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犹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村工作报告中扶贫工作的成果与问题反思
村工作报告中扶贫工作的成果与问题反思一、扶贫工作的成果近年来,我村在扶贫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首先,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
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我们对贫困户进行了全面的排查,确保了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针对性。
村里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扶贫资金和项目支持,通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许多贫困户已经脱贫致富,家庭收入稳定增加。
其次,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我们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了贫困地区的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了贫困地区的生活品质。
此外,我们还积极组织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了贫困户的产业技能和经营水平,使他们更有能力脱贫致富。
二、扶贫工作中的问题然而,在扶贫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一些贫困户存在持续性贫困的问题。
虽然我们一直在致力于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但由于某些原因,一些贫困户仍然无法摆脱贫困状态。
其次,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不完善。
尽管我们有一定的投入,但由于资金有限和扶贫政策的执行问题,一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
此外,脱贫成果的可持续性也需要关注。
一些脱贫户在一开始脱贫之后,由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和保障机制,再次陷入了困境。
三、加强贫困户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为了解决持续性贫困问题,我们需要加强贫困户的培训和技能提升。
通过组织相关的培训班和技术指导,提高贫困户的技能和专业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就业或创业。
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贫困户的就业机会,积极促进当地的就业创业环境,为贫困户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他们稳定脱贫。
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了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我们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通过争取更多的扶贫资金和项目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管理,确保投入的效益最大化。
此外,还需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性,规划和建设具有长期效益的项目,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和维护保养水平,确保基础设施能够长期发挥作用。
五、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为了确保脱贫成果的可持续性,我们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让大家看得见”——江西省上犹县定点扶贫(包扶)工作注莆提高群众满意度
位在我县 开展社会扶贫 的一 个缩影。近年来省 山江湖委办 和省 国土 资源厅 等在我 县的定点扶贫 ( 包扶 ) 工作制定 了
科学 的规划 ,采取得力 帮扶措施 ,一心一意为老 区人 民办
实 事 、办好 事 ,不 断 推进 以 “ 大 家看 得见 、摸得 着 , 让
使 群众 满 意 、得 实 惠 ” 为 出发 点 的 帮扶 工作 。
茶 农 采 茶 的 欢 乐 场 景
修 水 利 、整 理 土 地 ,务 实 农 业 发 展 的基
展 形 式 多 样 的帮 扶 活 动 ,从 转 变 思 想 理
务 中 心 技 术 人 员 确 立 了 “ 帮 一 ”、 一
“
一
础 ;提高 素质 就是培养党 员干 部 、致 富
能 手 、农 村 孩 子 ,提 高 劳 动者 整 体 素
‘ ‘ 让大家看 得见 ’ ’
一
江 西 省 上犹 县 定 点 扶 贫 ( 扶 ) 工作 包 注 莆 提 高群 众 满 意 度
一
口 钟
兴
二 、 因 地 制 宜 , 科 学 规 Nhomakorabea划 定 目标
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主任刘永思在上犹县委 书记陈亮的陪同-g g  ̄犹犹江绿 月基地 v ̄ .
在实施定点扶贫T作 中,各定点扶贫单位在做 好充分的调研丁作的基础上 ,根据被扶重点村的实
“ 软 硬结 合 ’ ‘ ,抓 民生 工 程 、抓 产业 示 范 、抓 技 术 服 务 ”的工作思路 。确定 了 “ 解决 3 0户 1 0多 人饮用水 ” 2 、 “ 困户示 范种 植 ‘ 脆 王 ’鲜 枣 、农 业专 家 下 乡技 术 贫 早 服务” 的工作 目标 。其 实 ,这只 是定点 扶贫 ( 扶 )单 包
打赢贫困山区脱贫攻坚战的反思和建议
打赢贫困山区脱贫攻坚战的反思和建议贫困山区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取得胜利更是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在打赢贫困山区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刻反思过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建议和对策,以实现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推进和取得更好成效。
一、反思过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扶贫措施不够精准,存在“一刀切”现象。
在过去的脱贫攻坚工作中,有些扶贫政策实施不够精准,对于不同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的需求没有进行充分调研和了解,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效果不明显。
2.政策推进不力,导致扶贫项目落实难度大。
有些贫困山区由于地理环境复杂,交通不便,生产条件艰苦,政府在扶贫项目的推进上不够积极,导致项目进展缓慢,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低。
3.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不足,带动和引领贫困地区发展的能力不足。
部分贫困山区的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不足,缺乏对扶贫项目的理解和把握,导致项目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影响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4.缺乏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些贫困山区的脱贫攻坚工作过于注重眼前临时效果,缺乏长远规划,导致脱贫结果不够持久,一旦扶贫政策结束,贫困现象重新出现。
