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出种猪淘汰与更新时间
种猪淘汰原则与更新计划
![种猪淘汰原则与更新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3cca3abc77da26925c5b025.png)
种猪淘汰原则与更新计划
一、种猪淘汰原则
1、后备母猪超过8月龄以上不发情的。
2、断奶母猪两个情期(42天)以上或2个月不发情的。
3、母猪连续二次、累计三次妊娠期习惯性流产的。
4、母猪配种后复发情连续两次以上的。
5、青年母猪第一、二胎活产仔猪窝均7头以下的。
6、经产母猪累计三产次活产仔猪窝均7头以下的。
7、经产母猪连续二产次、累计三产次哺乳仔猪成活率低于60%,以及泌乳能力差、咬仔、经常难产的母猪。
8、经产母猪7胎次以上且累计胎均活产仔数低于9头的。
9、后备公猪超过10月龄以上不能使用的。
10、公猪连续两个月精液检查(有问题的每周精检1次)不合格的。
11、后备猪有先天性生殖器官疾病的。
12、发生普通病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而不能康复的种猪。
13、发生严重传染病的种猪。
14. 由于其他原因而失去使用价值的种猪。
二、种猪淘汰计划
1、母猪年淘汰率25-33%,公猪年淘汰率40-50%。
2、后备猪使用前淘汰率:母猪淘汰率10%,公猪淘汰率20%。
三、后备猪引入计划
1、老场:后备猪年引入数=基础成年猪数×年淘汰率÷后备猪合格率。
2、新场:后备猪引入数=基础成年猪数÷后备猪合格率。
或后备母猪引入数=满负荷生产每周计划配种母猪数×20周。
猪场淘汰率计算法公式
![猪场淘汰率计算法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f07133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61.png)
猪场淘汰率计算法公式猪场淘汰率是指猪场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因各种原因(如生病、死亡、出售等)淘汰的猪只占总存栏猪只数量的比例。
猪场淘汰率的计算是农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指标,可以帮助农场主评估猪场的经营情况和管理水平,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提高生产效率。
猪场淘汰率的计算公式为:淘汰率 = (淘汰猪只数 / 总存栏猪只数)× 100%其中,淘汰猪只数是指某一特定时间段内因各种原因被淘汰的猪只数量,总存栏猪只数是指该时间段内猪场中所有猪只的总数量。
为了更好地了解淘汰率的计算方法,我们以某猪场为例进行说明。
假设该猪场在一个月内共有100头猪只,其中有10头因疾病死亡,20头因出售而离开猪场,那么该猪场的淘汰猪只数为10 + 20 = 30头。
根据猪场淘汰率的计算公式,可得:淘汰率 = (30 / 100)× 100% = 30%这意味着在这个月内,该猪场的淘汰率为30%。
淘汰率越高,说明猪场面临的生病、死亡、出售等问题越多,经营情况可能较差,需要通过改进猪舍环境、加强疾病防控、提高饲养管理等手段来降低淘汰率,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在实际应用中,除了计算总体淘汰率外,还可以根据不同原因对淘汰猪只进行分类计算,以更好地了解问题的具体原因。
例如,可以分别计算因疾病、死亡和出售等原因导致的淘汰率,并对比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
猪场淘汰率的计算还可以结合其他指标来进行综合评估。
例如,可以将淘汰率与猪场的存栏周期、饲养成本、出栏猪只的平均体重等指标进行比较,以评估猪场的综合经营状况。
猪场淘汰率的计算是评估猪场经营情况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通过计算淘汰率,农场主可以及时了解猪场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同时,综合考虑其他相关指标,可以更全面地评估猪场的经营状况,提高生产效益。
因此,猪场淘汰率的计算对于猪场管理和经营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猪场较理想的生产技术指标
![猪场较理想的生产技术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43b3893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4c.png)
猪场较理想的生产技术指标
概述:1=瘦弱脊梁骨和腰椎骨**2=较瘦不用手压能摸出脊梁骨和腰椎骨3=正好不用手压摸不出脊梁骨和腰椎骨
(1)
种母猪年淘汰更新率:商品猪场母猪年淘汰更新率27~33%,新场1-2年更新率15~20%;繁殖猪场年更新率40%;原种猪场年更新率75%。
