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人物素材王国维
作文素材之民国大师·09王国维
作文素材之民国大师纵横语文教研室09.王国维一、人物简介 (3)人物事件1:王国维的辫子 (3)人物事件2:沉湖自尽 (4)人物事件3:“三重境界” (4)人物事件4: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6)人物事件5:严肃、认真、谦逊、务实的治学态度6二、经典语句 (7)三、名家评价 (8)四、作文文段 (8)话题1:勇气 (8)话题2:死亡与永恒 (9)话题3:耐住寂寞 (9)话题4:读书 (9)话题5:理想 (10)话题6:奋斗 (10)话题7:收获 (11)五、精选范文 (11)静水流深,方能致远 (11)莫逞高论,修道立德在自身 (12)秉承“六不”做学问 (14)花开无声,方显人生 (16)六、适用话题................................. 17 目录09. 王国维一、人物简介王国维(1877-1927),浙江海宁人。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四大导师。
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
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其实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均有很深造诣,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人物事件1:王国维的辫子王国维在受西学浸染极深的清华校园里,头戴白棉布瓜皮小帽,穿长袍,勒条粗布腰带,典型的冬烘先生模样,而且,他顶着一条辫子(那是在辛亥革命后重新续起来的)。
王国维的辫子留得不合时宜,却也并非是为忠君而留——溥仪的辫子已经剪掉了。
看来,保存一点对传统文化的纪念,作为与现实生活抗衡的文化品格象征,才是这条辫子存在的意义。
大师中的大师--谈王国维的学术成就(作文素材)
大师中的大师--谈王国维的学术成就(作文素材)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是一位通才,不仅跨越古今而成名,也是中西文化而自铸伟辞的一代国学大师。
王国维之学所涉及文、史、哲、甲骨学、经学、文字学、美学等,真可谓全才,配得上“国学大师”之名号。
在其短暂的一生中,著作颇丰。
他能横穿词海纵跨年代把先人的词解到如此境界,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细细品味,真的为这三境地折服和感叹。
若非曾经“独上高楼”远望“天涯路”,又怎能“为伊憔悴”而“衣带渐宽”呢?如非“终不悔”地苦苦追索,又怎能见得“灯火阑珊处”的美景呢?1927年夏天,风吹着街道两边的杨柳,来往的行人走在新时代的战乱之中。
王国维感于“世道已变”,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便写好遗书装在兜里,于6月2日,同朋友借了五块钱,乘人力车从容地去到颐和园自沉于昆明湖。
遗书全文如下: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导。
我死后当草草棺敛(殓),即行索葬于清华莹地。
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固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
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
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也。
五月初二日父字有人将王国维的学术成就比作一颗耀目的钻石,每一个晶莹剔透的切面都闪烁着令人心旌摇曳的光彩。
这并非溢美之词。
在哲学、美学、文学、考古学词曲学、红学、金石学等领域,王国维均有深诣和创新。
平生学无专师,没有硕士、博士的头衔,却能自辟户牖,勤奋钻研,筑起了一座又一座学术里程碑。
国学四大导师: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梁启超在民国这样大师辈出的时代,王国维却是被众多大师们极力推崇着的大师中的大师!梁启超:“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
”郭沫若:“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胡适:“南方史学勤苦而太信古,北方史学能疑古而学问太简陋......能够融南北之长而去其短者,首推王国维与陈垣。
高中作文人物素材:王国维
高中作文人物素材:王国维高中作文人物素材:王国维导语:王国维是一代大师,却在知天命的时候选择自杀,或许是真的知了天命才做了这样的选择。
大师之死成谜,众说纷纭。
他说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生平简述】王国维于1877年12月3日(旧历十月二十九日)出生于浙江海宁县,是徐志摩、穆旦、金庸等人的同乡。
王国维世代清寒,幼年为中秀才苦读。
早年屡应乡试不中,遂于戊戌风气变化之际弃绝科举。
二十二岁起,他至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
利用公余,他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
1902年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归国。
后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复埋头文学研究,开始其“独学”阶段。
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
其间,著有《人间词话》等名著。
