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红色家书》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4篇)

《红色家书》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4篇)《红色家书》学习篇1读红色家书,补精神之“钙”。
一封封家书中,充满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饱含着愿为信仰而献身的革命豪情,这种强大精神力量我认为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魂”。
家书的背后却是一段段血泪交织的感人故事,共产党人也是血肉之躯,他们有时刻牵挂的亲人,也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这种铁骨柔情我认为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爱”。
在他们面前,“魂”始终放在首位,“爱”放在其次,因为他们有坚定的革命信仰,他们为了祖国这个“大家”而无法顾及自己的家庭“小家”,甚至牺牲生命。
作为教师,这种“魂与爱”就是我们的师德师风,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本质上是只讲付出不计回报、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
教育的根本功能就是通过师魂与师爱和学生建立深厚感情基础,从而让学生“亲其师”,最终“信其道”。
面向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今天,我们是中职教育的守卫者、一线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学习和缅怀革命先烈,用“魂与爱”真心善待每位“孩子”,为职教事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红色家书》学习心得体会篇2“我非木石人,能无手足情?”一封封红色家书浸润着血脉亲情和革命豪情,穿过烽火硝烟,将革命先贤立志救国、以身殉国的悲壮历史展现在我们面前,映照出一个个为着理想信念宁死不屈的鲜活生命。
读来,眼中常含泪水,满腔热忱抒发一二。
我们切身感受信仰之力。
说:“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革命英烈一生短暂而辉煌,他们之所以能在任何艰难困苦、险境绝境中义无反顾、向死而生,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有无比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_在就义前写道:“我们是共产党员,为革命而死,毫无所怨、更无所惧!”共产主义信仰自他们开始,如星火燎原之势燃遍神州大地,成千上万烈士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扛起马克思主义大旗,为危在旦夕的中华民族走出了一条光芒万丈的共产主义道路。
一个人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披荆斩棘、无所畏惧,一个政党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冲破黑暗、无往不前。
读《红色家书》有感八篇

读《红色家书》有感八篇
《红色家书》是一个励志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普通但勇敢拼搏的张老师与一定挫折相处的经历。
第一篇:“勇敢者无畏”
读《红色家书》,让我深受鼓舞,张老师勇敢地克服各种困难,他没有放弃,只是勇敢地前进,他证明了,只要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第二篇:“坚持到底”
《红色家书》告诉我们,成功的路上会有不断的挫折与失败,但是,只要我们有定力、有信念,坚持到最后,就一定能赢得胜利。
第三篇:“改变自己”
读《红色家书》让我更加意识到,改变自己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效率,把一些利好的习惯养成,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第四篇:“友谊之光”
《红色家书》的内容中,个人的努力并不是一个人的孤独,它也让我看到了友谊在激励人的温暖力量。
友谊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力量,可以帮助我们度过难关,拥抱友谊,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美好。
第五篇:“自信来自努力”
读《红色家书》让我意识到,自信不是神仙出土,而是来自于
我们自己的努力,只要我们奋力向前,拼搏下去,我们就可以获得胜利,也会获得自信。
第六篇:“目标定位”
《红色家书》的故事中,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信息,就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下一个明确的方向,再坚持不懈的去追求,才能达成自己的目标。
第七篇:“知己知彼”
《红色家书》中,张老师使用良好的沟通技巧,体现了知己知彼的道理,他把学生的优点与缺点都一览无遗地了解,从而发现学生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潜能,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第八篇:“爱是永恒”
读完《红色家书》,让我感受到最深的是,生活中最永恒的力量是爱,它可以滋润心田,可以熄灭怒火,可以播下希望的种子,可以给人生活的力量。
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13篇