(2)公猪视精液品质状况和育种值情况一般使用1-2年淘汰。
(3)后备猪使用前淘汰率:后备母猪至配种前淘汰率10%,后备公猪淘汰率20%。
2、后备猪引入计划
(1)老场:后备母猪年引入数=基础母猪数×年淘汰率÷90%
(2)新场:后备母猪引入数=周配种计划数×20周(妊娠期+哺乳期)÷90%
(3)后备公猪引入数=基础公猪数×年淘汰率÷80%(后备公猪合格率)
各类型猪的**温度与推荐的适宜温度、湿度
通风:要求猪舍内H2S≤7ppm,NH3≤10ppm,CO2≤1500ppm。
猪场指标计算方法
![猪场指标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9089f0ee87101f69e319553.png)
1.死胎比例=死胎数量/仔猪总数
2.木乃伊比例=木乃伊数量/仔猪总数
3.屠宰率=
4.饲料转化率=
5.饲料报酬=
6.哺乳期死亡率=仔猪死亡数/(仔猪死亡数+平均日存栏)
7 种猪淘汰率=淘汰种猪数/(月末存栏数+淘汰种猪数)
8 分娩率=预产期在本月内的怀孕上床数/预产期在本月内的所有配种母猪头数
9 存栏状况表中的产仔数=产活仔(键仔+弱仔+畸形)
+死胎+木乃伊
10 成活率=日平均存栏活仔量/(日平均存栏活仔量+死亡猪总头数)
11 料肉比=净耗料/净增重
净增重=转出+淘汰+出售+死亡+月末存栏—转入—上月存栏(重量)
12 日增重约估数=可作为猪群存栏转群状况表估重时作为自查用:
1-35日200g
36-70日400g
商品猪550g。
规模化猪场的胎龄结构问题二
![规模化猪场的胎龄结构问题二](https://img.taocdn.com/s3/m/159db71f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e.png)
规模化猪场的胎龄结构问题二二、如何对种母猪进行淘汰读取与加载为了疾病控制和胎龄结构更新的需要,各类种母猪在达到设定使用胎次后一定要按照“一刀切”的方法进行淘汰,如商品和服务场的种母猪在产完9胎后100%淘汰,其他类推。
后备母猪正常存栏量的蛋鸡计算方法:以一个1000头基础理论群的猪场为例,年更新量按33%计为330头,若后备母猪配种前利用率为85%,则全年应引种388头,每月应引种32至33头,如4月龄进场,8月龄配种,则后备母猪的存栏量为130头。
为了尽早达到合理的胎龄结构,新场应在投产后的头两年适当进一步增强加大淘汰力度,应比上述各表设计的稍高一点,可淘可不淘的母猪应尽早淘汰,以免胎龄结构过于开始集中。
具体操作可以按照:第一年也须应按正常更新总量的60%来淘汰更新,第二年按80%,第三年开始按上述设计标准来雪藏成功进行淘汰更新。
三、种母猪淘汰标准以上我们了种猪群的胎龄结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为依据对种猪群需要进行淘汰与更新呢?有些猪场根本没有种母猪的淘汰与更新标准,淘汰种猪大多是凭感觉,有些巨型猪场也有淘汰标准,但是执行得很不好。
笔者根据既定情况,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为大家提供一份,供同行参考。
一关于疾病问题1、先天性生殖器官疾病的半齿脂母猪和严重子宫炎的母猪;2、卧病因肢蹄病腋花未愈而影响配种或分娩的母猪;3、暴发严重传染病的母猪;4、发生普通病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而未恢复的母猪;5、先天性骨盆狭窄、经常难产的母猪;6、连续两次或累计三次妊娠期习惯性流产的母猪。
二关于配种问题1、超过8科火筒不发情的后备母猪;2、断奶后49天不发情的母猪;3、配种后连续九次返情、屡配不孕的母猪;4、好斗、有伤人倾向的猪。
三关于种用问题1、连续两胎活产仔数窝均5头下列的青年母猪2、连续两胎或累计三次产活仔数窝均6头以下的经产母猪3、有效乳头少于10个、哺乳能力差、母性不良的母猪4、连续两次、累计三次结实率哺乳仔猪成活率低于60%的经产母猪5、体况极差的母猪,例如过肥(超过4分膘)或过瘦(低于2分膘);6、因其他原因而失去种用价值的母猪(如有遗传疾病等)。
【猪场知识】猪场负责人必须关注的猪的数据
![【猪场知识】猪场负责人必须关注的猪的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7620f11e52d380eb62946d52.png)
1.母猪的繁殖周期=怀孕天数÷分娩率+断奶至配种的天数÷情期受胎率+哺乳天数
2.年产窝数=365天÷繁殖周期
3.周产仔窝数=基本母猪数×年产窝数÷52周
4.产仔母猪数=周产仔窝数×(哺乳周数+1)(1:怀孕母猪要提前1周进入产房)
5.怀孕母猪数=周产仔窝数÷分娩率×(怀孕周数-1)
年产窝数=365天÷158天=2.3窝/年
不过,目前的养猪还很难达到这个水平,一般年产2窝比较符合中小型养猪场户的实际水平。
11.母猪每年可提供的商品猪头数=年出栏肥猪数÷基本母猪数
12.生猪存栏数=产仔母猪数+怀孕母猪数+空怀和待配后备母猪数+产房仔猪数+保育仔猪数+生长育肥猪数+种公猪+后备母猪数
