凝聚了中国古代智慧和丰富的医疗经验。

下面是一些中医名言名句,希望能为您提供启示和领悟。

一、经络气血理论1、气血通则人健康,经络通则疾病不生。

2、人体经络如河流,气血行畅为康宁。

3、经络为身体的“能源通道”,保持经络畅通是健康的基础。

二、阴阳五行理论1、阴阳调和,五行平衡,才能保持健康。

2、太阳之阳,太阴之阴,阴阳交替为人体之本原。

3、五行相生相克,平衡调理有益健康。

三、四诊合参1、闻其言,明其声,察其色,查其脉,方知病之所在。

2、望闻问切是四诊,医者必须四者兼备。

3、舌诊、脉诊、面诊、问诊互相参考,融合判断病情。

四、辨证论治1、辨证是中医的核心,必须因证施治。

2、同病异治,因人因时而异。

3、治疗疾病要攻其所必亦攻其所不,因证施医。

五、药物应用1、上药治标,下药治本。

2、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

3、对症下药,剂量得当才能见效。

六、养生保健1、起居有时,饮食有节,动静适宜,保持身心平衡。

2、以养阴平和,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3、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

附件:附件1:中医常用草药名录附件2:中医经络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医学:中医学是中国特有的医学理论体系,涉及中医基本理论、诊断治疗法和药物治疗等方面。

2、经络:中医理论中的经络是人体内部的能量通道,用于调节和平衡气血运行。

3、阴阳:中医理论中的阴阳是指事物相对、互相关系的两个对立面,阴阳的调和和平衡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4、五行:中医理论中的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用于描述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5、辨证论治:中医理论和实践中重要的治疗方法,通过辨别病情表现,针对疾病的特征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6、药物应用:中医治疗手段之一,通过使用草药、矿物等天然物质,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

中医金句中医经典语录哲理(精选33句)

中医金句中医经典语录哲理(精选33句)

中医金句中医经典语录哲理(精选33句)1、传承中医精髓,全为健康服务。

2、减压疏筋通经络,养心颐神慢生活。

3、循经通络活气血,培本固元壮精神。

4、幸福栖息地,健康新乐园!5、新刺激,高疗效,超享受。

6、经络通达财富源,超脱凡心旺健康。

7、都市快节奏,养生慢享受。

8、集中医之大成,享生命之长绵。

9、包罗中华精髓,疏尽全身经脉。

10、中医保健科技,循经生物魅力。

11、疏筋通经络,颐养精气神。

12、任督疏通,天下神功;经络疏通,全身轻松。

13、中医疗法博大精深,经络养生独树一帜。

14、新奇疗法归传统,固元养生好轻松!15、给自己放个假,让身心放松一下。

16、循经生物疗法,体验全新精彩。

17、循经疗法平阴阳,道法自然身吉祥。

18、疏经通络标本兼治,固本养元心神合一。

19、中医新时尚,养生正能量。

20、至尊元动力,养生新科技。

21、疏压养神通经络,享受都市慢生活。

22、一通百通,健康人生。

23、选择循经生物疗法,坐拥曾经青春年华。

24、让你流失的元气,通通回到您的身体。

25、养身千日,不如循经疗法一时。

26、呵护精气神,健康不离身。

27、传统中医经息活络,现代养生至尊享受!28、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产生更大的收益。

29、循经通筋络,养生新体验。

30、固本培元,打通经络,激发您的无限潜力。

31、科技领先中医世家,理疗保健安享快乐!32、高端的养生,健康的高度。

33、减压疏经络,颐养精气神。

中医名言录大全

中医名言录大全

中医名言录大全1.病不服药,如得中医。

——《闲情偶寄·颐养部·疗病第六》2.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千金方·诸论·论诊候第四》3.上医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脉。

——《千金方·诸论·论诊候第四》4.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千金方·诸论·论诊候第四》5.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隋书·志·卷二十九》6.古者上医相色,色脉与形不得相失,黑乘赤者死,赤乘青者生。

