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阅读理解以及答案
莫言《母亲》阅读练习及答案
莫言《母亲》阅读练习及答案母亲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夜深了,下了整整一天的秋雨还在渐渐沥沥地敲打着楼外的一玻璃,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母亲从我记忆深路上蹑手蹑脚地走出她的小房……随着职务的提升,不仅工作忙碌,应酬也多了起来,我每每回家太晚,她抱怨几句便不再理睬我。
一次深夜回家,看到母亲在她的房门口,显然是在等我。
我带点责备地说她:娘,“不用惦记我。
您这么大年纪了,该多休息。
”母亲结巴着说:“娘知道,娘担心你……”那以后,再没有看到母亲等在房门口。
母亲只有我这么一个儿子,因为父亲早亡,我结婚后,母亲便跟着我和妻子同住。
只有小学文化的母亲,牵挂着我爱着我,却最大限度地给我飞翔的自由。
这一天,夜里回到家门口时,屋里传来来了清脆的钟声是大厅墙上老式挂钟报时的声音。
抬手看看表,12点。
“她们应该都睡了吧。
”我想着,轻手轻脚地开门关门,脱鞋进房间……第二天吃早饭时,母亲突然对我对我说:“你昨天晚上怎么回来那么晚?都12点了吧?这样不好……”我一下愣住了,不知道母亲怎么会这么清楚。
我往母亲的碗里夹菜,一边繁衍着:“娘,我知道了。
”此后,每次我回家晚了,第二天母亲总会大概地说出我回家的时间,但不再多说什么。
我知道母亲是在提醒我别回家太晚,提醒我不能对家过于疏淡。
而我心头的疑问也越来越大:每次晚归,母亲是怎么知道的呢?母亲在她43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双眼失明,此后一直生活在无光的世界。
那晚,我又是临近12点才回到家中。
因为酒喝得太多,我没有回房间餐觉,悄悄地去了阳台,想吹吹风,清醒一下。
站了一会,大厅又传来报时的钟声,十二下,清脆而有节奏感,我开始踱回房间。
刚到门口,我呆住了,在月光下,母亲正俯身在鞋架前,摸索着鞋架上的一双双鞋她拿起一双放到鼻子前闻一闻,然后放回去,再拿起另一双……直到闻到我的鞋后,才放好鞋,直起身,转回她的房间。
原来,母亲每天都在等待我的回来,为了不影响我的妻子,她总是凭借鞋架上有没有我的鞋来判断我是否回到家中,总是数着挂钟的钟声来确定时间。
母亲现代文阅读原文附答案(通用4篇)
母亲现代文阅读原文附答案(通用4篇)母亲现代文阅读原文附答案篇1这是一个母亲受传统和现实的羁绊,缺乏将希望变为行动的自觉和勇气的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母亲》现代文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母亲》现代文阅读原文看见一阵人穿得清清楚楚的打她身边走过看见一阵人穿得清清楚楚的打她身边走过,母亲亮着眼睛问:“你们可是看火车去的?”“是的,阿南婶!”“我也想去。
”“要去就去,又没有谁阻止你。
”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骑,虽则没有谁阻止。
她成年忙碌,尤其是在收豆的时候。
这几天一放光她就起身,把家事料理了妥当以后,她又忙着跑到天井里,扫干净了地,然后取下挂在泥墙上,屋檐下,或者枯树枝中间的豌豆,用一个笨重的木槌打豆。
这几天天气很好,虽则已是十一月了,却还是暖和和的,象春天。
母亲只穿着一身单衣,戴一顶凉帽,一天到晚的捶着豌豆,一束又一束的。
豆非常干燥,所以打豆一点不费力,有许多直象灯花的爆裂,自然而然的会裂开,象珍珠似的散满一地。
可是打完豆以后,她还得理清枯叶泥沙,装进大付篓,而且亲自挑上楼去。
这些本来需要男子做的事,真苦够她了。
催,催,催,催;催,催,……她一天打豆,很少休息,连头也难得一抬。
可是当她听到火车吹响汽笛的时候,她就放下了工作,忘情地抬起头来,倾听,闭着眼思索,有时还自言自语:“唉,要是我能看一看火车!”车站离我们家里并不很远,火车经过的时候,不但可以听到汽笛的声音,如果站在山坡上,还能够看见打回旋的白烟。
因为附近有铁路还是最近的事,所以四方八面赶去看火车的人很多。
母亲打豆的田径,就在大路旁,村里人都得经过她的身旁,如果要去火车站,一有人过去,她总要探问几句,尤其当他们回来的时候:“看见了没有?”“自然看见了,阿南婶!”“象射一样的长吗?”“有点儿象。
”“只有一个喷火的龙头,却能带着几十节几百节的车子跑,不很奇怪吗?“真的很奇怪。
”因为她象小孩子似的,不断地问长问短,有许多人简直让她盘问得不能忍受。
阅读理解《母亲》及参考答案
阅读理解《母亲》及参考答案
阅读理解《母亲》及参考答案
从前,有母子两人。
有一年遇上大旱,(棵颗)粒未收,家中粮只够一个人食用。
于是,母亲对儿子说:“孩子呀,现在家中缺粮,如果我们娘俩吃的话,都要饿死;不如这样,我(已己)活了70多岁了,你还年轻,改天你把我背到深山里葬了吧。
”
儿子不愿意,可粮食越来越少,母亲苦苦www.(哀唉)求,他终于同意了。
这一天,雪呼呼得下着,儿子背着母亲向深山老林走去。
山越来越深,雪越来越大。
……走着走着,儿子忽然发现母亲用手(拆折)着树枝,不断往雪地上扔。
儿子觉得奇怪,便问:“妈呀,你都要死了,还折这些树枝干嘛?”
母亲说:“孩子呀,我是怕你扔了我以后,自己找不到路回家呀!……”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
2、给文中括号里使用恰当的.汉字打“√”。
3、“深”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
给它换个部首,可变成()字。
4、真是天下慈母心啊!面对生死抉择,母亲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自己选择了死亡,就在临死前,还为儿子不迷路而想尽办法。
请你用“________”画出母亲的做法。
5、如果你是那个孩子,面对这样一位伟大无私的母亲,你会怎么做?
参考答案
1、围绕母爱命题。
(2分)
2、颗,已,哀,折(每字1分,共4分)
3、氵,8,探(每空1分,共3分)
4、走着走着,儿子忽然发现母亲用手折着树枝,不断往雪地上扔。
(2分)
5、结合自己的感受谈。
(3分,酌情给分)。
感人至深《母亲》语文阅读短文答案
感人至深《母亲》语文阅读短文答案1.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答案】:①“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 ②“看花”是母爱的集中表达. ③“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2.文中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答案】:①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苦衷. ②母亲周到细心,尽可能不去惊扰儿子. ③母亲的心里更难受.3.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详细作用.答:【答案】:第一处:“母亲喜欢花……”. ①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 ②母亲为儿子放弃了对生活的享受.第二处:“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痛……” ①补充说明母亲的病详细到了哪步田地.