按照上边提到的生产指标的数据计算,可以得出:
繁殖周期=114天÷90%+7÷85÷分娩率÷情期受胎
7.产房仔猪数=周产仔窝数×哺乳周期×窝产仔数
8.保育仔猪数=周产仔窝数×保育周期×窝产仔数×哺乳成活率
9.生长育肥猪数=周产仔窝数×生长育肥周期×窝产仔数×哺乳成活率×保育成活率
10.年出栏肥猪数=生长育肥猪数/周×育肥成活率×52周
种猪编号方法及淘汰标准
![种猪编号方法及淘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61b5740e518964bce847c03.png)
陈万棋
陈弈之 五友农牧
四川五友农牧有限公司
种猪编号方法
我国种猪遗传评估方案规定的编号系统由18位字母和数 字构成,编号原则为:
前2位用英文字母表示品种:DD表示杜洛克猪,LL表 示长白猪,YY表示大白约克夏猪,HH表示汉普夏猪,二元 杂交母猪用父系+母系的第一个字母表示,例如长大杂交母 猪用LY表示;第3位至第6位用英文字母表示场号,第7、8 位表示分场号,用1,2,3,……A,B,C……表示;第9位至第12 位用数字表示个体出生时的年度;第13位至第16位用数字 表示场内窝号;第17位至第18位用数字表示窝内个体号。
YYWYZX012007001105
原则上母猪编双号,公猪或商品猪编单号,母猪或 公猪不够编则返回编(母猪编到18后还有则编19、17..公 猪编到19后还有则编18、16.. )
上3下1 前面是窝序号-个体号 右左右
1000 30031 猪右耳源自100 400030
10 2000 1
10 3
猪左耳
300 300
3 100
1 该长白猪的耳号 1
30
30
30
3
2000
1 1
10
30 1
10000
3 猪右耳
左大右小 上1下3 100
300 30000
1000
3000
猪左耳
另外编法 猪耳号 L/Y/D右数-左数
种猪耳号 L/Y/D右数(窝号)-左数(个体号)
陈弈之 五友农牧
Y1528-06
1000+300+100+100+10+10+3+3+1+——-3+3 =1528-06
猪场生产中重要指标及计算方法
![猪场生产中重要指标及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9067f04ec3a87c24028c489.png)
生产天数,除以52为每周的平均非生产天数)
3
母猪年产胎次
母猪每年的分娩窝数。计算方法如下: 2.4 ①年产胎次=本场母猪的年分娩母猪总数/能繁母猪总数
②年产胎次=365/(114+非生产天数+28或者21)
0.1胎:0.1×窝产健仔数×生 产母猪数×仔猪断奶价格
每头配种母猪
①本场断奶仔猪总数/本场母猪平均存栏
×1%×育肥猪的出栏价格
1%=每头母猪年出栏肥猪数
(MSY)×1%×育肥猪的出栏 某一时间段内的死淘肥猪的仔猪数量/这一时间段内的肥猪的 价格 仔猪平均存栏
乳猪宝1.25
仔猪宝1.67
22
料肉比
552 2.56 料肉比=饲料耗用量/增重量
553 3.20
全程2.35:1
料肉比增加0.01=0.01×增重 量(此阶段的)×饲料单价
配种数不能去除返情、空怀、流产、死 淘母猪
指的是第一情期内的返情、死淘数量。
一天=350×24.2÷365+27÷ 一天=53×
365×400=23+30=53元
500=26500元
当出现返情再配种时则不视为第一次配 种,为断奶后第二次配种或第三次配 种,不在计算范围内。
相同时间段或同一批次内 系统内默认的是断奶后5天内的发情率, 即断奶到发情的标准间隔天数5天
哺 13 乳
仔
猪 14
平均初生重 窝均断奶数
1.45kg 仔猪初生时活仔的平均重量=初生窝重/分娩窝数 10.1 平均每窝的断奶仔猪数量=断奶仔猪总数/断奶母猪数量
6.5kg/21日
15
平均断奶重
龄 7.5kg/28日
某一时间段内的总断奶重量/断奶仔猪数量
规模猪场母猪年产胎次的准确计算方法
![规模猪场母猪年产胎次的准确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ec1072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d.png)
规模猪场母猪年产胎次的准确计算方法
母猪的妊娠天数一般是114天
断奶至再配种的平均时间为14天。
现代工厂化养猪多采用18-21日龄断奶
繁殖周期=母猪妊娠期+仔猪哺乳期+母猪断奶至再配种时间=114+20+14=148天
年产窝数(胎次)=365/繁殖周期=365/148 =2.47胎
2.47的来源(理论依据)
年产窝数(胎次)=365/繁殖周期=365/148=2.47胎
148天(=114+20+14+?)的分解:
114:妊娠期。
无法减少。
20:断奶日龄。
可以减少。
但对断奶母猪的再配种来说,减少也没有意义。
14:假定一次断奶30头,断奶发情率80%, 2头不发情,在断奶42天后淘汰剩余(30-30*80%-2=)4头在第40天发情,那断奶至发情的时间为(6*24+40*4+42*2)/30=12.93天。
:一个与分娩率有关的数值。
148天的得出忽略了这个数值,那这个数值应该是多少?这个数值该怎样得出?
