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防治护理新进展

合集下载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新进展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新进展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新进展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和疾病谱的改变,生活不能自理且长期卧床的患者比例也呈上升趋势,压疮病例也日渐增多。

增加对社会老龄化趋势下社区长期卧床患者可能面对的压疮发生风险的关注,针对目前在压疮预防方面社区护理人员匮乏、家庭护理水平低下且多缺乏足够的专业指导、压疮发生率高居不下这一现状,借鉴压疮护理预防和治疗的新进展,努力探索预防和治疗压疮的新方法、新技术,为压疮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质量。

标签:压疮;护理;预防压疮(pressure sores)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管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改变,生活不能自理且长期卧床的患者比例也呈上升趋势,压疮病例也日渐增多。

国内的观点认为压疮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国外护理的观点认为压疮在部分是可以预防的,但并非全部。

若入院时局部组织已有不可逆损伤,24~48h就可以发生压疮,有些患者禁止翻身,否则有生命危险。

现就压疮护理预防和治疗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1 压疮的概述1.1压疮概念美国的NPUAP(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在2007年2月的会议上对压疮下的定义为压疮是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发生在骨突出处,是压力的损伤结果,或者是压力和剪切力和/或摩擦力的共同作用结果。

我国护理学沿用的压疮概念为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

1.2压疮的病理学压疮的病理实质是受累部位皮肤软组织的缺血缺氧性坏死。

一般认为≥毛细血管平均压4.27kPa(32mmHg)的持续压力,即能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及血小板聚集,形成微血栓而影响组织血供,导致组织缺氧。

压疮是由于皮肤和皮下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不良,以致受压局部缺血而溃烂甚至坏死,多见于营养缺乏、尿失禁、昏迷、长期卧床等不能自主翻身的重病患者。

好发部位为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出处,如股骨大粗隆处、骶尾骨处、肩胛骨突处、足跟或枕后部、坐骨结节部等。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新进展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新进展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新进展摘要】压疮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合并症之一,并不是单独的一种原发病,其发生不仅会加重患者原发病病情,影响患者病情的恢复,加重医护人员工作量,造成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经济上的负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

压疮是临床护理学上的一大难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目前世界上针对于压疮的预防、治疗已经较为先进,但其发病率并未明显下降,其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且不易康复,愈合期较长,易合并感染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出现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压疮在临床上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与压疮治疗相比,在其发生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压疮的发生更为重要,本文现就对压疮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护理措施、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并加以综述,总结工作经验,为今后临床压疮的预防、护理、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压疮预防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113-02压疮,又称褥疮、压力性溃疡(PU),其主要是指患者局部组织因长时间受压迫,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供应不足,如得不到及时改善则会发展成局部软组织溃烂、坏死。

发生压疮是多方面的,一种是由于病患家属缺乏相关的护理知识及护理经验引起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不当或工作态度不认真、不仔细而造成的。

由于我们现有的护理资源严重不足,往往是等患者发生压疮后才去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来解决问题。

而压疮一旦发生则不易康复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其愈合期较长,而且易合并感染等并发症,治疗难度大,一旦压疮恶化则给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庭带来不可忽略的困扰及负担,对患者来说甚至危及生命。

现将压疮的危险因素,预防、护理措施,治疗措施,现存问题及应对措施作以下综述。

1.危险因素压疮常见于老年病房、神经内科病房、ICU(重症监护室)、创伤病房、家庭病房等,其发生发展不仅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量,而且给患者带来了身体、精神、经济上的负担,加重患者病情,影响临床治疗效果[1]。

压疮的预防护理新进展

压疮的预防护理新进展

(六)最新压疮分级



可疑深部组织损伤 由于压力或剪力造成皮下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皮 肤颜色的改变(如变紫、变红),但皮肤完整。 I期 皮肤完整、发红,与周围皮肤界限清楚,压 之不退色,常局限于骨凸处 II 期 部分表皮缺损,皮肤表浅溃疡,基底红,无 结痂,也可为完整或破溃的血泡 III期 全层皮肤缺失,但肌肉、肌腱和骨骼尚未暴 露,可有结痂,皮下隧道。 IV 期 全层皮肤缺失伴有肌肉、肌腱和骨骼的暴露, 常有结痂和皮下隧道。 不能分期 全层皮肤缺失但溃疡基底部覆有痂皮
美国卫生保健和研究组织预防褥疮指导原则
4)通过正常的放臵和改变体位技术,将由
于摩擦力和剪切力引起的皮肤损伤降低到最 小。此外还可通过保护敷料和衬垫降低压力 和摩擦力引起的损伤 5)避免拿捏按摩骨隆突部位 3.经常翻身,改换体位,鼓励患者活动 4.使用减压用具或用品,以及定位装臵 (枕头、海绵块等),降低压力、摩擦力、 剪切力对组织的损伤
误 区 二
橡胶气圈的使用

避免运用环型气圈,因为充气的气圈 使局部血循环受阻,造成静脉充血与 水肿,同时妨碍汗液蒸发而刺激皮肤, 不宜使用.
误 区 三


消毒剂消毒伤口
研究发现,皮肤消毒剂在24h内使纤维母细胞
凋亡。有报道说,即使是低浓度双氧水仍会
大范围抑制角质细胞移行或增生。另外,长
期使疮、走出误区
转 变 观 念

不良事件≠差错
能否上报??