1.深入调研、精准施策。
在制定贫困山区脱贫攻坚计划时,需要充分深入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对于不同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采取精准的施策,制定科学合理的脱贫攻坚计划。
2.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群众参与意识。
政府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贫困山区的群众充分了解扶贫政策和措施,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增强他们的脱贫信心和决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3.加强基层干部培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脱贫攻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增强他们的带动和引领贫困地区发展的能力。
4.注重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注重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方向和可持续发展措施,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的持久性。
脱贫攻坚工作的措施与效果总结
脱贫攻坚工作的措施与效果总结一、引言脱贫攻坚是我国近年来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有效实施脱贫攻坚工作,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期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脱贫效果。
本文将从政策措施、产业发展、教育扶贫、健康保障等方面进行总结与分析。
二、政策措施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政策措施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我们着重制定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包括建立健全扶贫政策体系、加大财政支持、优化产业布局、提高教育医疗资源配置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让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得到有效支持,大大提高了脱贫工作的效果。
三、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关键举措之一。
我们在贫困地区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加大对农业、畜牧业、旅游业等行业的支持力度。
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培育和壮大当地特色产业,提升农民收入。
同时,为了保障贫困地区农产品的销售,我们积极探索农产品直供市场的方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四、教育扶贫教育扶贫是提升贫困家庭脱贫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深入贫困地区,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
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一流的教育资源和设施,我们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为他们摆脱贫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五、健康保障健康是重要的人生基础,也是贫困群众脱贫的重要保障。
我们通过加大医疗资源的配置和健全医疗保障政策,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我们设立了贫困家庭医疗救助金,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提高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和质量。
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升贫困地区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保障他们身体健康,为脱贫提供有力支持。
六、效果总结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我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在产业发展方面,贫困地区的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有效地改善了生活质量。
其次,在教育扶贫方面,贫困家庭学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提升了他们的就业能力。
再次,在健康保障方面,贫困地区群众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降低了因病致贫的风险。
扶贫攻坚成效评估与反思检讨书
扶贫攻坚成效评估与反思检讨书扶贫攻坚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战役中,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在此,对扶贫攻坚的成效进行评估与反思,深刻检讨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
一、扶贫攻坚的成效评估1、贫困人数大幅减少经过多年的努力,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
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我国制度的优越性,也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基础设施显著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道路、水电、通信等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
3、产业发展初见成效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通过产业扶贫带动了贫困人口的增收,增强了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4、教育医疗保障水平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得到扩充,医疗条件不断改善,让贫困群众享受到了更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5、群众满意度提升通过扶贫工作的开展,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也大幅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精准识别仍有偏差在贫困对象的识别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调查不深入等原因,导致部分真正贫困的家庭未能及时纳入帮扶范围,而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家庭却享受了扶贫政策。