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国维携生平著述3种。
眷随儿女亲家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从此以前清遗民处世。
其时,在学术上穷究于甲骨文、金文、汉简等研究。
1916年,应上海著名犹太富商哈同之聘,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文、考古学研究。
1922年受聘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
翌年,由蒙古贵族、大学士升允举荐,与罗振玉、杨宗羲、袁励准等应召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食五品禄。
1924,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
王国维引为奇耻大辱,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投金水河殉清,因阻于家人而未果。
1925年,王国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教授古史新证、尚书、说文等,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被称为“五星聚奎”的清华五大导师,桃李门生、私疏弟子遍充几代中国史学界。
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北上时,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
在其50岁人生学术鼎盛之际,为国学史留下了最具悲剧色彩的“谜案”。
王国维事迹素材
王国维事迹素材《聊聊王国维那些事儿》提到王国维,可能有些人会觉得陌生,但要是说起他那句超级经典的“人生三境界”,估计不少人就恍然大悟了。
咱今天就来讲讲这位厉害人物的那些有趣故事和事迹。
王国维呀,那可是个大学问家。
他脑袋里装的知识那叫一个丰富,研究起学问来简直是如痴如醉。
你说他要是活在现在,参加个什么知识竞赛,估计冠军非他莫属,那些奖金都得拿到手软。
不过呢,他这人有时候也挺固执。
就像他研究学问的时候,一旦认准了一个方向,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有人劝他换个思路,他却摆摆手说:“不行不行,我就要这样搞!”嘿,还挺有个性。
王国维对待学术那是极其认真,任何小细节都不放过。
就好像一位侦探在案发现场寻找蛛丝马迹,不把真相弄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
有一次,为了考证一个小小的典故,他硬是查阅了无数的古籍,简直是钻进了书堆里。
别人都笑他太较真,他却一本正经地说:“这可是学术,能不较真吗?”他的人生三境界那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就像我们刚开始追求梦想,迷茫又充满期待。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哎呀,这不就是我们为了梦想拼命努力,不惜掉几斤肉的样子嘛!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真的实现了梦想,一回头,嘿,原来成功就在那里呢。
要说王国维这人也挺有意思,平时看着严肃,但有时候也会露出可爱的一面。
比如他和朋友们讨论问题的时候,争得面红耳赤,那场面简直比菜市场还热闹。
但吵完了,他还是会和朋友们嘻嘻哈哈,该干嘛干嘛。
王国维虽然在学术上牛得不行,但在生活中也是个普通人。
他也会为了一些小事烦恼,也会有开心和不开心的时候。
这让我们觉得他不再是书本上那个遥不可及的大神,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总之呢,王国维的事迹素材那可是丰富多彩。
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学术界闯出了一片天,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咱们可不能只记得他的三境界,还得多多了解他其他的有趣故事,从他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
以大师境界为话题的作文素材_高考作文素材
以大师境界为话题的作文素材关键词:功夫在诗外,坚守内心,胸襟,超脱,美丽人生,视野,坚守,忘我,幸福,维权,超越自己,成熟,不朽,勇于突破,守卫底线,自由,守拙,自嘲,大师无争大师王国维【关键词:博学,朴素,专注,传承,不朽】王国维作为一代大学者,平生钻研学问而无穷尽,他平日不介入政治圈子,不营生计,不交权贵,不慕荣华,不图享受,平日深居简出,生活简朴,虽交游不广,然与同时代之学术界人士有广泛接触,除与罗振玉、缪荃荪、沈曾植等人交流学术,交往较密,其《书信集》所收书信中就有与数十位学者的论学通信,他还与日本、法诸者有很多的学术交流。
做学问是他一生的全部工作和事业,他以其杰出的贡献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独特的地位。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最后一位重要的美学和文学思想家。
他第一个试图把西方美学,文学理论融于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学理论中,构成新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体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既集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大成,又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先河。