护理质量:压疮发生率↓?

客观看待难免性压疮 有效沟通在压疮管理中的作用 积极预防是关键
走 出 误 区
传统的压疮在预防和治疗
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也 需要我们与时俱进,逐渐 认识。

2024压疮护理新进展

2024压疮护理新进展

分类标准
根据压疮的严重程度和临床 表现,可分为淤血红润期、 炎性浸润期、浅度溃疡期和 坏死溃疡期。
流行病学现状分析
发病率
压疮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长期卧床 、坐轮椅或术后制动的患者。
死亡率
压疮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据相关文献报 道,压疮患者的死亡率较高。
影响因素
压疮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压力、剪切力、 摩擦力、潮湿、营养不良、感觉障碍等。
提供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关心、鼓励和支持,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实施心理干预措施
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评估心理干预效果
定期评估患者心理状况改善情 况,及时调整心理干预方案。
家属参与和沟通技巧
家属教育
向家属普及压疮护理知 识,提高其参与护理的
能力。
家属支持
个体化治疗
01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营养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
案。
多学科协作
02
组建由医生、护士、营养师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和执行治
疗计划。
预防措施
03
在治疗过程中,重视预防措施的采取,如定期翻身、保持皮肤
清洁等。
案例分析:不同治疗方法效果对比
1 2
案例一
患者A,采用局部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治疗,压 疮愈合时间较短,但出现轻度药物不良反应。
重要性
预防压疮的发生对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具有重要意 义。同时,压疮的预防也是医疗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医疗护理 工作的专业性和人文关怀。
PART 02
压疮风险评估与监测技术
风险评估工具介绍及应用
常用的风险评估工具
包括Braden Scale、Norton Scale、Waterlow Scale等,这 些工具通过评估患者的感知能力、潮湿程度、活动能力、移 动能力、营养状况、摩擦力和剪切力等因素来预测压疮风险 。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进展压疮是由于长时间压迫或摩擦皮肤表面而导致的局部皮肤坏死的创伤。

常见于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缺乏运动的人群。

预防和护理压疮是关键,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防止压疮的发生和进展。

1.皮肤照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湿润环境。

每天洗澡后用柔软的毛巾帮助皮肤干燥,并涂抹清爽的润肤乳。

注意清洁皮肤的皱褶和隐蔽部位,如腋窝、腹股沟等。

对于患者无法独立进行身体清洁的情况,要定期实施全身清洁。

2.饮食调理:适当的饮食调理对于预防和护理压疮也很重要。

合理的饮食可以改善皮肤的营养供应,促进伤口的愈合。

应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3.翻身及体位改变:长期久坐或卧床不动会增加压疮的风险。

对于无法行动的患者,应定期帮助其进行翻身,每两小时一次。

改变体位有助于减少持续压力对局部皮肤的损害。

4.使用合适的床垫:选择合适的床垫可以减少对皮肤的压力和摩擦。

压力分散的床垫,如气体床垫或凝胶床垫,可以减少长时间压迫对皮肤造成的伤害。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推荐使用抗压床垫以减少压力。

5.防止患者患病部位的摩擦和剪切力:对于患者行动不便,应尽量减少在床上的移动,避免摩擦和剪切力对皮肤的伤害。

患者起床活动时使用辅助护具,如护带、护杠等,以减少滑动和剧痛的力量。

6.定期评估压力损伤风险: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定期评估其压力损伤风险。

通过观察皮肤状况、压疮风险评估工具和临床判断来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7.充分的营养支持和液体摄入:合理的营养和充足的液体摄入有助于维持皮肤的健康和愈合。

由于压疮会导致机体的代谢增加,患者应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热量的摄入,并保持充足的水分。

8.及时处理和观察压疮:一旦发现压疮,应及时处理和观察。

护理人员应进行正确的伤口清洁、消毒和敷料更换,并密切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

及时的处理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促进伤口的愈合。

通过以上预防和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压疮的发生和进展。

然而,由于患者的状态、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护理条件的差异,针对个体化的因素进行具体的预防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新进展;3000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新进展;3000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新进展摘要:压疮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常见于长期肢体活动不良患者。

本文旨在对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新进展做一个综述,以此来为业内人员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压疮预防;误区;护理新进展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它的发生,不仅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而且也大大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以及卫生吸引的经济负担。

因此,如何预防压疮的发生和发展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又近年来,国内外在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方面提出了许多的新方法与新概念。

因此,对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新进展做一个综述,有着重要的意义。

1.压疮的定义压疮又被称之为褥疮或压力性溃疡,它是指因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而发生持续缺氧、缺血以及营养不良所致的组织溃烂坏死。

2.引起压疮的危险因素2.1局部因素2.1.1持续性垂直性压力持续性垂直性压力是导致患者发生压疮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一般而言,若单位面积所承受的持续性垂直性压力越大,则导致组织坏死的时间便愈短,从而加快了压疮的发生。