2、产业扶贫可持续性不足一些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产业项目单一,抗风险能力弱,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贫困人口的收入不稳定。
3、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部分地区存在扶贫资金闲置、挪用、浪费等现象,资金未能充分发挥效益,影响了扶贫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4、扶贫干部能力参差不齐一些扶贫干部对政策理解不深、工作方法不当,缺乏创新意识和担当精神,影响了扶贫工作的效果。
5、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部分贫困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自我发展的意愿和能力,过度依赖外部帮扶,脱贫后容易返贫。
三、反思与检讨1、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在扶贫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对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了解不够深入,工作落实不到位。
当前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案
当前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案脱贫攻坚战是我国近年来的一大重要任务,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这场艰苦的战役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下面我就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一些应对方案。
一、存在的问题1.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程度深。
尽管我国已成功脱贫的人口数量巨大,但仍有部分贫困人口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这些人口的脱贫任务更为艰巨。
2.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
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的落后,严重制约了贫困地区的发展。
3.产业发展不足。
贫困地区往往缺乏主导产业,导致经济基础薄弱,无法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4.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低。
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影响了贫困人口的素质提升和健康状况。
5.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
部分扶贫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落实不到位、监管不力等问题。
6.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部分扶贫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浪费、贪污等现象。
二、应对方案1.加大扶贫投入。
继续加大财政、金融等扶贫投入,确保扶贫资金充足。
2.优化扶贫政策。
完善扶贫政策体系,确保政策精准发力。
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1)改善交通条件。
加强贫困地区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便捷度。
(2)保障水电供应。
加大贫困地区水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贫困人口用电、用水需求。
(3)优化信息通信。
提高贫困地区宽带网络覆盖率,降低通信费用,助力贫困地区信息化发展。
4.发展特色产业。
发挥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1)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根据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发展适宜的特色产业。
(2)打造产业链。
培育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助力贫困人口增收。
(3)加强产业扶贫。
通过产业扶贫项目,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创业。
5.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服务水平。
(1)改善教育资源。
加大贫困地区教育投入,提高师资水平,确保贫困子女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情牵脱贫攻坚”实践活动调研报告6篇
“情牵脱贫攻坚”实践活动调研报告6篇篇1一、背景与目的脱贫攻坚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深入了解脱贫攻坚实施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我们组织了“情牵脱贫攻坚”实践活动。
本报告旨在呈现活动调研结果,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二、活动概述本次实践活动历时一个月,覆盖全国多个贫困地区,参与人员包括政府工作人员、志愿者、企业代表等。
活动形式包括实地考察、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
调研内容涵盖脱贫攻坚政策落实、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扶贫、医疗卫生等方面。
三、调研结果1. 脱贫攻坚政策落实调研发现,脱贫攻坚政策总体上得到了较好的落实,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观,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但在政策宣传方面仍存在不足,部分村民对政策了解不够深入。
2. 产业发展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逐步壮大。
然而,产业发展仍面临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市场狭小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扶持。
3. 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部分地区仍存在交通不便、水利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需要继续加大投入。
4. 教育扶贫教育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学校建设、师资力量、教育资源等方面得到显著改善。
但仍有部分贫困家庭的孩子无法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公平。
5. 医疗卫生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显著改善,贫困地区的医疗设施、医疗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但医疗卫生人才短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依然存在。
四、问题分析1. 政策宣传不足:部分村民对脱贫攻坚政策了解不够深入,影响了政策的落实效果。