在中国美学和文学思想史上,他是从古代向现代过渡的桥梁,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汪国真:他有自己的审美坐标【关键词:平凡,生活,远方,诗歌】汪国真的诗歌,在主题上积极向上、昂扬而又超脱。
作品的一个特征经常是提出问题,而这问题是每一个人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其着眼点是生活的导向实践,并从中略加深化,拿出一些人所共知的哲理。
在当代从诗人华丽转身成为书画家、作曲家,在诗歌、书画甚至还有音乐作曲等各个领域均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并创出自己风格和特色,汪国真是引人注目的,也是最成功的。
汪国真是现在的诗歌有点被边缘化,而改变这种状态最好的方式就是创作更多优秀的诗歌,他还年轻诗歌创作者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不断积累进步。
沈渭滨:半世坎坷皆为字【关键词:学术,钻研,严谨,不懈不怠】沈渭滨先生书房里的一副:半世坎坷皆为字,一生惬意是文章。
人生作文之王国维人生三境界作文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作文【篇一:以“人生三境界”为话题优秀作文】不积小流,无以至千里王国维曾在《人间辞话》中谈到,古今成大事者必经三个阶段。
第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乃人生的起始境界,即要有理想追求;第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即需苦苦追求理想,决不放弃;第三则是“从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个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往往是在不经意间,便达到了自己的人生境界。
大多数人总是徘徊到第一与第二个境界间,他们对前路感到迷惑,心怀理想却不能努力奋斗,努力去实现而是选择放弃。
但争功近利的年轻人,总渴望能快速迈入第三境界。
然而,不经历第一、二个境界,是无法达到第三个境界的。
第一、二个境界是第三个境界的前提基础条件。
树立理想并为之奋斗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我们要静下来思考,世间是没有迈不过的坎的。
只有冲过这一道坎才能拥有厚实的基础。
只有打下厚实的基础,我们才可能达到第三境界,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正如盖楼,理想是地基与框架,苦苦追求则是砖,结构搭好后,只有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铺好每一块砖,才能将楼建好,两者缺一不可,而没有这两者的积累,你永远也无法盖成大楼,达到第三境界。
大家都知道吃饼的故事。
一个饥肠辘辘的小孩吃了前两个饼,没饱,而在吃了第三个饼后,饱了。
他便想应先吃第三个饼即可。
这个想法显然是错的,没有前两个饼的基础,即使他吃了第三饼,也不会饱。
古贤人对此也曾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而从第一、二个境界过渡到第三个境界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比如之前所提到的盖楼,在只有架子和几块砖时是不能称为楼的,只有铺好每一块砖,刷上漆完工的瞬间后才可被被为楼。
只有打好基础,足够强大到迈入第三境界后,蓦然回首,你便会发现自己已迈入成功的殿堂。
而迈入第三境界,静也是不可缺的,静下心来进行艰苦卓绝的工作会带迈入第三境界的台阶。
矛盾对立统一的人物素材范文(精选3篇)
矛盾对立统一的人物素材范文(精选3篇)矛盾对立统一的人物素材1在近代以来的大师一级的学者当中,很少有人像王国维那样,既是开一代学术研究新风气的年轻才俊,又坚守着传统和保守主义,充当着拉历史倒车的腐朽代表,以至竟然为所谓的信仰葬送生命,人生充满了尖锐的矛盾冲突。
王国维是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哲学家。
他是清华大学建立国学院以后第一个来到清华的国学大师。
王国维年轻时学习语言、科学、哲学和心理学、社会学,30岁之后研究文学。
中年之后,又治中国古代史,在甲骨文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奠定了自己国学大师的地位。
与王国维同时在清华国学院的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都是我国近代最杰出的学者,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当年,清华国学研究院正是由于拥有他们,创办两年后,其声望就超过了早于它创立的同类学校,并且,清华国学院由此开始,建立了中国学术独立的传统。
当时,他们四人以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的名头誉满京华。
他精通日文和英语,能够熟练阅读德文版哲学原著,是中国学人研究康德、叔本华、尼采的先驱。
他所著《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等学术著作至今仍被学术界奉为经典。
他在甲骨文学、文字音韵训诂学等古文化领域的研究成果,学术界至今难以超越。
但是,遗憾的是,这位名满天下的学术大师,他的骨子的深处依然是传统保守主义,就在满清被推翻10年以后,仍然应清逊帝溥仪之召,在溥仪的紫禁城小朝庭内当五品官南书房行走,并得到了食五品俸,赐紫禁城骑马的封赏。
他以前清遗老自命,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上时,留下经此世变,义地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给后人留下不尽的遗憾。