——《千金方·诸论·论治病略例第三》7.中医听声,声合五音,火闻水声,烦闷干惊,木闻金声,恐畏相刑。

——《千金方·诸论·论治病略例第三》8.下医诊脉,知病原由,流转移动,四时逆顺,相害相生,审知脏腑之微,此乃为妙也。

——《千金方·诸论·论治病略例第三》9.上部为天,肺也;中部为人,脾也;下部为地,肾也。

——《千金方·诸论·论诊候第四》10.凡四气合德,四神安和;一气不调,百一病生;四神动作,四百四病同时俱发。

——《千金方·诸论·论诊候第四》11.一百一病,不治自愈;一百一病,须治而愈;一百一病,虽治难愈;一百一病,真死不治。

——《千金方·诸论·论诊候第四》12.《史记》曰: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千金方·诸论·论诊候第四》13.雷公云:药有三品,病有三阶。

药有甘苦,轻重不同;病有新久,寒温亦异。

——《千金方·诸论·议处方第五》14.《药对》曰:夫众病积聚,皆起于虚,虚生百病。

积者,五脏之所积;聚者,六腑之所聚。

中医的名言

中医的名言

中医的名言关于中医的名言中医的名言、格言和谚语,或载于典籍文献内,或流传于医生口头中,数量很多,可谓琳琅满目,是中医学的'一份宝贵遗产。

店铺收集了中医的名言内容,欢迎参考!一、天人合一1.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2.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3.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4.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

(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5.天地之理,有开必有合;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

(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论补法》)6.医也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

(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7.精是吾神,气是无道,藏精养气,保守坚真。

(清·董浩等《全唐文·卷九四五》)8.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

(清·程杏轩《医述·医学溯源》)9.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10.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1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帝王世纪·击壤歌》)12.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13.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素问·宝命全形论》)14.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素问·宝命全形论》)15.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素问·举痛论》)二、养生保健1.饱食即卧,乃生百病。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中医经典名句格言

中医经典名句格言

中医经典名句格言(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治病先治本,不治本无末治。

注意膳食,安心调养,立体审治之策。

扶正防邪,以阴阳两利为方。

把握阳性,调和阴寒,保持气血调和。

顺天理,延寿立品,遵守阴阳者德。

药补不如食补,健康养生最关键。

以上帝之道,关注脏腑之调和。

调摄元气之水,活血活络之气。

施以温补而健脑,以养生而益寿。

行余补气,余力治血,气血两虚皆可服。

血旺则活,诸病浮现,三焦之火伤心劳。

诸邪惊逆,以气镇留,失调无常皆得防。

元气较低,邪气容易袭,如此调升药事皆宜。

若不补血,不��未足,无以强健体魄。

大抵兴安而调和,中抵处有充实。

饮食宜安,情志宜止,耳聪眼明皆及时补。

补血行气,顺机息歇,前症诸病尽收其穷。

俞彰用药以愈病,分离其病以调康。

参禀两气,处定四象,上元以若而足康。

八十四候晦明显,谨慎乎动辄有损。

再也未及于乱,上元则专下而求康。

叁日三十六机,体安常静而运转。

调理阴阳守常规,养生护身亿古传。

否则气性不佳,血液与气不及,激荡虚中之气,伤害阴阳之病。

何以致此?当知以养神补血为本,以经穴证病为末。

术临手眼,脉象难测,良方可以补血活络、收气安神,以达调节脏腑、平衡阴阳之最。

中医名言名句集锦(精辟)

中医名言名句集锦(精辟)

中医名言名句集锦(精辟)医学教育网 2016-07-06 20:15:27一、天人合一1.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2.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3.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4.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

(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5.天地之理,有开必有合;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

(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论补法》)6.医也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

(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7.精是吾神,气是无道,藏精养气,保守坚真。

(清·董浩等《全唐文·卷九四五》)8.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

(清·程杏轩《医述·医学溯源》)9.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10.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1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帝王世纪·击壤歌》)12.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13.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素问·宝命全形论》)14.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素问·宝命全形论》)15.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素问·举痛论》)二、养生保健1.饱食即卧,乃生百病。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形气亦然。

(《吕氏春秋·尽数》)3.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

185句中医经典语录!

185句中医经典语录!