2.1.2剪切力在所有引起压疮的危险因素中,剪切力仅次于持续性垂直性压力是导致压疮产生的第二位因素。

剪刀力是一种因骨突而产生的平行张力,或者是一种部位(不同组织)的组织之间因运动方向不同而产生的力,主要作用于组织深层。

虽然剪刀力不能单独引起压疮,但是它能够极大地促进压疮的发生和发展。

2.2全身因素2.2.1认知功能损害据相关文献资料研究结果显示,认知功能损害的患者更易发生压疮。

其中,意识不清醒的患者发生压疮的几率要远远高于半清醒者。

同时,引起压疮的危险因素还包括老年痴呆、脑血管病史以及大脑警醒水平的变化。

2.2.2感觉丧失感觉的丧失不仅会使得患者因感受不到疼痛刺激而导致局部长期过度受压,而且也会因营养和循环不良而大大增加压疮发生的几率。

据相关文献资料研究结果显示,四肢瘫痪、截瘫以及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压疮。

2.2.3麻醉及应用镇静剂麻醉及镇静药物的应用,会降低患者的反应能力。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新进展分析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新进展分析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新进展分析压疮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压力性溃疡,一直以来都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让护理人员感到较为棘手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医学也在不断发展,目前国内外对压疮的治疗比之以前,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就压疮的防治和护理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更好地提高临床对压疮的认识,为临床学者提供参考和意见。

标签:压疮防治;护理;临床进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民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更容易受到外伤;以及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性疾病发病率增高,卧床病人逐渐增多,发生压疮的病人有着隐隐增加的趋势。

压疮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使得患者的情绪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根据报道称,在我国,压疮的发生率非常之高,治疗费用也是十分惊人[1]。

压疮出现后,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和治疗,则会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2]。

压疮又称为褥疮,是一种由于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到压迫,从而使得血液循环受到影响,进而使得局部皮肤和皮下的组织发生持续性的缺血、缺氧、营养不良,最终导致组织发生溃烂和坏死的疾病[3]。

作为一种在临床康复治疗和护理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压疮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的重点关注。

如何更好地防治压疮、如何更好地护理出现压疮的患者,是临床医护人员的不懈追寻。

我院医护人员在压疮的防治和护理方面做了相关的研究,本文就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供各位同仁参考。

1压疮的发生机制及其诱因1.1压疮的发生机制在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到压迫后,组织的血液循环受到一定影响,从而使得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发生持续性的缺血和缺氧,进而使得组织发生溃烂和坏死。

1.2压疮发生的诱因压疮发生的诱因分为内在诱因和外在诱因。

1.2.1内在诱因机体衰老、机体营养不良、慢性病长期卧床、截瘫、骨折等,是压疮发生的内在诱因。

患者不能自主翻身,入院前机体的局部组织已存在不可逆的损伤,则出现压疮所需的时间更短,一般而言,此类患者在入院后24~48h就可以出现压疮。

护理新进展论文护理综述论文:压疮预防误区及护理新进展12

护理新进展论文护理综述论文:压疮预防误区及护理新进展12

压疮预防护理新进展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在压疮的预防方面提出了许多新概念、新方法。

有调查结果显示:护士普遍缺乏压疮预防及治疗知识,对压疮的防治新进展了解不够[1]。

现将常见压疮预防护理新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压疮预防;护理新进展1压疮的定义压疮最早称为“褥疮”(bedsores),来源于拉丁文“decub”,意为“躺下”,因此容易使人误解为压疮是“由躺卧引起的溃疡”。

实际上,压疮可发生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也可发生于无法站立而长久坐位及强迫体位的患者。

压疮是指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2]。

引起压疮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是压力,故称为“压力性溃疡”,简称“压疮”。

2引起压疮的危险因素2.1局部因素传统观念认为压疮发生的局部原因主要有患者长期卧床、经久不变换体位;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刺激造成。

形成认识上的误区:坐起的患者不发生压疮。

新的观念认为:造成压疮的三个主要物理力是压力、摩擦力、剪切力,通常是2~3种力联合作用所致[2]。

2.1.1持续性垂直性压力是引起压疮的最主要原因。

单位面积承受的压力越大,组织发生坏死所需时间越短[2]。

2.1.2剪切力是造成压疮的第二位因素。

所谓剪切力是两层组织相邻表面间的滑行,产生进行性的相对移动而引起。

剪切力作用于组织深层,当患者取半卧位时,身体下滑,与髋骨紧邻的组织跟随骨骼移动,但由于皮肤和床单间的摩擦力,皮肤和皮下组织无法移动,剪切力使这些组织相对移位,因而造成皮肤组织损伤[3]。

皮肤挤压、搓拉、各种贴膜的不正确揭开都可造成剪切力。

2.2全身因素引起压疮的全身因素包括昏迷、瘫痪、全身营养不良、年老、体弱、长期发热、恶病质、水肿等。

近年来大量临床实践不仅证实了上述全身因素在发生压疮中的作用,而且总结一些的量化指标供临床参考。

下述全身因素在压疮发生中也不可忽视:2.2.1认知功能损害是压疮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压疮的防治与护理进展

压疮的防治与护理进展

压疮的防治与护理进展从引起压疮的原因、分期、预防、治疗方面综述了压疮临床护理的进展,提出早期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指出压疮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包括减压、加强皮肤护理、加强营养、新型敷料的使用等。

在临床工作中要做好高危人群的评估,采取积极的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减轻病人的痛苦。