从这一点上说,他是应该被人诟病的,但是,这并不仿碍我们钦敬他的为人品格和治学精神。
就在他已经决定沉湖而死的那一天,他最后做的一件事情,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做人多么严谨的人了。
在他弃世的前一日,他的学生,后来成为著名历史学家的谢国桢请他题写扇面,他书写完以后题款时却在谢的名字后写了兄字。
高考作文:高考模拟材料作文“王国维治学”优秀作文
高考作文:高考模拟材料作文“王国维治学”优秀作文高考作文:高考模拟材料作文“王国维治学”优秀作文饶水知音大连一模作文题“王国维的‘治学六不’”及范文7篇【作文材料】王国维在清华国学院任教时,要求他的学生要做到“六不”:不放言高论、不攻击古人、不议论他人短长、不吹嘘、不夸渊博、不抄袭他人言论。
王国维的这“六不”在今天依然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范文广场】静水流深,方能致远王婉听国维的“六不”,斩去了治学浮夸的枝条,拒绝自以为是的喧哗,还学术谦谦之风、静静沉思的净土。
做学问如此,做人亦应如此,不浮躁、不自满,虚心学习,淡泊宁静,方能有内在厚重的积累与人格的高度。
正所谓:静水流深,方能致远。
也许正是因为腹无真材实料,胸无积淀成竹,聒噪者们才会高谈阔论、矜己排他、大肆吹嘘,摆出虚高的姿态示人,以寻得“存在感”。
殊不知夸夸自论却示出了虚荣与短浅,贵自轻他却揭露了狭隘自满,到头来非但未能收获真才实学,反而将为人的品格也一并丢去。
而真正的智者,则懂得于宁静中虚心学习,压低姿态汲取真知,汇集溪流,涵养蕴藏,成就一泓静水。
他们不仅有踏实的学识,更有宁静专注、谦和深沉的灵魂。
寻访静水,我看到了季羡林的学识在四合院内扎实成长;沈从文的情思在边城中静静流淌;塞林格拒绝采访常年闭关,在他笔下的麦田中专注守望……他们从未放言高论、吹嘘渊博、议他短长,却为世人铭记与敬仰。
深厚的内在积累不需要口舌之争予以体现,更不需要以此方式显示地位的崇高。
正如杨绛与钱钟书最爱的诗歌所言:“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正是因为这些沉静的灵魂明白,无用的争囔自夸只会使人浅陋,而沉淀与积累才能终有所得。
反观当下,有多少所谓的“大师”、“专家”终日鼓吹自己的观点,掀起口水战便打得不可开交;又有多少所谓的学者,将古今同行贬得一无是处,却只能用照搬甚至抄袭来的言论遮盖自己的“残疾”。
他们为了虚荣与名利,大肆喧哗,上演着一场场学术场上的闹剧。
而处于这“自媒体”时代中的当代人也不免陷入这等漩涡,为了在纷繁的观点中为自己打出响亮的名号与招牌,他们声嘶力竭地发表意见,万苦不辞地纠正他人,仿佛这样才不至于在这庞大的媒体中迷失。
【人物素材】作文素材人物—王国维
(王国维)昆明湖畔。
北平。
清晨。
初醒的莲花在雾气中氤氲成一片朦胧静好。
他,缓缓徘徊在水边,指尖烟雾缭绕,举目四望,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像是要把这世间一切的念想最后一次记挂,也像是要将这世间一切的丑陋最后一次斩断。
静影破碎,莲花泣露,生命自此消逝成永世不解的谜。
“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王国维先生,他的脚步从来都是这样匆匆而决绝。
信仰的摧毁,邻近的屈辱,知识的泯灭,治学的绝望……时代待他的不公正,他并无指责,也无反抗,只是坦然地接受,去承担这一切伴随着国学信仰而来的责任。
(可用;①不惜一切代价捍卫自己的信仰;②遇到困难应当坚持下去(名言);③经过努力终会取得成功(名言);④国学的符号。
)附:王国维的三种境界与赏析“三种境界”论出自晚清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之二六,原文如下:“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第一境界”原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王国维以这句话形容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才能寻找到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只有不畏怕孤独寂寞,才能探索有成。
“第二境界”两句原出自柳永的《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王国维以这句话比喻为了寻求真理或者追求自己的理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就是累瘦了也不觉得后悔。
“第三境界”原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用王国维的三个维度写作文
用王国维的三个维度写作文王国维说做学问有三重境界,这三个维度呢,用来聊聊咱们生活中的“吃”,也是相当有趣的。
第一维度,“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就像是我们面对吃的时候最初的状态。
当我们刚开始探索美食世界的时候,就像站在一个高楼之上,望着远方那茫茫多的食物种类,充满了好奇和迷茫。
比如说我小时候,第一次跟着爸妈去大城市的美食街,那简直就是两眼一抹黑,各种小吃琳琅满目。
有那冒着热气的糖炒栗子,烤得滋滋冒油的羊肉串,还有五颜六色的棉花糖。
我就像一个迷失在美食森林里的小探险家,只知道远处有无数好吃的在等着我,但是却不知道从哪里下嘴。
这个时候,吃是一种对未知的向往,就像站在知识的大门前,急切地想要推开它,看看里面到底藏着多少美味的宝藏。
接着就到了第二维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时候,我们在美食的道路上已经选定了自己的方向,开始深入钻研。
我有个朋友特别爱吃寿司,那对寿司的痴迷简直无人能比。
为了吃到最正宗的寿司,他跑遍了城市里的各个寿司店。
从平价的回转寿司,到高级的日料餐厅,他就像一个执着的寿司猎人。
他研究寿司的米怎么选,醋怎么调配,鱼生怎么切才最鲜美。