②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第三处:“别人告诉我……”.说明母亲心里只为儿女的幸福着想,从未把自己放在心上.4.结合内容说说文中加点的动词“扑”和“挡”为什么用得好.答:【答案】:母亲时刻为儿子着想,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刻画鲜明,感人至深.5.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答:【答案】:①“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假设换成“期待”那么不能突出母亲忍着宏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这一特点. ②从词义看,“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那么指较高要求.6.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详细说明.答:【答案】:从结尾的描写内容看,“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7.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答:【答案】:①“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 ②“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 ③“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全部答案给你评论(5)|给力26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母亲》阅读原文与答案
《母亲》阅读原文与答案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即是母亲。
孩儿的成长,是母亲再生的希望;孩儿的失败,是母亲酸楚的泪水;孩儿的成功,是母亲幸福的浅笑。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母亲》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母亲》记叙文阅读原文①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逝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
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
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
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
“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拧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②望着这生疏的娘俩儿,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用忐忑不安的眼光偷偷地看她和她的女儿。
③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
学校开家长会,我愣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
”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夺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
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
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道:“你别碰我的妈妈。
”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④孩子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
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儿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
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立即昏了过去。
等我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医院里了。
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敬呀……”⑤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就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脸。
我不知怎么搞的,我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母亲》阅读理解题目和答案
《母亲》阅读理解题目和答案《母亲》阅读理解题目和答案①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
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②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
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
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
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
【甲】□□□□,树老根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③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
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④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
这是多么熟悉的动作呀!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
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
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