标签:压疮;预防;治疗;护理压力性溃疡简称压疮,原来称褥疮,压疮最早称为褥疮,意为“躺下”,使人误解为压疮是“由躺卧引起的溃疡”,而在实践中发现,压疮可发生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也可发生于无法站立而长久坐位的患者。

故目前倾向于将压疮改称为“压力性溃疡”。

压疮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一旦发生,除了给病人带来痛苦,增加病人经济负担以外,严重者还将危及病人生命。

因此,压疮的防治及护理十分重要,现综述最新进展如下。

1 引起压疮的原因1.1 力学因素的联合应用,造成压疮的三个物理力是压力、摩擦力和剪切力[1]。

1.1.1 引起压疮的主要原因是压力,与持续的时间长短有关。

1.1.2 剪切力是引起压疮的第2位因素,比垂直方向的压力更危险。

1.1.3 摩擦力是机械力作用于上皮组织,能去除外层的保护性角化皮肤,增加皮肤对压疮的敏感性。

1.2 老年、营养不良、长期卧床、强迫卧位和潮湿等是压疮发展的易感因素[2]。

2 压疮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是通过使用护理措施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要提高医护人员对压疮的认识和重视,必须熟悉压疮的好发部位,评估高危人群[3]。

2.1 对难免压疮实行及时申报难免压疮是指虽经精心护理,但因患者的一些自身条件(如严重水肿、恶液质、有医嘱禁翻身等),还是难免要发生的压疮。

对难免压疮要及时申报伤口护理小组及护理部。

2.2 评估量表的选择目前国内临床常用的压疮评估量表主要有Braden评估表(修订版)、Norton评估表、Waterlow评估表、华西医科大学评估表。

目前Braden评估表(修订版)在国内较推荐使用[4],该评估表包括8项内容:皮肤感觉、潮湿情况、活动情况、移动情况、营养、摩擦力、体型/身高、皮肤类型。

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新进展

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新进展

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新进展摘要:在临床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往往具有一时无法确定病情,而立即出院则可能病情突然加重或者造成严重的生命健康威胁。

因此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对于临床病人病情的控制以及生命健康的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对于临床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以及主治医师往往着重于患者疾病的治疗以及生命的抢救工作,对于临床治疗患者的皮肤护理工作缺乏重视,因而导致常规护理不到位,造成临床患者出现压疮等不良现象,给患者生存生活水平造成极大影响,同时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不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造成巨大影响。

临床研究表明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急诊留观患者出现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从压疮疾病临床概况出发,对造成急诊留观患者出现压疮现象的威胁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同时对国内外报道的临床预防急诊留观患者出现压疮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归纳总结,为今后临床指导预防急诊留观患者出现压疮的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提高患者生存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诊留观;压疮;护理干预;研究进展急诊患者在接受急诊科室的检查诊断后,由于自身疾病的突发性以及不易觉察的特点,导致病情一时无法得到准确的确定,而患者此时出院则容易造成病情突变,给自身生命健康安全造成极大威胁[1]。

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此类患者往往安排其在急诊观察室留院观察,有利于病情的进一步诊断。

临床研究表明,压疮是指患者局部皮肤或者组织由于长时间受到压迫,血液流动不畅同时发生营养不良的现象,最终出现局部组织持续的缺氧、缺血以及坏死等现象。

急诊留观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护理人员以及主治医师将患者生命健康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着重与患者生命的抢救,因而护理人员在对待急诊留观患者的护理干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患者的基础护理,造成急诊留观患者压疮的发生率较高。

患者出现压疮不仅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同时不利于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和自身疾病的治疗,因此如何加强急诊留观患者的护理干预工作,降低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生活质量一直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

压疮防治新进展(上)

压疮防治新进展(上)
可见肌肉因其代谢活跃而最先受累。这一结果与临床上闭合性压疮相符, 即皮肤未破或仅有一小窦道,但深部组织坏死大而广泛。
剪切力导致的病生理改变
剪切力是与组织表面平行的外力(Bennet, 1985)。 由于剪力可以使血管发生扭曲(角度的变化)甚至完 全关闭,从而影响局部组织血供而引起组织坏死。剪 力最常发生在患者取半Fowler氏位时。
心电监护导联线.三腔导 尿管压在患者身下,导致极小范围皮肤承受 了过大压力引起背部压疮。高热患者应用冰 毯机降温时,背部皮肤循环差,同时由于较 硬的冰毯铺在气垫床上.气垫床不能起到正常 的减压作用引起背部压疮。腹泻患者因含有 细菌.毒素等污染物的浸渍作用破坏了皮肤的 正常生理功能而致肛周皮肤破溃。
压疮发生率的认识
皮肤护理是病人的基础护理中一个基本
组成部分,压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 较为棘手的问题。
目前临床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对评估不够重视; 2、没有压疮发生率和患病率的基数值; 3、新发压疮存在漏报情况; 4、在压疮预防和治疗方面无论医务人员还是病 人、家属都还在使用一些过时或不恰当的方 法和手段。
概 述
流行病学分析压疮一般分为三类:

青年人神经病变患者; 高龄患者;