148天是一个理论数值。
148除受14的影响,还受?的影响。
的含义:上面公式中,我们是假定所有初配种母猪都怀孕的。
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这就有了分娩率的概念。
分娩率=分娩头数/初配种头数*100%
对于初配种头数,当初虽然配种,但在中途返情,流产,死亡的这一小部分母猪,在再次配种(或补充后备)的过程中,肯定要使148增大,?就表示在148的基础上增加的数值。
【技术】养猪生产管理常用指标及计算公式与评价表
![【技术】养猪生产管理常用指标及计算公式与评价表](https://img.taocdn.com/s3/m/ae9bf8f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4e.png)
【技术】养猪生产管理常用指标及计算公式与评价表导读在养猪生产中,生产数据的分析经常会用到一些公式。
虽然现有各种软件可以直接得到计算结果,但有时候我们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了解一些常用计算公式有助于我们理解得到的结果,并根据结果进行分析,有针对性改进工作,提高生产成绩和管理水平。
本文中所有的计算公式是建立在常年满负荷均衡生产的基础上的,如果扩建猪场或者母猪存栏压缩猪场可能会有差异。
一、有关母猪的综合指标计算1、某一阶段的日均母猪饲养数某阶段的日均母猪饲养数/头/d=(阶段内每天饲养的母猪头数总和)/(阶段的总天数)例如:1年的日平均母猪饲养数等于一年内每天的饲养母猪数相加除以365d。
2、某阶段的母猪死亡率某阶段的母猪死亡率%=(某阶段内死亡的母猪数)/(此阶段的日均母猪饲养数)3、某阶段的母猪淘汰率某阶段的母猪淘汰率%=(某阶段内淘汰的母猪数)/(此阶段的日均母猪饲养数)4、母猪年产胎次(窝数)母猪年产胎次(窝数)= (一年的产仔窝数)/(一年的日平均母猪饲养数)繁殖周期/d= 母猪妊娠期+仔猪哺乳期+平均母猪断奶至再配的时间。
5、 PSY(每头母猪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头/母猪/年PSY= (一年内提供的断奶仔猪数/头)/(一年的日均母猪饲养数/头)6、MSY(每头母猪提供的出栏数)/头/母猪/年MSY=(一年内提供的出栏猪数/头)/(一年的日均母猪饲养数/头)7、每头母猪提供的生猪产量/kg/母猪/年每头母猪提供的猪肉产量/kg/母猪/年=(一年内提供的所有出栏猪的重量/kg)/(日均母猪饲养数)二、繁殖性状指标计算公式1、断配率(%)断配率=(已参加配种母猪数)/(本批能参加配种母猪数)×100%注:指某阶段而言。
如情期、周数、月数、年度等。
以下的繁殖指标相同。
大多数母猪在断奶后7d内配种,断配率要求在90%以上。
2、受胎率(%)受胎率=【受胎母猪数(以妊检为准)/头】/(配种母猪数/头)×100%注:最低标准不得低于85%。
种猪淘汰与更新的程序化管理
![种猪淘汰与更新的程序化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6b6363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1.png)
养殖与饲料2014年第7期种猪淘汰与更新的程序化管理吴正杰湖北健丰牧业有限公司,湖北黄石438204收稿日期:2014-06-26吴正杰,男,湖北健丰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种猪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种猪的淘汰与更新是养猪生产的重点环节,需要正确把握、科学管理,才能使生产良性循环。
随意性、盲目性操作只会带来损失。
本文结合生产实际提出种猪淘汰更新的管理原则,供业界同仁参考。
1种猪淘汰与更新的概念1.1种猪淘汰淘汰的本意是:用水洗净杂质;留下好的、去掉不合适的、保留合适的。
种猪淘汰:意即将生产性能低下的、老弱病残的种猪处理掉,不用于再生产的过程。
1.2种猪更新更新的本意是:指除旧布新或改过自新,可引申为去掉旧的、换成新的。
种猪更新:意即去掉不符合生产需要的性能差的种猪,更换(补充)新的符合标准要求的种猪。
2种猪淘汰与更新的意义1)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其群体需要保持合理的年龄胎次结构,才能为优质高产创造条件。