2. 产业发展难题: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市场狭小等问题制约了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
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地区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制约了经济发展。
4. 教育公平问题:部分贫困家庭的孩子无法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需要加大教育扶贫力度。
5. 医疗卫生短板:医疗卫生人才短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仍是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瓶颈。
对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三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对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三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对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我县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全县计划脱贫1.9万人、0.54万户。
为全面了解今年我县脱贫攻坚进展情况,_月份以来,在市人大副主任的带领下,农工委对我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今年以来,各乡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县人大常委作出的《关于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决议》,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转、扶、搬、保、救、教、金”七路并进,凝聚工作合力,健全脱贫机制,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一)坚持高位推动,科学精准谋划。
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以“六个精准”为主线,明确脱贫攻坚总体思路、主要目标、脱贫路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县、乡、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工作推进扎实有效。
创新制定1+5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1+2社会保障脱贫实施方案、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等,具体细化为“百企万户”工程、农业产业化扶贫、金融扶贫等5个工程,推进转移就业、产业发展以及教育保障脱贫和健康扶贫专项工作,切实让贫困群众务工有门路、创业有资金、上学有补贴、有病看得起、就医更便利。
(二)挖掘资优势,强化产业引领。
立足资禀赋和产业基础,走出了一条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实现多方共赢的扶贫新路子。
__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金融”的产业经营模式开展产业扶贫,在__乡滩区流转土地2.4万亩,建成标准化羊舍23个,年出栏肉羊20余万只。
__镇立足食用菌种植传统产业优势,按照“党建作保障、政府作引导、公司作龙头、基地作示范、贫困户作股东、种植户作产业”的思路,大力实施“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着力打造产业扶贫新高地。
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全力以赴做好上犹县搬迁移民扶贫工作_凌晔
332015年7期积极探索 主动作为全力以赴做好上犹县搬迁移民扶贫工作□ 凌 晔基本情况上犹县位于赣州市西部,罗霄山脉南部,国土面积1543.87平方公里,辖6镇8乡,131个行政村,人口31.2万(其中农业人口26.8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罗霄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县。
全县有57个省级扶持贫困村(其中国家级贫困村28个),贫困人口64058人,贫困发生率23.83%。
上犹还是库区移民大县,14个乡(镇)中有10个乡(镇)是库区乡(镇),库区面积达12.6万亩,库区乡(镇)人口20万,有大中型水库移民8645户38334人。
2014年江西省下达上犹县搬迁移民计划1022人,目前已全部落实搬迁对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农户78户325人、库区农户87户410人、深山区农户65户287人。
“梦想家园—城南社区”是上犹县2014年重点打造的搬迁移民扶贫进城进园集中安置示范点,位于县城一、34到“三个到位”。
即:组织领导到位。
县整体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亲任组长,各乡(镇)主要领导对辖区内的搬迁移民工作负总责,亲自部署、亲自规划、亲自调度。
责任落实到位。
建立健全了“县负总责、部门配合、乡镇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各部门与乡(镇)的工作职责;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管理工作机制。
经费保障到位。
县级100元/人的到户配套资金足额保障到位,正常的工作经费给予保证。
二是在破解难题上有方法,做到“三个优化”。
即:安置点选址最优化。
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西部,东山镇南塘村垇下组,项目规划占地面积为85.83亩,总投资2.4亿元,建设房屋1103套,总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 规划居住人口5000人。
项目实施分两期建设完成,其中,一期在建工程共11栋323套,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目前已封顶的建筑有3栋、完成六层主体建筑的1栋、完成三层主体建筑的2栋;二期工程780套,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整个工程计划于2016年完工。
脱贫攻坚工作的反思总结
脱贫攻坚工作的反思总结一、引言在脱贫攻坚战中,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引,积极履行我们的工作职责。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本文旨在反思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为今后的扶贫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参考。
二、问题与挑战1. 宏观工作定位不明确:在扶贫工作中,我们未能将宏观目标与具体任务相衔接。
缺乏明确的工作定位导致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国家的扶贫进程,需进一步加强对国家政策的解读与理解。
2. 测评与监督不到位:我们在扶贫工作中对于农户和贫困地区的测评和监督不够严格,导致部分农户未能真正受益。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监督体系,确保帮扶措施的有效实施和资金的合理使用。
3. 整体协调不足:在扶贫工作中,我们未能实现政府各部门的充分协调与合作,导致资金的分配不均等、政策的落地不够到位。
我们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效应。