为了这一口吃的,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人都瘦了一圈,但是他却乐在其中。
这就好比我们在追求一个目标的时候,全心全意地投入,不在乎付出多少代价。
在吃的世界里,我们愿意为了那一口独特的美味,去折腾自己,去不断地尝试,哪怕吃坏了肚子,也会说“下次我还敢”。
来到第三维度,“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吃的领域里,这就是一种大彻大悟的境界。
我爷爷就是这样一个美食界的“老神仙”。
他活了大半辈子,吃了无数的美食。
到了现在,他不再追求那些山珍海味,复杂的烹饪。
反而喜欢简单的家常菜,像一碗白粥,配上一碟咸菜。
他说,吃了这么多年,最后才发现,最能打动人心的还是那些简单的、充满家的味道的食物。
这就像是我们在经历了无数的繁华和喧嚣之后,才发现最真实、最纯粹的东西就在身边。
高考作文素材:王维(五篇材料)
高考作文素材:王维(五篇材料)第一篇:高考作文素材:王维高考作文素材:王维诗人简介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王维被定为三等罪。
因肃宗曾读过他的《凝碧诗》,嘉奖他的忠诚。
其弟王缙时任刑部侍郎,又请求以己官为兄赎罪,肃宗特加宥免,贬为太子中允。
乾元中(758年—759年)迁任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不久再迁给事中,转尚书右丞。
王维以弟王缙久任蜀州刺史,不能入为京官,于是上表朝廷说:“己有五短,缙有五长,臣在省户,愿归所任官,放田里,使缙得还京师。
”朝廷没有怪罪他,过了很久,才召王缙为左散骑常侍。
王维兄弟都奉事佛道,平时常吃蔬食,不吃荤腥。
到了晚年,则长年吃素食,不穿文彩锦绣衣服。
他曾得宋之问的蓝田别墅,在辋口(在今陕西蓝田县境),绿树环绕房舍,为风景胜地,有华冈、欹湖、竹里馆、柳浪、茱萸沜、辛夷坞诸景点,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又将诸友聚集在其田园所作的诗搜集成编,号《辋川集》。
王维在京师多与名僧来往,每日施舍给几个名僧饭食,“以玄谈为乐”。
他在京师的居解头(那天掌柜有事外出,紫云代父打理药店。
王维来到药店,见紫云大家闺秀,别有一番风姿,一时竟看呆了。
紫云落落大方,问道:“公子有何贵干?”王维这才回过神来,连忙答道:“昨日偶然风寒,特买几味草药疗疾,不知贵店有无?”姑娘微微一笑,又问;“有药方吗?”王维素闻紫云颇有才华,决定试她一试,便道:”来的慌张,药方忘记带了。
”姑娘应道:“我店虽小,药材倒也齐全,客官直说无妨.。
”王维想了想说:“我一买宴罢客何为?”姑娘微微一笑:“宴罢客…当归‟,当归店内有。
”“且慢,我二买黑夜不迷途。
”姑娘以问作答:“…熟地‟要多少?”王维接着说:“三买艳阳牡丹花妹。
”姑娘说:“牡丹花妹是…芍药‟。
”王维暗暗佩服姑娘的才思敏捷,便继续问道:“我四买出征万里。
高中作文素材:王国维---旧学城垒上异样的光辉
高中作文素材:王国维---旧学城垒上异样的光辉小天地走出大学者;老实得像火腿;备受质疑的辫子;三十年至交的决绝;从容走向生命的末端在2006年百度举行的“我心目中的国学大师”评选活动中,他名列榜首,成为本次评选中的“国学第一人”。
他是一位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学者,堪称“通才”,生平著述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
梁启超称赞他“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而郭沫若先生则评价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他,就是王国维,被世人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人物小传】王国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1877年12月3日出生于浙江海宁。
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哲学家。
世代清寒,幼年苦读,为秀才。
其年苦读,屡应乡试不中,遂于戊戌风气变化之际弃绝科举,22岁进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
1901年赴日本留学,1902年因病归国,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埋头文学研究,1904年发表《红楼梦评论》。
1906年入京,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其间,著有《人间词话》《戏曲考源》《唐宋大曲考》《曲录》等。
1911年辛亥革命后,逃居日本京都,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处世。
其时,在学术上穷究于甲骨文、金文、汉简等研究。
1916年,应上海著名犹太富商哈同之聘,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文、考古学研究。
1922年受聘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翌年,应召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食五品禄。
1925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教授古史新证、尚书、说文等,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被称为“五星聚奎”的清华五大导师,桃李门生、私淑弟子遍充几代中国史学界。