185句中医经典语录!1.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

2.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3.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4.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5.扶正即所以祛邪,祛邪即所以扶正6.六腑以通为补7.少年进补,老来吃苦8.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9.暴怒伤肝,五志化火10.上工(高明的医生)治未病,不治已病11.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清王清任《医林改错》12.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13.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14.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岳美中15.风为百病之长16.痛则不通,通则不痛17.六腑以通为用18.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19.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20.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21.不为良相,则为良医22.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能补虚者,皆能留邪……于此知无药之不偏矣……何必朋参芪而仇硝黄哉。

——莫枚士《研经言·用药论二》23.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程杏轩《医述·药略》24.必先岁时,勿伐天和25.氣聚則塞,氣散則通26.是痛之休作由氣聚散也27.故治疝必先治氣--金翼匱28.邪在脾胃,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中寒腸鳴腹痛------靈樞?五邪29.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大医精诚.30.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31.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32.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临证多,更要熟读王叔和。

33.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34.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

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35.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36.养生在动,养心在静37.修和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38.疾虽久,犹可毕也。

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中医传承经典语录

中医传承经典语录

中医传承经典语录1、享中医推拿,品传统文化,带健康回家。

2、传千年绝技,承百年养生。

3、推拿按摩,舒筋活络,祖传秘方,养生保健。

4、中医内外兼治,祛除骨病顽疾。

5、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6、发展中医药,健康你我他。

7、神农本草,健康的味道。

8、承神农文化,传本草精华,续中药神话。

9、吃神农本草药,治天下百姓病。

10、古中医,调五行,通经络,享养生。

11、药承神农本草,商秉诚信至上。

12、中医文化源远流长,祖传绝技呵护健康。

13、百年养生精华,千年中医中药。

14、按摩祛病一点通,培本固元显神功。

15、稚子牵牛耕熟地,将军打马过常山。

16、天赋房县灵土,一品神农本草。

17、磐五味,来自大盘山的问候。

18、看病看中医,方便又实惠!19、看病用中药,治标又治本。

20、中药百熬香飘千里,中医百治誉满杏林。

21、古有神农尝草治病,今有房陵本草养生。

22、中医古老不苍老,中药天然不枉然。

23、中医担大任,奇方骨根本!24、传承神农文化,振兴神农本草,呵护人类健康。

B1、中医传国脉,岐伯济天下。

2、天地万物始终阴阳相随,中医治疗讲究天人合3、天赋神农本草,御赐地道中药。

4、当品位员工,做品质中药,创品牌企业。

5、养生用中医,身体最实惠。

6、望闻问切宜详,补泻寒温宜辨。

7、倡导健康方式,享受美好生活。

8、仁心济宝鸡,妙术护百姓。

9、跋山涉水,采药寻方;走村串户,治病疗伤。

10、弘扬中华国粹,传承中医文化。

11、传承歧黄薪火,弘扬国医精髓。

12、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13、弘扬传统文化,服务大众健康。

14、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

15、登陆神农本草,下载健康长寿。

16、世间万物人最贵,药品千种草为珍。

17、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18、防病健身方法多,中医保健效果好。

19、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20、发挥中医优势,保佑百姓安康。

21、以精诚制药,以本草济民。

学中医必背122条经典格言

学中医必背122条经典格言

学中医必背122条经典格言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9.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10.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1.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2.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3.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4.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5.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6.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7.亢则害,承乃制。

18.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19.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0.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胡希恕先生21.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2.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3.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朱良春先生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中医经典名句格言