4. 针对性支持不够:在扶贫工作中,我们未能充分考虑不同贫困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导致扶贫政策的实施力度不够。
我们需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调研和了解,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和政策,真正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
三、优化策略1. 明确工作目标:在明确国家工作方针和目标的基础上,我们应当进一步细化我们的工作目标,并将其与国家目标相衔接。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工作重点,实施相关措施。
2. 强化测评与监督:我们需要建立起更加严格的测评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扶贫资金和政策的真正落实。
同时,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重贫困地区的监督和反馈,及时调整我们的工作方向。
3. 健全协调机制:我们应建立起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
这将有助于实现扶贫政策的整体有效性,并在资金分配上更加公正合理。
4. 创新扶贫措施:为充分了解贫困地区的特点和需求,我们需要加大对地方的调研力度,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扶贫措施。
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脱贫计划的制定不够科学合理,二是脱贫政策的落实存在一定滞后,三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
首先,脱贫计划的制定不够科学合理是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些县在确定脱贫计划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缺乏准确的数据支撑以及对贫困群众实际需求的了解,导致制定的脱贫计划在目标确定、措施安排等方面存在不足。
其次,脱贫政策的落实存在一定滞后。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脱贫政策的具体落实并不到位,导致一些贫困户无法真正从政策中受益。
例如,一些优惠政策在贫困地区的宣传力度不够,造成很多贫困户并不了解相关政策,无法积极主动去申请相关的扶贫资金或项目支持。
第三,一些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这也是一大问题。
例如,由于交通不发达,很多贫困地区的农产品没法及时送达市场,造成了很大的销售困难;又比如,部分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给贫困群众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解决:首先,要加强调研,科学制定脱贫计划。
通过对贫困地区的实地调研,了解贫困户的真实需求,并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和数据分析,科学合理地制定脱贫计划,确保脱贫工作有的放矢。
其次,要加强政策落实的监督和反馈机制。
建立健全政策落实督查机制,确保各项扶贫政策真正落地生根。
同时,要加强对贫困户的宣传工作,提高他们对政策的了解度和参与度,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申请相关的扶贫资金和项目支持。
最后,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强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包括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产能力。
总之,解决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需要科学合理的脱贫计划、落实到位的政策和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推进,才能确保全县脱贫攻坚工作顺利进行,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
打赢贫困山区脱贫攻坚战的反思和建议
打赢贫困山区脱贫攻坚战的反思和建议贫困山区脱贫攻坚是中国扶贫工作的重点领域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行反思和提出建议,以更好地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应该深刻反思扶贫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持续性。
过去,一些扶贫政策缺乏针对性,只是一刀切地向贫困地区投入资金和资源,没有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贫困人群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
注重短期效果的追求也导致了扶贫工作的可持续性不足。
今后需要更加注重综合考虑贫困地区的土地、生态、产业等方面的特点,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扶贫政策,确保脱贫攻坚的长久效果。
需要加强对贫困户的培训和技能提升。
传统的扶贫模式主要是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忽视了贫困户自身能力的提升。
要想贫困户真正脱贫,需要帮助他们提高自身技能和就业能力,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和脱贫机会。
在贫困山区脱贫攻坚中,应该加大对贫困户的培训力度,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真正增加贫困户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要注重社会资本的参与和资源整合。
在贫困山区的脱贫攻坚中,政府的力量是重要的,但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完成整个任务。
一些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资源配置也不够灵活。
今后需要加强社会资本的参与,发挥社会组织、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共同参与贫困山区脱贫攻坚工作。
要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实现资源的整合和共享,达到最大程度的效益。
第四,要重视贫困地区的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
贫困山区有着独特的文化传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这是贫困地区的独特优势。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贫困地区的文化保护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今后需要更加重视贫困地区的文化保护,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
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加强监督和评估机制的建立。
在脱贫攻坚中,监督和评估是重要的环节,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目前的监督和评估机制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问题。
让贫困群众共享生态红利——上犹县生态扶贫试验区建设纪实