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北上时,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地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
2020高考语文作文人物专题 王国维-用生命树起民族文化的大旗素材
王国维——用生命树起民族文化的大旗
厦之将倾,方显英雄本色;国难当头,彰显赤子真魂。
他曾是指点江山,吞吐日月的国学大师,也曾是挥戈漠北、千骑逐虏的英武将才,却终于投水颐园,含恨而去。
他以渊博的知识推开国学文化之门;他以文人的坚守传递文化传承之火;他以不屈的脊梁支撑文化将倾之厦。
他把生命中的力量化为一缕星光,想要点亮文化的黑夜,他把古籍中的精华化为一只舟楫,想要横渡国难的海洋。
他就是王国维,国学大师,文之大者,人之至伟。
一部《人间词话》,百代诗词高峰。
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面对中华文化的颓势,他去无法力挽狂澜。
是他对文化的不懈追求成就了他,却也是他对文化的炽热眷恋毁灭了他。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
”他,只想徜徉历史文化,愿意用生命为文化献祭。
面对破碎的山河,他用生命向历史叩问;面对文化的覆灭,他用生命向古人探求。
他在清水湖泊的纵身一跃,激起来自历史深处的声声呜咽。
以王国维的三境界为话题的作文
以王国维的三境界为话题的作文
《人生的三境界》
王国维的三境界,那可真是有意思的玩意儿。
咱就说我以前追我媳妇那会吧,刚开始那就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就一门心思地盯上她了,心想这就是我要找的人啊。
天天就想着怎么能多见她一面,怎么能和她搭上话,那感觉,就像心里有只小猫在挠,痒痒的。
然后就是各种努力啊,什么送花啦,约吃饭啦,找机会偶遇啦,那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觉也睡不好,心里就惦记着她这会在干嘛呢,是不是也会想到我。
最后呀,终于抱得美人归了,那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突然就觉得一切都值了,所有的辛苦都有了回报。
你看,这王国维的三境界,用在感情上也挺合适的不是。
生活中不管是追求啥,不都得经历这么个过程嘛,先是有目标,然后努力去追,最后才能
有个好结果。
咱就踏踏实实地按照这三境界去走,管他啥困难,都能闯过去,就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灯火阑珊处”。
嘿嘿,这就是我从自己生活里体会到的王国维三境界,真是越品越有味道。
高中作文人物素材王国维(“王国维”相关文档)共9张
➢ 语录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淡看人生风雨】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 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 终不悔,为三境也。”——【今人 常用这“三重境界”来解析爱情离合、仕途升迁、财运得失】
➢ 语录From《人间词话》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事物】
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故一优美,一宏壮也。——【坚守本心,专注自我】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 也。——【可用于温庭筠、韦庄、李煜对比】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 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可用于赞美纳兰容若】
——【引申:另解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自无出二生 人到之1胸8襟99而年学赴其上词海,就犹读东农施学之社效及捧东心文也学。社以前,王国维生活在一个富有文化修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语录From《人间词话》 ——【引申:另解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1883年,他七岁起,先后入邻塾从师潘紫贵(绶昌)及陈寿田先生就读,接受过塾师的启蒙教育,并在父亲王乃誉的指导下博览群书, 涉猎了传统文化的许多领域,并初步接触到近代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维新思想,逐步形成了读书的志向和兴趣。 1877年12月3日(清末光绪三年十月二十九日),王国维出生于浙江杭州府海宁州城。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今人常用这“三重境界”来解析爱情离合、仕途升迁、财运得失】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成《观堂集林》,其中《艺林)八卷、《史林》十卷、 《杂林》二卷,对后世具有很大的影响。
➢ 经历
1877年12月3日(清末光绪三年十月二十九日),王国维 出生于浙江杭州府海宁州城。
自出生到1899年赴上海就读农学社及东文学社以前,王国 维生活在一个富有文化修养的家庭里,从小聪颖好学。 1883年,他七岁起,先后入邻塾从师潘紫贵(绶昌)及 陈寿田先生就读,接受过塾师的启蒙教育,并在父亲王乃 誉的指导下博览群书,涉猎了传统文化的许多领域,并初 步接触到近代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维新思想,逐步形成 了读书的志向和兴趣。
——【引申:另解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 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王国维