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走到公路对面。
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⑥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公路已改造成混凝土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
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掠头发一样--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乙】□□的情肠。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良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1、根据文章按要求分别将甲乙两处所缺的词语补出来。
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2、第①段中,“年近花甲”是什么意思?3、第②段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4、第③段一开头写“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震颤”的原因是什么?5、文章中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两次“牵手”,概括地说是哪两次?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6、根据文章,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母亲》阅读答案范文
《母亲》阅读答案在学习、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分析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
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母亲》阅读答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母亲》阅读答案1①生我的时候,母亲已经到了四十岁。
②我是母亲生下来的第七个孩子,也是活下来的四个孩子当中最小的一个孩子。
③那个年代的农村,一家六口人当中,有四个娃娃都要吃要喝,而家里面只有一个半劳力——我的母亲身体一直有残疾,只能算是半个劳力的我家,在那每个劳动日的日值只有五毛钱的日子里,生活起来,不容易啊。
④不过,从打我记事起,我就知道,我的母亲非常的溺爱我。
⑤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我吃奶一直吃到八九岁上。
不过,母亲毕竟是四十岁上才生养了我,故而妈妈的奶头里面,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奶水。
但是,居然让我一直吃到八九岁上,这在当时的农村,也算是极为少见的了。
母亲对我的溺爱,由此可见一般。
⑥我渐渐长大了,已经上了学的我,实在是到了非断奶不可的年龄了。
此时,母亲知道正在长身体的我,需要大量的营养,故而,此时家中所有好吃的,总是我第一个吃——当然也是我吃得最多。
⑦不过,那个时侯也真的没有什么好吃的。
在我看来,每天都只能跟玉米、红薯打交道的我,能够每个星期吃上两三顿馒头米饭的,已经非常知足啦。
当然啦,对于我而言,哪里的好吃的也不如母亲给我做的鸡蛋饼好吃——因此,每天一个鸡蛋饼,对于我来说,那是必须的。
⑧后来,我上了高中;再后来,我上了大学;再后来,我参加了工作。
高中,大学,工作,都只能每个星期回家一次。
⑨可是,这个时期的我,每次回到家,都能在第一时间,吃上母亲做的鸡蛋饼——虽然,此时已经经历过外面世界精彩的我已经知道,母亲给我做的鸡蛋饼,真的并不是这天底下最好吃的食品,可是我还是要高兴地大吃特吃一顿。
此时,再看到已经非常苍老的母亲的笑脸,才算是心满意足。
⑩任何一个人,只要你在外面飘,最担心你的安全的,当然是母亲——我的母亲也不例外。
现代文阅读《母亲》答案详细解析
现代文阅读答案详细解析母亲何家槐看见一阵人穿得清清楚楚的打她身边走过,母亲亮着眼睛问:“你们可是看火车去的?”“是的,阿南婶!”“我也想去。
”“要去就去,又没有谁阻止你。
”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骑,虽则没有谁阻止。
她成年忙碌,尤其是在收豆的时候。
这几天一放光她就起身,把家事料理了妥当以后,她又忙着跑到天井里,扫干净了地,然后取下挂在泥墙上,屋檐下,或者枯树枝中间的豌豆,用一个笨重的木槌打豆。
这几天天气很好,虽则已是十一月了,却还是暖和和的,象春天。
母亲只穿着一身单衣,戴一顶凉帽,一天到晚的捶着豌豆,一束又一束的。
豆非常干燥,所以打豆一点不费力,有许多直象灯花的爆裂,自然而然的会裂开,象珍珠似的散满一地。
可是打完豆以后,她还得理清枯叶泥沙,装进大付篓,而且亲自挑上楼去。
这些本来需要男子做的事,真苦够她了。
催,催,催,催;催,催,……她一天打豆,很少休息,连头也难得一抬。
可是当她听到火车吹响汽笛的时候,她就放下了工作,忘情地抬起头来,倾听,闭着眼思索,有时还自言自语:“唉,要是我能看一看火车!”车站离我们家里并不很远,火车经过的时候,不但可以听到汽笛的声音,如果站在山坡上,还能够看见打回旋的白烟。
因为附近有铁路还是最近的事,所以四方八面赶去看火车的人很多。
母亲打豆的田径,就在大路旁,村里人都得经过她的身旁,如果要去火车站,一有人过去,她总要探问几句,尤其当他们回来的时候:“看见了没有?”“自然看见了,阿南婶!”“象蛇一样的长吗?”“有点儿象。
”“只有一个喷火的龙头,却能带着几十节几百节的车子跑,不很奇怪吗?“真的很奇怪。
”因为她象小孩子似的,不断地问长问短,有许多人简直让她盘问得不能忍受。
“我们回答不了许多的,阿南婶,最好你自己去看!”“我自己?”她仿佛吃了一惊,看火车,在她看来象是永远做不到的事。
“是的,你要去就去,谁也不会阻止你!”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然没有谁阻止。
她一生很少出门,成年累月的给钉在家里,象钉子一样。
《母亲》阅读训练及答案
母亲张翎母亲要来多伦多探亲,苏伟请了半天假,独自在家收拾房间。
关于母亲的住处,苏伟两口子有过一些激烈的讨论。
苏伟觉得母亲的眼睛不好,怕上下楼梯摔跤,应该住在楼下进门的那间房。
妻子晓烨说楼下这间房是她的办公室,办公桌极是笨重,电话、传真、电脑、打印机重新布线都要费事。
两个人争执了半天,结果是苏伟的意见胜出——苏伟说母亲来探亲,没有医疗保险,若真摔了,医疗费用将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晓烨沉吟了半天,才说:“要搬你搬,我不管了。
”机场里接了母亲,母亲的模样倒没什么大变,只是身材更矮小了一些。
母亲把鼻子凑得近近地打量儿子,像是猫在闻食。
“头发哪儿去了?瘦成这个样子。
”母亲摸着儿子的手,啧啧地叹气。
“还是你媳妇比你强,腰圆肚圆的,一看就是身体好。
”苏伟捅了母亲一下,让母亲住嘴。
晓烨这些年一直在减肥,最听不得人说她胖。
母亲的眼病,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