让贫困群众共享生态红利——上犹县生态扶贫试验区建设纪实□ 本刊记者 邵猷芬 文/图▲上犹县水岩乡古田村社前二组新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精准脱贫与污染防治就占了两项,作为两大攻坚战的交集,生态扶贫具有双重意义。
近年来,江西省上犹县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导向,立足良好的生态优势,扎实推进生态扶贫试验区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走出了一条生态扶贫的路子。
初夏时节,本刊记者走进上犹县,只见一片片田野铺展大地,一棚棚蔬菜青翠碧绿,一座座新宅错落有致,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好一派环境优美、产业兴旺、和谐发展的喜人景象。
壮大绿色生态产业,提升发展质量长期以来,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上犹县的响亮名片,目前该县森林覆盖率达81.4%,接连摘取了“中国天然氧吧” 全国“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先进单位”“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十大领跑县”“江西省农村清洁工程工作先进县”等荣誉。
近年来,该县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禀赋,不断壮大生态农业产业、生态工业产业、生态旅游产业,推动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积极构筑绿色产业体系。
坚持产品品牌化、生产标准化、基地景区化的发展思路,持之以恒发展茶叶、油茶、花卉苗木的“两茶一苗”农业主导产业,依托30多万亩油茶,10万亩茶叶链接全县3000多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
重点打造了1030亩高标准设施蔬菜产业基地,招标引进专业公司承包运营,钢架大棚归所在村集体所有,租金归村集体并联接一定数量的贫困户,并优先安排贫困户务工。
作为赣南茶叶第一村,园村“把山当作田来耕,把茶当作稻来种”,全村连片种植茶园5600亩,年产60万斤,其中名优茶12万斤,年产值7200万元。
构建以玻纤新型复合材料、精密模具及数控机床、灯饰为主导的绿色工业体系。
在贫困村兴办扶贫车间,带动精准扶贫对象“家门口就业”,闯出一条工业发展与扶贫攻坚同步发展的新路子。
2017年新落户和投产的光电科技产业园,一头连着高科技,一头连着贫困户,产业园落户18家企业,产业园帮助2300多人实现就业,其中园区内的扶贫车间链接了140名贫困户就业,在全县各乡村孵化出88个工业扶贫车间,链接贫困劳动力1015人。
多项举措助力赣州脱贫攻坚(上篇)
多项举措助力赣州脱贫攻坚(上篇)本文从学校部署与校党委书记分别赴上犹县、兴国县、蓉江新区调研督导两大方面2017年4月至2020年3月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精准扶贫工作的真实情况,旨在为赣州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参考。
标签:多项举措;助力赣州;脱贫攻坚;赣州师专;精准扶贫一、学校部署层面的精准扶贫工作2018年3月30日下午,学校召开2018年度脱贫攻坚工作会议。
校扶贫工作队队长解读了《学校党委2018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方案》,陡水镇党委书记、长坑村村支书代表镇、村两级介绍脱贫攻坚情况,帮扶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作经验交流。
上犹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到会讲话。
会议指出,校党委高位推动,强化组织领导,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三率一度”要求,以“一边倒”的决心狠抓脱贫攻坚,有序推进脱贫摘帽。
经过三年来(2015至2017年)学校和当地县、镇、村的共同努力,学校精准扶贫工作联系点上犹县陡水镇长坑村、茶坑村、月仔村的基础设施大变样,村容村貌日新月异,村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截至2017年底,共有86户325人光荣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2014年增长80.09%。
学校党委书记充分肯定了学校脱贫攻坚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并就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三点明确要求。
2018年4月13日,学校果木小学教学实践基地签约挂牌仪式在崇义县过埠镇果木小学举行。
崇义县委副书记出席仪式并致辞,市委政研室副主任等参加仪式。
仪式上,学校与崇义县教育局、过埠中心小学进行了三方签约,给果木小学全体学生赠送了书包等学习用具,并为教育实践基地挂牌。
这体现了学校创新学生培养机制和教育扶贫方式,采取在贫困村建立教育实践基地的模式,一方面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教育实践平台;另一方面也帮助解决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努力推动果木村实现整村脱贫振兴。
2018年8月5日,学校在行政楼圆形会议室召开脱贫攻坚工作调度会。
学校党委书记传达了省委副书记、赣州市委书记在宁都县脱贫攻坚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精神,并围绕书记提出的6个方面的要求,结合学校的精准扶贫工作实际,就当前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部署。
青山绿水展新颜——上犹县脱贫攻坚走笔
作者: 诗奥[1]
作者机构: [1]不详
出版物刊名: 老区建设
页码: 28-31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17期
主题词: 上犹县;扶贫开发重点县;脱贫;扶贫攻坚;江西省;西南部;总人口;观赏石
摘要:九十九曲犹江蜿蜒不改,一江两岸山峦起伏依旧……江西省上犹县地处江西省西南部,罗霄山脉诸广山支脉东麓,总人口32万,素有“水电之乡、茶叶之乡、旅游之乡、观赏石之乡”的美誉。
但由于“苏区+山区+库区”的特殊县情,上犹县基础较为薄弱、群众较为贫困,被列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罗霄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县。
贫困地区农民增收 路在何方——上犹县农民增收分析
作者: 王庆平
出版物刊名: 老区建设
摘要:近几年 ,随着改革的深入 ,农民收入的增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解决农民收入增长迟缓问题 ,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 ,是使农村贫困人口解决温饱的关键性问题 ,是加快扶贫攻坚进程的主要途径。
那么 ,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路在何方 ?从国定贫困县上犹县农民1994 -1999年收入调查情况来看 ,农民增收已由过去单一的农业主要是种粮食 ,转向了多个产业。
一、农民收入的来源及变化农民收入来自四个方面 :基本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借贷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不是固定收入 ,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借贷性收入不是实际收入 ,上述三项收入一般情况下不是农民的主要收入。
这里以农民基本收入(劳动者报酬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 )作为分析对象。