➢ 简介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 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 忠悫。汉族,浙江省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 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 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 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 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 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 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 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 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 评价
梁启超:“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
郭沫若:“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 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 辉”。
陈寅恪:“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 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清华大学王静安先生纪念 碑铭》)
➢ 语录From《人间词话》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 施之效捧心也。——【苏轼、辛弃疾对比】
➢ 语录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 萍。——【淡看人生风雨】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 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三境也。”——【今人常用这“三重境界”来解析爱 情离合、仕途升迁、财运得失】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用积极的眼光看待 事物】
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 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坚守本心,专注自我】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 神秀也。——【可用于温庭筠、韦庄、李煜对比】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 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 已。——【可用于赞美纳兰容若】
他并非死于具体的时事,而极可能是死于对他身处其中的文化精神的 失望,对于中国文化中某些无法补救的缺失的绝望。从大的历史观来 看,他的死,不仅不拘泥于一些具体时务,更超越了个体生命;他以 死来将自己同沦落的文化分割开来——他看到,倘肉体不死,精神必 定走向泯灭,所以,只有以肉体的死,换取精神的永生。这正是他的 大清醒、大智慧处。
1886年,王国维全家迁居城内西南隅周家兜新宅,此处 后成为王国维故居纪念馆。
➢ 经历
1892年7月,入州学,参加海宁州岁试,以第二十一名中秀才。 与陈守谦、叶宜春、诸嘉猷被誉为“海宁四才子”。
王国维曾两次赴杭应科试不第,第三次终于考入崇文书院。甲 午战争以后,大量的西方文化科学向中国输入,王国维接触到 新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追求新学的强烈愿望,一直向往出国 留学,最后在罗振玉的资助及藤田、田岗两位日本教师的帮助 下,于1900年12月赴日本东京物理学校学习。
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政府解体,王国维携全家随罗振玉侨居 日本,
1924年冬天,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王国 维引为奇耻大辱,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投尽。
➢ 素材使用
王国维的文化生命中,最深奥的一笔是他的死。
关于他的死,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有如下记载:“五月初二日 夜,阅试卷毕,草遗书怀之。是夜熟眠如常。翌晨(即1927年6月2日) 盥洗饮食,赴研究院视事亦如常。忽于友人处假银饼五枚,独行出校 门,雇车至颐和园。步行至排云轩西鱼藻轩前,临流独立,尽纸烟一 支,园丁曾见之,忽闻有落水声,争往援起,不及二分钟已气绝矣, 时正巳正也。”由此大体可以推测,王国维的死,不仅是一种主动的 选择,而且平静得很,如同去赴一位老朋友的约会,没有丝毫激昂的 成分。正是这种视死如归的平静,为王国维在文化史的坐标系上圈定 了一个独特的位置。
➢ 作品
在自称为“兼通世界之学术”之“独学”时期,代表作有 《红楼梦评论》及《静庵诗稿》、《人间词》。
王国维还对美学、词学进行研究,写出了著名的《人间词 话》。他还对中国戏曲史进行研究,撰有《曲录》、《宋 元戏曲考》等多部著作,其中《宋元戏曲考》被誉为“戏 曲史研究上一部带有总结性的巨著”。