至今回想起来,苏伟总觉得是自己偷了母亲眼睛的那份光亮。
苏伟的父亲去世很早,他和两个哥哥都是靠着母亲在皮鞋厂工作的微薄工资长大的。
母亲常年营养不良,又劳累过度,有一天突然眼睛就坏了。
三个孩子也是从那时才真正懂事起来,每天做完作业,就开始糊火柴盒。
糊火柴盒的收入孩子们只上交一部分,另一部分自作主张拿去给母亲买了鱼肝油。
后来三个孩子都成了家,大哥二哥搬出去住,苏伟也大学毕业去了省城。
母亲这些年始终自己一个人过,她不愿和任何一个儿子住在一起。
苏伟是母亲最疼的一个幺儿子,所以当苏伟提出要母亲来多伦多探亲的时候,母亲虽有几分犹豫,最后还是来了。
母亲是个节省的人,在苏伟家,母亲舍不得用洗衣机和烘干机,总是手洗了自己的衣服挂在卫生间里晾干,水常常滴答一地。
晓烨说了许多次地砖浸水要起泡的,后来母亲就等到早上他们都上了班才开始洗衣服,快下班时赶紧收拾起来。
地上的水迹,母亲是看不清的,但晓烨的脸色却渐渐难看了起来。
母亲操劳惯了,到了儿子家里依旧煎炸烹炒,一屋子油烟,惹得火警器呜呜地叫……后来,晓烨就带着月亮在外头吃饭,再打包了外卖给苏伟母子吃。
“母亲”阅读理解答案15篇
“母亲 ”阅读理解答案15篇“母亲 ”阅读理解答案1 ⼀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次参加家长会,幼⼉园的⽼师说:“你的⼉⼦有多动症。
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看。
”回家的路上,⼉⼦问母亲:⽼师都说了些什么?母亲⿐⼦⼀酸,差点流下泪来。
因为全班30位⼩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师表现出不屑。
然⽽,她还是告诉了她的⼉⼦。
“⽼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 那天晚上,她⼉⼦破天荒地吃了两碗⽶饭,并且没让她喂。
⼉⼦上⼩学了。
家长会上,⽼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查。
” 回家的路上,母亲流下了泪。
然⽽,当她回到家⾥,却对坐在桌前的⼉⼦说:“⽼师对你充满信⼼。
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只要能细⼼,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 说这话时,她发现,⼉⼦暗淡的眼神⼀下⼦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下⼦舒展开来,她甚⾄发现,⼉⼦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了许多。
第⼆天上学时,他去得⽐平时都要早。
孩⼦上了初中,⼜⼀次家长会。
母亲坐在⼉⼦的座位上,等着⽼师点她⼉⼦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的名字在差⽣的⾏列中总是被点到。
然⽽,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
直到结束,都没听到。
她有些不习惯。
临别,她去问⽼师,⽼师告诉她:“按你⼉⼦现在的成绩,考重点⾼中有点危险。
” 母亲怀着惊喜的⼼情⾛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在等她。
路上她扶着⼉⼦的肩膀,⼼⾥有⼀种说不出的甜蜜。
她告诉⼉⼦:“班主任对你⾮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很有希望考上重点⾼中。
” ⾼中毕业了。
第⼀批⼤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学校打电话让她⼉⼦到学校去⼀趟。
她有⼀种预感,她⼉⼦被清华⼤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跟⼉⼦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从学校回来,把⼀封印有清华⼤学招⽣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突然转⾝跑到⾃⼰房间⾥⼤哭起来。
(完整版)《母亲》阅读理解答案及解析
母亲肖复兴①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
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
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
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
“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拧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②望着这陌生的娘俩儿,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用忐忑不安的眼光偷偷地看她和她的女儿。
③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
学校开家长会,我愣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
”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
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
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道:“你别碰我的妈妈。
”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④孩子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
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儿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
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立刻昏了过去。
等我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医院里了。
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呀……”⑤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就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脸。
我不知怎么搞的,我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⑥“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⑦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⑧“不疼就好,没事就好!”⑨回家的时候,天早已经全黑了。