近几年来 ,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已经成为上犹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点。
1999年全县在外省打工人数达2 .55万人 ,务工收入户均3553元 ,比1994年户均增加了2169元 ,增长1 56倍。
该县由于打开山门招商 ,仅1998年一年内就新增企业116家 ,吸纳了几千农村劳动力 ,农户在乡村企业、个体企业获得的收入较1994年户均增长了6 .4倍 ,达到613 .45...。
积极探索 主动作为全力以赴做好上犹县搬迁移民扶贫工作
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全力以赴做好上犹县搬迁移民扶贫工作凌晔
【期刊名称】《老区建设》
【年(卷),期】2015(0)7
【摘要】一、基本情况上犹县位于赣州市西部,罗霄山脉南部,国土面积1543.87平方公里,辖6镇8乡,131个行政村,人口31.2万(其中农业人口26.8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罗霄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县。
全县有57个省级扶持贫困村(其中国家级贫困村28个),贫困人口64058人,贫困发生率
23.83%。
上犹还是库区移民大县,14个乡(镇)中有10个乡(镇)是库区乡(镇),库区面积达12.6万亩,库区乡(镇)人口20万,有大中型水库移民8645户38334人。
【总页数】3页(P33-35)
【作者】凌晔
【作者单位】上犹县扶贫和移民办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移民搬迁引领山乡巨变——江西省兴国县移民扶贫工作纪实 [J], 兰跃生
2.落实五项举措推进移民搬迁——宜春市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现状和思考 [J], 漆晓康;李长秀;何渊清;顾芬
3.加强组织领导是做好移民扶贫工作的重要保障——江西省石城县开展移民扶贫工作的做法 [J], 赖汉口
4.成果闪亮经验互享谱写移民扶贫新乐章——江西省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纪实 [J], 李志敏; 罗丹
5.成果闪亮经验互享谱写移民扶贫新乐章——江西省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纪实 [J], 李志敏; 罗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犹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作者:刘宗贵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20期[摘要]上犹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罗霄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县,按照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及“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工作要求,结合县情实际和群众意愿,重点推进基础设施、产业扶贫、安居扶贫和保障扶贫四大扶贫措施。
同时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因户施策,扎实推进就业、教育、旅游、金融、电商等扶贫措施落地。
加大统筹整合资金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通过强化结对帮扶、督查考核、资金监管等方式,强化责任担当,形成脱贫攻坚合力,走出一条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关键词]脱贫攻坚;重点措施;行业分类;攻坚合力[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上犹县按照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及“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工作要求,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加快振兴发展和同步全面小康的头号工程来推进,始终坚持主体责任落实和政策措施落地的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1 上犹县脱贫攻坚工作概况上犹县位于江西省西南部、赣州市西部、罗霄山脉南部,国土面积1544平方公里,辖6镇8乡,140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32.2万(其中农业人口26.8万),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罗霄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174户44124人。
“十三五”期间,全县有省级贫困村45个,贫困人口9292户28988人,贫困发生率10.2%。
同时,上犹还是库区移民大县,全县14个乡(镇)中有10个乡(镇)是库区乡(镇),库区面积12.6万亩,大中型水库移民8645户38334人。
2016年,上犹县退出贫困村9个,减少贫困人口3266户10873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6.5%;农村居民可支配性收入增加至8500元左右,同比增加11.3%。
2017年,上犹县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两个确保,一个力争”:一是确保“十三五”4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2017年完成36个贫困村脱贫摘帽;二是确保全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其中,2017年脱贫6261户18844名贫困人口;三是力争2017年贫困县脱贫摘帽,2018-2020年进一步巩固精准脱贫成果。
2 上犹县脱贫攻坚工作实践2.1 突出扶贫重点,提高脱贫攻坚实效结合县情实际和群众意愿,上犹县重点推进基础设施、产业扶贫、安居扶贫和保障扶贫四大扶贫措施。
一是基础设施扶贫。
整合各类资金6895万元,加速推进45个贫困村,特别是9个2016年退出贫困村的改水、改路、改厕、改房、改环境和公共服务等项目的建设。
目前已完成45个贫困村53个集中整治点(新农村建设点)验收工作,基本完成9个退出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工作。
对2017年退出的36个贫困村,建立了项目库,提前谋划,提早实施。
二是产业扶贫。
上犹县立足产业基础,重点发展油茶、光伏、特色种养扶贫产业。
油茶方面,上犹是油茶大县,全县共有油茶林32.4万亩,大部分贫困户有20亩左右的油茶林。
上犹县把油茶扶贫作为产业扶贫重点项目来抓,先后建设了社溪严湖、东山中稍、寺下坛前等9个万亩以上油茶低改基地。
力争通过改造低产油茶林11万亩,新植油茶2万亩,帮助0.8万户贫困户获得长期稳定收益,实现脱贫致富目标。
光伏方面,上犹县主要采取“分布式”与“集合式”两种模式推进。
目前已建成营前蛛岭“集合式”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装机容量700千瓦,捆绑全村294户贫困户,实现每年户均增收3600元、村集体增收3.5万元以上。
同时,引进光伏企业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社溪严湖光伏扶贫电站,装机容量1000千瓦,现在正在施工。
全县已有21户贫困户安装了分户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为85.66千瓦,投资65.512万元,补贴贫困户12.6万元。
特色种养方面,围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目标,引进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因地制宜发展“两茶一苗”、生态鱼、有机蔬菜、生态养殖等农业产业。