住院患者;
压疮的确切发病率难以确定,原因是数量 变化很大。患者在住院期间有3%~10%的病人 发生压疮。
概 述
文献还报道了发病率与发病年龄呈稳定性
增加,而住院的高龄患者流行病学可增加到 20% ~ 32% ; 70 岁或 70 岁以上年龄患者、髋关 节骨折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0%。
国外护理观点
压疮绝大多数是可以预防的,但并非全部
有些疾病用现有的护理手段难以预防压疮
的发生,造成难免压疮 护理不当确能发生压疮,但不能把所有压 疮都归咎于护理不当 临床思维过程是评估风险、预测风险、化 解风险、防范风险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新进展课件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新进展课件
新型监测技术
如皮肤温度监测、压力监测等,能 够实时监测患者的皮肤状况,及时 发现并处理压疮风险。
护理实践与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
分享一些成功的压疮护理案例,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护理方案、护理效果等, 为其他护理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经验交流
邀请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分享自己在压疮护理中的经验和技巧,促进护理人员之 间的交流和学习。
02
压疮预防的最新进展
新型预防措施
压力分散技术
使用新型压力分散垫、气垫床等设备,有效 减轻身体局部压力,预防压疮形成。
皮肤保护剂
应用保湿剂、皮肤保护剂等产品,增强皮肤 屏障功能,降低皮肤受损风险。
营养支持
针对营养不良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 方案,提高皮肤抵抗力。
预防策略与实践
01
02
03
定期评估
护理效果的评估与优化
评估指标
制定科学的评估指标,对压疮护理的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包括愈合时间、疼痛程 度、生活质量等。
优化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对护理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04
压疮患者及家属的自我管理与教育
患者及家属的自我管理
定期改变体位
每2小时翻身一次,减轻局部受 压。
保持皮肤清洁
新型敷料
开发具有抗菌、抗炎、促进愈合 等功能的敷料,提高压疮治疗的
效率。
智能护理设备
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 开发能够实时监测、预警和自动
调整的智能护理设备。
个性化治疗方案
基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 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以提高防
治效果。
压疮防治的社会责任与挑战
提高公众认知
加强压疮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压 疮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新进展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新进展
压疮的先决条件 。 患者全身营养不 良是导致压疮发生及 预后差
的常见并发症 , 一旦发生治疗起来相 当困难 。医护人员在 临床 护理治疗过程 中应客 观评估 ,预防患者发生压疮 危险因素 , 充 分认识其危 害性 和严 重性 ,不 断学习掌握新 的方法和技术 , 降
低压疮的发生率是每一名 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
之变差而导致压疮的发生 。患者 的血红蛋 白低于 1 2 0 g / L, 也是
形按摩 , 力 量逐渐加大 , 直至受压部位皮肤微红 , 每 日4 - 6次 。
2 . 4 . 2 取黄连 1 O g 、 黄柏 2 0 g 、 金银花 2 0 g 、 连翘 2 0 g 、 生大
1 压 疮 形成 原 因分 析
①压力和剪切力 。由于局部皮肤长时 间受压 , 使局部组 织
血 液循环 障碍 , 组织代谢产 物的聚集 , 造成皮肤 、 肌 肉组织坏死
而发生压疮 。 但较压力 而言 , 剪切力更具危害。 ② 营养不 良。 当 患 者全身营养缺乏 时 , 皮肤会呈 现较干燥 的状态 、 弹性也会 随
2 . 4 . 1 将红花 3 0 g ,当归尾 3 0 g浸入 5 0 %乙醇1 0 0 0 mL 中, 浸泡 1 个月后滤取清液少许涂 于受压部 位 , 用大 、 小鱼际环
伤、 恶性 消耗性疾病 、 脑血管意外等患者 。 压疮长期 困扰着临床
压疮形成 的一个诱发原因。③摩擦力。由于作用于局部组织的 机械力破坏 了保护性角化外层皮肤 , 使皮肤敏感性增加而导致 压疮 的发生 。 ④ 局部 皮肤潮湿 。长期卧床患者 由于 出汗或大小
便失禁 而使得局部皮肤组织受到体液 的浸泡致松软 , 因外力所
黄2 0 g 、 桃仁 2 0 g 、 红花 2 0 g 、 自然铜 1 0 g 放入 7 5 %的酒精 5 0 0g ,

压疮的护理新进展

压疮的护理新进展

压疮的预防性护理新进展一、概念压疮即压力性溃疡,使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压疮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大压疮常经久不愈,出现严重感染、全身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在国外,患者及家属因发生压疮提出起诉并要求赔偿的案例正日益增加。

现在卫生部在等级院评审和质量年检查中也已将压疮作为衡量护理质量的标准之一,将发生压疮视为未提供一个符合标准的护理的依据。

近10年来,国内外对压疮的防治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发病率并没有下降的趋势,压疮至今仍是护理学领域的难题,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通过有效的防治方法,避免压疮的发生,提高和缩短压疮的治疗时间,是防治压疮的关键之处。

二、对压疮发生率的认识国内大多数认为压疮是完全可以预防,有研究提出院内压疮发生的标准为0,除不允许翻身的特殊患者外一律不得发生压疮,带入压疮不准扩大。

国外护理的观点认为,压疮绝大多数是可以预防的,但并非全部。

若入院时局部组织已有不可逆损伤,24~48h就可能发生压疮;严重负氮平衡的恶液质患者,因组织损耗,失去保护作用,自身修复困难;疾病导致患者丧失感觉的部分其营养和循环不良,也难以防止压疮的发生。