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
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语文阅读《母亲》阅读训练及答案(精选10篇)
语文阅读《母亲》阅读训练及答案(精选10篇)语文阅读《母亲》阅读训练及答案篇1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的常考考点内容,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语文阅读《母亲》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好好学习并掌握这部分知识,赶快学习起来吧。
语文阅读《母亲》阅读训练及答案母亲①荠菜成了春天的一个符号,最讲求新鲜的,现采现摘,现炒现吃。
我小时候,母亲领我去紫金山踏青,总要随手拎一把小铲刀,挎一只竹篮子,不时蹲下身子,挖路边的荠菜。
这样的活儿,我也爱抢着干。
母亲站在一旁,边夸我眼尖、手巧,边承诺回家后给我好好地打牙祭。
和母亲一起挖荠菜似乎比真把荠菜吃进嘴里更令人陶醉。
事隔多年之后,我在异乡想念母亲,头脑中浮现的,仍是她教我挖荠菜时那年轻的面容与身姿。
荠菜,因为我亲手挖过,而且是母亲教我挖的,所以从感情上,它离我最亲近,同时也标志着一段不可复得的儿时时光。
②海带被我当作大海的礼物来看待。
我之所以热爱海带,在于它是我妈妈的拿手菜。
小时候,妈妈总是为我一锅接一锅地用海带炖排骨,说是可以补钙、可以预防大脖子病等等。
我感觉,幸福也一点点地融化在浓香的排骨海带汤里。
有人问中国台湾美食家蔡澜:您见多识广,最好吃的是什么?蔡澜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妈妈做的菜最好吃。
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方面年少时人的味蕾最灵敏,容易产生深刻印象,口味还未被后来的山珍海味搞得混杂;另一方面,妈妈做的菜最有家常味了,尤其那份细致入微、润物无声的爱心,别人根本模仿不出来。
还有一点,恐怕也是最重要的:妈妈做的菜,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而且有时效性,不是永远都能吃到的。
终有一天,它会成为一个美好而怅然的回忆,你出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它是无价的。
③我出门在外整整二十年,每次离开家都乘坐夜间的火车,母亲早早就上床睡了,希望我在她睡着的时候再离开。
不知道她是否真能睡着,至少假装睡着了,熄灯后的卧室没有任何动静。
我探头看了一眼,隐约看见她盖着棉被仰面躺着的轮廓,于是在内心里喊一声妈妈,就蹑手蹑脚地走了。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母亲附答案详解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母亲附答案详解高中语文阅读理解母亲附答案详解「篇一」母亲的祖母六十岁以后陷入黑暗,母亲的母亲五十岁以后双目失明,母亲今年三十五岁,儿子七岁,双目炯炯有神。
然而,母亲总为他担惊受怕。
假如顺其自然,母亲知道,她和儿子都会变成盲人。
母亲庆幸生在这个时代。
几年前她找到一个名医,医生告诉她,他们的眼睛可以通过手术医好,但需要一大笔医药费。
那数字令母亲眩晕。
母亲开始疯了般赚钱。
每天她在工厂工作八个小时,下了班,回家安顿好儿子,又要做两个小时的钟点工。
从雇主家出来已经很晚,母亲拖着极度疲惫的身躯,还要赶去另一个雇主家母亲的视力每一天都在下降。
世界变得愈来愈模糊。
母亲知道自己即将失明。
医生说你的眼睛急需治理。
她说不,我想让我儿子动手术。
医生说你的儿子还有机会。
可是你如果不动手术,肯定变成瞎子。
她继续发疯般赚钱。
她又接了一份洗衣服的工作。
她努力不让雇主知道她的眼睛即将失明。
她凭听觉工作,她凭记忆走路。
每天晚上她很晚才回家,只要她的儿子没睡,她都会拿出那个存折,让她的儿子念出那上面的数字。
她得知儿子的眼睛没有任何问题,她得知存折上面的数字已经非常接近手术费用,然后她笑了,笑出一滴眼泪。
只需要再领一个月的薪水,她就可以带着儿子去远方的城市动手术。
那个月的薪水装在她的口袋里,那笔钱不多,可对她却无比重要。
她走在马路上,摸索着向前,那条偏僻的`马路车辆稀少。
她慢慢往家的方向走,尽管走得很小心,可是身体还是一点一点地接近马路的中央。
一辆汽车冲过来了,她听到橡胶轮胎在沥青路面上摩擦出尖锐刺耳的调子。
然后,她的身体便飘了起来,在空中她捂紧口袋醒来时她闻到刺鼻的酒精气味。
她问:我在医院吗?护士说:是的。
她问:我很严重吗?对方说:不太严重,不过你还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她说不行,我得回家看我的儿子。
她趁护士不在的时候逃出了医院。
她回到家,喊来她的儿子,她说快数数口袋里的钱。
儿子说,2356块。
她说存折呢?儿子说,156930块。
母亲短文阅读理解附答案
母亲短文阅读理解附答案母亲短文阅读理解附答案(甲)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
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着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乙)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
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
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他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哪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待。
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
我其实还记得,还记来时泥泞的.山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栓,还有,还有我们曾共同相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
1.从表达方式看,甲文重在___________;乙文重在_____________。
A.议论 B.抒情 C.叙事2. 甲文对母亲高度评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表现被母亲无私而深沉的爱感动而悔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用一句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内容。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文中划线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___________的决心;乙文中划线的句子是对“我”的__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我”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母亲》阅读练习及答案