2016年,全县累计为9966户贫困户发放产业奖补到户资金1032.54万元,占全县贫困户总数的70.33%。
三是安居扶贫。
一方面,加快集中安置点建设。
“梦想家园—城南社区”集中安置点第一、第二期工程已进入室内装修阶段,可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农户323户,已全面启动三期705套安置房建设。
“十三五”期间的20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已经全面开工建设,2016年的7个安置点已经基本完工。
另一方面,落实易地扶贫搬迁计划。
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指导数是3533人,其中建档立卡人口1621人,同步搬迁人口1912人。
目前,已落实搬迁任务1792人,其中建档立卡人口527人,同步搬迁人口1265人。
此外,推进农村保障房建设。
上犹县通过“交钥匙”工程等形式,统一规划建设一批农村保障房,解决农村最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
针对409户(含88户敬老院安置、1户盘活安置)无经济能力、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政府出资统建农村保障房。
目前,已完成敬老院安置88户,闲置房安置1户;新建320套农村保障房已全部搬迁入住。
四是保障扶贫。
对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的贫困户,我们做到应保尽保;对孤寡老人贫困对象,尽可能地动员和吸纳到敬老院集中供养;对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我们积极探索构建筑牢新农合、新农合大病保险、农村贫困人口疾病商业补充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四道保障线”,使农村贫困户个人负担的合规住院费用不超过合规医疗总费用的10%。
目前已有163户贫困户享受了疾病商业补充保险补助,合计240.5万元。
另外,由县财政出资,按贫困人口每人30元的标准,在全省率先为贫困户购买了人身意外险,目前已有17人得到了人身意外险补助,合计41.99万元。
2.2 推进行业扶贫,形成脱贫攻坚合力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因户施策,扎实推进就业、教育、旅游、金融、电商等扶贫措施落地。
一是就业扶贫。
采取兴办扶贫福利厂(扶贫车间)、发展农业产业基地、开发公益性岗位、建立非正规就业组织、打造农民创业园等方式,为贫困户开展免费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和补贴工资,尽最大可能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和增收。
目前,上犹县兴办乡镇扶贫福利厂(扶贫车间)38家、发展农业基地16个、开发公益性岗位460个,建立非正规就业组织13个,创建农民创业园2个,为4426名贫困群众解决了就业问题。
同时还专门出台了向贫困人口倾斜的特殊政策,由财政出资,在全县聘请131名贫困人口担任村级护林员,每人每年可获得1万元劳务费。
二是教育扶贫。
全面落实贫困家庭子女就学的各项扶持政策,同时动员驻村工作队和社会力量积极开展捐资助学,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不因贫失学。
2017年已为全县179名贫困大学生发放政府资助金107.4万元,给654名就读高中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免除学杂费20.92万元,为2.6万名义务教育学生提供免费营养餐,费用共计1895.13万元。
省公安厅采取“1对1”认领贫困学生的方式,为严湖村的45户82名贫困家庭学生捐赠了12.3万元助学款,向严湖小学资助5万元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
三是旅游扶贫。
围绕“基地景区化”要求,增强产业大户吸纳贫困户力度,最大限度地满足贫困户就业需求。
据统计,上犹县共有28个农业产业基地通过吸纳贫困户就业、土地租赁、贫困户入股分红等形式增加贫困户收入,预计共惠及贫困户1580人。
同时,加大贫困户创办农家乐、农家旅馆等旅游业态的信贷支持力度,帮助协调金融机构开展林权、不动产、土地使用权抵押等担保贷款业务,着力解决乡村旅游扶贫资金难题。
四是金融扶贫。
大力推进“产业扶贫信贷通”“易地扶贫搬迁贷”“油茶贷”等政策的落实,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金融支持。
2016年,全县“产业扶贫信贷通”共计发放贷款3.91亿元,惠及6058户贫困户和8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017年,给予挖潜增效企业2亿元的“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支持,吸纳、带动2000户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
每户贫困户获得2500元/月以上的工资性收入,从而实现顺利脱贫。
继续将部分贫困户获得的扶贫贷款筹集起来,作为资产收益本金投资到县城投公司(2430万元)和犹江实业公司(730万元),按每年10%的收益全部用于分配给特困家庭(包括五保户)和水库移民中的贫困户,优先保障最贫困家庭的资产收益分红。
五是电商扶贫。
依托电子商务孵化园和农村e邮两大电商产业平台,建设了县城电商产业园和乡村电商服务站,重点销售茶叶、茶油、陡水湖生态鱼等上犹特色农产品,为100多户贫困户架起了“产销对接”的网络平台,促进户均增收6000~8000元/年。
在全县的14个乡镇分别举办了电商精准扶贫培训,培训贫困户400人,完成了14个“农村e邮”电子商务脱贫站建设。
2.3 统筹整合资金,加大脱贫攻坚投入为保障精准扶贫投入,上犹县加大统筹整合资金的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同时加强资金监管,确保扶贫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一是用好专项资金。
2016年,中央和省、市级财政下达上犹县扶贫资金共计7425万元。
上犹县集中用于改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发放贫困人口发展产业、移民搬迁、技能培训等方面的补助。
资金已全部拨付。
二是统筹整合涉农资金。
加大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
2016年上犹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0573.58万元,用于精准扶贫攻坚战十大项目,使专项资金与扶贫资金集中捆绑使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扶贫效益。
其中,2016年预退出的9个贫困村就统筹整合资金2659.524万元。
三是加大投入本级资金。
尽管上犹县基础差、底子薄,财力十分有限,但县财政本级还是安排了3000万元用于脱贫攻坚,用于扶持贫困群众改善基础设施、居住条件、医疗救助、困难补助和发展脱贫产业。
3 强化扶贫责任,健全脱贫攻坚机制通过强化结对帮扶、督查考核、资金监管等方式,进一步健全脱贫攻坚机制,强化责任担当,形成脱贫攻坚合力。
3.1 强化结对帮扶一是县领导以上率下。
每名县领导既要挂点1个贫困村,还要挂点2~3个非贫困村,统筹调度贫困村的退出工作,着力推进非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具体负责抓好协调调度、督查检查、资金落实、项目进展等工作。
二是调整结对帮扶机制。
将原有的“543”结对帮扶机制调整为“765”(即县级领导帮扶7户、科级干部帮扶6户、一般干部帮扶5户),增加领导干部及县直单位干部的帮扶户数,减轻乡(镇)干部兜底帮扶任务,让乡(镇)干部腾出更多的时间抓扶贫政策落地。
三是开展“周末扶贫日”活动。
从4月1日起,上犹县的帮扶干部在常态化开展结对帮扶的基础上,每个星期六至少利用半天时间进村入户,宣传扶贫政策,了解农户需求,解决农户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