所以护理不当确能发生压疮,但不能把所有压疮都归咎于护理不当。

三、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1、导致压疮发生的局部性因素有压力、摩擦力、剪切力、潮湿。

垂直压力作用于皮肤是导致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长达4h的4.67kpa以下的压力或不断变化的压力下即使25.3kpa达1h也不出现组织改变,但是如果9.3kpa的压力持续2h就可能引起不可逆的细胞变化。

这提示每间隔一段时间就要为患者减轻压力的必要性,仰卧位时右足跟的体压超过9.33kpa,故平卧位时除应重视头后部、骶尾部、左右肩胛部压疮的预防外,更应注意右足跟压疮的预防。

手术患者受压部位损伤发生率与手术时间及局部所受压力有关,损伤局部存在不同程度的温度变化和再灌注损伤。

压疮护理研究新进展

压疮护理研究新进展

压疮护理研究新进展一、本文概述压疮,也被称为压力性溃疡或褥疮,是一种因长期压力或摩擦力作用于皮肤而导致的局部组织损伤。

它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引发感染、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严重影响。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护理理念的发展,压疮护理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新的护理方法和策略不断涌现。

本文旨在综述压疮护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压疮的发病机制、预防策略、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技术的创新等方面。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本文期望能够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科学、有效的压疮护理指导,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也期望能够激发更多研究者对压疮护理领域的关注,推动该领域的持续发展。

二、压疮预防策略的新进展近年来,压疮预防策略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些新进展不仅关注于提高护理效率,更着重于降低压疮发生率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个性化评估与预防计划的制定: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现在对压疮风险的评估更加精准和个性化。

通过对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营养状况、皮肤类型和活动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可以制定更加符合个体需求的预防计划。

这些计划可能包括定期翻身、使用减压设备、改善营养状况、加强皮肤护理等。

新型减压设备的应用:随着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新型减压设备如气垫床、水垫床等不断问世。

这些设备通过改变压力分布,减少局部压力峰值,从而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一些智能减压设备还能实时监测患者的压力分布,为护理人员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调整建议。

预防性皮肤护理:皮肤是压疮发生的关键部位,因此预防性皮肤护理在压疮预防中占据重要地位。

新的皮肤护理策略包括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损伤、使用保湿剂保持皮肤水分等。

一些新的皮肤护理产品如皮肤保护膜、皮肤修复剂等也被广泛应用于压疮预防中。

跨学科合作与综合干预:压疮预防需要跨学科的合作与综合干预。

护理人员需要与医生、营养师、康复师等多个专业团队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压疮预防计划。

2024压疮治疗新进展

2024压疮治疗新进展

高危人群筛查与预防策略
高危人群筛查
长期卧床、坐轮椅、昏迷、瘫痪、营养不良、大小便失禁等 患者是压疮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及时发 现并采取措施。
预防策略
加强患者日常护理,定期翻身、更换体位;保持皮肤清洁干 燥;使用气垫床、减压垫等辅助器具;加强患者营养支持等 。
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比
国内研究
干细胞治疗
干细胞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再生医学技 术,通过移植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 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到压疮部位,可 以促进压疮部位的细胞再生和修复, 从而达到治疗压疮的目的。目前,干 细胞治疗在压疮治疗领域还处于研究 阶段,但已经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
PART 03
药物治疗新突破与临床应用
局部外用药物选择及效果评价
感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超声清创术在压疮治疗中应用
原理
超声清创术是利用超声波产生的空化效应和微射流作用,将清洗液中的微气泡带 入创面,通过声压作用使气泡在创面内爆破,从而去除创面上的细菌、异物和坏 死组织。
应用
超声清创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压疮,特别是表面有较多坏死组织和细菌的压疮。 通过超声清创术可以彻底清洁创面,为后续的创面修复创造条件。
疼痛管理
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减 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 量。
抗炎与抗感染治疗
针对压疮炎症和感染问题 ,选用适当的抗炎和抗感 染药物进行治疗。
中医药在压疮治疗中独特价值
中药外治法
01
如中药湿敷、中药膏剂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去腐生
肌等作用。
中药内服法
02
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选用适当的中药内服,以调整身体内部
效果评估工具

压疮的防治护理新进展

压疮的防治护理新进展

时间:地点:内三科医办室主讲人:马春雷参加人员:讲课内容:压疮的防治护理新进展、压疮认定和报告制度及压疮防范措施一、定义压疮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 是护理工作需攻克的顽症。

它是由于机体长期受压,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

压疮不仅给病人带来病痛,也因延长住院日而增加医疗费用,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压疮多发生于长期卧床、脊髓损伤、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等各种消耗性疾病及老年病人,若有低蛋白血症、大小便失禁、骨折、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等更易发生。

二、压疮的发生机制及诱因1 压疮发生的机制受压组织持续缺血、缺氧,无氧代谢产物堆积,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致使细胞变性、坏死,皮肤弹性降低或消失、褪色,形成水疱或表皮脱落,甚至皮肤组织破溃、糜烂。