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13篇《红色家书》是一部反映毛主席革命理想的著作,充满了激情、励志和正能量。
主要表达毛主席对中国革命大业铸就的信念和期望。
1. 信念:“只要民主革命运动不停止,就有希望”。
毛主席在《红色家书》中强调“只要信心不灭”,“就算有千万难题,都可以克服”,这种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信念,激发了我们去实现新的改变的力量。
2. 勤奋:“勤学苦练,勇往直前”。
毛主席在《红色家书》中强调了“勤奋刻苦,敢为人先”的精神,激励我们拿出极大的努力,勇往直前,不断探索机会,推动革命发展,克服困难。
3. 感恩:“为人民奉献一切”。
毛主席在《红色家书》中强调,人们应当把一切努力都奉献给人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感恩的心将自己的一份力量奉献给社会。
4. 敬畏:“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毛主席在《红色家书》中强调,通过勤奋学习,人们可以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工具,应当敬畏并学习,以此推动革命的进程。
5.保持乐观:“看到黑暗,而不胆怯”。
毛主席在《红色家书》中强调,面对黑暗,不要胆怯,要保持乐观,要相信自己可以把它变成光明,要勇于坚持自己的信念,坚定地前进。
6.自我实现:“有理想,有信念,有勇气”。
毛主席在《红色家书》中强调,要拥有理想、信念和勇气,要勇于把理想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取得成功,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7.创新:“经验不够,就要创造新的经验”。
毛主席在《红色家书》中强调,如果没有足够的经验,就要靠创新来赢得新的胜利,用新思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以此推动革命的发展。
8.民主:“立足本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毛主席在《红色家书》中强调,应当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按照规律和程序来实现人民的票票公民权利。
9.科学:“正确的认识自然界”。
毛主席在《红色家书》中强调,应当以科学的观念正确认识自然界,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此服务于人民,努力实现社会公正。
10.自尊:“决不低头,决不屈服”。
毛主席在《红色家书》中强调,要有自尊的精神,决不低头,决不屈服,坚信自己的价值,以此保持自信,推动革命的进程。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三篇《红色家书》读书心得1中国人有着与生俱来的红色情结,红色代表权威。
中国历代帝王对红色则有着共同的爱好,从紫荆城红色宫墙、红色拱门、红色大立柱一直延续要今天的红头文件等。
红色亦是代表吉祥与喜庆,红色是自古至今在中国人眼里,红色是喜庆之色、阳刚之色、坚强之色。
而红色在战争年代或是新时代更是非常形象的代表着勇气和革命。
中国古代与现代国旗都为红色,战士们看到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力量又何尝不是来自于鲜红的旗帜,斗志与勇气得到鼓舞,让英雄们勇往直前,不畏牺牲的用鲜血再次染红着战旗。
在革命道路上,革命先烈使中国的红色的意义不断升华,最近阅读学习了红色家书,红色以一种文化精神形态一直在感染着中国人民。
例如感动中国2021年度任务-支月英,36年前,19岁的支月英从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毕业,通过招考来到离家数百公里的大山深处教学,山区教学设施简陋,条件艰苦,工作生活条件恶劣,当大家都对她质疑时,她发挥了她作为党员干部红色精神,客服万难,不畏艰辛的为祖国培育着一批接着一批的花朵。
不知不觉,36年过去了,支月英从支姑娘变成了支妈妈,又变成了支奶奶,但她对自己的定位,对自己的要求,一直都没有改变,坚持以党员的身份来严格的要求自己,时刻准备着为人民服务!这便是我理解的红色精神,也是我所理解的中国现代红!《红色家书》读书心得2历史无言,精神不朽。
井冈山斗争时期,一封封饱含深情的红色家书,穿越硝烟弥漫的战火,将前线与后方紧紧联系在一起。
今天,在这个连传统家书都于忙碌中成为一种奢侈品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追随先烈的脚步,回望红色家书,有了另一层特殊的意义。
为了让万千的母亲和孩子能过好日子,革命不成功,誓不还家乡,手捧托孤书,我们感受到的是英烈以身许国、虽死无悔的坚定信仰。
革命烈士王尔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四军参谋长兼28团团长,立志革命不成不剃胡须。
正是一代又一代像王尔琢这样的革命烈士,前仆后继,不惜流血牺牲、不惧千难万险,才使得中华民族实现独立和解放。
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7篇