种猪群不及时淘汰更新会造成资源配置的浪费,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和经济效益的下降。
2)科学合理地淘汰更新种猪,有利于生产计划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持续稳定地发展养猪生产。
在市场行情不好,养猪效益处于低谷时期或预计低谷期来临之前,可加速淘汰更新,适当增加淘汰更新比例以调节生产量,减少亏损。
3种猪淘汰的标准种猪淘汰不能盲目随意进行,应严格遵循淘汰标准,坚持做好现场检定,分周分月有计划地均衡淘汰。
对种母猪最好是在每批仔猪离乳时检定一次,保持合理的年龄及胎次结构。
对种公猪根据种用性能(如配种能力、精液质量、体况、年龄、健康状况等)随时进行检定,决定是否淘汰。
无论淘汰种公猪还是种母猪,都必须考虑保持生产的良性循环,其淘汰的速度、节律要合适,这是基本原则。
3.1种公猪淘汰的标准1)公猪连续6周以上精液检查不合格(如射精量少、精液密度低、死精或畸形精子数多)的,或有其他异常的应予以淘汰。
2)患过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布氏杆菌病或其他严重传染病久治不愈的应予以淘汰。
猪只淘汰标准
![猪只淘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bf0dd2058fb770bf78a55c7.png)
猪只淘汰标准
作者:李永刚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430 更新时间:2006-8-15 文章录入:lcs
一、产房仔猪淘汰标准
1、出生重小于0.8公斤的仔猪
2、出生时有明显遗传缺陷,如怪胎、畸形等。
3、毛长、消瘦、拉稀,治疗一个疗程无效的。
4、关节肿大,外力原因导致不能站立的。
5、肢体瘫痪,治疗无效的。
6、断奶时小于4公斤的仔猪(21天)。
7、有严重传染病者,如猪瘟、口蹄疫等等。
二、保育仔猪淘汰标准
1、毛长、消瘦,生长停滞的仔猪。
2、拉稀,治疗两个疗程无效的。
3、长期喘气,生长缓慢或停滞,治疗无效的。
4、皮肤苍白,消瘦。
5、肢体瘫痪或由外力作用导致不能站立,治疗无效的。
6、转出时体重小于15公斤(10周龄)的。
7、有严重传染病者,如猪瘟、口蹄疫等等。
三、育成猪淘汰标准
育成猪淘汰标准参照保育仔猪淘汰标准。
四、种猪淘汰标准
1、多次配种(3次以上)不能受孕的。
2、子宫有炎症,向外排异物,治疗2个疗程无效的。
3、外阴畸形,不能参加配种的。
4、连续三胎产仔数的和低于15头的。
5、母性表现较差,攻击人或仔猪的。
6、肢体瘫痪或由外力作用导致猪只不能站立,治疗无效的。
7、有严重传染病者,如猪瘟、口蹄疫等等.
8、体况在1分膘情和5分膘情,又不能受孕的。
生猪养殖中的各种计算公式
![生猪养殖中的各种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13604382e3f5727a5e96271.png)
生猪养殖中的各种计算公式1、仔猪成活率:仔猪成活率=断奶仔猪存栏头数/产仔数2、育肥成活率:育肥成活率=出栏头数/入舍头数3、平均日增重:平均日增重=(出栏重量-入舍重量)/饲养天数4 、料肉比:料肉比=总耗料/总增重5 、自繁自育年出栏头数:自繁自育年出栏头数=母猪数量*2.2*平均窝产仔数*仔猪成活率*育肥成活率6、斤猪成本:斤猪成本=料肉比*饲料价格7、饲料价格:饲料价格(5%预混料)=玉米价格*玉米含量+豆粕价格*豆粕含量+麸皮价格*麸皮含量+预混料价格*预混料含量饲料价格(浓缩料)=玉米价格*玉米含量+浓缩料价格*浓缩料含量+麸皮价格*麸皮含量8 、仔猪成本分摊费:仔猪成本分摊费=(仔猪价-毛猪价)*仔猪重/总增重9 、饲料粗蛋白含量:饲料粗蛋白含量(浓缩料)=8.5*玉米含量+14*麸皮含量+浓缩料粗蛋白含量*浓缩料含量饲料粗蛋白含量(5%预混料)=8.5*玉米含量+14*麸皮含量+44(豆饼41)*豆粕含量+5*5%预混料蛋白含量10、饲料消化能含量:饲料消化能含量(5%预混料)=3.5*玉米含量+2.46*麸皮含量+3.5*豆粕含量+5*5%预混料能量含量饲料消化能含量(浓缩料)=3.5*玉米含量+2.46*麸皮含量+浓缩料能量含量*浓缩料含量11、饲料赖氨酸含量:饲料赖氨酸含量(5%预混料)=0.2*玉米含量+0.47*麸皮含量+2.5*豆粕含量+5*5%预混料含量饲料赖氨酸含量(浓缩料)=0.2*玉米含量+0.47*麸皮含量+浓缩料赖氨酸含量*浓缩料含量12、药费分摊成本:药费分摊成本=总药费/总增重13、增重总成本:增重总成本=增重饲料成本+仔猪成本分摊+药费分摊成本14、利润:利润=(毛猪价格-增重总成本)*总增重数量。