2 压疮发生的诱因受压、营养不良、潮湿、摩擦是压疮好发的主要因素。

摩擦力是机械力作用于上皮组织,能去除外层的保护性角化皮肤,增加对压疮的易感性。

长时间受压可以使局部皮肤血流停止,淋巴滞流、蓄积,厌氧代谢废物积聚,造成皮肤、肌肉组织坏死。

当病人的血红蛋白低于120 g/L 时,也是形成压疮的一个原因。

而由于大小便失禁、出汗等导致皮肤浸渍、松软,再加上细菌及毒素的繁殖与增加,更易使皮肤感染形成压疮。

3 压疮的评估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 要求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

常用的有Waterlow压疮评分法。

如果评分≥10,则患者有发生压疮的危险,建议采取预防措。

三、压疮新分期1、可疑深部组织损伤:完整的皮肤表面呈现紫色或暗红色,或者出现血泡。

其相比于周围组织会有疼痛、硬结、腐烂、皮温增高或降低的变化。

对于皮肤黑的人不易发现该变化,可以表现为在黑色基底上出现薄薄的水泡,进一步演变成黑色焦痂。

该类伤口即使采取了相应的处理,也会很快演变恶化。

2、淤血红润期:为压疮的初期,又称为Ⅰ期压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疮的防治护理新进展2010年01月22日作者:杨旭作者单位:10009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

【关键词】压疮防治护理压疮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 是护理工作需攻克的顽症。

它是由于机体长期受压,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1]。

压疮不仅给病人带来病痛,也因延长住院日而增加医疗费用,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在荷兰,大于1%的卫生保健经费用于压疮的防治或支付因压疮所致的住院费用[2];美国的压疮治疗费用每年达10 亿美元[3]。

压疮多发生于长期卧床、脊髓损伤、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等各种消耗性疾病及老年病人,若有低蛋白血症、大小便失禁、骨折、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等更易发生[1]。

近几年,不少学者对压疮的产生机制、诱因、预防、治疗及护理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为使护理同行进一步了解各种防治压疮的方法,合理选用敷料,提高压疮治愈率,本文对压疮防治和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压疮的发生机制及诱因1.1 压疮发生的机制受压组织持续缺血、缺氧,无氧代谢产物堆积,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致使细胞变性、坏死,皮肤弹性降低或消失、褪色,形成水疱或表皮脱落[4],甚至皮肤组织破溃、糜烂。

1.2 压疮发生的诱因受压、营养不良、潮湿、摩擦是压疮好发的主要因素。

Gossens指出,摩擦力是机械力作用于上皮组织,能去除外层的保护性角化皮肤,增加对压疮的易感性[5]。

长时间受压可以使局部皮肤血流停止,淋巴滞流、蓄积,厌氧代谢废物积聚,造成皮肤、肌肉组织坏死。

当病人的血红蛋白低于120 g/L 时,也是形成压疮的一个原因。

而由于大小便失禁、出汗等导致皮肤浸渍、松软,再加上细菌及毒素的繁殖与增加,更易使皮肤感染形成压疮。

2 压疮的评估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 要求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

常用的有Braden压疮评分法。

根据Pangs等[6]在香港以亚洲人为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8 分是最佳界值,其中18分~15 分提示轻度危险,14分~13 分为中度危险,12分~10 分为高度危险,9 分以下为极度危险[7]。

表1 Braden 量表评分标准(略)对压疮易患因素进行全面而正确的评估,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3 压疮的预防3.1 减轻病人局部皮肤压力促进血液循环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常规采取2 h~3 h 翻身、叩背1 次,对于水肿、出汗、感觉麻木等病人需30 min~60 min 翻身1 次[8]。

翻身时尽量将病人身体抬起,避免拖、拉、推以防擦伤皮肤。

电动防压疮气垫床可防止剪切力,减轻对局部皮肤的压迫,防止血液循环障碍[9]。

它是通过规律循环,间隔2.5 min~3.0 min 交替充放气的方式,不断改变病人受压部位的受压点,缩短局部受压时间,为受压部位提供更好的血液循环,可免去人工按摩[10]。

流动的空气还可阻止化脓菌的繁殖,起到防止和治疗压疮的作用。

同时,气垫床还适用于瘫痪、烧伤、骨折牵引、外科手术护理以及意识不清、自主翻身困难的病人。

还可运用各种规格的凉液垫,垫于枕部、肩部、臀部等骨突处,利用垫内液体的波动,减轻局部的压力。

3.2 减少摩擦保持床单位平整无皱褶,无渣屑,注意随时检查清理。

更换被服时,不能“拖”“拉”“拽”,以避免因摩擦而使皮肤受损。

使用便器时,应选择无破损便器,抬起病人腰骶部,不要强塞硬拉。

必要时在便器边缘垫上纸或布垫,以防擦伤皮肤。

3.3 促进血液循环经常进行温水擦浴、局部按摩,定时用搽红花酒精、10%樟脑酒[11]、50 %乙醇或红花油按摩全背或受压处,达到通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增强皮肤抵抗力的作用。

3.4 降低皮肤温度垫茶叶枕(隔夜的茶叶晾干包在纱布内),利用茶叶的蓬松、透气散热好,可降低皮肤温度,以防压疮的发生[12]。

3.5 改善全身营养状况纠正低蛋白血症, 改善营养状况[11],保证充足的营养是治疗压疮的根本保障。

营养不足可降低免疫力,增加感染机会,延迟创面的愈合。

对长期卧床、恶病质、病重者,应注意加强营养,根据病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

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必要时给予补液、输血及静脉输注高营养物质,以增强抵抗力及组织修复能力。