中医经典名句格言

中医经典名句格言1、医本活人,学之不精,反为天折。

出自《古今医统大全·医道》。

【译文】医疗本来是让人活命的,但如果学艺不精,反而让人夭折。

2、医学贵精,不精则宫人匪细。

出自《古今医统大全·医道》。

【译文】医学贵在精通,如果不精通就会害人不浅。

3、古之神圣未尝不以望闻问切四者互相参考,审察病情。

出自《诊家正眼·必先问明然后诊脉》。

【译文】古代的神医圣人未尝不是以望闻问切四者互相参考,来审察病情的。

4、天有日月而照临万方,人有眼目而明见万象。

出自《类经·人身应天地》。

【译文】天上有日和月照耀着宇宙万方,人有眼睛能看见万物的形象。

5、地有不毛之地,人有不育之人。

出自《类经·人身应天地》。

【译文】地上有不长草木的地方,人中有不能生育的人。

6、土含万物,无所不备。

土生万物,无所不化。

出自《类经·五运三气之纪物生之应》。

【译文】土地包含了万物,所以土中没有什么不具备的。

土又能生万物,所以土没有什么不能化育的。

7、不明天道,则不知运气之变。

不明地理,则不知方土之宜。

不明阴阳更胜,则本末俱失。

不明气之先后,则缓急倒施。

出自《类经》。

【译文】不明白天的道理,就不知运气的变化。

不明白地理,就不知地方的风土人情。

不明白阴阳的更替,就会使本末都失序。

不明白节气的先后,就会让缓急倒行逆施。

8、脉也者,实气血之先也。

出自《诊家正眼·脉之名义》。

【译文】所谓的脉,实际上就是气血的先导。

9、本草药之命名,固有不可晓者,中间亦多有意义,学人不可以不察。

出自《格致余论·石膏论》。

【译文】本草药的命名,固然有不可知晓的名字,但中间也大多有一定的意义,学习的人不可以不觉察。

10、病在上者,欲其吐多;病在下者,欲其利多;病在中者,欲其吐下俱多。

出自《格致余论·倒仓论》。

【译文】疾病在身体上部的,想吐的多;疾病在身体下部的,想泄的多;疾病在身体中部的,想吐的同时又泄的多。

中医古籍120句经典格言,中医人人都要会背

中医古籍120句经典格言,中医人人都要会背

中医古籍120句经典格言,中医人人都要会背在中医古籍中,常有些格言发人深省。

小编特整理120句格言,有言诊断,有言治法,语句对仗,朗朗上口,谈医理面广而发人深省,推荐给读者们,以期读者有所获益。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9.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10.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1.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2.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3.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4.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5.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6.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7.亢则害,承乃制。

18.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19.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0.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1.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2.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3.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文化箴言格言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中医文化箴言
夫人只知养形,不知养神;不知爱神,只知爱身。

不知形者载身之车也,神去则人死,车败则马奔,自然之至理也。

---明代医学家高濂在《遵生八笺》
我命在我,不在于天,但愚人不能知此道为生命之要,所以致百病。

----- 《仙经》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

―――《养性延命录》南朝梁陶宏景
三关者,口为天关,足为地关,手为人关。

三关调,则五脏安,五脏安,则举身无病。

----《真诰·甄命授》
喜怒哀乐,宁不伤人。

故心不扰则神不疲,神不疲则气不乱,气不乱则身泰延寿矣。

———嵇康
神气淡则气血和,嗜欲盛则疾疹作。

———孙思邈
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精散此五难也。

----嵇康《答难养生论》
人生而命有长短者,非自然也,皆由将身不谨,饮食过差,淫泆无度,忤逆阴阳,魂神不守,精竭命衰,百病萌生,故不终其寿。

---《道机》
安谷则生,绝谷则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 养生要诀五味入口,不欲偏多,故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此五行自然之理也。

------东晋葛洪
养性之道,莫大忧愁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

-----陶弘景在《养生延寿录》
心者,神之舍也,心静则神安,心动则神疲。

——《万寿丹书》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

——唐·孙思邈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唐·孙思邈
静则神藏,躁则神夭。

——元·刘元素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元·刘元素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明·龚廷贤
养生家当以养心为先,心不病则神不病,神不病则人自宁。

——明·汪绮石
宜节思虑以养心,宜节烦恼以养神。

——明·汪绮石
精神极欲静,气血极欲动。

——清·金缨
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

——《钱公良测语上》
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心与身俱安,何事能相干——《安份吟》
养生之士,睡不至远,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久处,立不至疲,卧不至懵。

——唐·孙思邈
“养性之道,常欲小劳”——孙思邈《千金方》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素问·上古天真论》)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素问·上古天真论》)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

---(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
虚邪贼风,避其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评热病论》)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刺法论》)
春夏秋冬历一年,稍知调护自无愆。

安然无病称真福,莫恃身当壮年。

---寿世传真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道德经》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道德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