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7篇第1篇示例:《红色家书》是一本讲述了在长征途中毛泽东与他的家人之间的信件往来的书籍。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一生奋斗在为中国人民争取解放和民族独立的事业中。
在这漫长而艰辛的征程中,他也是一位作为丈夫和父亲的普通人,与家人之间也经历了许多温情和感动的瞬间。
在《红色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和无限牵挂。
每一封家书都充满了对家人的关爱和思念之情,毛泽东在信中对于身体健康、生活起居的关心体现出了一位丈夫和父亲的关怀之心。
尤其是在长征途中,毛泽东时刻挂念着家人的安危,隔着千山万水用文字抒发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让人感动不已。
毛泽东在家书中也对家人提出了鼓励和期望。
他鼓励家人要坚强,要不畏艰险,要相互鼓励支持,在共同奋斗中共同前行。
毛泽东的家书不仅仅是对于家人的问候,更是对他们的期望和鼓励,希望他们能够坚定信念,勇敢前行,为共同的事业奋斗拼搏。
毛泽东在家书中也向家人倾诉了自己的苦衷和忧虑。
长征途中的艰辛和危险让他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然而面对重重困难,他依然鼓舞自己要坚强勇敢,不畏艰险,以坚定的信念和决心继续前行。
毛泽东与家人之间的信件往来不仅仅是情感的传递,更是精神的支撑和力量的传递。
第2篇示例:《红色家书》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纪实文学作品,作者以亲身经历记录下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家书,展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家庭情感和政治信仰。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感动,也有许多感悟和体会。
这些家书中透露出的坚定信念和牺牲精神令我深深震撼。
在那个充满艰辛和危险的年代,革命者们背井离乡,背弃家庭,为了理想和信仰毅然投入革命斗争。
他们的家书中充满着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和忠诚,无论是在牢狱之中还是战场上,他们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
这种精神力量让人肃然起敬,也让人深刻反思自己对于事业的追求和坚持是否足够。
老一辈革命家家书中流露出的家国情怀和深情厚谊也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真挚的情感。
他们在家书中表达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和关爱,对同志的无私支持和忠诚,展现了一种家国情怀和深情厚谊。
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宣传干部)(精选五篇)

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宣传干部)(精选五篇)第一篇: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宣传干部)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宣传干部)周末得闲,小几凭窗,细细品读了《红色家书》。
我读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还读到了牢不可摧的信仰,坚韧伟大的担当,磅礴崇高的气节,深沉炽热的情怀。
一封封家书,镌刻了先烈的坚定信仰。
书中篇无长短,字字千钧,便如寂夜的呐喊,穿透薄薄的纸面,再次激荡起历史的回声。
有些少时早已熟知的话语,接近中年重温,便有了全新的体认。
我于窗下坐直身子,一字一字细读方志敏同志《我们临死以前的话》:“(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丝毫动摇我们的信仰。
”靠在椅背上,默默重温少时已背熟的诗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跨越少年的记忆与时光的阴霾,被俗尘点染的信仰再次擦亮。
怀着激动而凝重的心情,在书中踽踽前行。
烈士的头颅已被砍下,烈士的身躯也被毁去。
但是,将近百年光阴,先辈的坚贞信仰,仍于此寂寂春夜,深深地感召着我。
他们的身躯早毁,他们的信仰不亡。
一封封家书,标明了先烈的伟大担当。
虽名家书,其实是最后时刻留下的信件了。
通读全书,虽也有琐碎家事。
但更多的,却是从大处着笔,倾吐了平生志气,标明了使命担当。
如王孝锡同志在《永别》诗中言:“我非木石人,能无手足情。
死则为正义,生则为人人。
”为大众而活,为正义而死,求仁得仁,死得其所!陈觉同志在写给他妻子赵云霄同志的信中也谈及:“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
”舍生忘死,舍小家而为大家。
这是共产党人最崇高的使命,也是最伟大的担当。
一封封家书,浸透了先烈的崇高气节。
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执着坚守。
历史的硝烟早已散尽,但暗夜的枪声仍在回响,倔强的灵魂还在字里行间,或渊默、或咆哮,但从未屈服。
邹子侃同志《给父亲的信》中说:“狱中虽苦,尚幸灵魂洁白无瑕,故宁死而不求虚伪、卑污、罪恶的自由。
红色家书读后心得体会

红色家书读后心得体会读书心得就是应用自己的话语,把读过的东西,浓缩成简略的文字,然后加以评价,最重要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
下面给大家带来的红色家书读后心得体会【五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红色家书心得一“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封封家书难得可贵。
怀着无比崇敬之心诵读了夏明翰在狱中写给母亲、妻子与大姐的三封家书,以及最后就义诗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复,身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
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从红色家书中汲取营养、感受力量,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接续好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奋斗,完成好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使命。
学习先烈精神,做好党风与家风的传承。
《红色家书》中我们党的党风与传承千年家风的完美融合。
学习《红色家书》就应当让优良的党风落地生根,就要让纯朴的家风永远传承,用党风培养家风,用家风促进党风。
要让党风始终如春风拂面。
身为基层党员干部更要以此作为个人修身立德、增长境界的重要内容,作为严家教、正家风的重要内容,发扬革命先烈家风建设的珍贵遗产,见贤思齐,带头示范,建设好家风。
学习先烈精神,夯实思想信念。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共产党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和主心骨。
身为一名党员干部,应明确入党动机,牢记共产党员身份,发挥好共产党员作用,坚定社会主义思想信念。
以“党员活动日”为契机,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持续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争做一名讲政治、有信念—做政治合格的共产党员。
学习先烈精神,坚持真抓实干。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将带头深入一线,以上率下,带领全镇真抓实干。
同时,带动大家向上向善,使全镇上下掀起学习先烈精神热潮,坚持担当实干不放松。
以党建+生态文明建设、党建+社会综合治理、党建+集体经济为契机,建设富裕、秀美、宜居、和谐的潢溪而奋斗。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精选6篇)