猪养殖业存栏出栏计算方法
![猪养殖业存栏出栏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254790add36a32d72758112.png)
一般来说母猪8月龄开始可进入种群并配种,其平均怀孕时间为114天,断乳4周或5周,即28~35天仔猪断奶,母猪返回配种舍,仔猪进入网上培育。
母猪断奶后5~7天又发情配种,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
本文为猪场动力网原创内容,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图3-1所示:一、确定繁殖节律和生产工艺参数集约化猪场都是采用的分阶段饲养和全进全出的连续流水式生产工艺,为了有效地组织生产首先要确定繁殖节律,即在一定时间内对一群母猪进行人工授精或组织自然交配,使其受胎后及时组建起一定规模的生产群,以便保证分娩后组建起规模的哺乳母猪群,并获得规定数量的仔猪。
人们把组建哺乳母猪群的时间间隔(天数)叫做繁殖节律。
时间经验表明,年出栏1万~3万头规模的猪场多实行7日制,规模较小的猪场采用14、28或56天制。
7日制繁殖节律有很多优点:第一,可减少空怀和后备母猪的头数,因为猪的发情周期为21天,恰好是7的倍数。
第二,可将繁殖的技术工作和劳动任务安排在1周5天内完成,避开周六和周日,因为大多数母猪断奶后第4~6天发情,因此配种工作可在3天内完成。
第三,有利于按周、按月、按年制定工作计划,建立有秩序的工作和休假制度,减少工作的混乱和盲目性。
为了准确计算猪场的猪数和存栏数,据此计算各猪舍所需栏位数、饲料需要量、产品出栏数量等各项生产数据,必须首先实事求是地确定生产工艺参数。
由于不同的猪场其生产水平不尽相同,所以工艺参数也不相同。
现以500头基础母猪的猪场为例说明,见表3-1。
项目参数项目参数妊娠期(日) 114哺乳期(日) 28保育期(日) 42母猪窝产仔数(头) 11 断奶至受胎(日) 7~14 窝产活仔数(头) 10 公母猪年更新率 33%母猪情期受胎率 85% 配后圈观察(日) 21栏位消毒时间(日) 7 母猪进产房(日) 7公母进产房 1:25成活率(%):哺乳仔猪 92断奶仔猪 96生长育肥猪 98500头基础母猪猪场的工艺参数二、母猪分娩指数1、母猪周期分娩指数母期分娩指数是1年的365天除以1个繁殖周期所需天数。
种猪淘汰原则与更新计划
![种猪淘汰原则与更新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43a5341010a6f524ccbf8552.png)
种猪淘汰原则与更新计划一、种猪淘汰原则1.后备母猪超过8月龄以上不发情的。
断奶母猪两个情期(42天)以上或2个月不发情的。
2.母猪连续二次、累计三次妊娠期习惯性流产的。
3.母猪配种后复发情连续两次以上的。
4.青年母猪第一、二胎活产仔猪窝均7头以下的。
5.经产母猪累计三产次活产仔猪窝均7头以下的。
6.经产母猪连续二产次、累计三产次哺乳仔猪成活率低于60%,以及泌乳能力差、咬仔、经常难产的母猪。
7.经产母猪7胎次以上且累计胎均活产仔数低于9头的。
8.后备公猪超过10月龄以上不能使用的。
9.公猪连续两个月精液检查(有问题的每周精检1次)不合格的。
10.后备猪有先天性生殖器官疾病的。
11.发生普通病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而不能康复的种猪。
12.发生严重传染病的种猪。
13.由于其他原因而失去使用价值的种猪。
种猪淘汰应严格遵守淘汰标准,现场控制与检定,分周/月有计划地均衡淘汰,最好是每批断奶猪检定一次,保持合理的母猪年龄及胎龄结构。
二、种猪淘汰计划1、母猪年淘汰率25-33%,公猪年淘汰率40-50%。
2、后备猪使用前淘汰率:母猪淘汰率10%,公猪淘汰率20%。
三、后备猪引入计划1、老场:后备猪年引入数=基础成年猪数×年淘汰率÷后备猪合格率。
2、新场:后备猪引入数=基础成年猪数÷后备猪合格率。