3.6 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避免大小便失禁、引流液污染、出汗潮湿等刺激,病人每次排便后应立即清洗皮肤,使皮肤保持清洁状态。

同时,及时更换污染的衣服、床单,使病人舒适。

卧床病人受身体条件和各种情况限制,床上排便是一个现实问题。

使用充气助便气垫,并改良便盆、床、褥等基础护理装备,就可以帮助病人解决这个问题。

方法:当卧床病人需要排便时,取出骶尾部的小气垫,安放上专用集便器。

病人不但可以舒适地卧位大便,还可以将小便全部引入集便器。

排便后不用搬动病人即可进行会阴部的清洁、骶尾部压疮检查和局部冲洗等会阴部护理工作,又便于保持床褥清洁和平行更换[13]。

4 治疗4.1 中医中药中医认为压疮是毒邪内结、淤血、寒凝气滞造成。

由于组织受损,溃后脓水淋漓,导致气血亏虚、肝气久郁不解[14]。

黄芪注射液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的作用[14]。

新癀片具有保护创面、抗菌和抑菌、止痒、生血和活血的作用[15]。

复方七叶莲可免除清疮、换药、包扎等程序[16]。

三黄乳香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腐生肌的作用[17]。

4.2 生化药物制剂具有保护创面、减轻疼痛、清除脓液、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18]。

莫匹罗星软膏为局部抗生素,抗菌谱广,使用后可使创面炎性反应减轻、分泌物减少、肿胀时间缩短,从而促进创面愈合[19]。

生物流体敷料对皮肤创伤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创面形成透明薄膜,具有抗感染及促进组织生长、创面愈合、控制和吸收渗出物的独特功效[20]。

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素可促进细胞外基质的蛋白质合成,形成胶原蛋白,促进毛细血管增生形成丰富的肉芽组织,使伤口愈合[19]。

4.3 理化治疗用激光、外科手术治疗也是近几年来的新方法。

激光以CO2激光及Nd∶YAG激光汽化切割溃疡面, 使溃疡面在术后形成一保护性痂壳, 2周或3周脱落, 痂壳脱落时, 其下的组织已修复缺损; 以低强度HeNe激光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法, 具有杀菌抗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的功效。

外科手术可用局部皮瓣和带血管肌蒂皮瓣转移植入法等治疗, 其手术治疗方式应取决于创面的大小、部位以及深度。

另外, Brown认为高压氧治疗压疮最好, 其机制为改善微循环, 促进创面上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再生, 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 稳定细胞膜的通透性, 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加速创面愈合。

近年来对压疮治疗的观念有了新的认识,过去普遍认为创面干爽清洁有利于愈合,目前则认为在无菌条件下湿润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的愈合。

5 心理疏导及健康指导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普及压疮的预防知识及治疗技术,有计划地做好随访工作,必要时进行家庭巡诊,积极预防压疮的发生和复发。

6 小结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 特别是老年、昏迷、截瘫、坐轮椅者的常见并发症。

它的防治及护理技术十分复杂, 并非以严厉的规定就可杜绝。

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从病人的实际出发,客观地承认压疮危险因素, 充分认识其危害, 努力探索预防和治疗压疮的新方法、新技术,是每一名护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1]李伟.压疮护理新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7):20.[2]Am Strong D,Bortz P.An intergrative review of pressure relief insurgical patients [J]. AORN J,2001,73(3):645674.[3]Schoonhoven I,Haalboom JR,Bousema MT,et al.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routime use of risk assement scales for prediction of pressue ulcers[J].BMJ,2002,325(7368):797802.[4]李建荣.压疮的防治及护理[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1(17):69.[5]陈军,刘文清. 浅谈压疮的发生与防护[J].西南军医,2004,4(6):77.[6]Pangs W.Prdeicting pressure sore risk with thenirton,bradon, and water 10 w scales in a Hong Kong rehabilitaton spital[J]. Nursers,1998,47(3):147153.[7]郭英利,魏本姣,陈润爱,等.30例中药治疗压疮病人效果观察[J].家庭护士,2008,6(8A):20232024.[8]燕美香.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7):641.[9]陈大春.电动防褥疮气垫在恶性肿瘤合并脊髓压迫症病人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4):370.[10]张志联.电动防压疮气垫在经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的临床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6):712.[11]张素红.压疮的辨证施护[J].辽宁中医杂志,2003,46(6):507.[12]周夏兴,骆丹茵.复方茶叶垫预防老年病人压疮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2,17(2):8990.[13]陈伟.介绍一种充气助便床[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61.[14]李缦清.黄芪注射液湿敷治疗压疮与辨证护理[J].河南中医,2004,29(8):87.[15]王香玲,童家祥,牟丽华.新癀片研末治疗压疮66 例[J].河南中医,2004,29(7):48.[16]万功华,陈敏,李玲,等.复方七叶莲液治疗压疮38 例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71.[17]王艳青.三黄乳香油治疗压疮效果好[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632.[18]董文军. 压疮护理的新进展[J].甘肃中医, 2007(4):3.[19]周富玲.百多邦软膏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2):175.[20]李志英.应用生物流体敷料治疗压疮及创面后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