《红色家书》读书心得(精选6篇)《红色家书》读书心得篇1诵读着一封封先烈们的家书,感受的是革命先烈的崇高气节,承载着革命先烈的坚定信仰。
夏明翰在监狱写给妻子的信中道,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
朱少连烈士在狱中英勇就义前写信道,不要伤心,革命一定要胜利!书信虽短,但在生死之时,传达的依然是他们坚信的革命理想。
这些革命先烈在强大阻力、千难万险之下,仍然排除万难、矢志不渝,带着他们的理想信念凝聚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感染着身边的人,不屈不挠实现伟大目标。
从邓恩铭的母亲的诀别信,我体会到了共产党员的额坚定信念,面对敌人的酷刑,邓恩铭依旧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在执行枪决钱给母亲写下这样一封诀别信,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生命即将熄灭的一刻,仍没有儿女情长的倾诉和呻吟,有的只是壮志未酬身先死的呐喊,只是对革命事业至死不渝的信念,这不仅仅是遗书,更是革命的火把何号角,这种坚定不移跟党走的革命精神,应该成为今天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
从刘愿庵给妻子的托付信,我体会到了共产党员的铁血柔情,我现在是准备踏着我们先烈们的血迹去就义,我已经尽力我的一切努力,贡献给了我的阶级,贡献给了我们的党,我个人的责任算是尽了。
在这封充满激情的一书中,刘愿庵追忆了他们被捕的那天的情况,回顾了他与周敦琬之间的爱情生活,倾诉了他对爱人最后的希望:把全部的精神,全部爱我的精神,灌注在我们的事业上,不要一刻懈怠、消极。
时光飞逝,赤胆忠心人依旧,沧海横流,金戈铁马血仿佛。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共产党员先辈们的高尚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应从这些红色精神中汲取力量,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去。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认真对待工作,以脚踏实地的态度,完成各项工作。
在学习方面要不停顿,要像海绵一样,挤出时间去学习和充实自己。
在生活方面不能讲排场,讲档次,而是坚持朴素的生活。
在廉洁自律方面要心有戒尺,坚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
读最感人的《红色家书》感受心得三篇

读最感人的《红色家书》感受心得三篇在异国密林的竹棚里,在边关冷月的哨位上,多少次脑子里面满满的都是家的样子,就连离开家最后一眼看到的小凳子和放在碗柜下面的那棵大白菜的样子都一直留在心里,像一张清晰的照片,家的样子就这样地一直停留在心间。
经常被一个回忆或者乡音触发,蓦然感到最熟悉的家里的味道突然钻进了鼻腔,心里一下子甜甜暖暖地涌动起来,喉咙一下发紧了,眼泪都要忍不住了。
毕竟都是年轻人在一起,第二天这些人在一起闹腾一通,再吃顿饱饭就又不知家在何方啦。
“吃饱不想家”说的也是我们那个年纪最让爸爸妈妈受不了的“忘恩负义”年轻的我们好奇着外面的精彩,出门从不嫌远,心里就只顾追逐远方而很少回望爹娘了。
家信对于以战壕为伴的前线士兵来说,就是一汪滋润心田的清泉,拿在手里还没有来得及打开的信,心里就踏踏实实地美上了,堆积在心里的紧张、烦闷、焦虑和急迫求战的躁火一下就被家信给融化了。
家信也是一团火,亲人的期望、嘱托都会让激情燃烧起来,当个好兵,当个好儿郎,为国尽力,为家争光!信中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疼爱,家乡和家里面的喜事、好事,朋友、同学的趣闻,还有她的呢喃…这些都是最大的精神安慰和精神享受。
在前线的时候,多数的家信基本上都要在班里传阅一番,这也是在前线连队的一个普遍情况吧。
收到家信,信中盛满的亲情是战士们在前线对幸福最直接感受,是朝思暮想的期盼,收到来信真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情。
天下的爸爸妈妈都是一样的,每次不管听到谁的爸爸妈妈叮咛、嘱托的话语,自己爸爸样子就浮现在了眼前,心里也随着暖了起来。
那时从国内寄往在老挝原始森林里面营地的信件,单程就要十几天呢。
每当文书取回信件登高一呼,大家忽的一下就把他紧紧的围住了,他念一个名字就把高高举起的信交给高高跳起的收信人。
是他把家信带给我们的,他也就成了我们在连队最亲切的人了。
打开信封之前,信封上那熟悉的字体,带着亲人的气息扑面而来,捧在手里的家信就像酷热沙漠里的一捧甘露,饱满的笑容急急忙忙的跑到了脸上,昭示着渴望变成了幸福的样子。
红色家书读后感范文四篇