初中语文《母亲》阅读练习及答案年级:姓名:《母亲》阅读练习及答案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
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
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
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
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
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
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
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
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
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
她追问我为什么哭。
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
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
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亲阅读理解以及答案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
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
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
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
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
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
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
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
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
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
她追问我为什么哭。
我含糊其
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
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
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
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
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
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
大家都学得很像。
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
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
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
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
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
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
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
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1、文章第①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文中两处划横线句子的含义。
(1)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画曲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意,请补写出第④段中父亲严厉批评我的话。
(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从听觉、视觉、嗅觉方面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构成了一幅有动作、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劳动场面。
2、1)母亲不逃避困难和不幸,乐观顽强的面对困难;2)面对苦难要坚强的活下去,表现母亲的坚强和责任感;这种庄严的承诺,是为了消除儿子的担忧,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3、照应前文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时期,引出下文我对母亲的担忧;体现生活的艰难、人性的脆弱,反衬母亲的坚强。
4、内容要围绕人应该有骨气、有尊严地活展开;语言要口语化,且符合人物身份。
5、参考实例:
1)从内容上,为了更好的全面的揭示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丰富了文章内容;如果不写父亲、爷爷,内容就显得单薄。
2)从主旨上看,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的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的活着,互为补充,文章有厚重感。
3)从人物形象上,母亲和父亲、爷爷相互映衬补充,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4)其他方面,可以使我体验和洞察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不光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也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