或后备母猪引入数=满负荷生产每周计划配种母猪数×20周四、品种的选用品种选择和杂交模式:杜长大、杜大长、PIC配套系、迪卡配套系等;瘦肉型国外良种如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皮特兰、汉普夏等具有体躯长大、生长快速、饲料转化率高、瘦肉率高等优点,最好选用三、四、五元杂交,发挥遗传优势及杂交优势。
饲料是养猪的基础,饲料成本占养猪成本的70%-80%。
饲料中主要含五大营养要素,只有科学配方组成的配合饲料,才能使猪只正常发育、生长迅速。
优质饲料才能使优良品种的猪生产性能充分表现出来。
影响养猪效益的因素:管理、市场、品种、营养、防疫等,其中管理应在第一位;在猪病防制上,管理也是在第一位!科学养猪技术,以种、料、养、管、防为五要素。
猪养殖业存栏出栏计算方法
![猪养殖业存栏出栏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6bc514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9.png)
猪养殖业存栏出栏计算方法猪养殖业是我国农业中重要的一个产业,其存栏出栏的计算方法对于猪养殖场的管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猪养殖业存栏出栏的计算方法,以帮助养殖场正确统计和分析数据。
一、存栏计算方法猪养殖场的存栏是指某一时间段内猪的总数量。
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1. 存栏 = 期初存栏 + 新进栏猪 - 出栏猪其中,期初存栏是指某一时间段开始时的猪的数量;新进栏猪是指在这个时间段内进入猪舍的猪的数量;出栏猪是指在这个时间段内离开猪舍的猪的数量。
2. 存栏 = 育肥猪存栏 + 育成猪存栏 + 种猪存栏根据猪的不同阶段,可以将存栏进一步细分为育肥猪存栏、育成猪存栏和种猪存栏。
育肥猪存栏是指处于生长发育期的猪的数量;育成猪存栏是指已经发育成熟但还未用于繁育的猪的数量;种猪存栏是指用于繁育的母猪和公猪的数量。
二、出栏计算方法猪的出栏是指离开猪舍的猪的数量,出栏计算方法如下:1. 出栏 = 死亡猪 - 栏舍淘汰猪 + 转舍猪其中,死亡猪是指在这个时间段内死亡的猪的数量;栏舍淘汰猪是指因为疾病或其他原因需要淘汰的猪的数量;转舍猪是指由于生长发育需要而转移到其他舍栏的猪的数量。
2. 出栏 = 育肥猪出栏 + 育成猪出栏 + 种猪出栏根据猪的不同阶段,可以将出栏进一步细分为育肥猪出栏、育成猪出栏和种猪出栏。
育肥猪出栏是指处于生长发育期的猪离开猪舍的数量;育成猪出栏是指已经发育成熟但还未用于繁育的猪离开猪舍的数量;种猪出栏是指用于繁育的母猪和公猪离开猪舍的数量。
三、计算方法应用正确计算和统计存栏出栏数据对于猪养殖场的管理和经营分析非常重要。
通过存栏出栏数据,可以了解养殖场的猪的增减情况,进而评估猪场的规模和效益。
在实际应用中,养殖场可以使用电子数据记录系统或者手工记录方式来统计存栏出栏数据。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需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同时,养殖场还可以根据存栏出栏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后续的养殖管理和销售安排提供依据。
猪场存栏猪结构计算方法
![猪场存栏猪结构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f50ca4169dc5022abea009e.png)
猪场存栏猪结构计算方法
猪场存栏猪结构
一、计算方法
1. 妊娠母猪数=周配母猪数×15周
2。
临产母猪数=周分娩母猪数=单元产栏数
3. 哺乳母猪数=周分娩母猪数×3周
4. 空怀断奶母猪数=周断奶母猪数+超期未配及妊检空怀母猪数(周断奶母猪数的1/2)
5. 后备母猪数=(成年母猪数×30%÷12个月)×4个月
6。
成年公猪数=周配母猪数×2÷2。
5(公猪周使用次数)+1-2头(注:母猪每个发情期按2次本交配种计算)
7.仔猪数=周分娩胎数×4周×10头/胎
8。
保育猪数=周断奶数×4周
9. 中大猪数=周保育成活数×16周
10。
年上市肉猪数=周分娩胎数×52周×9.1头/胎
二.万头场标准存栏
妊娠母猪数=360头;临产母猪数=20头;哺乳母猪数=60头
空怀断奶母猪数=30头;后备母猪数=48头
成年公猪数=20头;后备公猪数=6头