红色家书读后感范文四篇红色家书读后感范文一在那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家书是相隔两地的亲人、朋友沟通的桥梁,是最贴近内心的一种交流方式。
而那一封封《红色家书》凝聚了无数革命英雄在革命战争中对敌人宁死不屈的革命气概、对父母不能尽孝的无限内疚、对子女不能尽教的无限遗憾和对革命必然成功的无限期待。
读红色家书就是要学习革命先烈对理想的坚贞,做忠诚至上的人。
毛泽建烈士“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
”这一份份用热血生命坚守的理想与忠诚,触动灵魂!读红色家书就是要学习不怕牺牲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刘伯坚烈士在身负重伤、被拷沉重脚链游街示众情况下,写下了《带镣行》“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的革命决心。
读红色家书就是要学习革命先烈对清廉的坚守,做廉洁至上的人。
方志敏烈士被捕时身上只有一块怀表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
在遭受囚禁的6个月中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著名文稿,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一封封家书以及家书背后的故事,生动细腻的讲述着革命战士和共产党员为了民族解放、独立、富强而坚持不懈的奋斗史。
成长在21世纪和平年代的我们,作为当代主流力量的90后,对于当前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充满感恩,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工作,没有理由不认真生活。
纸短情长,不尽欲言。
家书里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所表达的感情,都让我感动不已,不论他的岗位多么平凡,每一个牺牲的烈士都是共和国的基石,每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都是祖国建设这部机器上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英雄不是高不可攀,榜样就在身边。
红色家书读后感范文二“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家书不知承载着多少人的思念和悲喜,尤其是在时局动荡、战火纷飞的年代。
而从《红色家书》中我除了能感受到他们的思念和喜悲外,还读出了一种力量、一种希望,那种力量和希望然使我深深震撼,久久不能平静。
书中的第一封家书是何书恒写给他两位哥哥的,当读到他那句“我不望我家活多人,只望活的人要真活,不要活着还不如死”我是不能理解的,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可能是无法体会到乱世里挣扎求生的痛苦吧。
《红色家书》读后感范文六篇

《红色家书》读后感范文六篇《红色家书》读后感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一封家书,一份真挚情感,一段家国情怀。
《红色家书》收录了近百位革命烈士的一百余封家书,有平常家信,有狱中信函,有绝笔遗书。
每一封信,都拴牵着万般不舍,寄托着殷殷期望,承载着沉甸甸的爱。
而赵一曼烈士写给其儿子宁儿的“家书”更让我感慨。
最早知道赵一曼这个名字是在高二的时候,那时忙于学业,所有的时间和经历都围在学习、备战高考上面。
某个炎热的午后,趴在桌子上睡不着,拿起同桌放在一边的《读者》,随手一翻,恰好就讲述了赵一曼烈士。
从文章中知晓了这位抗联女英雄的壮举。
她以纤纤弱质率众抗击入侵东北的日本侵略者,被捕后又顽强不屈,不惧敌人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坚决不向敌人说出秘密,视死如归,以身殉国。
当时就被这种英雄气概深深震撼到了。
而近来,在《红色家书》中读到这位英雄就义前写给儿子的遗书时,立马被感动地热泪盈眶。
在这封留给儿子的“家书”中,一个身骑白马、肩披红衣,驰骋于林间,成天与日寇周旋的女汉子不见了,转而成为一位留恋孩子、心疼骨肉的善良母亲。
她的悲痛、不舍、内疚和嘱托,一字一句融入进这封“家书”中。
一位年轻的革命母亲坚如磐石的革命意志和大爱小我之朴素情怀跃然纸上。
她是一名革命英雄,也是一位普通的母亲。
在生命的最后,她给儿子留下的这封“家书”,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却句句滴血含情,处处诠释着母爱如山的亘古哲理。
愧疚于为人母者对宁儿的“在生前是永久没有见面的机会了”,自责于“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叮嘱道“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吧”。
而在最后,她告诫自己的孩子:“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赵一曼无疑是伟大的,她不仅仅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她更是无数孩子的母亲。
虽然她没有对自己的儿子尽到教育的责任,但是她用自己的牺牲告诉儿子怎样做一个中国人,我想这就是最伟大的教育和母爱。
我们绝不能忘记,曾经有过这样一位杰出的女性,有过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为整个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牺牲,她值得被我们永远铭记和缅怀。
《红色家书》读后感心得体会3篇

《红色家书》读后感心得体会3篇丰城公路分局刘新权《红色家书》读后感近日,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同志向全省党员干部推荐《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一书,这是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同志的"初心情怀",更展现了一种"使命"的担当。
捧读《红色家》,我感慨万千,体会颇深,都说"家书抵万金",从一封封语言质朴、热情洋溢的家书中,我们看到了革命者最讲亲情,最懂真爱,即使他们天各一方,生死攸关,仍惦念着白发双亲,牵挂着妻子儿女。
这些红色书信充分展现了革命先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党绝对忠诚的赤子之心,展现了革命先烈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和报国为民的炽热情怀,让人震撼,洗礼精神。
感悟《红色家书》,无数共产党人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峥嵘岁月,抛头颅、洒热血,以赤子之心、爱国之情,始终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
通过诵读红色家书,我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坚定信仰、时代担当、无私奉献,更从中汲取到信仰的力量。
回望《红色家书》,我们可以触摸到革命先烈们无私报国的爱国情怀以及天下为己任的初心使命,我们从中获得的不仅是震撼、铭记,更有奋进前行的力量。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站在新时代,我更要从《红色家书》中读懂革命先烈的愿望与期盼,务实担当,带领分局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走好新时期长征路。
上高公路分局余上求诵读学习《红色家书》心得体会近来,本人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诵读学习了《红色家书》,重温了中国革命先烈的光辉历史,感到深深的震撼,倍感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汲取了奋发前行的力量,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充满信心。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员的基本政治要求,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政治品格。
品读红色家书,那一段段荡气回肠的革命历史,无不诠释着老一辈共产党人对党的绝对忠诚。
李大钊被捕后,敌人用尽了酷刑,他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没有说一句有损党的荣誉、有损革命利益的"供词",连当时敌人的报纸都不得不承认"李无确供";方志敏在被囚禁的6个月中,写出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16篇约14万字的狱中文稿,甚至感染了狱中看守人员,他们自愿帮助方志敏将文稿传出,使得这些宝贵精神财富得以留存至今。
《红色家书》读后感优秀5篇

《红色家书》读后感优秀5篇《红色家书》读后感篇一在互联网高速发达的时代,书信似乎与我么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但是在曾经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封封书信是何其珍贵。
它们寄托理想,它们寄托壮志,它们寄托思念,它们寄托着革命英雄们为了革命奉献青春、奉献生命的大无畏精神。
这些家书值得我们诵读,这些家书值得我们传承。
今天,红色家书我传承,为大家诵读了杜永瘦写给妻子的家书《啪啪的枪声,是我们诀别的标志》。
说实话,刚翻开家书时,映入眼帘的便是"杜永瘦"这三个清晰的大字,然而羞愧的是,知识浅薄的我对于这个为了中国革命牺牲自我的伟大革命英雄却没有任何的印象。
在阅读完他的家书后,心中思潮起伏,一对于革命烈士英勇就义的精神感到钦佩,二更为自己对于革命知识的淡薄而感到惭愧。
书信中提及,杜永瘦于两日后就要被枪决了,然而在整篇书信中杜永瘦始终以一种欢快的基调写的。
虽然我们从书信的字里行间无一不能发现他对于妻子的爱与牵挂,对于老母的思念与不舍,对于未出生的孩子的抱歉,然而这些他并未提出,他自始自终以一种慷慨激昂的语调表明自己对革命的坚定意志。
在他心里,小家固然重要,然而为了大家,他必须以歉疚的心抛弃小家,投身于奉献大家的事业中去。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革命英雄只是位22岁的青年。
22岁,正值青春年华之季,然而这位少年却永远长眠于革命故土之中。
书信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他那份感人肺腑却又激昂的话语"你的前途应当是‘干’!你的责任应当是‘干’!你的命运更使你不得不‘干’!干啊!只有才干是你的出路---人类的出路!"这让我不由得联想到了新时代的我们也必须拥有这份干劲。
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
亦如杜永瘦所说,唯有干,才有出路。
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在这个以知识经济为主的时代,用自己的知识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传递自己的力量,努力让祖国屹立于世界的巅峰。
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得住那些为了祖国和平而不懈奋斗的革命英雄,唯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站立和生活在这片革命先烈由鲜血换的和平土地上。
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精选6篇