仔猪数=800头;保育猪=760;中大猪=2949
合计:5053头(其中基础母猪为470头);年上市肉猪数=9464—10000头。
猪群胎龄结构与使用年限
![猪群胎龄结构与使用年限](https://img.taocdn.com/s3/m/10601e7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9.png)
猪群胎龄结构与使用年限上一讲留了两个问题,你回答上来了吗?这一讲就能回答了!1.现代母猪年更新率45%,3胎后母猪6-8%死淘率。
(三胎以上的母猪,每胎6-8%的死淘率??)0(后备猪)17%1 162 153 144 125 106 87 7%2.对刚开始建场的新猪群,第一年更新率25%,第二年30%。
3.母猪留种率繁殖规模等硬件条件决定了选种率和存栏量,留种率或选种率,基本上是由后备母猪需求量来决定的。
健康状况、饲养密度和设施都会影响选种率。
年龄留种率初配100第一次产仔>92第二次产仔>85第二次产仔>75(为什么第一胎留种率是最高的?留种应该从产房就开始做,有些出生重很低的二元杂,就不应该打耳号了,避免这些猪以后在保育舍也长的很大很漂亮,但是他的遗传潜力即基因是不好的,我们看不到。
)4.母猪终身生产性能计算公式:平均每胎死淘率=每年每头母猪产的窝数/年更新率比如:2.3/0.3=7.6%终身生产性能(终身生产断奶仔猪数)=死淘母猪的平均胎次*窝平断奶仔猪数5.母猪淘汰的依据(要多主动淘汰,少被动淘汰)淘汰主要原因:年老、生产性能低下、非生产天数长使用生产管理软件的场长,每月要给配种怀孕舍组长,下个月拟淘汰的名单。
淘汰其他依据严重程度,灵活把握后备母猪30周后不发情跛行年老,7胎以上体况很差乳房炎或有效乳头减少疾病:胃溃疡等三胎后每窝断奶数减少阴道脱或直肠脱断奶时间晚:一二胎晚5周以上,三胎之后晚1周之上流产,妊娠10周以上淘汰三原则:A、有针对性的淘汰是一种管理措施,该淘汰时就淘汰,不要犹豫。
B、合适的后备母猪育成是提高猪群生产效率和生产性能的第一步,淘汰生产性能低的差母猪只是第二步,两步都要紧密配合、紧密监管。
C、母猪死淘的平均年龄应大于5胎,这是保证三胎以上能繁母猪占到75%的关键因素。
(我们每个场三胎以上母猪占多大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计算出种猪淘汰与更新时间
种猪是猪群增殖的基础,是整个养猪生产的核心。
由于种猪的使用是有年限的,自然交配时公猪一般不超过2年,母猪不超过8胎,采精公猪使用3~4年,母猪不超过8胎,而且种猪个体间生产性能差异很大。
因此,只有实行科学、合理的种猪淘汰与更新制度,才能实现稳定或提高种猪的生产水平,达到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目的。
那么,怎样淘汰与更新种猪呢?
计算出种猪淘汰与更新的相关数据
现以100头基础母猪为例,猪场分娩指数为2.3,计算如下:
公猪:在自然交配条件下,一般公母猪比例不应超过1∶20,则100头基本母猪需公猪为100÷20=5头。
年更新头数为5÷2=2.5头 (即年更新2~3头).
母猪:按一个有效生命周期繁殖8胎,每头母猪年产2.3胎计算,则母猪平均使用年限为8÷2.3=3.48≈3.5年。
年淘汰率为1÷3.5×100%=28.6%≈30%.
100头基本母猪的猪场年应淘汰、更新数为100×30%=30头,每月应淘汰与更新头数为30÷12=2.5头(如是大型猪场,还应算出每周淘汰、更新的头数).
按照种猪淘汰的一般原则进行更新
上述数据为理论计算值,实际操作应按照以下原则对种猪进行淘汰与更新。
淘汰母猪的原则:
一、淘汰年龄和体重已达到配种标准,但继续饲养2~3个情期后不发情的后备母猪。
二、淘汰断奶后60天确定不发情的母猪。
三、淘汰连续返情3~4次的母猪。
四、淘汰连续2胎产子数少于6头或死胎和弱子多或产子不均匀的母猪。
五、淘汰乳头少于6对、发育不正常、有翻奶头或瞎奶头或副乳头、泌乳力差的母猪。
六、淘汰母性不好、有恶癖、哺育率低的母猪。
七、淘汰采食缓慢、体躯过肥和过重、行动迟缓、皮肤无光泽、眼睛无神的母猪。
八、淘汰产生畸形后代的母猪。
九、淘汰患有疾病或伤残、年龄偏大、生产性能下降的母猪。
公猪的淘汰原则:一般以利用年限为准进行淘汰,但对体躯笨重、精液品质差、配种成绩不理想、性情凶暴的公猪也应及时淘汰。
淘汰后的缺位,应随时用理想的后备种猪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