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精选6篇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篇1我怀着对党深厚的感恩之情,细细品读了《红色家书》这本书,我始终相信,沐浴在这种纯洁的感情里面,我们的感情也会得到升华,所有的读者都会在这些家书面前受到精神的洗礼。
传承家书文化,守护亲情家园,用亲情的力量维系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
读吴宪猷给弟弟的信,信中写到:“你在县里,总要努力的学习革命工作的经验和理论。
我们工作,必先要有理论,但须要在革命工作中求得。
你的小资产阶级性质:如暴躁,如面子上下不去,如英雄思想,如封建思想,如袒护资产阶级及帮土豪劣绅说话,如高傲,如看不起人,如不与农民及最下的工人接近,如不注意下事,如不做下层工作,如吸食鸦片及赌博打牌,及一切的浪漫不正当行为,如工作不努力,及不努力学习、乘暇看书等等,一切均要涤除尽净,方可成一真正的们革命的无产阶级所应持的态度无产阶级者。
我们要牺牲自己的利益,为无产阶级利益而牺牲、而斗。
我们奋时时要莫忘掉了为党服务,无条件的为党服务,接受党的指挥和命令。
”品读红色家书,使我认识到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
使我明白了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更加端正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篇2捧读《红色家书》,我的内心感慨万千,体会颇深。
这些红色书信充分展现了革命先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凸显了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令人震撼,同时也让我获得一场心灵上的洗礼。
要革命,就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一个正直的人。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由此可见,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一名共产党员有多重要。
它是一座灯塔,为你在迷路中指明方向;它也是一股力量,让你在混沌中仍不绝希望;它更是一剂良药,使你永远保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状态!革命英雄王孝锡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写出了这样的`誓言:“任何力量,不能移我的心。
读红色家书有感精选三篇

读红色家书有感精选三篇一封无字信,一生未了情。
细细品读《红色家书》。
虽名为家书,其实是最终时刻留下的信件了,大部分便是说遗书也不为过吧。
通读全书,虽也有琐碎家事。
但更多的,却是从大处着笔,倾吐了平生志气,标明白使命担当。
真理的火种一旦种下,立即呈燎原之势,惊醒沉梦数千年,唤起工农千百万。
有了这样的力气,方志敏在狱中奋笔,"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有了这样的力气,李大钊在演讲中高呼,"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读《红色家书》,便是读史,读党在困难岁月中走过的昨天,读共产党员相继不忘的使命与从未蒙尘的初心,那是一种革命者留下的永恒壮丽,让我们擦亮了信仰,明确了担当,鼓足了力气,将个人的小生命,融入党和国家大生命的洪流。
书中篇无长短,字字千钧,便如寂夜的呐喊,穿透薄薄的纸面,再次激荡起历史的回声。
一封红色家书就是一座丰碑,一段历史、一种精神、一种传承。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抚今追昔,我们能够告慰先烈的,是这一切如你们所愿;继往开来,我们能够回应时代的,是有很多继承者将连续负重前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大有可为的时代召唤大有所为的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有铆足干劲,使尽全劲,踏踏实实走下去,才能不负这个宏大的时代。
读红色家书有感血迹与泪痕,浸在残缺的信纸上岁月能让她泛黄,却褪不去革命的红光先烈们的家书,字字滚烫散发出刺眼的光线刀山敢上,火海敢闯抛头颅,洒热血,只因无比坚决的信仰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的精神豪情万丈任你威逼利诱管他恶魔张狂我自仰头上刑场,笑对刀枪让敌人在寒风中颤抖、恐慌铁汉亦是柔情儿唯放不下父母和儿女只把英雄泪,来世报爹娘更盼儿女继吾志、快成长革命英雄舍家为民,大爱无疆只因心中有党,眼中有光看!革命的洪流已令反动派没入红色的汪洋红色家书自带芳香红色基因布满力气跨过历史长河,穿越时空星光在中华大地绽放读红色家书有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读红色家书文5篇

读红色家书文5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红色家书文5篇,欢迎阅读参考!读红色家书文心得体会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家书不知承载着多少人的思念和悲喜,尤其是在时局动荡、战火纷飞的年代。
而从《红色家书》中我除了能感受到他们的思念和喜悲外,还读出了一种力量、一种希望,那种力量和希望然使我深深震撼,久久不能平静。
书中的第一封家书是何书恒写给他两位哥哥的,当读到他那句“我不望我家活多人,只望活的人要真活,不要活着还不如死”我是不能理解的,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可能是无法体会到乱世里挣扎求生的痛苦吧。
不过我知道虽曾有一句话“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但我想何书恒一定会选择做一个乱世中激浊扬清、追寻光明的人!每一封家书都寄托着写信人的希冀,当我读到杨杰写给儿子的家书中谈到的“世道艰苦,奋斗才是出路。
幼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好运气总是落在有本钱的人身上”时,我突然感觉很亲切,就如同我父母在我耳边叨叨,让我勤奋努力、脚踏实地一样。
此刻,他在我心中再也不仅仅只是一个革命英雄,一个记载在书中的人物,也是一个殷切叨念儿子、期盼儿子能做一个有用之人的普通父亲。
在这些家书中还有很多都是革命先辈们临死前留下的遗书,在死前他们放不下自己的父母妻儿,他们也更放不下革命的事业和心中的信仰。
如吉鸿昌所书的他们是“为时代而牺牲”,刘愿庵所书的“无产阶级的意识是不能抹杀的,这是中国一线曙光,我们的牺牲总算不是枉然的,因此我心中仍然是很快乐的”,熊亨翰所书的“余之死,非匪非盗,非淫非拐,非杀人放火,非贪赃枉法,实系为国家社会,为工农群众”。
他们都是为心中的理想信念、为共产主义事业牺牲的,他们至死不悔!“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读到这句时我不禁眼泪盈眶,刘伯坚他生时是不断追求中国新的出路,追寻他心中和平、幸福、温暖的中国,而死时他也是无悔、慷慨就义的,为了他心中的信仰,为了他心中期盼的新的中国!可能我没有像刘伯坚那样伟大的志向、那样无畏生死的精神,但我有一颗爱国心!在这一刻,我们的心是一样的,我们的感情是共鸣的!“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我默默地念着,我放声的吟着,此时此刻心中似有激情万丈,热血沸腾!我突然觉得我很幸福,因为我生活在一个先辈们渴求的为之奋斗一生并献上宝贵生命而得来的和平、幸福和充满生命力的新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诵读《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近日,在幼儿园党支部的组织下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诵读学习了《红色家书》。
读后感受很深、触动很大,为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引发了新思考、增添了新动力。
捧读《红色家书》,体会颇深,都说"家书抵万金",从一封封语言质朴、热情洋溢的家书中,我们看到了革命者最讲亲情,最懂真爱,即使他们天各一方,生死攸关,仍惦念着白发双亲,牵挂着妻子儿女。
这些红色书信充分展现了革命先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党绝对忠诚的赤子之心,展现了革命先烈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和报国为民的炽热情怀,让人震撼,洗礼精神。
从《红色家书》中我感受到的有人间大爱、革命大义的家国情怀;领悟到的是革命烈士苟利社稷、舍家为国的高尚品格;体会到的是共产党员们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的忠诚信仰。
在对老一辈革命家强大信仰精神力量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同时,更加深刻体会到,这不仅仅是一种民族之魂,一种理想信仰,更是党在奋斗历史过程中积累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中一封家书使我印象尤为深刻——赵一曼就义前给儿子的遗书。
“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我的孩子要替母亲继续奋斗”赵一曼在牺牲前写给儿子的家书,其中包含着作为一名母亲的遗憾,为国牺牲的坚毅不屈,还有对幼小儿子的期望。
赵一曼的家书让我们看到,我们不仅应该爱惜千千万万名烈士用生命换来的今天的和平与稳定的生活,更应该学习这些烈士不屈不挠、爱国为国的至上情怀。
品读《红色家书》,不仅加深了我对先烈的敬仰与怀念,而且学会了应当怎样做人,怎样做事;不仅使我的思想进一步得到净化,而且增强了党性,激发了工作热情。
相比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已经无比幸运,在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时代,我们更应沉下心思、伏下身子,在工作中勇挑重担,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所承载的希望十分厚重,所肩负的责任无比重大。
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向书本、实践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培为政之本。
熊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